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卷料补给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卷料补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料补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卷料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外抽纱纤维缠绕是一种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制造工艺,工艺中采用的纤维原料预先以纱束的形式有序缠绕在卷轴(可以是实心状或筒状)上形成纤维卷料。在进行纤维缠绕时,先将纤维卷料悬挂,从中抽出纱束与树脂混合,并使纱束通过一系列装置连接在产品上,然后利用产品的旋转带动纤维卷料旋转放料以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缠绕,由此完成产品制作。

但就目前而言,每当一个纤维卷料中的纱束消耗完后,需要从库存中取出新一个纤维卷料进行替换,过于依赖人工操作,纤维卷料替换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料补给装置,能够预先将多个备用卷料集中存放,以加快投入使用,避免过于依赖人工替换操作,以达到提高卷料替换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料补给装置,其包括:

卷料下落通道,形成有位于不同高度的多个卷料摆放位,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卷料摆放位形成为摆放使用位,其余所述卷料摆放位均形成为摆放备用位;

空载卷轴排出口,形成在所述卷料下落通道中,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与所述摆放使用位连通;和

卷料支撑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摆放使用位的使用位支撑件和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摆放备用位的多个备用位支撑件,所述备用位支撑件能够移出对应的所述摆放备用位,以使得原本由所述备用位支撑件支撑的备用卷料失去支撑并沿着所述卷料下落通道下落至下方的所述卷料摆放位中。

可选地,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形成在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周壁且毗邻于所述摆放使用位的顶部设置,所述使用位支撑件与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底壁弹性连接;

其中,所述使用位支撑件能够在弹力驱动下将所支撑且逐渐消耗变轻的卷料逐渐抬高,以使得消耗剩余的空载卷轴最终能够被抬高至可从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向外排出。

可选地,所述卷料补给装置还包括卷轴外推件,所述卷轴外推件的一端与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周壁弹性连接且另一端形成为与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对置的外推件压接端;

其中,所述使用位支撑件能够将所述空载卷轴抬高至压接所述外推件压接端,以使得所述卷轴外推件能够在所述空载卷轴被抬高至位于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和所述外推件压接端之间时在弹力驱动下将所述空载卷轴推出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

可选地,所述外推件压接端的顶面形成有朝向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向下倾斜设置的下落压接斜面,所述外推件压接端的底面形成有朝向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向上倾斜设置的外推压接斜面;

其中,所述使用位支撑件能够将所述空载卷轴抬高至压接所述外推压接斜面,以使得所述卷轴外推件能够在弹力驱动下将所述空载卷轴推出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所述卷轴外推件能够在所述下落压接斜面被下落的卷料压接时保持沿远离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的方向移动,以使得下落的所述卷料最终能够落入所述摆放使用位。

可选地,所述下落压接斜面形成为朝向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向下弯曲的下落压接曲面,所述下落压接曲面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由上至下递增,所述外推压接斜面形成为朝向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向上弯曲的外推压接曲面,所述外推压接曲面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由下至上递增。

可选地,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内周壁形成有外推件避让凹槽,所述卷轴外推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外推件避让凹槽沿深度方向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卷料补给装置还包括排出口阀体以及连接所述排出口阀体和所述卷轴外推件的阀体牵引机构,所述卷轴外推件能够在远离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的过程中通过所述阀体牵引机构带动所述排出口阀体关闭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或能够在靠近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的过程中通过所述阀体牵引机构带动所述排出口阀体打开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

可选地,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周壁内形成有与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连通的阀体通道,所述排出口阀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通道内且能够从所述阀体通道伸出至关闭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

可选地,所述卷料补给装置还包括支撑件牵引机构,所述支撑件牵引机构包括主牵引模块和多个分支牵引模块,所述使用位支撑件与所述主牵引模块连接,所述主牵引模块通过多个所述分支牵引模块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备用位支撑件;

其中,所述使用位支撑件能够在升高过程中通过所述支撑件牵引机构带动各个所述备用位支撑件逐渐移出对应的所述摆放备用位,在下降过程中通过所述支撑件牵引机构带动各个所述备用位支撑件逐渐移入对应的所述摆放备用位。

可选地,所述备用位支撑件弹性连接于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周壁且能够在自由释放状态下移入至对应的所述摆放备用位。

可选地,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内周壁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备用位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支撑件避让凹槽,所述备用位支撑件弹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件避让凹槽沿深度方向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卷料补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空载卷轴排出口连通的空载卷轴排出通道。

