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汽车玻璃成型设备及生产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6:02


一种汽车玻璃成型设备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制造汽车夹层玻璃的成型设备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生产夹层汽车玻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玻璃板放置在成型模具上,并对玻璃板进行加热,玻璃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成型模具贴合,随后对加热后的玻璃板进行进一步压弯,将玻璃板弯曲成型,最后将弯曲成型的玻璃板退火冷却;以上步骤是在一种具有上下层机构,而且同时包括加热机构、压弯机构和冷却机构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中完成的。其中,对玻璃板的加热和压弯工序是按顺序连续进行的;如果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玻璃破裂、掉落或者过度加热等情况时,继续对玻璃板进行压弯则容易对成型模具造成破坏,而且对于形状较为单一的汽车玻璃产品,上述生产方法需要的生产时间相对较长,难以满足单一形状汽车玻璃产品的大批量快速生产。

中国专利CN1011557628B提到了一种具有两列支架的弯曲和冷却玻璃的设备,该设备具有运输小车、输送支架、上模和凹型下模,在生产过程中,玻璃随着运输小车在设备内部运动,通过加热使得玻璃受热成型,随后上模将玻璃吸附,将玻璃转移到配对的凹型下模的位置,通过上模和下模将玻璃压紧,完成压紧后,上模再将玻璃吸附,转移到对应的运输支架将玻璃流出,完成玻璃的成型工序。该专利中,玻璃压紧成型和受热成型的工序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玻璃破裂、玻璃从模具上掉落等情况时,继续压弯则会对设备造成损坏;且该运输小车采用边部辊轮的结构运输,长时间加热容易因受热膨胀造成中心偏移的问题,影响玻璃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同时包括加热机构、压弯机构和冷却机构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在玻璃加热过程中如果出现玻璃破裂或者掉落等情况时,无法选择控制生产模式,容易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坏,以及生产单一形状汽车玻璃产品时,所需生产时间较长等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灵活选择生产模式且生产效率高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成型设备,包括加热机构、压弯机构、冷却机构、运载机构和传输导轨;加热机构用于加热玻璃板至成型温度,压弯机构用于压弯玻璃板,冷却机构用于将弯曲的玻璃板退火冷却,运载机构用于承载玻璃板并使被加热的玻璃板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成型,运载机构安装在传输导轨上并能够在传输导轨上运动,传输导轨贯穿所述加热机构、压弯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第一传输机构用于驱动运载机构在加热机构与压弯机构之间运动;第二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用于驱动运载机构在压弯机构与冷却机构之间运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自重模式和压弯模式;在自重模式下,运载机构进入压弯机构内后,控制系统控制压弯机构不对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第二传输机构将运载机构直接从压弯机构移动到冷却机构内;在压弯模式下,运载机构进入压弯机构内后停留5~60秒,控制系统控制压弯机构对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在完成对玻璃板的压弯成型后,第二传输机构将运载机构从压弯机构移动到冷却机构内。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加热机构包括上加热层,上加热层的加热面上具有至少两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朝向靠近运载机构的方向设置,凸起结构的凸起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加热炉丝。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运载机构包括运载主体和传输配合结构,传输配合结构设置在运载主体的侧面;传输配合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圆轮和一个凹型结构,凹型结构的平面部分与运载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圆轮固定安装在凹型结构的凹陷部分上,相邻两个圆轮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运载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居中定位结构,居中定位结构的安装方向与运载机构的底面垂直;居中定位结构包括居中定位座,居中定位轴承座和定位轴承,居中定位座的一端垂直安装在运载主体的底面上,居中定位座的另一端与居中定位轴承座的一个表面固定连接,居中定位轴承座相对的另一个表面与定位轴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运载主体的正下方对应设置有居中凹槽,居中凹槽贯穿设置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加热机构、压弯机构和冷却机构;居中凹槽包括配合凹槽和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配合凹槽的下表面,配合凹槽的开口朝向定位轴承的方向设置并且与定位轴承连接,配合凹槽的开口尺寸与定位轴承的尺寸相对应。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均包括底座、导轨、带轮结构、驱动机构和传输电机;带轮结构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且贯穿底座,带轮结构的从动轮和主动轮对应设置在底座的两端,带轮结构的传送带的延伸方向与底座的安装方向平行,导轨位于所述带轮结构的传送带与底座之间并且固定在底座上方,导轨的滑块与带轮结构的传送带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导轨的滑块上并且能够随着滑块在导轨的延伸方向上作直线往复运动;传输电机与带轮结构的主动轮连接并且能够驱动带轮结构的主动轮转动。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连杆结构和旋转结构,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连杆结构的主动摇杆固定连接,连杆结构的从动摇杆与旋转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旋转结构包括旋转固定件与旋转连接件,旋转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旋转连接件的末端或者中间,驱动电机能够通过驱动连杆结构进而带动旋转固定件以旋转连接件为轴作旋转运动,旋转固定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进一步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驱动机构还包括旋转控制结构,旋转控制结构设置在导轨的上方并且位于靠近连杆结构的位置,旋转控制结构与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并且能够控制旋转结构的旋转范围。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汽车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玻璃板放置在运载机构内;

