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智能陶瓷泵灌装压盖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7:50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陶瓷泵灌装压盖机。

背景技术

翻盖式包装瓶广泛应用于药品的瓶装中,其包括瓶身和瓶盖,瓶盖铰接在瓶盖的开口端。当利用翻盖式包装瓶瓶装药品时,先将翻盖打开,然后将包装瓶放置在运输装置上,运输装置将包装瓶输送至灌装装置所在位置,灌装装置将药品装入包装瓶内后,运输装置将包装瓶运出灌装装置所在位置,然后再人工进行合盖。

由于在合盖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合盖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不仅产生成本高且效率低,因此,需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翻盖式包装瓶的自动压盖,以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陶瓷泵灌装压盖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陶瓷泵灌装压盖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陶瓷泵灌装压盖机,包括用于输送包装瓶的输送装置、用于灌装物料的灌装装置、用于推动瓶盖翻转的推盖装置以及用于压盖的压盖装置,所述推盖装置包括推板和驱使推板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推板的移动轨迹与瓶盖翻开时水平面内的移动轨迹相交;所述压盖装置包括压板和驱使压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压板的移动轨迹与瓶身的转动轨迹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瓶身内装满药品后,输送装置将包装瓶输送至灌装装置所在位置,完成灌装后,再输送至压盖装置的下方,第一驱动件先驱使推板移动,推板在移动过程中与瓶盖抵接并推动瓶盖朝瓶身开口的方向转动,使得瓶盖初步盖合在瓶身上,然后推板复位。接着,第二驱动件驱使压板下移直至将瓶盖与瓶身压合,紧接着,压板复位。之后,输送装置继续运转直至将包装瓶运出压盖装置所在区域,并开始下一个包装瓶的压盖。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翻盖式包装瓶的批量自动压合,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转盘和驱使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基座,若干基座以转盘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有供瓶身插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驱使转盘以运输包装瓶方式,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小型包装瓶的包装生产中。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引导瓶盖朝向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定位板和驱使定位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件,所述定位板上开有供瓶身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瓶盖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位于瓶身的转动轨迹上,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与转盘之间,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推板的移动轨迹固定,因此,当包装瓶插入插孔后,若瓶盖的朝向不对,则会导致推板在移动过程中不能驱使瓶盖初步盖合在瓶身上。因此通过设置引导装置,使得包装瓶转动至位于压盖装置下方后,瓶盖位于靠近推板的一侧,从而确保推板在移动过程中会与瓶盖抵接,进而无需人为可以调整包装瓶的摆放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压盖成功率。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限制包装瓶晃动的限制组件,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在基座侧壁上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条抵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条,所述基座的侧壁开有与插孔连通的活动槽,当扭簧不受外力干扰时,所述活动条的一端穿过活动槽并伸入插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包装瓶跟随转盘转动且期间灌装装置还会将药品装入瓶身内,因此,包装瓶可能转动,从而导致推板在移动过程中无法推动瓶盖朝靠近瓶身开口的方向转动。为此,通过设置限制组件,当包装瓶放入插孔后,活动条在扭簧作用下将瓶身抵紧于插孔的孔壁,从而限制包装瓶沿自身轴线转动,以确保后续推盖和压盖的成功率。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移动轨迹与活动条水平面内的移动轨迹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板的存在,导致在将包装瓶放入插孔的过程中不便拨动活动条。因此,通过设置压杆,当定位板下移时,压杆同步移动并下压活动条,使得活动条退出插孔,从而便于将包装瓶放入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插孔的孔壁粘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覆盖活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动条不会直接与包装瓶接触,从而确保包装瓶不会被活动条划伤,从而确保包装瓶外观保持完好。

优选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压盖装置与输送装置的出料侧之间,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瓶盖是否盖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装瓶完成压盖操作后,转盘转动并带动包装瓶转动,期间,已完成压盖的包装瓶会经过检测装置所在区域。若检测装置检测到包装瓶压盖合格,则转盘正常转动;若检测装置检测到包装瓶压盖不合格,转盘停止转动,人为压合后再启动转盘转动。如此,能够确保包装瓶压盖的良品率。

