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滤芯结构及净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9:36


滤芯结构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滤芯结构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净水设备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滤芯结构是净水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

通常,净水设备中需要配置多种功能的滤芯层,而现有技术中的滤芯结构,每个滤芯结构中配置一种功能的滤芯层,因此净水设备中需要配置多个滤芯结构。

然而,每一个滤芯结构与净水设备都会产生接口,这会导致净水设备的接口数量较多,漏水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净水设备漏水风险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滤芯结构,包括壳体和多个滤芯组件;

多个所述滤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进水通道,至少两个所述滤芯组件的进水侧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第一滤芯组件和第二滤芯组件;

所述第一滤芯组件和所述第二滤芯组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和所述第二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进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组件包括第一滤芯层和第二滤芯层;所述第一滤芯层套设在所述第二滤芯层外侧,所述第一滤芯层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进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

所述第一滤芯层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滤芯层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芯层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滤芯层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二盖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盖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二滤芯层的出水侧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壳体贯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层为PP滤芯层,所述第二滤芯层为CTO滤芯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芯组件包括第三滤芯层、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三滤芯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滤芯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滤芯层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进水通道;

所述第一滤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三滤芯层的出水侧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穿过所述第一滤芯组件,且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壳体贯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滤芯层为超滤滤芯层。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三滤芯组件;

所述第三滤芯组件具有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与所述壳体贯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三滤芯组件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滤芯组件包括第四滤芯层、第三盖体、第四盖体和第三支架;

所述第四滤芯层的顶部与所述第三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滤芯层的底部与所述第四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盖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与所述第四滤芯层的出水侧连通,且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与所述壳体贯穿设置;

所述第四滤芯层、所述第三盖体和所述第四盖体均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内,所述第三支架具有环状侧壁,所述第三盖体和所述第四滤芯层均与所述环状侧壁间隔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四盖体与所述环状侧壁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滤芯层为炭棒滤芯层。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滤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设备还包括反渗透过滤组件;

所述第二滤芯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进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滤芯结构,包括壳体和多个滤芯组件;多个所述滤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进水通道,至少两个所述滤芯组件的进水侧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连通。多个滤芯组件中的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可以通过第一进水通道进水,即第一进水通道与外部设备产生一个接口的情况下,就可以为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供水,能够减少滤芯结构与外部设备的接口数量,从而减少净水设备的接口数量,以降低净水设备的漏水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中第一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中第二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中第三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的流程图。

图标:1-第一滤芯组件;11-第一盖体;111-第一出水通道;12-第二盖体;13-PP滤芯层;14-CTO滤芯层;2-第二滤芯组件;21-第一支架;211-第二出水通道;22-第二支架;23-超滤滤芯层;3-壳体;4-第一进水通道;5-第三滤芯组件;51-第二进水通道;52-第三盖体;521-第三出水通道;53-第四盖体;54-第三支架;55-炭棒滤芯层;6-反渗透过滤组件;61-进水阀;62-增压泵;63-RO膜滤芯;64-单向高压开关;7-第一水龙头;8-第二水龙头;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芯结构及净水设备,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滤芯结构及净水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壳体3和多个滤芯组件;多个滤芯组件均设置在壳体3内;壳体3内具有第一进水通道4,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与第一进水通道4连通。

多个滤芯组件中的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可以通过第一进水通道4进水,即第一进水通道4与外部设备产生一个接口的情况下,就可以为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供水,能够减少滤芯结构与外部设备的接口数量,从而减少净水设备的接口数量,以降低净水设备的漏水风险。

并且,设置多个滤芯组件可以增加一个滤芯结构中的滤芯组件数量,进而能够增加滤芯结构中不同滤芯层的数量,使滤芯结构的功能性增加,多种功能的滤芯层集成在一个滤芯结构中能够降低滤芯结构的更换成本,进而降低净水设备整机制造成本。

多个滤芯组件的数量可以为2、3、4或5等任意适合的数量。本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可以是多个滤芯组件中的所有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均与第一进水通道4连通,也可以是多个滤芯组件中的部分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均与第一进水通道4连通。且多个滤芯组件的滤芯层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进水侧与第一进水通道4连通的至少两个滤芯组件,可以沿壳体3的轴向依次设置在壳体3内,也可以沿壳体3的径向依次设置在壳体3内。

本实施例中,多个滤芯组件包括第一滤芯组件1和第二滤芯组件2;第一滤芯组件1和第二滤芯组件2沿壳体3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滤芯组件1的进水侧和第二滤芯组件2的进水侧均与壳体3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进水通道4。