步骤2:加热机构将玻璃板加热至成型温度,使被加热的玻璃板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成型;

步骤3:第一传输机构将运载机构从加热机构移动到压弯机构;

步骤4:控制系统选择自重模式或压弯模式;

在自重模式下,运载机构进入压弯机构内后,控制系统控制压弯机构不对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第二传输机构将运载机构直接从压弯机构移动到冷却机构内;

在压弯模式下,运载机构进入压弯机构内后停留5~60秒,控制系统控制压弯机构对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在完成对玻璃板的压弯成型后,第二传输机构将运载机构从压弯机构移动到冷却机构内;

步骤5:冷却机构将玻璃板退火冷却。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通过在加热机构、压弯机构和冷却机构的两侧设置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并在运载机构的下方设置轴承和轴承套的方式,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来选择生产模式,适应不同品种汽车玻璃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因玻璃破裂、掉落或者过度加热等因素对设备造成的损坏,同时还保证了运载机构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受热而导致中心线偏移,提高了汽车玻璃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上加热层与运载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运载机构和传输导轨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运载机构、传输导轨和居中凹槽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运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第一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第二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0所示的汽车玻璃成型设备,包括:加热机构1,所述加热机构1用于加热玻璃板至成型温度;压弯机构2,所述压弯机构2用于压弯玻璃板;冷却机构3,所述冷却机构3用于将弯曲的玻璃板退火冷却;运载机构4,所述运载机构4用于承载玻璃板并使被加热的玻璃板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成型;传输导轨5,所述运载机构4安装在所述传输导轨5上并能够在所述传输导轨5上运动,所述传输导轨5贯穿所述加热机构1、所述压弯机构2和所述冷却机构3;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一传输机构6,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机构4在所述加热机构1与所述压弯机构2之间运动,第二传输机构7,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机构4在所述压弯机构2与所述冷却机构3之间运动;控制系统8,所述控制系统8包括自重模式和压弯模式;当玻璃板在所述加热机构1中掉落、破裂或者生产玻璃面公差要求大于±2毫米的汽车玻璃产品时,所述控制系统8采用自重模式,在所述自重模式下,当所述运载机构4进入所述压弯机构2内后,所述控制系统8控制所述压弯机构2不对所述玻璃板进行压弯,所述运载机构4不在所述压弯机构2中停留,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将所述运载机构4直接从所述压弯机构2移动到所述冷却机构3内;当生产玻璃面公差要求小于或者等于±2毫米的汽车玻璃产品时,所述控制系统8采用压弯模式,在所述压弯模式下,所述运载机构4进入所述压弯机构2内后停留5~60秒,所述控制系统8控制所述压弯机构2对所述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在完成对所述玻璃板的压弯成型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将所述运载机构4从所述压弯机构2移动到所述冷却机构3内。

在图1~图5中,所述加热机构1与所述压弯机构2的一端连通,所述压弯机构2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机构3连通,所述加热机构1包括上加热层11和下加热层12,所述上加热层11设置在所述下加热层12的正上方,所述压弯机构2包括上压弯层和下压弯层,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上冷却层31和下冷却层32,所述上压弯层设置在所述下压弯层的正上方,所述上冷却层31设置在所述下冷却层32的正上方;所述下加热层12与所述下压弯层以及所述下冷却层32彼此连通;所述上加热层11与所述下加热层12之间,所述上压弯层和所述下压弯层之间,以及所述上冷却层31和所述下冷却层32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上加热层11与所述下加热层12之间的间隙和所述上压弯层和所述下压弯层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上冷却层31和所述下冷却层32之间的间隙的高度彼此相等,并且互相连通;具体地,所述上加热层11与所述下加热层12之间的间隙和所述上压弯层和所述下压弯层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上冷却层31和所述下冷却层32之间的间隙与所述运载机构4的高度相等;所述传输导轨5贯穿设置于所述加热机构1、所述压弯机构2和所述冷却机构3的两侧,位于所述加热机构1、所述压弯机构2和所述冷却机构3两侧的所述传输导轨5之间的安装方向彼此平行;所述运载机构4能够在所述上加热层11和所述下加热层12之间,所述上压弯层和所述下压弯层之间,以及所述上冷却层31和所述下冷却层32之间来回运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设置在所述下加热层12的侧面,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设置在所述下压弯层和所述下冷却层32的侧面。

