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美容器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48:15


美容器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美容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供使用者把持的主体部、以及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的头部的美容器具。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中央具备一个中央电极、在中央电极的外周方向上的分离的位置具备三个以上的外周电极、并且具备在使用者用手进行了把持时能够通电的把手电极的美容器。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头部的美容器,所述头部具有中央电极和配置于中央电极的外周的八个外周电极。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美容器对中央电极与把手电极之间流通第一特性的第一电流,对外周电极中的规定组合的电极间流通第二特性的第二电流。根据专利文献1,能够对肌肤表面流通特性不同的相独立的两个电流,从而能够实现与各个电极的方式相应的最佳的美容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852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美容器对中央电极与把手电极之间进行第一电流的通电,对不同的外周电极间进行第二电流的通电,因此头部的电极的数量多。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美容器由于头部变大而容易变得难以对小面积的美容部位等施行精妙的美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由于能够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并使头部缩小而通过精妙的美容来实现高的美容效果的美容器具。

本公开的方式所涉及的美容器具具备:主体部,其供使用者把持;以及头部,其设置于主体部的一部分,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头部具有并列电极组,所述并列电极组为并列的三个以上的电极的集合体。在构成并列电极组的电极中,对由相比于两端电极对而言更靠近的一对电极构成的近距离电极对之间施加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输出的电压,所述两端电极是由两端的一对电极构成的电极对。另外,在构成并列电极组的电极中,对由相比于所述近距离电极对而言更远离的一对电极构成的远距离电极对之间施加具有比第一频率低的第二频率的第二输出的电压。

本公开的方式所涉及的美容器具能够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并使头部缩小而能够通过施行精妙的美容显现出高的美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从头部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的一部分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的一部分得到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的头部的电极形状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的头部的电连接的一例的图。

图6是说明近距离电极对的组合的俯视图。

图7是说明近距离电极对的组合以及包括两端电极对的远距离电极对的组合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一例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二例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三例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四例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波提升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图12的波形A的详情的图。

图14是示出包括图13的波形A中的RF输出的输出图案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2的波形B的详情的图。

图16是示出包括图15的波形B中的RF输出的输出图案的图。

图17是示出RF护理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出保湿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示出眼部保养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示出中间电极组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21是示出中间电极组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22是示出中间电极组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公开的一例的实施方式。但是,有时省略非必要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熟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者针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

此外,附图和以下的说明是为了使本领域人员充分地理解本公开而提供的,意图不在于通过这些说明来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美容器具]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1A(1)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从头部30A(30)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1A(1)的一部分得到的立体图。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1A(1)的一部分得到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1A(1)的头部30A(30)的电极形状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美容器具1A(1)具备:主体部10,其供使用者把持;以及头部30A(30),其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关于美容器具1A,在施行美容时,以使用者把持主体部10并使头部30A与使用者的肌肤抵接的方式来使用。

(主体部)

如图1所示,主体部10形成为以将底部11与设置有头部30A的顶部16连结的方向为长边方向并且具有底部11、顶部16、正面部12、侧面部13、15以及背面部14的柱状的壳体。使设置有头部30的顶部16的正面部12侧的高度比背面部14侧的高度低,由此当在施行美容时由使用者把持了主体部10时容易使头部30A与使用者的肌肤抵接。

因此,正面部12是当在施行美容时由使用者把持了主体部10时与使用者侧相对的部分。另外,背面部14是正面部12的背面侧的部分。当在施行美容时由使用者把持了主体部10时,通常使用者的手掌以及拇指以外的手指容易与背面部14接触,使用者的拇指容易与正面部12接触。

在正面部12设置有用于进行电源的接通/断开、使用模式的切换等的电源/模式开关18、以及用于调整通电挡位的挡位开关17。关于使用模式,在后文中详细叙述,但例如具有波提升模式、RF护理模式、保湿模式、眼部保养模式等。这些使用模式是基于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的电流的频率以及流通的电流的组合等设定的。

各使用模式例如是将后述的频率不同的第一输出、第二输出以及第三输出中的一种以上的输出的电压的对电极间的施加、以及LED灯照射进行组合来设定的。具体地说,波提升模式例如设定为:在单位时间内的前段对电极间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在单位时间内的后段对电极间施加第一输出的电压,在整个单位时间内进行LED灯照射。像这样,当在单位时间内的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频率不同的输出的电压的施加的情况下,能够对同一电极50进行频率不同的输出的电压的施加。因此,当在单位时间内的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频率不同的输出的电压的施加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设置于头部30A的多个电极50的数量,使头部30A小型化。

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的电流是通过向头部30A的并列电极组40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而产生的,该并列电极组40为并列的三个以上的电极50的集合体。对并列电极组40例如施加后述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输出、具有比第一频率低的第二频率的第二输出、以及具有比第一频率低的第三频率的第三输出等的电压。在此,对第一输出、第二输出、第三输出简单地进行说明,在后文中叙述详情。

第一输出是高频的电流的输出,例如是RF护理模式中输出时间比率高的主要输出。如后述的那样,RF护理模式是主要通过对肌肤流通高频电流来使肌肤内部产生焦耳热的模式。RF护理模式的目的在于得到以下作用:利用所产生的焦耳热,主要能够在肌肤内部促进胶原蛋白等的产生并使毛细血流增加,从而对使用者改善肌肤的提升、肌肤的暗沉等。

此外,输出时间比率是在使用模式的输出的1循环中依次进行从第一输出、第二输出以及第三输出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输出的情况下的各输出与1循环时间内的输出的比率。例如,在RF护理模式的输出的1循环是第一输出为208ms、空白(非输出)为5ms、第三输出为32ms、空白(非输出)为5ms的情况下,第一输出的输出时间比率为208/250。

第二输出是比较低频率的电流的输出,例如是在波提升模式中使用的输出。如后述的那样,波提升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得到以下作用:通过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利用电刺激使表情肌振动,由此得到紧致的肌肤。

第三输出是中频率的电流的输出,例如是保湿模式和眼部保养模式中输出时间比率高的输出。如后述的那样,保湿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得到以下作用:通过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使美容成分深入地渗透到角质层,由此提高美容成分的美容效果。另外,眼部保养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得到以下作用:通过对使用者的眼部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使眼部用的美容成分深入地渗透到角质层,由此提高美容成分的美容效果并对眼部提供温热感。

