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白芷中10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一种白芷中10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测定白芷中10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是常用大宗药食同源中药,在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领域应用广泛,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良药。白芷在全国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河北等,习称“川白芷”、“亳白芷”、“禹白芷”、“祁白芷”。我国自1963年版始,历版药典中均收载了白芷,其现行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了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但是质控指标单一,只有欧前胡素单成分含量测定。又通过市场调研和文献研究,发现白芷质量控制存在以下较大问题。一是现有质量标准质控指标单一,不能反映药材真实质量;二是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硫磺熏蒸问题,安全隐患较大。白芷为根类药材,主要含呋喃香豆素类和挥发性成分,含淀粉也较多,不及时干燥很容易腐烂,因此产地药农习惯硫磺熏蒸,但是众多研究发现,白芷中主要香豆素类活性成分熏硫后损失较大,进而影响其镇痛药理活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芷中10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甲醇进行提取,并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对照品,精称定,加甲醇制成含花椒毒酚2μg,水合氧化前胡素5μg,白当归素5μg,花椒毒素2μg,佛手柑内酯2μg,白当归脑5μg,氧化前胡素10μg,欧前胡素10μg,珊瑚菜5μg,异欧前胡素1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本品粉末过三号筛后取0.2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测定法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色谱条件:

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A:乙腈,

流动相B:水,

检测波长:254nm,

柱温为30℃,

梯度洗脱,

优选的,理论板数按欧前胡素峰计算不低于500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超声处理1小时,功率400W,频率50kHz。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中药发挥疗效的成分复杂而多元,质量控制需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与多成分测定有机结合,共同反映药材品质。本方法在前人研究者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测定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芷中10种香豆素类成分的方法,尤其是将不易分离的白当归脑与氧化前胡素成功分离,对白芷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本方法采用甲醇进行提取,确保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并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解决了使用同一提取方法、在同一测定系统完成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关键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中花椒毒酚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2为本发明中水合氧化前胡素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3为本发明中白当归素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4为本发明中花椒毒素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5为本发明中佛手柑内酯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6为本发明中白当归脑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7为本发明中氧化前胡素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8为本发明中欧前胡素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9为本发明中珊瑚菜素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10为本发明中异欧前胡素成分最大吸收光谱;

图11为本发明中28℃柱温耐用性图谱;

图12为本发明中30℃柱温耐用性图谱;

图13为本发明中32℃柱温耐用性图谱;

图14为本发明中0.9ml/min流速耐用性图谱;

图15为本发明中1.0ml/min流速耐用性图谱;

图16为本发明中1.1ml/min流速耐用性图谱;

图17为本发明中Thermo,C18(5μm,4.6×250mm)色谱柱耐用性图谱;

图18为本发明中Waters Symmtry,C18(5μm,4.6×250mm)色谱柱耐用性图谱;

图19为本发明中COSMOSIL 5C18-MS-Ⅱ(5μm,4.6×250mm)色谱柱耐用性图谱;

图20为本发明中资生堂Capcell pak C18 MGⅡ(5μm,4.6×250mm)色谱柱耐用性图谱;

图21为本发明中SHIMADZU VP-ODS C18(5μm,4.6×250mm)色谱柱耐用性图谱;

图22为本发明中Ultimate 3000仪器耐用性图谱;

图23为本发明中Shimadzu LC-20AT仪器耐用性图谱;

图24为本发明中Waters e2695-2998仪器耐用性图谱;

图25为本发明中Agilent 1260仪器耐用性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理论板数按欧前胡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含花椒毒酚2μg,水合氧化前胡素5μg,白当归素5μg,花椒毒素2μg,佛手柑内酯2μg,白当归脑5μg,氧化前胡素10μg,欧前胡素10μg,珊瑚菜5μg,异欧前胡素1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400W,频率50kHz)1小时,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上述实施例按照药典要求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方法准确可靠、灵敏、专属,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该含量测定方法可以适用于白芷的质量控制。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Shimadzu LC-20AT(四元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Waters e2695-2998(四元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紫外检测器);

Mettler XPE26分析天平(0.001mg);

Mettler XS105DU分析天平(0.01mg);

美国Millipore公司超纯水仪。

色谱柱:

Thermo,C18(5μm,4.6×250mm)

Boston Green ODS,C18(5μm,4.6×250mm)

Waters Symmtry,C18(5μm,4.6×250mm)

COSMOSIL 5C18-MS-Ⅱ(5μm,4.6×250mm)

资生堂Capcell pak C18 MGⅡ(5μm,4.6×250mm)

1.2试剂与试药:

试剂:甲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0014118,分析纯);

乙腈(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批号:F22M2A201,色谱纯);

