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包括阳极、阴极和其间的有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通常以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有机材料层可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等构成。有机发光器件结构中,当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有机材料层,当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并且当这些激子返回基态时发光。

然而,在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存在发光效率较低以及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能够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环X和环Y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萘环、菲环或芘基,且所述环X和环Y中至少有一个不是苯环;

R

n

n表示连接在母核上的基团A的个数,且n选自1或2,基团A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

其中,

Het为3~18元含氮亚杂芳基,

L

Ar

L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功能层、以及阴极,所述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包括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方面所涉及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选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光器件。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以稠合的氧杂二氢菲为核心结构,该含氧原子的杂环与萘等稠环能够形成稳定的大平面结构,当有机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在三嗪、嘧啶等杂芳基与大平面稠环之间能够快速传递,改善电子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内部的传输和注入的效率,从而能够起到降低电压和提升发光效率的作用;同时,大平面上的低级烷基(例如甲基)或苯基取代基能够有效改善分子的立体构型,减少分子间的堆叠,使有机化合物在蒸镀时具有无定形特性,提升分子的成膜性,从而延长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该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能够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该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申请示例所涉及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本申请示例所涉及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00…阳极,

200…阴极,

300…功能层,

310…空穴注入层,

320…空穴传输层,321…第一空穴传输层,322…空穴调整层,

330…发光层,

340…电子传输层,

350…电子注入层,

400…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涉及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涉及的有机化合物也可以简称为“化合物”,也可以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环X和环Y各自独立地选自苯环、萘环、菲环或芘基,且所述环X和环Y中至少有一个不是苯环;

R

n

n表示连接在母核上的基团A的个数,且n选自1或2,基团A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

其中,

Het为3~18元含氮亚杂芳基,

L

Ar

L

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化合物能够具有以稠合的氧杂二氢菲为核心结构,该含氧原子的杂环与萘等稠环芳基形成的稳定的大平面结构,当将有机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电子能够在三嗪、嘧啶等杂芳基与大平面稠环之间快速传递,从而改善电子在器件内部的传输和注入,从而能够起到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和提升其发光效率的作用;同时,大平面上的低级烷基或苯基取代基能有效改善分子的立体构型,减少分子间的堆叠,使有机化合物在蒸镀时具有无定形特性,提升分子的成膜性,从而延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取代或未取代的”这样的术语是指,在该术语后面记载的官能团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下文为了便于描述,将取代基统称为R

本申请中,术语“任选”、“任选地”意味着随后所描述的事件或者环境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例如,“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取代基形成环”意味着这两个取代基可以形成环也可以不形成环,即包括: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的情景和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不形成环的情景。再比如,“任选地,Ar

在本申请中,取代或未取代的官能团的碳原子数,指的是所有碳原子数。例如,若L选自碳原子数为12的取代的亚芳基,则亚芳基及其上的取代基的所有碳原子数为12。

在本申请中,所采用的描述方式“各……独立地为”与“……分别独立地为”和“……各自独立地为”可以互换,均应做广义理解,其既可以是指在不同基团中,相同符号之间所表达的具体选项之间互相不影响,也可以表示在相同的基团中,相同符号之间所表达的具体选项之间互相不影响。例如,

本申请中,“多个”是指2个以上,例如2个、3个、4个、5个、6个,等。

在本申请中,

在本申请中,涉及到的不定位连接键,如

再举例而言,如下式(X')中所示地,式(X')所表示的菲基通过一个从一侧苯环中间伸出的不定位连接键与分子其他位置连接,其所表示的含义,包括如式(X'-1)-式(X'-4)所示出的任一可能的连接方式。

本申请中的不定位取代基,指的是通过一个从环体系中央伸出的单键连接的取代基,其表示该取代基可以连接在该环体系中的任何可能位置。例如,如下式(Y)中所示地,式(Y)所表示的取代基R'通过一个不定位连接键与喹啉环连接,其所表示的含义,包括如式(Y-1)-式(Y-7)所示出的任一可能的连接方式。

在本申请中,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可以包括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烷基和碳原子数为3~10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可以为1、2、3、4、5、6、7、8、9、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环戊基、正己基、庚基、正辛基、壬烷、癸烷等。

