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4:58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及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据国外流行病学统计,心衰患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上升,65岁以上患者可达6%~10%,且治愈率低,预后差,约有半数患者在五年内死亡,而在亚洲,心衰患病率比西方国家还要严重,国内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衰患病率约为1.3%,现约有440万成年心衰患者。可见心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负担。目前,心衰的治疗已经由传统的扩张血管药、利尿剂、强心药等发展到现在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为主的标准治疗方案。随着抗心衰药物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新的抗心衰药物运用于临床,如rhBNP、Istaroxime等,但其价格贵、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临床应用有限,心衰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仍然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重治疗、轻预防”的现状使我国心衰病防治面临愈加严峻的形势。在中医学中并无慢性心衰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为“心悸、怔忡、喘证、水肿、心水”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心衰的病位在心,但心衰的发生发展与肾、肺、脾、肝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发挥中医药对CHF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协调作用,积极挖掘云南民族药药源优势,寻找研发出既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又能针对心衰发生发展中的主要病理机制及促发因素进行早期干预的纯中药制剂,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期盼,也是中医药防治心衰的前景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药组合物;进一步提供该中药组合物之制备剂型,以及用途。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景鹤养心舒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红景天20~40份,仙鹤草30~60份,桂枝5~20份,炒葶苈子5~20份,云茯苓20~30份,丹参10~20份,炙甘草5~20份组成。

进一步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景鹤养心舒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加入医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备成汤剂、丸剂、片剂、胶囊剂、膏剂、糖浆剂、颗粒剂、粉剂和散剂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景鹤养心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心衰病药物中的应用或在制备治疗气虚血瘀水停证药物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中并无慢性心衰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为“心悸、怔忡、喘证、水肿、心水”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心衰的病位在心,但心衰的发生发展与肾、肺、脾、肝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医学提出了“心衰病”,是以乏力、心悸、气喘、水肿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心悸、心痛等疾病的后期,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归宿。临床所见,心衰病多以老年人多见,《灵枢·天年》中“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虚,……;八十岁,肺气衰,……”;《医林改错》载:“无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血不利则为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印证了心衰病气虚、血瘀、水停的病机发展规律及以虚为主的体质特点,故心衰病中气虚为本,体液代谢依赖气的推动,气虚日久,导致瘀血、水停等代谢废物产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推动相因,循环往复。气虚则血行瘀阻、水液气化失常,血行瘀阻则化生水饮,血瘀又加重气虚,水饮内停复又累及血运,阻碍气机运化,三者交互影响,形成“气虚、血瘀、水停”病机的恶性循环,导致疾病不断进展。

由此可见,本病的基本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证。其基本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利水”。本发明人基于中医辨证论证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地方民族药的特色及现代医学的研究基础而遣药组方。本发明基础组方中各药味的作用机理为:

红景天(RhodiolaroseaL.)益气平喘、养心通脉为君药;

桂枝温通心脉,助阳化气,合云茯苓可增强膀胱气化之功,助其通利小便,输布水液;葶苈子既有强心之力,又有泻肺行水之功,可达到泻肺平喘,利尿行水消肿的目的;与益气药相伍可增强补气固表、利水之效;仙鹤草,补诸虚,取强壮扶正补虚之效,在协同强心同时,可使心率减慢,减轻机体耗氧,同时可增强其红景天之补气之效,四者合为臣药,协同发挥益气、温阳、强心、利水、消肿之功效;

取丹参为佐药,发挥其通行血脉,化瘀止痛,宁心安神之效,加之可扩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能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以“国老”甘草为使药,可养心脉,调和诸药,合桂枝辛甘化阳,合茯苓,共奏健脾益气利水,养心宁神之功,全方共凑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

