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马达控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4:27


马达控制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9年1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0384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的申请内容涉及马达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马达控制装置。马达控制装置具备温度检测部。当由温度检测部检测的开关的温度超过过热检测阈值时,马达控制装置使开关强制地截止,当满足规定的复原条件时解除开关的强制截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6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若产生马达锁定等、流过马达的电流增加的异常,则开关的温度上升。若由于温度上升而超过过热检测阈值,则开关被强制截止。由此,开关的温度下降。在异常持续的期间,开关的温度反复上升与下降。

与此相对,马达的温度不像开关那样急剧地变化。在马达控制装置独立于马达的情况下,马达控制装置离开马达,不能直接检测马达的温度。由此,在异常持续的情况下,存在马达的温度上升的隐患。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独立于马达的构成中,能够抑制马达的温度上升的马达控制装置。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是控制马达、并且独立于马达的马达控制装置,具备:开关,设于马达的通电路径;温度检测部,检测开关的温度;以及控制部,控制开关的导通截止,当温度检测部检测的检测温度超过过热检测阈值时,使开关强制地截止,当满足规定的复原条件时解除开关的强制截止,当满足基于检测温度超过过热检测阈值的规定的切换条件时,控制部以继续马达的驱动且比满足切换条件前更多地抑制向马达的通电的方式,控制开关。

切换条件在流过马达的电流增加、开关的温度上升的异常时可被满足。根据本公开的马达控制装置,当满足切换条件时,控制部以继续马达的驱动且比满足切换条件前更多地抑制向马达的通电的方式,控制开关。由此,在电流增加的异常持续的情况下,马达的驱动得以继续,马达的发热得以抑制。由此,能够抑制马达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通过参照附图以及下述的详细记述而更加明确。其附图为: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的散热器风扇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马达控制装置的图,

图3是表示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参考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在参考例中温度变化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温度变化的图,

图8是对于马达温度,将第一实施方式与参考例进行对比的图,

图9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中,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时序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中,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功能性以及/或者构造性所对应的部分以及/或者相关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对于对应的部分以及/或者相关联的部分能够参照其他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马达控制装置例如控制搭载于车辆的马达。以下,以应用于车辆的散热器风扇的马达控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对具备马达控制装置的散热器风扇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

(散热器风扇的概略构成)

散热器风扇在车辆中配置于散热器的背面侧。背面侧是指车辆的后方侧。如图1所示,散热器风扇10具备马达11、叶片12、护罩13、以及马达控制装置14。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DC马达作为马达11。在马达11的旋转轴连结有叶片12。在旋转轴沿周向连结有多张叶片12。叶片12也被称作风扇、桨叶。若叶片12由于马达11的驱动而旋转,则吸入散热器附近的空气。由此,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增高。

马达11固定于护罩13的支承板13a。护罩13是支承马达11的支承部件。护罩13具有罩13b。罩13b具有与散热器对置配置、覆盖散热器的对置部分,以及收容叶片12的筒状部分。筒状部分沿旋转轴的方向延伸设置。在罩13b中,筒状部分的一端侧与对置部分相连。筒状部分的另一端侧经由支架13c与支承板13a相连。在从轴向的投影视图中,支承板13a配置于罩13b的筒内。

马达控制装置14也被称作控制器。马达控制装置14安装于护罩13的罩13b。马达控制装置14在从马达11离开的位置固定于护罩13。马达控制装置14经由布线15与马达11电连接。布线15是向马达11供电的供电线。接下来,对马达控制装置14的构成进行说明。

(马达控制装置)

如图2所示,马达控制装置14具备多个外部连接用的端子。马达控制装置14作为端子而具备+B端子20、GND端子21、M+端子22、M-端子23、以及SI端子24。图2示出了将马达控制装置14连接于马达11与电池16的状态。

+B端子20连接于电池16的正极端子。GND端子21与地(接地电位)连接。GND端子21连接于电池16的负极端子。电池16是搭载于车辆的直流电源。M+端子22以及M-端子23设于+B端子20与GND端子21之间的通电路径。

M+端子22与+B端子20电连接。在M+端子22连接有马达11的高电位侧的端子。在M-端子23连接有马达11的低电位侧的端子。马达11在通电路径中设于M+端子22与M-端子23之间。通电路径是向马达11供电的供电路径。通电路径的一部分设于马达控制装置14内,剩余的部分设于马达控制装置14之外。

