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其中冲压模具是我们现实生产中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模具,但是现有的冲压模具在进行冲压件生产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现有的冲压件常为金属材料制成,因此使得冲压产生的废料任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为节约成本常将冲压废料收集起来,故在模具上常设计有排料孔,但是现冲压模具在生产时常会出现堵料的现象,不方便物料的回收,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通过设置下压组件对卡料组件进行主动挤压,以此将卡料组件中的废料排出,进而避免废料堆积在卡料组件中,从而避免设备出现堵塞情况。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包括有回转圆盘以及沿回转圆盘外周壁圆周设置的上料组件、冲压组件、下料组件和排料组件,所述回转圆盘上设有承接座、支撑架和卡料组件,所述承接座具有四个并且圆周间隔分布在回转圆盘的顶端,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回转圆盘的底端并且与回转圆盘同轴,所述卡料组件具有四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回转圆盘的内部;所述排料组价包括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有下压座、连接臂、下压轴、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一导向杆;所述下压座设置在回转圆盘的外侧,下压座由底座、顶板以及两个相互平行并且用于连接底座和顶板的立板组成;所述连接臂的尾端处于顶板和底座之间,连接臂的首端处于回转圆盘的上方;所述下压轴设置在连接臂首端的底端;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顶板的顶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从顶板的顶端贯穿至顶板的底端;所述第一丝杆处于底座和顶板之间,第一丝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连接,第一丝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臂的尾端之后与底座的顶端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连接臂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臂之后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与连接臂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回转圆盘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卡料组件的容纳槽;所述卡料组件包括有第一卡料环、第二卡料环、第一压缩弹簧、滑块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卡料环与所述第二卡料环相对设置在容纳槽内部,第一卡料环上设有贯穿第二卡料环的第一凸轴,第一凸轴的轴向垂直于第一卡料环的轴向;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处于第一卡料环和第二卡料环之间并且套设在第一凸轴上,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料环和第二卡料环进行连接;所述滑块具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料环和第二卡料环的外侧;所述容纳槽的两侧设有用于容纳滑块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回转圆盘的轴向;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处于滑槽内部,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底端进行连接,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卡料环和第二卡料环的外侧均设有插入滑块内部的第二凸轴,第二凸轴与滑块间隙配合,第二凸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一凸轴的轴向。

优选的,所述下压轴的底端套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与下压轴的外周壁滑动连接,下压轴的底端还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抵接块;所述第一卡料环和所述第二卡料环内侧的顶端均设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部靠近排料组件的一处设有废料槽;所述排料组件还包括有检测爪、推进组件和牵引绳;所述检测爪设置在底座的顶端并且与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检测爪的首端设有钩板;所述推进组件的一端与检测爪的尾端进行连接,推进组件的另一端与底座进行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连接臂的底端进行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滑轮后与检测爪的尾端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爪的底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探测滚轮、侧板和气动夹爪;所述检测爪底端靠近钩爪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探测滚轮的顶端设置在安装槽中并且处于压力传感器的下方,探测滚轮的顶端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侧板具有两个并且相对设置在检测爪的底端,侧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检测爪的长度方向;所述气动夹爪分别设置在侧板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挡圈,环形挡圈正对下料组件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承接座的外侧与环形挡圈的内周壁相互抵接,承接座与回转圆盘的中心处之间设有第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回转圆盘的外侧设有处于下料组件下方的运输带;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滑动导座、连接座、驱动组件和下料爪;所述滑动导座设置在运输带的顶端,所述滑动导座是由第一竖板和设置在第一竖板底端的第一横板组成;所述连接座具有两个并且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横板的顶端,连接座的底端从第一横板的顶端贯穿至第一横板的底端,连接座处于第一横板远离第一竖板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运输带上并且与连接座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下料爪设置在两个连接座之间并且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有第二导向杆和第四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在第一竖板与连接座之间,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板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座并且与连接座间隙配合;所述第四压缩弹簧处于第一竖板和连接座之间并且套设在第二导向杆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导座上还设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为L形结构并且是由第二竖板和设置在第二竖板底端的第二横板组成;所述第二横板的底端与第一横板的顶端相互贴合,第二竖板的外侧与第一竖板的内侧进行连接;所述气缸座上设有第一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板的两侧均设有斜块;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均设有与斜块相互配合的斜坡。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下压组件对卡料组件进行主动挤压,以此将卡料组件中的废料排出,进而避免废料堆积在卡料组件中,从而避免设备出现堵塞情况。