水为超纯水。

对照品:花椒毒酚对照品(批号2009-24-7,以98%计)、水合氧化前胡素对照品(批号2643-85-8,以98%计)、白当归素对照品(482-25-7,以98%计)、氧化前胡素对照品(批号737-52-0,以99.6%计)、白当归脑对照品(批号26091-79-2,以98%计)、珊瑚菜素对照品(批号2543-94-4,以98%计)购自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花椒毒素对照品(批号DST210407-062,以98%计)、佛手柑内酯对照品(批号DST210409-012,以98%计)购自成都德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欧前胡素对照品(批号110826-201918,以99.0%计)、异欧前胡素对照品(批号110827-202113)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方法确定

2.1色谱条件的选择

2.1.1波长的选择

如图1,文献中白芷香豆素类成分测定多选择254nm和300nm波长,取10种对照品溶液,在200nm~400nm进行光谱扫描,10种香豆素类成分最大吸收见图1。经试验,样品在254nm波长处峰形好,分离佳,故选择254nm作为10种成分的测定波长。

2.1.2提取溶剂的选择

取白芷药材(批号BBZ2022006)粉末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精密加入乙醇、50%甲醇、70%甲醇、甲醇25ml,超声处理(功率400W,频率50KHz)60分钟,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结果见表1。甲醇溶剂提取的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最高,且峰形较好,杂峰较少,容易滤过,因此选择甲醇作为提取溶剂。

表1不同提取溶剂对白芷含量(mg/g)的影响考察

2.1.3提取方式的选择

取白芷药材(批号BBZ2022006)粉末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400W,频率50KHz,时间60min)、回流(时间60min)等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影响,提取条件及测定结果见表2。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测得的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从简便、易操作上考虑,选择超声提取方法。

表2不同提取方法对白芷含量(mg/g)的影响考察

2.1.4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白芷药材(批号BBZ2022006)粉末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分别考察了超声处理(功率400W,频率50KHz)45、60、75分钟,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结果见表3,表明超声时间45min以上含量基本相同,因此超声时间选定为60分钟。

表3不同提取时间对白芷含量(mg/g)的影响考察

3方法学验证

3.1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称取花椒毒酚3.093mg、水合氧化前胡素6.022mg、白当归素6.049mg、花椒毒素3.096mg、佛手柑内酯3.050mg、白当归脑3.938mg、氧化前胡素5.008mg、欧前胡素5.211mg、珊瑚菜素4.912mg、异欧前胡素5.038mg,加甲醇配成系列浓度溶液,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表4~13,10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

表4花椒毒酚线性考察结果

表5水合氧化前胡素线性考察结果

表6白当归素线性考察结果

表7花椒毒素线性考察结果

/>

表8佛手柑内酯线性考察结果

表9白当归脑线性考察结果

表10氧化前胡素线性考察结果

表11欧前胡素线性考察结果

/>

表12珊瑚菜素线性考察结果

表13异欧前胡素线性考察结果

3.2重复性试验

取白芷药材(批号BBZ2022006)粉末,称取粉末0.1、0.2、0.3g各3份,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10种成分含量(mg/g)。结果见表14,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表14重复性试验结果(单位mg/g)

/>

3.3准确度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白芷药材(批号BBZ2022006)粉末,称取粉末0.1、0.2、0.3g各3份,共取9份,精密称定,加入高、中、低三种浓度混合对照品溶液,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5~24,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表15花椒毒酚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16水合氧化前胡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17白当归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18花椒毒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19佛手柑内酯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0白当归脑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1氧化前胡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2欧前胡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3珊瑚菜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24异欧前胡素回收率试验结果

3.4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1、2、5、12、15、24小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积分值,见表2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

表25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3.5耐用性试验

3.5.1柱温考察

在不同柱温下测定同一批白芷样品,测定结果见表26、图2,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色谱系统对柱温有较好的耐用性。

表26不同柱温含量测定结果(mg/g)

3.5.2流速考察

在不同流速下测定同一批白芷样品,测定结果见表27、图3,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色谱系统对流速有较好的耐用性。

表27不同流速含量测定结果(mg/g)

3.5.3色谱柱考察

采用五种不同色谱柱,测定同一批药材含量,结果见表28,色谱图见图4,供试品色谱中各主成分出峰时间适宜,分离良好,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色谱系统对色谱柱有较好的耐用性。

表28不同色谱柱含量测定结果(mg/g)

注:ⅠThermo,C

ⅢCOSMOSIL5C

ⅤSHIMADZUVP-ODSC

3.5.4仪器考察

采用同一根色谱柱(Waters Symmtry,C18,5μm,4.6×250mm),分别用不同品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同一批白芷样品,测定结果见表29、图5,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色谱系统对仪器有较好的耐用性。

表29不同仪器含量测定结果(mg/g)

注:ⅠUltimate 3000;ⅡShimadzuLC-20AT;ⅢWaterse2695-2998;ⅣAgilent 1260

6样品测定

根据制定的方法对26批白芷样品进行了测定,见表30。

表30白芷药材样品测定(mg/g)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分类

06120115929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