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装配式结构自保温隐梁楼盖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9:37


一种装配式结构自保温隐梁楼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房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自保温隐梁楼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房屋的施工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施工时大量的采用预制好的梁和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可以缩短房屋的施工速度。但是现有的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先在叠合楼板下部安装承重支架,然后在叠合楼板上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大量的现浇或叠合施工工序,其将导致现场湿作业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自保温隐梁楼盖,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存在大量的现浇或叠合施工工序,其将导致现场湿作业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自保温隐梁楼盖,所述楼盖包括:

多层的装配式楼层单元,

多层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从下到上依次排列,且上下相邻的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相互平行;

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包括若干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若干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若干的横向钢索和若干的纵向钢索;

四个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围成矩形填充空腔,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铺设在矩形填充空腔内;

多个所述矩形填充空腔矩形阵列形成一整个的楼层;

所述横向钢索朝楼层的左右方向贯穿整个楼层的左右侧壁,并将楼层的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和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在左右方向连接呈一体;

所述纵向钢索的轴线与横向钢索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纵向钢索朝楼层的前后方向贯穿整个楼层的前后侧壁,并将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和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在前后方向连接呈一体;

若干的立柱,

相邻所述楼层之间均有立柱,每个矩形填充空腔的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均放在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上下相邻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同一楼层的相邻的所述立柱分别为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分别为上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下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所述左立柱、右立柱、上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下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围成矩形墙板填充空腔;

若干的墙板,

所述墙板填充在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且所述墙板与左立柱、右立柱、上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下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均固定连接。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包括上盖板、两个侧板、两个端板、预应力钢索、连接板和翼板;

两个所述侧板和两个端板围成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侧板和端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用于关闭矩形空腔的上部开口,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为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的长度方向,所述预应力钢索位于矩形空腔的下部,所述预应力钢索固接在两个端板之间,若干所述连接板固接在两个侧板之间,且所述连接板位于预应力钢索的上方,所述翼板固接在侧板上,所述翼板的底端面与侧板的底端面相平齐,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放在翼板上;

每个所述填充空腔内的翼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翼板分别位于填充空腔相对立的两侧。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包括混凝土本体、横向预应力中空管、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纵向预应力钢索、第一通孔、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

所述横向预应力中空管沿混凝土本体的宽度方向嵌设在混凝土本体内,且所述横向预应力中空管的轴线与混凝土本体的左侧壁相垂直;

所述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为钢筋扎成的中空矩形,所述横向预应力中空管位于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的中空矩形内,所述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沿混凝土本体的宽度方向嵌设在混凝土本体内;

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索沿混凝土本体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混凝土本体内,且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索的轴线与混凝土本体的前侧壁相垂直,所述横向预应力件与纵向预应力钢索相垂直;

所述第一钢板嵌设在混凝土本体的左侧壁,所述第二钢板嵌设在混凝土本体的右侧壁;

所述第一钢板固定连接横向预应力中空管的左端面,所述第二钢板固定连接横向预应力中空管的右端面;

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侧壁;

所述横向钢索穿过横向预应力中空管,用于左右方向连接同一楼层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

所述纵向钢索穿过第一通孔,用于前后方向连接同一楼层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底端面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与翼板相匹配的缺口,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底端面与翼板的底端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本体放置在矩形填充空腔内的两个翼板之间;

所述混凝土本体的缺口上方平行的固接有若干的负弯矩钢筋,所述负弯矩钢筋固定连接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的上盖板。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的高度低于混凝土本体的高度,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上方填充有混凝土,凝固的所述混凝土的上端面与混凝土本体的上端面相平齐。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其左右侧壁的弧形凹槽,相邻的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弧形凹槽连通呈通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上端面上方的区域相连通。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分为位于楼层的边界的边梁和位于楼层中心区域的中心扁梁;

所述横向钢索贯穿楼层左侧的边梁、第一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横向预应力中空管、第一个纵向的中心扁梁、第二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横向预应力中空管、第二个纵向的中心扁梁……、楼层右侧的边梁;