2、本发明通过检测爪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探测滚轮对废料槽中的废料检修检测,以此将较为平整和不平整的废料区分开,从而减少后续的分拣工作,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3、本发明通过驱动座驱使连接座逐渐远离回转圆盘,从而能够将承接座上的料板刮到运输带上,以此实现自动下料,并且通过第四压缩弹簧能够实现连接座的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侧视图。

图3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俯视图。

图4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中排料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中卡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中检测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中承接座使用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中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中下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回转圆盘;11-承接座;12-支撑架;121-废料槽;13-卡料组件;131-第一卡料环;1311-第一凸轴;1312-第二凸轴;132-第二卡料环;133-第一压缩弹簧;134-滑块;135-第二压缩弹簧;14-环形挡圈;15-第三压缩弹簧;2-上料组件;3-冲压组件;4-下料组件;41-滑动导座;42-连接座;43-驱动组件;44-下料爪;45-第二导向杆;46-第四压缩弹簧;47-气缸座;471-斜块;48-第一气缸;5-排料组件;51-下压组件;511-下压座;512-连接臂;513-下压轴;514-第一电机;515-第一丝杆;516-第一导向杆;517-定位环;518-抵接块;52-检测爪;521-钩板;522-压力传感器;523-探测滚轮;524-侧板;525-气动夹爪;53-推进组件;54-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回收排料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包括有回转圆盘1以及沿回转圆盘1外周壁圆周设置的上料组件2、冲压组件3、下料组件4和排料组件5,所述回转圆盘1上设有承接座11、支撑架12和卡料组件13,所述承接座11具有四个并且圆周间隔分布在回转圆盘1的顶端,所述支撑架12设置在回转圆盘1的底端并且与回转圆盘1同轴,所述卡料组件13具有四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回转圆盘1的内部;所述排料组价包括有下压组件51,所述下压组件51包括有下压座511、连接臂512、下压轴513、第一电机514、第一丝杆515和第一导向杆516;所述下压座511设置在回转圆盘1的外侧,下压座511由底座、顶板以及两个相互平行并且用于连接底座和顶板的立板组成;所述连接臂512的尾端处于顶板和底座之间,连接臂512的首端处于回转圆盘1的上方;所述下压轴513设置在连接臂512首端的底端;所述第一电机514设置在顶板的顶端,第一电机514的输出轴从顶板的顶端贯穿至顶板的底端;所述第一丝杆515处于底座和顶板之间,第一丝杆515的一端与第一电机514的输出轴进行连接,第一丝杆515的另一端贯穿连接臂512的尾端之后与底座的顶端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515与连接臂512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516的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516的另一端贯穿连接臂512之后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516与连接臂512间隙配合。

所述回转圆盘1的顶端设有至少四个承接座11,同时四个承接座11沿回转圆盘1的轴线圆周间隔分布,以此使得四个承接座11能够分别对应回转圆盘1外侧设置的上料组件2、冲压组件3、下料组件4和排料组件5,所述承接座11的顶端设有贯穿至承接座11底端的通孔,并且上料组件2、冲压组件3、下料组件4和排料组件5沿回转圆盘1的外周壁逆时针依次间隔排布,所述卡料组件13具有四个并且均设置在回转圆盘1内部,同时所述卡料组件13与承接座11一一对应,进而使得卡料组件13与承接座11的通孔进行连通,所述支撑架12的底端设有工作台,支撑架12固定在工作台上,而回转圆盘1与支撑架12之间转动连接,同时所述工作台的底端设有用于驱动回转圆盘1转动的电机;当未加工的料板通过上料组件2移动到回转圆盘1上方之后,所述料板掉落到与上料组件2对应的承接座11上,随后回转圆盘1逆时针转动,以此将未加工的料板移动到冲压组件3处,以此对料板进行定位以及冲压加工,冲压产生的废料通过穿过承接座11上的通孔掉入卡料组件13内部,随后使得废料能够跟随料板一同进行圆周转动,冲压之后的料板在回转圆盘1的驱使下旋转到下料组件4处,以此通过下料组件4将加工完毕的料板移动到运输带上,随后通过运输带将料板移动到下一处工位进行后续处理,当承接座11上的料板被移走之后,回转圆盘1继续旋转,从而将承接座11移动到排料组件5处,同时排料组件5中的下压轴513刚好正对承接座11上的通孔,随后第一电机514开始工作,从而驱使第一丝杆515转动,随后使得连接臂512向下移动,随后使得连接臂512带动下压轴513穿过通孔并且插入下料组件4中,随后对下料组件4进行挤压并且使下料组件4打开,从而使得下料组件4中的废料向下掉落,以此将废料排出,并且将废料集中收集;所述回转圆盘1上设置四个承接座11,以此能够提高冲压设备的加工效率。

