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闪光放电管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的闪光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9:07


闪光放电管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的闪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光放电管以及使用该闪电放电管的闪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闪光放电管具备玻璃管、触发电极、阴极电极以及阳极电极等。在玻璃管的内部封入有给定压力的氙气气体。触发电极包含透明的导电性被膜,并形成在玻璃管的外周面。阴极电极以及阳极电极相互对置地配置在玻璃管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

闪光放电管根据用途,以各种方式提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如图10所示,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闪光放电管3例如用作拍摄照片用的人工光源。具体地,闪光放电管3具备在玻璃管30的外周面的周向上以不同的宽度尺寸且在轴方向上呈直线状形成的多个触发电极31。由此,可提供能够在玻璃管30的周向上发出闪光的闪光放电管3。

此外,存在图11所示的方式的闪光放电管4。闪光放电管4具备在玻璃管40的外周面的周向上具有180°或150°的宽度尺寸并在轴方向上直线状的触发电极41。由此,可提供能够使小光量下的发光时的放电光路稳定并降低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的闪光放电管4。

此外,如图12所示,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闪光放电管5例如用作高速打印机的定影用光源。具体地,闪光放电管5具备配置在发光管50(相当于上述玻璃管)的外周面并使启动性提高的触发电极组装体51。触发电极组装体51包含触发线510和金属丝Y等。触发线510从一个电极500的附近到另一个电极501的附近沿着轴方向配置在发光管50的外周面。金属丝Y相对于发光管50的外周面呈螺旋状进行卷绕,防止触发线510在发光管50的中央部游离。

此外,存在图13所示的方式的闪光放电管6。闪光放电管6具有在玻璃管60的外周面沿着轴方向通过烧附呈直线状形成的具有导电性的银涂料P。由此,可提供能够使放电光路稳定的闪光放电管6。

一般来说,已知的是,闪光放电管通过使触发电极的宽度变窄,从而能够使放电光路稳定化。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闪光放电管3的情况下,若包含窄的宽度的触发电极31并以大光量且短间隔进行连续发光,则玻璃管30的表面变成高温。因此,玻璃管30膨胀收缩。由此,如图14所示,有可能触发电极31局部烧断,而在触发电极31产生龟裂A。也就是说,因龟裂A,在触发电极31的对置端部B、B之间(接近的导体之间)产生电位差。而且,由于对置端部B、B之间的电位差,在玻璃管30的外周面,产生由空中放电引起的火花。此时,龟裂的部位成为绝缘体,并且每次增加发光,龟裂的部位的范围扩大,并且龟裂进展。由此,变得不作为触发电极31发挥功能,因此变得闪光放电管3不发光。其结果是,闪光放电管3的寿命变短。

此外,在图11所示的闪光放电管4的情况下,例如相对于宽度尺寸为180°的触发电极41,以大光量且短间隔进行连续发光,则在触发电极41部分地产生如虫蛀那样的龟裂,但是可确保内部电极之间的外表面的导电性。但是,若为了使放电光路稳定而使触发电极41的宽度尺寸比180°或150°窄并进行上述发光,则与上述的闪光放电管3同样地,因为由发光引起的发热和蓄热而有可能触发电极41被烧断。其结果是,闪光放电管4的寿命变短。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闪光放电管5的情况下,在相对于发光管50的金属丝Y的缠绕加工中,为了金属丝Y的定位需要时间。进而,在发光管50产生因卷绕的金属丝Y而被遮光的部位。因此,若金属丝Y的缠绕位置等产生偏差,则作为闪光放电管5的光学配光特性下降。此外,发光管50在轴方向上膨胀收缩,因此金属丝Y容易从发光管50游离。

此外,在图13所示的闪光放电管6的情况下,因银涂料P而被遮光。进而,在以大光量且短间隔进行连续发光的情况下,因为由发光引起的发热和蓄热而有可能银涂料P被烧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88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04-541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在大光量下的短间隔的连续发光时的触发电极的耐久性提高并长寿命化的闪光放电管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的闪光装置。

本发明的闪光放电管包含在内部封入有给定压力的稀有气体的玻璃管、相互对置地配置在玻璃管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的阴极电极以及阳极电极、以及形成在玻璃管的外周面并包含透明的导电性被膜的触发电极。触发电极包含沿着管轴方向形成在玻璃管的外周面的电极主体部和扩大部,所述扩大部形成为至少覆盖阴极电极或阳极电极的一者且周向上的宽度比电极主体部宽度宽。