波提升模式例如设定为组合地使用第二输出、第一输出以及后述的LED灯照射。RF护理模式例如设定为组合地使用第一输出、第三输出以及LED灯照射。保湿模式例如设定为以与RF护理模式不同的输出时间比率来组合使用第三输出、第一输出以及LED灯照射。眼部保养模式例如设定为以与RF护理模式及保湿模式不同的输出时间比率来组合使用第三输出、第一输出以及LED灯照射。眼部保养模式的LED灯照射量例如比保湿模式的LED灯照射量少。

在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中,通过对设置于头部30的多个电极50之间施加电压来对使用者的肌肤通电。另外,在第三输出中,通过对设置于头部30A的一个以上的电极50与设置于由使用者把持的主体部10的一个以上的电极50(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电压来对使用者的肌肤通电。

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10的背面部14设置有主体电极20。因此,主体部10具有主体电极20,该主体电极20由通过使用者的把持而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个以上的电极50构成。图3所示的主体电极20由一个椭圆状的电极50构成。此外,主体电极20也可以由两个以上的电极50构成。即,主体电极20能够设为由一个以上的电极50构成的主体电极20。

主体电极20能够与设置于头部30A的电极50之间进行通电。具体地说,对头部30A的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至少一部分电极与主体部10的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第三输出等输出的电压。

此外,在对并列电极组40与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的情况下,优选以使并列电极组40侧的电极全部成为同极、且使并列电极组40侧的电极与主体电极20成为异极的方式施加电压。具体地说,优选以使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中的被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的电极全部成为同极、且使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中的被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的电极与主体电极20成为异极的方式施加电压。当像这样对并列电极组40与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时,美容成分的离子导入效率高,因此是优选的。

(头部)

如图1及图2所示,头部30A设置于主体部10的一部分。头部30A在头部表面32上具备多个电极50,能够经由电极50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

如图1所示,头部30A具有并列电极组40,该并列电极组40为并列的三个以上的电极50的集合体。另外,如图2所示,在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四个电极61(50)、75A(50)、75B(50)、69(50)中的相邻的电极50、50间的头部表面32设置有多个LED灯35。例如,当作为头部表面32而使用半透明的头部表面32、且在头部表面32的里侧埋设有LED灯35时,能够设为仅在LED灯35点亮时能够目视确认到LED灯35。

在头部30A中,LED灯35以五个为一组的方式设置有三列。具体地说,在后述的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中间电极75A与75B之间、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各设置有一列以五个为一组的LED灯35的组。此外,关于LED灯35的列数、每一列的个数并无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地变更。

头部30A的三列的LED灯35的组能够为以五个为一组的一列各自独立地点亮、熄灭。在头部30A中,例如能够使LED灯35的组进行三列点亮、或者仅使一列点亮。

作为LED灯35,例如使用红色LED灯。当向肌肤照射红色LED灯时,例如能够促进肌肤的细胞修复、血液循环、或者舒缓肌肤的炎症、发红。LED灯35例如能够与波提升模式等使用模式联动地点亮。

<并列电极组>

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具有上部电极61、下部电极69、以及作为中间电极75A、75B(75)的集合体的中间电极组70。在此,上部电极61是在头部30A中配置于离主体部10的底部11最远的位置的电极50。另外,下部电极69是在头部30A中配置于离主体部10的底部11最近的位置的电极50。并且,中间电极组70是一个以上的中间电极75的集合体,该中间电极75为配置于上部电极61与下部电极69之的电极50。

如图4所示,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以电极50的电极延伸方向E与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并列方向P交叉的方式配置。在此,电极延伸方向E与电极并列方向P交叉是指在将电极延伸方向E和电极并列方向P投影到头部30A的头部表面32上时,所投影的电极延伸方向E与电极并列方向P交叉。

电极并列方向P是指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50并列设置的方向。在图4所示的头部30A中,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以及下部电极69沿图4中的上下方向并列设置。因此,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并列方向P为图4中的上下方向。

另外,电极延伸方向E是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50延伸的方向。在此,电极50延伸的方向是指在俯视观察头部30A时电极50X(50)的与相邻的电极50Y(50)相向的相邻方向端部52所形成的曲线或直线的延长方向。此外,俯视观察头部30A是指从头部30A的头部表面32的垂直方向观察头部30A。

例如,上部电极61的电极延伸方向E是在俯视观察头部30A时上部电极61的与相邻的中间电极75A相向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A2(52、56)所形成的曲线的延长方向。下面,还将上部电极61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A2称作弧状端部56。

中间电极75A的电极延伸方向E是在俯视观察头部30A时中间电极75A的与相邻的上部电极61及中间电极75B分别相向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1(52)及52B2(52)所形成的曲线的延长方向。此外,在如中间电极75A那样、相邻的电极50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针对与相邻的电极50相向的每个相邻方向端部52决定电极延伸方向E,并分别设为电极延伸方向E。

例如,在中间电极75A中,基于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1及52B2各自的、在俯视观察头部30A时所形成的曲线的延长方向,来决定各自的电极延伸方向E,并别设为电极延伸方向E。此外,由于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1及52B2的曲率相同,因此中间电极75A的电极延伸方向E相同。

中间电极75B的电极延伸方向E是在俯视观察头部30A时中间电极75B的与相邻的中间电极75A及下部电极69分别相向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1(52)及52C2(52)所形成的曲线的延长方向。此外,由于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1及52C2的曲率相同,因此中间电极75B的电极延伸方向E相同。

下部电极69的电极延伸方向E是在俯视观察头部30A时下部电极69的与相邻的中间电极75B相向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D1(52)所形成的曲线的延长方向。

如上述那样,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即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以及下部电极69以各电极50的电极延伸方向E与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并列方向P交叉的方式配置。当以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的电极延伸方向E与电极并列方向P交叉的方式配置时,无论美容施行方向如何,均容易对肌肤大致均匀地作用电刺激,因此是优选的。

<上部电极的俯视形状>

接着,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以及下部电极69的俯视形状进行说明。

上部电极61的俯视形状为包括直线状端部55和弧状端部56(相邻方向端部52A2)的D字状,所述弧状端部56(相邻方向端部52A2)为直线状端部55的相反侧的端部。在此,本公开中的D字状不限于将圆或椭圆的一部分圆弧替换为直线所得到的D字的形状,也包括将圆或椭圆的一部分圆弧替换为直线及曲线所得到的大致D字的形状。此外,期望替换圆或椭圆的一部分圆弧的直线为直线,但也可以包括例如由于制造时的误差等而略微呈曲线的部分、弯折的部分。直线状端部55在头部30A中以靠近直线状上外缘33的方式配置,该直线状上外缘33为离主体部10的底部11最远的直线状端部。

