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错位对涂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07:35


错位对涂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极片涂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错位对涂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锂电极片涂布机多为单面挤压式涂布或者折返式双面挤压涂布。单面挤压式涂布机的结构布局依次为放卷、模头涂布、极片烘干和收卷。锂电池的极片需要正反两面都要有涂层,对于单面挤压式涂布机需要涂布完正面收卷后再运到前端的放卷再次涂布反面。对于折返式双面挤压涂布机虽然可以一次装卸完成正反两面的涂布,但由于是两个涂布机头和两层烘干箱,无论是设备制造成本还是场地占用空间都是很大的浪费,最为严重的是双层烘干箱势必要双套加热系统,这样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大大的增加了单体电芯的制造成本。

由此,错位对涂机应运而生,在单向双面同时涂布过程中由于不同型号极片涂层厚度不同、浆料的固含量和黏度也不同,这就需要模头唇口与基材之间要采用非接触式,且距离需要实时调整。烘干箱的上下气体喷嘴对悬浮状态的极片进行冲击造成抖动,这种抖动能有效传递到反面二涂的位置,达到反面涂布模头,造成唇口间隙的波动,影响涂布质量,如何解决反面二涂模头唇口与基材之间距离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错位对涂机,以缓解极片涂布运行过程中发生基材抖动的现象,提高反面涂布模头二次涂布时唇口与基材之间的距离稳定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错位对涂机,包括:

一次涂布机构,用于对基材的一侧进行涂布;

二次涂布机构,用于对所述基材的另一侧进行涂布;

过渡支撑辊,所述过渡支撑辊设置于所述一次涂布机构与所述二次涂布机构之间,所述过渡支撑辊用于对经过所述一次涂布机构的所述极片的另一侧进行支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支撑辊包括:

芯轴;以及

支点辊,所述支点辊设置有内孔,所述支点辊通过所述内孔转动连接于所述芯轴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点辊包括若干分段单体辊,所述分段单体辊依次连接,组合形成所述支点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支撑辊还包括:

垂直调整组件,安装于所述过渡支撑辊的一端,所述垂直调整组件驱动所述芯轴沿竖直方向移动;

水平调整组件,安装于所述过渡支撑辊的另一端,所述水平调整组件驱动所述芯轴沿水平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涂布机构的下游设置有匀风气浮辊,所述匀风气浮辊包括:

多孔气浮辊筒,所述多孔气浮辊筒内设置气腔,所述多孔气浮辊筒外壁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气腔连通的出气孔;

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气腔连通,并为所述气腔供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气浮辊筒在所述气腔内设置有多孔匀风过滤器,所述多孔匀风过滤器将所述气腔分隔为进风仓和匀风缓冲仓,所述进风仓与所述送风风机连通,所述匀风缓冲仓与所述出气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涂布机构与所述匀风气浮辊之间设置有留白驱动辊组件,所述留白驱动辊组件包括:

留白辊转轴;以及

留白驱动辊伺服电机,所述留白驱动辊伺服电机与所述留白辊转轴连接,且驱动所述留白辊转轴转动;

留白驱动轮,所述留白驱动轮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留白辊转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留白驱动辊组件还包括:

可调展平压轮摆轴;以及

可调展平压轮组件,所述可调展平压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可调展平压轮摆轴,且向所述留白驱动轮压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展平压轮组件包括:

展平板,所述展平板与所述可调展平压轮摆轴转动连接,且能够固定于所述可调展平压轮摆轴上;

压轮气缸,所述压轮气缸安装于所述展平板上;