根据该结构,构成玻璃管的外周面的触发电极的导电性被膜包含扩大部。因此,变得不易在形成于玻璃管的触发电极产生龟裂。由此,能够实现闪光放电管的长寿命化。

此外,本发明的闪光装置包含上述闪光放电管和对闪光放电管的触发电极施加触发电压的触发电路。

根据该结构,在使其以大光量且短间隔连续发光的情况下,即使因玻璃管的管轴方向上的膨胀收缩而在触发电极产生龟裂,也能够防止因施加触发电压而引起的、在龟裂的对置端部之间产生的火花于未然。由此,能够实现闪光装置的长寿命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放电管的图。

图1B是以展开的状态示出触发电极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配置于闪光装置的反射伞的闪光放电管的图。

图3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备图1A的闪光放电管的闪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3B是示出在触发电极产生龟裂的状态的图。

图4A是示出触发电极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图4B是示出触发电极的形状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4C是示出触发电极的形状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4D是示出触发电极的形状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5A是示出对触发电极施加触发电压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B是示出对触发电极施加触发电压的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触发连接构件的一个例子(螺旋弹簧)的图。

图7是示出触发连接构件的另一个例子(板簧)的图。

图8是示出触发连接构件的另一个例子(大致“Ω”形状的弹簧)的图。

图9是示出触发连接构件的另一个例子(线状构件)的图。

图10是示出以往的闪光放电管的图。

图11是示出其他以往的闪光放电管的图。

图12是示出其他以往的闪光放电管的图。

图13是示出其他以往的闪光放电管的图。

图14是示出在以往的闪光放电管中,在触发电极产生龟裂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放电管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的闪光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A以及图1B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放电管1进行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放电管1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B是以展开的状态示出触发电极13的俯视图。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包含玻璃管10、阴极电极11以及阳极电极12、以及触发电极13等。在玻璃管10的内部封入有给定压力的例如氙气气体等稀有气体。阴极电极11以及阳极电极12相互对置地配置在玻璃管10的各自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触发电极13包含透明的导电性被膜,并形成在玻璃管10的外周面。

玻璃管10例如包含硼硅酸玻璃或铝硅酸盐玻璃等。铝硅酸盐玻璃与石英玻璃同样地,几乎不包含作为传导载体而发挥功能的碱成分等。因此,即使在温度上升时,例如作为碱成分的钠的离子也不会在玻璃管10内移动。也就是说,在玻璃管10中,即使温度上升,相对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率等电特性也不会大幅变动,因此变得能够进行以短间隔的连续发光。进而,铝硅酸盐玻璃与石英玻璃相比廉价,因此能够廉价地制造玻璃管10。

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的阴极电极11以及阳极电极12基本上是相同的结构。

也就是说,阴极电极11包含管内电极部110和外部端子111等。管内电极部110构成沿着玻璃管10的管轴方向朝向玻璃管10的中心导入到玻璃管10的内部的部分。外部端子111构成沿着玻璃管10的管轴方向朝向玻璃管10的外侧导出的部分。

同样地,阳极电极12包含管内电极部120和外部端子121等。管内电极部120构成沿着玻璃管10的管轴方向朝向玻璃管10的中心导入到玻璃管10的内部的部分。外部端子121构成沿着玻璃管10的管轴方向朝向玻璃管10的外侧导出的部分。

阴极电极11的外部端子111以及阳极电极12的外部端子121与使闪光放电管1发光的、后述的闪光装置2(参照图3A)的发光电路(未图示)连接。

此外,如图1B所示,触发电极13包含电极主体部130和各自的周向上的宽度比电极主体部130宽度宽的阴极侧扩大部131和阳极侧扩大部132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电极13沿着玻璃管10的管轴方向(长边方向),作为整体,例如以H形状形成在玻璃管10的图示上侧的外周面。在此,所谓管轴方向(长边方向)是指,将配设在玻璃管10的两端的圆筒状的阴极电极11与阳极电极12的圆心之间相连的方向,并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同样。此外,在不区分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而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仅称为“扩大部”而进行说明。

在形成在触发电极13的两端部的扩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通过后述的触发电路21(参照图3A)而施加触发电压。

