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帽单元以及带帽容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帽单元以及带帽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帽单元以及带帽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存在如下带帽容器,即,具备通过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口颈部而封闭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的帽单元(栓体)。其中,也存在如下带滤茶器容器,即,具备向容器主体内放入茶叶等并进行提取的滤茶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

具体而言,下述引用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带滤茶器保温容器,即,是由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隔热部的容器主体、能够装卸地安装于该容器主体的上端开口部的口部件、以及覆盖该口部件的开口部的具有隔热部的盖体构成的保温容器,并且上述口部件具有插入至上述容器主体内的筒体,在该筒体的下端形成有滤茶器网卡合部,在该卡合部设置有滤茶器网。

另一方面,在下述引用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饮料用容器,即,具备收容部、基座部以及帽部,并具备衬垫和过滤器部,上述收容部收容饮料,上述基座部具有用于倒出上述收容部中收容的上述饮料的倒出口,上述帽部能够封闭上述倒出口,上述衬垫安装于上述基座部,防止上述收容部中收容的上述饮料的泄漏,上述过滤器部安装于上述衬垫,在从上述倒出口倒出上述饮料时,过滤上述饮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3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案登记第321555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引用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通过使滤茶器网侧的凸缘部卡合于筒体侧的卡合部,而相对于筒体装卸自如地安装滤茶器网。另一方面,在引用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中,通过将过滤器部侧的卡止部卡止于衬垫侧的卡止部,而相对于衬垫装卸自如地安装过滤器部。

在考虑到上述的滤茶器网、过滤器部的清洗性的情况下,期望滤茶器网、过滤器部的装卸容易。另外,越增大滤茶器网、过滤器部的口径,茶叶等的取出放入越容易。

然而,若根据滤茶器网、过滤器部的口径而增大容器主体的口径,则在向容器主体内放入高温的饮料并闭盖了的情况下,饮料的温度下降,容器主体内的压力减少(减压),伴随与此,帽单元被向容器主体的内侧拉入,从而变得不易开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滤茶器部件的装卸、且提高滤茶器部件的清洗性的帽单元、以及由于具备这样的帽单元从而使用便利性能够进一步提升的带帽容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帽单元以及带帽容器。

〔1〕一种帽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帽主体,在嵌入至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

防水衬垫,安装于上述帽主体下端侧的外周部,并将设置于上述容器主体内侧的伸出部与上述帽主体之间密封;以及

滤茶器部件,相对于上述帽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

上述滤茶器部件以夹在上述帽主体的下端部与上述防水衬垫之间的状态安装。

〔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茶器部件相对于上述帽主体旋转自如地安装。

〔3〕根据上述〔2〕所记载的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茶器部件具有:滤茶器主体,上部开口;和凸缘部,从上述滤茶器主体的上端部向扩径方向突出,

上述滤茶器部件在上述凸缘部夹在上述帽主体的下端部与上述防水衬垫之间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帽主体旋转自如地安装。

〔4〕根据上述〔3〕所记载的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茶器部件具有倾斜面,上述倾斜面从上述滤茶器主体的上端朝向上述凸缘部的前端倾斜,

在上述帽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与上述倾斜面抵接的抵接面。

〔5〕根据上述〔1〕~〔4〕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帽主体通过旋合而相对于上述容器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

〔6〕根据上述〔1〕~〔5〕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盖体,上述盖体在嵌入至上述帽主体内侧的状态下,通过旋合而相对于上述帽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从而将设置于上述帽主体底部的通液孔开闭。

〔7〕根据上述〔6〕所记载的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具有:

上盖,覆盖上述帽主体的上部;

中栓,在嵌入至上述帽主体内侧的状态下,通过旋合而相对于上述帽主体装卸自如地安装;以及

盖衬垫,安装于上述中栓下端侧的外周部,将上述帽主体的上述通液孔的周围与上述中栓之间密封。

〔8〕一种带帽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述〔1〕~〔7〕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帽单元;和