上述的布线15构成通电路径的一部分。布线15包含电源侧布线15a、以及接地侧布线15b。M+端子22经由电源侧布线15a与马达11电连接。M-端子23经由接地侧布线15b与马达11电连接。

从独立于马达控制装置14的其他装置即ECU 17(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向SI端子24输入用于控制马达11的信号。ECU 17将微机作为主体而构成。微机是具备作为处理器的CPU、ROM、RAM等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ECU 17基于至少在散热器内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输出与应当向马达11施加的电压、即目标电压相应的信号。ECU 17也能够在每次输出与目标电压相应的信号时,参照与搭载于车辆的空调相关的信息、例如与空调的制冷剂的压力上升相关的信息等。

马达控制装置14具备开关30、温敏二极管31、以及控制IC 40。开关30设于通电路径。本实施方式的开关30设于M-端子23与GND端子21之间。开关30相对于马达11配置于下游侧(low side)。此外,采用n沟道形的MOSFET作为开关30。开关30的漏极与M-端子23电连接,源极与GND端子21电连接。

温敏二极管31是用于检测开关30的温度的元件。温敏二极管31形成于与开关30共用的半导体芯片32。

另外,在马达控制装置14中,在M-端子23与M+端子22之间设有再生元件33。再生元件33与作为感应负载的马达11并联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二极管作为再生元件33。再生元件33的阳极连接于M-端子23以及开关30的漏极,阴极连接于M+端子22。再生元件33也被称作回流元件。

控制IC 40具有温度检测部41、控制部42、输入处理部43、以及驱动部44。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ASIC作为控制IC 40。

温度检测部41与温敏二极管31的阳极以及阴极电连接。温度检测部41基于温敏二极管31的正向电压Vf,检测开关30的温度。通过温敏二极管31以及温度检测部41,来检测开关30的温度。通过温敏二极管31以及温度检测部41检测的开关30的温度相当于检测温度。温度检测部41也被称作温度检测电路。

控制部42控制开关30的导通截止。控制部42通过控制开关30的导通截止,来控制向马达11施加的电压。控制部42设定向开关30的栅极输出的信号的占空比。控制部42具有过热判定功能。控制部42具有过热判定部42a、以及输出设定部42b。控制部42也被称作控制电路、控制逻辑。

过热判定部42a对由温度检测部41检测出的开关30的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向输出设定部42b输出基于比较结果的信号。本实施方式的过热判定部42a具有比较开关30的温度与温度阈值的比较器。过热判定部42a能够切换设定一个比较器的温度阈值。作为温度阈值,能够设定作为过热检测阈值的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阈值、和复原阈值。过热判定部42a除了比较器以外,例如还具有对过热检测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使开关30锁定停止的锁定电路。

输出设定部42b经由输入处理部43取得与目标电压相应的信号。输出设定部42b取得M-端子23的电压、即向马达11施加的实际电压。输出设定部42b从过热判定部42a取得基于温度的比较结果的信号。

在非过热状态的通常状态下,输出设定部42b执行通常控制。输出设定部42b执行反馈控制、例如PI控制以使实际电压跟随目标电压。由此输出设定部42b设定占空比。另一方面,在过热状态下,输出设定部42b使开关30强制地截止。当满足规定的复原条件时,输出设定部42b解除开关30的强制截止。即,复原为通常控制。后述控制部42执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

驱动部44基于由输出设定部42b设定的占空比,来生成PWM信号,并向开关30的栅极输出。驱动部44也被称作驱动电路。接下来,对控制部42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控制部执行的处理)

若接通马达控制装置14的电源,则控制部42执行图3所示的处理。

如图3所示,首先,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设定作为过热检测阈值TH的第一阈值TH1,来作为比较器的温度阈值Tth(S10)。过热检测阈值TH是用于判定过热异常的温度阈值Tth。第一阈值TH1通过包含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复位的初始化处理,而被初始设定。作为初始值的第一阈值TH1被设为比作为另一过热检测阈值TH的第二阈值TH2高的值。

接着,控制部42的输出设定部42b执行通常控制(S12)。输出设定部42b经由输入处理部43取得目标电压。此外,取得向马达11施加的实际电压。而且,执行反馈控制以使实际电压跟随目标电压,并设定占空比。控制部42向驱动部44输出所设定的占空比。

