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57:17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上下分布式送风柜机因制热热风从下出风口吹出,舒适性显著改善的优势,从而增加了开发上下分布式送风柜机的必要性。

但是,现有的上下分布式送风柜机采用的风机数量较多,这大大的增加了柜机的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柜机的成本的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能有效降低柜机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包括:

风道部;风道部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风道部具有第一风道进口和第二风道进口;

风机部;风机部设置于风道部内;风机部包括双吸离心风机;第一风道进口位于双吸离心风机的第一进风侧;第二风道进口位于双吸离心风机的第二进风侧;

和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风道部设置于壳体内,并将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风道进口位于第一腔室;第二风道进口位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

优选地,进风口位于第一腔室内;

优选地,进风口与第一风道进口或者第二风道进口的位置对应;

优选地,第一出口朝上设置;

优选地,第二出口朝下设置。

优选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相对设置,并相互扣合形成风道部。

优选地,第一风道进口设置于第一蜗壳上;

优选地,第二风道进口设置于第二蜗壳上;

优选地,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轴对称。

优选地,第一蜗壳上设置有第二导流部。

优选地,双吸离心风机包括离心风叶和驱动部;驱动部用于驱动离心风叶转动;

和/或,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导流部和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安装驱动部;第一导流部设置于安装部上。

优选地,风道部包括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出风风道与第二出口连通;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二出风风道关于双吸离心风机的转动中心呈中心对称。

优选地,第一出风风道为螺旋线形风道;和/或,第二出风风道为螺旋线形风道。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为上述的风道组件。

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当风道组件还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时,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且换热器位于进风口与风道部之间。

本申请提供的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采用双吸离心风机,双吸离心风机可以同时从两侧进风,并从上下出风口出风;能有效降低上下出风式柜机的成本;并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则只需要一个换热器,无需因为双吸离心风机而增加换热器的数量,则能进一步降低柜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风道部;11、第一出口;12、第二出口;13、第一风道进口;14、第二风道进口;15、第一蜗壳;16、第二蜗壳;2、风机部;21、双吸离心风机;211、离心风叶;212、驱动部;2121、电机安装脚;3、壳体;31、进风口;32、进风面板;33、前面板;41、第一导流部;42、第二导流部;5、换热器;6、定位螺栓;61、第一螺母;62、第二螺母;63、固定夹;7、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风道组件,包括风道部1和风机部2和壳体3;风道部1具有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风道部1具有第一风道进口13和第二风道进口14;风机部2设置于风道部1内;风机部2包括双吸离心风机21;第一风道进口13位于双吸离心风机21的第一进风侧;第二风道进口14位于双吸离心风机21的第二进风侧;壳体3上设置有进风口31;风道部1设置于壳体3内,并将壳体3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风道进口13位于第一腔室;第二风道进口14位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空气可以同时从第一风道进口13和第二风道进口14进入风道部1内,并且从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吹出。能解决上下分布式送风柜机单风机进风不均匀问题。双吸离心风机21用于引导风进入风道部1,并通过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流出,采用双吸离心风机21,只用一个风机,就可以达到上下出风的效果,能有效降低上下出风式柜机的成本。即单风机结构,可以降低整机制造成本;并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则只需要一个换热器,能进一步降低柜机的成本。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进风口31位于第一腔室内,则风从进风口31进入第一腔室,一部分风从第一腔室内通过第一风道进口13进入风道部1的内部;同时因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所以另一部分风进入第二腔室,再通过第二风道尽快14进入到风道部1内;并且在双吸离心风机21的作用下凑从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流出。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进风口31与第一风道进口13或者第二风道进口14的位置对应;进风口31可以与第一风道进口13相对设置;第二风道进口14可以与第一风道进口13相对设置。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一出口11朝上设置;第一出口11为上出风口;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二出口12朝下设置;第二出口12为下出风口。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蜗壳15和第二蜗壳16;第一蜗壳15与第二蜗壳16相对设置,并相互扣合形成风道部1。第一蜗壳15与第二蜗壳16相互扣设在一起,第一蜗壳15和第二蜗壳16之间形成风道部1内部。第一蜗壳15和第二蜗壳16装配形成腔体,并形成第一出口11和第二出口12;在第一蜗壳15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圈。第一蜗壳15为后蜗壳;第二蜗壳16为前蜗壳;双吸离心风机21的离心风叶211设置于第一蜗壳15和第二蜗壳16装配形成的腔体内。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一风道进口13设置于第一蜗壳15上。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二风道进口14设置于第二蜗壳16上;第一风道进口13和第二风道进口14相对设置。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一蜗壳15和第二蜗壳16轴对称;在制造蜗壳时,只需要制造两个相同的蜗壳,即可形成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且在制造时,需要的蜗壳模具只需要一个模具即可,制造工艺简单,且制造效率高。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一蜗壳15上设置有第二导流部42。第二导流部42为第二导流圈。

