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现有的电梯轿厢主要是采用多块轿厢板拼接成一个整体电梯轿厢,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少数电梯可从电梯轿厢顶部的通道爬出进行自救,而大多数电梯则直接将电梯轿厢锁死,只能将轿厢门撬开进行逃生,采用撬开轿厢门的方式,一方面在轿厢里面难以用人力实现,以及缺乏专业的工具进行开门作业,另一方面,在撬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梯的晃动,导致更严重的电梯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缺乏自救逃生装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包括:

轿厢组,其包括第一轿厢、以及与所述第一轿厢分体装设的第二轿厢;

驱动系统,其装设于电梯井内,包括与所述第一轿厢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轿厢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

电控装置,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控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停止运作,所述电控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运作,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轿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轿厢一侧移动至最近的层门装置处。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该电梯轿厢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连接处且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的锁定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轿厢朝向所述第一轿厢一侧移动并接触,所述电控装置控制所述锁定装置复位,以锁定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轿厢或所述第二轿厢上的第三驱动装置、扣合于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连接处的卡扣、以及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卡扣的传动杆,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卡扣嵌入的卡槽、以及相邻所述卡槽设置的退让槽,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并移动至所述退让槽处,以解除对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的锁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所述卡扣上设有开口朝向卡槽一侧设置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横截面呈“T”型,以使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卡槽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该电梯轿厢还包括对应所述轿厢组对角处设置并装设于电梯井内的第一导轨、以及装设于所述轿厢组对角处以贴合与所述第一导轨内侧的滚轮组。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该电梯轿厢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二轿厢上的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包括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二轿厢上的锁止杆、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二轿厢上并与所述锁止杆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轨上对应所述锁止杆设有通孔,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锁止杆移动并嵌入至所述通孔处,以使所述第二轿厢相对层门装置静止。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所述第二轿厢内装设有供乘坐者抓握的扶手组。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所述轿厢组周侧的固定架、装设于电梯井内以供所述固定架嵌入的第二导轨、装设于电梯井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对重装置、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对重装置之间的第一牵引绳、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两侧以支撑所述第一牵引绳的第一滚轮传动组。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所述固定架包括对应所述轿厢组上下两侧的连接杆、以及对应所述轿厢组周侧两侧的伸缩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轿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轿厢一侧移动,所述伸缩杆伸长以补充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之间的相对高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该电梯轿厢还包括装设于电梯井顶部以固定所述驱动系统的支撑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电梯井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穿设于所述第一轿厢对角处并与所述第二轿厢连接的第二牵引绳、以及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支撑座上以支撑所述第二牵引绳的第二滚轮传动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通过设置分体式的所述轿厢组,在所述电控装置的驱动下,在电梯发生事故时,所述电控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停止运作,以使所述第一轿厢相对静止,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运作,带动所述第二轿厢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轿厢一侧移动,从而带动乘坐者下移到下一层的层门装置处,便于乘坐者在电梯事故时快速转移,避免电梯事故进一步加重,危害乘坐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便于维修人员进入电梯内部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轿厢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包括:轿厢组1,其包括第一轿厢11、以及与所述第一轿厢11分体装设的第二轿厢12;驱动系统2,其装设于电梯井内,包括与所述第一轿厢11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21、以及与所述第二轿厢12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22;电控装置3,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电连接,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停止运作,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运作,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轿厢11一侧移动至最近的层门装置处,现有的电梯轿厢主要是采用多块轿厢板拼接成一个整体电梯轿厢,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少数电梯可从电梯轿厢顶部的通道爬出进行自救,而大多数电梯则直接将电梯轿厢锁死,只能将轿厢门撬开进行逃生,采用撬开轿厢门的方式,一方面在轿厢里面难以用人力实现,以及缺乏专业的工具进行开门作业,另一方面,在撬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梯的晃动,导致更严重的电梯事故,本申请通过设置分体式的所述轿厢组1,在所述电控装置3的驱动下,在电梯发生事故时,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停止运作,以使所述第一轿厢11相对静止,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运作,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轿厢11一侧移动,从而带动乘坐者下移到下一层的层门装置处,将乘坐者转移出去,并且能够供维修人员进入,通过分体式轿厢组1,所述第二轿厢12相对所述第一轿厢11下移,便于乘坐者在电梯事故时快速转移,避免电梯事故进一步加重,危害乘坐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便于维修人员进入电梯内部进行维修。

该电梯轿厢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连接处且与所述电控装置3电连接的锁定装置4,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朝向所述第一轿厢11一侧移动并接触,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锁定装置4复位,以锁定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无需电梯轿厢分体时,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以同一速率驱动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以使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保持相对静止的位置,由于乘坐者的重量以及所述第二轿厢12的重量,设置所述锁定装置4,一方面,可以分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所承受的压力,另一方面,其能够降低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之间的晃动,提高整体乘坐的舒适性。

所述锁定装置4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轿厢11或所述第二轿厢12上的第三驱动装置41、扣合于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连接处的卡扣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1和所述卡扣42的传动杆43,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卡扣42嵌入的卡槽5、以及相邻所述卡槽5设置的退让槽6,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1带动所述卡扣42脱离所述卡槽5并移动至所述退让槽6处,以解除对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的锁定,其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1的输出端可选齿轮或者皮带轮,所述传动杆43可选齿条或者皮带,在发生电梯事故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1通过所述传动杆43带动所述卡扣42脱离所述卡槽5,并移动至所述退让槽6处,解除对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的锁定。

