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轨矫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

背景技术

导轨和滑块配合使用,在大型设备或精密设备中,对导轨精度要求高,导轨在进行精磨前如果达不到精度要求则需要进行粗矫,现有的导轨矫直方式都是人工根据经验进行矫直,可能会有误差而且效率比较低。因此设计一款高精度的导轨矫直设备,导轨矫直之前需要先检测其挠度来确定矫直量再进行矫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包括矫直机,矫直机的右侧设有传送部件一,传送部件一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输送部件、对侧放导轨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和将侧放导轨翻转到正放的翻转装置,输送部件位于传送部件一上,检测装置与传送部件一平行设置,翻转装置固定在传送部件一远离矫直机的一侧。

矫直机包括支撑部件和带动导轨向前移动的矫直部件,支撑部件外侧设有工作台,工作台内设有放置槽,支撑部件位于支撑槽内,矫直部件可上下移动地位于支撑部件上方;支撑部件包括多个直线导轨副二、左右旋丝杆螺母、驱动电机二和两个支撑件,直线导轨副二固定在放置槽上,左右旋丝杆螺母位于多个直线导轨副二之间,驱动电机二固定在工作台内,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左右旋丝杆螺母一端连接,两个支撑件分别与左右旋丝杆螺母的两端连接,驱动电机二带动左右旋丝杆螺母转动时,两个支撑件分别同向靠近或反向远离;支撑件包括支撑支架和支撑辊,支撑辊可转动地与支撑支架连接,支撑支架可左右移动地与直线导轨副二连接,两个支撑支架分别与左右旋丝杆螺母的两侧连接。

矫直部件外设有四个立柱和顶板,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和支撑槽固定连接,立柱上设有中间板,中间板可上下移动地位于立柱外侧,顶板上设有电缸,电缸的伸出轴前端设有压头,压头与中间板的中部连接;矫直部件包括连接座、压力辊和电机四,连接座固定在中间板下方,压力辊可转动地与连接座连接,压力辊位于两个支撑辊中间的上方,电机四固定在连接座上,电机四的输出轴与压力辊连接;矫直部件上侧设有用于测量矫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测量矫直部件移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压头上,位移传感器固定在顶板上,位移传感器伸出顶板下方,位移传感器为自动复位电阻尺,自动复位电阻尺测量中间板的位移距离,从而计算压头的位置。

工作台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导向装置,水平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导向块,两个导向块相对设置,导向块的两侧设有向外展开的倾斜部,导向块的上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展板,两个导向块的一侧均设有调节间距的调节推杆,调节推杆的下方设有紧固板,紧固板固定在工作台上,调节推杆可前后移动地位于紧固板上,紧固板上方设有用于固定调节推杆的活动板,紧固板和活动板上设有与调节推杆相适配的条形槽,活动板的中心设有锁紧螺栓,活动板与通过锁紧螺栓与紧固板可拆卸地连接。

矫直机的左侧设有传送部件二,传送部件二的结构与传送部件一的结构基本一致;传送部件一包括底座和大理石台,大理石台固定在底座上,大理石台上设有多个凹槽,输送部件包括多个U型支架,U型支架可上下移动地位于凹槽内,U型支架内设有传送辊,传送辊可转动地与U型支架连接,U型支架外侧设有减速电机一,减速电机一的输出轴与传送辊连接,U型支架下方设有滑台气缸一,滑台气缸一固定在大理石台侧面,滑台气缸一的伸出轴与U型支架固定连接。

大理石台后侧设有台阶,检测装置包括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激光固定板和的激光测量仪,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固定在台阶上,激光测量仪通过激光固定板可左右移动地设于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上。

翻转装置包括机壳、电机三、齿轮一和齿轮二,电机三固定在机壳上,齿轮一和齿轮二可旋转地固定在机壳内,电机三与齿轮一连接,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齿轮二中心设有用于导轨通过的通孔,通孔的方向与矫直机相对,齿轮二前侧设有方形的旋转壳,旋转壳与齿轮二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夹紧气缸包括两个H形的夹爪气缸,两个夹爪气缸固定在旋转壳内,两个夹爪气缸分别X轴和Z轴方向进行设置;机壳下方设有支撑板,机壳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下方设有直线导轨副一,支撑板可左右滑动地设于直线导轨副一上,直线导轨副一固定在大理石台远离矫直机的一侧,大理石台外侧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板位置的调节气缸,调节气缸固定在大理石台外侧,调节气缸的伸出轴与支撑板连接。