在图2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汽车玻璃的生产质量,满足不同形状汽车玻璃的生产要求,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1的上加热层11的截面为凹凸型结构,所述上加热层11的加热面110上具有两个凸起结构1101,两个所述凸起结构1101分别位于所述上加热层11长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处,所述凸起结构1101朝向靠近所述运载机构4的方向垂直向下设置;所述上加热层11的加热面110上水平设置有多个加热炉丝111,多个所述加热炉丝111的安装方向彼此平行,所述加热炉丝11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运载机构4的长度方向互相平行,多个所述加热炉丝111贯穿所述上加热层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多个所述加热炉丝111之间的距离彼此相等;其中,所述凸起结构1101朝向靠近所述运载机构4方向的凸起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加热炉丝111。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运载机构4包括运载主体40,传输配合结构41和居中定位结构42,所述运载主体40为矩形结构,所述运载主体40的中间为凹陷结构401,所述凹陷结构401内设置有成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玻璃板放置在成型模具上,在对玻璃板的加热过程中,玻璃板受热软化,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并且与成型模具贴合,形成弯曲的玻璃板;所述运载主体40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传输轮402,多个所述传输轮402之间的安装方向彼此平行,所述传输轮402用于支撑并且驱动所述运载主体40在所述传输导轨5上作直线往复运动,具体地,所述运载主体40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传输轮402,所述运载主体40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传输轮402,多个所述传输轮402安装在同一平面上,位于所述运载主体40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传输轮402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传输轮402的安装方向与所述传输导轨5的延伸方向平行。

其中,在所述运载主体40的正下方设置有居中定位结构42,所述居中定位结构42位于所述运载主体40底面的中心线上,所述居中定位结构42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运载主体40的底面垂直,所述居中定位结构42与所述传输轮40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具体地,所述居中定位结构42包括居中定位座420,居中定位轴承座421和两个定位轴承422,所述居中定位座420的一端垂直安装在所述运载主体40的底面上,所述居中定位座420的另一端与所述居中定位轴承座421一个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居中定位轴承座421相对的另一个表面与两个所述定位轴承422固定连接,更具体地,多个所述定位轴承422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运载主体40的移动方向平行,多个所述定位轴承422固定安装在同一直线上;为了提高所述居中定位结构42的定位效果,优选地,所述定位轴承422的半径为20~70毫米,相邻两个所述定位轴承42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0~1800毫米。

对应的,所述运载主体40的正下方对应设置有居中凹槽43,所述居中凹槽43贯穿设置于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加热机构1、压弯机构2和冷却机构3,所述居中凹槽4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输导轨5的安装方向平行;具体地,所述居中凹槽43包括配合凹槽431和支撑座432,所述支撑座432固定在所述配合凹槽431的下表面,所述配合凹槽431的开口4310朝向所述定位轴承422的方向设置,所述配合凹槽431的开口尺寸与所述定位轴承422的直径相等,所述配合凹槽431的下表面4311与所述支撑座432固定连接,更具体地,所述配合凹槽431和所述支撑座432为长条形结构;当所述运载机构4在所述传输导轨5上运动时,所述运载机构4的两个所述定位轴承422与所述居中凹槽43的配合凹槽43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定位轴承422能够稳定地在所述配合凹槽431内移动,所述配合凹槽431和所述定位轴承422能够保证所述运载主体40的中心线不会因为长时间加热膨胀而发生偏离,从而防止玻璃板因为运载主体40长时间加热膨胀,中心线偏离而导致的玻璃型面不良等质量问题。

在图6中,在所述运载主体40的第一表面403和第二表面404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1101相对应的下凹结构405,所述下凹结构40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403长度方向三分之一的位置处,以及所述第二表面404长度方向三分之一的位置处,所述下凹结构405的尺寸与所述凸起结构1101的尺寸相对应;当所述运载主体40通过所述加热机构1时,所述凸起结构1101上的加热炉丝111更贴近玻璃板,玻璃板的对应位置受到更多的热量,从而具有更大的弯曲程度,提高了玻璃板的生产质量。

