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6:07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清洁能源大潮风头正劲,锂离子储能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

现有的组串式储能机组一般采用风冷储能变流器(PCS)搭配液冷电池包(Pack)来进行电池充放电管理。但随着储能机组电池容量不断增大,储能变流器负载也不断攀升,风冷散热形式不能满足变流器的性能要求,液冷储能变流器的需求越发旺盛。目前常用的液冷储能系统的布置方式,是为储能变流器单独配置液冷机组,该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整机能效比较差,机组集成度差。同理,对于其他具有两种不同冷却需求器件的热管理系统,也存在类似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热管理系统的整机能效差和机组集成度差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整机能效差和机组集成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液体管路、第二液体管路和切换阀组,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上串接有第一热交换单元、第一循环泵和第一热交换设备;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串接有第二热交换单元、第二循环泵和第二热交换设备;所述切换阀组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之间;

所述切换阀组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来回切换,当所述切换阀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所在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所在循环回路为两个液流循环互不干扰的循环回路;当所述切换阀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构成串联循环回路。

可选地,所述切换阀组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

当所述切换阀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导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导通;当所述切换阀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导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上还设置有加热器,且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的进液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并联布置的旁通管路。

可选地,所述旁通管路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能够在第一接通位置和第二接通位置之间来回切换;

当所述三通阀处于第一接通位置时,所述旁通管路导通,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在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所述处于短路;当所述三通阀处于第二接通位置时,所述旁通管路断路,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接入所述第二液体管路。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应用于液冷储能机组,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与所述液冷储能机组的电池包换热布置,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与所述液冷储能机组的变流器换热布置。

可选地,当所述切换阀组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进液口之间的液流管路上依次布置,且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的上游。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液体管路、第二液体管路和切换阀组,其中,第一液体管路上串接有第一热交换单元、第一循环泵和第一热交换设备;第二液体管路上串接有第二热交换单元、第二循环泵和第二热交换设备;切换阀组连接于第一液体管路与第二液体管路之间;切换阀组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来回切换,当切换阀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所在循环回路和第二液体管路所在循环回路为两个液流循环互不干扰的循环回路;当切换阀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与第二液体管路构成串联循环回路。该热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控制切换阀组的工作位置,可以改变第一液体管路与第二液体管路的循环回路模式,具体地,以第一热交换设备和第二热交换设备分别与具有不同冷却需求的发热器件换热布置为例,当切换阀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所在循环回路和第二液体管路所在循环回路为两个液流循环互不干扰的循环回路,此时,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冷量可以通过第一循环泵全部输送至第一热交换设备,通过第一热交换设备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第二热交换单元的冷量可以通过第二循环泵全部输送至第二热交换设备,以通过第二热交换设备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当切换阀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与第二液体管路构成串联循环回路,此时,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冷量和第二热交换单元的冷量均可以在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循环动力作用下,输送给第一热交换设备和第二热交换设备,继而能够同时对第一热交换设备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同理,第一热交换设备和第二热交换设备分别与具有不同加热需求的相关器件换热布置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热交换设备和第二热交换设备分别与具有不同冷却需求的发热器件换热布置的工作原理类似,区别仅在于制冷制热的需求不同而已。由于上述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第一热交换设备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所对应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需求,选择切换两种工作位置,比如,当两个发热器件的散热需求差别较大时,可以选择将切换阀组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当两个发热器件的散热需求差别较小时,可以选择将切换阀组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从而以更经济的能耗满足第一热交换设备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所对应的发热器件的工作需求,继而提升热管理系统的整机的能效,同时第一热交换设备与第二热交换设备得到集成化管理,大大提升了机组的集成度。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

当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切换阀组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当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切换阀组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

由于上述热管理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用于对该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为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回液温度或低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的回液温度预设值的温度值。

可选地,当第二液体管路上设置有与第二热交换单元并联布置的旁通管路,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处于启机工况或低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运行超出预设时长时,所述第一旁通管路导通。

