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4:30


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配电网系统中,主要通过云平台集中管控的方式对整个系统的管理进行优化,以实现对系统中各类设备的综合管控。但是,随着各类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等柔性负荷广泛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中式管控体系将存在传输带宽压力大、实时性差的缺陷,因此需要对配电网的管控体系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和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对业务终端进行协同管控,能够有效降低传输带宽压力,提高管控的实时性,同时利用RESTful技术、SNMP技术和Openflow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协同管控的效率和便利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包括物联网管理平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和业务终端,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利用RESTful技术和SNMP技术与物联网管理平台和业务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对业务终端进行管理,并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与调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利用RESTful技术和SNMP技术与物联网管理平台和业务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对业务终端进行管理,并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与调度,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对业务终端的统一管理,而且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和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对业务终端进行协同管控,能够有效降低传输带宽压力,提高管控的实时性,同时利用RESTful技术、SNMP技术和Openflow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协同管控的效率和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包括硬件模块,硬件模块包括下行通信模块、主控模块和上行通信模块,下行通信模块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业务数据;主控模块对业务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处理得到业务处理数据,并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得到管理数据;上行通信模块包括业务通道和管理通道,通过业务通道将业务数据和/或业务处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并通过管理通道将管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硬件模块还包括安全加密模块,安全加密模块对边缘物联代理装置与物联网管理平台和业务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入和数据交互进行安全加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硬件模块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对业务数据、业务处理数据和管理数据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包括软件功能模块,软件功能模块包括通信协议适配模块、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边缘计算模块和管控模块,通信协议适配模块利用RESTful技术对业务终端进行通信协议适配,以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业务数据;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对业务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本地数据存储;边缘计算模块对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处理得到业务处理数据;管控模块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虚拟化、资源编排、虚拟容器管理和业务终端管理并输出管理数据,以及将管理数据、业务数据和/或业务处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信协议适配模块通过动态加载通信软件或通信插件的方式进行通信协议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边缘计算模块包括协议解析子模块、行为分析子模块、数据融合计算子模块和网络业务行为监测子模块,协议解析子模块进行通信协议解析,行为分析子模块对业务终端的业务行为动态分析,数据融合计算子模块对业务终端进行检测、联合分析和就地处理,网络业务行为监测子模块对业务终端的网络行为进行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管控模块包括资源虚拟化子模块、资源编排子模块、虚拟容器管理子模块和业务终端管理子模块,资源虚拟化子模块进行虚拟资源的管理,资源编排子模块进行虚拟资源和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的编排,虚拟容器管理子模块对业务应用程序进行加载和对容器资源进行管理,业务终端管理子模块获取业务终端的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软件功能模块还包括安全模块,安全模块包括安全策略管理模块、异常行为检测模块、通道非法监听模块和设备安全认证模块,安全策略管理模块提供安全管理策略,异常行为检测模块监测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内的异常行为,通道非法监听模块监听边缘物联代理装置与物联网管理平台和业务终端数据交互过程中的非法行为,设备安全认证模块对物联网管理平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和业务终端安全认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软件功能模块还包括通信网络接口模块,通信网络接口模块包括网络接入协议组件、SG-CIM接口组件、边缘计算接口组件、管控接口组件和安全接口组件,以进行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内各模块间的数据交互。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硬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中协议匹配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参考图1所示,该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可包括:物联网管理平台10、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和业务终端30。其中,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利用RESTful技术和SNMP技术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和业务终端30进行数据交互以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10对业务终端30进行管理,并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与调度。

具体而言,物联网管理平台10也可以称为云平台,由于云计算擅长全局性、非实时性、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够在长周期维护、业务决策支撑等领域发挥优势,因此将云计算应用于物联网管理平台10中,以对业务终端进行远程管控。由于边缘计算适用局部性、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够很好的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决策与执行,因此将边缘计算应用于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中,以对业务终端进行本地管控。并且,物联网管理平台10与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紧密协同,以实现对业务终端30的协同管控,例如,为了减少对传输带宽的压力和传输成本,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中的边缘计算先将原始数据过滤和清洗后再传送到物联网管理平台10中完成进一步的处理,形成“基于云计算的全局优化+基于边缘计算的局部优化”的协同方式。

