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污泥干化循环结构及污泥干化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9:07


一种污泥干化循环结构及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污泥干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干化循环结构及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作中必要的工序在于污泥干化脱水,而目前常见的污泥干化脱水方法中最为环保的技术是低温污泥干化技术,也就是利用电能直接加热气体来进行污泥干化,但此项技术中最大的问题是废热比较多,回收利用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污泥干化循环结构,以解决低温污泥干化过程中废热利用率低,能耗消耗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泥干化循环结构,其包括至少两级干化加热机构,一级干化加热机构引入外部空气或者污泥干化产生的气体后通过一级加热器由风机输出加热后气体;

二级干化加热机构将引入的外部空气或者污泥干化产生的气体分别经过空气过滤器和全热交换器被过滤和降温,过滤降温后的气体通过冷凝器干燥,再经过全热交换器升温后被二级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气体由风机输出。

进一步的,一级干化加热机构和二级干化加热机构的气体输出端上下分置。

进一步的,一级干化加热机构和两个二级干化加热机构配合放置。

进一步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板式过滤器和/或袋式过滤器。

进一步的,一级干化加热机构中的风机输入端口位于一隔离空间中,该隔离空间由一级隔离板分割成两个独立空间,一个与一级加热器和一级干化加热机构中的风机输入端口连通,另一个为二级输出隔离空间,二级输出隔离空间与全热交换器和二级加热器连通。

进一步的,一级隔离板和一级加热器连通处所在平面呈夹角。

进一步的,一级隔离板和二级加热器连通处所在平面呈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空间两侧分置有二级干化加热机构的全热交换器,且每个全热交换器均置于一交换空间内,交换空间被分隔成转换空间和二级输出过度空间,在交换空间下方设有干燥空间,通过二级干燥隔离板将干燥空间分隔成二级干燥过度空间和冷凝过度空间,全热交换器上下侧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二级干燥过度空间连通,冷凝器位于冷凝过度空间内,冷凝器输入端与二级干燥过度空间连通,其输出端与二级输出过度空间连通,全热交换器左右两侧分别与二级输出过度空间和二级输出隔离空间连通;

在隔离空间下方设有二级输出空间,所述二级输出空间被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放置二级干化加热机构中的二级加热器,下层中放置用于输出二级干化加热机构气体的风机,且每个二级干化加热机构均具有置于独立空间的风机,二级加热器与风机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二级干燥隔离板临近全热交换器处的部分与干燥空间的顶部成夹角。

进一步的,全热交换器置于交换空间中,该交换空间上方与空气过滤器连通,交换空间的下方与二级干燥过度空间连通,所述二级干燥过度空间一侧与冷凝器连通。

进一步的,冷凝器通过二级输出过度空间与全热交换器连通。

进一步的,二级输出过度空间和交换空间由同一个空间隔离形成。

一种污泥干化循环结构的污泥干化系统,以解决整个低温污泥干化过程中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同时加快干化速度的问题。

一种利用污泥干化循环结构的污泥干化系统,其包括污泥干化输送管道、污泥干化输出管道、污泥干化加热机构、污泥干化输入网带和污泥干化输出网带;

两个及以上的污泥干化加热机构并排放置并与污泥干化通过空间组成污泥干化加热系统,污泥干化输入网带和污泥干化输出网带均置于污泥干化通过空间内,且污泥干化输入网带与污泥干化输出网带之间夹设有一级干化加热机构风机的输出口,污泥干化输出网带下方为二级干化加热机构风机的输出口;

污泥干化输入网带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污泥干化输出网带;

污泥干化输送管道的出口与污泥干化输入网带的输入端连通,污泥干化输出网带的输出端通过输出通道与污泥干化输出管道连通;

污泥干化输送管道的入口位于污泥干化输出管道的入口下方。

进一步的,污泥干化输送管道的出口处和污泥干化输出管道的入口处部分为平缓通道状态。

进一步的,输出管道通过输出绞龙与污泥干化输出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化输入网带位于污泥干化加热机构所在处旁侧。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化加热系统外部罩设有机器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化输送管道的出口通过切条机与污泥干化输入网带的输入端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循环结构及污泥干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干化循环结构排布合理简要,可满足两个层面的加热干化需求,同时根据热气的使用规律变化,设立直接加热与间接废气利用的结构方式,有效解决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废气过滤使用技术的能耗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将污泥的输入输出结构方式进行设计,并通过输送输出网带的分布,与污泥干化循环结构有效配合,加快了污泥干化的效率,而根据污泥干化数量需要可排布设立多个污泥干化循环结构,增加使用方灵活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污泥干化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污泥干化循环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污泥储存箱;2-污泥干化输送管道;3-污泥干化输出管道;4-切条机;51-输出通道;52-输出绞龙;6-污泥干化输入网带;7-污泥干化输出网带;81-一级加热器;82-一级隔离板;83-板式过滤器;84-袋式过滤器;85-全热交换器;86-二级输出过度空间;87-二级干燥过度空间;871-二级干燥隔离板;88-冷凝器;89-二级加热器;810-循环风机;811-二级输出隔离空间;9-管道支架;10-机器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污泥干化循环结构的污泥干化系统,其包括污泥干化输送管道2、污泥干化输出管道4、污泥干化加热机构8、污泥干化输入网带6和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