接着,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判定开关30的温度Tsw是否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S14)。过热判定部42a从温度检测部41取得开关30的温度Tsw,并与过热检测阈值TH进行比较。在未执行后述的S16以后的处理的时刻,S14的过热检测阈值TH为第一阈值TH1。在执行了S16以后的处理的时刻,S14的过热检测阈值TH为第二阈值TH2。

若产生马达锁定等、流过马达11的电流增加的异常,则开关温度Tsw上升,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控制部42反复S12、S14的处理直至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换言之,只要不产生过热异常,则控制部42执行通常控制。

在S14中,若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则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使过热检测计数器的计数值递增(S16)。若过热判定部42a检测到过热异常,则将过热计数+1。过热检测计数器对电源接通后的过热异常检测的次数进行计数。

接着,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判定过热计数是否成为规定次数N以上(S18)。规定次数N是将过热异常的持续引起的马达11的温度上升考虑在内而设定的。例如被设定为几十次左右。

在过热计数为规定次数N以上的情况下,过热判定部42a认为锁定停止条件成立而输出锁定停止信号。由此输出设定部42b使开关30锁定停止(S20)。控制部42持续锁定停止直至电源被切断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另外,锁定停止通过复位而被解除。

在S18中,过热计数小于规定次数N的情况下,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设定复原阈值TL作为温度阈值Tth(S22)。复原阈值TL是用于判断从过热引起的强制截止向通常控制复原的温度阈值Tth。复原阈值TL被设定为比过热检测阈值TH低的值。即,温度比第一阈值TH1以及第二阈值TH2低的值。温度阈值Tth中的过热检测阈值TH也被称作上限阈值,复原阈值TL也被称作下限阈值。

接着,控制部42的输出设定部42b使开关30强制地截止(S24)。输出设定部42b将占空比设定为0%。由此,向马达11的通电被切断。

接着,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判定开关温度Tsw是否为复原阈值TL以下(S26)。过热判定部42a从温度检测部41取得开关温度Tsw,与复原阈值TL进行比较。控制部42反复S24、S26的处理直至开关温度Tsw成为复原阈值TL以下。

由于强制截止,电流不在马达11中流动,开关温度Tsw降低。在S26中,在开关温度Tsw为复原阈值TL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设定作为过热检测阈值TH的第二阈值Tth2,来作为温度阈值Tth(S28)。在电源接通后,S28的处理为第一次的情况下,通过S28的处理,将过热检测阈值TH由第一阈值TH1切换为第二阈值TH2。

在执行S28的处理后,控制部42再次执行S12以后的处理。由于在S28中设定第二阈值TH2,因此在S14中,开关温度Tsw与第二阈值TH2进行比较。

(马达控制装置的效果)

图4示出了参考例的时序图。在参考例中,对于与本实施方式的要素相关的要素,对末尾赋予r。在参考例中,马达控制装置也独立于马达。参考例仅具有一个过热检测阈值THr作为温度阈值Tthr。

若产生流过马达的电流增加的异常即异常发热,则开关温度Tswr上升。如图4所示,若开关温度Tswr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r,则开关被强制地截止,向马达的通电被切断。即,马达的施加电压Vmr成为截止(零)。若开关温度Tswr由于强制截止而降低并成为复原阈值TLr以下,则开关的强制截止被解除。由此,复原为通常控制,马达的施加电压Vmr成为导通状态。若异常持续,则开关温度Tswr再次上升并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r,开关被强制截止。

图5示出了开关温度Tswr与马达温度Tmr随时间的变化。图5是实测数据。在图5中,通过虚线表示马达温度Tmr。在图5中,为了方便,省略了产生异常起至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刻以后的开关温度Tswr的图示。

如图5所示,开关温度Tswr反复上升与下降。与此相对,马达的温度Tmr不像开关那样急剧变化。在独立的情况下,通过马达控制装置不能直接检测马达温度Tmr。此外,若设定较低的值作为过热检测阈值THr,则容易将未产生异常的通常状态误检测为过热状态。由此,在异常持续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马达温度Tmr持续上升,有可能达到马达的允许温度Ta。允许温度Ta是马达中的耐热性较低的部分的耐力极限的温度,或者对耐力极限进一步加上规定的余量的温度。马达温度Tmr是耐热性较低的部分的周边温度。

