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梁。

背景技术

现代混凝土结构是随着水泥和钢铁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为人类的近现代建筑工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现代混凝土结构中,尽管混凝土结构已有多年的历史,它仍然是最年轻的结构类型成员之一,是世界各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程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最早同时也是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随着高强度材料的采用,90年代起又出现了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长期的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采用叠合结构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目前采用的叠合结构,存在预制构件自重较大、未形成叠合结构体系、叠合面较多采用平板等缺陷,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合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叠合结构自重大,适用性差的缺陷,实现减轻叠合梁的整体自重,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合梁,包括预制横梁、预制柱管、预制板和加强板,所述预制柱管设于所述预制横梁的底侧,所述预制板通过钢筋与所述预制横梁连接,所述加强板通过焊孔连接件安装于所述预制板的上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焊孔连接件包括波形钢管和T形钢板,所述波形钢管竖直设于所述预制板的上侧,所述T形钢板的横板设于所述波形钢管的顶端,所述T形钢板的竖板与所述加强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T形钢板的竖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钢筋穿孔,每个所述钢筋穿孔内设有钢筋柱,位于所述T形钢板的竖板的两侧所述钢筋柱上分别竖直设有焊钉,所述焊钉的下端与所述T形钢板的横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T形钢板的横板预埋入水泥板内,所述水泥板设于所述波形钢管的顶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沿所述钢筋柱的长度方向,所述钢筋柱的长度大于所述水泥板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钢筋柱的两端均呈锥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相邻所述预制横梁通过预应力钢筋固定于所述预制柱管的顶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预应力钢筋呈U形,所述预应力钢筋内侧设有叠合层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叠合层砼通过架立筋固定于所述预应力钢筋内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沿所述预制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预制横梁的上侧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U形预制梁,所述U形预制梁过箍筋固定于所述预制横梁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通过设置预制横梁、预制柱管、预制板和加强板,预制柱管设于预制横梁的底侧,预制板通过钢筋与预制横梁连接,使得整个体系构造更加稳定,加强板通过焊孔连接件安装于预制板的上侧,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方向对残余滑移量和初期刚度的影响,预制横梁、预制柱管和预制板自重较轻、受力性能合理、几乎不需要模板、施工速度快。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叠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叠合梁中焊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叠合梁中预应力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预制横梁;2、预制柱管;3、预应力钢筋;4、箍筋;5、U形预制梁;6、预制板;7、加强板;8、焊孔连接件;9、波形钢管;10、水泥板;11、钢筋穿孔;12、钢筋柱;13、焊钉;14、T形钢板;15、叠合层砼;16、架立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合梁,包括预制横梁1、预制柱管2、预制板6和加强板7,所述预制柱管2设于所述预制横梁1的底侧,所述预制板6通过钢筋与所述预制横梁1连接,所述加强板7通过焊孔连接件8安装于所述预制板6的上侧。可以理解的是,预制横梁1为预制的混凝土横梁,形状为矩形。预制柱管2为双层叠合结构,并设置于预制横梁1的底侧,具体的,一个预制柱管2的顶端与四个预制横梁1的端部连接,保证支撑强度,同时减少重量。预制板6的周侧通过钢筋与预制横梁1的内侧固定连接,预制板6平铺于预制横梁1内,预制板6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值得说明的,预制板6设置多个。