所述横向钢索的一端固接左侧的边梁,所述横向钢索的另一端固接右侧的边梁;

所述纵向钢索贯穿楼层前侧的边梁、第一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第一通孔、第一个横向的中心扁梁、第二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第一通孔、第二个横向的中心扁梁……、楼层后侧的边梁;

所述纵向钢索的一端固接楼层前侧的边梁,所述纵向钢索的另一端固接楼层后侧的边梁。

作为可选方案,下层的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的立柱为下立柱,上层的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的立柱为上立柱;

所述楼盖还包括连接下立柱和上立柱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方形凸起、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二通孔;

相邻的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的端板围成凸起容纳腔;若干所述第一钢筋竖直的固接在下立柱上端面,若干所述第二钢筋竖直的固接在上立柱下端面,所述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一一对应;

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上均开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钢筋的外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钢筋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钢筋相固接;所述方形凸起固接在上立柱下端面,所述方形凸起插入凸起容纳腔内;

所述下立柱和上立柱之间填充有混凝土。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

所述第三钢筋竖直的固接在下立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三钢筋贯穿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上下端面;

所述第四钢筋竖直的固接在上立柱的下端面,所述第三钢筋与第四钢筋一一对应;

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上开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钢筋的外径小于第三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三钢筋穿过第三通孔与第四钢筋相固接。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墙板包括若干的保温子墙板、上铆钉、侧铆钉和钢榫;

所述边梁的外侧也设置有翼板;

相邻所述保温子墙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若干所述保温子墙板拼接成矩形墙板,所述矩形墙板填充在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

所述保温子墙板均包括混凝土层、保温层和外部抗冲击层;

所述保温层位于混凝土层与外部抗冲击层之间,且所述保温层固定连接混凝土层与外部抗冲击层;

所述上铆钉固定在上边梁的下端面,所述矩形墙板的混凝土层的上端面开设有上铆孔,所述上铆钉插入上铆孔内;

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均贯穿的设置有侧铆钉,所述侧铆钉的两端分别深入相邻的两个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所述侧铆钉插入矩形墙板的混凝土层内;

所述钢榫从上到下插入整列竖向的保温子墙板的混凝土层内,所述钢榫上端面向上延伸并贯穿上边梁的翼板上下端面,且所述钢榫上部固定连接上边梁的翼板;

矩形墙板填充空腔下部的所述保温子墙板通过钢筋固接在下边梁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结构自保温隐梁楼盖,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立柱、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和墙板的装配组装,可以快速的实现整个的楼层的装配建设,通过一层一层的建设,可以快速的实现房屋的建设,从而加快了房屋的建设速度;

2、本申请通过将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的底壁与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底壁均放在立柱上,从而实现了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的底端面与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底端面相平齐,保证了下方楼层的使用空间,便于房屋空间的充分、合理利用;

3、本申请通过设置横向钢索和纵向钢索,可以将整个楼层连接呈一体,进一步增强了铺设在立柱上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共同工作性能;

4、本申请通过设置弧形凹槽,并使弧形凹槽与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上端面上方的区域相连通,当对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与楼层之间的高度差之间填充混凝土时,混凝土将会流入弧形凹槽内,便于进一步固定和限位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

5、本申请在安装铺设楼层时,就需要将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铺设完成,所以凸起容纳腔在楼层铺设时就已经形成,可以进一步节约上立柱的安装时间;

6、本申请通过将方形凸起插入凸起容纳腔内,可以实现下立柱与上立柱的预定位,通过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的固接可以实现下立柱与上立柱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上下立柱的快速固定安装;

7、本申请通过将第一钢筋的外径设置成小于第一通孔,将第二钢筋的外径设置成小于第二通孔,通过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填充混凝土时,混凝土将会流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以进一步的对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未安装上盖板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一整个楼层的前后方向上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一整个楼层的左右方向上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的俯视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的图7中C-C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的横向预应力中空管和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发明的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显示为本发明的连接单元的结构剖视图;

