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复合球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4:58


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复合球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复合球囊系统。

背景技术

血栓抽吸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导管来抽吸血栓,将导管通过血管到达血栓内部,将血栓再进行抽吸,这种方式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抽吸效果主要是根据导管的直径来决定,如果导管比较粗则抽吸效果比较好。另一种是机械性抽吸,有专门的吸栓装置,也是通过血管进入到血栓内部,在血栓内部注入溶栓药物,静置一段时间之后药物对血栓起到溶解作用,再打开机器将那些已经溶解的软的血栓通过机器吸到体外。

机械性血栓抽吸被认为是一种新型、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血栓形成、介入手术后急性血栓形成或急性动脉血栓栓塞的治疗手段,现阶段主流的血栓抽吸导管呈螺旋构型以高转速在局部形成高强度负压,将漂浮血栓及新形成的质地较软的血栓粉碎甚至液化后吸走,并通过重复血栓段静脉造影来评估血栓减容情况,如果残留血栓较多或血栓形成时间长、质地硬,则需要重复多次抽吸或者采取其他适当的干预(如后续的插管溶栓、球囊血管成形术以及支架植入术)。血栓抽吸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治疗,若因血栓抽吸效果不佳,须进行进一步插管溶栓,可增加患者出血风险、提高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概率并延长平均住院时间。若因血栓抽吸效果不佳,局部存在漂浮血栓或局部流出道狭窄,将采取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且远期效果不明确,存在支架内再狭窄风险,造成进一步治疗或手术困难。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稳定被粉碎的血栓,有效清除血栓,防止远端血管堵塞的血栓抽吸结构是非常具有临床意义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复合球囊系统,其包括导向管和抽吸管,所述导向管套设于抽吸管的内部,导向管包括用于封堵远端血管的血栓拦截结构,血栓拦截结构位于导向管的远端;所述抽吸管包括血管撑开结构和负压吸引结构,血管撑开结构设置在抽吸管的远端,负压吸引结构设置在抽吸管的近端。本发明中的血栓拦截结构可以拦截被负压软化、漂浮的血栓,防止血栓随血液流动而引起血栓栓塞。

进一步,所述导向管和抽吸管均为圆柱形管。

进一步,所述导向管的长度大于抽吸管的长度,导向管的外径小于抽吸管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导向管的远端包括光滑的导入球头。此种设置可以保护血管,导向管在进入血管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刮伤血管。

进一步,所述血栓拦截结构包括气囊结构。

进一步,所述气囊结构为伞状气囊,伞状气囊的底部与导向管的腔体连通。

进一步,所述伞状气囊包括仅允许血液通过的过滤膜,过滤膜与伞状气囊一体连接。少量血液可以通过过滤膜流通,保证血液的流通。

进一步,所述过滤膜设置在伞状气囊的边缘,过滤膜的边缘接触血管内壁。

进一步,所述过滤膜采用软质材料制作。

或者,所述过滤膜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导向管包括用于为伞状气囊充气的充气口。

进一步,所述充气口包括向外延长的充气管一,充气管一与导向管一体连接;充气管一包括密封塞一,密封塞一与充气管一插接。使用时,将注射器的乳头管插入充气管一向导向管内充气,使伞状气囊充盈,充气后将密封塞一插入充气管一,保证密闭性,防止伞状气囊泄气;操作结束后再通过注射器向外抽出气体,使伞状气囊泄气。

进一步,所述导向管还包括用于粉碎和运送血栓的传送结构。

进一步,所述传送结构包括转轴、桨片和柔性轴,桨片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柔性轴与转轴组合连接,柔性轴位于导向管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转轴包括直径小于导向管的内径的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连接轴一与转轴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连接轴二与转轴的另一端一体连接;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均通过轴承与导向管组合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用于保证导向管的密封性的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桨片为软质桨片。

进一步,3个所述桨片为一组,至少设置两组桨片。

进一步,设置与柔性轴组合连接的电机结构,电机结构驱动柔性轴转动,柔性轴驱动转轴转动,从而使桨片转动。

进一步,所述血管撑开结构为支撑气囊,抽吸管的侧壁包括与支撑气囊连通的气道,支撑气囊与抽吸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道的开口位于抽吸管的近端侧壁上,在气道的开口处设置与气道连通的充气管二,充气管二与抽吸管一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气管二的开口端包括加固管,加固管的开口端包括密封塞二,密封塞二与加固管插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气囊为圆柱筒状气囊。

进一步,所述负压吸引结构包括密封片、负压管和负压泵,负压管的其中一端与密封片连接,另一端与负压泵组合连接,负压管与抽吸管连通;密封片与抽吸管组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片包括插头,抽吸管的近端面包括匹配的插槽,密封片与抽吸管插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片为一侧设置开口的片状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侧设置用于保证使用状态时密封性的遮挡片,遮挡片与开口的一侧一体连接,与开口的另一侧组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片和遮挡片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进一步,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结构和负压泵的容纳盒。