当像这样上部电极61的俯视形状具有直线状端部55时,在美容施行方向为向上方向的情况下,容易对肌肤的下垂进行提拉,因此是优选的。并且,当上部电极61的俯视形状为D字状时,容易增大上部电极61的电极面积,因此在施行美容时,热、电流不易集中在一处,容易得到均匀且高的美容效果,因此是优选的。

<中间电极的俯视形状>

中间电极75A的俯视形状为具有等宽状部分弯曲的形状的弯曲形状。具体地说,中间电极75A的俯视形状包括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1(52)和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2(52),该相邻方向端部52B2(52)为相邻方向端部52B1的相反侧的端部。由于弧状的相邻向端部52B1及52B2的曲率大致相同,因此中间电极75A的俯视形状成为具有等宽状部分弯曲的形状的弯曲形状。即,本公开中的等宽状部分不仅包括在俯视观察时在电极并列方向上相向的端部彼此的曲率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包括例如由于制造时的误差等而略有差别的情况。

与中间电极75A同样地,中间电极75B的俯视形状为具有等宽状部分弯曲的形状的弯曲形状。具体地说,中间电极75B的俯视形状包括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1(52)和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2(52),该相邻方向端部52C2(52)为相邻方向端部52C1的相反侧的端部。由于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1及52C2的曲率大致相同,因此中间电极75B的俯视形状成为具有等宽状部分弯曲的形状的弯曲形状。

当像这样中间电极75A及中间电极75B的俯视形状为弯曲形状时,无论美容施行方向如何,均容易对肌肤大致均匀地作用电刺激,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中间电极75A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1的曲率也与上部电极61的弧状端部56(相邻方向端部52A2)的曲率大致相同。另外,中间电极75A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1与上部电极61的弧状端部56(相邻方向端部52A2)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因此,美容器具1A在对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流通电流的情况下,容易对肌肤大致均匀地作用电刺激,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中间电极75B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1的曲率也与中间电极75A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2的曲率大致相同。另外,中间电极75B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1和中间电极75A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B2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因此,美容器具1A在对中间电极75A与中间电极75B之间流通电流的情况下,容易对肌肤大致均匀地作用电刺激,因此是优选的。

并且,中间电极75B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2的曲率也与下部电极69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D1的曲率大致相同。另外,中间电极75B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C2与下部电极69的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D1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因此,美容器具1A在对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流通电流的情况下,容易对肌肤大致均匀地作用电刺激,因此是优选的。

<下部电极的俯视形状>

下部电极69的俯视形状形成为具有非等宽部分屈曲的形状的屈曲形状。具体地说,下部电极69的俯视形状包括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D1(52)和弧状的最下端部59,该最下端部59为相邻方向端部52D1的相反侧的端部。弧状的相邻方向端部52D1的曲率比最下端部59的曲率小,因此下部电极69的俯视形状成为具有非等宽部分屈曲的形状的屈曲形状,具体地说为月牙状。

当像这样下部电极69的俯视形状为屈曲形状时,容易增大下部电极69的电极面积,因此在施行美容时,热、电流不易集中于一处,容易得到均匀且高的美容效果,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能够根据需要使上部电极61及下部电极69的俯视形状与中间电极75A及中间电极75B的俯视形状同样地成为具有等宽状部分弯曲的形状的弯曲形状。

另外,能够根据需要使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以及中间电极75B的俯视形状与下部电极69的俯视形状同样地成为具有非等宽部分屈曲的形状的屈曲形状。

<电极面积>

当上部电极61的电极面积及下部电极69的电极面积比构成中间电极组70的中间电极75的电极面积大时,在施行美容时,热、电流不易集中于一处,容易得到均匀且高的美容效果,因此是优选的。例如,大多情况下,对由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中的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这两端的一对电极50构成的两端电极对89(参照图6)施加后述的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输出的电压来施行EMS的美容。在该情况下,当上部电极61的电极面积及下部电极69的电极面积比构成中间电极组70的中间电极75的电极面积大时,在施行EMS的美容时,热、电流不易集中于一处,容易得到均匀且高的对肌肤下垂的提拉效果,因此是优选的。

如图4所示,并列电极组40以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相邻的电极50之间的分离距离即相邻电极间距离在沿着电极50的电极延伸方向E的至少一部分处恒定的方式排成列。当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这样排列时,无论美容施行方向如何,均容易对肌肤大致均匀地作用电刺激,因此是优选的。

上部电极61与同上部电极61相邻的中间电极75A之间的相邻电极间距离在沿着图4所示的电极延伸方向E的至少一部分处恒定。因此,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排成列。

相邻的中间电极75A、75B之间的相邻电极间距离在沿着图4所示的电极延伸方向E的至少一部分处恒定。因此,中间电极75A与中间电极75B排成列。

下部电极69与同下部电极69相邻的中间电极75B之间的相邻电极间距离在沿着图4所示的电极延伸方向E的至少一部分处恒定。因此,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排成列。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1A(1)的头部30A(30)的电连接的一例的图。如图5所示,头部30A的并列电极组40与EMS电极控制部151、RF电极控制部152以及IP电极控制部153电连接。通过EMS电极控制部151、RF电极控制部152以及IP电极控制部153,能够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特定的电极50之间施加特定输出的电压。

EMS电极控制部151是控制对上部电极61与下部电极69之间施加电压的第二输出等输出的单元。RF电极控制部152是控制对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施加电压的第一输出等输出的单元。IP电极控制部153是控制对构成头部30A的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50与主体部10的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电压的第三输出等输出的单元。

并列电极组40及主体电极20与EMS电极控制部151、RF电极控制部152及IP电极控制部153通过导线111、112、121~126、131~133、135、137及139电连接。此外,EMS电极控制部151、RF电极控制部152以及IP电极控制部153可以是实现这些功能的专门设计的硬件电路,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保存的程序来实现其功能。也就是说,EMS电极控制部151、RF电极控制部152以及IP电极控制部153可以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作来实现该功能。此外,存储器中保存的程序可以记录在存储卡等非瞬态记录介质中来提供,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等电通信线路来提供。

<第一输出、第二输出以及第三输出>

说明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之间、或者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与主体电极20(50)之间施加电压的第一输出、第二输出、第三输出。

