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解冻生物物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4:56


解冻生物物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7日提交的题为“用于解冻生物物质的装置(Device forThawing of Biological Substances)”的美国临时申请US62/668,03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解冻生物物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装有生物物质(如血浆、血液、血液制品和药物)的袋子可以每天提供给医疗机构用于大规模输血。这些袋子可以冷冻,送到后储存在库存中,并在输血之前解冻到指定温度。

解冻的生物物质的品质可能取决于它们解冻的过程。生物物质加热不足会导致患者体温过低。相反,生物物质过热会导致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严重受损(例如变性),这可能会降低所输流体的品质,从而危及患者。

因此,需要用于解冻生物物质的改进的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总体上,提供了用于解冻生物物质的方法和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解冻装置,包括构造成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的腔室框架;第一加热组件,其联接到所述腔室框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具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构造成与容纳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所述装置还包括搅动装置,搅动装置安装在腔室框架内并且构造成使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绕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腔室框架枢转,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能够搅动容纳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

所述装置可具有多种构型。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可相对于所述腔室框架能线性滑动地移动。所述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偏压元件,其将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偏压成与容纳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接触。

在其他方面,该装置可包括腔室门,所述腔室门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腔室框架,并且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腔室门上可安装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具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在所述腔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构造成与容纳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可以构造成邻近于容纳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的第一侧定位,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构造成邻近于所述包封的生物物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定位。

在其他方面,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测量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容纳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在另一实施例中,装置可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配置成测量容纳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的重量。在其他方面,在所述腔室框架内放置有外包装袋,所述外包装袋可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解冻装置,其包括腔室框架,其具有顶部、底部,以及联接到所述顶部和底部的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支承框架可以安装到所述腔室框架的底部并且其可以在所述腔室框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延伸。搅动板可枢转地联接至所述支承框架,所述搅动板可构造成接触设置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搅动装置可以安装到所述支承框架并且其可构造成引起所述搅动板的枢转运动,从而搅动置于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一个方面,所述搅动装置可包括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构造成驱使/带动所述搅动板以引起所述搅动板的枢转运动。所述搅动板可以在所述腔室框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延伸并且可以在其中间部分处能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支承框架。

在多个其他方面,所述支承框架可滑动地安装到所述腔室框架的底部。所述支承框架可以朝向设置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被偏压,从而使所述搅动板朝向设置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被偏压。所述搅动板可包括安装在其上的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以加热设置在所述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在某些方面,所述搅动板包括顶端和底端,并且搅动板的枢转运动使顶端和底端沿相反方向移动。

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安装至所述腔室框架的第一端的腔室门。所述腔室门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腔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腔室门和所述搅动板可在它们之间限定出腔体,所述腔体构造成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第二加热组件可安装在所述腔室门上,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具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量以解冻设置在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解冻生物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处于冷冻状态的包封的生物物质定位在外壳的腔体中,以使包封的生物物质与位于外壳内的第一加热组件热连通;启动所述加热组件进行加热以解冻包封的生物物质;以及启动搅动装置以使设置在外壳内的搅动板绕枢转轴线枢转,从而搅动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某些方面,加热组件可安装在所述搅动板上,使得所述加热组件在所述搅动板的枢转运动内枢转。可在启动所述加热组件的同时启动所述搅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解冻装置,其包括:外壳;腔室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具有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基部;以及腔室门,所述腔室门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基部的第一端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腔室门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打开位置,包封的生物物质可被插入在外壳内的腔体中,在关闭位置,所述腔室门将包封的生物物质封闭在腔体内。第一加热组件可安装在所述腔室门的内表面上,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的加热器构造成传递热能以加热设置在所述腔室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

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具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以加热容纳在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组件可限定所述腔体,用于在其间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第二加热组件可安装在设置在外壳内的搅动板上,并且构造成绕枢转轴线枢转以搅动设置在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所述搅动板可枢转地安装至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可线性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腔室框架的基部上。

所述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测量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容纳在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所述装置可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配置成测量容纳在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的重量。外包装袋可设置在腔体中,其可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多个其他方面,所述装置可包括:第二腔室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具有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基部;和第二腔室门,所述第二腔室门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二腔室框架的基部的第一端,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腔室门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能被插入所述外壳内的第二腔体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第二腔室门将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封闭在腔体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解冻装置,其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相对的前侧和后侧,以及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并在前侧与后侧之间延伸的相对的左侧和右侧。第一腔室门位于所述外壳的左侧,并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移动。所述第一腔室门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第一加热组件,该第一加热组件具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以加热与所述第一腔室门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第二腔室门位于所述外壳的右侧,并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移动。所述第二腔室门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第二加热组件,该第二加热组件具有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以加热与所述第二腔室门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一个方面,第一搅动板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以在其与第一腔室门之间限定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可构造成容纳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所述第一搅动板可构造成能枢转以搅动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第二搅动板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以在其与第二腔室门之间限定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可构造成容纳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所述第二搅动板可构造成能枢转以搅动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多个其他方面,第三加热组件可安装在所述第一搅动板上,第四加热组件可安装在所述第二搅动板上。所述第三和第四加热组件各自可具有加热器,这些加热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以分别加热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和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在其上安装有第三和第四加热组件的第一和第二搅动板可沿所述外壳的底侧线性地滑动。所述第一和第二腔室门可邻近于所述外壳的底侧安装,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腔室门中的每一者的上部能从所述外壳的顶侧移开以移动至打开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用于解冻生物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外壳的第一侧上的第一腔室门从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以提供进入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腔室的通道;将处于冷冻状态的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一腔体中;使所述第一腔室门枢转到关闭位置,以使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门上的第一加热组件接触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以及启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以使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的第一加热器产生热能,以将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从冷冻状态加热到流体状态。

在一个方面,当所述第一腔室门移动到关闭位置时,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可以接合在所述第一腔室门上的第一加热组件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二加热组件之间。方法还可包括启动第二加热组件,以使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加热器产生热能,以将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从冷冻状态加热到流体状态。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以安装在第一枢转搅动板上,且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启动第一搅动装置以使所述第一枢转搅动板枢转并由此搅动所述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多个其他方面,该方法可包括监测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一包封的生物物质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在另一方面,该方法可包括:使在外壳的第二侧上的第二腔室门从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以提供进入所述外壳内的第二腔体的通道;以及将处于冷冻状态的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腔体中。安装在第二腔室门上的第三加热组件可以被启动,以使所述第三加热组件的第三加热器产生热能,以将第二包封的生物物质从冷冻状态加热到流体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解冻系统,其包括:外壳,其具有构造成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的腔体;第一加热组件,其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构造成与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可具有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的加热器和与所述加热器热连通的加热垫。加热垫可构造成传导由加热器产生的热能。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可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配置成测量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热垫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与配置成向所述加热器供电的电源通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还可被配置成能基于所测量的温度来调整对所述加热器的供电。

在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测量所述加热器的温度。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还配置成当所测量的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温度时向所述电源发送故障安全信号,所述故障安全信号可操作以使所述电源终止向加热器供电。

在另一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测量所述加热垫的温度。当所测量的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温度时,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还配置成向所述电源发送故障安全信号,所述故障安全信号可操作以使所述电源停止向加热器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是配置成测量加热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配置成测量加热垫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可配置成当加热器的测量温度超过预定的第一阈值温度时,将第一故障安全信号发送到电源。第二温度传感器可配置成当加热垫的测量温度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温度时,将第二故障安全信号发送到电源。所述电源对第一故障安全信号和第二故障安全信号中的任一者的接收可操作以使电源终止向加热器供电。

在多个其他实施例中,该系统可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可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无线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解冻系统,其包括:外壳,其具有构造成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的腔体;以及第一加热组件,其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构造成与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可具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以将置于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从冷冻状态加热到流体状态。至少一个传感器可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配置成监测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的至少一个参数。控制器可以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通信,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将所述至少一个参数传输给处理器。

在一个方面,所述处理器是远离所述外壳的处理器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处理器之一。在其他方面,至少一个参数可以是日期、地理位置和时间中的至少一个。在其他方面,至少一个参数可以是与生物物质的供体相关联的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可配置成检测认证标签,该认证标签与容纳在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匹配。

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传感器可设置在可枢转地安装至外壳的腔室门上,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可配置成检测认证标签,所述认证标签与容纳在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解冻装置,其包括:外壳,其具有构造成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的腔体;以及第一加热组件,其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构造成与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可具有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的加热器和与加热器热连通的流体填充垫。所述流体填充垫是可变形的并且构造成选择性地将由加热器产生的热能传递到容纳在所述腔体中并与流体填充垫接触的包封的生物物质。

在一个方面,所述流体填充垫包括垫主体,所述垫主体在其中限定了隔室,所述隔室在其中设置有凝胶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垫主体包括内层,该内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限定所述隔室。垫主体还包括第一屏障层,该第一屏障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屏障层的第一表面围绕所述内层的第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第一屏障层构造成基本上防止布置在所述隔室中的流体和在所述隔室中产生的蒸气中的至少一者的流出。垫主体还可包括第二屏障层,其围绕所述第一屏障层的第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使得所述第二屏障层的第一部分接触所述加热器,并且所述屏障层的第二部分接触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其中,所述第二屏障层构造成抑制所述内层和所述第一屏障层融化/熔融。

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搅动装置。所述搅动装置可构造成使第一加热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以搅动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至少一个偏压元件可以将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朝向所述腔体偏压,以使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与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在所述外壳上的腔室门,所述腔室门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移动。第二加热组件凸轮可以联接到所述腔室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具有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构造成当所述腔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与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第二加热组件可包括与第二加热器热连通的第二流体填充垫,并且所述第二流体填充垫可以是可变形的并且可构造成选择性地将第二加热器产生的热能传递到容纳在所述腔体中并与第二流体填充垫接触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第二加热组件的所述第二流体填充垫可包括垫主体,所述垫主体具有限定在其中的隔室,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隔室中布置有凝胶和水中的至少一种。

