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变的很重要,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层门电梯的作用尤为突出。现有的层门电梯门锁中的门锁钩一般设置在锁栓的上方,电梯开关门时,通过门刀带动门锁钩转动,从而实现层门电梯门锁的锁起和闭合。

现有技术基本采用以下的途径:

采用电磁铁通电和断电,来带动锁轴的动作。根据电梯的安全要求,必须带有机械的锁闭结构,并且在断电后仍然需要能保持锁闭。通过电磁铁断电上锁的结构,是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的。但由于开锁需要通过电磁铁的通电来维持,在电梯开门保持的时间中,必须持续的通电,从而容易引起电磁铁的发热和故障,随着使用的时间加长,电磁铁的寿命缩短,故障率高。另外,由于电磁铁的的动作完全基于电源的开关,会导致铁芯在动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采用电机以及齿轮箱,来带动锁轴的动作。其解决了1种电磁铁的发热和噪音问题,但由于采用了齿轮箱,上锁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加工制造成本较高。

所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左门板固定件和右门板固定件,所述左门板固定件外侧固设有锁钩,所述右门板固定件外侧铰设有可与所述锁钩扣合的锁扣,所述导轨的上方固设有驱动底板,所述右门板固定件外侧还固设有门刀底板,所述驱动底板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门刀底板上设有联动组件;开门时,所述驱动组件启动,驱动所述联动组件带动所述锁扣开锁;关门时,所述驱动组件关闭,所述联动组件自行带动所述锁扣上锁。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皮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沿水平方向可转动的设于所述驱动底板的外侧,所述传动皮带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并带动所述传动皮带运行。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块机构、门刀转柄和联动板;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滑块机构并带动所述门刀转柄摆动,所述门刀转柄摆动并带动所述联动板提升,所述联动板提升并带动所述锁扣开锁。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块机构包括滑块、导向轴和弹簧,所述导向轴通过支架横向固设于所述门刀底板的顶端内侧,所述滑块可左右滑动的设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滑块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架相抵,所述滑块的内侧设有朝内延伸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端部转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传动皮带的内圈啮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门刀转柄铰设于所述门刀底板的内侧并位于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门刀转柄上于铰接点两端设有朝外延伸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门刀底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杆运动的导向孔,所述门刀底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杆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滑块干涉,所述驱动组件运行时,所述滑块在所述齿轮的驱动下压缩所述弹簧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朝向所述弹簧一侧运动,所述第二连杆则向上运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联动板设于所述门刀底板的外侧,所述联动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联动板的另一端设有手动开锁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锁扣上设有朝外延伸的锁杆,所述门刀底板上设有供所述锁杆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锁杆的端部置于所述手动开锁孔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控制装置和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启停。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锁扣和所述右门板固定件之间还设有用于检测锁定的电气开关。

一种电梯,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梯自动门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开门时,其通过驱动组件中的传动皮带带动滑块水平运动来实现机械锁的可靠开合,无额外的电磁铁或开锁电机,可靠性高。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包括控制装置和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和控制装置连接,使其仅在开门起始阶段和关门最后阶段动作。

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关门时,锁扣使通过自身的重力锁紧,并带有电气开关验证其可靠锁紧。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在联动板上设有手动开锁孔,预留了手动开锁的运行空间。

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滑块机构中的弹簧可以确保即使在电机断电情况下,也可将滑块保持在锁闭合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锁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解锁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解锁状态下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3。须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包括导轨1,导轨1上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左门板固定件11和右门板固定件12。左门板固定件11外侧固设有锁钩2,右门板固定件12外侧铰设有可与锁钩2扣合的锁扣3,导轨1的上方固设有驱动底板4,右门板固定件12外侧还固设有门刀底板5。驱动底板4上设有驱动组件6,门刀底板5上设有联动组件7。开门时,驱动组件6启动,驱动联动组件7带动锁扣3开锁;关门时,驱动组件6关闭,联动组件7自行带动锁扣3上锁。

具体的,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主动轮62、从动轮63和传动皮带64。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沿水平方向可转动的设于驱动底板4的外侧,传动皮带64绕设于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上,电机61驱动主动轮62并带动传动皮带64运行。

具体的,联动组件7包括滑块机构71、门刀转柄72和联动板73。驱动组件6驱动滑块机构71并带动门刀转柄72摆动,门刀转柄72摆动并带动联动板73提升,联动板73提升并带动锁扣3开锁。

进一步的,滑块机构71包括滑块711、导向轴712和弹簧713。导向轴712通过支架(未示出)横向固设于门刀底板5的顶端内侧,滑块711可左右滑动的设于导向轴712上,弹簧713套设于导向轴712上,弹簧713的一端和滑块711相抵,另一端和支架相抵。滑块711的内侧设有朝内延伸的驱动轴(未示出),驱动轴的端部转设有齿轮714,齿轮714和传动皮带64的内圈啮合。

进一步的,门刀转柄72铰设于门刀底板5的内侧并位于滑块711的下方,门刀转柄72上于铰接点两端设有朝外延伸的第一连杆721和第二连杆722。门刀底板5上设有供第一连杆721运动的导向孔51,门刀底板5上设有供第二连杆722穿设的第一通孔52。第一连杆721和滑块711干涉,驱动组件6运行时,滑块711在齿轮714的驱动下压缩弹簧713并带动第一连杆721朝向弹簧713一侧运动,第二连杆722则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联动板73设于门刀底板5的外侧,联动板73的一端和第二连杆722的端部铰接,另一端设有手动开锁孔731。

进一步的,锁扣3上设有朝外延伸的锁杆31,门刀底板5上设有供锁杆31穿设的第三通孔53,锁杆31的端部置于手动开锁孔731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装置8和触发开关9,触发开关9和控制装置8连接,控制装置8控制电机61启停及转速。

进一步的,锁扣3和右门板固定件12之间还设有用于检测锁定的电气开关10。

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梯,包括上述的电梯自动门锁。

所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开门时,其通过驱动组件中的传动皮带带动滑块水平运动来实现机械锁的可靠开合,无额外的电磁铁或开锁电机,可靠性高。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包括控制装置和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和控制装置连接,使其仅在开门起始阶段和关门最后阶段动作。

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关门时,锁扣使通过自身的重力锁紧,并带有电气开关验证其可靠锁紧。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在联动板上设有手动开锁孔,预留了手动开锁的运行空间。

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自动门锁及电梯,滑块机构中的弹簧可以确保即使在电机断电情况下,也可将滑块保持在锁闭合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和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分类

0612011469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