大理石台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对中夹紧部件,对中夹紧部件包括对中固定板、齿轮三、齿条一、齿条二和气缸四,对中固定板位于凹槽内,齿轮三可转动地与对中固定板连接,齿条一和齿条二可前后滑动地与对中固定板连接,齿条一和齿条二均与齿轮三啮合,齿条一和齿条二分别位于齿轮三的两侧,齿条一远离齿轮三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挡条一,齿条二远离齿轮三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挡条二,气缸四固定在对中固定板上,气缸四的伸出轴与挡条一固定连接,大理石台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滑台气缸三,滑台气缸三的伸出轴与对中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传送部件一的前侧设有上料部件,上料部件包括用于待检测导轨一个个分开的分离部件和多个搬运机械手,分离部件位于传送部件一的前侧,传送部件一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架位于大理石台上方,多个搬运机械手固定在支撑架下方,多个搬运机械手位于分离部件和大理石台的上方;分离部件上料架和翻转架,翻转架位于上料架上方,翻转架靠近传送部件一的一侧与上料架铰接,上料架上设有气缸二,气缸二的底部与上料架铰接,气缸二的伸出轴与翻转架远离传送部件一的另一侧铰接;翻转架上设有多个分离气缸,分离气缸固定在翻转架内,分离气缸的伸出轴前端设有L形的磁吸座,磁吸座上设有电磁块,磁吸座的下方设有滑块和滑轨,滑块与磁吸座固定连接,滑块可前后滑动的位于滑轨上,滑轨固定在翻转架靠近传送部件一的一侧;翻转架上设有多个用于等间距设置的圆轨;搬运机械手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下方,无杆气缸下方设有浮动部件,浮动部件下方设有滑台气缸五和滑台气缸六;浮动部件包括转接板、多个光轴,多个滑动块和两个浮动气缸,转接板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无杆气缸下方,光轴固定在转接板下方,滑动块可后移动地设于光轴上,滑动块的下方设有L形的连接板,多个滑动块均与连接板连接浮动气缸分别位于直线光轴滑轨的前后两侧,连接板的上方设有推块,浮动气缸的伸出轴与推块相对;滑台气缸五与连接板固定,滑台气缸五的伸出轴下方设有夹板,滑台气缸六固定在夹板底部,滑台气缸六的伸出轴前端设有向上伸出的防护板,防护板上设有用于夹板穿过的条形槽。

传送部件一的后侧设有下料部件,下料部件包括下料架,下料架的顶面倾斜设置,下料架顶面的最低处设有多个防护杆,下料架的一侧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导向臂,多个导向臂的一端与下料架的一侧铰接,导向臂另一端伸入传送部件一上方,下料架侧面设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朝上固定在下料架侧面,顶升气缸的伸出轴与导向臂的的下侧面抵接;下料部件还包括举升部件,举升部件包括带阀气缸和举升板,带阀气缸固定在大理石台下方,带阀气缸的伸出轴伸出于凹槽上,带阀气缸的伸出轴上方设有举升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检测装置对导轨进行检测,检测导轨的挠度。输送装置上下移动导轨,将导轨移至于矫直机平齐,将导轨一端送入矫直机内,矫直机通过检测的挠度调整矫直量,矫直机对导轨进行连续矫直。矫直设备实现自动化矫直,矫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矫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输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对中夹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翻转装置的拆分示意图。

图11为大理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上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分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搬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下料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矫直机;111、直线导轨副二;112、左右旋丝杆螺母;113、驱动电机二;114、支撑支架;115、支撑辊;12、矫直部件;121、连接座;122、压力辊;123、电机四;13、工作台;131、立柱;132、顶板;133、中间板;14、电缸;15、位移传感器;161、导向块;162、调节推杆;163、紧固板;164、活动板;

2、传送部件一;21、底座;22、大理石台;221、凹槽;222、台阶;

3、输送部件;31、U型支架;32、传送辊;33、减速电机一;34、滑台气缸一;

4、检测装置;41、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42、激光固定板;43、激光测量仪;

5、翻转装置;51、机壳;52、电机三;53、齿轮一;54、齿轮二;55、旋转壳;56、夹爪气缸;57、支撑板;58、直线导轨副一;59、调节气缸;