在云边协同管控中,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利用RESTful技术和SNMP技术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和业务终端30进行数据交互以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10对业务终端30进行管理,即物联网管理平台10利用RESTful技术和SNMP技术协同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对业务终端30进行管理,同时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与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RESTful是一种网络软件架构原则,在RESTful架构中,可使用POST、DELETE、PUT和GET四种请求方式分别对指定的URL资源进行增删改查操作,并且基于RESTful的应用程序接口适用于资源集中型服务、访问量大且对访问实效比较高的服务、以及面向公网的且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开放型应用程序接口服务,同时能够简化服务调用过程,提高访问效率,因此可将其应用于物联网管理平台10与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之间的接口,以及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业务终端30之间的接口的设置,以提高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和业务终端30之间的交互效率。RESTful也是基于HTTP协议的一种实现,可采用HTTP的形式传递数据,如采用HTTP的形式接收业务终端30发送的业务数据,并在对业务数据进行边缘计算获得业务处理数据后,将其以HTTP的形式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10。

SNMP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IETF的网络管理协议。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和通用性,因此可将其应用于物联网管理平台10与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之间以及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业务终端30之间的网络管理。

Openflow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属于数据链路层,能够控制网上交换器或路由器的转发平面,借此改变网络数据包所走的网络路径,并且基于Openflow实现SDN,能够在网络中实现软硬件的分离以及底层硬件的虚拟化,因此可将其应用于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中,以便于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10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与调度。

即,本申请采用云边协同技术,结合RESTful、SNMP和Openflow技术实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和物联网管理平台10对业务终端30的协同管控,其中利用RESTful实现物联网管理平台10与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以及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业务终端30的之间的接口,利用SNMP在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业务终端30之间以及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之间实现对业务终端30的管控,从而实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10对业务终端30的管控。同时,在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内部,通过Openflow进行整体资源的管理与调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利用RESTful技术和SNMP技术与物联网管理平台和业务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对业务终端进行管理,并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与调度,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对业务终端的统一管理,而且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和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对业务终端进行协同管控,能够有效降低传输带宽压力,提高管控的实时性、数据的利用率以及业务服务水平,同时利用RESTful技术、SNMP技术和Openflow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协同管控的效率和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包括硬件模块21,硬件模块21包括下行通信模块211、主控模块212和上行通信模块213,下行通信模块211接收业务终端30发送的业务数据;主控模块212对业务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处理得到业务处理数据,并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得到管理数据;上行通信模块213包括业务通道和管理通道,通过业务通道将业务数据和/或业务处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10,并通过管理通道将管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10。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所示,硬件模块21还可包括安全加密模块214,安全加密模块214对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和业务终端30之间的通信接入和数据交互进行安全加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所示,硬件模块21还可包括存储模块215,存储模块215对业务数据、业务处理数据和管理数据进行存储。

具体地,硬件模块21可由下行通信模块211、主控模块212、上行通信模块213、安全加密模块214、存储模块215和电源模块216等构成。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主控模块212为基础,下行通信模块211、上行通信模块213、安全加密模块214以及存储模块215等通过标准定义接口与主控模块212进行数据交互,同时电源模块216为整个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提供工作电源。

下行通信模块211为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提供下行通信接口,以便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业务终端30建立通信连接,下行通信接口可包括网口、RS485、RS232、PLC、无线(如微功率、WiFi、Lora等)、USB以及控制端口,以实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业务终端30(如采集器等)的信息传输,包括接收业务终端30发送的业务数据。

主控模块212基于主控芯片SCM701设计,该芯片采用Cortex-A7架构、单芯4核、工作主频为1.2GHz、芯片最大功耗为600mA,内嵌Mali400MP2 GPU,通过GPU增强芯片的并行运算能力,内置自主可控操作系统、Docker容器及自主编排技术,负责进行统一的控制与处理,实现业务数据就地处理、智能分析,并对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以降低物联网管理平台10的压力。

上行通信模块213具有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进行通信的能力,支持广域加速和报文压缩,同时具有流量统计功能。上行通信模块213支持两路通讯通道,包括业务通道和管理通道,其中通过业务通道将业务相关数据如业务数据和对业务数据处理获得的业务处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10,通过管理通道传输业务设备管理、容器管理、应用程序管理等的通讯数据至物联网管理平台10。上行通信模块213支持3G/4G APN管理,支持查询3G/4G网络、模块信息、接口统计信息等,以及支持通讯模块复位及固件升级等。