第一输出是具有第一频率的高频电流的输出,通常是被称作RF(RadioFrequency,射频)的频率的电流的输出。第一输出通常是在RF护理中使用的输出。作为第一频率,例如使用1MHz~5MHz,优选使用2.5MHz~3.5MHz的范围内的频率。第一输出具有以下作用:通过对肌肤流通高频电流来使肌肤内部产生焦耳热,由此能够在肌肤内部促进胶原蛋白等的产生并使毛细血流增加,从而对使用者改善肌肤的提升、肌肤的暗沉等。第一输出例如在RF护理模式中与第三输出一同被使用,并且以输出时间比率比第三输出的输出时间比率高的方式被使用。

在第一输出中,当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50中的比较靠近的一对电极50、50之间施加电压时,通过使保湿成分渗透到内角质层而容易得到湿润且纹理平整的明亮肌肤,因此是优选的。另外,当像这样施加电压时,容易提高使使用者产生温热感的作用,因此是优选的。

第二输出是具有第二频率的比较低频率的电流的输出,是通常在EMS(ElectricalMuscle Stimulation:肌肉电刺激)中使用的频率的电流的输出。作为第二频率,例如使用1Hz~10kHz,优选使用5Hz~2.5kHz的范围内的频率。第二输出例如具有以下作用:通过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利用电刺激使表情肌振动,由此得到紧致的肌肤。第二输出例如在提升模式中与第一输出一同被使用,并且以输出时间比率比第一输出的输出时间比率低的方式被使用。

在第二输出中,当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50中的比较远离的一对电极50、50之间施加电压时,容易提高通过利用电刺激使表情肌振动来得到紧致的肌肤的作用,因此是优选的。这是因为能够推测出,被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的电极50、50之间的距离越远,则能够通过电刺激使肌肤更深处且更大范围的表情肌振动。

第三输出是具有比第一频率低的第三频率的中频率的电流的输出,是通常在IP(Iontophoresis,离子导入)中使用的频率的电流的输出。作为第三频率,例如使用1kHz~10kHz,优选使用1kHz~2kHz的范围内的频率。第三输出例如具有以下作用:通过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使美容成分深入地渗透到角质层,由此提高美容成分的美容效果。第三输出例如在保湿模式及眼部保养模式中与第一输出一同被使用,并且以输出时间比率与第一输出的输出时间比率大致相同的方式被使用。

在第三输出中,当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50与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电压时,美容成分的离子导入效率高,因此是优选的。

在上述的第一输出、第二输出以及第三输出中,优选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及主体电极20(50)中的特定组合的电极50之间施加电压。此外,也可以在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之间施加与第一输出及第二输出不同的中间输出的电压。

中间输出是具有比第一频率低且比第二频率高的中间频率的电流的输出。关于中间频率,并无特别限定。

<第一输出、第二输出及中间输出、以及通电电极>

在第一输出、第二输出以及中间输出中,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之间施加电压。

在并列电极组40中,优选对由相比于两端电极对89而言更靠近的一对电极50构成的近距离电极对83之间施加第一输出的电压,所述两端电极对89是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这两端的一对电极50构成的电极对。在该情况下,优选第一频率如上述那样为1MHz~5MHz。

使用附图对两端电极对89和近距离电极对83进行说明。图6是说明近距离电极对83的组合的俯视图。在图6所示的头部30中,两端电极对89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另外,在图6所示的头部30中,由相比于两端电极对89而言更靠近的一对电极50构成的近距离电极对83是图6中的右侧所示的近距离电极对83A、83B、83C、83D、83E(83)这五个组合。即,近距离电极对83A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A构成,近距离电极对83B由中间电极75A和中间电极75B构成,近距离电极对83C由中间电极75B和下部电极69构成。另外,近距离电极对83D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B构成,近距离电极对83E由中间电极75A和下部电极69构成。在并列电极组40中,当对近距离电极对83之间施加第一输出的电压时,容易提高基于第一输出的美容效果,因此是优选的。

在并列电极组40中,优选对由相比于近距离电极对83而言更远离的一对电极50构成的远距离电极对87之间施加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输出的电压。另外,更优选远距离电极对87包括上部电极61。在这些情况下,优选第二频率如上述那样为1Hz~10kHz。

使用附图对两端电极对89、近距离电极对83以及远距离电极对87进行说明。图7是说明近距离电极对83的组合以及包括两端电极对89在内的远距离电极对87的组合的俯视图。在图7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中,两端电极对89与图6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同样地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另外,图7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除了近距离电极对83以外还包括由相比于近距离电极对83而言更远离的一对电极50构成的远距离电极对87。

图7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中的两端电极对89、近距离电极对83以及远距离电极对87的组合如图7所示。即,近距离电极对83是图7中的右侧所示的近距离电极对83A、83B以及83C(83)这三个组合。另外,远距离电极对87是图7中的右侧所示的87A、87B(87)以及两端电极对89这三个组合。远距离电极对87A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B构成,远距离电极对87B由中间电极75A和下部电极69构成。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是两端电极对89,但鉴于与近距离电极对83的关系,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也是远距离电极对87。在并列电极组40中,当对远距离电极对87之间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时,更容易提高基于第二输出的美容效果,因此是优选的。

[第一例]

图8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一例的俯视图。图8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是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为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且由中间电极75A和中间电极75B构成的电极对为近距离电极对83B的例子。

在图8所示的第一例中,例如对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对近距离电极对83B施加第一输出的电压。通常,改变施加的时间段来进行第二输出和第一输出的电压的施加。例如,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地输出。当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地输出时,能够对同一电极施加电压,因此例如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因此是优选的。此外,当第一输出的施加时间比第二输出的施加时间长时,基于第一输出的肌肤的加温效果变长,容易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减少,因此是优选的。

[第二例]

图9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二例的俯视图。图9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是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为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且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A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A的例子。

在图9所示的第二例中,例如对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对近距离电极对83A施加第一输出的电压。但是,改变施加的时间段地进行第二输出和第一输出的电压的施加。例如,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地输出。当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地输出时,能够对同一电极施加电压,因此例如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因此是优选的。此外,当第一输出的施加时间比第二输出的施加时间长时,基于第一输出的肌肤的加温效果变长,容易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减少,因此是优选的。

在图9所示的第二例中,在像这样施加第二输出和第一输出的情况下,在第二输出和第一输出中的任一方的电压的施加中共同地使用上部电极61。当像这样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中的至少一个电极50是被施加具有不同频率的输出的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时,例如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在具有被施加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的图9所示的第二例和不具有被施加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的图8所示的第一例中,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相同。但是,在图9所示的第二例中,能够对电极面积大且呈特定形状的上部电极61施加电压,因此在施行美容时,热、电流不易集中于一处,容易得到均匀且高的美容效果,就这一点而言,比图8所示的第一例更优选。

