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人工瓣膜输送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6:29


人工瓣膜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瓣膜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心血管疾病始终是全球人口的第一杀手。在中国,过去近三十年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上升了65%,其中瓣膜类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瓣膜疾病的发病率将进一步提高,现有瓣膜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经导管介入手术等。外科手术主要有外科置换及修复,外科置换所用的人工瓣膜主要有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种,生物瓣优点是不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但是会发生钙化,有寿命的限制,机械瓣优点是耐用性较好,但是会产生血栓,需要服用抗凝药物。经导管介入手术主要有置换及修复两种治疗方法。

瓣膜置换的原理是将人工瓣膜经导管植入患者体内,即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放置人工瓣膜,手术无需开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将人工瓣膜植入体内通常都是需要使用相应的输送系统将人工瓣膜输送到预定部位进行释放。但是现有输送系统在输送人工瓣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误操作导致人工瓣膜提前释放,达不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瓣膜的输送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会误操作,导致人工瓣膜提前释放,达不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包括:外输送管件、安装构件、旋转连接组件、连接构件以及限位构件;其中,所述外输送管件穿设于所述安装构件;所述外输送管件以不跟随所述旋转连接组件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相连接,且所述旋转连接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外输送管件相对于所述安装构件移动;

所述限位构件以不跟随所述旋转连接组件旋转的方式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安装构件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构件能够被所述限位部限位而停止移动,所述限位构件能够脱离所述限位部的限位而继续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构件形成有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具有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长方方向延伸的Z字形结构;所述限位部形成为所述第一通道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周向延伸的部分结构;

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相连接的拨动部以及第一限位用部;所述第一限位用部依次穿设于所述旋转连接组件以及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一通道;所述拨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限位用部沿着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的周向移动,且所述拨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限位用部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包括顺次相连通的第一运动通道、限位通道以及第二运动通道,所述第一运动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运动通道均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通道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周向延伸;所述限位通道为所述限位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连接组件包括沿着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以及过孔,且所述过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安装槽滑动;所述第一限位用部穿设于所述过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第二限位用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依次穿设于所述旋转连接组件以及所述安装构件,且所述连接部能够相对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安装构件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用于所述连接部滑动的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安装构件的内部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限位部形成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内部的容纳腔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形成有开口背离所述安装构件的安装槽,所述连接部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槽以及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包括弹性复位构件,所述弹性复位构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并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的限位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人工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鼻端组件以及应力驱散构件;其中,所述鼻端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前端的外部,并且与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相抵;所述应力驱散构件与所述鼻端组件的远离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外输送管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构件、所述鼻端组件以及所述应力驱散构件;所述应力驱散构件具有弹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为套筒,且其套设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外部;所述旋转连接组件的端部的外壁形成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连接构件的端部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旋转连接组件包括旋钮外壳、调节构件、行程套筒、移动套筒、拨动构件以及弹性构件;其中,所述移动套筒套设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外部;所述旋钮外壳扣设于所述移动套筒的外部;所述移动套筒的外壁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弹性构件套设于所述移动套筒的外部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构件包括相连接的接触部以及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套设于所述移动套筒并且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移动部能够沿着所述安装槽滑动并且压缩所述弹性构件;

所述外输送管件穿设于所述行程套筒,并且与所述行程套筒相连接;所述移动套筒的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内部的容纳空间;所述安装构件形成有贯穿其侧壁的第二通道,所述移动套筒的另一部分结构穿过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二通道与所述旋钮外壳相连接;

所述拨动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套筒与所述移动部之间,所述拨动构件呈弯折状;所述移动套筒形成有第一过口,所述拨动构件的部分结构穿过所述第一过口与所述安装构件相啮合;所述移动部形成有第二过口,所述拨动构件的部分结构延伸至所述第二过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设置有提醒结构即限位构件和限位部,在人工心脏瓣膜将要被释放时,限位构件此时被限位部限位而停止运动,待医生确定好合适的释放位置后,使得限位构件脱离限位部的限位而继续向后移动,进而释放出人工心脏瓣膜,有效避免了因为误操作而提前释放出人工心脏瓣膜,进而保证手术的安全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剖视图;