进一步,所述容纳盒为矩形盒。

进一步,所述容纳盒的内部包括电源结构和控制结构,电源结构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结构、负压泵和控制结构连接;控制结构包括控制模块,控制结构控制电机结构和负压泵;通过控制模块设定电机结构的转速,通过控制模块设定负压泵负压吸引值;容纳盒的外侧壁包括开关键、电机结构启动键和负压泵启动键。

进一步,所述容纳盒包括可以打开的门,门与容纳盒组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容纳盒还包括可调节底座。

进一步,所述可调节底座包括底盘和伸缩杆,伸缩杆包括调节杆和套筒,调节杆套设于套筒的内部;套筒的底部与底盘一体连接,调节杆的上端与容纳盒的底部一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血栓抽吸复合球囊系统设置有封堵远端血管的血栓拦截结构,可以封闭远端血管、稳定漂浮血栓,减少血栓脱落至肢体远端的风险,使抽吸过程更加快速、有针对性,也将有利于减少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风险,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将可能因此避免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不仅减少了病人的手术费用、能够避免二次手术取出滤器且大大减少了滤器置入术的相关风险。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先将导向管置入患者的血管内,此时伞状球囊处于未充盈状态,伞状球囊位于血栓远端,传送结构位于血栓的近端,通过牵拉或推动导向管,可以调节伞状球囊和传送结构的位置;然后将抽吸管套设于导向管之外,将抽吸管置入患者的血管内;接下来将密封片安装在抽吸管的近端面,遮挡片遮挡密封片的开口,将柔性轴与电机结构组合连接、负压管与负压泵组合连接;安装完成后,采用注射器通过充气管一向导向管内充气,使伞状气囊充盈,采用注射器通过充气管二向抽吸管的侧壁充气,使支撑气囊充盈,启动电机结构使传送结构转动,启动负压泵使抽吸管进行血栓抽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伞状气囊与传送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伞状气囊与传送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伞状气囊与传送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伞状气囊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轴承外侧设置密封圈的传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传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抽吸管的远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充气管二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充气管一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抽吸管的近端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抽吸管的近端透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容纳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导向管与柔性轴的近端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设置有可调节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管;11、伞状球囊;111、过滤膜;12、转轴;121、桨片;122、轴承;123、密封圈;13、柔性轴;131、充气管一;132、密封塞一;2、抽吸管;21、支撑球囊;22、气道;23、充气管二;231、加固管;232、密封塞二;24、密封片;241、插头;242、插槽;243、遮挡片;3、容纳盒;31、电机结构;32、负压泵;321、负压管;33、控制结构;34、电源结构;35、开关键;36、电机结构启动键;37、负压泵启动键;4、伸缩杆;41、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提到的“远端”为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近端”为靠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复合球囊系统,其包括导向管1和抽吸管2,导向管1套设于抽吸管2的内部,导向管1包括用于封堵远端血管的血栓拦截结构,血栓拦截结构位于导向管1的远端;抽吸管2包括血管撑开结构和负压吸引结构,血管撑开结构设置在抽吸管2的远端,负压吸引结构设置在抽吸管2的近端。本发明中的血栓拦截结构可以拦截被负压软化、漂浮的血栓,防止血栓随血液流动而引起血栓栓塞。

导向管1和抽吸管2均为圆柱形管;导向管1的长度大于抽吸管2的长度,导向管1的外径小于抽吸管2的内径。

导向管1的远端包括光滑的导入球头。此种设置可以保护血管,导向管1在进入血管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刮伤血管。

血栓拦截结构包括气囊结构。气囊结构在充盈状态下可以封闭远端血管,防止血栓随血液流走。

气囊结构为伞状气囊,伞状气囊的底部与导向管1的腔体连通。导向管1包括用于为伞状气囊充气的充气口。伞状气囊对血栓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血栓被拦截在伞状气囊的空间内,操作者向近端牵拉导向管1时,伞状气囊将血栓推向抽吸管2的方向,此时抽吸管2能够快速抽吸血栓。

设置与柔性轴13组合连接的电机结构31,电机结构31驱动柔性轴13转动,柔性轴13驱动转轴12转动,从而使桨片121转动。柔性轴13因其自身具有柔软性,可以随血管走向顺利进入血管。

血管撑开结构为支撑气囊,抽吸管2的侧壁包括与支撑气囊连通的气道22,支撑气囊与抽吸管2固定连接。通过向气道22内充气,可以使支撑气囊充盈,抽气可以使支撑气囊泄气。

负压吸引结构包括密封片24、负压管321和负压泵32,负压管321的其中一端与密封片24连接,另一端与负压泵32组合连接,负压管321与抽吸管2连通;密封片24与抽吸管2组合连接。密封片24保证了抽吸管2具有相对良好的密封性,使抽吸管2具有稳定的负压,保持对血栓的抽吸效果。

设置用于容纳电机结构31和负压泵32的容纳盒3。此种设置将电机结构31和负压泵32进行了整体收纳,具有保护和美观的作用。

容纳盒3的内部包括电源结构34和控制结构33,电源结构34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结构31、负压泵32和控制结构33连接;控制结构33包括控制模块,控制结构33控制电机结构31和负压泵32;通过控制模块设定电机结构31的转速,通过控制模块设定负压泵32负压吸引值;容纳盒3的外侧壁包括开关键35、电机结构启动键36和负压泵启动键37。打开开关键35使电机结构31、负压泵32。控制结构33处于通电待工作状态,打开电机结构启动键36和负压泵启动键37分别启动电机结构31和负压泵32。