在某些方面,第二加热组件的第二流体填充垫可包括垫主体,所述垫主体具有在其中限定的、构造成保持流体的隔室,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所述垫主体包括内层,该内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限定所述隔室。第二流体填充垫的垫主体还可包括第一屏障层,第一屏障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屏障层的第一表面围绕所述内层的第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第一屏障层构造成基本上防止布置在所述隔室中的流体和在所述隔室中产生的蒸气中的至少一者的流出。第二流体填充垫的垫主体还可包括第二屏障层,其围绕所述第一屏障层的第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屏障层的第一部分接触加热器,并且所述屏障层的第二部分接触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所述第二屏障层构造成抑制内层和第一屏障层融化/熔融。

在多个其他方面,所述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测量第一加热组件和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在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流体填充垫是可卸除和可更换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加热生物物质的加热组件,其包括:支承构件;加热组件,其安装在所述支承构件上并具有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的加热器;以及流体填充垫,其安装在所述支承构件上并与所述加热器热连通,所述流体填充垫可变形并构造成能传导由所述加热器产生的热能。

所述流体填充垫可包括垫主体,所述垫主体在其中限定了隔室,所述隔室在其中设置有凝胶和水中的至少一种。垫主体可具有:内层,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限定所述隔室;第一屏障层,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屏障层的第一表面围绕所述内层的第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第一屏障层构造成能基本上防止布置在所述隔室中的流体和在所述隔室中产生的蒸气中的至少一者的流出;以及第二屏障层,其围绕所述第一屏障层的第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屏障层的第一部分接触所述加热器,并且所述屏障层的第二部分构造成接触待加热的物质,所述第二屏障层构造成抑制内层和第一屏障层融化/熔融。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将包封的生物物质接纳在腔室框架内。所述方法还可包括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代表至少一个加热组件的预定部分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可以与容纳在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还可构造成响应于接收到指令信号而选择性地产生热能。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表示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温度。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重量传感器测量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重量。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通信的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重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通过控制器来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重量生成至少一个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可构造成当预定比例的包封的生物物质为固体时,根据第一操作阶段生成一个或多个第一指令信号。控制器还可配置成当预定比例的包封的生物物质为液体时,根据第二操作阶段生成一个或多个第二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生成一个或多个第一指令信号可包括: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的预定部分的第一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基于包封的生物物质的重量确定第一比例积分微分(PID)设定值;以及基于第一PID设定值和第一温度测量值与第一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之间的差生成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定点可选自约37℃至约42℃的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生成一个或多个第二指令信号包括:接收不同于第一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的第二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接收不同于第一PID设定值的第二PID设定值;以及基于第二PID设定值和第一温度测量值与第二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之间的差来生成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器,接收包封的生物物质的转变温度设定点温度,以及在确定第二温度大约等于转变温度之后生成一个或多个第二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变温度可选自约5℃至约8℃。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器,接收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最终温度,和当第二温度测量值大约等于所述最终温度时,判定第二操作阶段的结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最终温度选自约30℃至约37℃。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器,判定从第一操作阶段开始到第二操作阶段结束之前的时刻所经过的解冻时间、确定解冻时间超过预定的最大解冻时间、以及传输可操作以使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停止产生热量的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操作阶段结束后,所述控制器可配置成根据第三操作阶段产生一个或多个第三指令信号,所述第三指令信号可操作以实现预定的第三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器,接收第三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接收不同于第一和第二PID设定值的第三PID设定值、以及基于第三PID设定值以及第一温度测量值与第三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之间的差来生成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器,判定从第三操作阶段开始所经过的待机时间、确定所述待机时间超过预定的最大待机时间、以及发出警报。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控制器,接收第四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接收第四PID设定值、以及在生成第一或第二指令信号之前,基于第四PID设定值以及第一温度测量值与第四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之间的差来生成一个或多个第四指令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四加热组件设定点可选自约35℃至约4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通过所述控制器确定第一温度测量值大约等于第四加热组件设定点温度之后,在腔室框架内接纳包封的生物物质。接纳包封的生物物质可包括在第一操作阶段之前打开可枢转地安装到腔室框架的基部的第一端的腔室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测量包封的生物物质的重量之前,通过控制器确定所述腔室门是关闭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可包括:加热器,该加热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产生热能;以及与加热器和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的加热垫。所述第一温度可以是加热垫的温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可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可定位成邻近于包封的生物物质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相对地邻近于包封的生物物质的第二侧定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使第一加热组件沿着腔室框架的基部轴向平移,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加热组件与包封的生物物质热连通。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这些和其他特征,其中:

图1A是干解冻室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正视图,示出了安装在框架上的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袋组件和搅动装置;

图1B是图1A的干解冻室的分解后视图,示出了安装在框架上的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袋组件和搅动装置;

图2A是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等距正视图,其中腔室门处于关闭位置;

图2B是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等距正视图,其中腔室门枢转到打开位置;

图2C是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侧视图,示出了腔室门在打开位置的滑动;

图2D是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侧视图,示出了腔室门在打开位置的滑动和枢转;

图3是示出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第一加热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示出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第二加热组件的分解图;

图5A是示出图1A-图1B的袋组件的分解图;

图5B是示出图5A的袋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5C是示出图5A-图5B的外包装袋的示例性部分的剖视图,该外包装袋构造成用于温度传感器的热隔离;

图6是具有呈第一漏斗构型的隔室的外包装袋的实施例的前侧视图;

图7是具有呈第二漏斗构型的隔室的外包装袋的另一实施例的前侧视图;

图8A是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后向等距视图,示出了处于与第一加热组件接合的第一位置的搅动装置;

图8B是图1A-图1B的干解冻室的后向等距视图,示出了处于与第一加热组件接合的第二位置的搅动装置;

图8C是图8A的干解冻室的侧视图;

图8D是图8B的干解冻室的侧视图;

图9A是干解冻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包括面对共同侧的两个干解冻室;

图9B是图9A的干解冻系统的部分透明的透视图;

图10A是干解冻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包括面对相对侧的两个干解冻室;

图10B是图10A的干解冻系统的部分透明的透视图;

图11A是包括第一和第二干解冻室的干解冻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处于关闭构型的干解冻系统;

图11B是图11A的干解冻系统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处于打开构型的干解冻系统;

图11C是图11B的干解冻系统的一部分的局部分解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干解冻室;

图12是图11C的第一干解冻室的第一腔室门和第一加热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13A是图11C的第一干解冻室的第三加热组件和支承构件的等距视图;

图13B是图13A的局部分解图;

图14是图11C的第一干解冻室的搅动装置和底座的后视图;

图15是图11C的第一干解冻室的安装支架的分解图;

图16A是包括支承框架的干解冻室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支承框架;

图16B是图16A的干解冻室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支承框架;

图17A是包括搅动板的干解冻室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搅动板;

图17B是图17A的干解冻室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搅动板;

图18A是加热垫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8B是图18B的加热垫在面对公共侧的线B-B处截取的剖视图;

图19A是示出了干解冻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该干解冻系统包括干解冻室,该干解冻室构造成基于从处于第一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测量值解冻生物物质;

图19B是示出了干解冻系统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该干解冻系统包括干解冻室,该干解冻室构造成基于从处于第二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测量值解冻生物物质;

图19C是示出了干解冻系统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该干解冻系统包括干解冻室,该干解冻室构造成基于从处于第三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测量值来解冻生物物质;

图19D是示出了干解冻系统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该干解冻系统包括干解冻室,该干解冻室构造成基于从处于第四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测量值来解冻生物物质;

图19E是示出了干解冻系统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该干解冻系统包括干解冻室,该干解冻室构造成基于从处于第五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测量值来解冻生物物质;

图20是示出用于预加热一个或多个选定的干解冻室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一种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基于包封的生物物质的重量来确定用于加热所选干解冻室的闭环反馈控制的参数;

图22是流程图,其示出了用于解冻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图23是示出用于监测解冻时间和待机时间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了界面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该界面在预热阶段期间由所公开的干解冻系统的实施方式使用;

图25是示出了界面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该界面被所公开的干解冻系统的实施方式用来选择一个或多个干解冻室;

图26是示出由所公开的干解冻系统的实施例使用以输入关于包封的生物物质的信息的界面的图;

图27是示出由公开的干解冻系统的实施例使用的用于监视干解冻操作的界面的图;

图28是示出由所公开的干解冻系统的实施例使用以显示关于完成的干解冻操作的信息的界面的图;

图29是示出由所公开的干解冻系统的实施例使用以停止干解冻操作以去除包封的生物物质的界面的图;以及

图30是示出在预热阶段、冰阶段、液体阶段和待机阶段期间测量的温度和加热垫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附图旨在仅描绘本文公开的主题的典型方面,因此不应视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以提供对本文公开的装置的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原理的整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具体描述和附图中示出的装置是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的特征组合。这样的修改和变化旨在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在本公开中,实施例的名称相同/相似的构件通常具有相似的特征,因此在特定实施例中,不必对每个名称相同/相似的构件的每个特征结构进行充分阐述。

用于解冻包含冷冻生物物质(例如,药物、血浆、甘油化血液、红血球(RBC)等)的包封件的现有系统通过将袋子与热水(例如,水浴或水囊)接触来进行操作。热量在选定的持续时间内从水传递到生物物质,以将生物物质解冻到所需的温度范围。但是,这些系统并未在解冻过程中单独监视每个袋子的温度以进行质量控制。通常,在解冻过程中监测水浴或水囊的环境温度。或者,至多在解冻后对采样量的生物物质进行评估。因此,可能难以实现生物物质的可再现且一致的解冻,从而产生可能对患者有害的错误的因素。