6、上料部件;61、分离部件;611、上料架;612、翻转架;613、气缸二;614、分离气缸;615、磁吸座;616、电磁块;617、圆轨;62、搬运机械手;621、无杆气缸;622、转接板;623、光轴;624、滑动块;625、浮动气缸;626、滑台气缸五;627、夹板;628、滑台气缸六;629、防护板;63、支撑架;

7、下料部件;71、下料架;72、防护杆;73、导向臂;74、顶升气缸;75、带阀气缸;76、举升板;

8、对中夹紧部件;81、对中固定板;82、齿轮三;83、齿条一;84、齿条二;85、气缸四;86、滑台气缸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多型号导轨辊式矫直设备,包括用于对导轨连续矫直的矫直机1,矫直机1的右侧设有传送部件一2,传送部件一2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输送部件3、对侧放导轨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4和将侧放导轨翻转到正放的翻转装置5,输送部件3位于传送部件一2上,检测装置4与传送部件一2平行设置,翻转装置5固定在传送部件一2远离矫直机1的一侧。

导轨侧放到传送部件一2上,检测装置4对导轨侧放的正面,也就是使用时的顶面进行检测,检测导轨的挠度后,输送部件3上升,带动导轨上升,然后输送部件3将导轨一端输送到翻转装置5内,翻转装置5夹住导轨一端进行翻转90°,使得导轨的打孔面朝上,然后输送装置下移,直到与矫直机1平齐,将朝向矫直机1输送导轨,将导轨一端伸入矫直机1,矫直机1通过检测的挠度调整矫直量,矫直机1对导轨进行连续矫直。矫直设备实现自动化矫直,矫直效率高。

矫直机1包括支撑部件和带动导轨向前移动的矫直部件12,支撑部件外侧设有工作台13,工作台13内设有放置槽,支撑部件位于支撑槽内,矫直部件12可上下移动地位于支撑部件上方。

支撑部件包括多个直线导轨副二111、左右旋丝杆螺母112、驱动电机二113和两个支撑件,直线导轨副二111固定在放置槽上,左右旋丝杆螺母112位于多个直线导轨副二111之间,驱动电机二113固定在工作台13内,驱动电机二113的输出轴与左右旋丝杆螺母112一端连接,两个支撑件分别与左右旋丝杆螺母112的两端连接,驱动电机二113带动左右旋丝杆螺母112转动时,两个支撑件分别同向靠近或反向远离。直线导轨副二111的设置方便调节两个支撑辊115的距离,以调整导轨矫直的跨距,并且左右旋丝杆螺母112的设置用于调节两个支撑辊115同时向外远离或向内靠近,使得压力辊122始终在两个支撑中间的上方,实现高效率准确矫直,

支撑件包括支撑支架114和支撑辊115,工作台13上表面与支撑辊115的上侧相平齐,支撑辊115可转动地与支撑支架114连接,支撑支架114可左右移动地与直线导轨副二111连接,两个支撑支架114分别与左右旋丝杆螺母112的两侧连接。

矫直部件12外设有四个立柱131和顶板132,四个立柱131相比传统的C型压力机结构更加稳定,抗变形能力更强。立柱1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32和支撑槽固定连接,立柱131上设有中间板133,中间板133可上下移动地位于立柱131外侧,顶板132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电缸14,电缸14的伸出轴前端设有压头,压头与中间板133的中部连接。

矫直部件12包括连接座121、压力辊122和电机四123,连接座121固定在中间板133下方,压力辊122可转动地与连接座121连接,压力辊122位于两个支撑辊115中间的上方,电机四123固定在连接座121上,电机四123的输出轴与压力辊122连接。当矫直时,压力辊122与导轨抵接后进行下压,并且电机四123带动压力辊122转动,压力辊122带动导轨向前运动,实现导轨的连续校直,提高了矫直效率。

为了实时检测导轨校直状况,矫直部件12上侧设有用于测量矫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测量矫直部件12移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15,实时测量矫直量,还可以通过检测的挠度计算控制矫直量,实现精准矫直,保证矫直精度。压力传感器位于压头上,压力辊122对导轨进行下压的力传递给中间板133和压头,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压头的压力值。位移传感器15固定在顶板132上,位移传感器15伸出顶板132下方,位移传感器15为自动复位电阻尺,自动复位电阻尺测量中间板133的位移距离,从而计算压头的位置。位移传感器15伸入顶板132下方与中间板133相对,通过检测中间板133移动的距离测量压头位移值。