触发电极13的电极主体部130沿着玻璃管10的管轴方向呈直线状形成在阴极电极11的管内电极部110的内部端110a与阳极电极12的管内电极部120的内部端120a之间的玻璃管10的外周面。此时,玻璃管10的周向上的电极主体部130的宽度形成为从玻璃管10的管轴相对于玻璃管10的外周面在周向上例如具有20°~100°角度的范围内的宽度尺寸。进而,触发电极13的管轴方向上的电极主体部130的长度形成为相对于触发电极13的管轴方向上的全长(100%)例如具有50%以上的长度。由此,在小光量下的发光时,在玻璃管10内形成稳定的放电光路。其结果是,能够降低闪光放电管1以及具备闪光放电管1的闪光装置2的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

触发电极13的阴极侧扩大部131延伸设置在电极主体部130的端部130a,并沿着玻璃管10的周向上的外周面例如呈大致半筒状形成。进而,阴极侧扩大部131的周向上的宽度比电极主体部130的周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度宽。具体地,如图1A所示,阴极侧扩大部131在管轴方向上具有覆盖阴极电极11的管内电极部110的图示大致上侧的例如40%左右的大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中,阴极侧扩大部131的周向上的宽度优选形成为从玻璃管10的管轴相对于玻璃管10的外周面在周向上比电极主体部130宽度宽,例如100°~360°角度的范围内的宽度尺寸。进而,阴极侧扩大部131的周向上的宽度如果是100°~270°角度的范围内的宽度尺寸,则更优选。

此外,如图1B所示,阴极侧扩大部131包含两个周向内侧端缘131a、两个轴线方向端缘131b、以及一个周向外侧端缘131c等。两个周向内侧端缘131a与电极主体部130的端部130a连接,并沿着所形成的玻璃管10的周向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两个轴线方向端缘131b分别从两个周向内侧端缘131a的周向上的端部沿着玻璃管10的管轴方向朝向阴极电极11侧的端部(周向外侧端缘131c)延伸设置。周向外侧端缘131c与两个轴线方向端缘131b的端部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比阴极电极11的管内电极部110的内部端110a位置更靠玻璃管10的中央侧的阴极侧扩大部131的管轴方向上的长度(相当于图1A的距离L1)相对于管内电极部110的全长(相当于K1=L3+K3(100%))例如为10%~90%范围内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管内电极部110的全长例如设计为8mm。另外,上述数值是一个例子,可根据闪光放电管1的形状、需要的特性而进行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进而,如果相对于管内电极部110的全长(100%),使阴极侧扩大部131的管轴方向上的长度为10%~50%范围内的长度,则更优选。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的阴极侧扩大部131中,将周向内侧端缘131a与管内电极部110的内部端110a的距离L1例如设计为1mm~3mm。也就是说,在发光时,阴极电极11的管内电极部110的内部端110a及其周围因放电的发热而温度变高。因此,若触发电极13的周向上的宽度窄,则因为由发热引起的玻璃管10的膨胀而有可能触发电极13被烧断。因此,在触发电极13设置阴极侧扩大部131,使得覆盖阴极电极11的管内电极部110的内部端110a及其周围。由此,提高触发电极13与玻璃管10的强度,而使其不易产生龟裂。进而,通过周向上的长度长的阴极侧扩大部131,即使产生龟裂,也能够防止龟裂的延伸扩大。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由阴极侧扩大部131中的龟裂引起的触发电极13的切断的产生。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以与阴极侧扩大部131相同的形状形成,并与阴极侧扩大部131同样地,包含两个周向内侧端缘132a、两个轴线方向端缘132b、以及一个周向外侧端缘132c等。阳极侧扩大部132延伸设置在电极主体部130的端部130b,沿着玻璃管10的周向上的外周面例如呈大致半筒状形成。进而,阴极侧扩大部131的周向上的宽度比电极主体部130的周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度宽。具体地,如图1A所示,阳极侧扩大部132在管轴方向上具有覆盖阳极电极12的管内电极部120的图示大致上侧的例如20%左右的大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比阳极电极12的管内电极部120的内部端120a位置更靠玻璃管10的中央侧的阳极侧扩大部132的轴方向上的长度(相当于图1A的距离L2)相对于管内电极部120的全长(相当于K2=L4+K4(100%))例如为10%~90%范围内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管内电极部120的全长例如设计为7mm。另外,上述数值是一个例子,可根据闪光放电管1的形状、需要的特性而进行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进而,如果相对于管内电极部120的全长(100%),使阳极侧扩大部132的轴方向上的长度为40%~90%范围内的长度,则更优选。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的阳极侧扩大部132中,将周向内侧端缘132a与管内电极部120的内部端120a的距离L2例如设计为3mm~5mm。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中,作为上述的距离L2,设计为管内电极部120的全长的40%~90%。由此,与在上述阴极侧扩大部131说明的同样地,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阳极侧扩大部132中的龟裂的产生。

