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9:09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不再以传统的化石燃料最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现阶段最为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汽车,并且目前电动汽车已经有了很好的普及,需要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在向电动汽车这一行业进行扩展,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位于汽车底盘上方的几个电池组,为了在一定的面积内安装更多的电池组,电池的安装密度会维持在较高的范围内,导致电池的供电的时内部积热较为严重,便会在电池组之间安装散热装置,通过流动的冷却液来讲电池供电产生的热量带走,起到降温的作用,这也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散热手段。

但是这种散热的手段也缺乏一定局限性,由于电池自身的温度越高其导通性越好,但是自身的安全性能也会下降,所以对电池的降温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同时使电池的导通性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范围内,从而使续航也能够得到保障,而目前市面上对电池的降温不会进行限制,容易使电池的过低导致导通性受到影响,并且现有的汽车缺乏对电池的加热功能,导致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储电能力受到影响,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具备对温度较高电池能够专门降温的优点,解决了对电池降温时不会使其他电池温度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Ⅰ,所述外壳两端且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且供电装置的一侧与散热装置Ⅰ相接触,所述外壳内腔位于中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Ⅱ的两侧与供电装置相接触,所述散热装置Ⅱ的结构与散热装置Ⅰ相同,所述散热装置Ⅰ的一端规定安装有U型连通管且U型连通管的一端与散热装置Ⅱ相连接,所述散热装置Ⅰ与散热装置Ⅱ通过U型连通管的连接构成一个整体且该整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流入管和流出管,收缩流入管和流出管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布在散热套一端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所述流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流出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流量检测器,所述加热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恒流供液器。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Ⅰ包括散热套,所述散热套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所述散热套的一端开设有流通孔且流通孔的一端与U型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通管通过流通孔与散热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散热套的一侧开设有导热槽且该导热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金属板,所述导热金属板的材质为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所述散热套一侧且位于导热金属板两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凸台,并且由于散热套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所述导热金属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散热套内腔的顶部和底部相贴合,所述导热金属板一侧且靠近两端内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传热片,所述导热金属板的另一侧与供电装置相接触,所述散热套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热感条且传热片插入到热感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热感条的材质为一种体积与温度呈正比的软质材料。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Ⅱ的结构与散热装置Ⅰ相似且运行方式与散热装置Ⅰ相同。

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沿安装板的表面分布,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卡接有电池,所述电池的外表面直接与导热金属板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流量检测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加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散热套一侧且位于导热金属板两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凸台,使得电池在遇到振动时散热套一侧的凸台能够很好的对电池起到止程的作用,并且由于散热套的材质为软质橡胶,使得散热套自身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使得电池在发生振动时能够通过散热套的形变更好的将自身的动能释放出去,避免了电池发生振动后缺乏减震手段导致自身结构受损使得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导热金属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散热套内腔的顶部和底部相贴合,使得质地较软的散热套不会再内部有冷却液流动的情况下产生负压而收缩,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2、本发明通过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卡接有电池,电池的外表面直接与导热金属板相接触,使得电池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能够通过导热金属板传递给传热片,由于传热片插入到热感条的内部,并且热感条的材质为一种体积与温度呈正比的软质材料,使得当某个电池的温度过高时热量会通过导热金属板传递给传热片,并使得热感条的温度同步升高,此时热感条的体积增大使得与该电池靠近的散热套内部的通道变窄,从而使得冷却液在通过散热套内部变窄的区域时流速能够增大,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该区域散热能力增强,从而对温度过高的电池实现降温,避免了电池供电过程中温度过高易发生自燃爆炸的危险,提高了该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温度正常的电池不会使附近的热感条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其他区域位置的冷却液的流速并无变化,使得其他电池不会在此影响下出现温度低于正常值使自身的导通性下降从而影响续航的情况,使得该装置的降温更具有针对性,不会对其他温度正常的电池产生影响。