[第三例]

图10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三例的俯视图。图10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是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为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且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B构成的电极对为近距离电极对83D的例子。

在图10所示的第三例中,例如对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对近距离电极对83D施加第一输出的电压。但是,改变施加的时间段地进行第二输出和第一输出的电压的施加。例如,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地输出。当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地输出时,能够对同一电极施加电压,因此例如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因此是优选的。此外,当第一输出的施加时间比第二输出的施加时间长时,基于第一输出的肌肤的加温效果变长,容易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减少,因此是优选的。

在图10所示的第三例中,在像这样施加第二输出及第一输出的情况下,在第二输出和第一输出中的任一方的电压的施加中也共同地使用上部电极61。

当像这样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中的至少一个电极50为被施加具有不同频率的输出的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时,例如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

此外,在具有被施加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的图10所示的第三例和不具有被施加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的图8所示的第一例中,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相同。但是,在图10所示的第三例中,能够对电极面积大且呈特定形状的上部电极61施加电压,因此在施行美容时,热、电流不易集中于一处,容易得到均匀且高的美容效果,就这一点而言,比图8所示的第一例更优选。

[第四例]

图11是示出通电的电极对的组合的第四例的俯视图。图11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是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为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由中间电极75A和中间电极75B构成的电极对为近距离电极对83B、并且还具有中距离电极对85的例子。

在此,中距离电极对85是由相比于近距离电极对83而言更远离、且相比于远距离电极对87而言更靠近的一对电极50构成的电极对。在图11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的例子中,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B构成的电极对为中距离电极对85A(85)。优选对中距离电极对85之间施加具有比第一频率低且比第二频率高的中间频率的中间输出的电压。当对中距离电极对85之间施加中间输出的电压时,除了第一输出(RF输出)和第二输出(EMS输出)的美容效果以外,还能够期待中间输出所特有的美容效果,因此是优选的。

在图11所示的第四例中,例如对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对近距离电极对83B施加第一输出的电压,对中距离电极对85A施加中间输出的电压。但是,改变施加的时间段地进行第二输出和中间输出的电压的施加。另外,改变施加的时间段地进行第一输出和中间输出的电压的施加。

在图11所示的第四例中,在像这样施加第二输出、第一输出以及中间输出的情况下,在第二输出和中间输出中的任一方的电压的施加中也共同地使用上部电极61。另外,在该情况下,在第一输出和中间输出中的任一方的电压的施加中也共同地使用中间电极75B。

当像这样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中的至少一个电极50是被施加具有不同频率的输出的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时,例如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在具有被施加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的图11所示的第四例和不具有被施加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的图8所示的第一例中,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相同。但是,在图11所示的第四例中,能够对电极面积大且呈特定形状的上部电极61施加电压,因此在施行美容时,热、电流不易集中于一处,容易得到均匀且高的美容效果,就这一点而言,比图8所示的第一例更优选。

<第三输出和通电电极>

在第三输出中,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与主体电极20(50)之间施加电压。作为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使用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中的一个以上的电极50。在图5所示的并列电极组40中,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以及下部电极69均与IP电极控制部153的X端子连接。此外,IP电极控制部153的Y端子与主体电极20(50)连接。

(使用模式)

美容器具1A具有上述的电极结构,根据施行美容时的使用模式,来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之间以及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与主体电极20(50)之间施加各种输出的电压。作为使用模式,例如具有波提升模式、RF护理模式、保湿模式、眼部保养模式等。

波提升模式、RF护理模式、保湿模式、眼部保养模式是将频率不同的第一输出、第二输出以及第三输出中的一种以上的输出的电压的对电极间的施加、以及LED灯照射进行组合来设定的。具体地说,这些使用模式是将第一输出、第二输出以及第三输出中的一种以上的输出的电压的对电极间的施加、以及LED灯照射进行组合来设定的。各使用模式通常被设定为第一输出、第二输出、第三输出以及LED灯照射的输出、输出时间比率不同。

表1示出通过美容器具1A设定的波提升模式、RF护理模式、保湿模式、眼部保养模式的设定条件的一例。此外,表1所示的各使用模式是一例,本公开的使用模式并不限定于表1所示那样。通过电源/模式开关18、挡位开关17等的操作来切换、调整各使用模式。

[表1]

<波提升(WAVE LIFT)模式>

波提升模式例如是将EMS用的第二输出、RF护理用的第一输出以及LED灯照射进行组合的模式。波提升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得到以下作用: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通过电刺激使表情肌振动,由此得到紧致的肌肤。

图12是示出波提升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图13是示出图12的波形A的详情的图。图14是示出包括图13的波形A中的RF输出的输出图案的图。图15是示出图12的波形B的详情的图。图16是示出包括图15的波形B中的RF输出的输出图案的图。此外,图12~图16所示的波提升模式下的输出图案与表1所示的波提升模式下的输出图案是不同的例子。

图12所示的波提升模式的输出图案是以下输出图案:将200ms的波形A的输出重复四次(波形A组),将40ms的波形B的输出重复五次(波形B组),之后交替地进行波形A组的输出和波形B组的输出。

图12的波形A的详情如图13所示的那样。关于图13所示的波形A,其前段由EMS用的每0.2ms反转的脉冲波(EMS输出、第二输出)构成,其后段由空白(非通电)部分、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空白(非通电)部分构成。

具体地说,图13所示的后段的包括RF输出的输出图案如图14所示那样由26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140ms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26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构成。

图12的波形B的详情如图15所示的那样。关于图15所示的波形B,其前段由EMS用的每0.2ms反转的脉冲波(EMS输出、第二输出)构成,其后段由空白(非通电)部分、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空白(非通电)部分构成。

具体地说,图15所示的后段的包括RF输出的输出图案如图16所示那样由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26ms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构成。

当波提升模式下的输出图案如图12所示那样时,通过第二输出利用电刺激使表情肌收缩/松弛来得到紧致的肌肤,并且通过第一输出利用肌肤的加温效果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容易减少,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如表1所示,在波提升模式中,例如在图12所示的输出图案的输出过程中,LED灯照射进行三列点亮。在此,LED灯照射进行三列点亮是指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之间的一列LED灯组、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之间的一列LED灯组、以及中间电极75B-下部电极69之间的一列LED灯组全部点亮。

对波提升模式的输出时间比率进行说明。在图12所示的波提升模式的输出图案中,将由波形A组和波形B组构成的总共1000ms(1s)的单元设为1循环,所述波形A组将200ms的波形A的输出重复四次,所述波形B组将40ms的波形B的输出重复五次。