从后述的触发电路21(参照图3A)对上述的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施加大约5kV以上的触发电压。此时,在阴极侧扩大部131与阴极电极11的外部端子111之间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与阳极电极12的外部端子121之间有可能产生外部放电。因此,为了防止外部放电,需要确保阴极侧扩大部131与阴极电极11的外部端子11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与阳极电极12的外部端子121的沿面距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中,设计为,将相当于沿面距离的例如玻璃管10的一端部到阴极侧扩大部131的周向外侧端缘131c为止的距离K3成为4mm以上。同样地,设计为,将相当于沿面距离的玻璃管10的另一端部到阳极侧扩大部132的周向外侧端缘132c为止的距离K4成为4mm以上。

此外,阴极侧扩大部131需要与构成后述的触发连接构件22的触发带(band)220(参照图3A)电接触。因此,优选将阴极侧扩大部131的周向外侧端缘131c与管内电极部110的内部端110a的距离L3相对于管内电极部110的电极长度(100%)例如设计为10%~80%范围内的长度。进而,如果使距离L3为管内电极部110的电极长度的50%~80%范围内的长度,则更优选。由此,使阴极侧扩大部131与管内电极部110重叠,并且使触发带220不从管内电极部110的内部端110a进入放电通道侧而能够与阴极侧扩大部131连接。另外,若使距离L3为具体的尺寸,则是相当于大致2.5mm~6.4mm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中,设计为,在使阴极电极11的管内电极部110的电极长度为100%的情况下,上述的距离L3成为50%~80%范围内的长度。

同样地,阳极侧扩大部132需要与后述的分岔线212(参照图3A)的电接触。因此,优选将阳极侧扩大部132的周向外侧端缘132c与管内电极部120的内部端120a的距离L4相对于管内电极部120的电极长度(100%)例如设计为10%~80%范围内的长度。进而,如果使距离L4为管内电极部110的电极长度的10%~50%范围内的长度,则更优选。另外,若使距离L4为具体的尺寸,则是相当于大致0.5mm~2.5mm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中,设计为,在使管内电极部110的电极长度为100%的情况下,上述的距离L4成为10%~50%范围内的长度。

像以上那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的触发电极13包含透明的导电性被膜。也就是说,不需要像上述的图12所示的闪光放电管5那样使用金属丝Y。因此,也不会产生发出的光被金属丝Y遮断、相对于被摄体因金属丝Y产生的影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中,触发电极13的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的周向上的宽度比电极主体部130的周向上的宽度形成为宽度宽。因此,即使使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与后述的触发连接构件22、23例如在周向上位置偏移,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连接。由此,变得容易将从触发电路21供给的触发电压施加到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进而,能够降低不稳定的连接中的接触电阻的增加。由此,降低起因于接触电阻的发热,能够抑制由剥离、熔断引起的触发电极13的不良情况的产生。其结果是,即使重复地进行以大光量且短间隔的连续发光,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发电极13的烧断。

接着,参照图2、图3A、图3B,对安装有上述闪光放电管1的闪光装置2进行说明。

如图2以及图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闪光装置2包含上述的闪光放电管1、反射伞20、以及触发电路21等。反射伞20在与被摄体的对置面侧具有开口部20a。触发电路21产生对闪光放电管1的触发电极13的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施加的触发电压。

反射伞20包含弯曲的反射面20b。闪光放电管1在反射面20b的最深部20bb附近,配置在开口部20a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反射伞20将从闪光放电管1辐射的光由反射面20b反射,并从开口部20a朝向被摄体侧出射。如上所述,闪光放电管1的触发电极13包含透明的导电性被膜。因此,具备闪光放电管1的闪光装置2能够通过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小的放电光路来设计。一般来说,光学配光特性由反射伞和放电光路的位置关系决定,放电光路有沿着触发电极前进的倾向。因此,通过设计反射伞中的触发电极的位置(放电光路),从而能够使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变小。

另外,在上述中,如图2所示,以将触发电极13的电极主体部130配置在反射伞20的最深部20bb侧且反射伞2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电极主体部130配置在开口部20a侧且配置在反射伞2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附近。