参照图5所示:所述回转圆盘1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卡料组件13的容纳槽;所述卡料组件13包括有第一卡料环131、第二卡料环132、第一压缩弹簧133、滑块134和第二压缩弹簧135;所述第一卡料环131与所述第二卡料环132相对设置在容纳槽内部,第一卡料环131上设有贯穿第二卡料环132的第一凸轴1311,第一凸轴1311的轴向垂直于第一卡料环131的轴向;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33处于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之间并且套设在第一凸轴1311上,第一压缩弹簧1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进行连接;所述滑块134具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的外侧;所述容纳槽的两侧设有用于容纳滑块134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回转圆盘1的轴向;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35处于滑槽内部,第二压缩弹簧135的一端与滑块134的底端进行连接,第二压缩弹簧135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的外侧均设有插入滑块134内部的第二凸轴1312,第二凸轴1312与滑块134间隙配合,第二凸轴1312的轴向平行于第一凸轴1311的轴向。

所述容纳槽的顶端为斜面结构,而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的顶端分别设有与斜面结构相互配合的斜面,以此使得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第二压缩弹簧135和斜面的驱使下相互靠近;当料板通过回转圆盘1旋转到冲压组件3处进行冲压工作的时候,冲压产生的废料向下掉落到卡料组件13中,同时所述第一卡料环131和所述第二卡料环132之间形成的轴径大于承接座11上通孔的孔径,以此使得废料能够顺利进入卡料组件13中,并且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内侧的底端均设有挡板,从而对废料进行支撑,并且通过卡料组件13对废料进行支撑,能够避免回转圆盘1进行旋转的时候,废料与容纳槽的内周壁产生摩擦,从而对设备造成磨损;当卡料组件13通过回转圆盘1将废料带动到排料组件5处的时候,第一电机514驱使下压轴513穿过通孔直至插入容纳槽中,随后下压轴513的底端与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的顶端相互抵接,随后由于第一电机514持续驱使下压轴513向下移动,以此能够使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向下移动,从而对第二压缩弹簧135进行挤压,同时第一压缩弹簧133开始伸展,从而驱使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相互远离,进而使得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之间的废料失去支撑,随后向下掉落,以此对废料进行集中收集,并且通过设备主动驱使卡料组件13进行打开,从而避免出现卡料的情况;当废料从卡料组件13中脱离之后,所述第一电机514开始驱使下压轴513远离卡料组件13,随后第二压缩弹簧135开始驱使滑块134向上移动,并且由于容纳槽的顶端为斜面,从而在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逐渐向上移动的同时,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能够相互靠近,并且对第一压缩弹簧133进行挤压。

参照图5所示:所述下压轴513的底端套设有定位环517,定位环517与下压轴513的外周壁滑动连接,下压轴513的底端还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抵接块518;所述第一卡料环131和所述第二卡料环132内侧的顶端均设有凸块。

下压轴513的底端设有两个抵接块518,并且两个抵接块518之间设有压缩弹簧,进而能够驱使两个抵接块518相互远离,同时由于下压轴513的底端套设有定位环517,以此在正常状态下,两个抵接块518分别与定位环517的内周壁相互的抵接;当第一电机514驱使下压轴513穿过通孔的时候,定位环517首先与承接座11的顶端相互抵接,随后由于定位环517和下压轴513滑动连接,以此使得下压轴513能够继续向下移动,并且下压轴513底端设置的两个抵接块518开始相互远离,直至下压轴513进入容纳槽中,随后两个抵接块518分别与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内侧的凸块进行抵接,从而在下压轴513的持续下压下,能够同步驱使第一卡料环131和第二卡料环132向下移动,当废料从卡料组件13中脱离之后,第一电机514开始驱使下压轴513反向移动,进而使得下压轴513逐渐远离卡料组件13,在下压轴513上升的过程中,两个抵接块518逐渐相互靠近,抵接块518与定位环517的内周壁进行抵接,随后下压轴513整体远离承接座11。

参照图6所示:所述支撑架12内部靠近排料组件5的一处设有废料槽121;所述排料组件5还包括有检测爪52、推进组件53和牵引绳54;所述检测爪52设置在底座的顶端并且与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检测爪52的首端设有钩板521;所述推进组件53的一端与检测爪52的尾端进行连接,推进组件53的另一端与底座进行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轮;所述牵引绳54的一端与连接臂512的底端进行连接,牵引绳54的另一端穿过滑轮后与检测爪52的尾端进行连接。