图6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时序图。示出了在图6所示的时刻t1产生马达锁定等、马达电流Im增加的异常,且该异常持续的例子。在图6中,向马达11施加的施加电压Vm固定。

在时刻t1产生电流增加的异常并且开关30的发热量增加,在时刻t2开关温度Tsw超过初始设定的第一阈值Th1。由于马达电流Im的增加,马达11的发热量也增加,在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马达温度Tm也以较大的斜率上升。

在时刻t2,开关30被强制截止。由此,通电被切断。施加电压Vm、马达电流Im成为零。由于无马达电流Im流动,因此开关温度Tsw下降。在时刻t3,开关温度Tsw成为复原阈值TL以下,开关30的强制截止被解除。

在时刻t3,通常控制复原。由此,马达11被通电。由于异常持续,因此开关温度Tsw再次上升,在时刻t4,开关温度Tsw超过第二阈值Th2。由于过热检测阈值TH被切换为比第一阈值TH1低的第二阈值TH2,因此开关温度Tsw在复原后短时间内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第二阈值TH2)。时刻t3至时刻t4的时间与将过热检测阈值TH维持为第一阈值TH1的情况相比而缩短。

在时刻t4,开关30被强制截止。由此,马达电流Im被切断,开关温度Tsw下降。在时刻t5,开关温度Tsw再次成为复原阈值TL以下,开关30的强制截止被解除。由于异常持续,因此由于通常控制,开关温度Tsw再次上升,在时刻t6,开关温度Tsw超过第二阈值Th2。与时刻t3至时刻t4的期间同样,时刻t5至时刻t6的时间也被缩短。

另外,马达11与开关30相比发热量较大。马达11的热容量与开关30相比较大。由此,马达温度Tm不像开关温度Tsw那样急剧地变化。因此,马达温度Tm在时刻t2以后,与时刻t1至时刻t2的期间相比以平缓的斜率上升。此外,根据上述的原因等,将开关30强制地截止的截止时间的长度、例如时刻t2至时刻t3的时间不对马达温度Tm产生较大的影响。即使使截止时间增长,马达温度Tm的斜率也不大幅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满足基于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的规定的切换条件时,控制部42(过热判定部42a)将过热检测阈值TH由第一阈值TH1切换为第二阈值TH2。切换条件在马达电流Im增加、开关温度Tsw上升的异常时可被满足。通过切换为比第一阈值TH1低的值的第二阈值TH2,与以第一阈值TH1持续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短时间内的过热检测。在异常持续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被缩短。如此,当满足切换条件时,控制部42以继续马达11的驱动且比满足切换条件前更多地抑制向马达11的通电的方式控制开关30。因此,通过切换能够抑制马达11的发热。由此,在独立于马达11的马达控制装置中,能够抑制马达11的温度上升。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条件与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的次数、即过热检测次数相关联。例如也能够将多次检测出过热异常设为切换条件。切换为第二阈值TH2之后,能够缩短至检测出过热为止的时间,即缩短通电时间。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检测出一次过热异常,则存在异常持续的可能性,因此将过热检测阈值TH由第一阈值TH1切换为第二阈值TH2。如此,若检测出过热,则立即切换为第二阈值TH2。由此,在异常持续的情况下,第二次以后的过热检测以第二阈值TH2为基准进行。由此,从第二次的过热检测起,能够缩短通电时间。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马达11的发热。即,能够有效地抑制马达11的温度上升。

图7以及图8证明了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图7是表示开关温度Tsw以及马达温度Tm随时间变化的图。图7为实测数据。在图7中,通过虚线表示马达温度Tm。作为过热检测阈值TH,初始设定第一阈值TH1。由于第一次的过热检测,过热检测阈值TH被切换为第二阈值TH2。第二次以后,通过第二阈值TH2进行过热检测。而且,通过检测出规定次数的过热异常而成为锁定停止。通过向第二阈值TH2的切换,从而从复原至检测出过热为止的时间、即通电时间变短。由此,与切换前相较,马达温度Tm的斜率变平缓。由此,通过平缓的斜率能够获得达到至锁定停止的时间。即,尽可能不使其锁定停止。

图8是对于马达温度,将本实施方式与参考例进行对比的图。图8也为实测数据。在图8中,通过虚线表示参考例的马达温度Tmr。在参考例中,作为过热检测阈值TH,被维持为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阈值TH1相同的值。根据图8可明确,对过热检测阈值TH进行切换的本实施方式与参考例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异常持续时的马达温度的上升。

