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基本电费代表用电容量成本,其计算方式分为按容量计算和按最大需量计算两种方式。容量是指用户总的受电变压器的容量。需量是指在电费结算周期内(一个月)每15分钟计量的用电负荷平均功率,在该结算周期内的最大示值即为最大需量,电能表只能计量最大需量值,而不会计量每一时段的需量值。

双电源供电用户电费结算时的最大需量,是通过将两路电源的电能表计量的最大需量进行相加得到的。两路电源正常供电的情况下,两块电能表分别计量所在线路的最大需量。但是当其中一路的外部电源或内部设备需要进行停电检修和故障处理时,用户就需要进行倒负荷操作,即通过倒闸操作将停电线路所带负荷全部转移到正常供电的线路上。此时,正常供电线路电能表所计量的最大需量就是用户全部负荷的最大需量,这样在月底进行电费结算时,两块电表的最大需量相加就会远远大于用户的实际最大需量,不能实际反映客户的实际最大需量。

按照规定,“当电力用户有两路及以上进线时,各路进线应分别计算最大需量,并累加计收基本电费。如因电网企业计划检修或其他原因造成用户倒用线路,使其中的一路最大需量值增大,在计算用户当月最大需量时加以合理扣减”,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方法来计算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后的最大需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可获得较准确的最大需量值的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认倒负荷的时间和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和停电一路电能表;

步骤2、倒负荷结束后,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读取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前最大需量mP

步骤3、获得步骤2的数据后,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读取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结束当天至月底的96点正向有功电能示数;

步骤4、根据步骤3读取的正向有功电能示数,计算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的平均功率P

步骤5、将步骤4计算得到的倒负荷后最大需量mP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mP

而且,步骤3具体为:

当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按照每15分钟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一次采集和上传存储,其中采集上传的数据包括电能表当前的正向有功电能示数,则一天24小时会采集96点正向有功电能示数。

而且,步骤4中,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的平均功率P

而且,步骤4中平均功率P

其中,d为当月的每一天,E

而且,步骤5中,比较mP

而且,步骤6中,计算mP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电源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定时采集的电能表正向有功总电能示数,计算电能表的当前需量,再通过需量数据进行比较,求得正常供电线路电能表的最大需量,并确定该用户当月的最大需量值。该方法计算简便,解决了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后最大需量的计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倒负荷计算最大需量时间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一种双电源供电用户倒负荷时最大需量的计算方法,请参见图1-图2,其发明点为:该方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定时采集的曲线数据,计算倒负荷结束后,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的需量数值,再通过需量数据进行比较,求得正常供电线路电能表所计量的最大需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认倒负荷的时间和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和停电一路电能表;

步骤2、倒负荷结束后,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读取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前最大需量mP

将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的需量划分为3个时段,分别为——倒负荷前、倒负荷期间和倒负荷后。将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最大需量记为mP

步骤3、获得步骤2的数据后,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读取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结束当天至月底的96点正向有功电能示数;具体为:

当前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会每15分钟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一次采集和上传存储,其中采集上传的数据包括电能表当前的正向有功电能示数,则一天24小时会采集96点正向有功电能示数。

步骤4、计算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的平均功率和最大需量:从倒负荷结束时刻的下一个采集时段(每15分钟为一采集时段),开始计算从当前采集时段直至月底24:00的每15分钟的平均功率P

已知当月的每一天内每次采集的电能表当前的正向有功总电能示数为E

可通过式(1)计算出该用户当月的最大需量;

步骤5、计算出倒负荷后最大需量mP

比较mP

步骤6、由上述得到的mP

计算mP

案例分析:

某用户于2023年4月8日7:50分,因第二路供电电源外部线路停电的原因,通过倒闸操作将全部负荷倒到第一路供电电源上,2023年4月8日15:08分,该用户第二路供电电源外部线路恢复运行,用户通过倒闸操作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两路电源分别供电)。该用户基本电费按最大需量计算,电费结算时通过将两块电能表的最大需量相加得到结算时的最大需量。该用户因为倒负荷的原因,本月正常供电一路(未停电一路)电能表计量的最大需量是全部负荷的最大需量,会比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最大需量大很多,在计算当月基本电费时,应进行合理的扣减,最有效的办法是计算出两路分别供电时(即不包括倒负荷期间),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的最大需量,然后再计算出该用户当月电费结算时的最大需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确认倒负荷的时间和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和停电一路电能表:

倒负荷时间:2023年4月8日7:50分——2023年4月8日15:08分

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电能表1

停电一路电能表:电能表2

2、记录倒负荷前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最大需量mP

表1所示为2023年4月份,电能表1和电能表2各自计量的最大需量,从表1中可以得出mP

3、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读取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结束当天至月底的96点正向有功电能示数,如表2所示。

4、计算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的平均功率和最大需量:从倒负荷结束时刻的下一个采集时段(每15分钟为一采集时段),开始计算从当前采集时段直至月底24:00的每15分钟的平均功率P

在第一次计算出P

5、比较mP

6、计算mP

表1电能表计量的最大需量

表2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结束后的正向有功总电能示数

表3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计算的每15分钟平均功率

表4正常供电一路电能表倒负荷后计算的最大需量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以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