为了适应不同截面尺寸导轨的定位,避免导轨在连续矫直过程中发生偏移,设置水平导向装置对导轨的矫直进行导向,工作台1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导向装置,水平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导向块161,两个导向块161相对设置,导向块161的两侧设有向外展开的倾斜部,导向块161的上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展板,两个导向块161的一侧均设有调节间距的调节推杆162,调节推杆162一端与导向块161背对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推杆162的下方设有紧固板163,紧固板163固定在工作台13上,调节推杆162可前后移动地位于紧固板163上,紧固板163上方设有用于固定调节推杆162的活动板164,紧固板163和活动板164上设有与调节推杆162相适配的条形槽,活动板164的中心设有锁紧螺栓,紧固板163上设有与锁紧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活动板164与通过锁紧螺栓与紧固板163可拆卸地连接。进入矫直机1或出矫直机1时,导轨经过水平导向装置进行导向,使得导轨能进入矫直部件12下方进行矫直。

水平导向装置可调节两个导向块16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多种型号的导轨,需要调节时,松开锁紧螺栓从而松开活动板164,调节调节推杆162的位置,将两个导向块161之间的距离调节到合适位置,拧紧锁紧螺栓。

传送部件一2包括底座21和大理石台22,大理石台22固定在底座21上,大理石台22上设有多个凹槽221,输送部件3包括多个U型支架31,U型支架31可上下移动地位于凹槽221内,U型支架31内设有传送辊32,传送辊32可转动地与U型支架31连接,U型支架31外侧设有减速电机一33,减速电机一33的输出轴与传送辊32连接,U型支架31下方设有滑台气缸一34,滑台气缸一34固定在大理石台22侧面,滑台气缸一34的伸出轴与U型支架31固定连接。

大理石台22后侧设有台阶222,台阶222的长度方向与大理石的长度方向一致,检测装置4包括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41、激光固定板42和的激光测量仪43,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41固定在台阶222上,激光测量仪43通过激光固定板42可左右移动地设于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41上。

翻转装置5包括机壳51、电机三52、齿轮一53和齿轮二54,电机三52固定在机壳51上,齿轮一53和齿轮二54可旋转地固定在机壳51内,电机三52与齿轮一53连接,齿轮一53和齿轮二54啮合,齿轮二54中心设有用于导轨通过的通孔,通孔的方向与矫直机1相对,齿轮二54前侧设有方形的旋转壳55,旋转壳55与齿轮二5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夹紧气缸包括两个H形的夹爪气缸56,两个夹爪气缸56固定在旋转壳55内,两个夹爪气缸56分别X轴和Z轴方向进行设置,即两个夹爪气缸56分别从X轴和Z轴方向对导轨进行夹紧,用于带动导轨翻转。

机壳51下方设有支撑板57,机壳51固定在支撑板57上,支撑板57下方设有直线导轨副一58,支撑板57可左右滑动地设于直线导轨副一58上,直线导轨副一58固定在大理石台22远离矫直机1的一侧,大理石台22外侧设有用于调节支撑板57位置的调节气缸59,调节气缸59固定在大理石台22外侧,调节气缸59的伸出轴与支撑板57连接,翻转前,滑台气缸一34带动传送辊32和减速电机一33向上移动到导轨与齿轮二54中心的通孔相对,若导轨长度较长,导轨一端刚好位于旋转壳55外侧,调节气缸59的伸出轴向前移动,带动支撑板57和翻转装置5向前移动,使得导轨一端进入齿轮二54中心的通孔内。若导轨长度不够,导轨端部距离旋转壳55有一定距离,通过减速电机一33启动带动传送辊32转动,将导轨端部输送到旋转壳55外侧缘;为了保证导轨在空中输送稳定且保持居中状态,滑台气缸三86可带动对中固定板81和导轨向上移动,挡条一和挡条二位于导轨两侧进行防护,气缸四85带动挡条一和挡条二同时向内推动导轨保持居中。

为保证导轨到达旋转壳55外缘的合适位置,在大理石台22上设置红外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导轨的位置。

矫直机1的左侧设有传送部件二,传送部件二的结构与传送部件一2的结构基本一致。传送部件二上也可以设有输送部件3、检测装置4和翻转装置5,传送部件二方便检测矫直后的导轨再次进行检测,若不合格,可以再次输送到矫直机1进行矫直,然后进入传送部件一2再次进行检测;若不合格,再次重复矫直和检测,直到检测合格为止。