因此,提供了干解冻方法和装置,其可以容纳包含生物物质的包封件并且可以在没有中间导热流体(例如水浴或水囊)的情况下提供热量以解冻生物物质。可以基于在包封件的表面处或附近获取的温度测量值来动态控制施加的热量。还可以记录温度测量值,以在解冻过程中提供完整的温度记录。

本文关于解冻诸如药物和血液的生物物质的实施例进行了讨论。此类生物物质的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全血、血液制品、血浆衍生物,母乳、卵巢、卵子、精子、胚胎、组织、药物、细胞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或其他T细胞、分子试剂、抗体等。

通常,干解冻系统可包括至少一个干解冻室,干解冻室构造成容纳包封的生物物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干解冻室可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腔室框架、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构造成搅动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搅动器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加热组件可以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构造成加热置于腔室框架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可配置成监测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温度。

干解冻室

图1A-图1B示出了干解冻室2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所示,干解冻室200包括腔室框架202,腔室框架202具有顶部204、底部206、第一侧壁208和与第一侧壁208相对的第二侧壁210。第一和第二侧壁208、210在顶部204和底部206之间延伸。第一加热组件400绕第一枢轴426枢转安装在腔室框架202的第一端212(例如,后端)附近。第二加热组件500绕第二枢轴526枢转地安装到腔室框架202的与第一端212相对的第二端214(例如,前端)。袋组件600可以可移除地布置在第一加热组件400与第二加热组件500之间形成的腔体内,以便与第一加热组件400的加热器408和第二加热组件500的加热器508热连通。如图1A和图1B所示,并且在图5A-图5C中更详细地显示,袋组件600包括设置在包封件604内的生物物质602,该包封件进一步放置在外包装袋606内,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

腔室框架202可具有多种构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腔室框架202包括安装在侧壁208、210上的横梁222和安装在横梁222上的搅动装置224。如下面所讨论的,如此定位,搅动装置224可以接触第一加热组件400的朝后表面422,以引起第一加热组件400绕第一枢轴426的枢转运动。

可选地,干解冻室200可以包括用于估计袋组件600的重量和/或体积,并且因此用于估计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和/或体积的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干解冻室200包括用于测量袋组件600的重量的一个或多个重量测量传感器226(例如,称重传感器[LC])。作为示例,可以将重量测量传感器226设置为与一个或多个安装柱228、230通信。因此,当将袋组件600定位在干解冻室200内并由安装柱228、230支承时,可以获得袋组件600的重量的精确测量值。

该测得的重量可以被传送到控制器,以确定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一方面,控制器可以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在包封件604和外包装袋606的重量与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实施例中,所测量的重量可以近似等于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在包封件604和外包装袋606的重量与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相比不可忽略的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从所测量的重量中减去包封件604和外包装袋606的重量,以获得所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重量可以由控制器从数据存储设备获得,或者由干解冻系统的操作员使用用户界面设备输入。

替代地或附加地,控制器可配置成基于所确定的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重量来估计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体积。一方面,控制器可以使用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密度来确定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体积。另一方面,控制器可以使用查找表来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体积。密度和/或查找表可以由控制器从数据存储设备获得,或者由干解冻系统的操作员使用用户界面设备输入。

如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400可以可枢转地安装到腔室框架202。例如,如图1A-图1B所示,第一加热组件400包括第一枢轴426。尽管第一枢轴426可以具有各种构型,但是如图所示的第一枢轴426为两个枢轴销的形式,每个枢轴销从第一加热组件400的相对两侧横向向外延伸。腔室框架202包括第一枢转座232,该第一枢转座呈延伸穿过腔室框架202的第一侧壁208的第一枢转孔和延伸穿过腔室框架202的第二侧壁210的第二枢转孔的形式。第一枢转座232构造成容纳第一枢轴426。当第一加热组件400被安装到第一枢转座232时,第一加热组件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定位在第一与第二侧壁208、210之间。如此构造,第一加热组件400形成安装在腔室框架202的第一端212(例如,后端)附近的平面结构。

可以沿着第一加热组件400和腔室框架202的高度选择第一枢轴426和第一枢转座232的位置。如图所示,第一枢轴426和第一枢转座232分别定位在大致沿第一加热组件400和腔室框架202的第一和第二侧壁208、210的高度居中的位置。然而,干解冻室200的替代实施例可包括在其他位置处的第一枢轴426和第一枢转座232,例如邻近腔室框架202的顶部204或底部206。如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第一加热组件400和腔室框架202的枢转接合允许也安装在腔室框架202上的搅动装置224机械地接合第一加热组件400并促使其枢转。

第二加热组件500可以是腔室门302的一部分或可以形成腔室门302,并且腔室门302可以可枢转地安装到腔室框架202。例如,第二加热组件500可包括第二枢轴526。尽管第二枢轴526可以具有各种构型,但是如图所示的第二枢轴526为两个枢轴销的形式,每个枢轴销从第二加热组件500的相对两侧横向向外延伸。腔室框架202包括第二枢转座238,其呈延伸穿过腔室框架202的第一侧壁208的第一枢转孔和延伸穿过腔室框架202的第二侧壁210的第二枢转孔的形式。第二枢转座238被构造成容纳第二枢轴526。

可以沿着第二加热组件500和腔室框架202的长度选择第二枢轴526和第二枢转座238的位置。如图所示,第二枢轴526和第二枢转座238分别位于与第二加热组件500的端部536(例如,底端)和腔室框架202的底部206相邻的位置。如此构造,第二加热组件500形成安装到腔室框架202的与第一端212相对的第二端214(例如,前端)的平面结构。

如图2A至图2B所示,该构型可以允许腔室门302围绕第二枢轴526(以箭头311示出)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打开位置(图2B)中,腔室门302的上部远离腔室,以暴露出在腔室框架202、第一加热组件400与第二加热组件500之间限定的腔体304。因此,当腔室门302处于打开位置时,可从干解冻腔室200的外部接近腔体304,并且可将袋组件600插入第一加热组件400与第二加热组件500之间。在关闭位置(图2A),腔体304变得相对于干解冻室200的外部密封(密封腔体)。密封腔体的尺寸可以设定成容纳袋组件600,该袋组件600包括外包装袋606、包封件604和容纳在该包封件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602。此外,在关闭位置,容纳在密封腔体内的袋组件600被定位成与第一和第二加热组件400、500的加热垫404、504接触并且分别邻近加热器408、508。

腔室门302和腔室框架202可包括至少一个闩锁机构,以在使用期间将腔室门302锁定在关闭位置。如图2A-图2B所示,腔室门302和腔室框架202包括第一和第二闩锁机构306、308。尽管第一闩锁机构306和第二闩锁机构308可以具有多种构型,但是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闩锁机构306和第二闩锁机构308在结构上相似,并且每个都包括闩锁构件310、312和容纳构件314、316。如图2A-图2B所示,每个闩锁构件310、312包括从其向外延伸并穿过从腔室门302向外延伸的凸缘319、321的突起318、320。每个容纳构件314、316为从腔室框架202向外延伸的凸缘322、324的形式,并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孔326、328。孔326、328构造成容纳对应的闩锁构件310、312的突起318、320。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闩锁机构。

如图2C-图2D进一步所示,腔室门302可以配置为沿箭头313所示方向朝向或远离腔室框架202线性地滑动。作为示例,腔室框架202的包括第二枢转座238的部分可以包括伸缩轨道(未示出)或其他滑动机构。通过仅使腔室门302如箭头313所示地沿远离腔室框架202的方向滑动或通过该滑动与如箭头311所示的枢转的结合,可以提供额外的空间以将袋组件600插入干解冻腔室200中。

加热组件

每个加热组件可以具有多种配置。图3是第一加热组件4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第一加热组件400从前到后包括第一组件框架402、具有联接至其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05的加热垫404、第二组件框架406、加热器408、隔离器410和盖412。接触式温度传感器405可以类似于图19A和图19C-图19E所示的第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隔离器410可以是通常柔性的平面结构,其具有相对低的热导率,该相对低的热导率配置成禁止热量从加热器408传递到盖412。作为示例,隔离器410可以由诸如聚苯乙烯泡沫、淀粉基泡沫、纤维素、纸、橡胶和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材料形成。加热器408可以是构造成产生热量的通常柔性的平面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器408可以是响应于接收电流而产生热量的电阻加热器。加热垫404可包括垫主体414和从垫主体414的外周侧向向外延伸的边缘416。

当组装第一加热组件400时,盖412联接到第二组件框架406。加热器408可以定位在第二组件框架406的孔洞418之内或附近,隔离器410插入在盖412与加热器408之间。第二组件框架406进一步联接至第一组件框架402。加热垫边缘416可定位在第二组件框架406与第一组件框架402之间并固定在其上(例如,通过摩擦、一个或多个紧固件、粘合剂等)。加热垫主体41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延伸穿过第一组件框架402的孔洞420。如此组装,盖412形成第一加热组件402的大体上平坦的、刚性的朝后表面422,如图1A所示,垫主体414形成第一加热组件402的可变形的朝前表面424,如图1B所示,并且热量可从加热器408被传导至垫主体414的外表面。

可以类似于第一加热组件400来形成和组装第二加热组件500。如图4所示,第二加热组件500从前到后包括盖512、隔离器510、加热器508、第二组件框架506、具有联接至其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505的加热垫504、以及第一组件框架502。如此组装,盖512和第二组件框架506形成第二加热组件500(例如,腔室门302)的朝前表面524,如图1A所示,而垫主体514形成第二加热组件500的可变形的朝后表面522,如图1B所示,并且热量可从加热器508被传导至垫主体514的外表面。接触式温度传感器505可以类似于图19A和图19C-图19E所示的第四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2。