图13显示为本发明的左右立柱、上下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墙板的俯视图;

图14显示为本发明的图13中E-E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15显示为本发明的图14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显示为本发明的相邻的保温子墙板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17显示为本发明的侧铆钉与矩形墙板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18显示为本发明的立柱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2.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3.横向钢索;4.纵向钢索;5.立柱;

101.侧板;102.端板;103.预应力钢索;104.连接板;105.翼板;106.上盖板;

201.混凝土本体;202.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3.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4.第一通孔;205.第一钢板;206.第二钢板;207.缺口;208.弧形凹槽;209.纵向预应力钢索;210.负弯矩钢筋;211.支撑钢筋;

501.方形凸起;502.第一钢筋;503.第二钢筋;504.第二通孔;505.凸起容纳腔;506.第三钢筋;507.第四钢筋;508.第三通孔;509.立柱保温层;510.立柱保护层;

601.混凝土层;602.保温层;603.外部抗冲击层;604.上铆钉;605.侧铆钉;606.钢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8。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自保温隐梁楼盖,它包括:

多层的装配式楼层单元,

多层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从下到上依次排列,且上下相邻的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相互平行;

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包括若干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若干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若干的横向钢索3和若干的纵向钢索4;

由于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和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都是预应力结构的形式,在将其装配好之后,不需要再次进行混凝土的现浇;

四个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围成矩形填充空腔,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铺设在矩形填充空腔内;

多个所述矩形填充空腔矩形阵列形成一整个的楼层;

所述横向钢索3朝楼层的左右方向贯穿整个楼层的左右侧壁,并将楼层的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和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在左右方向连接呈一体;

所述纵向钢索4的轴线与横向钢索3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纵向钢索4朝楼层的前后方向贯穿整个楼层的前后侧壁,并将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和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在前后方向连接呈一体;

若干的立柱5,

相邻所述楼层之间均有立柱5,每个矩形填充空腔的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均放在相邻的所述立柱5之间,上下相邻的所述立柱5固定连接;

同一楼层的相邻的所述立柱5分别为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分别为上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下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所述左立柱、右立柱、上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下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围成矩形墙板填充空腔;

若干的墙板,

所述墙板填充在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且所述墙板与左立柱、右立柱、上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和下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均固定连接。

将整个楼层的立柱5先竖直固定住,再在相邻的两个立柱5之间放置墙板并固定,然后再在立柱5上纵向或横向的放置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以围成一个一个的填充空腔,再在填充空腔内放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并使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四个角放在四个立柱5上,依次安装横向钢索3和纵向钢索4,从而实现了整个楼层的铺设,再将上一层的立柱5固定在其下方的立柱5上,进而可以开始上一层楼层的铺设,通过一层层的向上,可以实现整个楼房的装配式铺设。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包括上盖板106、两个侧板101、两个端板102、预应力钢索103、连接板104和翼板105;

两个所述侧板101和两个端板102围成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侧板101和端板102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上盖板106,该上盖板106为钢板或铁板,所述上盖板106用于关闭矩形空腔的上部开口,所述侧板101的长度方向为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长度方向,所述预应力钢索103位于矩形空腔的下部,所述预应力钢索103固接在两个端板102之间,若干所述连接板104固接在两个侧板101之间,且所述连接板104位于预应力钢索103的上方,所述翼板105固接在侧板101上,所述翼板105的底端面与侧板101的底端面相平齐,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放在翼板105上;

每个所述填充空腔内的翼板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翼板105分别位于填充空腔相对立的两侧。

通过设置预应力钢索103,可以在工厂生产预制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时,由预应力钢索103可以对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下端面作用,通过设置的上盖板106可以保证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上端面不会发生变形,从而避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发生反拱,避免了影响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性能,通过设置的连接钢板可以增加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抗压能力;

