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随车起重机的防倾翻保护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随车起重机的防倾翻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用于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机械,并且起重机通常用在车辆上,需要对车辆检修时,人们会将起重器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并通过起重器将车辆顶起,这样方便了人们对车辆进行检修。

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2050292U的一种随车起重机防倾翻保护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起重机本体,车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对称设置在起重机本体的两侧,两个固定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设有第二双向螺纹杆,两个第二滑槽内均设有丝杆,两个第二双向螺纹杆和两个丝杆上均螺纹套设有滑座。

上述装置虽然可以通过把四个支撑座调节至与地面接触,利用四个支撑座和四个液压柱的支撑,把车体稳固支撑在地面上,防止在使用起重机本体工作过程中车体发生侧翻现象,但是上述装置的起重机本体是固定连接在车辆上的,从而工作人员需要将起重机本体从车上拆卸下时,较为不便,导致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具有局限性。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随车起重机的防倾翻保护装置,从而达到方便拆卸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的起重机不方便拆卸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基于随车起重机的防倾翻保护装置。

一种基于随车起重机的防倾翻保护装置,包括有支撑板、夹持件、固定组件和防翻组件,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滑动连接有夹持件,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固定组件,支撑板的底部设有防翻组件。

进一步说明,固定组件包括有外壳、旋转螺母、第一支撑块、蜗杆、蜗轮、第一双向螺纹杆和第二双向螺纹杆,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内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转动式连接有蜗杆,蜗杆与支撑板和外壳转动连接,蜗杆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旋转螺母,支撑板的内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前侧的两个夹持件均与第二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支撑板内部的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后侧两个夹持件均与第一双向螺纹杆螺纹配合,第一双向螺纹杆和第二双向螺纹杆的中部均连接有蜗轮,两个蜗轮均与蜗杆啮合。

进一步说明,防翻组件包括有液压缸、第一导向杆、滑架、连接块、第一轴承、连接架和支撑盘,支撑板的底部左右对称式安装有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伸缩杆之间连接有滑架,支撑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杆,两个液压缸均位于四个第一导向杆的内侧,滑架与四个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滑架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轴承,四个第一轴承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架,相邻的两个连接架前后对称,四个连接架的底部均连接有支撑盘。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有支撑壳、第二支撑块、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一齿轮、第二导向杆、齿条架、第一弹簧和楔形块,两个连接块上均连接有支撑壳,支撑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式连接有楔形块,两个楔形块左右对称,两个支撑壳内部相离的一侧壁均连接有第二支撑块,两个第二支撑块左右对称,第一传动轮有八个,两个第二支撑块上均前后对称式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四个连接架的顶部均连接有剩余的第一传动轮,左前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和左后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以及右前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和右后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均绕接有第一传动带,两个第二支撑块上的两个第一传动轮顶部均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支撑壳内部相向的一侧壁均连接有两个第二导向杆,相邻的两个第二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齿条架,两个齿条架左右对称,两个齿条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齿轮啮合,两个齿条架分别与相邻的楔形块接触,并且两个齿条架分别与相邻的支撑壳滑动连接,两个齿条架与相邻的支撑壳之间均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四个第一弹簧分别套在相邻的第二导向杆上。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有固定杆、缺齿轮、第三支撑块、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带、第二轴承、丝杆、滑动架、固定座、支撑件和扭力弹簧,两个支撑壳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杆,四个固定杆分别位于相邻的连接架内部,并且固定杆不与连接架接触,四个固定杆的底部均连接有缺齿轮,四个缺齿轮分别位于相邻的连接架内部,相邻的两个连接架内部相向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轴承,四个第二轴承上均转动式连接有丝杆,四个丝杆均与相邻的连接架转动连接,四个丝杆的下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动架,四个滑动架均与相邻的连接架滑动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架内部相离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支撑块,第二传动轮有八个,四个丝杆的顶部均连接有第二传动轮,四个第三支撑块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剩余的第二传动轮,四个第三支撑块上的第二传动轮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二齿轮,四个丝杆上的第二传动轮与相邻的第二传动轮之间均绕接有第二传动带,支撑盘的上部连接有两个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式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两个扭力弹簧,两个扭力弹簧均套在支撑件上。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座、转动块、支撑杆、第二弹簧、摇把和限位块,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连接有支撑座,四个支撑座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块,前侧两个转动块的前侧和后侧两个转动块的后侧均连接有摇把,前侧两个转动块内部相向的一侧和后侧两个转动块内部相向的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杆,四个支撑杆与相邻的转动块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支撑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连接有限位块,四个转动块均位于四个限位块的内侧,并且四个限位块分别与相邻的转动块接触。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有拉动架、摩擦块和移动架,支撑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式连接有摩擦块,左侧两个摩擦块之间和右侧两个摩擦块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架,两个移动架左右对称,两个移动架与相邻的摩擦块之间均存在阻尼,前侧两个转动块的后侧和后侧两个转动块的前侧均连接有拉动架,四个拉动架分别与相邻的移动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说明,支撑盘的底部连接有防滑垫。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扳手转动旋转螺母,使第一双向螺纹杆和第二双向螺纹杆分别带动其上的两个夹持件向相离的方向移动,夹持件会将车辆的车架松开,使本装置不再安装在车辆的车架上,以此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将本装置从车辆上卸下,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2、连接架转动后,能够使丝杆带动滑动架向上移动,滑动架向上移动将两个支撑件向下推动,使两个支撑件向下转动与地面接触后,以此两个支撑件能够进一步增大本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本装置将车辆顶起时更加不易发生倾翻。