可选地,所述卷料下落通道的顶部形成有用于补入卷料的卷料补入口。

在采用本发明的卷料补给装置时,一方面可利用使用位支撑件将使用卷料支撑在摆放使用位,通过使用卷料的旋转放料对产品实施缠绕工艺,另一方面可利用多个备用位支撑件预先将多个备用卷料分别支撑在多个摆放备用位,对多个备用卷料进行集中存放。当使用卷料中的物料耗尽而剩余空载卷轴时,可将空载卷轴排出空载卷轴排出口外,使摆放使用位处于空置状态,并将各个备用位支撑件先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后再重新移入,使得各个备用卷料均能下落至下方相邻的卷料摆放位内,其中,下落至摆放使用位内的备用卷料随即作为新的使用卷料投入生产使用。如此,不仅能实现对多个备用卷料的集中存放,还能加快备用卷料投入生产使用,可减少人工替换操作,提高卷料替换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卷料补给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卷料补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卷轴外推件的受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卷料补给装置200 使用卷料

300备用卷料400 空载卷轴

1卷料下落通道1a空载卷轴排出口

1b 外推件避让凹槽1c支撑件避让凹槽

1d 卷料补入口2 空载卷轴排出通道

3阀体通道4 使用位支撑件

5备用位支撑件6 卷轴外推件

6a 下落压接斜面6b外推压接斜面

7a 第一弹性件7b第二弹性件

7c 第三弹性件8 排出口阀体

9阀体牵引机构10主牵引模块

11 分支牵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料补给装置100,其主要包括卷料下落通道1和卷料支撑总成。

具体地,卷料下落通道1形成有空载卷轴排出口1a和位于不同高度的多个卷料摆放位。位于最下方的卷料摆放位形成为用于摆放使用卷料200的摆放使用位,其余卷料摆放位均形成为用于摆放备用卷料300的摆放备用位。空载卷轴排出口1a与摆放使用位连通,当使用卷料200的物料耗尽而余留下空载卷轴400时,该空载卷轴400需通过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并通常会外排至废料区统一收集。可见,在利用卷料对产品实施缠绕工艺时,消耗的是摆放在摆放使用位中的使用卷料200的物料,使用卷料200的物料耗尽后会余留下空载卷轴400,备用卷料300即为卷轴上满载物料的卷料,在未落入摆放使用位之前,备用卷料300并未投入生产使用。此外,卷料的卷轴可以是实心或筒状结构。

要将多个卷料分别保持摆放在多个卷料摆放位,需要通过卷料支撑总成进行支撑。其中,卷料支撑总成包括设置在摆放使用位的使用位支撑件4和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摆放备用位的多个备用位支撑件5。而要实现备用卷料300能够沿卷料下落通道1下落,需要将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均设置为能够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换言之,在备用位支撑件5移入至对应的摆放备用位的状态下,该备用位支撑件5能够将备用卷料300支撑在对应的摆放备用位,在备用位支撑件5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的状态下,备用卷料300失去支撑,从而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卷料下落通道1下落至下方的卷料摆放位中。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位支撑件4和多个备用位支撑件5在分别对多个卷料进行支撑时,具体支撑于卷料的卷轴。此外,卷料下落通道1可设置为只供卷料的卷轴的两个端部通过,也可设置为供整个卷料通过,而在能够整个卷料通过的情况下,当卷料位于摆放使用位以投入生产时,卷料下落通道1的外壁需设置有相应的镂空位置,以使得卷料的物料能够通过该镂空位置引出卷料补给装置100外。同理,空载卷轴排出口1a可设置为只供空载卷轴400的两个端部通过,也可设置为供整个空载卷轴400通过。

通过上述设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卷料补给装置100一方面可利用使用位支撑件4将使用卷料200支撑在摆放使用位,通过使用卷料200的旋转放料对产品实施缠绕工艺,另一方面可利用多个备用位支撑件5预先将多个备用卷料300分别支撑在多个摆放备用位,对多个备用卷料300进行集中存放。当使用卷料200中的物料耗尽而剩余空载卷轴400时,可将空载卷轴400排出空载卷轴排出口1a外,使摆放使用位处于空置状态,并将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先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后再重新移入,使得各个备用卷料300均能下落至下方相邻的卷料摆放位内,其中,下落至摆放使用位内的备用卷料300随即作为新的使用卷料200投入生产使用。如此,不仅能实现对多个备用卷料300的集中存放,还能加快备用卷料300投入生产使用,可减少人工替换操作,有效提高卷料替换效率。

