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级进模具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3:46


级进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级进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级进模具装置在目前市场上使用广泛,用于生产汽车,电子家电,五金,建筑类金属钣金类零件,满足了市场的高速大批量的需求,其中有很多折弯类的金属产品,此类产品由于材料物理性能屈服强度存在,和折弯工件寿命等其它因素,导致级进模具在生产一段时间后就会有产品折弯角度超差,产品不合格的现象产生,此时就需要拆卸模具更换新的折弯工件,例如冲头和/或凹模,给高速大批量不间断生产带来不便,影响生产效率,降低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进模具装置,以解决长时间生产导致折弯工件需要更换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级进模具装置,包括凹模组件及可相对其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冲头组件,所述冲头组件包括:

冲头收纳座;

冲头,设置在所述冲头收纳座上并可在竖直平面上摆动,所述冲头始终受到向上的弹力;和

压杆,穿设所述冲头收纳座并可在高度方向上调节,所述压杆用于向下抵紧所述冲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冲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

所述冲头包括:

冲头主体,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抵接,所述冲头主体用于压紧工件;和

冲头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冲头主体的顶部并与所述压杆相接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冲头收纳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冲头收纳槽和第二冲头收纳槽,所述第一冲头收纳槽的一端敞开,另一端设有圆弧形的槽底面,所述第二冲头收纳槽沿竖直方向延伸;

所述冲头主体的一端滑设于所述槽底面上,所述冲头连接杆从所述第一冲头收纳槽延伸至所述第二冲头收纳槽中;

所述压杆的底部滑设在所述第二冲头收纳槽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冲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微调机构,所述第一微调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压杆的高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调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件,通过绕自身轴线旋转以沿轴向往复活动;

第一滑块,其一端可受到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推力;和

第二滑块,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抵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杆;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之后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向下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一对斜面相互接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调机构还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设有收纳腔,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驱动件的一端和所述压杆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内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壁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壁;

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向壁活动;

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导向壁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模组件包括:

凹模收纳座;

翻边凹模,设置在所述凹模收纳座中可在所述竖直平面上摆动,所述翻边凹模与所述冲头之间能够限定出用于压紧工件的间隙;和

第二微调机构,设置在所述凹模收纳座中并用于调整所述翻边凹模的摆动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边凹模和所述冲头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且两者的转动中心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边凹模包括凹模主体及其顶部的凸起部;

所述凹模收纳座内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模收纳槽和第二凹模收纳槽,所述凸起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模收纳槽,所述凹模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模收纳槽,所述第二凹模收纳槽的槽底设置为圆弧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模主体沿其摆动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形成肢部;

所述第二微调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微调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翻边凹模摆动方向的两侧以推动相邻侧的所述肢部。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微调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件,贯穿所述凹模收纳座并抵接对应侧的所述肢部,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绕自身轴线旋转以自身轴向往复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冲头设置在冲头收纳座上并可在竖直平面上摆动,冲头始终受到向上的弹力,压杆穿设冲头收纳座并可在高度方向上调节,压杆用于向下抵紧冲头,通过微调压杆的高度,从调整冲头的摆动角度,实现对冲头位置的微调,无需更换新的折弯工件,给高速大批量不间断生产带来不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冲头收纳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凹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翻边凹模和冲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翻边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级进模具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模具包括凹模组件1及可相对其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冲头组件2。

凹模组件1用于承载工件的一端,冲头组件2相对凹模组件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把工件的另一端下压实现工件的折弯。

冲头组件2包括冲头收纳座21、冲头22和压杆23。

其中,冲头22设置在冲头收纳座21上,并可在竖直平面上摆动,冲头22始终受到向上的弹力。

压杆23穿设冲头收纳座21并可在高度方向上调节,压杆23用于向下抵紧冲头22。

冲头组件2可以整体相对凹模组件1向下运动,同时冲头22可以单独相对于冲头收纳座21在竖直平面上摆动,压杆23可以单独相对于冲头收纳座21在竖直方向上活动。

可以理解的是,冲头22始终受到向上的弹力以及压杆23的压力进而保持位置固定,由于向上的弹力作用,压杆23调整到不同高度控制冲头22保持不同的摆角位置。

因此,该模具无需更换新的折弯工件,给高速大批量不间断生产带来不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冲头组件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第一弹性件24为冲头22提高向上的弹力。换言之,第一弹性件24作为冲头22的弹性支撑件。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4设置为橡胶块,其始终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

图3是冲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冲头22包括冲头主体221和冲头连接杆222。

如图2-图3所示,冲头主体221的底部与第一弹性件24相抵接,冲头主体221的左端用于压紧工件。冲头连接杆222连接在冲头主体221的顶部并直接接触压杆23。可以理解的是,压杆23向下运动推动冲头连接杆222及其整体运动。

图4是冲头收纳座2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冲头收纳座21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冲头收纳槽211和第二冲头收纳槽212。

其中,第一冲头收纳槽211的一端敞开,另一端设有圆弧形的槽底面,第二冲头收纳槽212沿竖直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第一冲头收纳槽211位于冲头收纳座21的左下方,第一冲头收纳槽211的左侧敞开并朝向凹模组件1,第一冲头收纳槽211的右侧设有圆弧形的槽底面。

冲头主体221的一端滑设于槽底面上,冲头连接杆222从第一冲头收纳槽211延伸至第二冲头收纳槽212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冲头收纳槽211和第二冲头212之间设有通道。

压杆23的底部滑设在第二冲头收纳槽212中。压杆23在第二冲头收纳槽212受到第二冲头收纳槽212的限制只能沿竖直方向滑动,压杆23带动第二冲头收纳槽212的冲头连接杆222,并驱动冲头主体221在圆弧形的槽底面上转动。