其中,所述运载主体4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传输配合结构41,所述传输配合结构4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运载主体40的运行方向平行;具体地,所述传输配合结构41包括两个圆轮411和一个凹型结构412,所述凹型结构412的平面部分与所述运载主体40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轮411固定安装在所述凹型结构412的凹陷部分上,两个所述圆轮411的连接方向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两个所述圆轮411之间存在间隙。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彼此相邻,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的安装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的安装方向与所述传输导轨5的延伸方向平行。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底座60、两个第一导轨61、两个第一带轮结构62、两个第一驱动机构63、第一传输电机64和第一连接轴65;其中,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位于所述第一底座60的上方,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底座60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和从动轮6202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60的两端,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传送带6203贯穿所述第一底座60,所述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传送带6203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底座60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和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从动轮6202上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底座60与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传送带6203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导轨61,所述第一导轨6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安装方向以及所述第一底座60的延伸方向彼此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导轨61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60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传送带6203的下方,所述第一导轨61的滑块6101与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传送带6203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101能够随着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传送带6203,沿着所述第一底座60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导轨61的滑轨6102上作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滑块6101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底座60的安装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能够随着所述第一导轨61的滑块6101在滑轨6102的延伸方向上作直线往复运动。

在图7中,两个互相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底座6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65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轴6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位于不同侧面的所述第一底座60端部的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65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底座60的安装方向垂直;所述第一传输电机64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底座60端部的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电机64能够驱动位于所述第一底座60上的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65转动,在所述第一连接轴65的作用下,位于两个不同侧面的所述第一底座60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同时转动,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传送带6203和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从动轮6202,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导轨61的滑块6101上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能够同步沿着所述第一导轨61的安装方向作同步直线往复运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

在图8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30,第一连杆结构631和第一旋转结构63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结构631的主动摇杆6310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结构631的从动摇杆6311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632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结构632包括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与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所述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向着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的靠近所述第一带轮结构62的主动轮6201的一端,所述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能够通过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结构631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旋转结构632的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旋转,从而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以所述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为轴作旋转运动;优选地,为了提高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的驱动准确性,使得所述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能够准确的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还包括第一旋转控制结构633,所述第一旋转控制结构633位于所述第一导轨61的上方,所述第一旋转控制结构633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结构631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控制结构633包括第一摆动件6331和两个第一感应件6332,所述第一摆动件6331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的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摆动件6331旋转,两个所述第一感应件6332与所述第一摆动件6331互相感应,当所述第一摆动件6331旋转到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感应件6332平行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停止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旋转,两个所述第一感应件6332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摆动件6331的旋转范围;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连接件6322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的旋转角度为0~90°。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包括两个第二底座70、两个第二导轨71、两个第二带轮结构72、两个第二驱动机构73、第二传输电机74和第二连接轴75;其中,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位于所述第二底座70的上方,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底座70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主动轮7201和从动轮7202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70的两端,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传送带7203贯穿所述第二底座70,所述第二底座70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20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导轨71,所述第二导轨7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安装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底座70的延伸方向彼此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导轨71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70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传送带7203的下方,所述第二导轨71的滑块7101与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传送带7203连接,所述第二导轨71的滑块7101能够随着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传送带7203,沿着所述第二底座70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二导轨71的滑轨7102上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导轨的滑块7101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底座70的安装方向平行。

在图9中,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第二底座7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7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75分别与两个位于不同侧面的所述第二底座70端部的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主动轮72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75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底座70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传输电机74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底座70端部的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主动轮7201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电机能够驱动两个位于所述第二底座70上的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主动轮720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75转动,在所述第二连接轴75的作用下,位于两个不同侧面的所述第二底座70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二凯伦结构72的主动轮7201同时转动,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二带轮结构72的传送带7203和从动轮7202,两个位于所述第二导轨72的滑块7101上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能够同步沿着所述第二导轨71的安装方向作同步直线往复运动,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