本示例性实施例不限制对上述多个备用位支撑件5的位移动作、位移时机和空载卷轴400的外排动作、外排时机等的控制方式。例如,可人工介入控制,可电控控制(需电机、气缸、油缸等人造动力源),甚至可在无人造动力源的情况下只借助装置内部结构的连接形式控制等。即使只通过纯人工控制,在采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卷料补给装置100的情况下,也能较之现有技术相对更节省人工替换卷料时间,获得更高的卷料替换效率。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能够在无人造动力源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空载卷轴400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的结构,其核心在于将使用卷料200的自身重量作为控制变量。

具体地,参照图2,空载卷轴排出口1a形成在卷料下落通道1的周壁且毗邻于摆放使用位的顶部设置,使用位支撑件4与卷料下落通道1的底壁弹性连接,例如,可通过弹簧、弹性片等类型的第一弹性件7a形成该弹性连接。当使用位支撑件4支撑有使用卷料200且使用卷料200未开始消耗时,使用卷料200的自身重量较大,使用位支撑件4能够在向上弹力和使用卷料200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在使用卷料200逐渐消耗物料的过程中,使用卷料200逐渐变轻,此时使用位支撑件4受到的向上弹力大于使用卷料200施加的压力,使用位支撑件4能够将使用卷料200逐渐抬高。当使用卷料200的物料耗尽而剩余空载卷轴400时,使用位支撑件4最终能够将空载卷轴400抬高至可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

显然,只要通过合理设置,使得使用位支撑件4所受到的向上弹力的变化规律与使用卷料200的重量变化规律符合一定的匹配关系,便可以实现上述所需的动态过程。

至于如何保证使空载卷轴400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可将使用位支撑件4的支撑面设置为斜面,当空载卷轴400被抬高至与空载卷轴排出口1a齐平或略高于空载卷轴排出口1a时,空载卷轴400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该斜面滚出空载卷轴排出口1a。而在使用卷料200低于空载卷轴排出口1a的情况下,卷料下落通道1的周壁能够对使用卷料200起到横向限位作用,因此即使将使用位支撑件4的支撑面设置为斜面,也不影响使用卷料200保持摆放在摆放使用位中。

上述将使用位支撑件4的支撑面设置为斜面以保证空载卷轴400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的方式显然并未借助人造动力源驱动,因此仍在本实施例的构思范围内。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可保证空载卷轴400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的方式,该方式同样在不借助人造动力源驱动的构思范围内。

具体地,卷料补给装置100还包括卷轴外推件6,该卷轴外推件6的一端与卷料下落通道1的周壁弹性连接(例如通过弹簧、弹性片等类型的第二弹性件7b实现该弹性连接)且另一端形成为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对置的外推件压接端。其中,使用位支撑件4能够在弹力驱动下将空载卷轴400抬高至压接外推件压接端,且在空载卷轴400被抬高至位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和外推件压接端之间之前,以图2为例,卷轴外推件6承受的向右压力大于向左弹力,因此卷轴外推件6会远离空载卷轴排出口1a移动。一旦空载卷轴400被抬高至位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和外推件压接端之间,由于失去卷料下落通道1的周壁的横向限位作用,卷轴外推件6能够在向左弹力的驱动下将空载卷轴400推出空载卷轴排出口1a。

对于上述动态过程,只要通过合理设置,使得使用位支撑件4所受到的向上弹力的变化规律与卷轴外推件6所受到的向左弹力(以图2为例)的变化规律符合一定的匹配关系,即可保证空载卷轴400在压接外推件压接端的情况下依然可被抬高至位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和外推件压接端之间。