实施例2

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血栓拦截结构和传送结构进行了具体设置:

伞状气囊包括仅允许血液通过的过滤膜111,过滤膜111与伞状气囊一体连接。此种设置,可以使少量血液可以通过过滤膜111流通,保证血液的流通。

过滤膜111设置在伞状气囊的边缘,过滤膜111的边缘接触血管内壁。此种设置扩大了伞状气囊的拦截范围,起到了完全拦截血栓的作用。

过滤膜111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此种设置可以保护血管,避免损伤血管。

或者,过滤膜111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作。

导向管1还包括用于粉碎和运送血栓的传送结构。传送结构将血栓向抽吸管2的方向传送。

传送结构包括转轴12、桨片121和柔性轴13,桨片121与转轴12的外壁固定连接,柔性轴13与转轴12组合连接,柔性轴13位于导向管1的内部。桨片121的转动使血栓向抽吸管2的方向传送。

转轴12包括直径小于导向管1的内径的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连接轴一与转轴12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连接轴二与转轴12的另一端一体连接;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均通过轴承122与导向管1组合连接。此种设置中,柔性轴13驱动转轴12转动,在导向管1的整体中,仅转轴12转动,对血管和血栓的影响小。

在轴承122的外侧设置用于保证导向管1的密封性的密封圈123。此种设置能够保证导向管1的密闭性。

密封圈123采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材质的密封圈123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

桨片121为软质桨片121。3个桨片121为一组,至少设置两组桨片121。软质的桨片121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损伤血管,至少两组桨片121可以起到好的传送效果。

实施例3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支撑气囊进行了具体设置:血管撑开结构为支撑气囊,抽吸管2的侧壁包括与支撑气囊连通的气道22,支撑气囊与抽吸管2固定连接。支撑气囊将血栓近端的血管撑开,为抽吸血栓提供较大的抽吸空间。

气道22的开口位于抽吸管2的近端侧壁上,在气道22的开口处设置与气道22连通的充气管二23,充气管二23与抽吸管2一体连接。通过向气道22内充气,使支撑气囊充盈,抽气使支撑气囊泄气。

充气管二23的开口端包括加固管231,加固管231的开口端包括密封塞二232,密封塞二232与加固管231插接。加固管231能够加强充气管二23的结实度,也方便操作者拿捏。

支撑气囊为圆柱筒状气囊。支撑气囊套设在抽吸管2的外侧壁,对血管起到支撑作用,且与血管的形状相符,可以保护血管。

如图10所示,导向管1的充气口具有如下设置:导向管1包括用于为伞状气囊充气的充气口。充气口包括向外延长的充气管一131,充气管一131与导向管1一体连接;充气管一131包括密封塞一132,密封塞一132与充气管一131插接。使用时,将注射器的乳头管插入充气管一131向导向管1内充气,使伞状气囊充盈,充气后将密封塞一132插入充气管一131,保证密闭性,防止伞状气囊泄气;操作结束后再通过注射器向外抽出气体,使伞状气囊泄气。导向管1的近端游离端包括与容纳盒3抵接的密封管,密封管与导向管1一体连接,密封管的近端面为黏性面,黏性面被离型纸覆盖,使用时,撕下离型纸,将黏性面粘贴在容纳盒3的外侧壁上,保证导向管1的密封性。

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还对抽吸管2的近端进行了具体设置:负压吸引结构包括密封片24、负压管321和负压泵32,负压管321的其中一端与密封片24连接,另一端与负压泵32组合连接,负压管321与抽吸管2连通;密封片24与抽吸管2组合连接。

密封片24包括插头241,抽吸管2的近端面包括匹配的插槽242,密封片24与抽吸管2插接。使用时,将插头241插入插槽242,实现密封片24与抽吸管2的插接。

密封片24为一侧设置开口的片状结构。密封片24可以起到保证抽吸管2密闭性的作用,设置开口可以方便密封片24的安装。

在开口的其中一侧设置用于保证使用状态时密封性的遮挡片243,遮挡片243与开口的一侧一体连接,与开口的另一侧组合连接。将密封片24与抽吸管2插接好之后,通过遮挡片243将开口覆盖,防止开口处漏气。

密封片24和遮挡片243均采用硅胶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密封片24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3-1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容纳盒3进行了具体设置:

容纳盒3为矩形盒。容纳盒3包括可以打开的门,门与容纳盒3组合连接。容纳盒3还包括允许柔性轴13和负压管321伸出的孔。

进一步的,容纳盒3还包括可调节底座。可调节底座包括底盘41和伸缩杆4,伸缩杆4包括调节杆和套筒,调节杆套设于套筒的内部;套筒的底部与底盘41一体连接,调节杆的上端与容纳盒3的底部一体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容纳盒3至合适的高度,以方便操作者操作。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新型血栓抽吸复合球囊系统
  • 一种双球囊超声导管的血栓抽吸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322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