在图13及图14所示的200ms的波形A中,EMS输出(第二输出)部分为8ms,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为140ms,空白部分为52ms。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40ms的波形B中,EMS输出(第二输出)部分为4ms,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为26ms,空白部分为10ms。

因此,在将波形A的输出重复四次的800ms的波形A组中,EMS输出(第二输出)部分为32ms,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为560ms,空白部分为208ms。另外,在将波形B的输出重复五次的200ms的波形B组中,EMS输出(第二输出)部分为20ms,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为130ms,空白部分为50ms。

因而,如以下那样计算图12所示的波提升模式的为1000ms(1s)的1循环的输出图案的输出时间比率。EMS输出(第二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32+20)/1000=5.2%。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560+130)/1000=69.0%。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208+50)/1000=25.8%。

此外,波提升模式中的EMS输出(第二输出)部分、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并不限定于上述数值。EMS输出(第二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2~10%。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65~75%。

例如使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来实施波提升模式。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中,能够对上部电极61与下部电极69之间施加EMS输出(第二输出)的电压。另外,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中,能够对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以及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施加RF输出(第一输出)的电压。并且,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中,能够对构成头部30A的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50与主体部10的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IP输出(第三输出)的电压。

像这样,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中,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成为在EMS输出(第二输出)和RF输出(第一输出)中被共同地使用的电极,有助于减少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

波形A及波形B中包括的EMS用的脉冲波例如是通过利用EMS电极控制部151对上部电极61与下部电极69之间施加EMS用的第二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由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是两端电极对89(远距离电极对87)。

另外,波形A及波形B中包括的RF输出部分例如是通过利用RF电极控制部152对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以及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中的至少一方施加RF输出用的第一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A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A,由中间电极75B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C。

通过电源/模式开关18、挡位开关17等的操作来选择波提升模式,由此切换、调整LED灯照射的三列点亮。

RF护理模式例如是将RF护理用的第一输出、IP(离子导入)用的第三输出、LED灯照射进行组合的模式。RF护理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得到以下作用: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使保湿成分渗透到内角质层,由此容易得到湿润且纹理平整的明亮肌肤,另外使使用者产生温热感。

图17是示出RF护理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此外,图17所示的RF护理模式下的输出图案与表1所示的RF护理模式下的输出图案是不同的例子。图17所示的RF护理模式的输出图案由208ms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32ms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以及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构成。

当RF护理模式下的输出图案如图17所示那样时,能够通过第一输出利用肌肤的加温效果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容易减少,得到舒适的温热感,并且通过第三输出使保湿成分渗透到角质层的深处,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如表1所示,在RF护理模式下,例如在图17所示的输出图案的输出过程中,LED灯照射进行三列点亮。在此,LED灯照射进行三列点亮是与波提升模式下的LED灯照射的三列点亮相同的意思。

对RF护理模式的输出时间比率进行说明。如以下那样计算图17所示的RF护理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输出时间比率。图17所示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208/(208+5+32+5)=83.2%。图17所示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32/(208+5+32+5)=12.8%。图17所示的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10/(208+5+32+5)=4.0%。

此外,RF护理模式中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以及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并不限定于上述数值。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75~95%。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5~18%。

例如使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来实施RF护理模式。如上述那样,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中,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成为在EMS输出(第二输出)和RF输出(第一输出)中被共同地使用的电极,有助于减少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另外,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即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以及下部电极69成为还在IP输出(第三输出)中被共同地使用的电极,有助于减少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

图17所示的RF输出部分例如是通过利用RF电极控制部152对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以及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中的至少一方施加RF输出用的第一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A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A,由中间电极75B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C。

另外,图17所示的IP输出部分例如是通过利用IP电极控制部153对构成头部30的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与主体电极20(50)之间施加IP输出用的第三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关于对构成头部30的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的通电,通常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全部电极50进行,但也可以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一部分电极50进行。

通过电源/模式开关18、挡位开关17等的操作来选择波提升模式,由此切换、调整LED灯照射的三列点亮。

<保湿(MOISTURIZING)模式>

保湿模式例如是将RF护理用的第一输出、IP(离子导入)用的第三输出以及LED灯照射进行组合的模式。保湿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得到以下作用: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使美容成分深入地渗透到角质层,由此提高美容成分的美容效果。

图18是示出保湿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此外,图18所示的保湿模式下的输出图案与表1所示的保湿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相是不同的例子。图18所示的RF护理模式的输出图案由总计144ms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96ms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构成。

当保湿模式下的输出图案如图18所示那样时,通过第三输出能够比用手涂抹进一步使保湿成分渗透到肌肤内部来将肌肤保湿,并且还能够通过第一输出得到温热效果,因此是优选的。在此,关于通过第三输出能够比用手涂抹进一步使保湿成分渗透到肌肤内部来将肌肤保湿的效果,通过从肌肤表面向内部产生电渗流的作用来显现。

此外,如表1所示,在保湿模式中,例如在图18所示的输出图案的输出过程中,LED灯照射进行三列点亮。在此,LED灯照射进行三列点亮是与波提升模式下的LED灯照射的三列点亮相同的意思。

对保湿模式的输出时间比率进行说明。如以下那样计算图18所示的保湿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输出时间比率。图18所示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144/(144+5+96+5)=57.6%。图18所示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96/(144+5+96+5)=38.4%。图18所示的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10/(144+5+96+5)=4.0%。

此外,保湿模式中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并不限定于上述数值。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40~65%。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30~55%。

例如使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来实施保湿模式。如上述那样,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中,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成为在EMS输出(第二输出)及RF输出(第一输出)中被共同地使用的电极,有助于减少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另外,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即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以及下部电极69成为还在IP输出(第三输出)中被共同地使用的电极,有助于减少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

图18所示的IP输出部分例如是通过利用IP电极控制部153对构成头部30的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与主体电极20(50)之间施加IP输出用的第三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关于对构成头部30的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的通电,通常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全部电极50进行,但也可以针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一部分电极50进行。

另外,图18所示的RF输出部分例如是通过利用RF电极控制部152对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以及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中的至少一方施加RF输出用的第一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A构成的电极对为近距离电极对83A,由中间电极75B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C。

通过电源/模式开关18、挡位开关17等的操作来选择波提升模式,由此切换、调整LED灯照射的三列点亮。

<眼部保养(EYE CARE)模式>

眼部保养模式例如是将RF护理用的第一输出、IP(离子导入)用的第三输出以及LED灯照射进行组合的模式。眼部保养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得到以下作用:对使用者的眼部的肌肤流通该电流来使眼部用的美容成分深入地渗透到角质层,由此提高美容成分的美容效果,并且对眼部提供温热感。此外,在眼部保养模式中,通常LED灯照射量比保湿模式等其它模式的LED灯照射量少。

