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通过扫描光在被充电为均匀电势的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将调色剂供应到静电潜像以在光导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经过中间转印带或被直接转印到打印介质上。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静电力被附接到打印介质。定影单元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调色剂图像以在打印介质上将调色剂图像定影为永久图像。

冲印(photo finishing)设备通过将通过定影单元的打印介质加热并挤压并冷却该打印介质来提高打印图像的光泽度。打印图像的光泽度可以取决于打印介质的类型、图像的密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的冲印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示例的冲印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的打印图像在冲印处理之前和之后的光泽度变化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的在改变透明调色剂单位面积质量(TMA)时测量根据图像密度的光泽度变化的结果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的当施加0.3mg/cm

图7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见附图描述各种示例。下面的示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

图1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参见图1,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定影单元2、冲印单元3以及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该图像形成单元1用于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在打印介质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例如,彩色调色剂图像),该定影单元2用于通过热量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打印介质P上,该冲印单元3用于在由定影单元2定影之后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打印介质P并用于冷却打印介质P,该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位于冲印单元3相对于打印介质P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将透明调色剂(CT)施加到打印介质P。在各种示例中,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将0.3mg/cm

在示例中,图像形成单元1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在打印介质P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作为示例,图像形成单元1可以包括曝光装置10、显影装置20和转印装置。

对于彩色打印,显影装置20可以包括例如四个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分别用于显影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颜色。四个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中可以分别容纳显影剂,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颜色的调色剂。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颜色的调色剂可以分别被容纳在四个调色剂供应容器70C、70M、70Y和70K中,并且可以分别从四个调色剂供应容器70C、70M、70Y和70K被供应到四个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显影装置,以容纳除了以上描述的颜色之外的诸如浅品红色、白色等各种颜色的显影剂。当容纳的调色剂耗尽时,调色剂供应容器70可以被替换。显影装置20可以经由门(未示出)被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和从图像形成设备分离。

下文中,将描述包括四个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的示例图像形成单元1。除非另有明确说明,附图标记C、M、Y和K将分别表示用于分别显影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颜色的图像的部件。

显影装置20可以包括感光鼓21。感光鼓21可以独立于显影装置20。感光鼓21是光导体的示例,在其表面上可以被形成有静电潜像,其可以包括传导金属管和形成在其周向的感光层。充电辊22是充电器的示例,其将感光鼓21充电为具有均匀表面电势。充电偏压可以被施加到充电辊22。代替充电辊22,可以采用充电刷、电晕充电器等。显影装置20可以进一步包括清洁辊(未示出),该清洁辊用于从充电辊22的表面移除异物。清洁刮板25是清洁构件的示例,其用于移除在转印工艺之后残留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或异物,稍后将描述其示例。可以采用诸如旋转刷的不同类型的清洁构件代替清洁刮板25。

显影装置20将调色剂供应到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以将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调色剂图像。显影方法包括使用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方法以及使用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方法。在以下的示例中,显影装置20将被描述为采用单组分显影方法。然而,这仅是为了描述的简洁,而不是被解释为限制。显影辊23将调色剂供应到感光鼓21。用于将调色剂供应到感光鼓21的显影偏压可以被施加到显影辊23。在示例中,使用接触显影方法,其中显影辊23和感光鼓21彼此接触以形成显影夹持部。供应棍24将显影装置20中的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23的表面。为此,供应偏压可以被施加到供应棍24。显影装置20可以进一步包括调节构件(未示出),用以调节被附接到显影辊23的表面并被供应到感光鼓21和显影辊23彼此接触的显影夹持部的调色剂量。调节构件可以是例如弹性地接触显影辊23的表面的刮板。

曝光装置10将对应于图像信息的调制光照射到感光鼓21,以在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像。可以采用使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激光扫描单元(LSU)、使用LED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曝光装置等作为曝光装置10。

转印装置可以包括中间转印带30、中间转印辊41、42、43和44以及转印辊50。在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中的每个的感光鼓21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被暂时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中间转印带30由支撑辊31和支撑辊32支撑,并可以借助支撑辊31和支撑辊32环行。四个中间转印辊41、42、43和44被设置在与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中的每个的感光鼓21相对的位置处,其中中间转印带30在中间转印辊41、42、43和44与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之间。用于将在感光鼓21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的中间转印偏压可以被施加到四个中间转印辊41、42、43和44。代替中间转印辊41、42、43和44,可以采用电晕转印单元或销式电晕转印单元。转印辊50可以被定位为与中间转印带30相对。用于将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P的转印偏压可以被施加到转印辊50。

当从主机(未示出)等接收打印命令时,控制单元(未示出)可以使用充电辊22将感光鼓21的表面充电为均匀电势。曝光装置10利用对应于每种颜色的图像信息调制的四个光束来分别扫描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中的每个的感光鼓21,以在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中的每个的显影辊23分别将C、M、Y和K的颜色的调色剂供应到对应的感光鼓21,以将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调色剂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图像重叠并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0上。装载在纸张馈送托盘61上的打印介质P被输送到由转印辊50和中间转印带30形成的转印夹持部。重叠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到转印辊50的转印偏压被转印到打印介质P。

