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及其灌装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及其灌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及其灌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植调剂生产时,需要将植调剂灌装到特定容器中,从而完成植调剂的成品包装,现有灌装主要分为常压灌装、负压灌装、等压灌装等灌装方式,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常压灌装方式,常压灌装又称为自重灌装或者液面控制定量灌装,是一种液体依靠自重从储液箱或者计量筒中流入容器的一种灌装方式,现有常压灌装设备主要由储液箱、弹簧、滑套、灌装阀、蝶阀以及排气管所组成,当容器上升碰到灌装阀并压缩弹簧时,瓶口密封,此时,蝶阀打开阀门,使储液箱内液体自动沿着排气管外壁和蝶阀周围的空隙流入容器,从而达到灌装,在灌装时,容器内部气体便从排气管中进行排出,直到容器内部被灌满,则蝶阀关闭,液体不再流入容器中,进而完成最终的灌装工作。

现有灌装设备在对容器进行灌装时,因液体依靠自身重力下落,进而当蝶阀开启时,泄出的液体冲力较大,则液体会大力锤击容器底部,因容器内部为刚性,若容器硬性不高较为易碎,则灌装时,极易造成容器底端碎裂或者变形,从而导致灌装失败,甚至造成植调剂泄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及其灌装方法,具备自主调整出液速率,防止液体灌装冲力过大,保证灌装有效安全性,且有效防止灌装后出液口存在积液,而形成二次污染的优点,用以解决现有灌装冲力过大,且灌装结束后,出液口会存在少量积液,会造成二次灌装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包括灌装头:所述灌装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灌液阀,所述灌液阀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蝶阀,所述蝶阀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灌装头底部活动安装有测位导电块,所述灌装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块,且电阻块位于测位导电块的顶端上方,所述灌液阀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内腔底部活动安装有活动电磁铁,所述活动电磁铁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块,且第一磁块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板的内腔侧壁上,所述活动电磁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调速板,所述调速板的内腔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磁块,所述调速板的内腔另一侧滑动安装有吸液棉,所述吸液棉通过牵引绳与第二磁块固定相连,所述调速板的内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引流密封膜,且引流密封膜的另一端与灌液阀的底部内侧壁固定相连。

进一步,所述灌装头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容器瓶,所述容器瓶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送台。

进一步,所述测位导电块的形状呈“凹”字型,且测位导电块的顶部具有导电性,所述灌装头的底部开设有与测位导电块结构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电阻块的整体形状与测位导电块的内部凹陷形成相适配,所述电阻块分为上下两部分,且电阻块上部分所具有的电阻值小于电阻块下部分所具有的电阻值,所述电阻块的一端通过电导线与活动电磁铁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测位导电块的一端通过电导线与现有设备电源固定相连。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撑板的形状呈圆环形,且固定支撑板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固定支撑板的底端表面开设有与活动电磁铁形状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活动电磁铁共有四个,且活动电磁铁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固定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活动电磁铁通电后所显示的磁性与第一磁块的磁性呈相斥,而与第二磁块的磁性呈相吸。

进一步,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均具有磁性,所述调速板共有四个,且调速板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灌液阀的底端下方,所述调速板的形状呈“L”字型,且调速板的内部为中空,所述调速板的竖直段呈长方形,水平段呈等腰梯形,所述调速板的水平段上表面厚度从内向外依次增大。

进一步,所述吸液棉共有四个,且吸液棉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灌液阀的底端下方,并与调速板所在位置相适配,所述吸液棉的形状呈三角形,且吸液棉具有弹性和吸水性。

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的灌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进行植调剂灌装时,首先,将容器瓶均匀排放在传送台的顶端,且每一个容器瓶的底端均正对位于活动板的顶端,因第二弹簧的弹力与容器瓶空瓶时所具有的重力相适配,进而当容器瓶空瓶放置时,活动板的顶端表面与传送台的顶端表面平齐,通过现有传输设备,使传送台不断向前循环移动,进而带动其表面的容器瓶向前移动;