可选地,当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处于静置状态时,所述第一热交换单元关闭,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所在的管路保持导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切换阀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储能机组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切换阀组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储能机组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

第一液体管路1、第一热交换单元11、第一循环泵12、第一热交换设备13;

第二液体管路2、第二热交换单元21、第二循环泵22、第二热交换设备23;

切换阀组3、第一阀口31、第二阀口32、第三阀口33、第四阀口34;

旁通管路4、三通阀41;

制冷机组5、冷凝器51、散热风扇52、压缩机53、节流阀54、加热器5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整机能效差和机组集成度差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储能机组的热管理系统,参照图1和图2,具体包括:第一液体管路1、第二液体管路2和切换阀组3,其中,第一液体管路1上串接有第一热交换单元11、第一循环泵12和第一热交换设备13;第二液体管路2上串接有第二热交换单元21、第二循环泵22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切换阀组3连接于第一液体管路1与第二液体管路2之间;切换阀组3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来回切换,当切换阀组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1所在循环回路和第二液体管路2所在循环回路为两个液流循环互不干扰的循环回路;当切换阀组3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1与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串联循环回路。

该热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控制切换阀组3的工作位置,可以改变第一液体管路1与第二液体管路2的循环回路模式,具体地,以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分别与具有不同冷却需求的发热器件换热布置为例,当切换阀组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1所在循环回路和第二液体管路2所在循环回路为两个液流循环互不干扰的循环回路,此时,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冷量可以通过第一循环泵12全部输送至第一热交换设备13,通过第一热交换设备1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第二热交换单元21的冷量可以通过第二循环泵22全部输送至第二热交换设备23,以通过第二热交换设备2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当切换阀组3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液体管路1与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串联循环回路,此时,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冷量和第二热交换单元21的冷量均可以在第一循环泵12和第二循环泵22的循环动力作用下,输送给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继而能够同时对第一热交换设备1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同理,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分别与具有不同加热需求的相关器件换热布置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分别与具有不同冷却需求的发热器件换热布置的工作原理类似,区别仅在于制冷制热的需求不同而已。由于上述热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第一热交换设备13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所对应的发热器件的散热需求,选择切换两种工作位置,比如,当两个发热器件的散热需求差别较大时,可以选择将切换阀组3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当两个发热器件的散热需求差别较小时,可以选择将切换阀组3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从而以更经济的能耗满足第一热交换设备13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所对应的发热器件的工作需求,继而提升热管理系统的整机的能效,同时第一热交换设备13与第二热交换设备23得到集成化管理,大大提升了机组的集成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热交换设备13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所对应的发热器件对于温度的耐受性不同,对于散热边界条件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制冷量需求。比如,该热管理系统应用至液冷储能机组时,第一热交换设备13具体可以与液冷储能机组中的电池包换热布置,第二热交换设备23具体可以与液冷储能机组中的变流器换热布置,其中,电池包对于温度更加敏感,因此需求的制冷量和制冷速度更加苛刻;而变流器对于温度的耐受性相对较高,对于制冷量和制冷速度的需求相对较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热交换单元11和第二热交换单元21的制冷方式和/或制冷量一般也不相同,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配置。

比如,第一热交换单元11具体可以为制冷机组5的蒸发器,蒸发器包括冷媒流道和与冷媒流道呈换热布置的液冷流道,液冷流道串接于第一液体管路1上。通过制冷机组5的蒸发器的冷媒流道内冷媒蒸发气化吸热对液冷流道内的冷却液制冷。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制冷机组5除了包括蒸发器之外,其一般还包括冷凝器51、压缩机53和节流阀54,另外,冷凝器51的对应侧一般还会设置有散热风扇52。

此外,第一液体管路1上还可以设置有加热器55,且加热器55位于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出液口与第一热交换设备13的进液口之间,以为了避免液冷流道的冷却液温度过低,其中,加热器55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加热棒,但并不局限于加热棒,其他具有加热功能的加热器亦可。