可调压轮,所述可调压轮与所述压轮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轮气缸驱动所述可调压轮向所述留白驱动轮远离或靠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涂布机构与所述留白驱动辊组件之间设置有留白真空吸附台,所述留白真空吸附台设置有留白展平压轮组件,所述留白真空吸附台与所述留白展平压轮组件之间供所述基材通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基材在一次涂布机构处,对基材的一侧进行涂布,此时的基材的另一侧是还未涂布的,沿基材的输送方向,经过一次涂布机构涂布的基材,再依次经过过渡支撑辊和二次涂布机构,基材未涂布的另一侧与过渡支撑辊接触,过渡支撑辊对于基材进行支撑,为基材在一次涂布机构和二次涂布机构之间增加支撑点,减少基材在两点之间的跨度,通过安装在二次涂布机构前的过渡支撑辊,能有效缩短二次涂布机构涂布时基材悬浮的距离,不仅使二次涂布机构的模头唇口靠近支点达到稳定效果,支撑辊还起到隔断膜片张力波动带来的抖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过渡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过渡支撑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匀风气浮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匀风气浮辊的剖示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的留白驱动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留白驱动辊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体现占平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留白真空吸附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中聚四氟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中聚四氟吸附板的剖示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通过压轮角度调整连杆调节展平压轮组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通过压轮角度调整连杆调节展平压轮组角度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材;

2、牵引动力辊;

3、一次涂布机构;

4、二次涂布机构;

5、过渡支撑辊;50、垂直调整组件;501、调整手轮杆;502、固定滑道;503、移动座;504、芯轴;505、支点辊;5051、分段单体辊;51、水平调整组件;

6、留白真空吸附台;60、吸附台安装基板;601、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2、升降导向器;6021、导向杆;6022、导向滑套;603、展平压轮组;604、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1、调节板;6042、总体拨动杆;6043、随动板;6044、固定螺钉;6045、转动轴;6046、滑槽;61、聚四氟吸附板;611、真空台;612、吸附面;613、吸附孔;614、密封圈;615、节流阀;616、移动安装板;6161、移动安装孔;62、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1、升降板;622、可调压轮安装板;6221、长孔;623、导向套;624、压缩弹簧;625、导向轴;

7、留白驱动辊组件;70、留白驱动辊伺服电机;71、留白辊转轴;72、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3、留白驱动轮;74、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1、展平板;7411、夹持部;7412、转动孔;7413、可调螺栓;742、压轮气缸;743、可调压轮;

8、匀风气浮辊;80、多孔气浮辊筒;801、多孔匀风过滤器;802、进风仓;803、匀风缓冲仓;804、出气孔;81、进风管;82、送风风机;83、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传统技术中的锂电极片涂布机多为单面挤压式涂布或者折返式双面挤压涂布。单面挤压式涂布机的结构布局依次为放卷、模头涂布、极片烘干、收卷;折返式双面挤压涂布机的结构布局依次为放卷、一模头涂布、极片烘干、二模头涂布、极片烘干和收卷。

锂电池的极片需要正反两面都要有涂层,对于单面挤压式涂布机需要涂布完正面收卷后再运到前端的放卷再次涂布反面,这样会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而且二次放卷再卷出对极片造成的污染、损耗及产品良率都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对于折返式双面挤压涂布机虽然可以一次装卸完成正反两面的涂布,但由于是两个涂布机头和两层烘干箱,无论是设备制造成本还是场地占用空间都是很大的浪费,最为严重的是双层烘干箱势必要双套加热系统,这样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大大的增加了单体电芯的制造成本。

对于单向正反两面同时涂布机,需要基材有很好的稳定性且无抖动。涂布后的基材进入无支撑的烘干箱进行非接触热风干燥。烘干箱的上下气体喷嘴对极片进行冲击造成抖动且这种抖动能有效传递。难点在于反面的二涂,因正反两面的基材均有浆料涂层且为非牛顿流体,无法使用有效的辊支撑结构来阻断抖动。悬浮状态的极片势必会将这种抖动传递到反面涂布模头位置造成唇口间隙的波动从而导致面密度不稳定。

在单向双面同时涂布过程中由于不同型号极片涂层厚度不同、浆料的固含量和黏度也不同,这就需要模头唇口与基材之间要采用非接触式且距离实时调整。而烘干箱内悬浮状态的极片会将抖动、颤动传递到反面二涂的位置,如何解决反面二涂模头唇口与基材之间距离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提供一种错位对涂机,以缓解极片涂布运行过程中发生基材1抖动的现象,提高反面涂布模头二次涂布时唇口与基材1之间的距离稳定性。