S2、当容器瓶移动至灌装头所在位置的正下方时,通过现有控制系统控制灌装头向下移动,同时,也控制传送台向上移动,将容器瓶向上输送,与灌装头的底端对接相触,当灌装头的底端和容器瓶的顶端完全相抵时,此时,现有控制系统控制蝶阀开启阀门,从而开始进行灌装,与此同时,当灌装头和容器瓶相触时,测位导电块受容器瓶的挤压作用,而向上移动,从而测位导电块与电阻块完全相触,测位导电块将电阻块完全包裹,则测位导电块的顶部与电阻块的上部分接触,从而外部现有设备电源内的电流,经过测位导电块,再经过电阻块而最终传导至活动电磁铁处,因电阻块上部电阻值较小,则活动电磁铁处通电量较大,进而活动电磁铁所显示的磁性较强,活动电磁铁对第一磁块的磁斥力也较大,因第一磁块位置固定,从而在磁斥力作用下,活动电磁铁向外移动,且活动电磁铁向外移动距离较大,如此,调速板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容积较大,当蝶阀开启阀门时,植调剂通过灌液阀管腔,流至调速板处时,植调剂的流速较慢,进而当植调剂流出调速板再流入容器瓶时,植调剂对容器瓶底端的液体冲力较小,从而避免容器瓶底部受损;

S3、当灌装一段时间后,此时容器瓶底部已经积攒一定量的植调剂,因植调剂重力作用,容器瓶对活动板的下压力变大,使活动板向下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自身弹力小于现有下压力,进而活动板向下移动,则容器瓶也随之向下移动,当容器瓶向下移动时,容器瓶顶端与灌装头脱离一段距离,测位导电块向下移动,与电阻块发生部分脱离,则测位导电块的顶部与电阻块的下部分相触进行通电,因电阻块下部分电阻值较大,则活动电磁铁处通电量变小,活动电磁铁对第一磁块的磁斥力变小,活动电磁铁重新向内回移,但因磁斥力作用仍在,从而活动电磁铁不会完全反向复位,但调速板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受活动电磁铁反向复位影响会容积缩小,则此时,植调剂的流速开始变快,进而灌装速度也变快,利用容器瓶底部所积累的植调剂液体层,对新灌入的液体进行缓冲,避免大冲力直接冲击到容器瓶的底端;

S4、当容器瓶内部灌满植调剂,即灌装完成时,此时,传送台向下移动,带容器瓶向下大幅度移动,容器瓶与灌装头完全脱离,进而测位导电块也完全下落至初始位置,测位导电块与电阻块完全脱离后,活动电磁铁处断电,活动电磁铁对第一磁块的磁斥力消失,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动电磁铁向内反向完全复位,回至初始位置,同时,调速板随活动电磁铁一同向内移动收缩复位,当调速板完全复位时,四个吸液棉相对闭合形成密封,此时,调速板、灌液阀以及出气管开口处所积留悬挂的液滴均滴至吸液棉的表面,被吸液棉所吸收,当下一个新的空瓶状态的容器瓶移动至灌装头的正下方,即开始新一轮的灌装工作时,由上述步骤可知,调速板随活动电磁铁一同向外移动,此时,活动电磁铁对第二磁块产生磁吸力,使第二磁块向上移动,当第二磁块向上移动时,第二磁块通过牵引绳带动吸液棉向外移动,因调速板的水平段上表面厚度从内到外依次增大,则吸液棉在向外移动时,调速板对吸液棉表面产生挤压,进而将吸液棉内部所吸收的液体向外挤出,使液体随新的灌装液体一同流入容器瓶的内部,直到容器瓶的内部灌满植调剂,因此,按照上述步骤往复循环,即可完成循环灌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通过设置测位导电块、电阻块、活动电磁铁以及调速板等结构,实现了在灌装初期,植调剂从调速板处流出时,流速较为缓慢,液体冲力较小,可避免对容器瓶底部造成较大损坏,而到灌装中后期,植调剂从调速板处流出的速度变大,提高灌装效率,且利用容器瓶底端在初期时所攒留的液体层对液体冲力进行缓冲,进而在保证灌装效率不变下,容器瓶的底端始终可以受到冲力缓冲的效果;