红景天,为云南迪庆香格里拉藏区野生高山红景天,藏族习称为“索罗玛宝”,称其为“火焰草”、“八宝草”。《其性平,味甘苦,归肺、心经。有培补元气、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健脑益智、滋补强身,被誉为“高原人参”。后世《本草纲目》记载“红景天,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是“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现代实用本草》又言其有抗疲劳和强心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的红景天苷在心肌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同时提高心肌细胞活性,对抗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抑制心肌的重组重构。

仙鹤草(AgrimoniapilosaLedeb.)始载于《本草图经》,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常用名为脱力草、性味苦涩而平,主要功能除了收敛止血功能外,仙鹤草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强壮扶正补虚。著名中医学家施今墨认为仙鹤草可强心、兴奋呼吸。近年来对仙鹤草的水提取物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有较强发热抗氧化活性成分,配合红景天明显增强其补气、抗缺氧,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云茯苓,又名云苓,产于云南之道地药材,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等”,《滇海虞衡志》: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其活血化瘀作用已为公认,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之一为丹参酮ⅡA(TanⅡA),其磺化剂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现已广泛用于心绞痛、脑卒中、肿瘤、肝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TanⅡA通过改善心肌肥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及改善心脏神经重构和电生理异常等机制,发挥抗心室重构作用。TanⅡA对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心室重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葶苈子(Drabanemorosa L.),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葶苈子既有强心之力,又有泻肺行水之效。近年来,对葶苈子的水提取物的强心药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葶苈子水提取物能增加犬的左心室心肌收缩性和泵血功能,并能增加冠脉流量,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但葶苈子的水提物对心率、动静脉氧分压及动静脉氧溶解度却无明显影响。说明葶苈子的水提取物具有显著强心和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葶苈子的氯仿提取物能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增强射血功能,增加血输出量。以上药物的选择有望在慢性心衰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机制“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室重组重构”等主要病理机制及促发因素发挥作用。

本发明景鹤养心舒颗粒治疗慢性心衰病,可改善心衰病(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症状积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LVEF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景鹤养心舒有望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心室重构上发挥靶点作用优势。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紧扣心衰病“气虚为病理基础、血瘀为病机关键、水停为标实病变”即“气虚、血瘀、水停”的基本病机而选方用药。

2、围绕“益气活血利水”的根本治疗法则进行遣方用药。心肺气(阳)虚为主,标实为瘀血、水饮。病位在心,可涉及肺、脾、肾诸脏,气、血、水相互作用为病,通过益气活血利水阻断其恶性循环,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3、以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理念进行遣方用药:即心衰病“气虚、血瘀、水停”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的“心室重构”病理机制相结合进行遣方用药。通过益气活血利水调节能量代谢、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抵抗细胞凋亡、阻断心室重构,能有效发挥治疗慢性心衰的靶点治疗作用。

4、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贯穿于始终,防病于先。通过调补气血,调畅气机、平衡阴阳,进一步起到抑制其病程发生发展的作用。

5、本发明组方配伍精当、科学合理,药性天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方共奏“强益气、重活血、善利水”之功,直对慢性心衰病“气虚、血瘀、水停”三大病理要素;可有效缓解心衰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通过初步临床研究证实,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且无毒副作用。

6、本发明组方中单味药特色在于选用了具有云南民族医药特色为主的组方思路,有助于开发利用特色民族药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发明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根据本发明教导所做任何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红景天20~40份,仙鹤草30~60份,桂枝5~20份,炒葶苈子5~20份,云茯苓20~30份,丹参10~20份,炙甘草5~20份组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含有制附子15~30份,干姜10~15份。

方中:制附子发挥“补火助阳”,助桂枝温通心脉,体现心肾同治;干姜“温脾阳,散寒化饮。”对于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都有相关的治疗作用。干姜还有抗炎、抗缺氧,利尿等功效。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含有干姜10~15份,细辛3~6份,五味子10~15份。

方中:干姜“温脾阳,散寒化饮”,细辛性味辛香走窜,上可达巅顶,通利九窍,有温肺化饮,主治寒饮咳喘。五味子性味酸涩,敛肺气,纳肾气,宁心气,主治虚喘,心悸。三者常合而用之,达温阳化饮之功。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还含有防己15~20份,黄芪30~80份,15~30份。