所述卡扣42上设有开口朝向卡槽5一侧设置的装配槽44,所述装配槽44的横截面呈“T”型,以使所述卡扣42扣合于所述卡槽5上,在所述卡扣42扣合于所述卡槽5上时,所述卡扣42的卡块嵌入至所述卡槽5内并扣合,最大程度的避免所述卡扣42的脱离,其安全性更高。

该电梯轿厢还包括对应所述轿厢组1对角处设置并装设于电梯井内的第一导轨7、以及装设于所述轿厢组1对角处以贴合与所述第一导轨7内侧的滚轮组8,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脱离所述第一轿厢11时,所述滚轮组8抵压在所述第一导轨7内部,减少所述轿厢组1和电梯井之间的空隙,提高电梯轿厢移动的稳定性。

该电梯轿厢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二轿厢12上的止动装置9,所述止动装置9包括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二轿厢12上的锁止杆91、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二轿厢12上并与所述锁止杆91连接的第四驱动装置92,所述第一导轨7上对应所述锁止杆91设有通孔71,所述第四驱动装置92带动所述锁止杆91移动并嵌入至所述通孔71处,以使所述第二轿厢12相对层门装置静止,其中,所述第四驱动装置92的输出端可装设齿轮,所述锁止杆91朝向所述第四驱动装置92的一侧上对应齿轮设有齿牙,降低其两者之间的发生打滑的几率,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移动至层门装置处时,所述第四驱动装置92带动所述锁止杆91深入所述通孔71处,从而固定所述第二轿厢12,避免在转移乘坐者过程中发生晃动,甚至造成二次电梯事故。

所述第二轿厢12内装设有供乘坐者抓握的扶手组10,其在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合体时,或者在其在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分体时,乘坐者都可抓握所述扶手组10,降低电梯晃动对乘坐者造成不适。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包括装设于所述轿厢组1周侧的固定架211、装设于电梯井内以供所述固定架211嵌入的第二导轨212、装设于电梯井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213、对重装置、连接于所述固定架211和所述对重装置之间的第一牵引绳214、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3两侧以支撑所述第一牵引绳214的第一滚轮传动组215,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3为减速箱,所述固定架211包括对应所述轿厢组1上下两侧的连接杆216、以及对应所述轿厢组1周侧两侧的伸缩杆217,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轿厢11一侧移动,所述伸缩杆217伸长以补充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第二轿厢12之间的相对高度,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3转动拉扯所述第一牵引绳214时,由于所述第二导轨212的限制,降低电梯轿厢的晃动,并且对电梯轿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该电梯轿厢还包括装设于电梯井顶部以固定所述驱动系统2的支撑座2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包括装设于电梯井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221、穿设于所述第一轿厢11对角处并与所述第二轿厢12连接的第二牵引绳222、以及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轿厢11和所述支撑座23上以支撑所述第二牵引绳222的第二滚轮传动组223,设置所述第二滚轮传动组223,一方面,提供所述第二牵引绳222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其直接摩擦电梯轿厢或者支撑座23,从而损坏所述第二牵引绳222,造成坠梯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校正所述第二牵引绳222的方向,最大程度的减小所述第二牵引绳22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21和电梯轿厢之间的夹角,降低其相互之间的拉扯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分体式电梯轿厢的电梯,包括:轿厢组1,其包括第一轿厢11、以及与所述第一轿厢11分体装设的第二轿厢12;驱动系统2,其装设于电梯井内,包括与所述第一轿厢11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21、以及与所述第二轿厢12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22;电控装置3,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电连接,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停止运作,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运作,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轿厢11一侧移动至最近的层门装置处,现有的电梯轿厢主要是采用多块轿厢板拼接成一个整体电梯轿厢,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少数电梯可从电梯轿厢顶部的通道爬出进行自救,而大多数电梯则直接将电梯轿厢锁死,只能将轿厢门撬开进行逃生,采用撬开轿厢门的方式,一方面在轿厢里面难以用人力实现,以及缺乏专业的工具进行开门作业,另一方面,在撬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梯的晃动,导致更严重的电梯事故,本申请通过设置分体式的所述轿厢组1,在所述电控装置3的驱动下,在电梯发生事故时,所述电控装置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停止运作,以使所述第一轿厢11相对静止,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运作,带动所述第二轿厢12相对远离所述第一轿厢11一侧移动,从而带动乘坐者下移到下一层的层门装置处,将乘坐者转移出去,并且能够供维修人员进入,通过分体式轿厢组1,所述第二轿厢12相对所述第一轿厢11下移,便于乘坐者在电梯事故时快速转移,避免电梯事故进一步加重,危害乘坐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便于维修人员进入电梯内部进行维修。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轿厢位置确定方法
  • 具有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用于使电梯轿厢在特殊运行中停运的制动装置以及用于使电梯轿厢在特殊运行中停运的方法
  • 具有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用于使电梯轿厢在特殊运行中停运的制动装置以及用于使电梯轿厢在特殊运行中停运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1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