此外,如图3A所示,闪光装置2的触发电路21包含连接线210和分岔线212等。连接线210与后述的触发连接构件22的触发线221连接。分岔线212从连接线210分岔,经由后述的触发连接构件23与阳极侧扩大部132连接。

闪光装置2包含上述的触发连接构件22和触发连接构件23等。触发连接构件22与阴极电极11侧的玻璃管10的外周面(包含阴极侧扩大部131)连接。触发连接构件23与阳极电极12侧的玻璃管10的外周面(包含阳极侧扩大部132)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装置2中,在阴极电极11侧与阴极侧扩大部131连接的触发连接构件22包含触发带220和触发线221等。触发带220在阴极电极11侧的玻璃管10的外周面在周向上缠绕。触发线221与触发带220连接或一体化。

另一方面,在阳极电极12侧与阳极侧扩大部132连接的触发连接构件23例如包含弹簧等弹性构件,例如不通过粘接剂等固定在阳极侧扩大部132。在弹性构件为弹簧的情况下,使触发电路21的分岔线212压接在阳极侧扩大部132,由此经由弹簧与阳极侧扩大部132连接。另外,不固定触发连接构件23的理由是因为从触发电路21辅助地对阳极侧扩大部132施加电压。也就是说,虽然与触发电极13的电连接能够通过触发连接构件22确保,但是关于触发电压,更优选的是从触发电极13的两侧施加并使其成为同电位。因此,考虑组装性、成本方面,特别形成如下的结构,即,将触发电路21的分岔线212不固定在阳极侧扩大部132而进行连接。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闪光装置2中,在阳极电极12侧与阳极侧扩大部132连接的触发连接构件23包含使触发线圈的分岔线212压接在阳极侧扩大部132的弹簧等弹性构件。

以下,参照图6,对弹性构件的其他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弹性构件,例示例如图6所示的螺旋弹簧231。

螺旋弹簧231包含线圈状部分2311和突出部2312等。线圈状部分2311是将弹簧材料卷成线圈状而形成的。线圈状部分2311配置为包围闪光放电管1的外周。突出部2312形成为从线圈状部分2311的两端呈直线状突出。突出部2312贯通设置在阳极电极12侧的反射伞20的贯通孔201而配置。由此,构成触发连接构件23的螺旋弹簧231经由突出部2312被反射伞20支承。

像以上那样,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闪光装置2。

根据上述闪光装置2,从与阴极侧扩大部131连接的触发线圈的连接线210分岔的分岔线212经由触发连接构件23与阳极侧扩大部132连接。由此,例如连接等加工作业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廉价地生产闪光装置2。

此外,在闪光装置2的闪光放电管1中,相对于玻璃管10的周向的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的宽度比触发电极13的电极主体部130的宽度形成得宽度宽。因此,如上所述,从触发电路21对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施加触发电压,即使因为由以大光量且短间隔的连续发光而引起的发热以及蓄热,在玻璃管10在管轴方向上膨胀收缩,也不易在构成形成于玻璃管10的外周面的触发电极13的导电性被膜产生龟裂。例如,如图3B所示,即使在导电性被膜产生龟裂A,在因龟裂A而形成的导电性被膜的对置端部14之间(接近的导体之间)也不会产生电位差。这是因为,从触发电路21的连接线210以及分岔线212经由触发连接构件22、23分别连接的触发电极13的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成为同电位,所以不产生电位差。因此,在由龟裂A引起的导电性被膜的对置端部14之间,在玻璃管10的外周面,例如不会产生由空中放电引起的火花。其结果是,构成触发电极13的导电性被膜的龟裂不扩大进行。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闪光放电管1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1的闪光装置2,能够降低小光量的发光时的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此外,能够使大光量下的短间隔的连续发光时的寿命耐久性提高。进而,通过闪光放电管1的制造工时的削减,能够廉价地制造闪光放电管1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1的闪光装置2。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直线状的触发电极13的电极主体部130的端部130a、130b形成宽度宽的阴极侧扩大部131和阳极侧扩大部132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4A所示,也可以是仅将阴极侧扩大部131形成为宽度宽的结构。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设为仅将阳极侧扩大部132形成为宽度宽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与触发电极13的电极主体部130的端部130a、130b连续并沿着周向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两个周向内侧端缘131a以及周向内侧端缘132a的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4B所示,也可以是如下的阴极侧扩大部131A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A的结构,即,其具备从宽度窄的电极主体部130A的端部130Aa、130Ab侧朝向宽度宽的阴极侧扩大部131A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A各自的轴线方向端缘131Ab、132Ab延伸的倾斜方向内侧端缘131cA、132cA。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呈H形状形成的触发电极13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4C所示,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从宽度窄的电极主体部130B的端部130Ba、130Bb延伸设置的两个部分、即阴极侧扩大部131B和阳极侧扩大部132B的宽度宽的部分沿着周向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形成。进而,如图4D所示,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从宽度窄的电极主体部130C的端部130Ca、130Cb延伸设置的两个部分、即阴极侧扩大部131C和阳极侧扩大部132C的宽度宽的部分沿着周向向同一方向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对触发电极13的阴极侧扩大部131和阳极侧扩大部132两者施加触发电压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对触发电极13的电极主体部130、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的每一个施加相同电位的触发电压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对触发电极13的阴极侧扩大部131和阳极侧扩大部132施加触发电压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A所示,电可以是对位于阴极侧扩大部131的周向内侧端缘131a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的周向内侧端缘132a的电极主体部130的端部130a、130b施加触发电压的结构。

