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止回阀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阀瓣运动方式分为升降式和旋启式。升降式止回阀与截止阀结构类似,仅缺少带动阀瓣的阀杆。介质从进口端(下侧)流入,从出口端(上侧)流出。当进口压力大于阀瓣重量及其流动阻力之和时,阀门被开启。反之,介质倒流时阀门则关闭。旋启式止回阀有一个斜置并能绕轴旋转的阀瓣,工作原理与升降式止回阀相似。止回阀常用作抽水装置的底阀,可以阻止水的回流。止固阀与截止阀组合使用,可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

传统的止回阀一般以弹簧作为弹性件,当正向水压大于弹簧弹力和阀瓣的重力之和,水压就会迫使阀瓣压缩弹簧打开,但是此期间弹簧始终只受到压缩作用,且只能依靠自身的弹力复位,在长期使用后,弹簧的复位长度会出现一定的缩减,也就是弹性会变弱。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来补偿弹簧的缩减量以达到修复弹性保证阀门正常运转的效果来解决上述弹性变弱的问题,但是手动调节的方式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也就是一次弹性补偿修复后,接着使用止回阀,还是会继续出现弹性缩减的问题,而且手动调节的量有限,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修复弹性,因此弹簧的使用寿命有限,而且频繁的使用会极大的缩减弹簧寿命。

因此,总的来说,关于止回阀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是止回阀中弹性件使用寿命有限,需要频繁手动调节或更换的问题。

本发明提高弹性件使用寿命的设想原理:当弹性件从某个角度受力被压缩后,再有一个力从弹性件形变的方向反推弹性件,达到一种自动调节和修复形变量的效果,使得弹性件能够更好的复位,且能够有效增加使用寿命,简单来说,就是弹簧被压缩后,再通过外力对弹簧进行拉伸后复位以“中和”弹性件形变后的缩减量。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止回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止回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来补偿弹簧的缩减量以达到修复弹性保证阀门正常运转的效果来解决上述弹性变弱的问题,但是手动调节的方式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也就是一次弹性补偿修复后,接着使用止回阀,还是会继续出现弹性缩减的问题,而且手动调节的量有限,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修复弹性,因此弹簧的使用寿命有限,而且频繁的使用会极大的缩减弹簧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止回阀,包括阀体以及分别连接在阀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阀体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弹性件,且弹性件与进水管之间安装有进口阀组,并且弹性件与出水管之间安装有出口阀组。

优选的,所述进口阀组包括进口阀瓣、挤压挡板、第一滑槽、第一滑杆和第一转板,且阀体和进水管的接口处铰接安装有进口阀瓣,所述进口阀瓣的一侧贴合于进水管的进水端,且阀体的内部铰接有挤压挡板,所述挤压挡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的一端,并且第一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转板,所述挤压挡板的一侧与弹性件的外壁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板的端部与进口阀瓣铰接,且进口阀瓣与进水管的接口处之间设置有粘黏于进口阀瓣侧壁上的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出口阀组包括出口阀瓣、复位推板、第二滑槽、第二滑杆和第二转板,且阀体和出水管的接口处铰接安装有出口阀瓣,并且出口阀瓣的一侧贴合于出水管的出水端,所述阀体的内部铰接有复位推板,且复位推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杆的一端,且第二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转板,并且复位推板的一侧与弹性件的外壁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板的端部与出口阀瓣铰接,且出口阀瓣与出水管的接口处之间设置有粘黏于出口阀瓣侧壁上的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上端开设有用以取出更换弹性件的通槽,且通槽的外部通过密封件以及螺栓固定有密封盖板,并且弹性件贴合于密封盖板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进出口两个阀门同时打开后,进水管的水流会通过阀体稳定的输送至出水管中,且随着进水管内部水压的增大,进口阀瓣和出口阀瓣打开的角度也会适应性增大,达到一种自动调节出水量的效果,基于受力分析,当阀门开启送水时,弹性件是受到纵向的挤压力而发生横向的形变,而当阀门关闭停止送水时,出水管会存在水倒流的情况,而倒流的水会推动出口阀瓣顺时针旋转关闭,且出口阀瓣在受水流反作用进行旋转关闭时会通过复位推板对发生横向形变的弹性件产生横向的复位推力,从而使得弹性件可以稳定的复位,简单理解就是:对于球形弹性件来说,先纵向捏扁它,然后再横向把它捏复位,以此来自动中和修复弹性件形变后的缩减量,从而较好的提高了弹性件的使用寿命,且无需人工干预,具有简单结构实现高效利用的效果,而且本发明通过水流打开的进口阀瓣和出口阀瓣具有一种导流的效果,能够一定程度缓解传统阀门会造成水压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阀门关闭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阀门打开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阀门启闭时弹性件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进口阀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出口阀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弹性件构造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弹性件构造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进水管;3、出水管;4、进口阀瓣;41、第一密封圈;42、挤压挡板;43、第一滑槽;44、第一滑杆;45、第一转板;5、出口阀瓣;51、第二密封圈;52、复位推板;53、第二滑槽;54、第二滑杆;55、第二转板;6、弹性件;61、密封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止回阀,包括阀体1以及分别连接在阀体1两端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阀体1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弹性件6,且弹性件6与进水管2之间安装有进口阀组,并且弹性件6与出水管3之间安装有出口阀组。