显然,本实施例中同样未采用任何的人造动力源驱动空载卷轴400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外推件压接端的顶面形成有朝向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下倾斜设置的下落压接斜面6a,外推件压接端的底面形成有朝向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上倾斜设置的外推压接斜面6b。当空载卷轴400被抬高至压接外推件压接端时,空载卷轴400实际上压接于外推压接斜面6b,由于外推压接斜面6b的存在,使用位支撑件4承受的向上弹力能够更多的转化为卷轴外推件6承受的向右压力(以图2为例),从而更能保证驱动卷轴外推件6远离空载卷轴排出口1a移动。当需要将摆放在与摆放使用位相邻的摆放备用位中的备用卷料300补入处于空置状态的摆放使用位时,下落的备用卷料300会首先压接下落压接斜面6a,由于备用卷料300满载物料,重量较大,卷轴外推件6此时承受的向右压力大于向左弹力(以图2为例),因此卷轴外推件6能够保持沿远离空载卷轴排出口1a的方向移动,从而对下落的备用卷料300进行避让,保证其最终能够落入摆放使用位中。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2和图3,下落压接斜面6a形成为朝向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下弯曲的下落压接曲面,该下落压接曲面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由上至下递增,即,在备用卷料300压接下落压接曲面且不断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备用卷料300与下落压接曲面的接触点P1处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逐渐增大,且由受力分析可知,F1’=F1sinα(其中F1为卷轴外推件6受到的由备用卷料300施加的压力,F1’为F1的水平分力,也即卷轴外推件6此时承受的向右压力),可知卷轴外推件6承受的向右压力F1’会随着备用卷料300的不断下落而逐渐增大,因此可确保卷轴外推件6保持沿远离空载卷轴排出口1a的方向移动。此外,外推压接斜面6b形成为朝向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上弯曲的外推压接曲面,该外推压接曲面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由下至上递增,即,在空载卷轴400压接外推压接曲面且被不断抬高的过程中,由于空载卷轴400与外推压接曲面的接触点P2处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逐渐增大,且由受力分析可知,F2’=F2sinβ(其中F2为卷轴外推件6受到的由空载卷轴400施加的压力,F2’为F2的水平分力,也即卷轴外推件6此时承受的向右压力),可知卷轴外推件6承受的向右压力F2会随着空载卷轴400的不断升高而逐渐增大,因此可确保卷轴外推件6保持沿远离空载卷轴排出口1a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卷料下落通道1的内周壁形成有外推件避让凹槽1b,此时卷轴外推件6弹性连接于外推件避让凹槽1b沿深度方向的侧壁。当卷轴外推件6对下落的备用卷料300进行避让时,卷轴外推件6伸入外推件避让凹槽1b内,而在未受到弹力的自由释放状态下,外推件压接端伸出外推件避让凹槽1b的槽口,保证能够与被抬高的空载转轴400压接。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卷料补给装置100还包括排出口阀体8以及连接排出口阀体8和卷轴外推件6的阀体牵引机构9。在卷轴外推件6远离空载卷轴排出口1a的过程中,即卷轴外推件6将空载转轴400推向空载卷轴排出口1a之前,卷轴外推件6能够通过阀体牵引机构9带动排出口阀体8关闭空载卷轴排出口1a,避免使用卷料200在被抬高至临近空载卷轴排出口1a和外推件压接端之间且物料未耗尽时被提前推出空载卷轴排出口1a,造成物料浪费。此外,在卷轴外推件6靠近空载卷轴排出口1a的过程中,即卷轴外推件6将空载转轴400推向空载卷轴排出口1a过程中,卷轴外推件6能够通过阀体牵引机构9带动排出口阀体8打开空载卷轴排出口1a,保证空载转轴400最终能够被推出空载卷轴排出口1a。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卷料下落通道1的周壁内形成有与空载卷轴排出口1a连通的阀体通道3,排出口阀体8能够在阀体通道3内移动。当需要关闭空载卷轴排出口1a时,排出口阀体8从阀体通道3伸出至空载卷轴排出口1a,当需要打开空载卷轴排出口1a时,排出口阀体8整体移入阀体通道3内。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能够在无人造动力源的情况下自动控制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移入或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的结构,其核心同样在于将使用卷料200的自身重量作为控制变量。

具体地,卷料补给装置100还包括支撑件牵引机构,该支撑件牵引机构包括主牵引模块10和多个分支牵引模块11。其中,使用位支撑件4与主牵引模块10连接,主牵引模块10通过多个分支牵引模块11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备用位支撑件5。当使用位支撑件4由于所支撑的使用卷料200逐渐消耗变轻而在弹力驱动下逐渐升高时,使用位支撑件4能够通过支撑件牵引机构带动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逐渐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当使用位支撑件4由于支撑有新的使用卷料200而逐渐下降时,使用位支撑件4能够通过支撑件牵引机构带动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逐渐移入对应的摆放备用位。如此设置,不仅可将使用卷料200的物料消耗情况与多个备用卷料300的下落时机直接关联,还可将新的使用卷料200补入摆放使用位的时机与多个备用卷料300重新得到支撑的时机直接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当使用卷料200的物料恰好耗尽时,余留下的空载卷轴400随即开始排出空载卷轴排出口1a,与此同时,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均完全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使得各个备用卷料300均能够开始下落。也即,空载卷轴400的外排与各个备用卷料300的下落基本同步进行,可进一步缩短各个卷料的换位时间,尤其是进一步提高使用卷料200的替换效率。