进而,例如,如图5B所示,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设置从阴极侧扩大部131以及阳极侧扩大部132的周向外侧端缘131c、132c沿着电极主体部130的延伸的方向朝向外侧延伸的与电极主体部130相同宽度尺寸的延伸部130c、130d,并对延伸部130c、130d施加触发电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触发连接构件23的弹性构件包含螺旋弹簧23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作为弹性构件也可以包含板簧232。具体地,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使板簧232的一端部2321与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参照图1A)接触,并使另一端部2322贯通反射伞20的贯通孔201,并用反射伞20支承板簧232。此时,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使板簧232的一端部2321为进一步延长的形状,并用形成在反射伞20的各自的贯通孔201支承板簧232的两端。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山形状的板簧232的中央部与阳极侧扩大部132接触。由此,能够更可靠地用反射伞20支承闪光放电管1。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使反射伞20的一部分朝向闪光放电管1突出,并使突出部分的前端部与板簧232同样地,单独与阳极侧扩大部132接触。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是设置如下的触发连接构件23并使触发带与阳极侧扩大部132接触的结构,其中,该触发连接构件23将与连接于阴极电极11侧的阴极侧扩大部131的触发连接构件22的触发带220相同形状的触发带连接于阳极电极12侧的阳极侧扩大部132。

进而,如图8所示,弹性构件也可以包含大致“Ω”形状的弹簧233。在该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螺旋弹簧231相同地,配置为大致“Ω”形状的中央弯曲部分2331包围闪光放电管1的外周。然后,使弹簧233的从大致“Ω”形状的两侧突出的部分2332贯通反射伞20的贯通孔201。由此,大致“Ω”形状的弹簧233被反射伞20所支承。

此外,如图9所示,弹性构件也可以包含线状构件234,其中线状构件234包含金属丝等。此时,使线状构件234的中央部2341与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参照图1A)接触。然后,使线状构件234的两个端部2342贯通反射伞20的贯通孔201。由此,也可以用反射伞20支承线状构件234。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使用两根金属丝,在反射伞20的反射面20b的最深部20bb侧和靠近反射伞20的开口部20a的一侧这两者(参照图2)中,使线状构件234与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接触。

进而,除了上述的触发连接构件23的弹性构件以外,例如还可以是使柔性印刷基板(FPC)抵接的结构、使销、螺钉等抵接的结构、或者缠绕导电带等而使其与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接触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触发电极13包含具有均匀的厚度的导电性被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如下的闪光放电管1,其具有至少对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在与阳极电极12的管内电极部120的内部端120a相比没有进入玻璃管10的管中央部的范围内,预先涂敷了导电性涂料的阳极侧扩大部132。由此,能够减轻阳极电极12侧的阳极侧扩大部132与作为触发连接构件23的弹性构件的接触电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接触电阻产生的发热量,并更可靠地防止龟裂的产生。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螺旋弹簧231用作弹性构件并使螺旋弹簧231在反射伞20的开口部20a侧与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接触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与触发电极13的阳极侧扩大部132的接触也可以在反射伞20的反射面20b的最深部20bb附近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闪光放电管包含在内部封入有给定压力的稀有气体的玻璃管、相互对置地配置在玻璃管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的阴极电极以及阳极电极、以及形成在玻璃管的外周面并包含透明的导电性被膜的触发电极。触发电极包含沿着玻璃管的管轴方向形成在玻璃管的外周面的电极主体部和扩大部,所述扩大部形成为至少覆盖阴极电极或阳极电极的一者并周向上的宽度比电极主体部宽度宽。