优选的,所述推盖装置可替换为翻盖装置,所述翻盖装置包括拨杆和驱使拨杆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拨杆的转动轨迹与瓶盖翻开时水平面内的移动轨迹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装瓶转动至压盖装置的下方后,动力机构驱使拨杆转动,拨杆在转动过程中与瓶盖抵接并拨动瓶盖朝靠近瓶身开口的方向转动,相比于推盖装置,翻盖装置对于瓶盖翻转角度小于或大于180°的包装瓶均适用,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输送装置;21、转盘;22、第一电机;23、基座;24、插孔;3、引导装置;31、定位板;32、驱动气缸;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4、推盖装置;41、推板;42、第一气缸;5、压盖装置;51、压板;52、第二气缸;6、安装座;61、立杆;62、固定座;63、侧板;7、光电传感器;8、限制组件;81、固定条;82、固定杆;83、扭簧;84、活动条;9、活动槽;10、压杆;11、橡胶圈;12、翻盖装置;121、拨杆;122、动力机构;1221、第二电机;1222、转轴;13、灌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陶瓷泵灌装压盖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控制台(图中未示出)、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输送装置2、引导装置3、灌装装置13、推盖装置4、压盖装置5以及检测装置。输送装置2用于运输包装瓶,引导装置3用于引导包装瓶放置在输送装置2后其瓶盖翻开时的朝向,灌装装置13用于灌装物料,推盖装置4用于驱使瓶盖翻转,压盖装置5用于压合瓶盖,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瓶盖是否压合。

参照图2,输送装置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转盘21和驱使转盘21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工作台1的上表面凹陷有用于容纳第一电机22的容纳槽,第一电机22安装在容纳槽的底部,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与转盘21同轴固定连接,转盘21搭接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转盘21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基座23,若干基座23以转轴1222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均匀分布在转盘21边缘。基座23的上表面开有供包装瓶的瓶身插入的插孔24,本申请中每个基座23上均开设有两个插孔24,两个插孔24的轴线位于同一圆周上,从而能够一次性完成两个包装瓶的压盖,有利于提高压盖效率。

参照图1和图3,引导装置3设置在转盘21的一侧,引导装置3包括定位板31和驱使定位板3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件。动力件为驱动气缸32,驱动气缸32与控制台电性连接,驱动气缸32安装在工作台1上,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与定位板31固定连接。定位板31水平设置,定位板31的一端延伸至位于转盘21上方并开设有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34,第一通孔33与第二通孔34相互连通形成类似葫芦形的通孔,第一通孔33位于转盘21与第二通孔34之间。第一通孔33的轴线位于瓶身的转动轨迹上,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以及转盘21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1上设置有安装座6,安装座6位于引导装置3的对侧,推盖装置4和压盖装置5均设置在安装座6上。灌装装置13设置在安装座6与引导装置3之间,灌装装置13采用陶瓷灌装泵。

安装座6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立杆61和固定在两根立杆61之间的固定座62,固定座6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侧板63,侧板63凌驾于转盘21上方,推盖装置4设置在两块侧板63之间,压盖装置5设置在固定座62上。

参照图2,推盖装置4包括推板41和驱使推板41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气缸42,第一气缸42与控制台电性连接。第一气缸42的缸体安装在两块侧板63之间,第一气缸42的活塞杆与推板41固定连接。推板41移动轨迹的延长线与转盘21的轴线垂直相交,推板41的移动轨迹与瓶盖翻开时水平面内的移动轨迹相交。

参照图1,压盖装置5包括压板51和驱使压板5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为第二气缸52,第二气缸52与控制台电性连接。第二气缸52安装在固定座62靠近转盘21的一侧,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与压板51固定连接。压板51在工作台1上的投影位于转盘21内,压板51的移动轨迹与瓶身的转动轨迹相交。