此外,还通过设置调速板和吸液棉,实现了在灌装结束时,避免积液滴落至外部,而造成设备污染,而再次进行灌装时,回收的积液可以再利用,重新灌装至下一个容器瓶的内部,从而提高植调剂利用率,避免植调剂灌装浪费,提高灌装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面正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4,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包括灌装头1,灌装头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灌液阀2,灌液阀2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蝶阀3,蝶阀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4,灌装头1底部活动安装有测位导电块5,灌装头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块6,且电阻块6位于测位导电块5的顶端上方,灌液阀2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板7,固定支撑板7的内腔底部活动安装有活动电磁铁8,活动电磁铁8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块10,且第一磁块10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板7的内腔侧壁上,活动电磁铁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调速板11,调速板11的内腔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磁块12,调速板11的内腔另一侧滑动安装有吸液棉13,吸液棉13通过牵引绳14与第二磁块12固定相连,调速板11的内侧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引流密封膜15,且引流密封膜15的另一端与灌液阀2的底部内侧壁固定相连,引流密封膜15的形状呈“Z”字型,且引流密封膜15具有弹性,通过设置测位导电块5、电阻块6、活动电磁铁8以及调速板11等结构,当进行植调剂灌装时,容器瓶16向上移动挤压测位导电块5,使测位导电块5向上移动,当容器瓶16与灌装头1完全相贴密封时,测位导电块5将电阻块6完全包裹紧贴,则测位导电块5的顶部与电阻块6的上部相触并进行导电,因电阻块6上部电阻值较小,进而电流可大量通过,进而经过测位导电块5和电阻块6传导至活动电磁铁8处的电流值较大,从而活动电磁铁8所显示的磁性较强,进而活动电磁铁8对第一磁块10的磁斥力较大,因第一磁块10位置固定,进而在磁斥力作用下,活动电磁铁8向外移动,当活动电磁铁8向外移动时,活动电磁铁8带动调速板11一同向外移动,因磁斥力较大,进而活动电磁铁8向外移动距离较大,则调速板1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容积也较大,且调速板11所形成的容积定会大于灌液阀2底端开口容积,进而当蝶阀3开启阀门,让植调剂自然下落时,因引流密封膜15对植调剂的引导作用,使得植调剂在调速板11所在区域流动时,流速较为缓慢,进而植调剂流出调速板11再流入容器瓶16时,出口流速较低,进而对容器瓶16底端的液体冲力较小,从而避免容器瓶16底部受损,且当容器瓶16底部积攒一定量的植调剂后,因植调剂重力作用,进而使容器瓶16对活动板17的下压力变大,则活动板17向下挤压第二弹簧18,使得容器瓶16向下移动,当容器瓶16向下移动时,容器瓶16顶端与灌装头1脱离一定距离,则测位导电块5向下移动,与电阻块6发生部分脱离,进而测位导电块5的顶部与电阻块6的下部分相触进行通电,因电阻块6下部分电阻值较大,进而经过测位导电块5和电阻块6再传导至活动电磁铁8处的电流变小,则活动电磁铁8对第一磁块10的磁斥力变小,活动电磁铁8重新向内回移,但因磁斥力仍旧存在,则活动电磁铁8与第一磁块10之间仍保留一定距离,但相较于磁斥力较大时,此时,调速板1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容积缩小,进而植调剂通过调速板11时,流速会相对变快,进而植调剂灌装速度也变快,因初始流速较慢时,容器瓶16的底部已经积累一定的植调剂液体,则当加大灌装速度时,即植调剂灌装冲力变大,利用容器瓶16底部积累的液体层,对新灌入的液体进行缓冲,避免大冲力直接冲击到容器瓶16的底端,进而造成容器瓶16底部破损或者变形,保证植调剂灌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图4,灌装头1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容器瓶16,容器瓶16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送台19,通过设置活动板17、第二弹簧18以及传送台19,不仅方便区分容器瓶16的灌装是否处于前期状态,通过活动板17的状态改变,使容器瓶16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位导电块5和电阻块6的相触状态,进而改变活动电磁铁8处的通电状态,从而自主改变调速板1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的容积大小,进而改变植调剂的灌装流速,提高且保证整体的灌装效率不会下降,同时,也保证容器瓶16可始终得到冲力缓冲效果。