在本申请中,卤素基团可以包括氟、碘、溴、氯等。

在本申请中,芳基指的是衍生自芳香碳环的任选官能团或取代基。芳基可以是单环芳基(例如苯基)或多环芳基。换言之,芳基可以是单环芳基、稠环芳基、通过碳碳键共轭连接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单环芳基、通过碳碳键共轭连接的单环芳基和稠环芳基、通过碳碳键共轭连接的两个或者更多个稠环芳基。即,除非另有说明,通过碳碳键共轭连接的两个或者更多个芳香基团也可以视为本申请的芳基。芳基中不含有B、N、O、S、P、Se和Si等杂原子。需要说明地是,联苯基、三联苯基、芴基在本申请中均视为芳基。芳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芴基、蒽基、菲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苯并[9,10]菲基、芘基、苯并荧蒽基等。

本申请中,三联苯基包括

本申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芳基的碳原子数量是6个、12个、13个、14个、15个、18个、20个、24个、25个或30个,当然,碳原子数还可以是其他数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在本申请中,联苯基可以理解为苯基取代的芳基,也可以理解为未取代的芳基。

本申请中,芴基可以被1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其中,任意相邻的2个取代基可以彼此结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螺环结构。在上述芴基被取代的情况下,取代的芴基可以为:

在本申请中,取代的芳基可以是芳基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氢原子被诸如氘原子、卤素基团、氰基、芳基、杂芳基、三烷基硅基、烷基、氘代烷基、卤代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等基团取代。需要说明的是,取代的芳基的碳原子数,指的是芳基和芳基上的取代基的碳原子总数,例如碳原子数为18的取代的芳基,指的是芳基和取代基的总碳原子数为18。

在本申请中,作为取代基的芳基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联苯基、菲基、蒽基、芴基、三联苯基等。

本申请中,涉及的亚芳基是指芳基进一步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形成的二价基团。在本申请中,杂芳基是指环中包含1、2、3、4、5、6或7个杂原子的一价芳香环或其衍生物,杂原子可以是B、O、N、P、Si、Se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芳基可以是单环杂芳基或多环杂芳基。换言之,杂芳基可以是单个芳香环体系,也可以是通过碳碳键共轭连接的多个芳香环体系,且任一芳香环体系为一个芳香单环或者一个芳香稠环。例如,杂芳基可以包括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咪唑基、噻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三唑基、吡啶基、联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吖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喹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吩噁嗪基、酞嗪基、吡啶并嘧啶基、吡啶并吡嗪基、吡嗪并吡嗪基、异喹啉基、吲哚基、咔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咔唑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噻吩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菲咯啉基、异噁唑基、噻二唑基、苯并噻唑基、吩噻嗪基、硅芴基、二苯并呋喃基以及N-芳基咔唑基(如N-苯基咔唑基、N-(1-萘基)咔唑基、N-(2-萘基)咔唑基、N-杂芳基咔唑基(如N-吡啶基咔唑基)、N-烷基咔唑基(如N-甲基咔唑基)等,而不限于此。其中,噻吩基、呋喃基、菲咯啉基等为单个芳香环体系类型的杂芳基,N-芳基咔唑基、N-杂芳基咔唑基为通过碳碳键共轭连接的多环体系类型的杂芳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含有3~30个碳原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碳原子数可以是3~25个。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碳原子数是3~20个,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碳原子数是5~18个。举例而言,其碳原子数量可以是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16个、17个、18个、19个、20个、2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6个、27个、28个、29个或30个,当然,碳原子数还可以是其他数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申请中,取代的杂芳基可以是杂芳基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氢原子被诸如氘原子、卤素基团、氰基、芳基、杂芳基、三烷基硅基、氘代烷基、卤代烷基、烷基、环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等基团取代。需要说明的是,取代的杂芳基的碳原子数,指的是杂芳基和杂芳基上的取代基的碳原子总数。

在本申请中,作为取代基的杂芳基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吡啶基、喹啉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N-苯基咔唑基、吲哚咔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菲咯啉基等。

在本申请中,涉及的亚杂芳基是指杂芳基进一步失去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所形成的多价基团。

在本申请中,三烷基硅基的碳原子数可以为3~12、3~8等,三烷基硅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等。

在本申请中,环烷基的碳原子数可以为3~10、5~10、5~6等,环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等。

在本申请中,氘代烷基的碳原子数可以为1~10、1~4等,氘代烷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三氘代甲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X为苯环,环Y为萘环;或者,环X为苯环,环Y为蒽环;或者环X为苯环,环Y为菲环;或者环X为萘环,环Y为萘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化合物具有式1-1~1-29所示结构:

其中,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可选地,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可选地,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其中,取代的基团W中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基独立地选自氰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5~12的杂芳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r

可选地,Ar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r

可选地,Ar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r

取代的基团V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r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et为3~18元含氮亚杂芳基。例如,Het为3元、4元、5元、6元、7元、8元、9元、10元、11元、12元、13元、14元、15元、16元或18元含氮亚杂芳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Het为6~18元缺电子含氮杂芳基(亦称贫电子杂芳基),所述Het基团中至少包含两个氮原子。Het上的sp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et选自以下基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et选自如下基团所示的组:

其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各R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机化合物可以具有如式III所示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机化合物可以选自权利要求13所示的化合物。

本申请对提供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结合合成例部分提供的制备方法确定合适的合成方法。换言之,本申请的合成例部分示例性地提供了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原料可通过商购获得或本领域熟知的方法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示例性的制备方法得到本申请提供的所有有机化合物,在此不再详述制备该有机化合物的所有具体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本申请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简称为“器件”。

图1是示出了本申请示例所涉及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100、功能层300、以及阴极200(参见图1),功能层包含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层300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340(参见图1)。电子传输层340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层300包括空穴传输层320、以及作为能量转化层的发光层330(参见图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阳极100包括以下阳极材料:金属(例如镍、铂、钒、铬、铜、锌和金或它们的合金)、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铟锡(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oxide)和氧化铟锌(IZO))、组合的金属和氧化物(例如ZnO:Al或SnO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地,阳极100为包括氧化铟锡(ITO)的透明电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空穴传输层320包括第一空穴传输层321、空穴调整层322(也可以称为电子阻挡层EB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空穴传输层321包括一种或者多种空穴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可以选自咔唑多聚体、咔唑连接三芳胺类化合物或者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定。例如,第一空穴传输层321由化合物BF-DPB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空穴调整层322包括三芳胺类化合物或者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空穴调整层322由EBL-1(结构见实施例部分)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子传输层340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电子传输层340可以包括一种或者多种电子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可以选自苯并咪唑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或者其他电子传输材料,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制。例如,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电子传输层340由ET-01和LiQ组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子传输层340含有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340的材料,能够使电子在其内部的三嗪、嘧啶等杂芳基与大平面稠环之间快速传递,改善电子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内部的传输和注入的效率,从而能够起到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的驱动电压和提升其效率的作用;同时,有机化合物内的大平面上的甲基或苯基取代基能有效改善分子的立体构型,减少分子间的堆叠,使其在蒸镀时具有无定形特性,提升分子的成膜性,从而能够延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当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时,能够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发光层330可以由单一发光材料(即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化合物)组成。在另一些示例中,发光层330也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注入发光层330的空穴和注入发光层330的电子可以在发光层330复合而形成激子,激子将能量传递给主体材料,主体材料将能量传递给掺杂材料,进而使得掺杂材料能够发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体材料包括金属螯合类化合物、双苯乙烯基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或者其他类型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发光层330的主体材料含有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化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掺杂材料为具有缩合芳基环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具有杂芳基环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或者其他材料,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制。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发光层330可以含有化合物BD-1和作为发光层主体的MADN。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阴极200可以包括以下阴极材料:金属如镁、钙、钠、钾、钛、铟、钇、锂、钆、铝、银、锡和铅或它们的合金;或多层材料如LiF/Al、Liq/Al、LiO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地,阴极200为由镁和银的金属电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在阳极100和第一空穴传输层321之间还设置有空穴注入层310,以增强向第一空穴传输层321注入空穴的能力。空穴注入层310可以选用联苯胺衍生物、星爆状芳基胺类化合物、酞菁衍生物或者其他材料,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制。例如,空穴注入层310可以含有HAT-CN。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在阴极200和电子传输层340之间还设置有电子注入层350,以增强向电子传输层340注入电子的能力。电子注入层350可以包括有碱金属硫化物、碱金属卤化物等无机材料,或者可以包括碱金属与有机物的络合物。例如,电子注入层350可以含有Yb。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可以为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光器件。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图2是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所涉及的电子装置400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400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子装置400可以为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光通讯装置或者其他类型的电子装置,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电视机、电子纸、应急照明灯、以及光模块等可发光的装置。在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电子装置400为手机屏幕。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对比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下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只是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而提供的例子,并不限定或限制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所涉及的原料均为通过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料产品。