进一步地,预制板6的上侧设置加强板7,加强板7通过焊孔连接件8与预制板6连接,保证加强板7与预制板6的连接强度,使得整体受力性能合理,无需过多模板辅助,整体结构自重轻,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焊孔连接件8包括波形钢管9和T形钢板14,所述波形钢管9竖直设于所述预制板6的上侧,所述T形钢板14的横板设于所述波形钢管9的顶端,所述T形钢板14的竖板与所述加强板7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焊孔连接件8包括竖直设置的波形钢管9和倒置的T形钢板14。T形钢板14为包括横板和竖板的一体结构,波形钢管9的下端与预制板6的上侧连接,T形钢板14的横板设于波形钢管9的顶端,T形钢板14的竖板与加强板7的连接,实现加强板7稳定的设置于预制板6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T形钢板14的竖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钢筋穿孔11,每个所述钢筋穿孔11内设有钢筋柱12,位于所述T形钢板14的竖板的两侧所述钢筋柱12上分别竖直设有焊钉13,所述焊钉13的下端与所述T形钢板14的横板连接。可以理解的是,T形钢板14的竖板沿竖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钢筋穿孔11,多个钢筋穿孔11位于同一直线,钢筋穿孔11沿垂直与竖板的方向水平设置。每个钢筋穿孔11内均穿设有钢筋柱12,钢筋柱12水平设置,且与T形钢板14的竖板垂直。

其中,钢筋柱12位于T形钢板14的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焊钉13,优选的,同一个钢筋柱12上的两个焊钉13关于T形钢板14的竖板对称。焊钉13垂直于钢筋柱12的竖直设置,焊钉13的下端与T形钢板14的横板连接,实现与预制板6的连接,进而保证加强板7与预制板6的稳定连接。通过焊孔连接件8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方向对残余滑移量和初期刚度的影响,由钢筋穿孔11中的混凝土承担结合面作用力的连接形式,沿着波形钢管9的纵向设置,依靠钢筋穿孔11中的混凝土加强两者间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T形钢板14的横板预埋入水泥板10内,所述水泥板10设于所述波形钢管9的顶端。可以理解的是,T形钢板14的横板预埋入水泥板10内,实现T形钢板14与水泥板10形成一体结构,提高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结构强度。水泥板10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水泥板10设置于波形钢管9的顶端,实现焊孔连接件8与预制板6的高强度连接,并将加强板7稳定与预制板6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沿所述钢筋柱12的长度方向,所述钢筋柱12的长度大于所述水泥板10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钢筋柱12的长度大于水泥板10的宽度,保证加强板7与水泥板10的连接强度足够稳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钢筋柱12的两端均呈锥形。可以理解的是,钢筋柱12的两端均呈锥形,便于装配,提高施工速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相邻所述预制横梁1通过预应力钢筋3固定于所述预制柱管2的顶端。可以理解的是,预制横梁1的端部设置预应力钢筋3,实现相邻预制横梁1的端部的连接,并固定在预制柱管2的顶端,保证固定强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预应力钢筋3呈U形,所述预应力钢筋3内侧设有叠合层砼15。可以理解的是,预应力钢筋3优选U形,预应力钢筋3水平设置,且敞口端与预制横梁1连接。预应力钢筋3内侧设有叠合层砼15,实现叠合层砼15与预制柱管2的连接,进而保证预制横梁1与预制柱管2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所述叠合层砼15通过架立筋16固定于所述预应力钢筋3内侧。可以理解的是,预应力钢筋3内侧设有架立筋16,提高叠合层砼15与预应力钢筋3的连接强度,提高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沿所述预制横梁1的长度方向,所述预制横梁1的上侧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U形预制梁5,所述U形预制梁5过箍筋4固定于所述预制横梁1上。可以理解的是,沿预制横梁1的长度方向,预制横梁1的上侧等间距设置多个U形预制梁5,并通过箍筋4固定,保证U形预制梁5与预制横梁1的连接强度,同时,U形预制梁5用以与预制横梁1的上层结构相连接,提高连接的稳定连接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叠合梁,通过设置预制横梁、预制柱管、预制板和加强板,预制柱管设于预制横梁的底侧,预制板通过钢筋与预制横梁连接,使得整个体系构造更加稳定,加强板通过焊孔连接件安装于预制板的上侧,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方向对残余滑移量和初期刚度的影响,预制横梁、预制柱管和预制板自重较轻、受力性能合理、几乎不需要模板、施工速度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相关技术
  • 叠合梁预制底板组合件与叠合梁
  • 拼缝封堵件、叠合梁或墙板与楼板的连接节点及预制柱或墙板与叠合梁的连接节点
技术分类

0612011242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