3、通过摇把将四个转动块向下转动90度,使支撑杆将本装置支撑在地面上,以此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在车辆上时无需持续抬起本装置,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的耗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防翻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翻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旋转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撑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撑开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撑开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支撑板,2:夹持件,4:固定组件,401:外壳,402:旋转螺母,403:第一支撑块,404:蜗杆,405:蜗轮,406:第一双向螺纹杆,407:第二双向螺纹杆,5:防翻组件,501:液压缸,502:第一导向杆,503:滑架,504:连接块,505:第一轴承,506:连接架,507:支撑盘,6:旋转组件,601:支撑壳,602:第二支撑块,603:第一传动轮,604:第一传动带,605:第一齿轮,606:第二导向杆,607:齿条架,608:第一弹簧,609:楔形块,7:撑开组件,701:固定杆,702:缺齿轮,703:第三支撑块,704:第二齿轮,705:第二传动轮,706:第二传动带,707:第二轴承,708:丝杆,709:滑动架,710:固定座,711:支撑件,712:扭力弹簧,8:支撑组件,801:支撑座,802:转动块,803:支撑杆,804:第二弹簧,805:摇把,806:限位块,9:限位组件,901:拉动架,902:摩擦块,903:移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基于随车起重机的防倾翻保护装置,请查看图1-7,包括有支撑板1、夹持件2、固定组件4和防翻组件5,支撑板1的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滑动连接有夹持件2,支撑板1的内部设有固定组件4,支撑板1的底部设有防翻组件5。

请查看图1、图3和图4,固定组件4包括有外壳401、旋转螺母402、第一支撑块403、蜗杆404、蜗轮405、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支撑板1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有外壳401,外壳401的内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403,第一支撑块403上转动式连接有蜗杆404,蜗杆404与支撑板1和外壳401转动连接,蜗杆404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旋转螺母402,支撑板1的内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407,前侧的两个夹持件2均与第二双向螺纹杆407螺纹连接,支撑板1内部的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后侧两个夹持件2均与第一双向螺纹杆406螺纹配合,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的中部均连接有蜗轮405,两个蜗轮405均与蜗杆404啮合。