请参阅图1-图4,测位导电块5的形状呈“凹”字型,且测位导电块5的顶部具有导电性,灌装头1的底部开设有与测位导电块5结构相适配的滑槽,电阻块6的整体形状与测位导电块5的内部凹陷形成相适配,电阻块6分为上下两部分,且电阻块6上部分所具有的电阻值小于电阻块6下部分所具有的电阻值,电阻块6的一端通过电导线与活动电磁铁8的一端固定相连,测位导电块5的一端通过电导线与现有设备电源固定相连。

请参阅图1-图4,固定支撑板7的形状呈圆环形,且固定支撑板7的内部为中空,固定支撑板7的底端表面开设有与活动电磁铁8形状相适配的滑槽,活动电磁铁8共有四个,且活动电磁铁8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固定支撑板7的底部,活动电磁铁8通电后所显示的磁性与第一磁块10的磁性呈相斥,而与第二磁块12的磁性呈相吸。

请参阅图1-图4,第一磁块10和第二磁块12均具有磁性,调速板11共有四个,且调速板11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灌液阀2的底端下方,调速板11的形状呈“L”字型,且调速板11的内部为中空,调速板11的竖直段呈长方形,水平段呈等腰梯形,调速板11的水平段上表面厚度从内向外依次增大。

请参阅图1-图4,吸液棉13共有四个,且吸液棉13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灌液阀2的底端下方,并与调速板11所在位置相适配,吸液棉13的形状呈三角形,且吸液棉13具有弹性和吸水性,通过设置调速板11和吸液棉13,当容器瓶16内部灌满植调剂,即灌装完成时,此时,传送台19向下移动,带动容器瓶16向下大幅度移动,则容器瓶16与灌装头1完全脱离,测位导电块5也完全下落至初始位置,此时,测位导电块5与电阻块6完全脱离,则活动电磁铁8处断电,活动电磁铁8对第一磁块10的磁斥力消失,在第一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活动电磁铁8向内反向复位,从而调速板11随活动电磁铁8一同向内移动收缩复位,当调速板11完全复位时,四个吸液棉13也相对闭合紧贴,形成密封,此时,调速板11、灌液阀2以及出气管4开口处所积留悬挂的液滴均被吸液棉13的表面所吸收,从而避免积液滴落至外部,而造成设备污染,此外,当下次灌装,即调速板11随活动电磁铁8一同向外移动时,此时,活动电磁铁8也会对第二磁块12产生磁吸力,使第二磁块12向上移动,当第二磁块12向上移动时,第二磁块12通过牵引绳14带动吸液棉13向外移动,因调速板11的水平段上表面厚度从内到外依次增大,则吸液棉13在向外移动时,调速板11对吸液棉13表面产生挤压,进而将吸液棉13内部所吸收的液体向外挤出,使液体随新的灌装液体一同流入容器瓶16的内部,从而避免现有灌装设备在使用时,出液口积留残液,但在设备移动时,积液被向外甩出,不仅造成设备污染,还导致植调剂浪费,灌装率下降的问题。

一种植调剂生产用灌装设备的灌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进行植调剂灌装时,首先,将容器瓶16均匀排放在传送台19的顶端,且每一个容器瓶16的底端均正对位于活动板17的顶端,因第二弹簧18的弹力与容器瓶16空瓶时所具有的重力相适配,进而当容器瓶16空瓶放置时,活动板17的顶端表面与传送台19的顶端表面平齐,通过现有传输设备,使传送台19不断向前循环移动,进而带动其表面的容器瓶16向前移动;