3、本发明通过流量检测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加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使得温度过低或处于极寒状态时,此时热感条在低温的影响下发生收缩,从而使散热套内部的通道变大,由于恒流供液器的流量不变,使得冷却液在散热套的内部产生空腔,当冷却液流经流出管时,由于空腔的存在使得处于两端流出管内的冷却液流速不同而被流量检测器感应到,此时通过流量检测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加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激活加热器对流经流入管的冷却液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散热套内部冷却液的温度并对电池进行加热,直至电池的温度达到正常值使得热感条恢复到正常大小,此时散热套内部冷却液的空腔消失流出管内的冷却液流速相同,流量检测器控制加热器停止对流入管进行加热,从而使该装置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可以使电池处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避免了电池温度过低导致导通性差而是汽车行驶里程缩短,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图2中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散热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供电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结构供电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结构图8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散热装置Ⅰ;21、散热套;22、流通孔;23、导热金属板;24、传热片;25、热感条;3、供电装置;31、固定板;32、把手;33、固定架;34、安装板;35、安装槽;36、电池;4、散热装置Ⅱ;5、U型连通管;6a、流入管;6b、流出管;7、加热器;8、流量检测器;9、恒流供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腔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Ⅰ2,散热装置Ⅰ2包括散热套21,散热套21的材质为软质橡胶,散热套21的一端开设有流通孔22且流通孔22的一端与U型连通管5固定连接,U型连通管5通过流通孔22与散热套21的内腔相连通,散热套21的一侧开设有导热槽且该导热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金属板23,导热金属板23的材质为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散热套21一侧且位于导热金属板23两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凸台,使得电池36在遇到振动时散热套21一侧的凸台能够很好的对电池36起到止程的作用,并且由于散热套21的材质为软质橡胶,使得散热套21自身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使得电池36在发生振动时能够通过散热套21的形变更好的将自身的动能释放出去,避免了电池36发生振动后缺乏减震手段导致自身结构受损使得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导热金属板2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散热套2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相贴合,使得质地较软的散热套21不会再内部有冷却液流动的情况下产生负压而收缩,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导热金属板23一侧且靠近两端内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传热片24,导热金属板23的另一侧与供电装置3相接触,散热套2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热感条25且传热片24插入到热感条25的内部,热感条25的材质为一种体积与温度呈正比的软质材料,外壳1两端且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3且供电装置3的一侧与散热装置Ⅰ2相接触,供电装置3包括固定板31,固定板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32,固定板3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3,固定架33两侧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4,安装板3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5且安装槽35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沿安装板34的表面分布,安装槽35的内部固定卡接有电池36,电池36的外表面直接与导热金属板23相接触,使得电池36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能够通过导热金属板23传递给传热片24,由于传热片24插入到热感条25的内部,并且热感条25的材质为一种体积与温度呈正比的软质材料,使得当某个电池36的温度过高时热量会通过导热金属板23传递给传热片24,并使得热感条25的温度同步升高,此时热感条25的体积增大使得与该电池36靠近的散热套21内部的通道变窄,从而使得冷却液在通过散热套21内部变窄的区域时流速能够增大,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该区域散热能力增强,从而对温度过高的电池36实现降温,避免了电池36供电过程中温度过高易发生自燃爆炸的危险,提高了该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温度正常的电池36不会使附近的热感条25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其他区域位置的冷却液的流速并无变化,使得其他电池36不会在此影响下出现温度低于正常值使自身的导通性下降从而影响续航的情况,使得该装置的降温更具有针对性,不会对其他温度正常的电池36产生影响,外壳1内腔位于中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Ⅱ4的两侧与供电装置3相接触,散热装置Ⅱ4的结构与散热装置Ⅰ2相同,散热装置Ⅰ2的一端规定安装有U型连通管5且U型连通管5的一端与散热装置Ⅱ4相连接,散热装置Ⅰ2与散热装置Ⅱ4通过U型连通管5的连接构成一个整体且该整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流入管6a和流出管6b,收缩流入管6a和流出管6b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布在散热套21一端且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流入管6a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7,流出管6b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流量检测器8,加热器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恒流供液器9,流量检测器8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加热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使得温度过低或处于极寒状态时,此时热感条25在低温的影响下发生收缩,从而使散热套21内部的通道变大,由于恒流供液器9的流量不变,使得冷却液在散热套21的内部产生空腔,当冷却液流经流出管6b时,由于空腔的存在使得处于两端流出管6b内的冷却液流速不同而被流量检测器8感应到,此时通过流量检测器8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加热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激活加热器7对流经流入管6a的冷却液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散热套21内部冷却液的温度并对电池36进行加热,直至电池36的温度达到正常值使得热感条25恢复到正常大小,此时散热套21内部冷却液的空腔消失流出管6b内的冷却液流速相同,流量检测器8控制加热器7停止对流入管6a进行加热,从而使该装置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可以使电池36处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避免了电池温度过低导致导通性差而是汽车行驶里程缩短,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池36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能够通过导热金属板23传递给传热片24,由于传热片24插入到热感条25的内部,并且热感条25的材质为一种体积与温度呈正比的软质材料,使得当某个电池36的温度过高时热量会通过导热金属板23传递给传热片24,并使得热感条25的温度同步升高,此时热感条25的体积增大使得与该电池36靠近的散热套21内部的通道变窄,从而使得冷却液在通过散热套21内部变窄的区域时流速能够增大,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该区域散热能力增强,从而对温度过高的电池36实现降温,由于温度正常的电池36不会使附近的热感条25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其他区域位置的冷却液的流速并无变化,使得其他电池36不会在此影响下出现温度低于正常值使自身的导通性下降从而影响续航的情况。

当汽车处于低温环境下时,热感条25在低温的影响下发生收缩,从而使散热套21内部的通道变大,由于恒流供液器9的流量不变,使得冷却液在散热套21的内部产生空腔,当冷却液流经流出管6b时,由于空腔的存在使得处于两端流出管6b内的冷却液流速不同而被流量检测器8感应到,此时通过流量检测器8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加热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激活加热器7对流经流入管6a的冷却液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散热套21内部冷却液的温度并对电池36进行加热,直至电池36的温度达到正常值使得热感条25恢复到正常大小,此时散热套21内部冷却液的空腔消失流出管6b内的冷却液流速相同,流量检测器8控制加热器7停止对流入管6a进行加热,从而使该装置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可以使电池36处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维稳装置
  • 一种汽车电池组安装装置及新能源汽车的蓄电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6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