方中:防己药性苦,辛,寒,归膀胱,肺经。有利水消肿,善走下行,而泄下焦膀胱水饮,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者。还有降血压作用。黄芪为补气之要药,具备补气固表、利尿功效,取益气行水之效。白术具备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取培土制水之功。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组方中加入医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备成汤剂、丸剂、片剂、胶囊剂、膏剂、糖浆剂、颗粒剂、粉剂和散剂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煎煮:将组方中除桂枝外的各药味按药水重量比1:6~1:12加水煎煮1~3次,每次30min~90min,合并煎煮液;

(2)浓缩:将所得煎煮液在55~75℃,-0.02~-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60℃时密度为1.20~1.35g/ml;

(3)干燥:将稠膏于65~75℃,-0.02~-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备用;

(4)按组方中重量份称取桂枝,与干膏粉混合,并加入20~40g制粒辅料混匀,加入适量60%~95%的乙醇,湿法制粒,干燥后即得颗粒剂。

所述制粒辅料为糊精、麦芽糊精或蔗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煎煮:将组方中红景天,桂枝,云茯苓,丹参按重量份称量,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其余药味按组方量称量,并按药水重量比1:6~1:12加水煎煮1~3次,每次30min~90min,合并煎煮液;

(2)浓缩:将所得煎煮液在55~75℃,-0.02~-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60℃时密度为1.20~1.35g/ml;

(3)干燥:将稠膏于65~75℃,-0.02~-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备用;

(4)将粉碎的细粉与干膏粉混合,用水或30%及以下浓度乙醇泛丸,即得丸剂。

所述的景鹤养心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心衰病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景鹤养心舒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气虚血瘀水停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方药剂型,除已有的颗粒剂外,优选丸剂,原因如下:方中桂枝含挥发油成分,制剂生产中为保留该成分常采用方法有单独提取挥发油入药,或将桂枝粉碎后入药,如此可避免煎煮、浓缩过程中挥发油的流失。更好地发挥其药效作用。

实施例1

取红景天30g,仙鹤草55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30g,丹参15g,炙甘草10g,加水煎煮2次,每次6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5℃,-0.05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2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10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30g糊精混匀,加入7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2

取红景天20g,仙鹤草30g、炒葶苈子10g,云茯苓20g,丹参10g,炙甘草5g,加水煎煮3次,每次45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70℃,-0.03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3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5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40g糖粉混匀,加入6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3

取红景天40g,仙鹤草60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25g,丹参15g,炙甘草15g,加水煎煮1次,每次9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2。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55℃,-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65℃,-0.03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15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20g糊精混匀,加入90%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4

取红景天25g,仙鹤草50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30g,丹参15g,炙甘草10g,制附子15g,干姜10g,首先将制附子先煎煮1h,然后再加入其他药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6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8。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5℃,-0.03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5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20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30g糊精混匀,加入7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5

取红景天35g,仙鹤草55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25g,丹参15g,炙甘草15g,制附子30g,干姜15g,首先将制附子先煎煮1h,然后再加入其他药味,加水煎煮3次,每次3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8。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75℃,-0.02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3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3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5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40g糖粉混匀,加入6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6

取红景天40g,仙鹤草60g、炒葶苈子20g,云茯苓30g,丹参20g,炙甘草20g,干姜15g,细辛6g,五味子15g。加水煎煮3次,每次45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8。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75℃,-0.02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0g/ml。将上述稠膏于75℃,-0.03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20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40g糊精混匀,加入6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7

取红景天20g,仙鹤草30g、炒葶苈子5g,云茯苓20g,丹参10g,炙甘草5g,干姜10g,细辛3g,五味子10g。加水煎煮1次,每次9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55℃,-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65℃,-0.05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5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40g糊精混匀,加入6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8