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错位对涂机,包括一次涂布机构3、二次涂布机构4和过渡支撑辊5,一次涂布机构3用于对基材1的一侧进行涂布;二次涂布机构4用于对基材1的另一侧进行涂布;过渡支撑辊5设置于一次涂布机构3与二次涂布机构4之间,过渡支撑辊5用于对经过一次涂布机构3的极片的另一侧进行支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基材1在一次涂布机构3处,对基材1的一侧进行涂布,此时的基材1的另一侧是还未涂布的,沿基材1的输送方向,经过一次涂布机构3涂布的基材1,再依次经过过渡支撑辊5和二次涂布机构4,基材1未涂布的另一侧与过渡支撑辊5接触,过渡支撑辊5对于基材1进行支撑,为基材1在一次涂布机构3和二次涂布机构4之间增加支撑点,减少基材1在两点之间的跨度,通过安装在二次涂布机构4前的过渡支撑辊5,能有效缩短二次涂布机构4涂布时基材1悬浮的距离,不仅使二次涂布机构4的模头唇口靠近支点达到稳定效果,支撑辊还起到隔断膜片张力波动带来的抖动现象。

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过渡支撑辊5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支撑辊5包括芯轴504和支点辊505,支点辊505设置有内孔,支点辊505通过内孔转动连接于芯轴504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点辊505包括若干分段单体辊5051,分段单体辊5051依次连接,组合形成支点辊505。具体地,在支点辊505的两端分别与芯轴504之间设置有轴套,在轴套的夹持固定作用力下,相邻的分段单体辊5051的端面相互抵接,在摩擦力作用下,若干分段单体辊5051组合形成支点辊505。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支撑辊5为小直径分段组合式的过渡支撑辊5,过渡支撑辊5是由高刚性的芯轴504、轴承和几段分体式的较短的分段单体辊5051组成。通过安装在二次涂布机构4前的小直径分段组合式过渡支撑辊5,能有效缩短反面二次涂布机构4在涂布时基材1悬浮的距离,不仅使二次涂布机构4的模头唇口靠近支点达到稳定效果,过渡支撑辊5还起到隔断张力波动带来的抖动现象。

具体地,由于安装空间的因素在二次涂布机构4的唇口处增加的过渡支点辊505直径不能太大,根据涂布幅宽范围这一直径尺寸在Φ25mm~Φ50mm之间调整。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504为高刚性硬轴,加工时可以满足直线度要求。芯轴504外圆会通过与一组轴承的配合再与支点辊505内孔相连接。细长的支点辊505会弯曲,在加工上有很大的难度,这里会采用分段组合式分别通过轴承与芯轴504相配合。根据涂布幅宽范围可采用3~6段组合辊。由于组合式的支点辊505每段都很短,在加工上可以充分保证同轴度和跳动。

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过渡支撑辊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支撑辊5还包括:垂直调整组件50和水平调整组件51,垂直调整组件50安装于过渡支撑辊5的一端,垂直调整组件50驱动芯轴504沿竖直方向移动;水平调整组件51安装于过渡支撑辊5的另一端,水平调整组件51驱动芯轴504沿水平方向移动。

具体地,垂直调整组件50和水平调整组件51分别通过移动座503与芯轴504相连接,连接后可以在二个维度上对小直径分段组合式过渡支撑辊5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其位置不会使基材1跑偏和起皱。以垂直调整组件50为例,垂直调整组件50包括固定滑道502,固定滑道502内滑移连接有移动座503,垂直调整组件50内的移动座503能够沿竖直方向在固定滑道502内滑动,固定滑道502螺纹连接有调整手轮杆501,调整手轮杆501的端头与移动座503转动连接,调整手轮杆501通过细牙螺纹部分与移动座503连接,移动座503又在固定滑道502内滑动。旋转调整手轮杆501可以推动移动座503在固定滑道502内滑动从而完成位置的调整。可以理解的是,水平调整组件51与垂直调整组件50相似,水平调整组件51内的移动座503能够沿水平方向在水平调整组件51内的固定滑道502内滑动,此处不再赘述。