图5为图4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又一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复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旋转连接组件微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旋转连接组件快速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限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限位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安装有人工心脏瓣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头部,2-芯管,3-瓣膜辅助支撑件,4-人工瓣膜固定架,5-内管,6-应力驱散管,7-稳定管排空阀,8-稳定管排空阀O型圈,9-稳定管排空阀密封头,10-稳定管,11-外输送管件,12-左鼻端,13-右鼻端,14-左旋钮,15-右旋钮,16-移动套筒,17-右拨片,18-弹性构件,19-安装构件,191-右螺旋套筒,192-左螺旋套筒,20-安装槽,21-左拨片,22-移动套筒端盖,23-调节构件,24-行程套筒,25-行程套筒O型圈,26-行程套筒密封头,27-连接构件,271-左套筒,272-右套筒,28-旋转连接组件,29-限位构件,291-拨动部,292-第一限位用部,293-连接部,294-第二限位用部,295-按压部,30-弹性复位构件,31-冲洗管,32-左尾部,33-右尾部,34-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5-第一通道,351-第一运动通道,352-限位通道,353-第二运动通道,36-第一安装槽,37-过孔,38-限位部,39-安装部,40-人工心脏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17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图17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包括:外输送管件11、安装构件19、旋转连接组件28、连接构件27以及限位构件29;其中,外输送管件11穿设于安装构件19;旋转连接组件28的部分结构设置于安装构件19的内部并且与外输送管件11相连接,且旋转连接组件28能够带动外输送管件11相对于安装构件19移动,但是此旋转连接组件28不会带动外输送管件11旋转,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外输送管件11与人工心脏瓣膜40因为相对转动而产生的刮碰等问题,从而避免对人工心脏瓣膜40造成损伤;限位构件29通过连接构件27与旋转连接组件28的位于安装构件19的外部的结构转动相连接;安装构件19形成有限位部38,限位构件29能够被限位部38限位而停止移动,限位构件29能够脱离限位部38的限位而继续移动。

基于上述的结构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设置有提醒结构即限位构件29和限位部38,在人工心脏瓣膜40将要被释放时,限位构件29此时被限位部38限位而停止运动,待医生确定好合适的释放位置后,使得限位构件29脱离限位部38的限位而继续向后移动,进而释放出人工心脏瓣膜40,有效避免了因为误操作而提前释放出人工心脏瓣膜40,进而保证手术的安全以及可靠性。

参见图3至图6、图8所示,限位构件29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293以及第二限位用部294;其中,连接部293依次穿设于连接构件27以及安装构件19,且连接部293能够沿着垂直于连接构件27的长度方向移动;

安装构件19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用于连接部293滑动的第一通道35,且第一通道35与安装构件19的内部的容纳腔相连通;限位部38形成于安装构件19的内部的容纳腔内。

其中,优选地,所述人工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按压部295,按压部295与连接部293的远离第二限位用部294的一端相连接。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旋转连接组件28带动外输送管件11向后运动,且此时限位构件29在第一通道35内也跟着旋转连接组件28向后移动,而当人工心脏瓣膜40将要被释放时,限位构件29也恰好碰触到第二限位用部294,待医生确定好合适的释放位置后,医生用手下压限位构件29,使得限位构件29与第二限位用部294脱离,进而继续向后运动,从而达到释放出人工心脏瓣膜40的目的,达到对医生提醒的作用,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构件27形成有开口背离安装构件19的安装槽20,连接部293依次穿设于安装槽20以及第一通道35;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包括弹性复位构件30,弹性复位构件30套设于连接部293并且设置于安装槽20内。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由于是通过向下按压限位构件29,使得限位构件29与限位部38脱离而继续后退,从而完成释放人工心脏瓣膜40的操作,其中,弹性复位构件30将利用积聚的弹性势能,使得限位构件29沿着垂直于安装构件19的长度方向向上自动弹起、复位,保证下一次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限位部38为形成于容纳腔的内壁的限位台,在保证能够对限位构件29限位的同时,结构较简单,方便加工制造。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连接构件27为套筒,且其套设于安装构件19的外部;旋转连接组件28的端部的外壁形成有环形的安装槽20,连接构件27的端部形成有安装部39,安装部39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20内。