垫主体414可以由具有相对高的导热率的材料形成,该材料构造成允许来自加热器的热通过其传递。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垫主体414可以由可逆变形的材料形成。作为示例,垫主体414可以填充有流体。合适的流体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水、凝胶、合成油、非合成油、其他吸热材料、或其任意组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垫可以由单层或多层(例如,两层或更多层)形成。例如,如图18A-图18B所示,加热垫1900可包括多层式垫主体1902,该多层式垫主体在其中限定构造成容纳流体的隔室1904。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多层式垫主体1902包括内层1906、第一屏障层1908和第二屏障层1910。每个层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层的厚度可为约1μm至100μm、约1μm至35μm、约1μm至33μm、约1μm至20μm或约10μm至15μm。

内层1906具有第一表面1906a和第二表面1906b,其中隔室1904由第一表面1906a界定。内层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柔性材料形成。合适的柔性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聚乙烯、具有多轴柔性的其他聚合物材料、或其任意组合。

第一屏障层1908具有第一表面1908a和第二表面1908b。第一屏障层1908构造成在使用期间基本防止布置在隔室1904中的流体和/或在隔室1904内产生的蒸气流出。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屏障层1908设置在内层1906的第二表面1906b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屏障层1908可以设置在内层1906的第二表面1906b的一部分上。用于第一屏障层的合适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甲基铝氧化物等、及其任何组合。

第二屏障层1910构造成抑制内层1906和第一屏障层1908熔融。例如,第二屏障层1910可抑制内层1906和第一屏障层1908因加热器和加热垫190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热点的产生而熔融。例如,由于冷冻的包封生物物质产生的压力(该压力会使加热垫膨胀)而可能产生一个或多个热点。结果,这种膨胀可进一步将加热垫压向加热器,从而在它们的界面处产生一个或多个热点。此外,第二屏障层1910构造成允许来自设置在多层式加热垫主体1902的隔室1904内的流体的相对高的热通量经其传递。

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屏障层1910设置在第一屏障层1908的第二表面1908b上,使得第二屏障层1910的第一部分1910a接触加热器,而第二屏障层1910的第二部分1910b接触容纳在形成于两个加热组件之间的腔体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这两个加热组件例如为图1A-图1B和图3-图4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加热组件400、500或图11C-图13B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三加热组件1208、124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屏障层1910可以设置在第一屏障层1908的第二表面1908b的一部分上。

第二屏障层1910的熔点可以高于内层1906、和第一屏障层1908的熔点。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屏障层1910具有约80℃至约200℃的熔点。用于第二屏障层1910的合适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双轴取向聚酰胺(BOPA)等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多层式垫主体可包括局部密封在一起(例如加热密封/热封在一起)的两个层压件。每个层压件可具有内层,如图18B所示的内层1906;第一屏障层,如图18B所示的第一屏障层1908;以及第二屏障层,如图18B所示的第二屏障层1910。这样,内层的一部分可以形成限定在垫主体内的隔室,并且第二屏障层可以形成垫主体的相对的外表面。每个层压件均可具有各种厚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层压件可具有约1μm至50μm或约1μm至40μm的厚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层压件可具有约40μm或约50μm的厚度。

袋组件

袋组件也可具有多种构型,并且各种袋可以与本文公开的系统和方法一起使用。图5A-图5B示出了袋组件6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所示,袋组件包括设置在包封件604内的生物物质602,该包封件设置在外包装袋606内。外包装袋606可以是可逆密封的包袋的形式,其尺寸设置成容纳包封件604。在解冻过程中包封件604泄漏或破裂的情况下,外包装袋606可以隔离生物物质602,从而防止干解冻系统的污染。

可以将外包装袋606构造成满足一个或多个功能需求。一方面,外包装袋606可具有相对较高的热导率,以助于对包封件604和容纳在其中的生物物质602的加热。在另一方面,外包装袋606可构造成耐受预定温度范围内(例如,约-196℃至约40℃)的温度。在另一方面,外包装袋606可以在一次使用后是可丢弃的,或者由能够根据国内和/或国际管理组织和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消毒和再利用的材料形成。在另一方面,外包装袋606可以构造成提供抗微生物特性,无论其是固有地/在本质上还是通过使用涂层或添加剂而提供该抗微生物特性。形成外包装袋606的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塑料、金属、及其组合。

外包装袋606可以是软的、半刚性的或刚性的,并且其尺寸可以容纳任何尺寸的包封件。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可以确定外包装袋1000、1100的隔室或腔体1002、1102的尺寸,以使其具有漏斗形的构型。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包装袋可以包括射频识别(例如,安装到外表面),例如,如图1A-图1B和图5A-图5B所示的安装至外包装袋606的射频识别标签601、如图6所示的安装至外包装袋1000的射频识别标签1001、和如图7所示的安装至外包装袋1100的射频识别标签1101。射频识别标签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国际专利申请WO 2016/023034中被更详细地描述,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在某些实施例中,包封件可以是容积/体积在约100mL至约500mL范围内的血袋。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包封件1104可以是小瓶的形式,其可以包含生物物质如血液、细胞、精子、组织等。尽管小瓶的体积/容积将至少取决于外包装袋的尺寸,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小瓶的体积/容积可以在约3mL至约10mL的范围内。加热垫(例如,像加热垫404、504)的体积和/或加热垫(例如,像加热垫404、504)的弹性(例如,弹性模量)可以构造成适应包封件的形状和体积,而不论尺寸如何,从而确保包封件与加热垫之间的接触以及加热垫与生物物质之间的良好导热。

外包装袋606可包括外包装主体608和附接到外包装主体608的一端(例如,顶端)的盖610。盖610可以构造成能打开和关闭,从而允许在打开时将包封件604插入到外包装主体608中,并且在关闭时允许外包装主体608的气密密封,以保护放置在其中的包封件,例如包封件604。在某些实施例中,盖610可以由诸如环氧树脂的生物惰性材料形成。盖610可进一步包括封闭机构以形成气密密封。封闭机构可嵌入盖610和/或与盖610一体形成。封闭机构的示例可以包括互锁凹槽和凸脊、双面胶、基于磁性的封闭件等。

盖610可配置为接合腔室框架202以支承袋组件600。作为示例,盖610可以在相对的横向端部处形成为钩612、614的形状。钩612、614可搁置在邻近腔室框架202的顶部204定位的安装柱228、230上,以在将袋组件600插入干解冻腔室200内时将其悬挂在适当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外包装袋606可以是外包装袋的形式,如先前提到的国际专利申请WO2016/023034中所讨论的,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外包装袋606还可以构造成有助于对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温度测量。图5C示出了外包装袋606的示例性部分的截面图,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620位于外包装袋606的朝内表面622上。与温度传感器620相对地位于外包装袋606的朝外表面624上的是被封装的气袋626。气袋626可以充当绝热体,从而促进温度传感器620与外包装袋606外部的环境的热隔离。在其他多个实施例中,封装件628可由具有低导热率的材料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温度传感器620的热隔离。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未示出),像图1A-图1B中所示的干解冻室200那样的干解冻室可以包括抽真空机构如与外包装主体的内部(例如通过单向阀)流体连通的真空泵。当腔室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可以启动真空泵以从外包装主体内部清除空气,并在外包装主体中产生部分真空。通过与外包装主体外部的环境压力相比减小外包装主体内部的压力,可以通过环境压力促使外包装主体与包封件接触。以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由安装在外包装主体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测量值的准确性。

搅动器

如上所述,可以在腔室框架内设置搅动器,以在加热期间搅动包封的生物物质。搅动器可以具有多种配置。图8A至图8D示出了搅动装置224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搅动装置构造成搅动容纳在置于干解冻室200内的袋组件600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未示出)。如图所示,搅动装置224可安装在腔室框架202上,并且可以包括马达702和凸轮704。凸轮704定位成在与第一枢轴426相距预定距离处与第一加热组件400的盖412相接触。当搅动装置224被致动时,马达702使凸轮704旋转并与盖412滑动接触。该接触使第一加热组件400往复运动,并使第一加热组件400绕第一枢转座232可逆地枢转。即,第一加热组件400的相对端(例如,顶端和底端)可以相对于腔室框架202振荡。

因为第二加热组件500在关闭位置时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所以第一加热组件400的枢转运动交替地对袋组件600的相对端(例如,顶端和底端)施加压缩力并在其解冻时搅动包封的生物物质(未示出)。如图8A和图8C所示,当凸轮704朝向第一加热组件400延伸时,它推动第一加热组件400朝第二加热组件500的底端520顺时针转动。因此,位于第一加热组件400与第二加热组件500之间的袋组件600在其底端受到压缩力,该压缩力向上推动包封的生物物质(未示出)。如图8B和图8D进一步所示,当凸轮704从第一加热组件400缩回时,包封的生物物质(未示出)不再向腔室框架202的顶部204被推动,并且包封的生物物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腔室框架202的底部206向下运动。作为响应,第一加热组件400朝第二加热组件500的顶端518逆时针枢转。因此,位于第一加热组件400与第二加热组件500之间的袋组件600在其顶端受到压缩力,该压缩力进一步向下推动包封的生物物质(未示出)。

搅动装置224驱动第一加热组件400以交替地向袋组件600的相对端施加压缩力的频率和幅度可由控制器(例如,控制器104)控制。在一示例中,搅动装置224的马达702的每分钟转数(RPM)可以增加以增大搅动频率并且可减小以降低搅动频率。在另一示例中,搅动的幅度可与搅动装置224的凸轮704的半径有关。