当过渡支撑辊5需要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整时,通过水平调整组件51调节芯轴504的端头的位置,当过渡支撑辊5需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整时,通过垂直调整组件50调节芯轴504的端头的位置。垂直调整组件50和水平调整组件51的调整原理均是通过转动调整手轮杆501,每转动一圈调节的距离为一个细牙螺距的距离,非常精细,属于对芯轴504位置的微调,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细牙螺距的距离,芯轴504的总体长度很长,所以在芯轴504的一端进行垂直方向的调节,另一端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并不会对芯轴504整体产生巨大的扭矩以致芯轴504产生非常明显的形变。

参阅图1、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匀风气浮辊8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匀风气浮辊8的剖示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涂布机构4的下游设置有匀风气浮辊8,匀风气浮辊8包括多孔气浮辊筒80和送风风机82,多孔气浮辊筒80内设置气腔,多孔气浮辊筒80外壁设置有若干与气腔连通的出气孔804;送风风机82与气腔连通,并为气腔供气。正反两面带有涂布浆料的基材1在进入悬浮烘干箱之前也不能与其他零部件产生物理接触。匀风气浮辊8就是在零部件与基材1之间产生空气隔离层,达到非接触的目的。送风风机82运行后会吹出一定量的动能空气,该动能空气经进风管81进入到多孔气浮辊筒80中。在多孔气浮辊筒80外表面的某一角度区域密集分布出气孔804,吹出的动能空气经出气孔804后会有一定风速,在该风速作用下会将带有浆料涂层的基材1悬浮于多孔气浮辊筒80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风机82连接有变频器83,调节变频器83的频率送风风机82会输出不同的风量和风速,也就改变了基材1与多孔气浮辊筒80之间的悬浮距离。

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气浮辊筒80在气腔内设置有多孔匀风过滤器801,多孔匀风过滤器801将气腔分隔为进风仓802和匀风缓冲仓803,进风仓802与送风风机82连通,匀风缓冲仓803与出气孔804连通。多孔匀风过滤器801可稳定风速减少风频波动,可减少携带正反两面液体涂层的极片的抖动。匀风气浮辊8吹出的喷流空气可以使正反两面均含有非牛顿流体的浆料涂层极片在非接触状态下悬浮起来,适当调节喷流空气的风速以控制极片的悬浮高度。

具体地,多孔气浮辊筒80的内部安装有多孔匀风过滤器801,其将多孔气浮辊筒80内部空间分割成进风仓802与匀风缓冲仓803。从送风风机82出来的动能空气带有风频的波动故风速和流量都有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直接作用在基材1上会增加其抖动振幅。但多孔匀风过滤器801能有效减轻这一现象。由于多孔匀风过滤器801的隔离会缓慢释放动能空气从多孔气浮辊筒80的溢出,在进风仓802内部会逐渐累积风压,累积的风压会使作用在多孔匀风过滤器801各处的压力一致,再经过其后使得动能空气均匀的分布于匀风缓冲仓803内部,再溢出的动能空气风速就平缓均匀了很多。这一结构有益于保持风速的均匀稳定从而有效降低基材1的抖动。

参阅图1、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的留白驱动辊组件7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涂布机构4与匀风气浮辊8之间设置有留白驱动辊组件7,留白驱动辊组件7包括留白辊转轴71、留白驱动辊伺服电机70以及留白驱动轮73,留白驱动辊伺服电机70与留白辊转轴71连接,且驱动留白辊转轴71转动;留白驱动轮73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别安装于留白辊转轴71上。

具体地,为了保证基材1进入烘干箱前张力的稳定性和减缓匀风气浮辊8带来的基材1的抖动增加了留白驱动辊组件7。留白驱动辊伺服电机70提供动力,其输出轴连接着留白辊转轴71。留白辊转轴71上安装有多处留白驱动轮73,其表面为橡胶材质,在一定包角下能有效增加对基材1的牵引力。

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上安装有两个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其分别作用于两个边缘的留白驱动轮73。压轮气缸742和可调压轮743为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的主要部件,压轮气缸742在下压增加摩擦牵引力的同时适当调节可调压轮743的角度也有助于基材1的展平。