所述支撑架12的内部设有废料槽121,所述废料槽121处于支撑架12靠近排料组件5的一侧,并且废料槽121与支撑架12的外侧进行连通,从而使得检测爪52能够从支撑架12的外侧插入废料槽121中,废料槽121的顶端与移动到排料组件5处的容纳槽相互连通,以此在第一电机514驱使下压轴513抵接卡料组件13的时候,废料能够脱离卡料组件13,随后掉落到废料槽121中;在第一电机514驱使下压轴513向下移动的时候,由于连接臂512的下降,使得推进组件53能够推动检测爪52进行移动,所述推进组件53为压缩弹簧,从而使得检测爪52从支撑架12的外侧插入废料槽121内部,当废料掉落到废料槽121内部的时候,检测爪52首端的钩板521刚好与废料相互接触,此时所述钩板521与废料相互接触的地方为橡胶材质,以此避免钩板521对废料表面造成磨损,随后在推进组件53的持续推动下,钩板521滑过废料的表面,直至钩板521的内侧与废料的外周壁相互抵接,随后在第一电机514驱使下压轴513向上移动的时候,通过牵引绳54能够拉动检测爪52从废料槽121中滑出,同时能够将废料一同带出,以此将废料从支撑架12中移出,并且对废料进行集中收集。

参照图6所示:所述检测爪52的底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522、探测滚轮523、侧板524和气动夹爪525;所述检测爪52底端靠近钩爪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力传感器522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探测滚轮523的顶端设置在安装槽中并且处于压力传感器522的下方,探测滚轮523的顶端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侧板524具有两个并且相对设置在检测爪52的底端,侧板52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检测爪52的长度方向;所述气动夹爪525分别设置在侧板524内侧。

所述侧板524内部设有气腔,所述气腔设有与外部气泵连接的气孔,以此能够向气腔内部注入气体,从而使气动夹爪525向外伸出,进而通过两个气动夹爪525对废料进行夹持;当检测爪52从支撑架12外侧伸入废料槽121内部的时候,检测爪52上的钩板521首先与废料接触,随后探测滚轮523的外周壁与废料的顶端相互抵接,并且探测滚轮523滚动到废料顶端的时候,探测滚轮523向上移动,以此与压力传感器522相互抵接,以此使得压力传感器522开始检测并记录数据,当检测爪52持续伸入的过程中,探测滚轮523在废料顶端的表面上持续滚动,并且由于废料是整体贴合在废料槽121的底端,进而在废料表面较为不平整的时候,探测滚轮523向上移动,以此对压力传感器522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522开始检测数据的变化,如果变化的幅度不大,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时,压力传感器522不会发出信号,从而使得检测爪52继续后续的工作,以此将废料向支撑架12外侧推动,此时所述废料槽121靠近支撑架12外侧的一端设有斜槽,进而使得废料顺着斜槽滑动到支撑架12外侧,并且斜槽外侧设有第一传送带,以此将较为平整的废料运送出去,进而对废料进行二次利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设有第二传送带;当压力传感器522检测到的数据变化较大时,压力传感器522向外部气泵发出信号,以此向气腔内部注入气体,以此通过两个气动夹爪525对废料进行夹持,随后在检测爪52向支撑架12外侧移动的时候,能够使废料不沿着斜槽滑出,而是通过检测爪52带出,以此送入第二传送带上,通过第二传送带将较为不平整的废料送入废料堆中等待后续处理。

参照图3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架12顶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挡圈14,环形挡圈14正对下料组件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承接座11的外侧与环形挡圈14的内周壁相互抵接,承接座11与回转圆盘1的中心处之间设有第三压缩弹簧15。

所述承接座11与回转圆盘1之间设有第三压缩弹簧15,从而在第三压缩弹簧15的作用下,承接座11能够沿回转圆盘1的径向向外滑动,但是支撑架12顶端的外周壁设有环形挡圈14,并且环形挡圈14的内周壁与承接座11的外侧相互抵接,以此能够对承接座11进行限制,同时所述环形挡圈14正对下料组件4的一侧设有开口,从而使得承接座11在回转圆盘1的驱使下转动到下料组件4处时,第三压缩弹簧15能够驱使承接座11向回转圆盘1的外侧移动,同时承接座11与回转圆盘1之间还设有导向杆,以此能够限制承接座11的滑动方向,并且导向杆与承接座11之间设有阻尼环,从而能够减缓承接座11的移动速度,避免承接座11上的料板被推出去;移动到下料组件4处的承接座11向回转圆盘1的外侧移动,进而方便下料组件4将承接座11上的料板移动到运输带上。

