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折叠屏及显示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7:38


一种折叠屏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屏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折叠屏包括中框和屏体,中框包括转轴以及两个框体,两个框体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并与转轴转动连接,以便中框能在屏体带动下折叠。现有折叠屏中,屏体分别与框体和转轴固定连接,其中屏体和中框采用OCA光学胶贴合固定或通过螺钉固定,屏体与转轴通过胶粘接固定。屏体折叠时,因受中框以及转轴限制作用,中框对屏体具有拉扯力,屏体内产生的应力不能及时分散,又因屏体为多层结构,多次弯折后,屏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构出现错动,导致屏体表面将出现凹凸褶皱。

因此,亟需一种折叠屏及显示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屏及显示设备,可以解决多次弯折后屏体表面出现凹凸褶皱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屏,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包括转轴和两个框体,所述转轴设置于两个所述框体之间,两个所述框体均与所述转轴连接且能绕所述转轴转动;

承载件,叠放于所述中框的正面,所述中框和所述承载件二者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凸块,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凸块卡接的凹槽,所述凸块能在所述凹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框的正面平行且与所述转轴的轴向垂直;

柔性屏,平铺于所述承载件的正面。

其中,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排列并连通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为倒T型槽,所述凸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槽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二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凸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其中,所述凹槽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两侧。

其中,所述折叠屏还包括:

两个卷轴,所述卷轴与所述转轴平行,两个所述卷轴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框体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柔性屏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卷轴连接;

弹性件,每个卷轴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框体和所述卷轴,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卷轴收卷所述柔性屏。

其中,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卷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卷轴的最高点与所述承载件的正面平齐。

其中,所述承载件包括:

板体,所述柔性屏平铺于所述板体的正面,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板体的背面,所述板体的与所述转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

其中,所述板体为不锈钢片或所述板体由PET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凹陷部通过刻蚀工艺成型。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折叠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屏及显示设备。该折叠屏中,柔性屏固定在承载件上,承载件与中框通过凸块和凹槽滑动连接,使得折叠屏在折叠过程中,承载件能相对中框沿第一方向在一定范围内滑动,使柔性屏能够在承载件的带动下相对中框移动,即柔性屏相对中框沿第一方向具有一定的自由活动量,减小框体和转轴对柔性屏的限制作用,消除中框对柔性屏的拉扯力,以使柔性屏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能够及时分散,避免柔性屏因多次折叠导致表面出现凹凸褶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屏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中框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中凹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承载件的主视图。

图中:

1、中框;11、框体;111、凹槽;1111、第一槽;1112、第二槽;11121、上槽段;11122、下槽段;1113、导向斜面;112、限位槽;12、转轴;2、承载件;21、板体;211、凹陷部;22、凸块;3、柔性屏;4、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屏,包括中框1、承载件2和柔性屏3。中框1包括转轴12和两个框体11,转轴12设置于两个框体11之间,两个框体11均与转轴12连接且能绕转轴12转动,以使中框1可以折叠;承载件2叠放于中框1的正面,承载件2朝向中框1的一侧表面(即承载件2的背面)上设置有凸块22,中框1的正面上设置有与凸块22卡接的凹槽111,凸块22能在凹槽111内沿第一方向滑动,其中,第一方向与中框1的正面平行且与转轴12的轴向垂直;柔性屏3平铺于承载件2的背离中框1的一侧表面(即承载件2的正面)上。