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留白驱动辊组件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留白驱动辊组件7还包括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以及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安装于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且向留白驱动轮73压紧。

参阅图7和图8,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体现占平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包括展平板741、压轮气缸742和可调压轮743,展平板741与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转动连接,且能够固定于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上;压轮气缸742安装于展平板741上;可调压轮743与压轮气缸742的输出端连接,压轮气缸742驱动可调压轮743向留白驱动轮73远离或靠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留白驱动辊组件7包括可调整留白辊转轴71、留白驱动辊伺服电机70和在极片输送方向可调整0~30°的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具体地,展平板741远离压轮气缸742的端头设置有两个夹持部7411,每个加持部7411设置有半弧状孔,两个加持部7411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转动孔7412,展平板741通过该转动孔7412与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转动连接。两个加持部7411设置有可调螺栓7413,通过可调螺栓7413实现锁紧固定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与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的固定。需要调节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时,将可调螺栓7413拧松,展平板741可以相对于可调展平压轮摆轴72转动,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的角度调节,以带动可调压轮743的位置产生变化。

在提供极片牵引动力的同时能横向展平极片及一次消除匀风气浮辊8引起的极片抖动。通过留白驱动辊组件7中凸起的留白驱动轮73对极片边缘或中间留白的空箔材部分进行牵引驱动,能稳定涂布区间的张力,并且能初次消除匀风气浮辊8引起的极片抖动。留白驱动辊组件7内附属的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在压紧留白基材1和留白驱动轮73的同时,可以向外侧调整适当角度从而使基材1外向延展达到展平的作用。

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错位对涂机中留白真空吸附台6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涂布机构4与留白驱动辊组件7之间设置有留白真空吸附台6,留白真空吸附台6设置有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留白真空吸附台6与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之间供基材1通过。

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6中聚四氟吸附板6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留白真空吸附台6包括吸附台安装基板60和聚四氟吸附板61。吸附台安装基板60横跨基材1幅宽方向,在其外表面根据基材1的宽度和涂布工艺需求安装三组或更多组聚四氟吸附板61。聚四氟吸附板61由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PTFE)材质加工而成,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作润滑作用,使得吸附面612光滑。

参阅图9、图10和图11,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6中聚四氟吸附板61的剖示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四氟吸附板61一侧表面与吸附台安装基板60密封,另一侧表面会排布加工细小直径吸附孔613,而端面会加工有螺纹孔用以安装连接真空管路的接头。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四氟吸附板61设置有腔体和吸附面612,吸附面612排布加工细小直径吸附孔613,吸附孔613与腔体连通,聚四氟吸附板61沿基材1宽度方向至少排布有两个。聚四氟吸附板61设置有真空台611,真空台611设置有真空凹槽;聚四氟吸附板61盖合于真空凹槽上,聚四氟吸附板61与真空凹槽围合形成腔体,聚四氟吸附板61上开设有若干吸附孔613,吸附孔613与腔体连通。