容器主体,安装有上述帽单元。

〔9〕根据上述〔8〕所记载的带帽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主体具有真空隔热构造。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滤茶器部件的装卸、且提高滤茶器部件的清洗性的帽单元、以及由于具备这样的帽单元从而使用便利性能够进一步提升的带帽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单元的带帽容器的闭栓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具备图1所示的帽单元的带帽容器的开栓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具备图1所示的帽单元的带帽容器的闭栓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具备图2所示的帽单元的带帽容器的开栓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帽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帽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帽单元的内侧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帽单元安装有中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中盖的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带帽容器;1…帽单元;2…容器主体;2d…上部开口部;3…外容器;4…内容器;5…真空隔热层;6…第一内螺纹部;7…伸出部;8…帽主体;8a…上部开口部;8b…抵接面;9…盖体;10…滤茶器部件;11…通液孔;12…底壁部;13…周壁部;14…扩壁部;15…倒出口部;16…槽部;17…倾斜面;18…上侧凸缘部;19…第一外螺纹部;20…防水衬垫;21…下侧凸缘部;22…第二内螺纹部;23…上盖;24…中栓;25…把持部;26…第二外螺纹部;27…盖衬垫;28…肋壁;29…滤茶器主体;29c…凸缘部;29d…倾斜面;30…中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例如具备图1~图7所示的帽单元1的带帽容器100进行说明。

此外,图1是表示具备帽单元1的带帽容器100的闭栓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具备帽单元1的带帽容器100的开栓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具备帽单元1的带帽容器100的闭栓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具备帽单元1的带帽容器100的开栓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帽单元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帽单元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帽单元1的内侧的立体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帽容器100是如下的带滤茶器容器,即,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和供该帽单元1装卸自如地安装的容器主体2,具备向容器主体2内放入茶叶等并进行提取的滤茶器。

容器主体2例如具有由不锈钢等构成的有底筒状的外容器3及内容器4,由在将内容器4收容至外容器3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彼此的口边部接合而成的双层构造的容器构成。另外,在外容器3与内容器4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5。真空隔热层5例如能够通过在被减压(抽真空)为高真空的腔室内,将设置于外容器3的底面中央部的排气孔堵塞而形成。

容器主体2具有:大致圆形状的底面部2a;筒身部2b,从底面部2a的外周直立为大致圆筒状;大致圆筒状的口颈部2c,在筒身部2b的上部侧缩径。另外,口颈部2c的上端部作为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而开口为圆形状。

口颈部2c的内周面比筒身部2b的内周面缩径。另外,在口颈部2c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部6。第一内螺纹部6由从口颈部2c的上端侧朝向下方突出为螺旋状的螺纹牙构成。并且,在第一内螺纹部6的下方,从容器主体2的内周面遍及整周突出地设置有环状的伸出部7。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带帽容器100整体上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观形状,但关于带帽容器100的外观形状,并不特别限定,能够根据尺寸、外观设计等而适当地加以变更。另外,也可以在容器主体2的外周面实施涂装、印刷等。

如图3~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构成封闭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的栓体,具备:帽主体8;盖体9,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该帽主体8;以及滤茶器部件10,相对于帽主体8装卸自如地安装。

帽主体8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帽主体8具有:通液孔11,与容器主体2的内侧连通;底壁部12,形成有通液孔11;周壁部13,从底壁部12的周围朝向上方立起而形成;扩壁部14,从周壁部13朝向上方一边逐渐扩径一边立起而形成;一对倒出口部15,使扩壁部14的一部分向扩径方向突出;以及一对槽部16,与倒出口部15连续并以将周壁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朝向底壁部12切口的方式形成。

通液孔11在底壁部12的底面中央部开口为圆形状。底壁部12从周壁部13朝向通液孔11向下倾斜(缩径)。周壁部13在底壁部12与扩壁部14之间设为同一直径(圆筒形状)。扩壁部14从周壁部13朝向帽主体8的上端部向上倾斜(扩径)。

一对倒出口部15相互对称地配置于扩壁部14的相互对置的位置。各倒出口部15通过使扩壁部14的一部分向扩径方向突出,而从周壁部13朝向帽主体8的上端部倾斜(扩径)得大于扩壁部14。由此,帽主体8的上端部作为帽主体8的上部开口部8a而开口为大致椭圆形状。

一对槽部16相互对称地配置于周壁部13的相互对置的位置。各槽部16以与倒出口部15对应的恒定宽度在上下方向切口。

在帽主体8的内侧,遍及整周地设置有从周壁部13的上端朝向扩壁部14倾斜的倾斜面17。另一方面,在帽主体8的外侧,遍及整周地设置有从周壁部13与扩壁部14之间向扩径方向突出的上侧凸缘部18。