通过在对立侧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上均设置翼板105,可以将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放置在翼板105上,可以实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初步定位铺设。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至图9,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包括混凝土本体201、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纵向预应力钢索209、第一通孔204、第一钢板205和第二钢板206;

所述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沿混凝土本体201的宽度方向嵌设在混凝土本体201内,且所述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的轴线与混凝土本体201的左侧壁相垂直;

所述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为钢筋扎成的中空矩形,所述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位于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的中空矩形内,所述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沿混凝土本体201的宽度方向嵌设在混凝土本体201内;

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索209沿混凝土本体201的长度方向嵌设在混凝土本体201内,且所述纵向预应力钢索209的轴线与混凝土本体201的前侧壁相垂直,所述横向预应力件与纵向预应力钢索209相垂直;

所述第一钢板205嵌设在混凝土本体201的左侧壁,所述第二钢板206嵌设在混凝土本体201的右侧壁;

所述第一钢板205固定连接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的左端面,所述第二钢板206固定连接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的右端面;

所述第一通孔204贯穿混凝土本体201的前后侧壁;

所述横向钢索3穿过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用于左右方向连接同一楼层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

所述纵向钢索4穿过第一通孔204,用于前后方向连接同一楼层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

通过设置的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和纵向预应力钢索209,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组合式的双向预应力结构复合楼板;

在多个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平行的铺设好之后,将其中一个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第一钢板205与另一个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第二钢板206焊接,可以先将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进行固定。

混凝土本体201内其下部还有横向和纵向捆扎而成的支撑钢筋211,以用于增加混凝土本体201的强度;

相邻的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之间有EPS轻质定型材料,所述EPS轻质定型材料的长度方向与纵向预应力钢索209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EPS轻质定型材料的截面为上部封口的“U”字型。

通过在混凝土本体201内设置EPS轻质定型材料,可以在保证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性能的前提下减轻楼板的重量,便于转运和安装。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混凝土本体201的底端面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与翼板105相匹配的缺口207,所述混凝土本体201的底端面与翼板105的底端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本体201放置在矩形填充空腔内的两个翼板105之间;

所述混凝土本体201的缺口207上方平行的固接有若干的负弯矩钢筋210,所述负弯矩钢筋210固定连接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上盖板106。

通过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两个缺口207,使两个缺口207分别与矩形填充空腔内的两个翼板105相配合,从而让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放在翼板105上时,并使缺口207与翼板105相匹配,实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底端面与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底端面相平齐,保证楼层下端面的平整性;

此处的负弯矩钢筋210可以是与混凝土本体201预制一体成型的,在矩形填充空腔内铺设好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后,将该负弯矩钢筋2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与其贴合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上盖板106,便于提高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端部的抗剪能力,同时提高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抗震性能。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高度低于混凝土本体201的高度,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上方填充有混凝土,凝固的所述混凝土的上端面与混凝土本体201的上端面相平齐。

通过将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高度设置得比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较低一点,可以通过在其上浇筑的混凝土,实现了不同矩形填充空腔内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和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连接成一体,增加其整体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混凝土本体201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其左右侧壁的弧形凹槽208,相邻的所述混凝土本体201的弧形凹槽208连通呈通槽,所述弧形凹槽208与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上端面上方的区域相连通。

在矩形填充空腔内铺设多个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后,相邻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弧形凹槽208将会连通形成通槽,当混凝土浇筑在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上放时,混凝土还将进入通孔内,增强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与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连接性能。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6,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分为位于楼层的边界的边梁和位于楼层中心区域的中心扁梁;

所述横向钢索3贯穿楼层左侧的边梁、第一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第一个纵向的中心扁梁、第二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横向预应力中空管202、第二个纵向的中心扁梁……、楼层右侧的边梁;

所述横向钢索3的一端固接左侧的边梁,所述横向钢索3的另一端固接右侧的边梁;

所述纵向钢索4贯穿楼层前侧的边梁、第一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第一通孔204、第一个横向的中心扁梁、第二个矩形填充空腔内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第一通孔204、第二个横向的中心扁梁……、楼层后侧的边梁;