两个及以上的污泥干化加热机构8并排放置并与污泥干化通过空间组成污泥干化加热系统,污泥干化输入网带6和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均置于污泥干化通过空间内,且污泥干化输入网带6与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之间夹设有循环风机810的输出口,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下方为主风机89输出口;

污泥干化输送管道2的出口通过输入通道4与污泥干化输入网带6的输入端连通,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的输出端通过输出通道51与污泥干化输出管道3连通;

污泥干化输入网带6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通过污泥干化输送管道2输出的污泥就可以通过污泥干化输入网带6逐步行走在污泥干化加热系统中,而利用一级污泥干化加热机构中的风机吹出的热风进行一次干化后,落入到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上继续进行再次干化,而此次干化利用的则是废气循环利用后的热气,此热气经过空气过滤器的粉尘过滤后,通过全热交换器85进行降温,继而通过冷凝器88的冷凝去除气体中的湿气,然后将湿气再通过全热交换器85升温,最后通过二级加热器89的加热,最终干燥加热后的气体通过风机输出到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上的污泥上进行干化。

污泥干化输送管道2的入口位于污泥干化输出管道3的入口下方。

污泥干化输送管道2的出口处和污泥干化输出管道3的入口处部分为平缓通道状态。

输出管道51通过输出绞龙52与污泥干化输出管道3连通。

所述污泥干化输入网带6位于板式过滤器81所在处旁侧。

所述污泥干化加热系统外部罩设有机器外壳10。

如图2和图3所示,污泥干化循环结构包括至少两级干化加热机构,一级干化加热机构引入外部空气或者污泥干化产生的气体后通过一级加热器81由风机输出加热后气体;

二级干化加热机构将引入的外部空气(这个外部空气可以是整个污泥干化系统中由于整个污泥干化循环结构被机器外壳10包裹而处于密闭空间内,此时的外部空气就是污泥干化过程中干燥产生的空气)或者污泥干化产生的气体分别经过空气过滤器和全热交换器85被过滤和降温,过滤降温后的气体通过冷凝器88干燥,再经过全热交换器85升温后被二级加热器89加热,加热后的气体由风机输出。

一级干化加热机构和二级干化加热机构的气体输出端上下分置。

而一级干化加热机构和两个或以上的二级干化加热机构放置位置也可以配合,例如上下放置、左右放置以及空间交错放置等。

空气过滤器包括板式过滤器83和/或袋式过滤器84,当然空气过滤器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尘除杂,因此也可采用气体过滤器实现此目的。

下面实施例给出一种合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减少空间占用率的污泥干化循环结构:

一级干化加热机构中的风机输入端口位于一隔离空间中,该隔离空间由一级隔离板82分割成两个独立空间,一个与一级加热器81和一级干化加热机构中的风机输入端口连通,另一个为二级输出隔离空间,二级输出隔离空间与全热交换器85和二级加热器89连通。

一级隔离板82和一级加热器81连通处所在平面呈夹角。一级隔离板82和二级加热器89连通处所在平面呈夹角。这两种夹角的设置主要为了让气体更好的流通通过。

所述隔离空间两侧分置有二级干化加热机构的全热交换器85,且每个全热交换器85均置于一交换空间内,交换空间被分隔成转换空间和二级输出过度空间86,在交换空间下方设有干燥空间,通过二级干燥隔离板871将干燥空间分隔成二级干燥过度空间87和冷凝过度空间,全热交换器85上下侧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二级干燥过度空间87连通,冷凝器88位于冷凝过度空间内,冷凝器88输入端与二级干燥过度空间87连通,其输出端与二级输出过度空间86连通,全热交换器85左右两侧分别与二级输出过度空间86和二级输出隔离空间811连通;

在隔离空间下方设有二级输出空间,所述二级输出空间被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放置二级干化加热机构中的二级加热器89,下层中放置用于输出二级干化加热机构气体的风机,该风机可称为循环风机810,且每个二级干化加热机构均具有置于独立空间的风机,二级加热器89与风机对应连通。

二级干燥隔离板871临近全热交换器85处的部分与干燥空间的顶部成夹角。

全热交换器85置于交换空间中,该交换空间上方与空气过滤器连通,交换空间的下方与二级干燥过度空间87连通,所述二级干燥过度空间87一侧与冷凝器88连通。

冷凝器88通过二级输出过度空间86与全热交换器85连通。

二级输出过度空间86和交换空间由同一个空间隔离形成。

空间之间的连通关系则很好的实现了整个循环结构的废气利用模式,将原始空气进行加热以及废气进行加热有效融合在一个大的空间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一级加热器81和二级加热器89均通过供热水管获得热量。

一级加热器81和二级加热器89的供热水管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均为一个,且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前后并排放置。供热水管的走向排布可以减少能耗的使用。

污泥干化系统中的污泥干化加热系统由于被机器外壳10罩上,正常的空气从上方进入到污泥干化加热机构中;

而加热干化了污泥的废气又通过污泥干化加热系统上方进入到污泥干化加热机构中,由于此废气带有污泥中的湿气和废物,故二级加热的气体首先经过板式过滤器83和袋式过滤器84除杂,然后经过全热交换器85的热量调节以及冷凝器88将废气的湿气去除,之后再次进行温度调节以及二级加热器89,从而气体被加热,最后通过风机810送入到污泥干化输出网带7下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7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