又比如,第二液冷单元21具体可以串接于第二液体管路2的干冷器,干冷器相比于冷媒制冷的方式而言,能耗更低,能效比更好,只不过制冷速度和制冷量相对于冷媒制冷较低。

同理,第一热交换设备13所对应的相关器件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所对应的相关器件均为具有制热需求的器件时,对于低温的耐受性不同,工作原理类似,只不过前者是制冷后者是制热而已,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当第一热交换单元11为制冷机组5的蒸发器,且第二热交换单元21为干冷器时,干冷器优选设成靠近制冷机组5的冷凝器51布置,且与冷凝器51共用散热风扇52。通过设计成上述结构形式,使得用于与空气换热的干冷器与冷凝器51得到集成设计,有助于缩减空间,并且冷凝器51的散热风扇52和干冷器的散热风扇52可以共用,更有助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切换阀组3具体可以包括第一阀口31、第二阀口32、第三阀口33和第四阀口34,其中,第一液体管路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阀口31和第二阀口32;第二液体管路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三阀口33和第四阀口34。

当切换阀组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阀口31与第二阀口32导通,第三阀口33与第四阀口34导通,此时,第一液体管路1通过第一阀口31和第二阀口32构成独立的循环回路,第二液体管路2通过第三阀口33和第四阀口34构成另一独立的循环回路,这里所说的独立的循环回路是指液流循环互不干扰;当切换阀组3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阀口32与第三阀口33导通,第一阀口31与第四阀口34导通,此时,第一液体管路1的一端与第二液体管路2的一端通过第二阀口32和第三阀口33连通,第一液体管路1的另一端与第二液体管路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阀口31和第四阀口34连通,继而使得第一液体管路1与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串联布置的循环回路。通过将切换阀组3设计成上述结构形式,使得切换阀组3的两个工作位置的切换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简单。具体结构形式,可以采用二位四通阀,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个阀配合连接管路的方式来实现切换阀组3的两个工作位置的切换功能,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配置,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二位四通阀优选采用电磁阀。通过将二位四通阀设计成电磁阀的结构形式,使得控制方式可以直接采用电控单元进行控制,控制更加方便。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二液体管路2上还可以设置有与第二热交换单元21并联布置的旁通管路4。通过设计该旁通管路4,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将第二热交换单元21短路,比如当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冷量足以同时满足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时,此时可以将切换阀组3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并且将旁通管路4导通,此时第一液体管路1与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串联回路,该串联回路上的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冷量均来自于第一热交换单元11。通过设计该旁通管路4,使得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更好地以低能耗模式满足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散热需求。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旁通管路4的进液口与第二液体管路2具体可以通过三通阀41连接,该三通阀41能够在第一接通位置和第二接通位置之间来回切换;当三通阀处于第一接通位置时,旁通管路4导通,第二热交换单元21在第二液体管路2上处于短路;当三通阀处于第二接通位置时,旁通管路4断路,第二热交换单元21接入第二液体管路2。通过设计该三通阀41可以旁通管路4的切换导通更加方便,优选的技术方案,该三通阀41优选采用电磁阀。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三通阀41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旁通管路4与第二液体管路2的连接方式的举例而已,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是直接在旁通管路4和第二热交换单元21所在的管路上分别设置多个组合的控制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管理系统具体可以应用至液冷储能机组,届时热管理系统的第一热交换设备13与液冷储能机组的电池包换热布置,第二热交换设备23与液冷储能机组的变流器换热布置,从而实现电池包与变流器散热的灵活调节控制。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热管理系统除了可以应用至液冷储能机组,还可以应用至其他具有两种不同冷却需求器件中,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当热管理系统应用至液冷储能机组,第一热交换设备13与液冷储能机组的电池包换热布置,第二热交换设备23与液冷储能机组的变流器换热布置,且上述热管理系统的切换阀组3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在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出液口与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进液口之间的液流管路上依次布置,且第一热交换设备13位于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上游。通过设计成该种结构形式,能够更好的满足电池包的热管理需求。因为电池包相比于变流器而言,对温度的要求更加严苛。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

