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及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2:32


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及使用方法,属农业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露天栽培的作物由于受天气,湿度,温度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会导致开花结果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因此而造成了巨大的农业生产损失和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在进行开发诸如基于赤霉酸等为基础的诱导剂产品,但对授粉率提高效果较差,且生产制备难度及成本均相对较高,依然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生产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提高作物授粉率产品的制备及使用,以满足实际养殖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料混合,首先将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在10℃—30℃常压环境下混合溶解,并在完成溶解后对混合液进行静止1—3小时,得到成品改良促进产品;

S2,分装保存,将S1步骤得到的成品改良促进产品,分装到透光率不大于50%密闭容器中,并在0℃—25℃常压环境下避光保存即可,且容器中氧气含量不大于5%。

进一步的,所述的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的混合比例为1:500—700:800—2000。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或甲醇、乙醇同分异构体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在混合溶解作业时,另向混合液体中添加占混合液总量0—15%的促进剂,所述促进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芸苔素内酯8%—21%、6-苄氨基嘌呤0.5%—1.8%、复硝酚钠0.5%—2.5%、调环酸钙1.1%—2.5%、谷黄素3.8%—7.8%、氯吡脲2.1%—7.4%、三十烷醇1.1%—1.5%、矮壮素2.1%—7.4%、多效唑1.8%—2.5%、海藻酸1.8%—2.1%,余量为壳寡糖。

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稀释,首先取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与水混合,且水的使用量为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使用量的800—15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混合液在1—5小时内使用完毕;

第二步,喷淋作业,将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通过雾化喷淋设备直接喷淋在作物叶面上,共喷淋两次,且两次喷淋作业间隔时间为8—11天;其中在实施喷淋作业时,液面上稀释液厚度为0.1—1毫米,喷涂环境为风力不大于2级且喷涂后1—5小时内无阳光直射暴晒。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在进行喷淋作业时,喷淋后3小时内发生降雨时,则需在降雨结束后再次进行喷淋。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中,在进行喷淋作业前,首先对作物以pH值为6.5—7.5的水体对作物表面进行喷淋作业,且喷淋作业压力为3.5—6.5倍标准大气压,并在完成水体喷淋后静置不小于3小时后在进行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喷淋作业,其中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在喷淋时的压力为1.5—2.5倍。

本发明一方面制备工艺简单,原理来源广泛,加工制备工艺简单且原料及成本无毒无害,生产及使用安全性好;另一方面本发明可有效达到提高作物开花授粉率,从而达到提高辅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制造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喷淋作业实施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与自然发育番茄初花期使用试验数据对照表;

图4为本发明与赤霉酸对番茄初花期使用试验数据对照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料混合,首先将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在10℃常压环境下混合溶解,并在完成溶解后对混合液进行静止1小时,得到成品改良促进产品;

S2,分装保存,将S1步骤得到的成品改良促进产品,分装到透光率为50%密闭容器中,并在0℃常压环境下避光保存即可,且容器中氧气含量为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的混合比例为1:500:8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

如图2所示,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稀释,首先取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与水混合,且水的使用量为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使用量的8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混合液在1小时内使用完毕;

第二步,喷淋作业,将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通过雾化喷淋设备直接喷淋在作物叶面上,共喷淋两次,且两次喷淋作业间隔时间为8天;其中在实施喷淋作业时,液面上稀释液厚度为0.1毫米,喷涂环境为风力0且喷涂后1小时内无阳光直射暴晒。

同时,所述的第二步在进行喷淋作业时,喷淋后3小时内发生降雨时,则需在降雨结束后再次进行喷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中,在进行喷淋作业前,首先对作物以pH值为6.5的水体对作物表面进行喷淋作业,且喷淋作业压力为3.5倍标准大气压,并在完成水体喷淋后静置3小时后在进行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喷淋作业,其中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在喷淋时的压力为1.5倍。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料混合,首先将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在30℃常压环境下混合溶解,并在完成溶解后对混合液进行静止3小时,得到成品改良促进产品;

S2,分装保存,将S1步骤得到的成品改良促进产品,分装到透光率为10%密闭容器中,并在25℃常压环境下避光保存即可,且容器中氧气含量不大于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的混合比例为1:700: 20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

需要注意的,所述S1步骤中,在混合溶解作业时,另向混合液体中添加占混合液总量15%的促进剂,所述促进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芸苔素内酯8%、6-苄氨基嘌呤0.5%、复硝酚钠0.5%、调环酸钙1.1%、谷黄素3.8%、氯吡脲2.1%、三十烷醇1.1%、矮壮素2.1%、多效唑1.8%、海藻酸1.8%、壳寡糖,余量为壳寡糖。

如图2所示,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稀释,首先取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与水混合,且水的使用量为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使用量的15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混合液在5小时内使用完毕;

第二步,喷淋作业,将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通过雾化喷淋设备直接喷淋在作物叶面上,共喷淋两次,且两次喷淋作业间隔时间为11天;其中在实施喷淋作业时,液面上稀释液厚度为1毫米,喷涂环境为风力为2级且喷涂后5小时内无阳光直射暴晒。

同时,所述的第二步在进行喷淋作业时,喷淋后3小时内发生降雨时,则需在降雨结束后再次进行喷淋。

此外,所述的第二步中,在进行喷淋作业前,首先对作物以pH值为7.5的水体对作物表面进行喷淋作业,且喷淋作业压力为6.5倍标准大气压,并在完成水体喷淋后静置8小时后在进行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喷淋作业,其中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在喷淋时的压力为2.5倍。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料混合,首先将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在25℃常压环境下混合溶解,并在完成溶解后对混合液进行静止2.5小时,得到成品改良促进产品;