取红景天25g,仙鹤草35g、炒葶苈子10g,云茯苓25g,丹参15g,炙甘草10g,防己15g,黄芪30g,白术15g。加水煎煮2次,每次4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6。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0℃,-0.04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5℃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65℃,-0.05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10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20g糊精混匀,加入6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9

取红景天35g,仙鹤草50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25g,丹参15g,炙甘草15g,防己20g,黄芪80g,白术30g。加水煎煮2次,每次6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8。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5℃,-0.05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5℃时密度为1.3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4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取桂枝15g,粉碎,加入上述干膏粉,加入30g糊精混匀,加入65%的乙醇,制粒,即得。

实施例10

取红景天30g,桂枝10g,云茯苓30g,丹参5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50g,炒葶苈子15g,炙甘草10g,加水煎煮2次,每次6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5℃,-0.04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4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10%乙醇泛丸,即得。

实施例11

取红景天20g,桂枝5g,云茯苓20g,丹参10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40g、炒葶苈子10g,炙甘草5g,加水煎煮3次,每次45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70℃,-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即得。

实施例12

取红景天40g,桂枝15g,云茯苓25g,丹参15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55g、炒葶苈子15g,炙甘草15g,加水煎煮1次,每次9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2。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5℃,-0.05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5℃,-0.05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即得。

实施例13

取红景天25g,桂枝5g,云茯苓25g,丹参10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40g,炒葶苈子5g,炙甘草5g,制附子15g,干姜10g;制附子先煎1h,然后再加入仙鹤草、炒葶苈子、炙甘草加水8倍水量,煎煮2次,每次60min,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5℃,-0.03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0℃,-0.03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10%乙醇泛丸,即得。

实施例14

取红景天35g,桂枝10g,云茯苓25g,丹参10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35g,炒葶苈子10g,炙甘草15g,制附子30g,干姜15g;制附子先煎1h,然后再加入仙鹤草,炒葶苈子,炙甘草加水6倍水量,煎煮2次,每次70min,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0℃,-0.02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65℃,-0.02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10%乙醇泛丸,即得。

实施例15

取红景天35g,桂枝20g,云茯苓30g,丹参20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60g、炒葶苈子20g,炙甘草20g,干姜10g,细辛3g,五味子10g,加水煎煮3次,每次3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2。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55℃,-0.03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55℃,-0.06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即得。

实施例16

取红景天30g,桂枝20g,云茯苓20g,丹参10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30g、炒葶苈子10g,炙甘草10g,干姜15g,细辛6g,五味子15g加水煎煮1次,每次9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0。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65℃,-0.05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65℃,-0.03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即得。

实施例17

取红景天40g,桂枝20g,云茯苓30g,丹参15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45g,炒葶苈子15g,炙甘草20g,防己15g,黄芪30g,白术15g,煎煮2次,每次40min,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55℃,-0.05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5℃,-0.02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10%乙醇泛丸,即得。

实施例18

取红景天20g,桂枝10g,云茯苓20g,丹参10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取仙鹤草30g、炒葶苈子5g,炙甘草5g,防己20g,黄芪80g,白术30g加水煎煮1次,每次80min,每次原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8。将上述所得煎煮液在55℃,-0.06MPa真空度下浓缩成稠膏,稠膏50℃时密度为1.25g/ml。将上述稠膏于75℃,-0.02MPa真空度下干燥成干膏,并粉碎得100目干膏粉。加入上述各药味细粉,混匀,用水泛丸,即得。

实验例

本发明组方景鹤养心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之气虚血瘀水停证实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申请人昆明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专家门诊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剔除10例,脱落1例,最终61例为有效病例,其中治疗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73.13±5.24)岁,病程5~14年;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72.10±8.54)岁,病程4~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1.2.2中医诊断标准:根据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气虚血瘀水停证辨证标准;主症:气喘,乏力,浮肿,心悸,胸闷或胸刺痛;次症:自汗,腹胀满,纳差,尿少,眠欠佳;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脉弱;具备主症4项,次症2项,结合舌脉象,便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1.3.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1.3.2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