传送部件二上也可以仅设置输送部件3,矫直一次的导轨再次输送到矫直机1进行第二次矫直,然后进行下料。

为了导轨方便对准矫直机1或翻转装置5,设置可上下移动的对中夹紧部件8,方便导轨保持居中状态,大理石台22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对中夹紧部件8,对中夹紧部件8包括对中固定板81、齿轮三82、齿条一83、齿条二84和气缸四85,对中固定板81位于凹槽221内,齿轮三82可转动地与对中固定板81连接,齿条一83和齿条二84可前后滑动地与对中固定板81连接,齿条一83和齿条二84均与齿轮三82啮合,齿条一83和齿条二84分别位于齿轮三82的两侧,齿条一83远离齿轮三82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挡条一,齿条二84远离齿轮三82的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挡条二,气缸四85固定在对中固定板81上,气缸四85的伸出轴与挡条一固定连接,当气缸四85向前移动时,齿条一83向靠近齿轮三82一侧移动,齿条一83通过齿轮三82带动齿条二84同时向内移动,即挡条一和挡条二同时向内推动导轨,保持导轨的居中状态,便于导轨与矫直机1相对。大理石台22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滑台气缸三86,滑台气缸三86的伸出轴与对中固定板81的侧面固定连接。滑台气缸三86可带动对中固定板81和导轨向上移动,在空中对导轨进行对中调节,方便导轨端部与翻转装置5相对。

进一步提高全自动化,在传送部件一2的前后两侧设置上料部件6和下料部件7。传送部件一2的前侧设有上料部件6,上料部件6包括用于待检测导轨一个个分开的分离部件61和多个搬运机械手62,多个搬运机械手62同步动作,同时固定长导轨的不同位置,分离部件61位于传送部件一2的前侧,传送部件一2上方设有支撑架63,支撑架63固定在底座21上,支撑架63位于大理石台22上方,多个搬运机械手62固定在支撑架63下方,多个搬运机械手62位于分离部件61和大理石台22的上方。

分离部件61上料架611和翻转架612,翻转架612位于上料架611上方,翻转架612靠近传送部件一2的一侧与上料架611铰接,上料架611上设有气缸二613,气缸二613的底部与上料架611铰接,气缸二613的伸出轴与翻转架612远离传送部件一2的另一侧铰接;翻转架612上设有多个分离气缸614,分离气缸614固定在翻转架612内,分离气缸614的伸出轴朝向传送部件一2,分离气缸614的伸出轴前端设有L形的磁吸座615,磁吸座615上设有电磁块,磁吸座615的下方设有滑块和滑轨,滑块与磁吸座615固定连接,滑块可前后滑动的位于滑轨上,滑轨固定在翻转架612靠近传送部件一2的一侧;翻转架612上设有多个用于等间距设置的圆轨617,圆轨617的顶部高于分离气缸614的顶部,圆轨617的顶部低于电磁块616的顶部,便于电磁块616与圆轨617是的导轨抵接。

使用时,分离气缸614带动电磁块616向后移动,直到电磁块616与圆轨617上最内侧的导轨贴合;电磁块616通电产生电磁作用,电磁块616产生电磁后与导轨磁吸连接,然后分离气缸614带动电磁块616向前移动,磁块616带着此导轨进行分离,即带动靠近电磁块616的导轨向前移动一个步距,然后电磁块616断电。

搬运机械手62包括无杆气缸621,无杆气缸621固定在支撑架63下方,无杆气缸621下方设有浮动部件,浮动部件下方设有滑台气缸五626和滑台气缸六628;

浮动部件包括转接板622、多个光轴623,多个滑动块624和两个浮动气缸625,转接板622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无杆气缸621下方,光轴623固定在转接板622下方,滑动块624可后移动地设于光轴623上,滑动块624的下方设有L形的连接板,多个滑动块624均与连接板连接浮动气缸625分别位于直线光轴623滑轨的前后两侧,连接板的上方设有推块,浮动气缸625的伸出轴与推块相对;浮动气缸625均向前伸出时,两个浮动气缸625的伸出轴均与推块抵接,使得推块和滑块位于光轴623中间,从而多组搬运机械手62均位于同一竖直面。