第一滤芯组件1和第二滤芯组件2沿壳体3的轴向依次设置,能够缩小壳体3的径向尺寸,减小壳体3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净水设备整机安装空间的要求。

第一滤芯组件1中可以设置一个滤芯层;也可以设置多个滤芯层,且多个滤芯层依次套接。第一滤芯组件1中设置多个滤芯层时,多个滤芯层可以共用第一进水通道4进水,并共用一个出水通道出水,能够进一步减少进出水接口数量。

此外,设置多个滤芯层,且多个滤芯层依次套接,能够降低滤芯结构的整体体积,降低了净水设备整机安装空间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滤芯组件1包括第一滤芯层和第二滤芯层;第一滤芯层套设在第二滤芯层外侧,第一滤芯层与壳体3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进水通道4。

具体地,通过第一进水通道4进入的原水流入第一滤芯层的进水侧,经第一滤芯层过滤后由第一滤芯层的出水侧流出至第二滤芯层的进水侧,经第二滤芯层过滤后由第二滤芯层的出水侧流出。

进一步地,第一滤芯组件1还包括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第一滤芯层的顶部和第二滤芯层的顶部均与第一盖体11固定连接,第一滤芯层的底部和第二滤芯层的底部均与第二盖体12固定连接;第一盖体11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出水通道111,第一出水通道111与第二滤芯层的出水侧连通,且第一出水通道111与壳体3贯穿设置。

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粘接,也可以为超声波焊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第一出水通道111凸出于第一盖体11的顶部,第二滤芯层的出水侧流出的水经第一出水通道111可以流出壳体3。

其中,第一滤芯层可以为PP滤芯层13、CTO滤芯层14或超滤滤芯层23等任意适合的形式,第二滤芯层可以为PP滤芯层13、CTO滤芯层14或超滤滤芯层23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第一滤芯层为PP滤芯层13,第二滤芯层为CTO滤芯层14。

pp滤芯(又称熔喷滤芯)是一种采用无毒无味聚丙烯为原料,经过加热熔融,喷射、牵引、接收成型而制成的滤材,其中PP滤芯可以为熔喷PP滤芯、绕线PP滤芯或折叠PP滤芯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CTO滤芯是一种炭棒滤芯,CTO滤芯可以为压缩炭棒滤芯、挤出炭棒滤芯或烧结炭棒滤芯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第一滤芯层为PP滤芯层13,第二滤芯层为CTO滤芯层14时,原水经第一滤芯组件1过滤后,可以为反渗透过滤组件6提供预处理功能。

进一步地,第二滤芯组件2包括第三滤芯层、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三滤芯层的顶部与第一支架21固定连接,第三滤芯层的底部与第二支架22固定连接,第三滤芯层与壳体3的内壁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一进水通道4;第一滤芯组件1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第一支架21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出水通道211,第二出水通道211与第三滤芯层的出水侧连通;第二出水通道211穿过第一滤芯组件1,且第二出水通道211与壳体3贯穿设置。

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超声波焊接,也可以为粘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能够为第三滤芯层提供支撑力。

第一滤芯组件1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上,第一支架21也对第一滤芯组件1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出水通道211凸出于第二盖体12的顶部,第三滤芯层的出水侧流出的水经第二出水通道211可流出壳体3。具体地,通过第一进水通道4进入的原水流入第三滤芯层的进水侧,经第三滤芯层过滤后由第三滤芯层的出水侧流出至第二出水通道211,并通过第二出水通道211流出壳体3。

第三滤芯层可以为PP滤芯层13、CTO滤芯层14或超滤滤芯层23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第三滤芯层为超滤滤芯层23,原水经超滤滤芯层23过滤后,可生成超滤净化水,从而使第二滤芯组件2可为用户提供大流量超滤净化水。

超滤滤芯层23在灌聚胺脂胶水时,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能够为超滤滤芯层23提供支撑。

进一步地,多个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三滤芯组件5;第三滤芯组件5具有第二进水通道51,第二进水通道51与壳体3贯穿设置。

设置第三滤芯组件5,可以增加滤芯组件数量,进而增加滤芯结构中不同滤芯层的数量,使滤芯结构的功能性增加,从而降低滤芯结构的更换成本,进而降低净水设备整机制造成本。

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三出水通道521,水通过第二进水通道51流入第三滤芯组件5,经第三滤芯组件5过滤后,通过第三出水通道521流出壳体3。