安全加密模块214采用安全芯片,支持硬件级的数据安全加密,以保障系统的数据通信安全。存储模块215可配置有DDR内存和EMMC数据存储,与主控模块212相连交换数据,以对业务相关数据等进行存储。

电源模块216可为220V工频电源或储能备用电源,给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供电。电源模块216分析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的供电需求,采用主、备用双电源供电模式,并支持掉电监测告警功能,支持超级电容,掉电后系统可运行5秒到10秒。其中,主电源采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进行供电,供电电压为12V;备用电源采用铅酸蓄电池供电,供电电压为12V,并且铅酸蓄电池可利用AC-DC开关电源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板双充电模式,保证主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至少4小时。整个电源模块具备抗TVS过压、抑制尖峰、浪涌的功能,并具备高电磁兼容性、高环境适应性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包括软件功能模块22,软件功能模块22包括通信协议适配模块221、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222、边缘计算模块223和管控模块224,通信协议适配模块221利用RESTful技术对业务终端30进行通信协议适配,以接收业务终端30发送的业务数据;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222对业务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本地数据存储;边缘计算模块223对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处理得到业务处理数据;管控模块224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物理资源进行资源虚拟化、资源编排、虚拟容器管理和业务终端管理并输出管理数据,以及将管理数据、业务数据和/或业务处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管理平台10。

具体地,软件功能模块22为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的稳定运行提供环境,通过软件平台虚拟化实现软硬件解耦和软件APP化,可包括通信协议适配模块221、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222、边缘计算模块223和管控模块224等。其中,通信协议适配模块221利用RESTful设计合适的接口协议,以通过软件来适配各种通信协议,实现异构业务终端30的统一接入,进而实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与业务终端30之间的数据交互,例如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接收业务终端30发送的业务数据。更为具体地,可采用RESTful协议,通过对通信协议适配组件的逻辑架构和功能进行设计,构建基于RESTful的协议适配框架,并进行RESTful解析,实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对不同业务终端的协议适配。该通信协议适配模块221支持的通信协议可包括以太网、PLC、RS485、WiFi、ZigBee、LPWAN、光口以及其它现场通信协议等。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协议适配模块221可通过动态加载通信软件或通信插件的方式进行通信协议适配。

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222实现数据的本地数据存储及基本处理功能,为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的边缘计算、安全、管控等模块提供基础数据。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222可包括数据处理子模块、数据存贮子模块、数据库管理子模块、访问服务子模块以及支撑工具子模块等,其中数据处理子模块实现基本处理功能,如对业务数据进行预处理等;数据存贮子模块实现本地数据存储,如对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等;数据库管理子模块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访问服务子模块提供对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库等的访问服务;支撑工具子模块实现数据的支撑。

边缘计算模块223应用边缘计算技术,结合DPI数据包解析、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业务行为动态分析等技术,执行业务服务预处理、业务卸载机制,从而减轻网络拥塞、降低时延,具有高层协议解析、行为分析能力,并能对各区域各设备的多源信息进行自动检测、联合分析、就地处理等融合计算,例如对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222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得到业务处理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边缘计算模块223包括协议解析子模块、行为分析子模块、数据融合计算子模块和网络业务行为监测子模块等,其中协议解析子模块进行通信协议解析,行为分析子模块对业务终端的业务行为动态分析,数据融合计算子模块对业务终端进行检测、联合分析和就地处理,网络业务行为监测子模块对业务终端的网络行为进行监测。同时,边缘计算模块223支持各种边缘计算业务应用策略的开发、更新与加载,支持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的边缘计算功能的灵活管理与扩展等。