滑台气缸五626与连接板固定,滑台气缸五626的伸出轴下方设有夹板627,滑台气缸六628固定在夹板627底部,滑台气缸六628的伸出轴前端设有向上伸出的防护板629,防护板629上设有用于夹板627穿过的条形槽。无杆气缸621、光轴623、浮动气缸625、滑台气缸六628均X轴方向设置,滑台气缸五626Z轴方向设置。

搬运机械手62设有三组,需要搬运待矫直的导轨时,由于导轨比较长,挠度大,三组搬运机械手62同时夹紧导轨进行搬运,保证导轨平稳不晃动,需要放下导轨前,导轨还停留在空中,没有摩擦力,此时两侧搬运机械手62的浮动气缸625和滑台气缸六628先松开,使得导轨的弯曲可以自由舒展,保证检测时候的导轨为自然状态,对导轨的自由状态下的曲线进行检测。

传送部件一2的后侧设有下料部件7,下料部件7包括下料架71,下料架71的顶面倾斜设置,下料架71顶面的最低处设有多个防护杆72,下料架71靠近传送部件一2的一侧高于下料架71远离传送部件一2的另一侧,下料架71的一侧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导向臂73,多个导向臂73的一端与下料架71的一侧铰接,导向臂73另一端伸入传送部件一2上方,下料架71侧面设有顶升气缸74,顶升气缸74朝上固定在下料架71侧面,顶升气缸74的伸出轴与导向臂73的的下侧面抵接,

当滑台气缸一34可以带动传送辊32和减速电机一33向上移动,当高度越高,滑台气缸一34的成本越高,基于稳定性和成本的考虑,设置举升部件,举升部件便于将导轨往上抬升到更高的高度,下料部件7还包括举升部件,举升部件包括带阀气缸75和举升板76,带阀气缸75固定在大理石台22下方,带阀气缸75的伸出轴伸出于凹槽221上,带阀气缸75的伸出轴上方设有举升板76。带阀气缸75向上伸出,带动举升板76向上移动托起导轨。

使用过程:

1、需要搬运导轨时,多根导轨侧放在翻转架612上,气缸二613向上顶起翻转架612一侧,使得导轨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翻转架612靠近大理石台22的一侧,然后气缸二613缩回复位。

2、此时分离气缸614的伸出轴带动电磁块缩回,并且靠近电磁块一侧的导轨与电磁块抵接,搬运机械手62位于靠近分离部件61的一侧,浮动气缸625均向前伸出,滑台气缸六628向前伸出,滑台气缸五626向下伸出。

3、然后分离气缸614带动电磁块和一根导轨向前伸出,使得导轨位于夹板627和防护板629上方,滑台气缸五626向上缩回,滑台气缸六628向后缩回夹紧导轨,此时导轨位于夹板627内侧和防护板629上侧,夹紧效果好。

4、无杆气缸621带动导轨向内侧输送,然后滑台气缸一34带动传送辊32向上移动,直到传送辊32的顶面与导轨的底面接触后,即导轨放到传送辊32上;然后滑台气缸六628向前伸出,滑台气缸五626向下伸出,松开导轨;然后无杆气缸621向外移动。

5、导轨侧放在大理石台22上,导轨顶面朝向检测装置4,半封闭直线电机模组41带动激光测量仪43左右移动,对整根导轨的顶面进行扫描,检测导轨的挠度。

6、检测完毕后,滑台气缸一34带动传送辊32和减速电机一33向上移动,直到导轨与齿轮二54的中心的通孔相对,调节气缸59的伸出轴向前移动,带动支撑板57和翻转装置5向前移动,使得导轨进入齿轮二54中心的通孔内,然后两个夹爪气缸56X轴和Z轴方向对导轨一端进行夹紧,电机三52通过齿轮一53带动齿轮二54旋转90°,由于导轨刚性大,夹紧一端后由于惯性带动整根导轨翻转90°。

7、需要下料时,带阀气缸75向上伸出,带动举升板76向上移动托起导轨,然后多个顶升气缸74同时向下缩回,带动导向臂73向前下方移动,移动到导轨下方,然后带阀气缸75向下缩回,导轨沿着导向臂73落到下料架71上。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车辆、自动驾驶控制装置及自动驾驶控制方法
  • 驾驶辅助装置以及驾驶辅助装置的控制方法
  • 一种驾驶模拟器转向控制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手控制装置、手控制方法以及手的模拟装置
  • 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驾驶车辆
  • 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驾驶模拟器
  • 模拟驾驶控制方法、系统、驾驶模拟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