在周壁部13(帽主体8)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部19。第一外螺纹部19由从周壁部13的下端侧朝向上方突出为螺旋状的螺纹牙构成。由此,帽主体8在从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嵌入至容器主体2的内侧的状态下,通过构成第一内螺纹部6和第一外螺纹部19的螺纹牙彼此的旋合,而相对于容器主体2装卸自如地安装。

另外,帽主体8在安装至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2c的状态下,通过上侧凸缘部18与口颈部2c的上端部抵接,而覆盖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

在周壁部13(帽主体8)下端侧的外周部,装卸自如地安装有防水衬垫20。防水衬垫20是将容器主体2的内侧与帽主体8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例如由硅酮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构成。

在帽主体8下端侧的外周部,向扩径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下侧凸缘部21。另一方面,在防水衬垫20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设置有环状的嵌合凹部20a。防水衬垫20在下侧凸缘部21嵌合至该嵌合凹部20a的状态下,遍及整周地嵌装于帽主体8下端侧的外周部。

另外,在防水衬垫20的外周部设置有弹性凸缘部20b。弹性凸缘部20b具有从防水衬垫20外周面的上端朝向下方一边弯曲一边突出的形状。

防水衬垫20在帽主体8安装至容器主体2时,成为弹性凸缘部20b一边弹性变形一边遍及整周地紧贴于伸出部7的状态。由此,能够将伸出部7与帽主体8之间密封。

另一方面,防水衬垫20通过使其自身弹性变形(拉伸伸长)而能够从帽主体8下端侧的外周部取下。由此,能够分别独立地清洗防水衬垫20和帽主体8,能够将防水衬垫20与帽主体8之间保持为卫生。

在周壁部13(帽主体8)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二内螺纹部22。第二内螺纹部22由从周壁部13的上端侧朝向下方突出为螺旋状的螺纹牙构成。

盖体9是开闭通液孔11的部分,例如具有由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的上盖23及中栓24。

上盖23是覆盖帽主体8的上部的部分,具有与帽主体8的上部开口部8a对应的大致椭圆形状,形成为偏平平板状。另外,在上盖23的上部设置有把持部25。把持部25是供使用者把持的部分,设置为从上盖23的上表面中央部突出为翅片状。

中栓24是嵌入于帽主体8的内侧的部分,具有有底大致圆筒形状,并通过熔敷等一体地安装于上盖23的下表面中央部。在中栓24的内侧,作为隔热层,例如配置有由发泡聚氨酯树脂等构成的隔热材料S。另外,作为隔热层,也可以取代上述的隔热材料S而是空气(空隙)。

在中栓24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部26。第二外螺纹部26由从中栓24的外周面的下端侧朝向上方突出为螺旋状的螺纹牙构成。由此,盖体9在从帽主体8的上部开口部8a嵌入至帽主体8的内侧的状态下,通过构成第二内螺纹部22和第二外螺纹部26的螺纹牙彼此的旋合,而相对于帽主体8装卸自如地安装。

另外,第二内螺纹部22和第二外螺纹部26由相互呈互补形的双头螺纹构成。在使用双头螺纹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帽主体8通过较少的旋转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约为450°)装卸盖体9。

在中栓24下端侧的外周部,装卸自如地安装有盖衬垫27。盖衬垫27是将底壁部12的通液孔11的周围(帽主体8的内侧)与中栓24之间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与上述防水衬垫20同样地,例如由硅酮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构成。

在中栓24下端侧的外周部,遍及整周地设置有环状的嵌合槽24a。盖衬垫27遍及整周地嵌装于该嵌合槽24a。

盖衬垫27在盖体9安装至帽主体8时,成为一边弹性变形一边遍及整周地紧贴于通液孔11的周围的状态。由此,能够将通液孔11(帽主体8的内侧)与中栓24(盖体9)之间密封。

另一方面,盖衬垫27通过使其自身弹性变形(拉伸伸长),而能够从中栓24下端侧的外周部取下。由此,能够分别独立地清洗盖衬垫27和盖体9,能够将盖衬垫27与盖体9之间保持为卫生。

在中栓24的相互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一对肋壁28。各肋壁28位于比第二外螺纹部26靠上方的位置,并设置为从中栓24的外周面沿周向延伸且向扩径方向突出。另外,肋壁28设置为比形成第二外螺纹部26的螺纹牙更向扩径方向突出。并且,肋壁28设置为比槽部16的宽度更宽地沿周向延伸。