所述纵向钢索4的一端固接楼层前侧的边梁,所述纵向钢索4的另一端固接楼层后侧的边梁。

横向钢索3从左到右依次贯穿左侧的边梁、第一个矩形填充空腔内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第一个纵向设置的中心扁梁、第二个矩形填充空腔内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第二个纵向设置的中心扁梁…………、右侧的边梁,并将横向钢索3的左侧先通过焊接的方式先固定在左侧的边梁上,横向钢索3的右侧施加拉力,将横向钢索3拉紧,并固定在右侧的边梁上,通过横向钢索3可以整个楼层在左右方向连接呈一体;

纵向钢索4从前到后依次贯穿前侧的边梁、第一个矩形填充空腔内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第一个横向设置的中心扁梁、第二个矩形填充空腔内的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第二个横向设置的中心扁梁…………、后侧的边梁,实现将整个楼层在前后方向连接呈一体;

楼层的前侧和后侧的每一个边梁都有多个纵向钢索4贯穿连通,而且,每个边梁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纵向钢索4均位于支撑该边梁的立柱5上方区域,由于边梁的端头处的纵向钢索4将会贯穿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可以使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与边梁组合成复合梁,该纵向钢索4位于梁的上方区域,增加了边梁的承载能力;

楼层的左侧和右侧的每一个边梁都有多个横向钢索3贯穿连通,而横向钢索3外部都有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放在两个翼板105之间时,翼板105也将对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提供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支撑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同时,每个边梁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横向钢索3均设置成位于支撑该边梁的立柱5上方区域,也就是说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横向预应力钢筋暗梁203也将会放在立柱5上,为整个楼层提供支撑力。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和图12,下层的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的立柱5为下立柱,上层的所述装配式楼层单元的立柱5为上立柱;

所述楼盖还包括连接下立柱和上立柱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方形凸起501、第一钢筋502、第二钢筋503和第二通孔504;

相邻的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端板102围成凸起容纳腔505;

位于楼层中心区域的四个相邻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端板102围成矩形的凸起容纳腔505,位于楼层边界的三个相邻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端板102围成U型的凸起容纳腔505,位于楼层的四个角的两个相邻的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的端板102围成L型的凸起容纳腔505;

若干所述第一钢筋502竖直的固接在下立柱上端面,若干所述第二钢筋503竖直的固接在上立柱下端面,所述第一钢筋502与第二钢筋503一一对应;

所述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上均开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二通孔504,所述第一钢筋502的外径小于第二通孔504的内径,所述第一钢筋502穿过第二通孔504与第二钢筋503相固接;

此处第一钢筋502与第二钢筋503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相互之间焊接,也可以是通过将第一钢筋502与第二钢筋503同时套在套筒内,通过挤压套筒变形,让套筒跟第一钢筋502与第二钢筋503咬合在一起或者是灌注一些比较高强力的胶凝材料让钢筋跟套筒相连结;

所述方形凸起501固接在上立柱下端面,所述方形凸起501插入凸起容纳腔505内;

所述下立柱和上立柱之间填充有混凝土。

在进行楼层的铺设时,先将中心扁梁和边梁放在下立柱上,并使第一钢筋502穿过第二通孔504,再将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放在翼板105上,将上立柱的方形凸起501插入矩形的凸起容纳腔505或U型的凸起容纳腔505或L型的凸起容纳腔505内,通过第一钢筋502固接第二钢筋503,再在下立柱和上立柱之间浇筑上混凝土,从而可以实现下立柱和上立柱的连接固定,同时由于第一钢筋502与第二通孔504之间有间隙,混凝土流入间隙中还能对中心扁梁和边梁进行固定限位。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三钢筋506和第四钢筋507;

所述第三钢筋506竖直的固接在下立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三钢筋506贯穿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的上下端面;

所述第四钢筋507竖直的固接在上立柱的下端面,所述第三钢筋506与第四钢筋507一一对应;

