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52:42


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检测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器多用于临床医疗,通过光、电、压力等接触式传感器来检测人体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以现有的医用心电图机(ECG)、可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等为代表的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方法需要传感器与身体部位接触,难免引起被测者的紧张与不适,从而导致测量误差,同时不适合长期监测。基于激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能有衣物隔挡,适用场景受限;现有的微波生命体征监测方法中,连续波多普勒雷达没有距离分辨能力,无法同步监测多名被测者,调频连续波雷达受限于发射带宽,多个人体目标的生命体征监测存在相互耦合干扰,特别是当多个目标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尤为明显,造成极大的测量误差,而当两个或多个人体目标处于同一距离单元时,会存在严重的混叠干扰,导致监测失败。另外,由于微波或毫米波雷达生命体征监测是通过感知人体心肺活动引起的胸壁起伏运动实现的,而呼吸和心跳引起的胸壁起伏运动是叠加在一起的,由于雷达波束具有较大的范围,现有技术仅能够测试人体胸壁起伏运动的平均结果,导致微弱的心跳分量难以精确、可靠的提取,准确、稳定的心率监测一直是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生命体征监测方法均无法实现多人体同步监测及生命体征的准确提取的不足、现有的微波测量方法中邻近多人体目标的耦合干扰和同距离多人体目标的混叠干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为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稳定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微控制器、处理器和显示与记录模块,其中: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用于重复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并接收反射的回波信号,产生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并输出至处理器,微控制器分别对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的波形参数、发射功率和信号增益参数及监测过程进行设置和控制、对处理器的信号采集模块的采集参数进行设置和控制,处理器从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中提取多人体位置信息、胸壁微动位移信息和生命体征参数信息并由显示与记录模块显示并保存。

所述的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包括:LFMCW信号源、功分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低通滤波器、至少一个发射天线和若干接收天线,其中:LFMCW信号源的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连接发射天线,由发射天线发射;接收天线接收反射的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传输给混频器;混频器将低噪声放大器传输的信号与经过功分器后的另一路LFMCW信号源的信号混频处理,经低通滤波器处理后输出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

所述的雷达前端的等效接收通道个数等于有效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个数的乘积。

所述的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其中:信号采集模块接收来自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的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以及来自微控制器的采集参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单个或多个人体目标的定位与热图位置索引处理、人体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提取和生命体征参数提取。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上述监测系统的毫米波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方法,通过设置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的发射波束朝向待测区域,同步采集多通道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从中提取待测区域距离-角度像热图,然后根据人体呼吸、心跳的特征频率信息定位视场内的各个人体胸廓在距离-角度像热图的位置及索引,并基于距离-角度联合维度的微动信息提取与反演,测量出各人体胸壁的微动位移时域信息,最终估计各人体的呼吸与心跳频率,实现多人体的生命体征同步监测。

所述的多通道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具体为:每个发射周期时间内雷达中频基带信号C=[S

所述的待测区域距离-角度像热图,通过将雷达中频基带信号组成的信号矩阵C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即对矩阵C的每列基带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待测范围内所有物体的距离像信息矩阵C

所述的各个人体的胸壁位置,通过以下其中:一种方式或其组合实现准确定位:

A)通过待测区域距离-角度像热图生成三维矩阵后,采用逐次循环做差法消除周围环境静态目标的干扰,辨识人体胸壁位置所在的热图信息;

B)通过待测区域距离-角度像热图生成三维矩阵后,对三维矩阵沿多发射周期方向进行逐次做差,对计算得到的新矩阵进行带通滤波并周期累加后准确定位视场内人体胸壁位置的距离-角度像热图。

所述的三维矩阵,通过选取K个发射周期获得的距离-角度像热图得到三维矩阵

所述的逐次循环做差法是指:对三维矩阵C

所述的带通滤波是指:根据人体生命体征频率范围(f

所述的周期累加是指:对三维矩阵

所述的人体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提取方法为,根据单个或多人体胸壁位置对应的距离-角度像热图位置信息(k

所述的各人体的呼吸与心跳频率估计方法是指:根据提取的每个待测人员的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通过滑动窗形式利用包括:信号分解、滤波处理及频谱分析、自相关分析、时频分析在内的方法估计每个待测人员包含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在内的信息。

技术效果

本发明整体解决现有技术基于微波或毫米波雷达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多人体生命体征监测存在的心跳频率难以准确、稳定可靠的监测,以及多人体目标邻近的耦合与混叠干扰难题,导致无法实现准确的多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单发或多发多收雷达,实现距离-角度联合维度的多人体定位与胸壁微动信息测量,通过距离-角度联合维度的解调和相位演变追踪,解决了多人体目标,特别是邻近目标的相互耦合干扰,及处于同一距离单元的多人体目标的混叠干扰难题,实现了多人体生命体征的同步监测,极大地提高了人体生命体征参数的测量精度。另外,通过逐次循环做差及带通滤波周期累加法能够显著凸显胸壁,特别是心跳对应胸壁的距离角度像热图,为准确可靠地提取多人体胸壁的微动时域信息奠定了基础,极大提高了对微弱的心跳信号的准确、稳定监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毫米波雷达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测试场景图;