请查看图1、图5、图6和图7,防翻组件5包括有液压缸501、第一导向杆502、滑架503、连接块504、第一轴承505、连接架506和支撑盘507,支撑板1的底部左右对称式安装有液压缸501,两个液压缸501的伸缩杆之间连接有滑架503,支撑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杆502,两个液压缸501均位于四个第一导向杆502的内侧,滑架503与四个第一导向杆502滑动连接,滑架50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连接有连接块504,两个连接块504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焊接连接有第一轴承505,四个第一轴承505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架506,相邻的两个连接架506前后对称,四个连接架506的底部均通过焊接连接有支撑盘507,支撑盘507的底部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能够增大支撑盘507与地面的摩擦力,能够让支撑盘507更加稳固的对车辆进行支撑。

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本装置放在车辆的底盘下方,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扳手转动旋转螺母402,旋转螺母402带动蜗杆404旋转,在蜗杆404与蜗轮405啮合的作用下,蜗杆404会通过蜗轮405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旋转,在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与相邻的夹持件2啮合的作用下,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会分别带动其上的两个夹持件2向相离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上的两个夹持件2向相离的方向移动至极限后,停止转动旋转螺母402,并将本装置向上抬起,使四个夹持件2位于车辆车架的外侧,然后通过扳手反向转动旋转螺母402,旋转螺母402带动蜗杆404反向旋转,蜗杆404通过蜗轮405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反向旋转,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会分别带动其上的两个夹持件2向相向的方向移动,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上的两个夹持件2随之会将车辆的车架夹紧,这时松开本装置并将扳手从旋转螺母402上取下,以此能将本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其后需要将车辆顶起时,启动液压缸501的伸缩杆伸长,液压缸501的伸缩杆通过滑架503带动连接块504、第一轴承505、连接架506和支撑盘507向下移动,随之支撑盘507会与地面接触,这时液压缸501会通过支撑板1和夹持件2将车辆向上顶起,当车辆向上移动至合适高度后,关闭液压缸501,其后工作人员再对车辆进行检修即可,以此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将车辆顶起,当不需要顶起车辆时,启动液压缸501的伸缩杆收缩,液压缸501随之通过支撑板1和夹持件2带动车辆向下移动,当车辆的轮胎与地面接触后,这时液压缸501的伸缩杆通过滑架503带动连接块504、第一轴承505、连接架506和支撑盘507向上移动,当液压缸501的伸缩杆完全收缩后,关闭液压缸501,之后需要将本装置从车辆上卸下时,工作人员将本装置托住,再通过扳手转动旋转螺母402,旋转螺母402带动蜗杆404旋转,在蜗杆404与蜗轮405啮合的作用下,蜗杆404会通过蜗轮405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旋转,在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与相邻的夹持件2啮合的作用下,第一双向螺纹杆406和第二双向螺纹杆407会分别带动其上的两个夹持件2向相离的方向移动,夹持件2随之将车辆的车架松开,这时停止转动旋转螺母402,并将本装置移走即可,以此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将本装置从车辆上卸下,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请查看图1、图8和图9,还包括有旋转组件6,旋转组件6包括有支撑壳601、第二支撑块602、第一传动轮603、第一传动带604、第一齿轮605、第二导向杆606、齿条架607、第一弹簧608和楔形块609,两个连接块504上均连接有支撑壳601,支撑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式连接有楔形块609,两个楔形块609左右对称,两个支撑壳601内部相离的一侧壁均通过焊接连接有第二支撑块602,两个第二支撑块602左右对称,第一传动轮603有八个,两个第二支撑块602上均前后对称式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603,四个连接架506的顶部均连接有剩余的第一传动轮603,左前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03之间和左后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03之间以及右前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03之间和右后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03之间均绕接有第一传动带604,两个第二支撑块602上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03顶部均连接有第一齿轮605,两个支撑壳601内部相向的一侧壁均通过焊接连接有两个第二导向杆606,相邻的两个第二导向杆606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齿条架607,两个齿条架607左右对称,两个齿条架607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齿轮605啮合,两个齿条架607分别与相邻的楔形块609接触,并且两个齿条架607分别与相邻的支撑壳601滑动连接,两个齿条架607与相邻的支撑壳601之间均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608,四个第一弹簧608分别套在相邻的第二导向杆606上。

