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曲面覆盖贴膜中,一般都是手工作业,人工消耗大,工作强度高的同时,贴膜位置无法精准控制,易导致膜材料浪费,大大增加了产品覆膜的成本。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覆膜精准的多曲面覆盖贴膜装置以代替传统的人工贴膜,提高多曲面覆膜工作的效率、并降低其覆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包括下模和上模;

所述下模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充气腔体,所述下模远离所述第一充气腔体的一面具有凸台,所述下模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充气腔体连通;

所述下模对应所述第一充气腔体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充气腔体的下模盖板;

所述上模的一面开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凹槽,所述上模远离所述凹槽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充气腔体,所述充气腔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充气腔体和所述凹槽的内部;

所述上模对应对应所述第二充气腔体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模盖板;

所述下模盖板和所述上模盖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充气导管连接分别向所述第一充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充气腔体内充气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向所述上模远离所述第二充气腔体一面的外边沿延伸的软性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外轮廓周长至少比所述凸台的外轮廓周长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穿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穿孔分别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所述第一充气腔体和第二充气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下模和所述下模盖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将所述下模盖板固定到所述下模上的第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上模盖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将所述上模盖板固定到所述上模上的第二固定孔。

该气囊保压覆膜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完成覆膜工作,代替传统的人工覆膜,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产品覆膜加工自动化的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中下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包括下模1和上模2;

下模1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充气腔体111,下模1远离第一充气腔体111的一面具有凸台112,下模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113,第一穿孔113位于凸台112的外侧并与第一充气腔体111连通;

上模2的一面开设有与凸台112对应的凹槽22,上模2远离凹槽23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充气腔体21,充气腔体21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第二穿孔221,第二穿孔221的两端分别位于充气腔体21和凹槽22的内部;

其中,凹槽22的外轮廓周长至少比凸台112的外轮廓周长大。

下模1对应第一充气腔体111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充气腔体111的下模盖板3;

上模2对应对应第二充气腔体21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腔体21的上模盖板4;

下模盖板3和上模盖板4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充气导管连接分别向第一充气腔体111和第二充气腔体21内充气的连接孔5。

在进行覆膜时,将产品放置在凸台112上,并在产品上初步覆上软性材料,然后将上模2和下模2进行合膜,分别将下模1和上模2上的连接孔与外部充气装置的输出管道相连,通过外部充气装置分别向第一充气腔体111和第二充气腔体21内充气,使得第一充气腔体111和第二充气腔体21内的气体分别通过第一穿孔113和第二穿孔221进入凹槽22内分别作用在软性材料上,使得软性材料变形包覆在产品上,完成覆膜工作。

为了保证覆膜的精确性,减少膜材料的刚性接触,保证覆膜的安全性,凹槽22内设置有向上模2远离第二充气腔体21一面的外边沿延伸的软性材料层8。

进一步的,在覆膜时,凹槽22内气体增多,压力增大,使得软性材料层8受压变形与膜材料接触,将膜材料挤压到产品上,完成覆膜工作。

为了保证气囊保压覆膜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凹槽22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23。

进一步的,在凹槽22的外侧开设密封槽23,当上模2与下模1核膜时,软性材料层8与覆盖在密封槽23上,并受挤压向密封槽23内凹陷,从而将凹槽22的外侧密封,避免第二充气腔体21内气体流失,导致气压不够影响产品覆膜。

为了提高气体的流通量,提升作用在软性材料上的压力,保证产品覆膜工作的稳定进行,第一穿孔113和第二穿孔221均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穿孔113和若干个第二穿孔221分别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第一充气腔体111和第二充气腔体21内。

为了保证下模1结构稳定性,下模1和下模盖板3上均开设有用于将下模盖板3固定到下模1上的第一固定孔7。

进一步的,通过在下模1和下模盖板3上设置第一固定孔7(该固定孔可以是螺纹孔,也可以为下模盖板3上为穿透孔,下模1上为螺纹孔);通过螺栓或螺钉将下模盖板3固定到下模1上,从而将第一充气腔体111封盖。

为了保证上模2结构的稳定性,上模2和上模盖板4上均开设有用于将上模盖板4固定到上模2上的第二固定孔6。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孔6与第一固定孔7的结构相同,有效地通过螺栓或螺钉将上模盖板4固定到上模2上,将第二充气腔体21封盖。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气囊保压覆膜装置
  • 一种头部安全气囊硅胶保压片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1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