所述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上开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三通孔508,所述第三钢筋506的外径小于第三通孔508的内径,所述第三钢筋506穿过第三通孔508与第四钢筋507相固接。

此处第三钢筋506与第四钢筋507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相互之间焊接,也可以是通过将第三钢筋506与第四钢筋507同时套在套筒内,通过挤压套筒变形,让套筒跟第三钢筋506与第四钢筋507咬合在一起或者是灌注一些比较高强力的胶凝材料让钢筋跟套筒相连结。

当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放在翼板105上时,将第三钢筋506穿过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上的第三通孔508,并固定连接第三钢筋506与第四钢筋507,当在下立柱和上立柱之间浇筑上混凝土时,由于第三钢筋506与第三通孔508之间有间隙,混凝土流入间隙中还能对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进行固定限位。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至图17,所述墙板包括若干的保温子墙板、上铆钉604、侧铆钉605和钢榫606;

所述边梁的外侧也设置有翼板105;

将矩形墙板填充空腔下部的保温子墙板放在下边梁的翼板105上,并使保温子墙板的外侧壁与翼板105的外壁相平齐,实现整个外墙的平整;

相邻所述保温子墙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若干所述保温子墙板拼接成矩形墙板,所述矩形墙板填充在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

所述保温子墙板均包括混凝土层601、保温层602和外部抗冲击层603;

所述保温层602位于混凝土层601与外部抗冲击层603之间,且所述保温层602固定连接混凝土层601与外部抗冲击层603;

此处不对保温层602的材质作限定,可以是真空绝热板层、岩棉层、石墨聚苯板层、EPS膨胀聚苯板层、XPS挤塑聚苯板层等,也可以是他们几种材质的层叠式的结合;外部抗冲击层603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601,可以实现对保温层602进行保护,从而增加保温层602的寿命;

榫卯结构是榫头和卯槽,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保温子墙板的混凝土层601上,其榫头和卯槽的截面作限定,可以为梯形、弧形、矩形、三角形等;

所述上铆钉604固定在上边梁的下端面,所述矩形墙板的混凝土层601的上端面开设有上铆孔,所述上铆钉604插入上铆孔内;

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均贯穿的设置有侧铆钉605,所述侧铆钉605的两端分别深入相邻的两个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所述侧铆钉605插入矩形墙板的混凝土层601内;

所述钢榫606从上到下插入整列竖向的保温子墙板的混凝土层601内,所述钢榫606上端面向上延伸并贯穿上边梁的翼板105上下端面,且所述钢榫606上部固定连接上边梁的翼板105;

矩形墙板填充空腔下部的所述保温子墙板通过钢筋固接在下边梁上;

该钢筋可以是与保温子墙板一体成型的,在固接钢筋与下边梁时,可以是将钢筋与下边梁的侧板101进行焊接。

侧铆钉605的两端分别伸出左立柱的左右侧壁,侧铆钉605的左侧位于左侧的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当左侧的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与左立柱相贴的保温子墙板安装完成后,侧铆钉605的左侧将会插入该保温子墙板内;侧铆钉605的右侧位于右侧的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在安装右侧的矩形墙板填充空腔内与左立柱相贴的保温子墙板时,将该保温子墙板套在侧铆钉605的右侧伸出段上,可以实现对左立柱左右侧的保温子墙板进行定位;

当矩形墙板填充空腔被保温子墙板填充满后,在每一竖列的保温子墙板都从上到下贯穿一个钢榫606,并将钢榫606固定连接上边梁,可以进一步增强墙体的整体性能。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靠近外部的所述立柱5外壁还设置有立柱保温层509,所述立柱保温层509外还设置有立柱保护层510;