外壳

前述干解冻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容纳在诸如便携式外壳之类的外壳内。图9A至图9B示出了干解冻系统8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其包括容纳第一干解冻室804(例如图1A-图2D和图8A-图8D所示的干解冻室200)和第二干解冻室806(例如图1A-图2D和图8A-图8D所示的干解冻室200)的外壳或底座802,该第一干解冻室和第二干解冻室与电源808通信。电源808可配置成向第一和第二干解冻室804、806供电。每个干解冻室804、806可布置成具有面向底座802的公共侧(例如,前侧810)的腔室门809、811。底座802的第一门812和第二门814可以分别联接到第一干解冻室804的腔室门809和第二干解冻室806的腔室门811,从而允许操作者从相应的干解冻室插入或取出诸如图1A-图1B和图5A-图5B所示的袋组件600的袋组件。手柄816也联接至底座802,使得干解冻系统800易于携带。手柄816可以构造成当不被提携时折叠到底座802内的凹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指示灯以指示干解冻室的状态。例如,如图9A所示,可以设置第一指示灯818以指示第一干解冻室804的状态,并且可以设置第二指示灯820以指示第二干解冻室806的状态,如在下面讨论的。根据干解冻系统中包含多少个干解冻室,可以设置更少(例如一个)或更多(例如三个或更多)的指示灯。

用户界面822可以被安装到底座802的公共侧(例如,前侧810),并且该用户界面可从电源808接收电力。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822还可包括控制器。在替代实施例中,用户界面822可配置成与远程控制器通信。

用户界面822可以例如是阴极射线管(CRT)监视器和/或液晶显示器(LCD)监视器。与操作用户的交互可以例如是向操作员的信息显示以及操作员可以通过其向计算机提供输入(例如与用户界面元素进行交互)的键盘和指示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光学或电阻式触摸屏等)。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设备来提供与操作员的交互。例如,可以以任何形式的感觉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触觉反馈)将其他设备反馈给操作者。例如,可以以任何形式接收来自操作员的输入,包括声音、语音和/或触觉输入。

控制器可配置成根据预定的解冻程序向加热器例如图1A-图4所示的加热器408和/或加热器508提供指令,以及向搅动装置例如图1A-图1B和图8A-图8D所示的搅动装置224提供指令。预定的解冻程序可以包括包封的生物物质(例如图1A-图1B和图5A-图5B所示的包封的生物物质602)和至少一个加热垫(例如图1A-图4所示的加热垫404、504)的目标温度-时间响应。作为示例,操作员可以使用用户界面设备从由与控制器通信的数据存储设备存储的预定解冻程序的列表中选择预定解冻程序。

在多个其他实施例中,预定解冻程序可以由控制器从预定解冻程序列表中自动选择。例如,预定的解冻程序可以由控制器基于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体积或重量来选择。

控制器可以以各种方式接收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体积和/或重量。一方面,控制器可以使用用户界面设备从由操作员的手动输入中接收体积和/或重量。在另一方面,用户界面822可以包括输入设备824,例如条形码读取器或其他自动输入设备(例如,光学字符读取器、射频标签读取器等),并且输入设备可以从包封件本身上的表示体积和/或重量的标记(例如条形码、文本)或从固定在包封件上的以电子方式存储包括体积和/或重量的数据的设备(例如,射频识别标签)读取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体积。在另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当置于干解冻室中时,控制器可以通过外包装袋的重量测量值来获得体积和/或重量。

控制器可以以数字电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和/或软件来实施。该实施方式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该实施方式可以例如在机器可读存储设备中,用于由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或控制数据处理设备的操作。该实施方式可以例如是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和/或多个计算机。

可以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和/或解释语言,来编写计算机程序,并且计算机程序可以以任何形式使用,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子程序、元素和/或适用于计算环境的其他单元。计算机程序可用于在一个计算机上执行或在一个站点的多台计算机上执行。

例如,适合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以及任何种类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处理器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通常,计算机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可以可操作地耦合至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以从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接收数据和/或将数据传输到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

适合于体现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信息载体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器。信息载体可以是例如EPROM、EEPROM、闪存设备、磁盘、内部硬盘、可移动磁盘、磁光盘、CD-ROM和/或DVD-ROM磁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补充和/或并入专用逻辑电路。

图10A至图10B示出了干解冻系统900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该系统包括底座902,该底座902包含与电源908连通的两个干解冻室904、906。每个干解冻室904、906被布置成具有面向底座的相对侧(例如,左侧和右侧910a,910b)的腔室门909、911。底座902的第一和第二门911、912可以分别联接到第一和第二腔室门909、911,允许操作者从各干解冻室插入或取出例如图1A-1B和图5A-5B所示的袋组件600的袋组件。用户界面920(例如,触摸屏显示器)也可以在两个干解冻室之间安装到底座902的另一侧(例如,前侧910c)。第二干解冻系统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手柄914、指示灯916、918、用户界面920、类似于如图9A-图9B所示的第一干解冻系统800的控制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图9A-图9B和图10A-图10B的便携式干解冻系统800、900可以包括干解冻室,其可以从它们各自的外壳中移除。作为示例,每个干解冻室可被接纳在其外壳内形成的凹部(未示出)内。线束或电触头可位于凹部内,并构造成与干解冻室的相应线束或电触头可逆地配合。电力、指令信号和测得的温度可以通过线束和/或电触点在电源、控制器和干解冻室之间传输。如此构造的干解冻室可以从外壳上移除,以进行灭菌、消毒、维修和/或更换。

图11A-图11C示出了干解冻系统1200的另一实施例,其包括外壳或底座1201,该外壳或底座包括与电源1226连通的第一干解冻室1202a和第二干解冻室1202b。底座1201具有主体1203,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门1204和1206,该第一和第二门可枢转地安装在其第一和第二端1203a,1203b。手柄1205也联接至底座1201,从而使得干解冻系统1200易于携带。

第一和第二门1204、1206分别用作第一和第二干解冻室1202a、1202b的腔室门,从而允许操作员从各个干解冻室插入或去除包封的生物物质。第一和第二门1204、1206各自具有分别联接到它们上的第一加热组件1208和第二加热组件1210。每个门1204、1206在结构上相似,并且第一加热组件1208和第二加热组件1210中的每个在结构上相似,因此,为简单起见,下面的描述是关于第一门1204和联接到其上的第一加热组件1208。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以下讨论也适用于第二门1206和与其联接的第二加热组件1210。

如图12中更详细地示出,第一门1204包括外盖1212和内盖1214。第一加热组件1208包括加热器1216和联接到其上的加热垫1218。虽然加热器1216可以具有多种构型,但是如图所示,加热器1216为加热器板的形式。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20联接至加热垫1218的外表面1218a,并因此与之热连通。这样,所示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20配置成在使用期间测量加热垫1218的温度。尽管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20可以具有多种构型,但是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20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例如NTC热敏电阻)和热电偶。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温度传感器之一可以与配置成向加热器1216供应电力的电源1226通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加热垫1218的测量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温度时,两个温度传感器之一可以将故障安全信号发送到电源1226,故障安全信号可操作以在电源1226接收时终止向加热器1216的电力输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20可以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或多于两个的温度传感器。

再次参考图11C,第一和第二干解冻室1202a、1202b分别包含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腔室框架1222、1224,电源1226位于它们之间。如图6C所示,第一腔室框架1222和第二腔室框架1224各自具有基部或底部1228、1230以及顶部1232、1234。第一腔室框架1222具有在其基部或底部1228与顶部1232之间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侧壁1236和第二侧壁1238。第二腔室框架1224具有第三侧壁1240和在图11C中被遮住的相对的第四侧壁,每个侧壁在基部或底部1230与顶部1234之间延伸。第一腔室框架1222具有第三加热组件1242,其可枢转地安装到支承框架1244。支承框架1244可滑动地安装到轨道1246,该轨道在图13A和图13B中更详细地示出。虽然未示出,但是轨道1246被固定地安装到第一腔室框架1222的基部或底部1228。这样,支承框架1244构造成能相对于第一腔室框架1222滑动。

此外,虽然在图11C中被遮挡,但是第二腔室框架1224包括第四加热组件、第二支承框架和第二轨道,它们在结构上类似于第三加热组件1242、第一支承框架1244和第一轨道1246,并以类似的方式在一起。这样,为简单起见,下面的描述是针对第三加热组件1242、第一支承框架1244,以及与其联接的第一轨道1246、第一门1204和第一加热组件1208。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以下讨论也适用于第四加热组件、第二支承框架和第二轨道。

如图11C中所示,并且在图13A-图13B中更详细地显示,第三加热组件1242包括加热器1248和联接到其上的加热垫1250。虽然加热器1248可具有多种构型,但是如图所示,加热器1248为加热器板的形式。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52联接至加热垫1250的外表面1250a,并因此与之热连通。所示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52配置成在使用期间测量加热垫1250的温度。尽管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52可以具有多种构型,但是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52包括热敏电阻(例如NTC热敏电阻)、热电偶和两个温度传感器。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温度传感器之一可以与配置成向加热器1248供应电力的电源1226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当加热垫1250的测量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温度时,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可以将故障安全信号发送到电源1226,该故障安全信号可操作以在接收后使电源1226终止向加热器1248的电源输送。在多个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1252可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或多于两个的温度传感器。

尽管支承框架1244可以具有多种构型,但如图所示的支承框架1244包括基座1244a和从其延伸的两个支承臂1244b,1244c。如图所示,支承框架1244被安装到第一轨道1246。当支承框架1244在第一方向上朝着第一轨道1246的第一端1246a偏置时,支承框架1244构造成沿着第一轨道1246滑动。即,支承框架1244可沿第二方向朝向第一轨道1246的第一端1246a与第二端1246b之间滑动,从而允许第一腔室框架1222容纳要解冻的不同体积的包封生物物质。此外,支承框架1244的滑动还可允许并维持设置在第一与第三加热组件1208、1242之间的包封生物物质之间的有效热连通。