(第二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切换过热检测阈值TH。也可以将其替换为,当满足切换条件时,与过热检测阈值TH一同切换施加电压Vm。

图9是表示控制部42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S10至S28的处理与在先实施方式(参照图3)基本上相同。但是,在S14的处理中,比较开关温度Tsw与第一阈值TH1来判定开关温度Tsw是否超过了第一阈值TH1。

此外,在S28中,若设定第二阈值Tth2来作为温度阈值Tth,则接着控制部42执行低电压控制(S30)。控制部42以马达11的施加电压Vm与通常控制(例如PI控制)下的规定电压相比降低的方式设定占空比。例如,既可以设定马达11能够驱动的最低驱动占空比,也可以对通过通常控制计算出的占空比乘以规定的系数,从而使占空比降低,进而使施加电压Vm降低。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过热检测阈值TH由第一阈值TH1切换为第二阈值TH2,并且由通常控制切换为低电压控制。

接着,控制部42的过热判定部42a判定开关温度Tsw是否超过了第二阈值TH2(S32)。控制部42反复S30、S32的处理直至开关温度Tsw超过第二阈值TH2。

在S32中,若开关温度Tsw超过第二阈值TH2,则控制部42再次执行S16以后的处理。

图10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时序图。示出了在图10所示的时刻t11,产生马达电流Im增加的异常,且该异常持续的例子。时刻t11~t16对应于在先实施方式(参照图6)的时刻t1~t6。

至时刻t13为止,与在先实施方式所示的时刻t3为止相同。在时刻t13,开关温度Tsw成为复原阈值TL以下,开关30的强制截止被解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第二阈值TH2作为温度阈值Tth,并且执行上述的低电压控制。由此,施加电压Vm变得比通过通常控制而设定的值低。施加电压Vm与切换前相比降低。由于施加电压Vm降低,因此马达电流Im也变小。

由于异常持续,因此开关温度Tsw再次上升,在时刻t14,开关温度Tsw超过第二阈值Th2。由此,开关30被强制截止。马达电流Im被切断,开关温度Tsw下降。在时刻t15,开关温度Tsw再次成为复原阈值TL以下,开关30的强制截止被解除。

伴随强制截止的解除,设定第二阈值TH2作为温度阈值Tth。此外,执行低电压控制。由于异常持续,因此开关温度Tsw再次上升,在时刻t16,开关温度Tsw超过第二阈值Th2。与时刻t13至时刻t14的期间同样,在时刻t15至时刻t16的时间中也是施加电压Vm降低,马达电流Im变小。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过热检测阈值TH由第一阈值TH1切换为第二阈值TH2,并且由通常控制切换为低电压控制。从过热检测引起的强制截止复原后,马达电流Im变小。由此,能够抑制马达11的发热。加上通过向第二阈值TH2的切换来与持续使用第一阈值TH1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通电时间的效果,如图10所示,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马达温度Tm的上升。

(第三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满足切换条件时,与过热检测阈值TH一同切换施加电压Vm。也可以将其替换为,当满足切换条件时,仅切换施加电压Vm。

图11是表示控制部42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对应于图9。与图9的区别点在于不执行S28的处理,即不切换过热检测阈值TH。控制部42仅具有一个过热检测阈值TH。

因此,在S10的处理中,设定过热检测阈值TH作为温度阈值Tth。在S14的处理中,对开关温度Tsw与过热检测阈值TH进行比较,来判定开关温度Tsw是否超过了过热检测阈值TH。在S26中,在开关温度Tsw为复原阈值TL以下的情况下,执行S30的处理即低电压控制。

图12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时序图。示出了在图12所示的时刻t21,产生马达电流Im增加的异常,且该异常持续对例子。时刻t21~t26对应于在先实施方式(参照图10)的时刻t11~t16。

若在时刻t22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则开关30被强制截止。由此,马达电流Im被切断,开关温度Tsw下降。在时刻t23,若开关温度Tsw成为复原阈值TL以下,则开关30的强制截止被解除,执行低电压控制。由此,施加电压Vm变得比通过通常控制设定的值低。施加电压Vm与切换前相比降低。由于施加电压Vm降低,因此马达电流Im也变小。