该折叠屏通过两个框体11绕转轴12的转动实现折叠屏的展开或折叠。柔性屏3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承载件2上,承载件2与中框1通过凸块22和凹槽111滑动连接,使得折叠屏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承载件2能相对中框1沿第一方向在一定范围内滑动,使柔性屏3能够在承载件2的带动下相对中框1移动,即柔性屏3相对中框1沿第一方向具有一定的自由活动量,减小框体11和转轴12对柔性屏3的限制作用,消除中框1对柔性屏3的拉扯力,以使柔性屏3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能够及时分散,避免柔性屏3因多次折叠导致表面出现凹凸褶皱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承载件2作为柔性屏3与中框1的连接件,其本身为薄板结构,厚度较薄,并能减小折叠屏的厚度;同时,薄板采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的材料制成,能够随柔性屏3弯曲,避免承载件2自身的最大弯曲程度限制柔性屏3弯曲。如图1和图3所示,凸块22设置在承载件2上,与凸块22卡接的凹槽111设置在中框1的框体11上,以保证凹槽111具有一定的深度,避免在承载件2上开设槽体导致强度降低,有利于提高折叠屏结构的可靠性。其中,转轴12的轴线沿Y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为X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11可以设置在承载件2上,对应地,凸块22设置在中框1上,也可以避免柔性屏3因多次弯曲产生的凹凸褶皱问题。

进一步地,框体11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一侧的转动套,主体用于支撑承载件2,转动套设置在主体的靠近转轴12的一侧。转动套套设于转轴12上并能绕转轴12转动,以实现中框1的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屏3位于外侧,即折叠屏折叠过程中,框体11向背离柔性屏3的一侧转动,以使两个框体11相互靠近。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叠屏折叠时柔性屏3也可以朝背离中框1的方向转动,以使折叠屏位于折叠状态时,柔性屏3位于两个框体1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中框1可以停留在任一折叠角度,框体11与转轴12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使框体11能够相对转轴12维持在任一角度。具体地,阻尼结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条固定在框体11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齿轮与转轴12同轴设置并固定。当框体11相对转轴12转动时,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能够保证中框1可以停留在任一折叠角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框1的结构及原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种阻尼合页的结构及原理,本发明中不再具体介绍。

本实施例中,柔性屏3沿长度方向折叠,凸块22在凹槽111中的滑动方向为柔性屏3的长度方向。具体地,转轴12沿柔性屏3的宽度方向(图3所示Y方向)延伸,凸块22能在凹槽111内沿第一方向(图3所示X方向)滑动,以便柔性屏3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柔性屏3与中框1沿第一方向的位置可调,减小中框1沿第一方向对柔性屏3的限制,以使柔性屏3内的应力可以及时分散,从而更好地避免柔性屏3出现褶皱。

参考图1、图3-图6所示,凹槽111包括沿转轴12的轴向排列并连通的第一槽1111和第二槽1112,第二槽1112为倒T型槽,凸块22的形状与第二槽1112相适配。具体地,第二槽1112包括上槽段11121和下槽段11122,上槽段11121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下槽段11122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以使第二槽1112整体呈上窄下宽的倒T字型。凸块22的形状与第二槽1112相同,为倒T字型,以使凸块22能够卡接在第二槽1112内,避免凸块22向上移动与第二槽1112脱离。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1111的形状为矩形,其宽度可以与下槽段11122相同。凸块22与凹槽111装配时,凸块22首先由上方向下伸入第一槽1111中,再沿转轴12的轴向滑动,使得凸块22由第一槽1111滑入第二槽1112中,以使凸块22与第二槽1112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槽1111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能够允许凸块22伸入第一槽1111内,并能使凸块22相对第一槽1111滑动以进入第二槽1112内即可。

进一步地,承载件2上设置有多个凸块22,对应地,中框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11,通过多个凸块22和多个凹槽111的配合能够有助于提高承载件2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凹槽111中第一槽1111和第二槽1112的排列方向相同,承载件2先由上方向下移动,可以使多个凸块22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槽1111中,承载件2再沿转轴12的轴向移动,可以使多个凸块22分别移动至对应的第二槽1112中,完成凸块22与凹槽111的配合。

进一步地,多个凹槽111对称设置于转轴12的两侧,以使承载件2的受力更均匀,在折叠或展开过程中能够平稳滑动,避免承载件2偏斜导致柔性屏3偏斜或卡顿。

为使凸块22能够在第二槽1112内沿柔性屏3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槽1112沿柔性屏3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凸块22沿柔性屏3长度方向的尺寸。