可见,通过上述结构,既能够实现连接构件27与旋转连接组件28的组装,又能够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即旋转连接组件28不会带动连接构件27同步旋转。

其中,优选地,连接构件27包括相扣合在一起的左套筒271和右套筒272,两者形成可拆卸的连接结构。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至图7、图10以及图11所示,旋转连接组件28包括旋钮外壳、调节构件23、行程套筒24、移动套筒16、拨动构件以及弹性构件18;其中,移动套筒16套设于安装构件19的外部;旋钮外壳扣设于移动套筒16的外部;

移动套筒16的外壁形成有安装槽20,弹性构件18套设于移动套筒16的外部并且位于安装槽20内;调节构件23包括相连接的接触部以及移动部,移动部套设于移动套筒16并且位于安装槽20内,移动部能够沿着安装槽20滑动并且压缩弹性构件18;

外输送管件11穿设于行程套筒24,并且与行程套筒24相连接;移动套筒16的部分结构设置于安装构件19的内部的容纳空间;安装构件19形成有贯穿其侧壁的第二通道,移动套筒16的另一部分结构穿过安装构件19的第二通道与旋钮外壳相连接;

拨动构件设置于移动套筒16与移动部之间,拨动构件呈弯折状;移动套筒16形成有第一过口,拨动构件的部分结构穿过第一过口与安装构件19相啮合;移动部形成有第二过口,拨动构件的部分结构延伸至第二过口内。

其中,优选地,行程套筒24具有是T形结构,其设置在左旋钮14的和右旋钮15的安装凹槽中,行程套筒24无法旋转的,只能前后移动,进而带动外输送管件11只能沿着安装构件19前后移动,而无法旋转,进而避免对人工心脏瓣膜40造成损伤。

其中,优选地,旋钮外壳包括旋钮外壳和右旋钮15外壳,且两者相扣合在一起。

其中,优选地,拨动构件为拨片,且其数量为两个,为了便于区分,分别命名为左拨片21和右拨片17。

其中,优选地,安装构件19包括相扣合在一起的左螺旋套筒192以及右螺旋套筒191。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旋转连接组件28有两种工作形态,一种是微调状态,此时左拨片21和右拨片17的内表面螺纹与相一一对应的左螺旋套筒192以及右螺旋套筒191相啮合,旋转左旋钮14和右旋钮15的外表面,由于内表面卡槽与移动套筒16相卡接,将带动移动套筒16旋转,左拨片21和右拨片17分别与对应的左螺旋套筒192以及右螺旋套筒191螺纹啮合,将带动旋转连接组件28整体轴向移动,行程套筒24随之轴向移动,带动外输送管件11轴向移动,可以控制人工瓣膜的释放。

另一种就是快速调节状态,给调节构件23例如调节推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左拨片21和右拨片17的结构是一个钝角,调节推杆后移将令左拨片21和右拨片17的前端均翘起,与对应的左螺旋套筒192、右螺旋套筒191的螺纹啮合脱离,可以达到旋转连接组件28在左螺旋套筒192和右螺旋套筒191上快速移动的效果。

其中,左旋钮14外壳和右旋钮15外壳除了固定和保护内部零件,外形弧度及表面花纹还有便于操作抓握的作用。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人工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鼻端组件以及应力驱散构件;其中,鼻端组件设置于安装构件19的前端的外部,并且与旋转连接组件28相抵;

应力驱散构件例如应力驱散管6与鼻端组件的远离旋转连接组件28的一端相连接;

外输送管件11依次穿设于安装构件19、鼻端组件以及应力驱散构件;应力驱散构件具有弹性,且其中优选地,应力驱散构件由TPU高分子材料、橡胶或者硅胶中的一者形成。

输送人工瓣膜的过程中,输送管件会弯曲,如果是硬体材质,力将会很大,如果设置成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材料,那么将会减小阻力,而且避免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伤害。