由于异常持续,因此开关温度Tsw再次上升,在时刻t24,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由此,开关30被强制截止。马达电流Im被切断,开关温度Tsw下降。在时刻t25,若开关温度Tsw再次成为复原阈值TL以下,则开关30的强制截止被解除,执行低电压控制。

由于异常持续,因此开关温度Tsw再次上升,在时刻t26,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由此,开关30被强制截止。与时刻t23至时刻t24的期间同样,在时刻t25至时刻t26的时间中也是施加电压Vm降低,马达电流Im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满足基于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的规定的切换条件时,控制部42以施加电压Vm与通常控制的情况相比降低的方式切换开关30的控制。控制部42由通常控制切换为低电压控制。如此,当满足切换条件时,控制部42以继续马达11的驱动且比满足切换条件前更多地抑制向马达11的通电的方式,控制开关30。因此,通过切换能够抑制马达11的发热。由此,在独立于马达11的马达控制装置中,能够抑制马达11的温度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切换条件与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的次数、即过热检测次数相关联。例如也能够将多次检测出过热异常设为切换条件。切换为低电压控制后,能够抑制马达11的发热。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检测出一次过热异常,则存在异常持续的可能性,因此由通常控制切换为低电压控制。如此,若检测出过热则立即切换为低电压控制。由此,在异常持续的情况下,从第一次的异常检测后的复原起进行低电压控制。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马达11的发热。即,能够有效地抑制马达11的温度上升。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等中的公开内容不限于例示的实施方式。公开内容包含例示的实施方式、以及基于这些实施方式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变形方式。例如,公开内容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以及/或者要素的组合。公开内容能够通过多种组合来实施。公开内容可具有能够对实施方式追加的追加性的部分。公开包含省略了实施方式的部件以及/或者要素的方式。公开内容包含一个实施方式与其他实施方式之间的部件以及/或者要素的置换、或者组合。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公开的几个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表示,进而应当理解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说明书以及附图等中的公开内容不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限定。说明书以及附图等中的公开内容包含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进而涵盖比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更多样且广泛的技术思想。由此,不受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约束,根据说明书以及附图等公开内容,能够提取多种技术思想。

示出了马达控制装置14应用于散热器风扇10的例子,但不限于此。能够应用于独立于马达11的构成中。

示出了包含控制部42的控制IC 40构成为ASIC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马达控制装置14具备微机的构成,使微机具有控制IC 40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例如控制部42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即,控制部42及其方法也可以通过构成处理器的专用计算机来实现,该处理器被编程为执行通过计算机程序具体化了的一个乃至多个功能。或者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逻辑电路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由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与一个以上的硬件逻辑电路的组合构成的一个以上的专用计算机来实现。此外,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作为由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存储于计算机能够读取的非过渡有形记录介质。

将从强制截止复原的复原条件设为开关温度Tsw为复原阈值TL以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开关温度Tsw超过过热检测阈值TH起的经过时间设为复原条件。

示出了以两个阶段切换过热检测阈值TH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三个阶段以上的切换。

示出了从第一阈值TH1切换为第二阈值TH2后维持第二阈值TH2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切换为第二阈值TH2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检测出过热状态的情况下,返回第一阈值TH1。此外,也可以在尽管解除了强制截止但未显示开关温度Tsw上升的情况下,返回第一阈值TH1。

控制部42(过热判定部42a)所具备的比较器不限于一个。例如,也可以将过热检测阈值与复原阈值设为单独的比较器,或也可以按每个温度阈值分开比较器。

示出了开关30相对于马达11配置于下游侧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开关30设于马达11的通电路径、换言之供电路径即可。例如也可以设于上游侧。

本公开内容所所记载的流程图或者流程图的处理由多个部(或者称作步骤)构成,各部例如被表现为S10。而且,各部能够分割为多个副部,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多个部合为一个部。而且,这样构成的各部也能够称作电路、设备、模块、方法。

此外,上述的多个部的每一个或者组合不仅是(i)与硬件单元(例如计算机)组合的软件的部,而且能够作为(ii)硬件(例如集成电路,布线逻辑电路)的部,包含或不包含相关的装置的功能地实现。而且,硬件的部也能够构成于微型计算机的内部。

相关技术
  • 马达控制装置及具备该马达控制装置的电动压缩机、移动体用空调、马达控制方法及马达控制程序
  • 马达控制装置、马达控制系统、马达控制方法以及马达控制程序
技术分类

0612011327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