在图10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30,第二连杆结构731和第二旋转结构73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结构731的主动摇杆2310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结构731的从动摇杆2311与所述第二旋转结构732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旋转结构732包括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与第二旋转连接件7322,所述第二旋转连接件7322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230上,所述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连接件732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0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结构73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旋转结构732的第二旋转连接件7322旋转,进而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以所述第二旋转连接件7322为轴作旋转运动;为了提高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的驱动准确性,使得所述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能够准确的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还包括第二旋转控制结构733,所述第二旋转控制结构733位于所述第二导轨71的上方,所述第二旋转控制结构733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结构731的位置;具体地,所述第二旋转控制结构733包括第二摆动件7331和两个第二感应件7332,所述第二摆动件7331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的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摆动件7331旋转,两个所述第二感应件7332与所述第二摆动件7331互相感应,当所述第二摆动件7331旋转到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感应件7332平行的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停止驱动所述第二旋转连接件7322旋转,两个所述第二感应件7332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摆动件7331的旋转范围;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旋转连接件7322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的旋转角度为0~90°。

如图5所示,两个所述圆轮411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的宽度相等;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驱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结构632和所述第二旋转结构732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结构632的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或者所述第二旋转结构732的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能够稳定地嵌入在两个所述圆轮411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与所述运载主体40连接;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或者所述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转动,与所述运载主体40的传输配合结构41连接时,所述第一传输电机64或者所述第二传输电机74能够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运动,进而推动所述运载主体40在所述传输导轨5上做直线运动;对应的,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30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30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或者所述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沿着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旋转结构632的第一旋转固定件6321或者所述第二旋转结构732的第二旋转固定件7321能够从两个所述圆轮411之间的间隙内转出,从而与所述运载主体40分离。

所述控制系统8能够将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所述加热机构1、所述压弯机构2和所述冷却机构3电连接,实现对玻璃板的加热、压弯成型和冷却以及所述运载机构4的移动的同步控制;具体地,所述控制系统8还能够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的第一驱动机构63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的第二驱动机构73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61和所述第二导轨12上运动,并且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旋转结构632和所述第二旋转结构732的旋转,实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与所述运载机构4的连接与分离,进而驱动所述运载机构4移动;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8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所述加热机构1、所述压弯机构2和所述冷却机构3;在所述控制系统8的作用下,所述加热机构1对玻璃板的加热,所述压弯机构2对玻璃板的压弯成型或者不压弯成型,所述冷却机构3对玻璃板的退火冷却以及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对所述运载机构4的移动及停留能够同时进行。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一种汽车玻璃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1:将玻璃板放置在所述运载机构4内;

步骤2:加热机构1将玻璃板加热至成型温度,使被加热的玻璃板在重力作用下弯曲成型;

步骤3:第一传输机构6将运载机构4从加热机构1移动到压弯机构2;

步骤4:控制系统8选择自重模式或压弯模式;

在自重模式下,运载机构4进入所述压弯机构2内后,控制系统8控制压弯机构2不对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第二传输机构7将运载机构4直接从压弯机构2移动到冷却机构3内;

在压弯模式下,运载机构4进入压弯机构2内后停留5~60秒,控制系统8控制压弯机构2对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在完成对玻璃板的压弯成型后,第二传输机构7将运载机构4从压弯机构2移动到冷却机构3内;

步骤5:冷却机构3将玻璃板退火冷却。

在步骤2中,玻璃板的成型温度为580~640摄氏度;在步骤4中,对于玻璃面公差要求小于或者等于±2毫米的汽车玻璃产品,特别是玻璃面公差为±1毫米的汽车玻璃产品,所述控制系统8采用压弯模式,在所述压弯模式下,所述运载机构4进入所述压弯机构后停留5~60秒,优选地,所述运载机构4进入所述压弯机构后停留10~20秒,或者25~50秒;所述控制系统8控制所述压弯机构2对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在完成对所述玻璃板的压弯成型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将所述运载机构4从所述压弯机构2移动到所述冷却机构3内;对于玻璃面公差要求大于±2毫米的汽车玻璃产品,或者在进入所述压弯机构2之前出现玻璃破裂、玻璃掉落或者玻璃因为过度加热出现质量不良等异常情况时,所述控制系统8采用自重模式,在所述自重模式下,所述运载机构4进入所述压弯机构2内后,所述控制系统8控制所述压弯机构2不对所述玻璃板进行压弯成型,所述第二传输机构7将所述运载机构4直接从所述压弯机构2移动到所述冷却机构3内;通过所述控制系统8对所述压弯机构2的选择性控制,当玻璃出现破裂、掉落或者过度加热等生产异常情况时能够避免所述压弯机构2对玻璃板的进一步压弯,减小了玻璃板对所述汽车玻璃成型设备的损坏,而且所述控制系统8能够根据汽车玻璃产品的型面复杂程度,选择性控制生产模式,对于生产型面要求较为宽松的产品,或者生产玻璃形状较为单一的产品,所需的玻璃生产时间较短,生产效率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6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