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6:07


一种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

背景技术

惯性开关是利用质量块感受到运动体加速或减速惯性力而闭合,实现电路通断控制功能的一种开关。惯性开关在导弹技术领域有广泛的需求,是导弹发射、飞行过程中及撞靶过程中感受环境力变化的重要部件。当过载开关的闭合阈值较高时,一般的惯性开关接通电路后受到穿靶过载影响并不能稳定闭合,可能导致闭合时间小于传感器采集时间,导致漏记层;当过载开关的闭合阈值较低时,惯性开关质量块在出靶后并不能可靠分离,可能导致无法识别靶间空飞,导致漏记层;在穿靶过程中,质量体在各种干扰叠加状态下呈现出不断震荡的状态,不能提供稳定的闭合信号,因此本开关提供给控制器电容充放电过程,实现了开关的计层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具有闭合过载阈值高、闭合后能够提供稳定闭合信号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包括外壳,所述内沿轴线方向依次装有钢球、弹簧、芯极、绝缘座、电容;

钢球、弹簧构成开关的过载敏感装置,当开关感受到弹上撞靶冲击过载,钢球以外壳内壁为导向,沿轴线方向运动并压缩弹簧,并与芯极导通,实现开关的闭合功能,当弹上撞靶冲击过载消失,即弹体出靶,钢球以外壳内壁为导向,弹簧抗力使钢球沿轴线反方向运动,并与芯极脱离,实现开关的断开功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壳与弹簧、钢球均为导通状态,构成开关一极,所述芯极构成开关另一极,绝缘座对芯极与外壳进行绝缘隔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壳外侧安装有绝缘壳。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外壳上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内部设有台阶,钢球、弹簧沿轴线位置依次安装在外壳空腔内,绝缘座安装在内腔台阶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座下方设有绝缘垫,绝缘垫套设在芯极外侧,绝缘垫下方灌封,将整个开关封闭成整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座和绝缘垫外侧设有垫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绝缘座内设有定位开槽,芯极安装在绝缘座定位开槽处,芯极与电容一极连接,电容另一极与外壳连接。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结构设计紧凑,空间利用合理,闭合过载阈值高,开关闭合触点采用刚性接触,并在闭合后形成电容放电充电回路,在导弹穿靶环境下能够保证开关闭合后控制器正确识别入靶、出靶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断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垫圈、3-绝缘座、4-芯极、5-弹簧、6-绝缘垫、7-绝缘壳、8-钢球、9-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包括外壳1、垫圈2、绝缘座3、芯极4、弹簧5、绝缘垫6、绝缘壳7、钢球8、电容9。

所述绝缘壳7内沿轴线方向依次装有外壳1、钢球8、弹簧5、芯极4、绝缘座3、垫圈2、绝缘垫6、电容9,外壳1上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内部设有台阶,钢球8、弹簧5沿轴线位置安装至外壳1空腔,垫圈2、绝缘座3安装至外壳1内腔台阶位置,垫圈2设于绝缘座3和绝缘垫6外侧,绝缘垫6位于绝缘座3下方,绝缘座3内设有定位开槽,芯极4安装至绝缘座3定位开槽处,芯极4与电容9一极连接,电容9另一极与外壳1连接,绝缘垫6下方灌封将整个开关封闭成整体。外壳1与弹簧5、钢球8均为导通状态,构成开关一极,芯极4构成开关另一极,绝缘座3将芯极4与外壳1进行绝缘隔离。

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

钢球8、弹簧5构成开关的过载敏感装置,当开关感受到弹上撞靶冲击过载,钢球8以外壳1内壁为导向,沿轴线方向运动并压缩弹簧5,并与芯极4导通,实现开关的闭合功能,当弹上撞靶冲击过载消失,即弹体出靶,钢球8以外壳1内壁为导向,弹簧5抗力使钢球8沿轴线反方向运动,并与芯极4脱离,实现开关的断开功能,开关闭合到断开完成一次计层功能。

本申请的可提供冲击信号高阈值惯性开关,结构设计紧凑,空间利用合理,闭合过载阈值高,开关闭合触点采用刚性接触,并在闭合后形成电容放电充电回路,在导弹穿靶环境下能够保证开关闭合后控制器正确识别入靶、出靶信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8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