管控模块224支持对业务和资源的有效管控,通过数据互联接口与业务终端30和物联网管理平台10进行通信,以采集流量数据,并实现接入、通信、计算和存储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具体表现为通过Openflow技术实现底层物理资源的虚拟化与灵活分配、业务的动态编排以及终端和虚拟容器的管控。更为具体地,通过Openflow将网络拓扑镜像到管控模块224,管控模块224初始化网络拓扑,并在初始化完成后,管控模块224实时更新网络拓扑,向每个转发节点发送转发表,每个节点根据转发表在网络内传送业务数据,以实现底层物理资源的虚拟化与灵活分配、业务的动态编排以及终端和虚拟容器的管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控模块224可包括资源虚拟化子模块、资源编排子模块、虚拟容器管理子模块和业务终端管理子模块等,其中资源虚拟化子模块进行虚拟资源的管理,例如对虚拟机等虚拟化资源的管理;资源编排子模块进行虚拟资源和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的编排,例如基于SDN设计和集中式分级调度的资源管理方法实现对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内的虚拟化资源的编排,并配合物联网管理平台10实现对全网资源的统一编排;虚拟容器管理子模块对业务应用程序进行加载和对容器资源进行管理,例如通过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的协同实现业务应用程序的远程加载和对轻量级容器资源的发布、配置、部署和运行管理;业务终端管理子模块获取业务终端的业务数据,具体可包括业务终端能力灵活组合配置管理、业务终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业务终端及资源统一管控、用户管理等,其通过监控和管理接口获取相关业务终端的运行状态数据。

下面结合上述硬件模块21和软件功能模块22中的部分模块来对协议匹配过程进行描述,参考图4所示,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下行通信模块接收来自业务终端发送的信息采集源数据,实现采集数据的终端侧汇聚和统一接入。

步骤S102: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对接收的数据的合法性进行检验。若合法,则执行步骤S104;若不合法,则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3,重新采集数据。

步骤S104,主控模块内的通信协议适配模块探测到有新的本地数据传输,分析数据传输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是否模块已预置。如果已预置,则进行数据包解析,并执行步骤S107;如果未预置,则执行步骤S105。

步骤S105,主控模块内的管控模块调用虚拟容器管理模块实现业务应用程序的远程加载。

步骤S106,根据管控模块指令加载业务应用程序设置协议,完成数据包的解析工作。

步骤S107和步骤S108,主控模块内的边缘计算模块根据解析的业务类型与要求,决定数据处理方式:若解析结果为业务告警,则执行步骤S109;若解析结果为定时召测、定点上报数据类业务,则可通过边缘计算模块进行数据预处理后存储模块缓存处理后的数据,并在数据汇聚完成后,完成数据的封装,并执行步骤S109;若解析结果为异常数据,则返回步骤S101重新接收数据。

步骤S109,上行通信模块通过相应的通信协议自动转化待传输数据并执行数据传输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软件功能模块22还包括安全模块225,其综合数据、业务、网络、设备四个方面提供安全保障,结合业务终端30的安全芯片、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以及物联网管理平台10的安全功能组件等,实现业务终端30的接入和数据传输通道的安全。安全模块225可包括安全策略管理模块、异常行为检测模块、通道非法监听模块和设备安全认证模块等,其中安全策略管理模块提供安全管理策略,异常行为检测模块监测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内的异常行为,通道非法监听模块监听边缘物联代理装置与物联网管理平台和业务终端数据交互过程中的非法行为,设备安全认证模块对物联网管理平台、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和业务终端安全认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软件功能模块22还包括通信网络接口模块226,通信网络接口模块226可包括网络接入协议组件、SG-CIM接口组件、边缘计算接口组件、管控接口组件和安全接口组件等,以进行边缘物联代理装置20内各模块间的数据交互。同时,通过开放接口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进行通信,以与物联网管理平台10协作通过网络虚拟化等方式实现业务安全隔离和服务质量。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利用RESTful技术和SNMP技术与物联网管理平台和业务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协同物联网管理平台对业务终端进行管理,并利用Openflow技术对云边协同管控系统的整体资源进行管理与调度,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对业务终端的统一管理,而且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和边缘物联代理装置对业务终端进行协同管控,能够有效降低传输带宽压力,提高数据利用率和业务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数据处理效率,提高管控的实时性,同时利用RESTful技术、SNMP技术和Openflow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协同管控的效率和便利性。另外,在边缘物联代理装置中采用Docker容器技术,能够实现硬件平台化、业务APP化,增强了业务灵活部署、可定制化的程度,同时支持多容器部署,实现不同业务横向隔离,同时采用自主可控操作系统,内置安全芯片,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相关技术
  • 配电网的云边协同管控系统
  • 一种边云协同管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15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