S2,分装保存,将S1步骤得到的成品改良促进产品,分装到透光率位30%密闭容器中,并在20℃常压环境下避光保存即可,且容器中氧气含量为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的混合比例为1:600:15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同分异构体和乙醇以任意比例混合得到。

此外,所述S1步骤中,在混合溶解作业时,另向混合液体中添加占混合液总量8%的促进剂,所述促进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芸苔素内酯21%、6-苄氨基嘌呤1.8%、复硝酚钠2.5%、调环酸钙2.5%、谷黄素7.8%、氯吡脲7.4%、三十烷醇1.5%、矮壮素7.4%、多效唑2.5%、海藻酸2.1%,余量为壳寡糖。

如图2所示,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稀释,首先取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与水混合,且水的使用量为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使用量的10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混合液在3.5小时内使用完毕;

第二步,喷淋作业,将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通过雾化喷淋设备直接喷淋在作物叶面上,共喷淋两次,且两次喷淋作业间隔时间为10天;其中在实施喷淋作业时,液面上稀释液厚度为0.5毫米,喷涂环境为风力为1级且喷涂后3小时内无阳光直射暴晒。

同时,所述的第二步在进行喷淋作业时,喷淋后3小时内发生降雨时,则需在降雨结束后再次进行喷淋。

需要特别说明的,所述的第二步中,在进行喷淋作业前,首先对作物以pH值为7的水体对作物表面进行喷淋作业,且喷淋作业压力为5.5倍标准大气压,并在完成水体喷淋后静置4小时后在进行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喷淋作业,其中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在喷淋时的压力为2倍。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物料混合,首先将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在10℃—30℃常压环境下混合溶解,并在完成溶解后对混合液进行静止1—3小时,得到成品改良促进产品;

S2,分装保存,将S1步骤得到的成品改良促进产品,分装到透光率不大于50%密闭容器中,并在0℃—25℃常压环境下避光保存即可,且容器中氧气含量不大于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苯肽胺酸、复硝酚钠及有机溶剂的混合比例为1:500—700:800—2000。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或甲醇、乙醇同分异构体中的任意一种。

同时,所述S1步骤中,在混合溶解作业时,另向混合液体中添加占混合液总量10%的促进剂,所述促进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芸苔素内酯15%、6-苄氨基嘌呤1.1%、复硝酚钠1.5%、调环酸钙2.1%、谷黄素4.8%、氯吡脲3.4%、三十烷醇1.3%、矮壮素4.4%、多效唑2.0%、海藻酸1.9%,余量为壳寡糖。

如图2所示,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稀释,首先取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与水混合,且水的使用量为成品改良促进产品使用量的800—15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混合液在1—5小时内使用完毕;

第二步,喷淋作业,将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通过雾化喷淋设备直接喷淋在作物叶面上,共喷淋两次,且两次喷淋作业间隔时间为8—11天;其中在实施喷淋作业时,液面上稀释液厚度为0.1—1毫米,喷涂环境为风力不大于2级且喷涂后1—5小时内无阳光直射暴晒。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在进行喷淋作业时,喷淋后3小时内发生降雨时,则需在降雨结束后再次进行喷淋。

此外,所述的第二步中,在进行喷淋作业前,首先对作物以pH值为7.1的水体对作物表面进行喷淋作业,且喷淋作业压力为6.5倍标准大气压,并在完成水体喷淋后静置6小时后在进行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喷淋作业,其中第一步配置的稀释液在喷淋时的压力为3.5倍。

实施例5

如图3和4所示,用2mg的苯肽胺鲜与1g的复硝酚钠与20mL的助剂甲醇在桶内溶解好倒入带有颜色的容器内,阴凉通风干燥处待用

使用时用1000mL的水剂稀释1000倍,叶面喷施,间隔10天左右,进行2次喷雾,避免阳光暴晒,无风时喷施可以保证具有良好的效果

不可以与碱性药物质混用,避免在烈日下喷雾的喷后三个小时内遇雨需要重喷。

同时,在作物生长发育初花期用苯肽胺酸2mg与复硝酚钠1g加溶解助剂20ml.兑水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对作物进行喷雾。

本发明中:

苯肽胺酸,英文名称:PHTHALANILLIC ACID,分子式:C14H11NO3,苯肽胺酸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叶面喷施能迅速进入植物体内,促进营养物质输送到花蕾等生长点;增强植物细胞的活力,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增强植物抗逆能力;利于授精、授粉,具有诱发花蕾成花、结果的作用;防止生理落果及采前落果,并能提早成熟,诱导单穗植物果实膨大,具明显保花保果作用。由此可知,苯肽胺酸就是激素的激素,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和动态平衡达到促使植物养分转运的效果。

复销酚钠,英文名: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ate,分子式:C6H4NO3Na,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速植株生长发育、促根壮苗、保花保果、坐果膨大、提高产量、增强抗逆能力等。

甲醇,英文名:methanol,分子式:CH3OH甲醇是一种比乙醇更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无机盐。乳化性能特别好。

经过试验证明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作物开花授粉率,在作物开花初期用配方好的药与一升的水稀释后打到作物上三天即可改善作物的开花率,在低温环境打下去三天可改善83%的开花程度,一个星期后可达95%。

本发明一方面制备工艺简单,原理来源广泛,加工制备工艺简单且原料及成本无毒无害,生产及使用安全性好;另一方面本发明可有效达到提高作物开花授粉率,从而达到提高辅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提升作物授粉率以达到提升灌浆率产品制备及使用方法
  • 一种提升杂交种结实率的小麦杂交授粉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01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