1.3.3符合心衰病气虚血瘀水停证标准;

1.3.4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妊娠期、恶性肿瘤、痴呆或精神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慢性心衰常规治疗:包括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CCB、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降糖药物等,疗程30天。

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景鹤养心舒颗粒(红景天30g,桂枝10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30g,仙鹤草50g,丹参15g,炙甘草10g),由康仁堂药业统一配制,1袋/次,日3次,150ml温开水冲服,疗程30天。

1.6观测指标

1.6.1中医证候和症状积分评定:中医症状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定,气喘,乏力,浮肿,心悸,胸闷或胸刺痛;自汗,腹胀满,纳差,尿少,眠欠佳共计10个症状,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赋值0分、1分、2分、3分。

1.6.2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划分。

1.7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处理措施及消失时间。

1.8疗效评定标准

1.8.1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主症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疗后证候积分为0分或减少70%;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小于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加重:治疗后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

1.8.2心功能分级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力衰竭完全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有效: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变。

1.9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整理汇总,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符合偏态分布者非参数检验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描述。统计结果以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以P<0.05、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中医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两组中医总有效率比较n(%)(表1)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

2.2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国内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衰患病率约为1.3%,现约有440万成年心衰患者[4]。可见心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负担。目前,心衰的治疗已经由传统的扩张血管药、利尿剂、强心药发展到现在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为主的标准治疗方案。随着抗心衰药物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新的抗心衰药物运用于临床,如rhBNP、Istaroxime等,但其价格贵、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临床应用有限,心衰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现状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临床实践证明本发明人以传统中医药理疗为基础,综合辩证,利用红景天这一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天然药物为君药,精心遣药组方的景鹤养心舒颗粒(丸剂)本发明景鹤养心舒颗粒(丸剂)对慢性心衰,尤其气虚血瘀水停证引起的心衰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标本兼治,作用持久,预后效果好。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效果。

典型病案1:

患者严XX,女,65岁,云南昆明人。因“反复胸闷、喘息4年余,加重伴肢肿1月”于2019年3月就诊。患者自述近4年来因劳累后反复出现胸闷气短,体力活动后加重,伴间断性双下肢浮肿,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腹胀,头晕,偶有咳嗽、咯白粘痰。曾在外院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间断服用“螺内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等,病情尚稳定。近1月来,轻度体力活动即感胸闷心悸,气短喘息,头昏头晕,午后双下肢足踝部位浮肿,胁肋部、腰背部疼痛不适。

初诊症见:神志清楚,目光少神,面色晄白,形态正常,步态自如,语音低沉。胸闷、心悸,喘息气短,活动后尤甚,头昏头晕,胁肋部、腰背部疼痛,神疲乏力,双下肢胫前及踝部轻度凹陷性浮肿。舌淡暗体胖,舌边有齿痕,舌下瘀点,苔薄白,脉沉弱;二便可,夜眠欠安,纳少。

中医诊断为心水病,气虚血瘀水停证。综合辨证确定以“益气活血利水,温肺散寒”为基本治则。

拟方:景鹤养心舒颗粒,具体方药:红景天30g,仙鹤草40g,桂枝10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30g,丹参20g,炙甘草10g。按本发明制备方法将该方制备成颗粒剂。嘱开水调服,1袋/次,3次/次,餐后1小时服用。治疗1周后复诊。

二诊:患者心悸胸闷气短症状缓解,双下肢浮肿减退,舌淡暗,舌边齿痕减轻,舌下瘀点,苔薄白,脉沉弱。守原方再服用10天复诊。

三诊:患者活动后无明显心悸胸闷气短症状,双下肢无明显浮肿,予景鹤养心舒原方治疗10天。半月后回访患者,诉状态良好,病情平稳,活动自如,喘症无复发。

临床病案2

患者叶某,女,63岁,因“反复胸闷、喘息2年余,加重伴肢肿肢冷1周”就诊。初诊症见:胸闷,喘息气短,心悸,乏力,双下肢水肿伴手足厥冷,大便稀溏,纳眠差。舌淡暗,舌边有齿痕,舌下瘀点,苔薄白,脉沉弱。