所述立柱5外壁阵列的设置有若干的钢柱,所述钢柱插入立柱保温层509内,通过钢柱便于增加立柱保温层509与立柱5外壁的连接稳固性。

此处的立柱保温层509的材质可以是真空绝热板层、岩棉层、石墨聚苯板层、EPS膨胀聚苯板层、XPS挤塑聚苯板层等,也可以是他们几种材质的层叠式的结合;立柱保护层510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601,可以实现对立柱保温层509进行保护,从而增加立柱保温层509的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先将同一层的立柱5竖直固定,并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固定墙板,再在立柱5上铺设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在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之间铺设双向预应力预制空心板2,再从上往下插入钢榫606,将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和墙板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再左右穿过横向钢索3和前后穿过纵向钢索4,将整个楼层连接为一体,再在上立柱的方形凸起501插入围成的凸起容纳腔505内,并固接第一钢筋502和第二钢筋503,第三钢筋506与第四钢筋507实现对上下立柱的固定,再在上下立柱之间浇筑混凝土,和在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合成扁梁1上方浇筑混凝土可以实现整个楼层和上下立柱的连接固定,再从下向上一次循环,实现整个楼层的建设。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楼盖还包括开设窗户的自保温墙体,其包括左墙体组件和右墙体组件,所述左墙体组件与右墙体组件对称的设置,且所述左墙体组件和右墙体组件通过第一榫卯结构拼接成矩形墙板,所述矩形墙板填充在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围成的矩形空腔内;

上铆钉604,所述上铆钉604固定在上横梁的下端面,所述矩形墙板上端面开设有上铆孔,所述上铆钉604插入上铆孔内;

此处可以是在上横梁的翼板105上开设通孔,再将上铆钉604设置成贯穿通孔并与插入上铆孔内,实现上铆钉604与上横梁的固定连接;

此处的上铆钉与通孔可以是过盈配合,从而实心上铆钉与上横梁的固接,还可以是上铆钉与上横梁的翼板105的焊接;

侧铆钉605,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侧壁均固接有侧铆钉605,所述矩形墙板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侧铆孔,固定在左立柱上的所述侧铆钉605插入矩形墙板左侧的侧铆孔内,固定在右立柱上的所述侧铆钉605插入矩形墙板右侧的侧铆孔内;

所述左墙体组件包括上墙板、中间墙板、下墙板、第二榫卯结构和第三榫卯结构;

所述上墙板的右下角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上墙板的下底边的长度与中间墙板的上顶边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缺口的长度为a,所述中间墙板的长度为b,2a>b;

所述下墙板的右上角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下墙板的上顶边的长度与中间墙板的下底边的长度相等;

所述上墙板与中间墙板之间通过第二榫卯结构相拼接,所述上墙板与中间墙板之间也通过第三榫卯结构相拼接;

所述上墙板、中间墙板和下墙板均包括混凝土层601、保温层602和外部抗冲击层603,所述保温层602位于混凝土层601与外部抗冲击层603之间,且所述保温层602固定连接混凝土层601与外部抗冲击层603。

所述第二榫卯结构和第三榫卯结构均包括榫头和卯槽;

所述榫头与卯槽相配合,所述榫头与卯槽均设置在混凝土层601上;

所述下墙板通过钢筋固接下横梁;

钢榫606,所述钢榫606的下端面从上到下依次观察上墙板的混凝土层601、中间墙板的混凝土层601并插入下墙板的混凝土层601内,所述钢榫606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并贯穿上横梁,且所述钢榫606上部固定连接上横梁。

在安装带有窗户的自保温墙体时,是在立柱5、楼层均铺设好之后进行,先将侧铆钉605插入下墙板的侧铆孔内,再将下墙板固定连接下横梁,先将另一个侧铆钉605插入上墙板的侧铆孔内,再将上铆钉604插入上墙板的上铆孔内,实现上墙板和下墙板的固定,再将中间墙板插入上墙板与下墙板之间,再将侧铆钉605插入中间墙板的侧铆孔内,当一竖列的墙板安装完成后,将钢榫606从上到下依次插入,实现进一步的对自保温墙体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相关技术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体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
  • 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与结构一体化墙体及其制备安装工艺
  • 一种装配式井字梁自保温楼盖
  •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13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