图19是示出眼部保养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一例的图。此外,图19所示的眼部保养模式下的输出图案与表1所示的眼部保养模式下的输出图案是不同的例子。图19所示的RF护理模式的输出图案由总共160ms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80ms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5ms的空白(非通电)部分构成。

当眼部保养模式下的输出图案为如图19所示那样时,通过第一输出能够对皮肤薄的眼部提供最佳的温热感,减少肌肤的皱纹、黑眼圈,并且使眼部用的美容成分渗透到肌肤,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如表1所示,在眼部保养模式中,例如在图19所示的输出图案的输出过程中,LED灯照射进行一列点亮。LED灯照射进行一列点亮的情况是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之间的一列LED灯组、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之间的一列LED灯组、以及中间电极75B-下部电极69之间的一列LED灯组中的任一列点亮的情况。其中,当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之间的一列LED灯组点亮时,对于使用者而言,容易了解与眼部接触的部位,因此使用方便,另外能够节省电力,因此是优选的。

对眼部保养模式的输出时间比率进行说明。如以下那样计算图19所示的眼部保养模式下的输出图案的输出时间比率。图19所示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160/(160+5+80+5)=64.0%。图19所示的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80/(160+5+80+5)=32.0%。图19所示的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为10/(160+5+80+5)=4.0%。

此外,眼部保养模式中的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以及空白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并不限定于上述数值。IP输出(第三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40~70%。RF输出(第一输出)部分的输出时间比率例如能够设为25~55%。

例如使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来实施眼部保养模式。如上述那样,在图5所示的美容器具1A中,上部电极61和下部电极69成为在EMS输出(第二输出)和RF输出(第一输出)中被共同地使用的电极,有助于减少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另外,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即上部电极61、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以及下部电极69成为还在IP输出(第三输出)中被共同地使用的电极,有助于减少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数量。

图19所示的IP输出部分例如是通过利用IP电极控制部153对构成头部30的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与主体电极20(50)之间施加IP输出用的第三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关于对构成头部30的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的通电,通常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全部电极50进行,但也可以针对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一部分电极50进行。

另外,图19所示的RF输出部分例如是通过利用RF电极控制部152对上部电极61与中间电极75A之间以及中间电极75B与下部电极69之间中的至少一方施加RF输出用的第一输出的电压而产生的。由上部电极61和中间电极75A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A,由中间电极75B和下部电极69构成的电极对是近距离电极对83C。

通过电源/模式开关18、挡位开关17等的操作来选择波提升模式,由此切换、调整LED灯照射的一列点亮。

(变形例)

图20是示出中间电极组70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21是示出中间电极组70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22是示出中间电极组70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图20~图22是示出图2等所示的中间电极组70的变形例的图。

在图2等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1A中,构成中间电极组70的中间电极75A、75B为弯曲形状。但是,在未图示出整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美容器具1A的变形例中,中间电极组70的形状可以为如图20~图22所示的形状。

图20所示的构成中间电极组70的中间电极75的形状为直线形状。图21所示的构成中间电极组70的中间电极75的形状为V字形状。图22所示的构成中间电极组70的中间电极75的形状为S字形状。

在美容器具1A的变形例中,图20~图22所示的形状的中间电极组70配置为在使各自的图中上下方向与图5的电极并列方向P一致的状态下替换图5的头部30A的中间电极组70。

在此,图20所示的形状的中间电极组70的电极延伸方向E为图20中的左右方向。图21所示的形状的中间电极组70的电极延伸方向E设为构成V字形状的两条直线各自的长边方向这两个方向。图22所示的形状的中间电极组70的电极延伸方向E设为S字形状的中间电极75的相邻方向端部52的切线方向。图22所示的中间电极75的相邻方向端部52的切线方向在图22中为上下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不同的斜方向、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

因此,具备图20~图22所示的形状的中间电极组70的美容器具1A的变形例可以说是以其电极延伸方向E与包括中间电极组70的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并列方向P交叉的方式配置的。

此外,关于图20~图22所示的形状的中间电极组70,可以将构成中间电极组70的中间电极75的数量设为与图20~图22所示的数量不同的数量。

美容器具1(1A1)可以设置根据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间距离而施加不同频率的电压的电极间距离电压施加部。根据美容器具1A1,能够根据各电极间距离来施加作用不同的频率的电压,因此是优选的。

关于美容器具1(1A2),所述电极间距离电压施加部可以对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间距离中的更靠近的电极间施加高频率的电压。根据美容器具1A2,在高频率例如为第一频率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输出的美容效果更容易提高,因此是优选的。

美容器具1(1A3)可以在并列电极组40中仅在头部30中的各端部的一对电极(两端电极对89)间施加电压。根据美容器具1A3,在仅对两端电极对89施加第二输出的电压的情况下,基于第二输出的美容效果更容易提高,因此是优选的。

美容器具1(1A4)可以设为在并列电极组40中仅在头部30中的各端部的一对电极(两端电极对89)间施加的电压的频率为1Hz~10kHz。根据美容器具1A4,在仅对两端电极对89施加频率为1Hz~10kHz的第二输出的电压的情况下,容易通过第二输出利用肌肉运动效果使肌肤紧致,因此是优选的。

美容器具1(1A5)可以设为在并列电极组40中在头部30中的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间距离中的更靠近的电极间施加的电压的频率为1MHz~5MHz。根据美容器具1A5,通过第一输出利用肌肤的加温效果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容易减少,容易得到舒适的温热感,因此是优选的。

美容器具1(1A6)可以在主体部10设置一个以上的电极,并将头部30的一部分或全部电极设为同极,将主体部10的电极设为异极。根据美容器具1A6,在对主体部10的电极与头部30的电极之间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的情况下,美容成分的离子导入的效率容易提高,因此是优选的。

美容器具1(1A7)可以对头部30与主体部10之间施加电压。根据美容器具1A7,在对主体部10的电极与头部30的电极之间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的情况下,美容成分的离子导入的效率容易提高,因此是优选的。

关于美容器具1(1A8),所述电极间距离电压施加部在根据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间距离而施加不同频率的电压时,可以交替地对各电极间进行电压的施加。根据美容器具1A8,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因此是优选的。