在两个连接块50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分别带动其上的旋转组件6向下移动,在旋转组件6内的两个齿条架60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分别被相邻的楔形块609向相离的方向挤压,第一弹簧608进行压缩,在齿条架607与第一齿轮605啮合的作用下,齿条架607通过第一齿轮605带动第一齿轮605上的第一传动轮603旋转,第一齿轮605上的第一传动轮603随之通过第一传动带604驱动连接架506上的第一传动轮603旋转,从而连接架506上的第一传动轮603会带动连接架506转动,连接架506随之会向远离连接块504的方向转动打开,连接架506随之带动支撑盘507一起转动,以此通过上述操作能将连接架506和支撑盘507转动打开,当支撑盘507与地面接触后,这时旋转组件6内的四个支撑盘507也会与地面接触,以此能够增大本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增大稳定性,防止本装置将车辆顶起时发生倾翻,在两个连接块50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分别带动其上的旋转组件6向上移动,在旋转组件6内的两个齿条架607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再被相邻的楔形块609挤压,从而第一弹簧608进行复位并带动两个齿条架607向相向的方向移动,齿条架607通过第一齿轮605带动第一齿轮605上的第一传动轮603反向旋转,第一齿轮605上的第一传动轮603随之通过第一传动带604驱动连接架506上的第一传动轮603反向旋转,从而连接架506上的第一传动轮603会带动连接架506反向转动,连接架506随之会向靠近连接块504的方向转动收起,连接架506随之带动支撑盘507一起反向转动,以此通过上述操作能将连接架506和支撑盘507反向转动收起。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请查看图1、图10、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撑开组件7,撑开组件7包括有固定杆701、缺齿轮702、第三支撑块703、第二齿轮704、第二传动轮705、第二传动带706、第二轴承707、丝杆708、滑动架709、固定座710、支撑件711和扭力弹簧712,两个支撑壳601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杆701,四个固定杆701分别位于相邻的连接架506内部,并且固定杆701不与连接架506接触,四个固定杆701的底部均连接有缺齿轮702,四个缺齿轮702分别位于相邻的连接架506内部,相邻的两个连接架506内部相向的一侧均通过焊接连接有第二轴承707,四个第二轴承707上均转动式连接有丝杆708,四个丝杆708均与相邻的连接架506转动连接,四个丝杆708的下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滑动架709,四个滑动架709均与相邻的连接架506滑动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架506内部相离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三支撑块703,第二传动轮705有八个,四个丝杆708的顶部均连接有第二传动轮705,四个第三支撑块703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剩余的第二传动轮705,四个第三支撑块703上的第二传动轮705的底部均连接有第二齿轮704,四个丝杆708上的第二传动轮705与相邻的第二传动轮705之间均绕接有第二传动带706,支撑盘507的上部通过焊接连接有两个固定座710,固定座710上转动式连接有支撑件711,支撑件711与固定座710之间连接有两个扭力弹簧712,两个扭力弹簧712均套在支撑件711上。