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至图7、图10以及图11所示,人工瓣膜输送系统还包括:头端、鼻端以及尾部;其中,头端主要由头部1、芯管2、瓣膜辅助支撑件3、人工瓣膜固定架4以及内管5组成;头部1选用Pebax、尼龙、硅胶等弹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注塑完成,以便更加柔顺的通过血管,防止戳伤血管;

芯管2选用不锈钢管、镍钛合金管切割而成,外表面包覆有一层TPU高分子材料或Pebax膜,以获得更好的弹性,通过血管时更加顺利;

瓣膜辅助支撑件3采用硬度稍高一些的Pebax材料注塑制作,为支架固定提供一些支撑力;人工瓣膜固定架4选用不锈钢或者镍钛制作,表面有与人工瓣膜支脚相嵌合的凹槽,用于固定人工瓣膜。

鼻端主要由稳定管10、应力驱散管6、稳定管排空阀7、稳定管排空阀O型圈8、稳定管排空阀密封头9、左鼻端12、右鼻端13组成。其中稳定管10是三层结构的编织管,最内层为PTFE内衬,中间层为不锈钢圆丝或扁丝采用单丝一压一或双丝一压二的方式编织,最外层选用Pebax或者尼龙等高分子材料。稳定管排空阀O型圈8选用橡胶制成,是可以选购的标准件;稳定管排空阀7、稳定管排空阀密封头9、左鼻端12、右鼻端13由ABS或ABS+PC注塑而成,具有较好的精度、强度以及稳定性,可以满足装配需求以及使用需求。

尾部主要由冲洗管31、左尾部32、右尾部33、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组成。其中冲洗管31选用比较薄的不锈钢管或镍钛管制成;左尾部32、右尾部33、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由ABS或ABS+PC注塑而成,具有较好的精度、强度以及稳定性,可以满足装配需求以及使用需求。

内管5、外输送管件11是三层结构的编织管,最内层为PTFE内衬,中间层为不锈钢圆丝或扁丝采用单丝一压一或双丝一压二的方式编织,最外层选用Pebax或者尼龙等高分子材料。

具体地,上述结构的组装关系如下:

头部1与芯管2的一端通过注塑连接在一起,芯管2的另一端伸出瓣膜辅助支撑件3并且其与瓣膜辅助支撑件3热熔在一起,芯管2外露于瓣膜辅助支撑件3的结构和人工瓣膜固定架4胶粘在一起,人工瓣膜固定架4的另一端与内管5的一端胶粘在一起,内管5的另一端贯穿整个输送系统与排空阀注塑连接。外输送管件11一端与头部1的端面贴合,外输送管件11的另一端与行程套筒24注塑在一起,外层是稳定管10,稳定管10的一端与稳定管排空阀7通过注塑连接在一起,稳定管10的另一端无连接。应力驱散管6卡接在左鼻端12和右鼻端13的外壳的凹槽内,稳定管排空阀7亦是如此,稳定管排空阀O型圈8放置在稳定管排空阀7的尾部圆柱形槽内,稳定管排空阀密封头9与稳定管排空阀7螺纹连接。鼻端内部的加强筋卡槽与螺旋套筒左端平面以及凸台贴合,卡接在一起,左鼻端12和右鼻端13通过凸台凹槽胶粘在一起。

稳定管10的目的是增强输送鞘管的强度,防止内管5及外输送管件11折弯。左鼻端12和右鼻端13除了固定和保护内部零件,外形弧度及表面花纹还有便于操作抓握的作用。

螺旋套筒的固定原理与鼻端类似,冲洗管31的一端与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胶粘在一起,冲洗管31的另一端穿过行程套筒24的尾部的O型圈,无连接;内管5的一端与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胶粘在一起,另一端与人工瓣膜固定架4胶粘在一起。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与左尾部32、右尾部33通过卡槽卡接在一起,左尾部32和右尾部33通过凸台凹槽的形式胶粘在一起。

本发明所描述的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人工心脏瓣膜40装载前先利用尾部的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通过冲洗管31和内管5之间的间隙将外输送管件11和内管5之间的空气排空。人工心脏瓣膜40通过装载器(未示出)装载到头端处,支脚固定在人工瓣膜固定架4上。本输送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外输送管件11的左端与头部1的端面相接,防止人工心脏瓣膜40未到合适位置释放。