当支承框架1244在第一方向上朝着第一轨道1246的第一端偏置时,支承框架1244在第一轨道1246的第一端1246a与第二端1246b之间的这种滑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完成。例如,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偏压元件1254和在图11C和图13A-图13B中遮住的第二偏压元件联接在支承框架1244的基座1244a与第一轨道1246的第一端1246a之间。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偏压元件1254和第二偏压元件在结构上相似,因此,为简单起见,以下是关于第一偏压元件1254的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以下讨论也适用于第二偏压元件。

尽管第一偏压元件1254可以具有多种构造,但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的第一偏压元件1254是双稳态弹簧带,其缠绕在容纳在支承框架1244的基座1244a中并与其连接的滚筒1256上。双稳态弹簧带1254具有联接到第一轨道1246的第一端1246a的第一端1254a和联接到滚筒1256的第二端(在图11C和图13A-图13B中被遮住)。以此方式,支承框架1244可沿第一轨道1246在第一轨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1246a、1246b之间并因此相对于第一腔室框架1222线性地滑动。

图16A和图16B示出了在使用过程中支承框架1244相对于第一腔室框架1222的线性平移。尽管图16A和图16B中的加热垫1650不同于图11C和图13A-图13B中所示的加热垫1250,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支承框架1244的线性滑动运动是相同的。仅出于简化目的,在图16A和图16B中未示出某些组件。

在使用中,将包封的生物物质(未示出)插入在第一加热组件1208(未示出)与第三加热组件1632之间的第一腔室框架1222中,除了加热垫1650的结构构造之外,其类似于第三加热组件1242。当腔室门1204从打开配置移动到关闭配置时,支承框架1244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第二方向(D2)上移动,支承框架1244经由双稳态弹簧带1254在第一方向上被偏压。例如,支承框架1244可沿第二方向(D2)从如图16A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图16B中的第二位置或在该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这样,例如通过包封的生物物质、第一和第三加热组件1208、1632以及腔室门1204施加到支承框架1244上的力足以克服双稳态弹簧带1254的偏压力。这使得双稳态弹簧带1254从滚筒1256部分地解绕,从而允许支承框架1244移动。结果,包封的生物物质在第一与第三加热组件1208、1632之间被压缩。这种压缩可以帮助增加包封的生物物质与第一和第三加热组件1208、1632之间的表面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在某些情况下,取决于包封的生物物质的体积,仅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插入可导致支承框架1244沿第二方向(D2)滑动。

此外,在加热期间,随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解冻,可以调节支承框架1244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加热期间,随着施加到支承框架1244的力改变,支承框架1244可通过双稳态弹簧带1254围绕滚筒1256的部分回绕而朝向其第一位置(图16A)缩回。一旦从第一腔室框架1222中去除了包封的生物物质,支承框架1244就可以返回到其如图16A所示的第一位置。

再次参考图13A和图13B,第三加热组件1242被安装到搅动板1258的第一表面1258a(例如,前表面)。搅动板1258可枢转地联接到支承框架1244。尽管搅动板1258可以使用多种机构可枢转地联接至支承框架1244,但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搅动板1258的第一组枢转座1260a、1260b和支承框架1244的第二组枢转座1262a、1262b通过枢轴销1264、1266联接在一起。结果,该枢转接合限定了枢转轴线(P

搅动板1258的枢转运动以及因此第三加热组件1242的枢转运动可以通过搅动装置来实现。例如,如图13A和图13B所示,搅动装置1268联接到支承框架1244,并构造成选择性地接触搅动板1258的第二表面1258b以引起其枢转运动。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搅动装置1268联接至底座1270,该底座安装在支承框架1244的两个支承臂1244b、1244c之间。

如图14所示,搅动装置1268包括马达1272和凸轮1274。马达1272包括旋转马达轴1272a,该旋转马达轴联接到凸轮1274,使得在致动期间,马达1272可以引起凸轮1274旋转。尽管凸轮1274可以具有多种构型,但是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轮1274是长圆形/跑道形/腰圆形的。结果,在旋转期间,凸轮1274在搅动板1258的第二表面1258b上推动,以使搅动板1258绕枢转轴线(P

图17A和图17B示出了在使用期间搅动板1258相对于第一腔室框架1222的枢转运动。尽管图17A和图17B中的加热垫1750不同于图11C和图13A-图13B中示出的加热垫1250,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搅动板1258的枢转运动是相同的。仅出于简化目的,在图17A和图17B中未示出某些构件。

在使用中,在第一加热组件1208(未示出)与第三加热组件1732之间将包封的生物物质(未示出)插入第一腔室框架1222中,除了加热垫1750的结构构造之外,该第三加热组件1732类似于第三加热组件1242。一旦马达1272被激活,凸轮1274可旋转并与搅动板1258接触,从而使搅动板1258沿箭头D1所示的第一方向枢转到第一枢转位置,如图17A所示。这使得搅动板1258的顶端1258c朝向支承框架1244移动,并且搅动板1258的底端1258d远离支承框架1244移动。由于当腔室门1204关闭时第一加热组件1208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搅动板1258在第一方向D1上的枢转运动将包封的生物物质向上推向第一腔室框架1222的顶部1232(未示出)。在一些情况下,该枢转运动还可以将第三加热组件1732的加热垫1750内的流体(未示出)推向搅动板1258的顶端l258c。如图17B进一步所示,搅动板1258可以在由箭头D2所示的第二方向上枢转,从第一枢转位置枢转到第二枢转位置。由于第一加热组件1208(未示出)固定并且凸轮1274旋转离开搅动板1258,搅动板1258在第二方向D2上的枢转运动是通过包封的生物物质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加热垫流体的、在重力作用下的向下运动来实现的。这样,搅动板1258的枢转运动可以搅动位于第一与第三加热组件1208、1732之间的包封的生物物质。

再次参考图13A-图13B,在图15中更详细地示出的安装支架1276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一部分1276a和第二部分1276b。安装支架1276的第一部分1276a联接至两个支承臂1244b并在两个支承臂1244b之间延伸。第二部分1276b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钩1278a的钩挂架1278,所述至少一个钩构造成接合并安装放置在袋组件(例如袋组件600)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袋组件位于第一腔室框架1222内并在第一与第三加热组件1208、1242之间。此外,第二部分1276b包括重量传感器1279,该重量传感器配置成测量包封的生物物质的重量,例如放置在与安装支架1276接合的袋组件(例如袋组件600)内的包封的生物物质。

温度传感器

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多种构型。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如图19A所示的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6、第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和第四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2)、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诸如如图19B至图19D所示的第一非接触式传感器138)、及其组合。一方面,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可以与包封的生物物质集成在一起或固定到包封的生物物质上(例如,通过下面讨论的外包装袋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以测量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温度。例如,一个或多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可以定位在外包装袋的内表面上,以与包封的生物物质接触。在另一方面,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可以与加热垫(例如,内表面或外表面)集成在一起或固定到加热垫(例如,内表面或外表面),以测量加热垫的温度。在另一方面,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可以与目标(例如,包封的生物物质、外包装袋、加热垫等)相距一定距离,并且被配置为测量至少一个目标的温度。例如,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从包封的生物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例如,红外辐射、点划线箭头)。

在某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的通信链路与控制器通信。作为示例,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图19A和图19D中所示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130、132)可以与安装在外包装袋和/或加热垫上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集成在一起。安装可以包括被印刷在表面上、通过粘合剂粘附至表面等。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各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由智能标签构成的传感器,如2015年8月10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号WO 2016/023034中所述,其标题为“用于感测含有生物物质的袋的生理和/或物理参数的智能袋(Smart Bag Used In Sensing Physiological And/Or Physical Parameters OfBags Containing Biological Substance)”,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射频识别标签可配置成将温度测量值无线地发送到与控制器通信的接收器。尽管未示出,但是非接触式传感器的实施例也可配置成与控制器无线通信。

在多个其他实施例中,干解冻室可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图19A和图19D所示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130、132)和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图19B和图19D所示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这种构型可以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并提供冗余。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识别出故障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可以将由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获取的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温度测量值相互比较。如果在这些测量值之间观察到偏差,则控制器可以发出警报(例如,音频和/或视觉信号)以便替换故障的温度传感器。该警报还可包括传输到控制器的信号,该信号可操作以使控制器停止使用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来控制干解冻过程。通过使控制器采用无故障的温度传感器代替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来控制干解冻过程,可以进一步提供冗余。以这种方式,可以识别和更换故障的温度传感器,同时避免使用不准确的温度测量值来控制干解冻过程。

干解冻系统

图19A-图19D示出了用于解冻生物物质的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的示例性实施例。每个所示的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包括干解冻室102、控制器104和用户界面106。干解冻室1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每个加热组件具有与加热垫116、118热连通的加热器112、114。一个或多个加热垫116、118可以构造成与包裹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外包装袋120相接触地定位,从而加热该物质。干解冻室102还可包括用于监测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温度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一个或多个加热垫116、118的温度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与外包装袋120力学连通/机械连通(例如,经由加热组件108)的搅动装置128。控制器104可通过有线通信链路和/或无线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和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通信,并且该控制器可配置成采用一个或多个温度测量值来控制干解冻过程。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经由有线通信链路134a,134b与控制器104通信。

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多种配置。图19A示出了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的第一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在一个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可以与外包装袋120集成在一起或固定到外包装袋120上(例如,固定到外包装袋12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以测量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温度。如图所示,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中的各个分别位于外包装袋120的相对的内表面上,以与包封的生物物质122接触。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改变。在一个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中的每一个可以定位在外包装袋120的外表面上。在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中的一个可以定位在外包装袋120的内表面上,而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中的另一个可以定位在外包装袋120的外表面上。在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可以位于外包装袋120的同一侧。在另一方面,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更少(例如一个)或更多(例如三个或更多)的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如图19A进一步所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可以与加热垫116、118(例如,内表面或外表面)集成在一起或固定到其上,以测量其温度。如图所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中的各个位于每个加热垫116、118的外表面上。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改变。一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130、132中的每一个可以定位在它们相应的加热垫116、118的内表面上,以与外包装袋120接触,并因此与包封的生物物质122接触。在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中的一个可被定位在其相应的加热垫116、118的内表面上,而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中的另一个可以定位在其相应的加热垫116、118的外表面上。在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可以定位在相同的加热垫上,例如加热垫116或加热垫118。在另一方面,可以不受限制地采用更少(例如一个)或更多(例如三个或更多)的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在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以任何组合分布在加热垫之间。