当外界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切换阀组3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此时第一液体管路1所在循环回路和第二液体管路2所在循环回路为两个液流循环互不干扰的循环回路,第一热交换单元11通过第一循环泵12将冷量传递至第一热交换设备13,通过第一热交换设备1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比如电池包)进行冷却,第二液冷单元21通过第二循环泵22将冷量传递至第二热交换设备13,通过第二热交换设备1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比如变流器)进行冷却;当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切换阀组3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第一液体管路1和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串联布置的循环回路,此时第一热交换单元11和第二热交换单元12的冷量可以通过第一循环泵12和第二循环泵22同时向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供应,并分别通过第一热交换设备1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对其所对应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外界环境温度的具体方式,可以采用人工采集,也可以采用布置温度传感器进行采集,同样对于切换阀组3的工作位置的切换动作具体可以采用人工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自动控制切换,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布置需求选择设计,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由于上述热管理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用于对该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具体可以是指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回液温度或低于第一热交换单元11的回液温度预设值的温度值。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定,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当第二液体管路2上设置有与第二热交换单元21并联布置的旁通管路4,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处于启机工况或低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运行超出预设时长时,第一旁通管路4导通,此时第二热交换单元21被旁通管路4短路,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冷量均来自于第一热交换单元11。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预设温度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这里主要为了满足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长期处于低温储能的工作模式的散热需求。

在另外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当外界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热管理系统所应用设备处于静置状态时,第一热交换单元11关闭,第二热交换单元21所在的管路保持导通。此时第一热交换设备13和第二热交换设备23的冷量均来自于第二热交换单元21。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更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

以第一热交换单元11为制冷机组5的蒸发器,第二热交换单元12为干冷器,第一热交换设备13为液冷电池包,第二热交换设备23为液冷储能变流器为例。

当液冷储能机组处于常规工作工况时,切换阀组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液体管路1和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相互独立的循环回路,此时液冷储能变流器通过干冷器进行散热,液冷电池包通过制冷机组5的蒸发器进行散热。由于液冷电池包正常工作需要的温度较低,因而需要制冷机组5(冷媒系统)换热后提供较低的入水温度来降温保冷,而液冷储能变流器的温度耐受性更好,可充分利用环境冷量来散热,可节约大量制冷机组的冷量,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当液冷储能机组处于低温工作工况时,切换阀组3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第一液体管路1和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串联布置的循环回路,液冷电池包和液冷储能变流器处于串联模式,正常接入蒸发器和干冷器两组换热器。当储能机组在较低温(比如环境温度显著低于蒸发器的液冷流道的回水温度时)工作时,冷液先通过液冷电池包,再通过液冷储能变流器,分别满足两类器件的热要求。再者,冷液在经过液冷电池包和液冷储能变流器这两个热源器后,先进入干冷器再进入蒸发器,首先利用环境冷量来预冷回水温度,最大程度节省制冷机组(也即冷媒系统)制冷量。

当液冷储能机组处于某一特定工况时(比如液冷储能机组进入静置状态,且外界环温较低时),可以完全关闭制冷机组5(也即冷媒系统,比如氟系统),完全靠空气冷量来冷却液冷电池包和液冷储能变流器,从而能够达到极度节能的效果。

当液冷储能机组处于低温启机工况时,切换阀组3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第一液体管路1和第二液体管路2构成串联布置的循环回路,液冷电池包和液冷储能变流器处于串联模式,此时可以通过接通旁通管路4,只接入了蒸发器一组换热器。

当液冷储能机组长期在低温下储存后,液冷电池包和液冷储能变流器均处于低温状态。为防止漏热,可以通过接通旁通管路4,直接将干冷器屏蔽。同时系统驱动液冷储能变流器做无功发热来加热冷液,利用液冷储能变流器的热量给液冷电池包加热,提升系统效率,减少系统对于加热棒加热量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如若使用了“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仅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如若使用了流程图,则该流程图是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8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