关于美容器具1(1A9),所述电极间距离电压施加部在根据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间距离而施加不同频率的电压时,可以使对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间距离中的更靠近的电极间的施加时间长。根据美容器具1A9,在对更靠近的电极间的第一输出的施加时间长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输出的肌肤的加温效果变长,肌肤的皱纹/下垂容易变少,因此是优选的。

关于美容器具1(1A10),美容器具1A9的不同频率可以是EMS、RF或IP。根据美容器具1A10,能够进行EMS的美容、RF的美容或IP的美容,因此是优选的。

关于美容器具1(1A11),所述电极间距离电压施加部可以具有在根据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间距离而施加不同的频率的电压时变更所述施加方法的模式。根据美容器具1A11,容易进行不同频率的电压的施加,因此是优选的。

关于美容器具1(1A12),头部30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用于照射LED光的LED灯照射部(LED灯)35。根据美容器具1A12,例如在对肌肤照射红色LED灯的情况下,能够促进肌肤的细胞的修复、血液循环、或者舒缓肌肤的炎症、发红,因此是优选的。

(作用)

对美容器具1A的作用进行说明。在美容器具1A的美容中,首先,使用者对主体部10的电源/模式开关18和挡位开关17进行操作,来选择波提升模式、RF护理模式等使用模式及其挡位。接着,使用者把持主体部10,使头部30A与使用者的肌肤抵接。

使用者使与肌肤抵接的头部30A沿着与使用模式相应的美容施行方向移动。关于美容施行方向,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在RF护理模式中,使头部30A按照如下的第一美容施行方向、第二美容施行方向以及第三美容施行方向的顺序移动。例如,第一美容施行方向是从脸的中央部附近朝向太阳穴附近的横向,第二美容施行方向是从下颌骨朝向眼部附近的向上方向,第三美容施行方向是额头中以眉弓侧为起始点的向上方向。在该情况下,美容施行方向是横方向和向上方向。

在头部30A设置有并列的三个以上的电极50的集合体即并列电极组40,并且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各电极为如图2所示那样的形状及大小。因此,根据具备头部30A的美容器具1A,即使在美容方施行向为上述的横向和向上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美容施行方向上大致均匀地流通电流。

另外,如图5所示,在将头部30A的电连接设为能够对同一电极施加不同频率的输出的电压的情况下,能够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并缩小头部30A。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用小的头部30A对眼部等施行精妙的美容,在包括眼部等在内的整个美容施行部分显现出高的美容效果。

(效果)

美容器具1A具备:主体部10,其供使用者把持;以及头部30,其设置于主体部10的一部分,能够对使用者的肌肤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其中,头部30具有并列电极组40,所述并列电极组40为并列的三个以上的电极50的集合体。另外,在美容器具1A中,对近距离电极对83之间施加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输出(RF输出)的电压,对远距离电极对87中间施加具有比第一频率低的第二频率的第二输出(EMS输出)的电压。

因此,根据美容器具1A,能够流通特性不同的电流的并缩小头部30,因此能够通过精妙的美容显现出高的美容效果。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将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50中的至少一个电极50设为被施加具有不同频率的输出的电压的共用的电极50。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对中距离电极对85之间施加具有比第一频率低且比第二频率高的中间频率的中间输出的电压。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除了第一输出(RF输出)和第二输出(EMS输出)以外,还能够期待中间输出所特有的美容效果。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对两端电极对89之间施加第二输出(EMS输出)的电压。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能够通过电刺激使表情肌收缩/松弛,从而容易提高得到紧致肌肤的作用。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将第二输出(EMS输出)的第二频率设为1Hz~10kHz。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能够通过电刺激使表情肌收缩/松弛,从而容易提高得到紧致的肌肤的作用。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将第一输出(RF输出)的第一频率设为1MHz~5MHz。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通过第一输出利用肌肤的加温效果能够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容易减少,并且容易得到舒适的温热感。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对构成头部30的并列电极组40的至少一部分电极与主体部10的主体电极20之间施加第三输出(IP输出)的电压。在第三输出中,能够以使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中的被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的电极全部成为同极、且使构成并列电极组40的电极中的被施加第三输出的电压的电极与主体电极20成为异极的方式施加电压。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能够提高美容成分的离子导入的效率。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设为第三输出(IP输出)具有比第一频率低的第三频率。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通过从肌肤表面向内部产生电渗流,相比于用手涂抹进一步使保湿成分渗透到肌肤内部来保湿肌肤,由此能够提高美容成分的美容效果。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设为第三频率为1kHz~10kHz。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通过从肌肤表面向内部产生电渗流,相比于用手涂抹进一步使保湿成分渗透到肌肤内部来保湿肌肤,由此能够提高美容成分的美容效果。

在美容器具1A中,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地输出。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能够对同一电极施加电压,因此能够减少电极50数量来缩小头部30。

在美容器具1A中,能够设为第一输出的施加时间比第二输出的施加时间长。根据这样的美容器具1A,能够使基于第一输出的肌肤的加温效果变长,使肌肤的皱纹/下垂容易减少。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例示出本公开中的技术,因此在权利要求书或其均等的范围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替换、附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对肌肤提供美容效果的美容器具。具体地说,本公开例如能够应用于美颜器等。

附图标记说明

1:美容器具;1A:美容器具;10:主体部;11:底部;12:正面部;13:侧面部;14:背面部;15:侧面部;16:顶部;17:挡位开关;18:电源/模式开关;20:主体电极;30:头部;30A:头部;32:头部表面;33:直线状上外缘;35:LED灯;40:并列电极组;50:电极;52:相邻方向端部;52A2:相邻方向端部;52B1:相邻方向端部;52B2:相邻方向端部;52C1:相邻方向端部;52C2:相邻方向端部;52D1:相邻方向端部;55:直线状端部;56:弧状端部;59:最下端部;61:上部电极;69:下部电极;70:中间电极组;75:中间电极;75A:中间电极;75B:中间电极;83:近距离电极对;83A:近距离电极对;83B:近距离电极对;83C:近距离电极对;83D:近距离电极对;83E:近距离电极对;85:中距离电极对;85A:中距离电极对;87:远距离电极对;87A:远距离电极对;87B:远距离电极对;89:两端电极对;111:导线;112:导线;121:导线;122:导线;123:导线;124:导线;125:导线;126:导线;131:导线;132:导线;133:导线;135:导线;137:导线;139:导线;151:EMS电极控制部;152:RF电极控制部;153:IP电极控制部;E:电极延伸方向;P:电极并列方向。

相关技术
  • 美容器具及美容器具用衬垫的制造方法
  • 美容器具和美容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306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