在多个其他方面,干解冻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与目标(例如,包封的生物物质、外包装袋、加热垫等)相距一定距离,并且配置成测量至少一个目标的温度。作为示例,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从包封件发射的电磁辐射(例如,红外辐射140)。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结合使用,如图19B-图19D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B所示,干解冻系统100b包括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6、124结合使用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在多个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9C所示,干解冻系统100c包括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结合使用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在多个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9D所示,干解冻系统100d包括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结合使用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在未示出的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可以省掉,并且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包封的生物物质、外包装袋和/或加热垫的温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图19A、图19B和图19D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以及如图19A、图19C和图19D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图19B-图19D所示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可以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的通信链路与控制器104通信。例如,如图19A、图19B和图19D所示,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通过无线通信链路136a、136b与控制器104通信;如图19A、图19C和图19D所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通过有线通信链路135a、135b与控制器104通信;以及如图19B-图19D所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通过有线通信链路141与控制器104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与安装在外包装袋和/或加热垫上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集成在一起。安装可以包括被印刷在表面上、通过粘合剂粘附至表面等。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各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由智能标签构成的传感器,如2015年8月10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号WO 2016/023034中所讨论的,其题为“用于感测含有生物物质的袋的生理和/或物理参数的智能袋(Smart Bag Used In Sensing PhysiologicalAnd/Or Physical Parameters Of Bags Containing Biological Substance)”,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射频识别标签可配置成将温度测量值无线地发送到与控制器通信的接收器。尽管未示出,但是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实施例也可配置成与控制器无线通信。

有利地,使用从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中选择的两个或更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并提供冗余。在一示例中,可以识别出故障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可以将由两个不同的温度传感器(例如,从T

干解冻系统的实施例还可构造成提供故障安全功能,其中,当借由加热器112、114和加热垫116、118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所选的那些测量的温度超过预定阈值温度时,加热器112、114中的一者或两者停止发热。如图1E的实施例所示,干解冻系统100e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所述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配置成在使用期间测量一个或多个加热器112、114的温度,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配置成在使用期间测量一个或多个加热垫116、118的温度。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可以类似于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6、124和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除了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直接耦合到向该一个或多个加热器112、114供电的电源107之外。也就是说,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不与控制器104通信。

这样,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可以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的通信链路152a、152b、154a、154b与电源107通信。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经由有线通信链路152a、152b、154a、154b与电源107通信。

在使用期间,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可以配置成产生表示它们各自的温度测量值的测量信号(例如,电压、电流等)。可以将测量信号与代表相应的预定阈值温度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由测量信号表示的测量温度大于由阈值表示的预定阈值温度,则故障安全信号可以被发送到电源107。

故障安全信号可操作以使电源107独立地终止向加热器112、114的电力输送。作为示例,如果响应于由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或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中的任何一个进行的温度测量而将第一故障安全信号发送到电源107,则可以终止向加热器112的电力输送。可选地,如果响应于由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6或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50中的任一个进行的温度测量而将第二故障安全信号发送至电源107,则可以终止向加热器114的电力输送。

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信号与预定阈值的比较可以由逻辑电路(未示出)执行。测量信号代表向逻辑电路的输入,而故障安全信号代表逻辑电路的相应输出。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电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中的每一个集成在一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加热器112、114和加热垫116、118的预定阈值温度值可以不同。一方面,加热器112、114的预定阈值温度可以是约105℃。在另一方面,对于呈热电偶形式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的实施例,加热垫116、118的预定阈值温度可以为约40℃,而对于呈热敏电阻(例如,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形式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的实施例,加热垫116、118的预定阈值温度可以约为40℃至约60℃。

因此,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可以防止对包封的生物物质122、外包装袋120和/或干解冻系统100e的其他构件的损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虽然未示出,上述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中的任何一者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4、146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故障安全温度传感器148、150。

在使用中,将包含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外包装袋120与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接触地定位在干解冻室102内。一个或多个加热垫116、118可变形以适应外包装袋120和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形状和体积。以此方式,可以确保外包装袋120与一个或多个加热垫116、118之间的接触,从而促进热量从一个或多个加热垫116、118传递到外包装袋120和包含在其中的包封的生物物质122。

控制器104可以将第一指令信号传输到第一加热组件108和第二加热组件110,以使第一加热器112和第二加热器114分别产生热量,该热量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通过第一加热垫116和第二加热垫118传导至外包装袋120,进而传导至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目标的温度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第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24、126和/或第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0、132)和/或一个或多个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38)测量,并通过附加的通信链路传输到控制器104。目标可以是加热垫116、118、外包装袋120和包封的生物物质122中的至少一者。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外包装袋120的温度可以大约等于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温度。因此,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温度在本文中可以与外包装袋120的温度互换使用。

控制器104可以将测量的温度用作反馈,以对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中的每一个的加热器112、114进行闭环控制,并且实现预定的温度-时间响应。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4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中的每一个的加热垫116、118的温度,以对各个加热器112、114进行闭环反馈控制。在替代实施例中,控制器104可以将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温度用于加热器112、114的闭环反馈控制。因此,不管包封的生物物质122的几何形状或体积如何,都可以控制为解冻包封的生物物质122而施加的热量,以避免包封的生物物质122过热或加热不足。

通过使用搅动装置128可以实现基本均匀的加热。控制器104还可以将第二指令信号发送到搅动装置128,以搅动包封的生物物质122。如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搅动装置128可包括构造成驱动旋转凸轮的马达。凸轮可定位成与加热组件之一接触,该加热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框架内。凸轮的往复运动可导致加热组件中的一个(例如,图19A-图19D中所示的第一加热组件108)可逆地枢转并向外包装袋120和包封的生物物质122施加压缩力。以这种方式,可以促使被包封的生物物质122在解冻过程中移动,从而在整个包封的生物物质122中促进基本均匀的加热。

基本上均匀的加热可包括其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普通和习惯含义。基本上均匀的加热还可以包括使所包封的生物物质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差。预定温度差的示例可以在约0.5℃至约2℃的范围内。

加热算法

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的实施例可以配置成在四个不同阶段加热包封的生物物质602:预热阶段、冰阶段、液体阶段和备用阶段。在图20-图23中示出了图示每个阶段的流程图的实施例。在这些阶段中的一个或多个期间,由用户界面822生成的界面的实施例在图24-图29中进一步示出。在图30的上下文中进一步讨论示例性温度设定点和由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124、126、130、132、138在不同阶段期间测量的温度。

图20是示出用于预加热一个或多个干解冻室200、804、806、904、906的方法20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操作2002-2020。可以在冰阶段开始之前进行预热。只要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通电,预加热就可以使选定的干解冻室在不使用时保持在预定的闲置温度。有利的是,预热阶段可以减少解冻包封的生物物质602所需的总时间。

在干加热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在预热阶段之前未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在开始预热阶段之前执行通电过程。备选地,在干加热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在预热阶段之前被供电的情况下,可以省掉通电过程。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预热阶段可以省掉,而冰阶段可以在通电过程之后开始。

如图24所示,用户可以使用用户界面822显示的界面2400来启动一个或多个选定的干解冻室200、804、800、904、906的通电和预热。在图20的操作2002中,打开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的电源可以激活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的一个或多个构件的内置自测试(BIT)。举例来说,BIT可以包括计算构件如控制器104以及通信链路134a、134b、135a、135b、136a、136b、141、146a、146b的开机自检(POST),以及加热组件108、110、400、500、1208、1242、1732、搅动装置224、1268、温度传感器124、126、130、132、138、重量传感器1279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各自相应自检例程。在操作2004中,控制器104确定是否有任何构件(包括控制器自身)返回指示其自检失败的信号(BIT合格吗?)。如果有任何的构件返回指示其自检失败的信号,则BIT合格吗为“否”,则方法2000前进至操作2006,并且用户界面822显示出错消息。如果没有构件返回指示其自检失败的信号,则BIT合格吗为“是”,则方法2000前进至操作2010以开始预热阶段。

在操作2010中,选择可用的干解冻室200、804、800、904、906。作为示例,图25示出了由用户界面822显示的界面2500,该界面允许操作员选择一个或多个干解冻室200、804、800、904、906(例如,室A和/或室B)用于预热。在接收到所选干解冻室200、804、800、904、906的输入之后,方法2000前进至操作2012。

在操作2012中,控制器104产生一个或多个指令信号2012s,该指令信号可操作以控制输送到与选定的干解冻室200、804、800、904、906(例如,腔室框架202、1222、1224)热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400、500、1208、1242、1732的功率,以影响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400、500、1208、1242、1732的各自加热垫116、118、1250、1650、1750的温度。作为示例,控制器104配置成执行加热垫温度的闭环控制。一方面,控制器104接收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包括针对加热垫116、118、1250、1650、1750中的至少一者所测量的垫温度T

为了产生指令信号2012s,控制器104确定在每个接收到的测量的垫温度T

预热参数T

图30示出了在预热阶段期间,随时间变化的测量的垫温度T

在操作2014中,将包封的生物物质602接收在选定的干解冻室200内。作为示例,腔室门302、809、811、909、911、1204被打开以允许将包封的生物物质602放置在腔室框架202、1222、1224内。在某些实施例中,包封的生物物质602可以在外包装袋120、606、1000、1100内,并且外包装袋120、606、1000、1100可以放置在腔室框架202、1222、1224内。