S2、当容器瓶16移动至灌装头1所在位置的正下方时,通过现有控制系统控制灌装头1向下移动,同时,也控制传送台19向上移动,将容器瓶16向上输送,与灌装头1的底端对接相触,当灌装头1的底端和容器瓶16的顶端完全相抵时,此时,现有控制系统控制蝶阀3开启阀门,从而开始进行灌装,与此同时,当灌装头1和容器瓶16相触时,测位导电块5受容器瓶16的挤压作用,而向上移动,从而测位导电块5与电阻块6完全相触,测位导电块5将电阻块6完全包裹,则测位导电块5的顶部与电阻块6的上部分接触,从而外部现有设备电源内的电流,经过测位导电块5,再经过电阻块6而最终传导至活动电磁铁8处,因电阻块6上部电阻值较小,则活动电磁铁8处通电量较大,进而活动电磁铁8所显示的磁性较强,活动电磁铁8对第一磁块10的磁斥力也较大,因第一磁块10位置固定,从而在磁斥力作用下,活动电磁铁8向外移动,且活动电磁铁8向外移动距离较大,如此,调速板1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容积较大,当蝶阀3开启阀门时,植调剂通过灌液阀2管腔,流至调速板11处时,植调剂的流速较慢,进而当植调剂流出调速板11再流入容器瓶16时,植调剂对容器瓶16底端的液体冲力较小,从而避免容器瓶16底部受损;

S3、当灌装一段时间后,此时容器瓶16底部已经积攒一定量的植调剂,因植调剂重力作用,容器瓶16对活动板17的下压力变大,使活动板17向下挤压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自身弹力小于现有下压力,进而活动板17向下移动,则容器瓶16也随之向下移动,当容器瓶16向下移动时,容器瓶16顶端与灌装头1脱离一段距离,测位导电块5向下移动,与电阻块6发生部分脱离,则测位导电块5的顶部与电阻块6的下部分相触进行通电,因电阻块6下部分电阻值较大,则活动电磁铁8处通电量变小,活动电磁铁8对第一磁块10的磁斥力变小,活动电磁铁8重新向内回移,但因磁斥力作用仍在,从而活动电磁铁8不会完全反向复位,但调速板1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受活动电磁铁8反向复位影响会容积缩小,则此时,植调剂的流速开始变快,进而灌装速度也变快,利用容器瓶16底部所积累的植调剂液体层,对新灌入的液体进行缓冲,避免大冲力直接冲击到容器瓶16的底端;

S4、当容器瓶16内部灌满植调剂,即灌装完成时,此时,传送台19向下移动,带容器瓶16向下大幅度移动,容器瓶16与灌装头1完全脱离,进而测位导电块5也完全下落至初始位置,测位导电块5与电阻块6完全脱离后,活动电磁铁8处断电,活动电磁铁8对第一磁块10的磁斥力消失,在第一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活动电磁铁8向内反向完全复位,回至初始位置,同时,调速板11随活动电磁铁8一同向内移动收缩复位,当调速板11完全复位时,四个吸液棉13相对闭合形成密封,此时,调速板11、灌液阀2以及出气管4开口处所积留悬挂的液滴均滴至吸液棉13的表面,被吸液棉13所吸收,当下一个新的空瓶状态的容器瓶16移动至灌装头1的正下方,即开始新一轮的灌装工作时,由上述步骤可知,调速板11随活动电磁铁8一同向外移动,此时,活动电磁铁8对第二磁块12产生磁吸力,使第二磁块12向上移动,当第二磁块12向上移动时,第二磁块12通过牵引绳14带动吸液棉13向外移动,因调速板11的水平段上表面厚度从内到外依次增大,则吸液棉13在向外移动时,调速板11对吸液棉13表面产生挤压,进而将吸液棉13内部所吸收的液体向外挤出,使液体随新的灌装液体一同流入容器瓶16的内部,直到容器瓶16的内部灌满植调剂,因此,按照上述步骤往复循环,即可完成循环灌装。

技术分类

061201156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