其中,第三滤芯组件5可以设置在壳体3内任意适合的位置,例如,第一滤芯组件1、第二滤芯组件2和第三滤芯组件5可以沿壳体3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滤芯组件1、第二滤芯组件2和第三滤芯组件5也可以沿壳体3的径向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滤芯组件1套设在第三滤芯组件5外侧。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第一滤芯组件1内部的空间设置第三滤芯组件5,从而降低滤芯结构的整体体积,降低了净水设备整机安装空间的要求。

进一步地,第三滤芯组件5包括第四滤芯层、第三盖体52、第四盖体53和第三支架54;第四滤芯层的顶部与第三盖体52固定连接,第四滤芯层的底部与第四盖体53固定连接;第三盖体52的顶部形成有第三出水通道521,第三出水通道521与第四滤芯层的出水侧连通,且第三出水通道521与壳体3贯穿设置;第四滤芯层、第三盖体52和第四盖体53均设置在第三支架54内,第三支架54具有环状侧壁,第三盖体52和第四滤芯层均与环状侧壁间隔设置并形成第二进水通道51,第四盖体53与环状侧壁密封设置。

具体地,第三盖体52和第四盖体53对第四滤芯层起到支撑作用,第三盖体52和第四盖体53与第四滤芯层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也可以为焊接等任意适合的形式。水通过第二进水通道51流入第四滤芯层的进水侧,经过第四滤芯层过滤后,水通过第四滤芯层的出水侧流入第三出水通道521,并通过第三出水通道521流出壳体3。并且,第四盖体53与环状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9,以使第四盖体53与环状侧壁保持密封状态。

第三滤芯组件5安装在第一支架21上,第二出水通道211穿过第四滤芯层,并且第二出水通道211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槽,该卡槽内设置密封圈9,使密封圈9位于第二出水通道211与第四滤芯层之间,起到的密封作用。

第四滤芯层可以为PP滤芯层13、CTO滤芯层14或超滤滤芯层23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第四滤芯层为炭棒滤芯层55。反渗透过滤组件6过滤后的RO水,经过第四滤芯层过滤后,口感可以得到改善。

本实施例提供的滤芯结构,多个滤芯组件中的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可以通过第一进水通道4进水,即第一进水通道4与外部设备产生一个接口的情况下,就可以为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供水,能够减少滤芯结构与外部设备的接口数量,从而减少净水设备的接口数量,以降低净水设备的漏水风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如图6至图7所示,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滤芯结构。多个滤芯组件中的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可以通过第一进水通道4进水,即第一进水通道4与外部设备产生一个接口的情况下,就可以为至少两个滤芯组件的进水侧供水,能够减少滤芯结构与外部设备的接口数量,从而减少净水设备的接口数量,以降低净水设备的漏水风险。

进一步地,净水设备还包括反渗透过滤组件6;第二滤芯组件2的出口与反渗透过滤组件6进口连通,反渗透过滤组件6出口与第二进水通道51连通。

具体地,第二滤芯组件2中的第一滤芯层为PP滤芯层13,第二滤芯层为CTO滤芯层14,第三过滤组件中的第四滤芯层为炭棒滤芯层55。

原水经过第二滤芯组件2过滤处理后流入反渗透过滤组件6,第二滤芯组件2为反渗透过滤组件6提供预处理,反渗透过滤组件6过滤得到的RO水通过第三过滤组件的过滤,能够得到口感更佳的反渗透净化水。

具体地,如图6所示,净水设备还设置第一水龙头7和第二水龙头8,第一水龙头7与第二出水通道211连通,第二水龙头8与第三出水通道521连通。反渗透过滤组件6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阀61、增压泵62、RO膜滤芯63和单向高压开关64,进水阀61的进水口与第一出水通道111连通,单向高压开关64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通道51连通。

在第一水龙头7打开且第二水龙头8关闭时,原水经超滤滤芯层23过滤后由第一水龙头7排出超滤净化水。

在第一水龙头7和第二水龙头8均打开时,净水设备会同时制备超滤净化水和RO纯水;其中,制备超滤净化水的过程为:原水经超滤滤芯层23过滤后由第一水龙头7排出超滤净化水;制备RO纯水的过程为:单向高压开关64闭合、进水阀61打开且增压泵62启动,原水经过第一滤芯组件1中的PP滤芯层13和CTO滤芯层14过滤后,经增压泵62增压后输送至RO膜滤芯63过滤,RO膜滤芯63过滤所得的RO纯水进入第三滤芯组件5的炭棒滤芯层55中进行过滤,过滤后由第二水龙头8排出。

在第一水龙头7关闭且第二水龙头8打开时,净水设备制备RO纯水,RO纯水的制备过程与上文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净水设备的滤芯旋出结构及净水设备
  • 净水设备、滤芯以及用于净水设备的滤芯识别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82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