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异形蓄热砖以及采用该蓄热砖铺装的蓄热体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2:01


一种异形蓄热砖以及采用该蓄热砖铺装的蓄热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砖及其蓄热体,尤其是一种异形蓄热砖以及采用该蓄热砖铺装的蓄热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蓄热采暖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考虑到运行成本、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蓄热砖的结构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更高层次的技术及性能要求。目前,市面上蓄热砖结构大多为标准砖结构(长方体),通过砖体搭接实现风道的预留和蓄热体的布置,整体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对电热丝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而且砖体之间没有互锁,结构稳定性差,受热胀冷缩影响大,容易发生倒塌、倾斜问题。

即使部分蓄热砖带有凹凸卡槽,只能实现前后或左右或上下等单个方向上的锁定,无法实现多方向的互锁,结构上依然存在不足,同时市场上部分砖型风道与电热丝通道十字交叉设置不相通,影响电热丝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异形蓄热砖以及采用该蓄热砖铺装的蓄热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蓄热砖,其中所述蓄热砖包括零号砖、一号砖和二号砖,所述零号砖包括正方形的砖体,所述砖体的顶面分为n*n个正方形的方格,n为偶数且不等于零,在奇数排的奇数列与偶数排的偶数列的方格上设有凸台,在所述砖体的底面设有两条平行的支撑棱,在所述支撑棱上分别设有凸起的圆台和凹陷的圆台孔,两个支撑棱上的圆台位于砖体的同一条对角线上,两个支撑棱上的圆台孔位于砖体的另一条对角线上,圆台与圆台孔的圆心距为砖体边长的一半;在纵向上将所述零号砖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一号砖,在横向上,将所述零号砖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二号砖。

进一步改进:其中n=4。

进一步改进:支撑棱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支撑棱与砖体为一体结构

一种采用异形蓄热砖铺装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是由若干单层蓄热砖叠加铺设而成,位于奇数层的蓄热砖其砖体顶面朝下,位于偶数层的蓄热砖其砖体的顶面朝上,此时奇数层与偶数层上,相邻两个支撑棱之间形成的通道同时为电热丝的安装通道和散热通道。

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热体是由若干双层蓄热砖叠加铺设而成,每个双层都是由上下两个蓄热砖对称组成,相邻两个支撑棱之间形成的通道同时为电热丝的安装通道和散热通道。

进一步改进:在奇数层铺设的蓄热砖全部为零号砖,在偶数层的左右两侧铺设一号砖,在偶数层的前后两侧铺设二号砖,偶数层中其他的区域铺设零号砖。

进一步改进:在奇数层的左右两侧铺设一号砖,其余区域铺设零号砖,在偶数层的前后两侧铺设二号砖,其他区域铺设零号砖。

本发明的优点:1、这种新型的蓄热砖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在安装时候形成固定的散热风道,同时增加了安装定位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整体换热更加均匀,同时该定位结构的设计提高了堆砌的稳定性和减少了施工时间。

2、两块砖之间通过砖体表面凸台的互相咬合,以及圆台和圆孔的配合,从而限制了上下块砖之间的前后左右相对位移;同时一号砖与二号砖均为零号砖的一半,它们的使用使得上下两侧层之间相互咬合,让每一组层都构成一个稳定的砖层结构,解决了多层砖摆放后,相邻两列砖之间的稳定问题。

3、相对于现有砖型堆砌稳定性差和施工时间长的不足,本结构的蓄热砖不仅可实现蓄热放热功能,而且自带定位结构,增加砌体稳定性,定位结构也可替代拉线的作用,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安装效率。

4、本蓄热砖结构形成了散热风道与电热丝通道在同一个方向上,电热丝通道也是散热风道的一部分,大大加强了对流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零号砖顶面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零号砖顶面朝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号砖顶面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号砖顶面朝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二号砖顶面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二号砖顶面朝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单层一号砖左右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单层二号砖前后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双层一号砖左右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本发明双层二号砖前后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蓄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异形蓄热砖,其中所述蓄热砖包括零号砖10、一号砖11和二号砖12,所述零号砖10包括正方形的砖体1,所述砖体1的顶面分为n*n个正方形的方格2,n为偶数且不等于零(其中n=4效果最佳),在奇数排的奇数列与偶数排的偶数列的方格2上设有凸台3,这样在没有设置凸台3的方格2处自然形成一个能与凸台3配合的凹槽,在两个砖体1的顶面贴合时,凸台3与凹槽配合,从而限了蓄热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在所述砖体1的底面设有两条平行的支撑棱4,支撑棱4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支撑棱4与砖体1为一体结构。在所述支撑棱4上分别设有凸起的圆台5和凹陷的圆台孔6,通过圆台5与圆台孔6的配合,同样也限制了上下两个蓄热砖,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的移动,两个支撑棱4上的圆台5位于砖体1的同一条对角线上,两个支撑棱4上的圆台孔6位于砖体1的另一条对角线上,圆台5与圆台孔6的圆心距为砖体1边长的一半。

在纵向上将零号砖10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一号砖11,在横向上,将零号砖10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二号砖12。

采用异形蓄热砖铺装的蓄热体,当蓄热体是由若干单层A蓄热砖叠加铺设而成时,位于奇数层A1的蓄热砖其砖体1的顶面朝下,位于偶数层A2的蓄热砖其砖体的顶面朝上,此时奇数层A1与偶数层A2上,相邻两个支撑棱4之间形成的通道7同时为电热丝的安装通道和散热通道。

当蓄热体是由若干双层B蓄热砖叠加铺设而成,每个双层B都是由上下两个蓄热砖对称组成,这种对称可以是砖体1顶面的贴合对称,也可以是圆台5与圆台孔6配合后的对称,相邻两个支撑棱4之间形成的通道7同时为电热丝的安装通道和散热通道。

在铺设时,可以在奇数层A1(B1)铺设的蓄热砖全部为零号砖10,在偶数层A2(B2)的左右两侧铺设一号砖11,在偶数层A2(B2)的前后两侧铺设二号砖12,偶数层A2(B2)中其他的区域铺设零号砖10。

或者时在奇数层A1(B1)的左右两侧铺设一号砖11,其余区域铺设零号砖10,在偶数层A2(B2)的前后两侧铺设二号砖12,其他区域铺设零号砖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异形蓄热砖以及采用该蓄热砖铺装的蓄热体
  • 一种陶瓷空心砖蓄热器的蓄热体设计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77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