根据该结构,构成玻璃管的外周面的触发电极的导电性被膜在一部分中包含扩大部。由此,变得不易在形成于玻璃管的触发电极产生龟裂。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闪光放电管的长寿命化。

此外,本发明的闪光放电管的电极主体部优选为如下的结构,即,形成为从玻璃管的管轴相对于玻璃管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具有20°~100°角度的范围内的宽度,并形成为相对于管轴方向上的触发电极的全长具有50%以上的长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小光量的发光时稳定的放电光路。由此,能够降低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

此外,本发明的闪光放电管的扩大部优选为如下的结构,即,形成为从玻璃管的管轴相对于玻璃管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具有100°~360°角度的范围内的宽度。进而,扩大部更优选为如下的结构,即,形成为从玻璃管的管轴相对于玻璃管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具有100°~270°角度的范围内的宽度。

根据这些结构,能够充分地确保对形成在闪光放电管的外周面的触发电极施加从触发电路供给的触发电压的电接触面积。

此外,优选为如下的结构,即,本发明的闪光放电管的阴极电极以及阳极电极包含导入到玻璃管的内部的管内电极部,并在触发电极的扩大部中,比管内电极部的内部端位置更靠管中央侧的管轴方向上的长度相对于管内电极部的全长具有10%~90%范围内的长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用触发电极的扩大部覆盖阴极电极或阳极电极。

此外,本发明的闪光装置优选为如下的结构,即,至少包含上述闪光放电管和对闪光放电管的触发电极施加触发电压的触发电路。

根据该结构,即使起因于由大光量下的短间隔的连续发光引起的玻璃管的管轴方向上的膨胀收缩而在触发电极产生龟裂的状态下,从触发电极的两端施加触发电压,在龟裂的触发电极的对置端部之间也不会产生火花。因此,能够实现闪光装置的长寿命化。

此外,优选为如下的结构,即,本发明的闪光装置包含:反射伞,在与被摄体的对置面具有开口部,使从上述闪光放电管发出的光反射并使其从开口部朝向被摄体侧出射,上述闪光放电管配置在反射伞的开口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附近。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反射伞的开口部侧的闪光放电管的放电光路稳定。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闪光装置的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闪光放电管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的闪光装置能够有效地利用于要求抑制光学配光特性的偏差并长寿命化的摄像机等摄像装置、高速打印机等。

附图标记说明

1、3、4、5、6:闪光放电管;

2:闪光装置;

10、30、40、60:玻璃管;

11:阴极电极;

12:阳极电极;

13、31、41:触发电极;

14:对置端部;

20:反射伞;

20a:开口部;

20b:反射面;

20bb:最深部;

21:触发电路;

22、23:触发连接构件;

50:发光管;

51:触发电极组装体;

110、120:管内电极部;

110a、120a:内部端;

111、121:外部端子;

130、130A、130B、130C:电极主体部;

130a、130b、130Aa、130Ab、130Ba、130Bb、130Ca、130Cb、2342:端部;

130c、130d:延伸部;

131、131A、131B、131C:阴极侧扩大部(扩大部);

131a、132a:周向内侧端缘;

131b、132b、131Ab、132Ab:轴线方向端缘;

131c、132c:周向外侧端缘;

131cA、132cA:倾斜方向内侧端缘;

132、132A、132B、132C:阳极侧扩大部(扩大部);

201:贯通孔;

210:连接线;

212:分岔线;

220:触发带;

221:触发线;

231:螺旋弹簧(弹性构件);

232:板簧(弹性构件);

233:弹簧(弹性构件);

234:线状构件(弹性构件);

2311:线圈状部分;

2312:突出部;

2321:一端部;

2322:另一端部;

2331:中央弯曲部分;

2332:突出的部分;

2341:中央部;

500:一个电极;

501:另一个电极;

510:触发线。

相关技术
  • 闪光放电管以及使用该闪光放电管的闪光装置
  • 闪光放电管用电极及闪光放电管
技术分类

0612011218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