此外,在位于最下方的备用卷料300落入至处于空置状态的摆放使用位并压接使用位支撑件4之前,需确保其余的各个备用卷料300均未下落至下方相邻的摆放备用位中,否则,下落的备用卷料300可能会由于下方相邻的备用位支撑件5未来得及重新移入至对应的摆放备用位而得不到支撑,从而继续下落,造成后续某些重新移入至摆放备用位的备用位支撑件5上支撑有多个备用卷料300,影响备用卷料300的正常摆放,尤其很可能会影响新的使用卷料200的正常投入使用。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为提高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重新移入对应的摆放备用位的响应速度,以避免出现下落的备用卷料300由于下方相邻的备用位支撑件5未来得及重新移入至对应的摆放备用位而得不到支撑的情况,可将备用位支撑件5设置为弹性连接于卷料下落通道1的周壁(例如通过弹簧、弹性片等类型的第三弹性件7c实现该弹性连接),且该备用位支撑件5能够在自由释放状态下(即未受到弹力的情况下)移入至对应的摆放备用位。这样,备用位支撑件5能够在被支撑件牵引机构带动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时预先承受复位弹力,从而能够在重新移入至对应的摆放备用位时在该复位弹力驱动下加快复位速度,保证及时支撑下落的备用卷料300。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卷料下落通道1的内周壁形成有与多个备用位支撑件5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支撑件避让凹槽1c,此时备用位支撑件5弹性连接于对应的支撑件避让凹槽1c沿深度方向的侧壁。当备用位支撑件5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时,备用位支撑件5伸入支撑件避让凹槽1c内,使其原来所支撑的备用卷料300能够下落,而在未受到弹力的自由释放状态下,备用位支撑件5伸出支撑件避让凹槽1c的槽口并位于对应的摆放备用位中,保证能够支撑备用卷料300。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卷料补给装置100还包括与空载卷轴排出口1a连通的空载卷轴排出通道2,排出空载卷轴排出口1a的空载转轴400随即进入空载卷轴排出通道2,并可沿着空载卷轴排出通道2滚动至废料区作统一收集。

在一种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卷料下落通道1的顶部形成有用于补入卷料的卷料补入口1d。当位于最上方的摆放备用位处于空置状态时,可通过卷料补入口1d补入备用卷料300,补入的备用卷料300能够沿卷料下落通道1下落至支撑在位于最上方的备用位支撑件5上。

综上所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卷料补给装置100适用于通过卷料旋转消耗物料以对产品进行缠绕的领域,如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制造领域,尤其适用于以外抽纱树脂缠绕工艺为主的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制造领域。

当卷料补给装置100应用在以外抽纱树脂缠绕工艺为主的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制造领域时,前述的使用卷料200和备用卷料300均为纤维卷料,纤维卷料通过纤维原料以纱束的形式有序缠绕在卷轴(可以是实心状或筒状)上形成。

在以外抽纱树脂缠绕工艺为主的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制造领域中,通常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纤维卷料对产品进行混合缠绕,工人除了要兼顾制品制作,还要兼顾观察所有纤维卷料的消耗情况,及时替换。若出现纤维卷料的物料耗尽而未及时替换的情况,会有制品质量不达标的风险。但由于各个纤维卷料的纱束长度无法完全一致,在长期生产的情况下,会导致每一个纤维卷料中的物料剩余量不一致,单凭工人观察,很难完全避免漏换新纤维卷料的情况。一旦漏换,工人需要停机重新梳理纱束进行挽救,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将前述实施例中在无人造动力源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空载卷轴400从空载卷轴排出口1a向外排出、自动控制各个备用位支撑件5移入或移出对应的摆放备用位等方案进行组合设置,通过利用使用卷料200的自身重量作为控制变量,实现新旧使用卷料200的自动及时替换。如此,可完全避免漏换卷料情况的出现,减轻工人压力,减少停机次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制品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65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