如图2所示,冲头组件2还包括第一微调机构25,第一微调机构25用于调整压杆23的高度。通过第一微调机构25微调压杆23的高度,从而微调冲头22的转动位置。

图5是第一微调机构25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微调机构25包括第一驱动件250、第一滑块251和第二滑块252。

第一驱动件250通过绕自身轴线旋转以沿轴向往复活动。

第一滑块251的一端可受到第一驱动件250的推力。

第二滑块252一端与第一滑块251抵接,另一端连接压杆23。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件250驱动第一滑块251向左运动,之后第一滑块251带动第二滑块252向下运动,进而使压杆23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251和第二滑块252沿一对斜面相互接触,从而实现从第一滑块251的横向位移转化为第二滑块252的竖向位移。

第一微调机构25还包括收纳盒253,收纳盒253内设有收纳腔,第一滑块251、第二滑块252、第一驱动件250的一端和压杆23的一端均设置在收纳腔中。收纳盒253对第一滑块251、第二滑块252、第一驱动件250、压杆23均提供了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50设置为螺栓,相应地,收纳盒253的侧壁设有对应该螺栓的螺纹孔,螺栓绕自身旋转并轴向运动。

进一步,第一驱动件250沿水平方向布置,从而节省了高度空间,不影响模具安装。

具体地,收纳盒253内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壁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壁。

第一滑块251沿第一导向壁活动,即仅限制在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滑块252沿第二导向壁活动,即仅限制在沿竖直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壁为收纳腔的顶壁。第二导向壁为收纳腔的侧壁。

图6是本实施例的凹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凹模组件1包括凹模收纳座11、翻边凹模12和第二微调机构13。

翻边凹模12设置在凹模收纳座11中可在竖直平面上摆动,翻边凹模12与冲头22之间能够限定出用于压紧工件的间隙。

第二微调机构13设置在凹模收纳座11中并用于调整翻边凹模11的摆动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微调机构13能够微调翻边凹模11的摆动位置,在上述第一微调机构25的配合下,对该模具内两个主要部件进行微调。

图7是本实施例中翻边凹模12和冲头22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7所示,翻边凹模12和冲头22设置在同一圆周(图7虚线)上,翻边凹模12和冲头22的转动中心重合。

由于两者在同一圆周上且旋转中心重合,例如把冲头22的角度逆时针旋转α,翻边凹模12的角度也逆时针旋转α,则可以不影响加工形状。同理,将冲头22的角度和翻边凹模12的角度进行不同调整,能够加工出不同的形状。

图8是翻边凹模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翻边凹模12包括凹模主体120及其顶部的凸起部121。

凹模收纳座11内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模收纳槽111和第二凹模收纳槽112。

凸起部1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凹模收纳槽111,凹模主体120设置在第二凹模收纳槽112,第二凹模收纳槽112的槽底设置为圆弧形。

可选地,凸起部121设有挂孔,第一凹模收纳槽111内设有挂杆(未示出),挂杆沿水平方向穿设凸起部121的挂孔1210,使翻边凹模12整体绕挂杆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模收纳槽111设置为圆弧形,凸起部121作为翻边凹模12的转动中心。优选地,凹模主体120的底部,即远离凸起部121的一端设置为与第二凹模收纳槽112形状相同的圆弧形。

凹模主体120沿其摆动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形成肢部1201。

第二微调机构13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微调机构13对称设置在翻边凹模12摆动方向的两侧以推动相邻侧的肢部1201。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二微调机构13能够沿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在凹模主体120上。从而控制凹模主体120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的角度。

以其中一个第二微调机构13为例进行说明。第二微调机构13包括第二驱动件131,第二驱动件131贯穿凹模收纳座11并抵接对应侧的肢部1201,第二驱动件131通过绕自身轴线旋转以自身轴向往复活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31设置为螺栓。可以理解的是,凹模收纳座11设有对应该螺栓的螺纹孔,螺栓能够沿螺纹孔旋转并轴向运动,从而控制肢部1201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一侧的第二驱动件131向左运动一定距离时,控制另一侧的第二驱动件131也向左运动同样距离,能够实现对凹模12的位置微调。

继续参加图1,该级进模具装置还包括上模组件3和下模组件4。

其中凹模组件1设置在下模组件4上,冲头组件2设置在上模组件3上,上模组件3能够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冲头组件2一起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初始状态时,上模组件3和下模组件4之间存在预设的高度差,将工件的一端放置在凹模收纳座11的表面,工件的另一端不受支撑。

驱动上模组件3向下运动,压紧工件位于凹模收纳座11上的一端,同时冲头组件2向下带动工件的另一端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弯折。

本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装置的微调原理包括对冲头22的微调以及对翻边凹模12的微调。

冲头22设置在冲头收纳座21上,并可在竖直平面上摆动,第一驱动件250驱动第一滑块251向左运动,之后第一滑块251带动第二滑块252向下运动,进而使压杆23向下运动,进而使冲头22发生转动,当然也可以驱动第一滑块251向右运动,冲头22受到弹力作用向另一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对冲头22的微调。

翻边凹模12设置在凹模收纳座11中可在竖直平面上摆动,一侧的第二驱动件131向一侧运动一定距离时,控制另一侧的第二驱动件131也向同侧运动同样距离,能够实现对凹模12的位置微调。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级进模具装置用的背压装置和具有该背压装置的级进模具装置
  • 级进模具装置用的背压装置和具有该背压装置的级进模具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95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