在连接架506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架506会带动支撑盘507、第三支撑块703、第二齿轮704、第二传动轮705、第二传动带706、第二轴承707、丝杆708、滑动架709、固定座710、支撑件711、扭力弹簧712一起转动,在连接架506带动第二齿轮704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齿轮704会与缺齿轮702啮合,从而缺齿轮702通过第二齿轮704带动第二齿轮704上的第二传动轮705旋转,第二传动轮705随之通过第二传动带706驱动丝杆708上的第二传动轮705旋转,丝杆708上的第二传动轮705随之带动丝杆708旋转,在丝杆708与滑动架709螺纹配合的作用下,丝杆708带动滑动架709向上移动,滑动架709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将两个支撑件711向下推动,使得两个支撑件711向下转动,扭力弹簧712进行形变,当支撑盘507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后,这时两个支撑件711均向下转动了90度,以此两个支撑件711能够进一步增大本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本装置将车辆顶起时更加不易发生倾翻,当在连接架506反向转动后,连接架506会带动支撑盘507、第三支撑块703、第二齿轮704、第二传动轮705、第二传动带706、第二轴承707、丝杆708、滑动架709、固定座710、支撑件711、扭力弹簧712一起反向转动,在连接架506带动第二齿轮704反向转动的过程中,缺齿轮702通过第二齿轮704带动第二齿轮704上的第二传动轮705反向旋转,第二传动轮705随之通过第二传动带706驱动丝杆708上的第二传动轮705反向旋转,丝杆708上的第二传动轮705随之带动丝杆708反向旋转,丝杆708随后带动滑动架709向下移动,滑动架709不再推动两个支撑件711,从而扭力弹簧712进行复位并带动两个支撑件711反向转动复位,最后当两个支撑件711完全反向转动复位后,这时第二齿轮704不再与缺齿轮702啮合。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请查看图1、图13和图14,还包括有支撑组件8,支撑组件8包括有支撑座801、转动块802、支撑杆803、第二弹簧804、摇把805和限位块806,支撑板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连接有支撑座801,四个支撑座80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块802,前侧两个转动块802的前侧和后侧两个转动块802的后侧均通过焊接连接有摇把805,前侧两个转动块802内部相向的一侧和后侧两个转动块802内部相向的一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杆803,四个支撑杆803与相邻的转动块80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804,支撑板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式连接有限位块806,四个转动块802均位于四个限位块806的内侧,并且四个限位块806分别与相邻的转动块802接触。

需要将本装置安装在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车辆的底盘下方,然后通过摇把805将四个转动块802向下转动90度,四个转动块802随之分别带动其上的支撑杆803和第二弹簧804向下转动,在支撑杆803向下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地面接触,从而在支撑杆803持续转动的过程中会被地面向靠近转动块802的方向挤压,第二弹簧804进行压缩,当四个转动块802向下转动至90度后,这时松开本装置,将本装置放在地面上,这时支撑杆803会对本装置进行支撑,并且在限位块806的作用下,限位块806能够抵住转动块802防止转动块802随意转动,之后工作人员再将本装置固定在车辆上即可,以此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在车辆上时无需持续抬起本装置,减少了人力的耗费,当本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后,通过摇把805将四个转动块802反向转动复位,四个转动块802随之分别带动其上的支撑杆803和第二弹簧804反向转动,在支撑杆803反向转动的过程中会不再被地面挤压,从而第二弹簧804进行复位并带动支撑杆803向远离转动块802的方向移动复位。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请查看图2和图15,还包括有限位组件9,限位组件9包括有拉动架901、摩擦块902和移动架903,支撑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式连接有摩擦块902,左侧两个摩擦块902之间和右侧两个摩擦块902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架903,两个移动架903左右对称,两个移动架903与相邻的摩擦块902之间均存在阻尼,前侧两个转动块802的后侧和后侧两个转动块802的前侧均通过焊接连接有拉动架901,四个拉动架901分别与相邻的移动架903滑动连接。

在四个转动块802向下转动时,左侧两个转动块802会通过其上的拉动架901将左侧移动架903向左拉动,同时右侧两个转动块802会通过其上的拉动架901将右侧移动架903向右拉动,其后当本装置通过支撑杆803放置在地面上后,这时因为移动架903与摩擦块902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的原因,从而移动架903能够进一步防止转动块802随意转动,使得本装置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其后在四个转动块802反向转动时,左侧两个转动块802会通过其上的拉动架901将左侧移动架903向右推动复位,同时右侧两个转动块802会通过其上的右侧拉动架901将移动架903向左推动复位。

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技术分类

061201147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