第一腔室位于风道部1的第一侧;第二腔室位于风道部1的第二侧。换热器5设置在第一腔室内;能使风道部1的两侧连通,形成进风通道,从而保证第二腔室的换热效率,即除了风道第二导流圈与换热器正对区域之外的换热器5部位风速提升,提高换热器5此部分的蒸发效率,最终提高整机运行能效。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进风口31位于风道部1的第一侧。空气从位于风道部1第一侧的进风口31进入壳体3的第一腔室内,一部分风直接从第一风道进口13进入风道部1内;另外一部分风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内;并通过第二风道进口14进入风道部1内。

结合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双吸离心风机21包括离心风叶211和驱动部212;驱动部212用于驱动离心风叶211转动;驱动部212为电机。电机与离心风叶211同轴设置,并使离心风叶211装配与电机的转轴上,可随电机的转轴一起绕轴旋转。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导流部41和安装部7;安装部7用于安装驱动部212;第一导流部41设置于安装部7上。安装部7为电机安装架。电机上设置有四个电机安装脚2121。第一导流部41为第一导流圈。

安装部7为电机安装架,电机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圈、以及用于安装固定上述电机的装配结构。电机安装架与前蜗壳装配固定。四对定位螺栓6和第一螺母61分别与电机安装脚2121相对设置,用于固定电机。固定夹63、第二螺母62,用于将双吸离心风叶211固定在电机转轴上。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风道部1包括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一出口11连通;第二出风风道与第二出口12连通;第一出风风道与第二出风风道关于双吸离心风机21的转动中心呈中心对称。电机安装架与第一导流圈一体式结构,提高了电机安装位置与第一导流圈相对位置的精确程度,既保证电机安装稳定可靠,又能保证进风通畅。

双吸离心风叶211转动时,空气同时从第一进风口31和第二进风口31被吸入风道部1内,其中第一侧正对这风叶位置的空气直接从第一导流圈吸入风道部1内,其余位置空气通过风道腔体外侧与上、下出风口外侧形成的通道流向风道部1件前侧,从第二导流圈吸入风道。进风均匀性显著提升,提高蒸发器蒸发效率,从而提高整机运行能效。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一出风风道为螺旋线形风道;和/或,第二出风风道为螺旋线形风道;可以有效的进行导风,且使得上下出风更均匀。

第一出风风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形风道;和/或,第二出风风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形风道。

结合参见图7-8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为上述的风道组件。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5;当风道组件还包括壳体3,壳体3上设置有进风口31时,换热器5设置于壳体3内,并且换热器5位于进风口31与风道部1之间。空气从进风口31进入壳体3的第一腔室内,与换热器5进行换热后,一部分风直接从第一风道进口13进入风道部1内;另外一部分风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内;并通过第二风道进口14进入风道部1内。换热器5为蒸发器。

空调器包括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前面板33、风道部1、蒸发器、进风面板32,前面板33与进风面板32形成壳体3;进风口31设置子进风面板32上。进风面板32上设置有进风格栅;进风格栅设置于进风口31处。风道部1包括进风腔以及分别设置于进风腔上方的第一出风风道、下方的第二出风风道。

空气经设置于进风面板32上的进风格栅通过进风口31进入壳体3,流经蒸发器进行制冷或制热,再经风道部1,分别向第一出风风道、第二出风风道吹出,行程上下分布式送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74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