滤茶器部件10构成滤茶器,例如具有由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的有底大致圆筒状的滤茶器主体29。另外,滤茶器主体29(滤茶器部件10)的内径与通液孔11的内径相同。

在滤茶器主体29的周围,在上下方向及周向排列地设置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狭缝29a。另外,在滤茶器主体29的底部,排列为同心圆状地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多个狭缝29a。

滤茶器主体29的上端部作为滤茶器主体29的上部开口部29b,开口为圆形状。另外,在滤茶器主体29的上端部,向扩径方向突出地设置有凸缘部29c。并且,在滤茶器主体29的上端部,设置有以从凸缘部29c的外周朝向上方缩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29d。

另一方面,在帽主体8的下端部,设置有与该倾斜面29d抵接的抵接面8b。抵接面8b设置为遍及整周地向下筒部8c的内侧倾斜,该下筒部8c从底壁部12的通液孔11的周围朝向下方突出。

滤茶器部件10在凸缘部29c夹持在帽主体8的下端部(下筒部8c)与防水衬垫20之间的状态下,相对于帽主体8旋转自如地安装。

在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中,在向上述的帽主体8安装滤茶器部件10时,一边使滤茶器部件10旋转一边将其向帽主体8的底部按压,从而防水衬垫20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使凸缘部29c夹持在帽主体8的下端部(下筒部8c)与防水衬垫20之间。由此,能够将滤茶器部件10以容易且稳定的状态相对于帽主体8安装。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中,在从容器主体2取下了帽主体8的状态下,滤茶器部件10相对于帽主体8的装卸容易,并且在取下了滤茶器部件10的状态下,也能够将帽单元1安装于容器主体2来使用。并且,通过使滤茶器部件10的内径与通液孔11的内径相同,从而茶叶等相对于该滤茶器部件10的取出放入变得容易。由此,能够提高滤茶器部件10的清洗性。

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的带帽容器100中,从图1及图3所示的盖体9封闭了通液孔11的状态起,使盖体9在规定角度范围(约90°)向开方向转动,从而如图2及图4所示,成为一对倒出口部15及通液孔11敞开的状态。从该状态起,通过倾斜容器主体2,而能够不从帽主体8取下盖体9地将容器主体2内的饮料(液体)从通液孔11通过槽部16及倒出口部15向杯子等倒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中,在上述的一对倒出口部15及通液孔11敞开的状态下,是一对肋壁28与一对倒出口部15相对的状态。另外,在一对肋壁28与一对倒出口部15相对的状态下,隔着倒出口部15的肋壁28的两侧处于与倾斜面17相对的高度位置。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中,在通过槽部16及倒出口部15倒出容器主体2内的饮料(液体)时,饮料碰到肋壁28,从而能够限制经由槽部16及倒出口部15流出的饮料的流量,使其稳定。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中,能够防止在饮料产生脉动而使得饮料向周围飞散、饮料的断液变差。

如以上那样,在具备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帽单元1的带帽容器100中,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本发明并非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帽单元1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的结构的基础上例如安装有图8及图9所示的那样的中盖30的结构。此外,图8是表示在帽单元1安装有中盖3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中盖30的结构的立体图。

中盖30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具有与通液孔11对应的圆板形状。另外,在中盖30,在与面内的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在该面内的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狭缝30a。并且,在中盖30下表面侧的外周部设置有一对脚部30b。一对脚部30b在中盖30的周围的相互对置的位置设置为沿中盖30的周向延伸且向下方突出。

中盖30通过使一对脚部30b嵌合于滤茶器主体29的上部开口部29b,而相对于帽主体8装卸自如地安装。

在具备这样的中盖30的帽单元1中,能够通过中盖30防止滤茶器部件10内收容的茶叶与容器主体2内的饮料(液体)一起从通液孔11流出。

此外,在上述帽单元1中,并非一定限定于上述的在滤茶器主体29设置有多个狭缝29a的滤茶器部件10的结构,例如也能够使用在滤茶器主体29呈网眼状地设置有多个孔部的滤茶器部件1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具有上述的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而拥有保温·保冷功能的带帽容器100,但能够对具备不拥有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的带帽容器应用本发明。

技术分类

06120115927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