如图26所示,用户界面822可以配置成显示界面2600,该界面配置成允许输入关于包封的生物物质602的所选信息。替代地或附加地,操作员可以采用输入设备824(例如,配置成读取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上的条形码的条形码读取器、配置成接收由射频识别标签1001存储的信息的射频识别读取器等)来自动输入该信息。关于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信息的示例可以包括根据ISBT 128标准的信息。示例包括捐赠标识、产品代码以及ABO和/或RhD血型系统(ABO/RhD)下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分类。捐赠标识可以是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唯一标识。产品代码可以指定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物理参数,例如体积。进一步的信息可以包括操作员姓名和到期日期/时间。

在操作2016中,控制器104确定腔室门302、809、811、909、911、1204是否关闭(门关闭?)。在某些实施例中,腔室门302、809、811、909、911、1204可以与门传感器(未示出)通信,该门传感器配置成响应于腔室门302、809、811、909、911、1204的打开和关闭而输出信号。传感器的示例可以包括机械传感器(例如,按钮)、电磁传感器(例如,接近传感器)等。控制器104可以与门传感器进行信号通信。在接收到门开着的信号后,控制器104可以命令用户界面822提供通知(例如,声音、视觉提示、提醒等)以提醒操作员确认腔室门302、809、811、909、911、1204是关闭的。供选择地,控制器104可在接收到门开着的信号后的预定时间内接收到门关闭的信号的情况下抑制显示这样的提醒。

控制器104可以将操作员对通知门关闭的信号和/或随后接收到的门关闭的信号的肯定输入解释为门关闭=是。通知的否定输入或缺少输入可以由控制器104解释为门关闭=否。一旦控制器104确定门关闭=是,则方法2000前进至操作2020。

在操作2020中,控制器104从重量传感器1279或存储器接收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重量W的测量值。如果控制器104确定W>0为否,则方法2000返回到操作2014的加载操作。如果控制器104确定W>0为是,则方法2000前进至方法2100的操作2102。

有益地,操作序列2014-2020确认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被接收在腔室框架202、1222、1224内并且腔室门302、809、811、909、911、1204是关闭的。一方面,如果在腔室框架202内不存在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则没有目的退出预热阶段(前进至方法2100的操作2102)。在另一方面,如果腔室门302、809、811、909、911、1204没有关闭,大量的热量可能会从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中逸出,从而会对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基本均匀加热和预热设定点温度T

图21是示出方法21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操作2102-2124,用于基于测量的重量来确定在冰阶段针对被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加热参数。如上所述,干解冻系统100a、100b、100c、100d、800、900的实施例可被构造成接纳具有不同体积的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对于明显不同体积的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采用相同的加热参数,完成解冻过程(例如,冰阶段和液体阶段)所需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基于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重量采用不同的加热参数可能是有益的。加热参数的示例可以包括在冰阶段内的第一垫设定点温度T

在操作2102中,控制器104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重量W是否大于约预定的第一重量W

在操作2106中,控制器104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重量W是否大于约预定的第二重量W

在操作2112中,控制器104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重量W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三重量W

在操作2116中,控制器104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重量W是否大于预定的第四重量W

在操作2122中,用户界面822显示警告。在操作2122中显示的警告可以反映出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重量不落在上述范围内。在操作2122中显示警告之后,方法2100可以前进至操作2124,其中,用户界面822显示所测量的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重量W,并要求操作员输入参数T

表1概述了重量范围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表1-重量范围

图22是示出方法22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用于在冰阶段和液体阶段加热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操作2202-2216。冰阶段在操作2202中开始,并且在操作2210完成之后结束,而液体阶段在操作2212中开始,并且在操作2214完成之后结束。通常,冰阶段代表了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状况,其中预定比例的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是固态的(例如,冰冻的)。液体阶段表示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状况,其中预定比例的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是液体(例如,解冻的)。

在操作2202中,控制器104获得冰阶段参数T

在操作2204中,控制器104生成一个或多个指令信号2204s,这些指令信号可操作以控制输送到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400、500、1208、1242、1732的功率,以影响各个加热垫116、118、1250、1650、1750的温度。如上所述,控制器104配置成对加热垫温度执行闭环控制。

为了产生指令信号2204s,控制器104确定每个测得的垫温度T

在操作2206中,控制器104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测量温度T

图30示出了在冰阶段期间被测量的垫温度T

当从预热阶段过渡到冰阶段时,加热垫的设定点温度从预热设定点温度T

响应于在冰阶段期间增加的热量产生,所测量的垫温度T

同时,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测量温度T

液体阶段在方法2200的操作2210中开始。在操作2210中,控制器104获得以下液体阶段参数:第二垫设定点温度T

在操作2212中,控制器104生成一个或多个指令信号2212s,这些指令信号可操作以控制输送到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400、500、1208、1242、1732的功率,以影响各个加热垫116、118、1250、1650、1750的温度。如上所述,控制器104配置成对加热垫温度执行闭环控制。

为了产生指令信号2212s,控制器104确定每个测得的垫温度T

在操作2214中,控制器104确定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测量温度T

通常,最终设定点温度T

再次参考图30,加热垫的测量温度T

当从冰阶段过渡到液体阶段时,加热垫的设定点温度从第一设定点温度T

响应于加热组件108、110、400、500、1208、1242、1732产生的热量的减少,所测量的垫温度T

同时,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测量温度T

随着在操作2214中液体阶段的结束,方法2200在前进至操作2216时进入待机阶段。在操作2216中,控制器104获得以下待机阶段参数:第三垫设定点温度T

在操作2216的待机阶段期间,控制器104进一步配置成将一个或多个加热垫116、118、1250、1650、1750的温度保持为大约等于第三垫设定点温度T

当从液体阶段转变时,用于加热垫的设定点温度从第二设定点温度T

控制器104的实施例还可以配置成记录冰阶段、液体阶段和待机阶段的运行时间。如下所述,在某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04还可以配置成基于运行时间的测量结果来在方法2200期间停止解冻过程。

如图23所示,在操作2302中,控制器104在完成预热之后并且在冰阶段之前将由解冻计时器维持的解冻时间t清零。在操作2304中,当在操作2202中冰阶段开始时,启动该解冻计时器。

在操作2306中,当解冻计时器运行时,控制器104确定解冻时间t是否超过最大解冻时间t

在操作2312中,控制器104确定液体阶段何时结束。类似于操作2214,当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测量温度T

在操作2314中,控制器104记录针对冰阶段的第一解冻时间t

在操作2316-2324中,控制器104监测在待机阶段期间经过的待机时间t

在操作2322中,控制器104确定待机时间t

在操作2324中,控制器104生成通知以向操作员报警已经达到最大待机时间t

随后,在操作2326中,用户界面822可以显示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当前温度T

图27示出了在冰阶段和液体阶段期间由用户界面822显示的界面2700的实施例。如图所示,显示了所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测量温度t

图28示出了在干解冻过程完成(例如,方法2300的操作2326)时由用户界面822显示的界面2800。如图所示,显示了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的测量温度t

如图29所示,操作员可以从由用户界面822显示的界面2900中选择“停止”选项。可以在预热阶段、冰阶段、液体阶段或待机阶段的任何时间选择“停止”选项。在预热阶段、冰阶段、液体阶段和待机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中选择“停止”选项都会中止解冻和/或加热过程,并使控制器104切断对一个或多个加热组件108、110、400、500、1208、1242、1732的供电。在待机阶段中选择“停止”选项表示干解冻过程已经完成,并且选定的干解冻腔室200、804、800、904、906可用于接收其他冷冻的生物物质。在待机阶段期间选择“停止”选项后,控制器104可以返回到方法2100的操作2010,以准备选择的干解冻室200、804、800、904、906以接收其他包封的生物物质122、602。

本文已采用的术语和表达用作描述性术语,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不旨在使用这样的术语和表达排除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征或其部分的任何等同形式,但是应当认识到,在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应该理解,尽管已经通过优选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和可选特征具体公开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文公开的概念进行修改和变型,并且这些修改和变型被认为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文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本发明的有用实施方案的实例,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使用本说明书中阐述的装置、装置构件、方法步骤的大量变型来实施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用于本方法的方法和装置可包括大量可选的组成以及处理元件和步骤。

值或范围在本文中可以表示为“约”和/或从/为“约”一个特定值到另一特定值。当表达这样的值或范围时,公开的其他实施例包括列举的特定值和/或从/为一个特定值到另一特定值。类似地,当通过使用先行词“约”将值表示为近似值时,将理解的是,这里是其中公开的多个值,并且该特定值形成另一实施例。还将理解的是,其中公开了许多值,并且每个值在此还被公开为除该值本身之外的“约”该特定值。在实施例中,“约”可用于表示例如在所述值的10%以内、在所述值的5%以内或在所述值的2%以内。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含义。尽管类似于或等同于本文描述的那些方法和材料的任何方法和材料都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实践或测试中,但是现在描述优选的方法和材料。本文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得解释为承认本发明无权凭借在先发明而早于此类公开。

为了描述和定义本教导,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基本上”在本文中用来表示固有的不确定性程度,其可归因于任何定量比较、值、测量或其他表示。本文还使用术语“基本上”来表示定量表示可以不同于所陈述的参考的程度,而不会导致所讨论的主题的基本功能发生变化。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因此,除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指出的以外,本发明不受限于已具体示出和描述的内容。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参考文献均通过引用全文明确地并入本文。据称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专利、出版物或信息的全部或部分,仅在并入的材料不与本文中提出的现有定义、陈述或其他公开材料相冲突的程度上并入本文。因此,本文明确阐述的公开内容取代了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任何矛盾的材料。

相关技术
  • 解冻生物物质
  • 一种利用微波催化热解生物质定向生产生物质炭、生物质油和生物质气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47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