然后通过尾部的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排出内管5中的空气,通过鼻端的稳定管排空阀7排出稳定管10和外输送管件11之间的空气,稳定管排空阀7的另一端通过排空阀密封头挤压O型圈,减小O型圈的内径,减少O型圈与其接触的鞘管之间的间隙来达到密封的目的,行程套筒24处的密封原理与之相同。

旋转连接组件28有两种工作形态,其工作原理具体参见上文所述。

关于限位构件29和限位部38的配合合理释放人工瓣膜的工作原理具体参见上文所述。

尾部主要用来固定左螺旋套筒192、右螺旋套筒191和外管及内管排空阀34,用于排出鞘管间隙中的空气。

基于以上描述,手术过程简述如下:

本输送系统排空后进行人工瓣膜装载,待导引导丝到达病变位置后,将输送系统沿导丝推送至病变位置。通过超声及显影将装载有人工瓣膜的头端移动至合适位置处,通过限位构件29与限位部38的配合,完成人工瓣膜的释放,最后将外输送管件11归位,从人体内撤出本输送系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也提供一种人工瓣膜输送系统,其技术方案中的一些内容与实施例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一些内容相同,关于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重复描述,下面将阐述不同于实施例一的内容:

具体地,主要是限位构件29和限位部38的结构不同于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以及图16所示,安装构件19形成有第一通道35,且第一通道35具有沿着安装构件19的长方方向延伸的Z字形结构;限位部38形成为第一通道35沿着安装构件19的周向延伸的部分结构;

限位构件29包括相连接的拨动部291以及第一限位用部292;第一限位用部292依次穿设于旋转连接组件28以及安装构件19的第一通道35;拨动部291能够带动第一限位用部292沿着旋转连接组件28的周向移动,且拨动部291能够带动第一限位用部292在第一通道35内移动。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旋转连接组件28带动外输送管件11向后运动,且此时限位构件29在第一通道35内也跟着旋转连接组件28向后移动,而当人工心脏瓣膜40将要被释放时,限位构件29也恰好由原来的沿着外输送管件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移动至沿着外输送管件11的周向延伸的轨道,进而被阻挡在此轨道处,待医生确定好合适的释放位置后,医生用手移动限位构件29,使得限位构件29由沿着外输送管件11的周向延伸的轨道移动至后方的沿着外输送管件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进而解除限制,也即依次带动旋转连接组件28、外输送管件11后移,从而释放出人工心脏瓣膜40。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3所示,第一通道35包括顺次相连通的第一运动通道351、限位通道352以及第二运动通道353,第一运动通道351以及第二运动通道353均沿着安装构件19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通道352沿着安装构件19的周向延伸;限位通道352为限位部38。

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可知,上述三个通道形成了Z字形的第一通道35,其中,第一运动通道351以及第二运动通道353主要用于实现限位构件29的后移,而且由于限位构件29、旋转连接组件28、安装构件19以及外输送管件11都是组装在一起的,进而使得外输送管件11也能够正常后移,限位通道352则是用于对限位构件29限位的,进而也实现了对外输送管件11的限位,使其暂停运动,待医生确定好合适的释放位置后再后移外输送管件11,以释放人工心脏瓣膜40,也即对医生具有提醒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3所示,旋转连接组件28包括沿着旋转连接组件28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36以及过孔37,且过孔37与安装槽20相连通;

拨动部291设置于第一安装槽36内,并且能够沿着第一安装槽36滑动;限位部38穿设于过孔37。

可见,拨动部291能够设置于此第一安装槽36内,并且能够沿着此安装槽20也即旋转连接组件28的周向旋转,此结构设置的目的在于,当限位构件29移动至限位通道352处时,通过操作者对拨动部291施力,使得其沿着旋转连接组件28的周向旋转,也即此时带动拨动部291下方的限位部38进入到沿着安装构件19的周向延伸的限位通道352内,实现限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人工瓣膜锁定装置及人工瓣膜输送装置
  • 人工瓣膜及瓣膜输送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23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