中医诊断为心水病,气虚血瘀水停证兼有阳虚。综合辨证确定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

拟方:景鹤养心舒颗粒加味,具体方药:红景天20g,仙鹤草40g,桂枝15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20g,丹参15g,制附子15g,干姜10g,炙甘草15g。按本发明制备方法将该方制备成颗粒剂,嘱开水调服,1袋/次,3次/日,餐后1小时服用。嘱1周后复诊。

二诊: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有所缓解,尿量增多,双下肢浮肿减轻,手足厥冷症状有所改善,舌淡暗,舌边齿痕,苔薄白,脉沉,守原方继续治疗10天。

三诊:患者活动后无明显胸闷气短症状,乏力减轻,手足转暖,大便成形,舌淡苔白,脉沉,予景鹤养心舒原方治疗10天。一月后回访患者,病情平稳,活动自如,喘症无复发。

典型病例3

患者张某,男,70岁,因“反复胸闷、胸隐痛1年余,加重伴喘息5天”入院。初诊症见:心悸,喘促胸闷,动则加重,不能平卧,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神疲乏力,双下肢水肿。纳眠差,大便可,小便少。舌暗淡,舌边有齿痕,舌下脉络迂曲,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辨证诊断为喘证,气虚血瘀水停证。综合诊断后确定以“益气活血利水,温肺散寒”为基本治则。

拟方:景鹤养心舒加味,具体方剂:红景天30g,仙鹤草30g,桂枝15g,炒葶苈子15g,云茯苓30g,丹参15g,干姜15g,细辛6g,五味子15g,炙甘草15g。按本发明制备方法将该方制备成颗粒剂,嘱开水调服,1袋/次,3次/日,餐后1小时服用,嘱3天后复诊。

二诊:患者胸闷胸痛、喘促有减轻,尿量增加,肢肿减轻,少咳,白色泡沫痰减少,舌淡,舌边齿痕减轻,脉沉细,嘱守上方再服用1周。

三诊: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减轻,基本活动自如,可以平卧,肢肿消退,舌淡苔白,脉沉,予景鹤养心舒原方继续治疗10天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胸闷喘息胸痛等症状无复发。

典型病例4

患者阳某,男,52岁,因“反复胸闷、气短喘息3月余,加重伴腹胀肢肿1周”入院。初诊症见:胸闷、心悸,喘息气促,活动后尤甚,腹胀纳差,头昏头晕,神疲乏力,腰骶部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面色晦暗,纳眠差。小便少,大便溏。舌暗体胖,舌边齿痕明显,有瘀点,脉沉

中医诊断为心水病,气虚血瘀水停证。综合诊断确定以“益气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

拟方:景鹤养心舒加味,具体方剂:红景天30g,仙鹤草30g,桂枝10g,炒葶苈子20g,云茯苓30g,丹参15g,防己20g,黄芪30g,白术15g,炙甘草10g。按本发明制备方法将该方制备成颗粒剂,嘱开水调服,1袋/次,3次/日,餐后1小时服用,嘱7天后复诊。

二诊:患者气短、胸闷有减轻,尿量明显增加,肢肿减轻,舌质暗红,舌边齿痕减轻,苔薄白,脉沉,守原方再服用7天后复诊。

三诊:患者胸闷气喘、乏力症状明显减轻,浮肿消退,食欲增加,基本活动自如,无明显腹胀,大便成型。继续以景鹤养心舒颗粒原方治疗10天,患者上述病症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良好,愈后随访,症状无复发。

相关技术
  • 河豚毒素在制备治疗犬瘟热的药物组合物中应用、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药物制剂
  • 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药物包合物、静脉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22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