参照图8和图9所示:所述回转圆盘1的外侧设有处于下料组件4下方的运输带;所述下料组件4包括有滑动导座41、连接座42、驱动组件43和下料爪44;所述滑动导座41设置在运输带的顶端,所述滑动导座41是由第一竖板和设置在第一竖板底端的第一横板组成;所述连接座42具有两个并且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横板的顶端,连接座42的底端从第一横板的顶端贯穿至第一横板的底端,连接座42处于第一横板远离第一竖板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43设置在运输带上并且与连接座42的底端进行连接;所述下料爪44设置在两个连接座42之间并且与连接座4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横板的顶端设有贯穿至第一横板底端的矩形槽口;当冲压完毕的料板移动到下料组件4处的时候,首先通过第三压缩弹簧15驱使承接座11向回转圆盘1外侧移动,同时在承接座11移动的过程中,承接座11上的料板与下料爪44相互接触,并且在承接座11持续的移动下,所述下料爪44在料板的表面滑动,同时下料爪44与料板相互接触的地方采用橡胶材质,以此避免对料板表面造成磨损,当料板移动到下料爪44内侧之后,通过驱动组件43驱使连接座42远离回转圆盘1,从而使得下料爪44能够将料板刮到滑动导座41上方,随后通过滑动导座41上方的矩形槽口掉落到运输带上,随后通过运输带将冲压完毕的料板运输到下一工序;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棘轮组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从运输带的一侧贯穿至运输带的另一侧,其中第一转动轴处于运输带靠近回转圆盘1的一端,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套设有轴套,轴套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套设在轴套上,第二带轮套设在第二转动轴的两端,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同步带,所述连接座42的底端与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进行连接,所述运输带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棘轮组件中的棘齿轮套设在轴套上,而棘爪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第一转动轴上,以此在料板移动到下料爪44内侧的时候,第二电机开始工作,从而驱使第一转动轴转动,以此带动第一带轮进行转动,而第一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二带轮进行转动,以此使得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同步转动,此时运输带在第一转动轴的驱使下进行移动,而连接座42的底端与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进行连接,以此在运输带进行移动的同时,能够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连接座42远离回转圆盘1,从而通过下料爪44将料板刮到运输带上。

参照图10所示:所述下料组件4还包括有第二导向杆45和第四压缩弹簧46;所述第二导向杆45设置在第一竖板与连接座42之间,第二导向杆45的一端与第一竖板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45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座42并且与连接座42间隙配合;所述第四压缩弹簧46处于第一竖板和连接座42之间并且套设在第二导向杆45上。

当驱动组件43驱使连接座42远离回转圆盘1之后,并且将对应的承接座11上的料板刮到运输带上时,驱动组件43停止工作,随后连接座42在第四压缩弹簧46的作用下,沿着第二导向杆45的方向逐渐靠近回转圆盘1,以此等待将下一个承接座11上的料板刮下。

参照图10所示:所述滑动导座41上还设有气缸座47,所述气缸座47为L形结构并且是由第二竖板和设置在第二竖板底端的第二横板组成;所述第二横板的底端与第一横板的顶端相互贴合,第二竖板的外侧与第一竖板的内侧进行连接;所述气缸座47上设有第一气缸48。

当通过驱动组件43将承接座11上的料板刮到运输带上,并且通过第四压缩弹簧46将连接座42移动回初始位置之后,第一气缸48开始工作,以此通过伸缩端推动承接座11进行移动,从而将承接座11推回回转圆盘1上,随后回转圆盘1进行转动,此时第一气缸48便可以将伸缩端收回,进而等待下一个承接座11转动到下料组件4处进行相应的工作。

参照图10所示:所述第二横板的两侧均设有斜块471;所述连接座42的内侧均设有与斜块471相互配合的斜坡。

所述第二竖板的外侧与第一竖板的内侧滑动连接,当驱动组件43驱使连接座42远离回转圆盘1的时候,连接座42内侧设置的斜坡首先与第二横板侧面的斜块471相互抵接,随后随着连接座42的逐渐移动,使得气缸座47逐渐向上移动,以此确保下料爪44能够将承接座11上的料板刮到运输带上。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描述符的PCIE总线DMA控制器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 固态硬盘的生产方法及固态硬盘
  • 一种将数据写入固态硬盘的方法以及固态硬盘
  • 固态硬盘、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中介控制器
  • 固态硬盘控制器、固态硬盘及固态硬盘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337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