具体地,腔体内的负压通过吸附孔613对于聚四氟吸附板61外的气体进行吸附,使得聚四氟吸附板61具有真空吸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四氟吸附板61设置有密封圈614,密封圈614密封连接于聚四氟吸附板61与真空台611之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614可选用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半镶嵌于聚四氟吸附板61的凹槽内。密封圈614能够对腔体起到密封作用,提高密封效果,保证聚四氟吸附板61的吸附效果,起到防止真空泄露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四氟吸附板61设置有节流阀615,腔体通过节流阀615连接抽真空装置。节流阀615是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通过节流阀615的设置,能够控制调节腔体内的真空流量。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源,聚四氟吸附板61、吸附台安装基板60和O型密封圈614三者会形成一个腔体,通过节流阀615与真空泵源连接,工作时负压吸附腔会形成一定真空度,调节节流阀615的大小可以改变负压吸附腔内真空度的大小。聚四氟吸附板61与基材1接触的表面的气体会由吸附孔613直达负压吸附腔。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聚四氟吸附板61的吸附面612表面非常光滑且摩擦系数很低,工作时基材1的留白处会被负压吸附腔通过吸附孔613吸附住,并且在后端动力牵引下贴着聚四氟吸附板61的吸附面612滑行,这样后端气浮辊或风刀引起的基材1抖动因为真空吸附住而消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四氟吸附板61沿基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位于吸附台安装基板60中间,用于对于基材1的中部留白处进行吸附,另外两个聚四氟吸附板61分置在两侧,用于对于基材1的宽度方向的边缘进行吸附。可以理解的是,聚四氟吸附板61具体数量视涂布工艺和中间留白数量而定。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四氟吸附板61包括移动安装板616,移动安装板616固定连接在真空台611外壁,移动安装板616上设置有若干移动安装孔6161,在吸附台安装基板60上沿基材1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排与移动安装孔6161配合的使用的螺纹孔,根据基材1的宽度和中间留白的位置可调节留白聚四氟吸附板61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型号极片的涂布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悬置于基材1宽度方向最两端的聚四氟吸附板61上。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包括展平压轮组603,展平压轮组603包括若干转动的压轮,压轮与吸附面612之间设置有间隙,压轮的转动方向与基材1的输送方向形成展平夹角,展平夹角小于或等于九十度。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作用为在一定预压的状态下将基材1边缘向外侧延展以保证其平面的平整度。

展平压轮组603包括多个压轮,压轮外表面包裹弹性橡胶。展平压轮组603内置压缩弹簧624从而平衡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1的下压力,使得对基材1边缘的压力不能过大。吸附台安装基板60设置有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适当调节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的位置可以改变展平压轮组603的角度,一定的外向倾斜角度有益于基材1的外向延展,防止留白处的基材1在聚四氟吸附板61宽度方向的相对回缩,从而保证平整度。

参阅图12和图13,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6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6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包括升降板621和可调压轮安装板622。可调压轮安装板622安装于升降板621上,且在升降板621上沿基材1宽度方向位置可调,展平压轮组603安装于可调压轮安装板622上,升降板621与吸附台安装基板60之间设置有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1,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1驱动升降板621和可调压轮安装板622移动,以带动展平压轮组603向吸附面612远离或靠近。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1一方面提供对基材1边缘的压力,一方面可以保证在穿基材1时有足够空间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板621与吸附台安装基板60之间设置有升降导向器602,升降导向器602包括设置于吸附台安装基板60上的导向杆6021,导向杆6021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套6022,导向滑套6022与升降板621固定连接。在外侧的两个聚四氟吸附板61的正上方分别悬置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的升降导向器602和固定端,即导向杆6021连接于吸附台安装基板60上。升降导向器602可以保证升降板621在升降过程中不会产生旋转。

参阅图12、图14和图15,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6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通过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调节展平压轮组603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留白真空吸附台6中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通过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调节展平压轮组603角度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调压轮安装板622设置有导向套623,导向套623内设置有导向轴625,导向轴625与压轮转动连接,导向轴625与可调压轮安装板622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624;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安装于导向轴625与可调压轮安装板622之间,用于调整展平夹角。

具体地,其中压轮镶嵌轴承后与导向轴625下部凹槽相连接。导向轴625中部的轴台安装压缩弹簧624后,上部穿过可调压轮安装板622内的导向套623后与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的相关联部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包括调节板6041、固定螺钉6044和滑槽6046,调节板6041与导向轴625固定连接,固定螺钉6044螺纹连接于可调压轮安装板622上,滑槽6046设置于调节板6041的端头,调节板6041相对于可调压轮安装板622转动时固定螺钉6044在滑槽6046内相对滑动,固定螺钉6044锁紧时调节板6041与可调压轮安装板622相对固定。

每个展平压轮组603包括若干压轮,调节板6041与一个压轮的导向轴625固定连接,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还包括随动板6043和总体拨动杆6042,随动板6043与其他压轮的导向轴625固定连接,总体拨动杆6042与调节板6041、随动板6043分别铰接。