为了避免折叠屏在使用过程中凸块22由第二槽1112滑入第一槽1111导致承载件2与中框1脱离,中框1的顶面设置有与承载件2配合的限位槽112,限位槽112沿转轴12轴向的尺寸与承载件2沿转轴12轴向的尺寸相适配,以限制承载件2相对中框1沿转轴12的轴向移动。限位槽112沿柔性屏3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承载件2沿柔性屏3长度方向的尺寸,以使承载件2能在限位槽112内沿第一方向移动。

为降低承载件2与中框1的装配难度,如图6所示,第一槽1111与第二槽1112连接处形成的台阶结构上设置有导向斜面1113,导向斜面1113沿背离第一槽1111的方向倾斜设置,以引导凸块22进入第二槽1112内并与第二槽1112卡接,从而降低承载件2与中框1的装配难度。

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还包括封堵件,当凸块22由第一槽1111滑入第二槽1112时,通过将封堵件塞入第一槽1111中,实现对凸块22的限位,避免凸块22由第二槽1112滑入第一槽1111中。具体地,因承载件2和柔性屏3均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通过弯折承载件2及柔性屏3,使位于凸块22周围的部分承载件2抬离中框1形成一定缝隙,以便封堵件能够通过该缝隙塞入第一槽1111中。

因承载件2与中框1的滑动配合形式,柔性屏3沿第一方向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为保证柔性屏3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均能够保持展平状态,折叠屏还包括两个卷轴4及弹性件。卷轴4与转轴12平行,两个卷轴4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框体11的远离转轴12的一端,柔性屏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卷轴4连接;每个卷轴4均对应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分别连接框体11和卷轴4,弹性件用于驱动卷轴4收卷柔性屏3。通过设置卷轴4和弹性件,可以自适应张紧柔性屏3,保证柔性屏3的展平状态,避免柔性屏3堆叠产生褶皱。

可选地,柔性屏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通过紧固件与卷轴4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扭簧。卷轴4的两端设置有与框体11转动配合的连接轴,扭簧套设于连接轴外,扭簧的两个簧丝端部分别与框体11和连接轴抵接,以便能够驱动卷轴4向张紧柔性屏3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框体11上设置有安装槽,卷轴4设置于安装槽内,以使卷轴4最高点与承载件2的顶面平齐,从而保证柔性屏3的平面度,避免柔性屏3的两端翘起或凹陷。

如图7所示,承载件2包括板体21以及凸块22,柔性屏3平铺于板体21的正面,凸块22设置于板体21的背面,板体21的与转轴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211。通过设置凹陷部211,能够增大承载件2与转轴12对应位置处的允许变形量,使得折叠屏折叠过程中,承载件2能够更好地与转轴12配合,增大折叠屏的折叠角度。

可选地,凹陷部211可以为点状凹陷结构或条状凹陷结构,凹陷部2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弧形槽、多边形槽或不规则槽,具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为使承载件2能够带动柔性屏3折叠,承载件2中板体21可以由具有一定柔韧性材料制成,以提高承载件2的弯曲能力,并保证承载件2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示例性地,板体21可以为不锈钢片或PET材料。

进一步地,凹陷部211通过刻蚀工艺成型,成型方便,简化加工工艺。

进一步地,凹陷部211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凹陷部211沿柔性屏3的长度方向排列,以提高承载件2的弯曲能力。

进一步地,凸块22可以采用刚性较好的金属制造,以使凸块22具有较好的滑动性,避免凸块22在凹槽111内滑动时出现卡顿,保证折叠屏能够顺利折叠或打开。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折叠屏。其中,显示设备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极高屏占比折叠显示设备的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 一种用于可折叠屏的驱动机构及可折叠显示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93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