参照图1,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7,光电传感器7安装在靠近转盘21出料侧的侧板63上,光电传感器7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当进行包装瓶的装料压盖操作时,将瓶盖打开,然后将包装瓶按照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的开孔顺序放入插孔24内,接着转盘21转动直至包装瓶移动至灌装装置13所在位置,灌装装置13将药品装入瓶身内后,转盘21继续转动直至包装瓶转动至压盖装置5的正下方。之后,第一气缸42驱使推板41朝靠近转盘21的方向移动,推板41在移动过程中推动瓶盖转动从而使得瓶盖初步盖合在瓶身上,然后复位。紧接着,第二驱动件驱使压板51下移直至将瓶盖压合,然后压板51复位。

当压盖装置5压合瓶盖后,转盘21转动从而将包装瓶运输至光电传感器7所在位置,若光电传感器7检测到瓶盖压合,则转盘21正常转动,若光电传感器7检测到瓶盖未压合,则光电传感器7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台,控制台发出指令使得转盘21停止转动,此时需工作人员手动压合瓶盖,接着再手动启动控制台上的启动按钮,继续进行压盖操作。

参照图1,由于包装瓶插入插孔24后需跟随转盘21转动,且在进行压盖之前,还需装料,因此,包装瓶有可能发生转动,而包装瓶若发生转动,则会影响后续压盖操作。为此,在基座23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包装瓶转动的限制组件8。

参照图1和图3,限制组件8包括固定在基座23背离转盘21轴线的一侧的固定条81,固定条81水平设置,固定条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2,固定杆82上套接有扭簧83,扭簧83的一端与固定条81的上表面抵接,扭簧8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条84,活动条84位于固定条81的上方。基座23远离转盘21轴线的一侧开有与插孔24连通的活动槽9。扭簧83不受外力干扰时,活动条84水平设置且活动条84的一端穿过活动槽9并伸入插孔24内,活动槽9留有供活动条84活动的空间。

参照图3,同时,由于定位板31的存在,在将包装瓶放入插孔24内的过程中,手动解锁限制组件8不便。因此,在定位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10,压杆10竖直设置,压杆10竖直方向的移动轨迹与活动条84远离基座23的一端在水平面内的转动轨迹相交。当定位板31下移至与基座23的上表面抵接时,压杆10下压活动条84远离基座23的一侧,使得活动条84退出插孔24,以便将包装瓶插入插孔24内。

参照图4,为避免活动条84在转动过程中划伤瓶身,在插孔24的孔壁上粘接有橡胶圈11,橡胶圈11将活动槽9覆盖。当扭簧83不受外力干扰时,活动条84与橡胶圈11抵接。通过设置橡胶圈11,使得活动条84不会直接与瓶身接触,从而避免瓶身被活动条84划伤,以确保包装瓶外观保持美观。

实施例2:

参照图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推盖装置4替换为翻盖装置12。具体的,翻盖装置12包括拨杆121和驱使拨杆121转动的动力机构122。动力机构122包括安装在其中一块侧板63上的第二电机1221,第二电机12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1222,所述转轴1222转动连接在两块侧板63之间,拨杆121与转轴1222垂直固定连接,拨杆121的转动轨迹与瓶盖翻开时水平面内的移动轨迹相交。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装有药品的包装瓶移动至压盖装置5下方后,第二电机1221驱使转轴1222转动,拨杆121跟随转轴1222转动,拨杆121在转动过程中与瓶盖抵接并拨动朝靠近瓶身开口的方向转动,使得瓶盖初步盖合。

相比于推盖装置4只适应于瓶盖的翻转角度小于180°的包装瓶的压盖,本申请中的翻盖装置12对于瓶盖翻转角度小于180°和大于180°的包装瓶均适用,适用性更广,且驱使瓶盖成功翻转的成功率更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58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