图4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5为待测区域内多人体胸腔位置距离-角度像热图;

图6为实施例测得的三个测试人员胸腔运动位移时域信息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提取的三个测试人员呼吸和心跳频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微控制器、用于采集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并处理提取单个或多个人体的生命体征参数信息的处理器和显示与记录模块,其中: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用于重复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并接收反射的回波信号,产生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微控制器分别对毫米波雷达前端得波形参数、发射功率和信号增益参数及监测过程进行设置和控制、对处理器的信号采集模块的采集参数进行设置和控制。

如图2所示,所述的毫米波雷达前端包括:LFMCW信号源、功分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低通滤波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其中:LFMCW信号源与所述功分器相连,所述功分器一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相连,一端与所述混频器相连;功率放大器与发射天线相连,接收天线与低噪声放大器相连,低噪声放大器与混频器相连,混频器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相连;LFMCW信号源的信号经过功分器分为两路,一路经过功率放大器连接发射天线由发射天线发射;接收天线接收反射的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传输给混频器;混频器将低噪声放大器传输的微波信号与经过功分器后的另一路微波信号混频处理,经低通滤波器处理后输出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

所述的接收天线的个数为多个,发射天线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所述的雷达前端的等效接收通道个数等于有效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个数的乘积。基于多发多收方式能够实现较小天线孔径下,得到较高的角度分辨能力。

所述的功率分配器,功率放大器的个数与发射天线个数相同。

所述的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与接收天线的个数相同。

所述的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其中: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同步采集多通道的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单个或多个人体目标及其胸壁,特别是心跳对应胸壁位置的定位与热图位置索引处理,基于距离-角度联合维度的人体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提取和基于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提取,得到生命体征参数。

所述的生命体征参数包括呼吸信息和心跳信息。

所述的显示与记录模块显示并保存处理器得到的包括:多人体位置信息、胸壁微动位移信息和生命体征参数在内的信息。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场景,三个待测人员肩并肩并排而坐,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的发射波束照射整个待测区域。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毫米波雷达前端模块的发射波束朝向待测区域,配置感知系统参数,控制连续发射并接收毫米波雷达信号,同时由处理器的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C=[S

步骤2,对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进行处理,获取待测区域距离-角度像热图:对步骤1得到多通道中频基带信号矩阵C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首先对矩阵C的每列基带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待测范围内所有物体的距离像信息,即矩阵C

步骤3,根据人体呼吸、心跳的特征频率信息定位视场内的各个人体胸壁在距离-角度像热图的位置及索引,具体包括:

步骤3.1,选取某K个发射周期获得的距离-角度像热图得到三维矩阵

步骤3.2,在正常的心肺活动过程中,胸壁前后起伏微动,周围的环境相对静止。另外,人体呼吸的频率范围约为0.2-0.35Hz,心跳频率的范围约为0.9-1.6Hz,且一般呼吸引起的胸壁微动幅度是心跳引起的胸壁微动幅度的10倍左右,心跳分量非常微弱。为了有效提取生命体征需要准确定位各人题的胸壁位置,通过以下其中:一种方式或其组合实现准确定位:

A)通过待测区域距离-角度像热图生成三维矩阵后,采用逐次循环做差法消除周围环境静态目标的干扰,辨识人体胸壁位置所在的热图信息。所述的逐次循环做差法是指:对三维矩阵C

B)通过待测区域距离-角度像热图生成三维矩阵后,对三维矩阵沿多发射周期方向进行逐次做差,即对三维矩阵C

步骤4,提取视场内每个待测人员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4.1,根据步骤3确定每个待测人员胸腔的位置信息(k

步骤4.2,提取第q待测人员在第i个发射周期的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

如图4所示,设置T=10ms,发射带宽为3GHz,本实施例测量得到的三个待测人员胸壁微动位移时域波形。通过距离-角度联合维度的解调和相位演变追踪,有效消除了多人体邻近的耦合和混叠干扰,极大地提高了各个人体目标心肺活动引起的胸壁微动信息。

步骤5,提取各人体的呼吸与心跳频率,具体包括:

对由步骤4得到的每个待测人员的胸壁微动位移时域信息,通过滑动窗形式利用包括:信号分解、滤波处理及频谱分析、自相关分析、时频分析在内的方法估计每个待测人员包含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在内的信息。

例如,采用时间长度为T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发明之约束。

相关技术
  • 基于毫米波感知的多人体生命体征同步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实时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7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