1、中间体I-X的制备:

a.中间体I-1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原料M-1(89555-39-5)(34.0g,128.25mmol)、原料B-1(762287-57-0)(25.4g,140.98mmol)、碳酸钾(39.0g,282.0mmol)、四丁基溴化铵(8.3g,25.64mmol)、甲苯(300mL)、乙醇(120mL)和去离子水(80mL)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15min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1.48g,1.28mmol)并升温至75~80℃,搅拌5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甲苯(200mL)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将有机相过硅胶短柱除去催化剂;得到黄色油状物中间体I-1-1(30.99g,收率74%)。

将中间体I-1-1(30g,91.8mmol)和四氢呋喃(240mL)加入三口烧瓶中并开始搅拌,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3M甲基溴化镁的THF溶液(68mL,204mmol),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h,随后升温至60-66℃并且搅拌进行反应6h;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200mL)、搅拌下缓慢加入去离子水(200mL),再缓慢加入1mol/L的稀盐酸(220mL),在搅拌后静置分液,将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中间体I-1-2(18.6g,收率62%)。

将中间体I-1-2(16g,48.96mmol)和乙腈(120mL)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始搅拌并使体系降温至0-10℃,然后滴加1M的三溴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50mL,50.0mmol),将温度控制在0-10℃,1h后将体系自然升至室温,搅拌5h;而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去离子水(150mL)、二氯甲烷(150mL),分液,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所得黄色油状粗品,使用硅胶柱色谱提纯,正庚烷作为洗脱剂,得到白色固体状中间体I-1(6.92g,收率64%)。

向反应瓶中投入中间体I-1(6.70g,22.7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6.35g,25.0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1g,0.45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0.1g,0.25mmol)、醋酸钾(4.42g,45.25mmol)和1,4-二氧六环(70mL),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10℃,加热回流搅拌6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利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反应溶液,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过滤,过滤后将滤液通过短硅胶柱过率,减压除去溶剂,使用二氯甲烷/石油醚(1:3)混合溶剂对粗品进行重结晶提纯,得到中间体I-1-B(5.6g,收率63.8%)。

参照中间体I-1的方法,合成表1所示的中间体I-X,不同的是,将原料M-1替换为原料M-X,原料B-1替换为原料B-X,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以及所得中间体I-X、中间体I-X-B、及其收率如表1所示。

表1

b、中间体I-33-B的制备

将中间体I-1-1(10g,30.6mmol)和四氢呋喃(100mL)加入三口烧瓶中并开使搅拌,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苯基溴化镁的THF溶液(2M,16mL,32mmol),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h,然后在滴加甲基溴化镁的THF溶液(3M,12mL,36mmol),滴完继续保温1h,随后升温至60-66℃并且搅拌进行反应6h;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二氯甲烷(100mL)、搅拌下缓慢加入去离子水(100mL),再缓慢加入1M的稀盐酸(110mL),在搅拌后静置分液,将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得到黄绿色油状物中间体I-33-2(6.78g,收率57%)。

接着采用与中间体I-1-B相同的合成方法,经过三溴化硼关环和硼酯化制备得到中间体I-33-B,两步总收率:37%

c、中间体I-34-B的制备

采用与中间体I-33-B合成相同的方法制备中间体I-34-B,三步总收率:16%。

d、中间体I-35-B的制备

采用与中间体I-33-B合成相同的方法制备中间体I-35-B,三步总收率:15%。

2、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a、化合物4的合成

向反应瓶中投入中间体I-1-B(5.3g,13.7mmol)、原料N-a(1472062-94-4)(5.7g,13.7mmol)、醋酸钯(0.06g,0.27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0.26g,0.55mmol)、碳酸钾(4.17g,30.2mmol)和甲苯(40mL)、乙醇(15mL)和水(10mL),氮气保护下升温至78℃,加热回流搅拌5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利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反应溶液,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过滤,过滤后将滤液通过短硅胶柱,再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使用乙酸乙酯/正庚烷(1:3)体系对粗品进行重结晶提纯,得到化合物4(5.2g,收率:59%)。质谱为:m/z=644.3[M+H]

采用与合成化合物4相同的方法合成表2中的化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中间体I-X-B代替中间体I-1-B,使用原料N-X代替原料N-a(1472062-94-4)来制备表2中的化合物。

表2

b、化合物364的合成:

向反应瓶中投入中间体I-13-B(10.0g,25.89mmol)、原料M-C-1(10202-45-6)(8.2g,27.18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7g,0.52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0.49g,1.04mmol)、醋酸钾(5.08g,51.77mmol)和1,4-二氧六环(100mL),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10℃,加热回流搅拌5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利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反应溶液,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过滤,过滤后将滤液通过短硅胶柱,减压除去溶剂,使用二氯甲烷/石油醚(1:3)体系对粗品进行重结晶提纯,得到中间体I-13-D(8.85g,收率为:65%)。

向反应瓶中投入原料M-B-1(1393817-78-1)(4.00g,14.08mmol)、四氢呋喃(40mL),氮气环境下降温至-78℃,滴加2M的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8mL,16mmol),滴加完毕后在该温度下保温1h后滴加含中间体I-13-D(7.41g,14.08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40mL),滴毕继续保温1h,自然升温至室温反应8h。反应液中有固体析出,过滤后得到棕黄色固体粗品,使用甲苯与石油醚对粗品进行重结晶提纯,得到化合物364(6.6g,收率:50%)。质谱为:m/z=695.3[M+H]

采用与合成化合物364相同的方法合成表3中的化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分别使用中间体I-X-B代替中间体I-13-B、使用原料M-C-X代替原料M-C-1、使用原料M-B-X代替原料M-B-1来制备表3中的化合物。

表3

c、化合物415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中间体I-24-B(5.0g,12.94mmol)、原料M-R-1(2102445-23-6)(6.01g,140.98mmol)、碳酸钾(3.94g,28.5mmol)、四丁基溴化铵(0.84g,2.59mmol)、甲苯(60mL)、乙醇(20mL)和去离子水(15mL)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15min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0.3g,0.26mmol)并升温至75-80℃,搅拌5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甲苯(200mL)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将有机相通过硅胶色谱柱过虑以除去催化剂,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淡黄色固体粗品,再用甲苯/石油醚进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415(4.49g,收率54%)。质谱为:m/z=644.3[M+H]

采用与合成化合物415相同的方法合成表4中的化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分别使用中间体I-X-B代替中间体I-24-B、使用原料M-R-X代替原料M-R-1来制备表4中的化合物。

表4

使用ICP-7700质谱仪对以上化合物进行检测,得到的质谱数据如下表5所示,表6为以上部分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表5

表6

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评估

实施例1: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阳极的制备:将厚度依次为

在实验基板(即阳极)上,真空蒸镀HAT-CN,形成厚度为

在空穴注入层蒸镀BF-DPB,形成厚度为

在第一空穴传输层上,真空蒸镀EBL-1,形成厚度为

在空穴调整层上,将MADN和BD-1以99:1的重量比共同蒸镀,形成厚度为

在发光层上,将化合物4和LiQ以1:1的重量比共同蒸镀,形成厚度为

在电子传输层上,真空蒸镀Yb,形成厚度为

在电子注入层上,将金属镁和银以1:10的蒸镀速率共同蒸镀,形成厚度为

此外,在上述阴极上蒸镀厚度为

在制备实施例1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的结构式如下表7所示:

表7

b、实施例2~40的制备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实施例2~40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制备电子传输层时,将化合物4更换为表9中各实施例对应的化合物。

c、对比例1~5的制备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制备电子传输层时,在制备对比例1~5时分别将化合物4更换为化合物A~化合物E。

对比例1~5中所采用的化合物及化合物的结构见表8。

表8

对实施例1~40和对比例1~5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10mA/cm

表9

参考表9可知,实施例1~40将本申请化合物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材料时,与对比例1~5相比,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和寿命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其中,电流效率至少提高了14%,寿命至少提高了15.1%。(如前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即电子在器件内部的传输和注入效率)可以用于表征器件的发光性能,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也就是说,从表9中的电流效率参数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5相比,实施例1-40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显著提升。)

其中,实施例1~34所用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基团A属于三嗪类基团,对发光效率提高更为显著;究其原因,在于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中的含氧原子的杂环与萘等稠环形成的稳定的大平面结构,使电子在三嗪与大平面母核之间能够快速传递,改善电子在器件内部的传输和注入,从而起到降低电压和提升发光效率的作用。

在实施例35~40所用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基团A属于非三嗪类缺电子杂芳基,虽然发光效率的提升不如实施例1~34显著,但其对于器件寿命的提升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申请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申请。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申请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69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