进口阀组包括进口阀瓣4、挤压挡板42、第一滑槽43、第一滑杆44和第一转板45,且阀体1和进水管2的接口处铰接安装有进口阀瓣4,进口阀瓣4的一侧贴合于进水管2的进水端,且阀体1的内部铰接有挤压挡板42,挤压挡板4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3,且第一滑槽4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44的一端,并且第一滑杆4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转板45,挤压挡板42的一侧与弹性件6的外壁贴合连接,当进水管2逐渐进水且水压逐渐增大并达到弹性件6的弹性限度后,进口阀瓣4会在水压作用下逐渐逆时针旋转使将进水口阀门打开,且进口阀瓣4逆时针旋转时会通过第一转板45推动第一滑杆44,通过第一滑杆44在第一滑槽43内的适应性滑动同步推动挤压挡板42进行适应性的逆时针旋转,而当挤压挡板42逆时针旋转时,挤压挡板42会对弹性件6产生挤压作用,从而使得弹性件6发生如图2所示的形变。

第一转板45的端部与进口阀瓣4铰接,且进口阀瓣4与进水管2的接口处之间设置有粘黏于进口阀瓣4侧壁上的第一密封圈41。

出口阀组包括出口阀瓣5、复位推板52、第二滑槽53、第二滑杆54和第二转板55,且阀体1和出水管3的接口处铰接安装有出口阀瓣5,并且出口阀瓣5的一侧贴合于出水管3的出水端,阀体1的内部铰接有复位推板52,且复位推板5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53,第二滑槽5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杆54的一端,且第二滑杆5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转板55,并且复位推板52的一侧与弹性件6的外壁贴合连接,弹性件6发生形变时会对复位推板52产生推动作用,使得复位推板52进行适应性的逆时针旋转,同理复位推板52会通过第二转板55带动出口阀瓣5进行适应性的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出水口阀门被打开。

第二转板55的端部与出口阀瓣5铰接,且出口阀瓣5与出水管3的接口处之间设置有粘黏于出口阀瓣5侧壁上的第二密封圈51。

阀体1的上端开设有用以取出更换弹性件6的通槽,且通槽的外部通过密封件以及螺栓固定有密封盖板61,并且弹性件6贴合于密封盖板61的内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带自动调节功能的止回阀时,如图1所示,当进水管2逐渐进水且水压逐渐增大并达到弹性件6的弹性限度后,进口阀瓣4会在水压作用下逐渐逆时针旋转使将进水口阀门打开,且进口阀瓣4逆时针旋转时会通过第一转板45推动第一滑杆44,通过第一滑杆44在第一滑槽43内的适应性滑动同步推动挤压挡板42进行适应性的逆时针旋转,而当挤压挡板42逆时针旋转时,挤压挡板42会对弹性件6产生挤压作用,从而使得弹性件6发生如图2所示的形变,且弹性件6发生形变时会对复位推板52产生推动作用,使得复位推板52进行适应性的逆时针旋转,同理复位推板52会通过第二转板55带动出口阀瓣5进行适应性的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出水口阀门被打开。

当进出口两个阀门同时打开后,进水管2的水流会通过阀体1稳定的输送至出水管3中,且随着进水管2内部水压的增大,进口阀瓣4和出口阀瓣5打开的角度也会适应性增大,达到一种自动调节出水量的效果,此外,如图3对弹性件6进行受力分析,当阀门开启送水时,弹性件6是受到纵向的挤压力而发生横向的形变,而当阀门关闭停止送水时,出水管3会存在水倒流的情况,而倒流的水会推动出口阀瓣5顺时针旋转关闭,且出口阀瓣5在受水流反作用进行旋转关闭时会通过复位推板52对发生横向形变的弹性件6产生横向的复位推力,从而使得弹性件6可以稳定的复位,简单理解就是:对于球形弹性件6来说,先纵向捏扁它,然后再横向把它捏复位,以此来自动中和修复弹性件6形变后的缩减量,从而较好的提高了弹性件6的使用寿命,且无需人工干预,具有简单结构实现高效利用的效果,而且本发明通过水流打开的进口阀瓣4和出口阀瓣5具有一种导流的效果,能够一定程度缓解传统阀门会造成水压降低的问题。

附图1和附图2中的弹性件6为普通的弹力球,其弹性强度有限,对于需要高水压开启阀门的止回阀来说,可以更换附图6、7中的弹性件6。

实施例1

附图6中的弹性件6,外部采用弹性金属丝编制而成的球状网体,球状网体内部的空腔内设置普通的弹力球,金属丝也具有复位弹性,通过金属丝的包裹来加强内部弹力球的复位能力,从而来提升弹性件6整体的弹性强度,可使弹性件6安装使用在水压要求更高的阀体1中。

实施例2

若需要进一步提升实施例一种弹性件6的弹性强度以适应更高水压要求的阀体1时,可将附图7中所示的弹性件6安装于阀体1中,在弹力球外部呈环绕状均匀开设有多组U形槽,且每个U形槽内部插接配合有U形弹性,当整体受压时,所对应角度的U形弹性也会跟随弹力球发生压缩形变,从而利用可同步进行弹性形变和复位的U形弹性可进一步提升弹力球的弹性强度,进而使得该弹性件6可适应更高水压要求的阀体1,而且U形弹性可抽出更换,更换弹性更高的金属弹片来进一步增加弹性件6的强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可自动定量调节汽车车轮距的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 汽车位置调节系统、汽车位置调节方法及换电站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汽车盲点监测自动调整的系统和方法
  • 汽车油漆粘度自动监测与调节系统及方法
  • 油漆粘度自动调节实现恒定的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33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