可调压轮安装板622安装于升降板621上,且在升降板621上沿基材1宽度方向位置可调。具体地,可调压轮安装板622设置有长孔6221,可调压轮安装板622的凹槽与升降板621相连接,调整可调压轮安装板622长孔6221的位置并锁紧以配合不同的压轮下压位置。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1的伸出轴端与升降板621相连接,升降过程中升降导向器602起到导向作用。

作业时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的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1下压,触碰达到聚四氟吸附板61后继续下压时压缩弹簧624将会被压缩,这样可以防止对基材1的过压引起的阻力增大。调节板6041、随动板6043之间由总体拨动杆6042相互铰接联动,顺(逆)时针旋转调节板6041至一定角度它将带动压轮和导向轴625同向旋转,同时在随动板6043和总体拨动杆6042联动下其余压轮和导向轴625会同步旋转,以调整展平夹角。

这样调整后,左右两侧的压轮相对于基材1前进方向会形成外八字的形状。下压展平压轮升降气缸601带动展平压轮组603沿着升降导向器602方向落在基材1留白处。与基材1留白处接触的压轮由于外八字排列,使得基材1行进过程中有向外侧拉伸延展的趋势从而达到展平的效果。

参阅图14和图15,进行角度调整后的压轮与基材1的输送方向成一定角度,左右对称。具体地,压轮角度调整连杆604中,调节板6041位于中间,两侧等距离分布随动板6043。调节板6041和随动板6043一侧的孔位再分别与总体拨动杆6042上的孔位对正后铰接。调节板6041的中间孔位穿过转动轴6045后与导向轴625连接固定,另一侧圆弧形的长孔6221与固定螺钉6044相配合。随动板6043的另一侧孔位也与各自对应的导向轴625连接固定。以转动轴6045为轴心旋转调节板6041后就会带动导向轴625转动,同时也就完成了对压轮的角度调整,在合适角度调整后锁紧固定螺钉6044。当调整调节板6041的时候其会通过总体拨动杆6042同步带动随动板6043完成所对应导向轴625、压轮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留白真空吸附台6工作时,基材1的留白处会被聚四氟吸附板61吸附住,并且在后端动力牵引下贴着聚四氟吸附板61的吸附面612滑行,这样后端匀风气浮辊8或风刀引起的基材1抖动因为真空吸附住而消除,同时两个展平压轮组603向外侧延展,在基材1宽度方向能够在两个展平压轮组603的作用下使得基材1向外侧延展,防止基材1起皱和回缩,从而为上一级反面涂布提供良好的基材1涂布条件,达到缓解极片涂布过程中发生基材1抖动的现象,提高反面涂布模头二次涂布时二次涂布机构4的唇口与基材1之间的距离稳定性,提高涂布质量的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图1体现了本申请的整体规划布局,基材1按照箭头示意的穿带路线方向行进。牵引动力辊2作为基准辊按照预设的运行线速度由伺服电机驱动,完成对基材1的牵引。基材1在左侧牵引动力辊2处形成稳定包角。一次涂布机构3在稳定包角处完成对基材1正面的涂布工作。

基材1继续被牵引,过程中会经过小直径分段组合式的过渡支撑辊5。继续被牵引,再经过留白真空吸附台6及附属的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由于小直径分段组合式过渡支撑辊5和留白真空吸附台6及附属留白展平压轮组件62的存在,会缩短基材1两点之间的跨度。二次涂布机构4在该缩短的跨度区间内完成对基材1反面的涂布工作。基材1继续被牵引,依次通过留白驱动辊组件7及附属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和匀风气浮辊8,进入烘干箱烘干。

留白驱动辊组件7及附属可调展平压轮组件74完成对基材1的辅助牵引和展平作用。完成正反两面涂布工作的基材1由于表面附着湿的涂布浆料不能与任何物体直接接触,在进入烘干箱前需经过非接触的匀风气浮辊8。

本申请的的错位对涂机的组合,能够降低消除极片涂布运行过程中发生基材1抖动和起皱现象,因此可以保证在二次机构进行反面涂布时唇口与基材1之间的间隙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58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