定影单元2通过将热量和压力施加到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的打印介质P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打印介质P上。定影单元2可以以多种形式实施。例如,定影单元2可以包括加热构件和挤压构件。加热构件和挤压构件可以弹性地彼此挤压以形成定影夹持部。加热构件可以以例如加热辊、定影带等形成实施。加热构件由加热源加热。可以采用加热源,例如,卤素灯。加热构件与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接触。图像平面是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的打印介质P的表面。当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的打印介质P通过定影夹持部时,调色剂图像通过热量和压力被定影到打印介质P。

冲印单元3加热并挤压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然后冷却打印介质P以提高打印图像的光泽度。通过冲印单元3的打印介质P由排放辊62从主体1000被排放。

图2是根据示例的冲印单元的示意图。

参见图2,冲印单元3可以包括加热辊310、挤压辊320、带330和冷却装置。作为冷却装置的示例,采用提供冷却空气的鼓风机(未示出)和空心导导管350。朝向带330开口的空气排放端口370被提供在空心导导管350中。鼓风机可以位于空心导导管350内部或可以位于空心导导管350外部,以通过空心导导管350的一端供应冷却空气。

加热辊310可以具有释放层被形成在金属芯(诸如铝(Al)或不锈钢)的外表面上的结构。耐热弹性层可以被提供在金属芯与释放层之间。加热辊310与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相对并将热量施加到定影在图像平面P1上的调色剂图像。为此,加热辊310被加热源311加热。可以采用卤素灯、加热电阻线圈、感应加热器、陶瓷加热器等作为加热源311。在示例中,采用卤素灯作为加热源311。卤素灯可以被安装在金属芯内部大致等于加热辊310的旋转轴线的位置处。

挤压辊320被挤挤压抵靠靠加热辊310,以形成打印介质P通过的加热夹持部N。挤压辊320可以是使用耐热树脂涂层或耐热橡胶涂层的耐热弹性层和释放层被形成在金属芯的外表面上的结构。挤压辊320与加热辊310一起形成加热夹持部N,其中带330在挤压辊320与加热辊310之间。挤压辊320挤压通过加热夹持部N的打印介质P,以使调色剂图像T形成于其上的图像平面P1紧紧附接到带330。

带330由加热辊310支撑以便通过加热夹持部N并延伸到加热夹持部N的下游侧以支撑打印介质P。带330可以具有足够柔性以通过加热辊310以及稍后将描述的支撑辊341和342的旋转来环行并行进的厚度。带330的外表面可以是光滑表面。带330可以包括基底和释放层。基底可以包括耐热树脂薄膜(诸如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或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者金属薄膜(诸如不锈钢、镍(Ni)等)。基底的厚度可以是约30μm至约200μm。例如,聚酰亚胺基底的厚度可以是约50μm至约100μm。释放层可以被形成在基底的表面上。释放层可以包括全氟烷氧基(PFA)树脂、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其他类型的氟树脂等。释放层的厚度可以是约10μm至约30μm。弹性层可以被进一步提供在基底与释放层之间。弹性层可以包括各种橡胶材料(诸如氟橡胶、硅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丙烯酸橡胶、聚环氧氯丙烷橡胶、聚氨酯橡胶等)、包括各种热塑性弹性体(诸如苯乙烯、聚烯烃、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丁二烯、氯化聚乙烯等)的弹性材料,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考虑到打印介质P的传热效率,弹性层的厚度可以是约100μm至约300μm。

冲印单元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辊341和342,以用于与加热辊310一起支撑带330。带330可以由加热辊310以及支撑辊341和342支撑并借助加热辊310以及支撑辊341和342环行。打印介质P在通过加热夹持部N之后由带330支撑。冲印单元3可以包括第一阶段(period)331和第二阶段332,在第一阶段331中,带330沿打印介质P的移动方向朝向加热夹持部N的下游侧延伸,在第二阶段332中,带330从第一阶段331朝向加热夹持部N的上游侧延伸。第一阶段331可以是加热辊310与支撑辊341之间的阶段。第二阶段332可以是支撑辊342与加热辊310之间的阶段。

导管350可以位于带330内部或外部。在例示的示例中,导管350位于带330内部。导管350可以与第一阶段331间隔开,例如间隔在带330下方。鼓风机(未示出)将空气供应到导管350中。鼓风机可以是能够提供相对高并稳定的静压的轴流式风扇、离心式鼓风机等。空气排放端口370与第一阶段331相对,以便由鼓风机供应的空气可以有效地冷却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空气排放端口370与带330的内表面相对。空气排放端口370的示例,诸如通过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孔、狭缝和多个孔中的每个或其组合沿打印介质P的行进方向布置的结构等,可以变化。

当通过加热夹持部N时,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与带330的外表面相对。打印介质P通过由挤压辊320提供的挤压力被挤压抵靠带330的外表面。在通过加热夹持部N时,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上的调色剂图像T通过由加热辊310提供的热能加热并熔化。例如,调色剂图像T可以被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或更高温度。带330的外表面是具有非常低表面粗糙度的光滑表面,调色剂图像T在加热夹持部N中承受热能和压力,并如上所描述的被挤压到带330的外表面,并且图像平面P1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当图像平面P1的表面粗糙度降低时,从图像平面P1反射的光中的漫反射光的比例减小,并且镜面反射光的比例增大。因此,打印图像的光泽度可以增加。

打印介质P的快速冷却在提高光泽度方面是有效的。由鼓风机供应到导管350中的空气通过空气排放端口370朝向冲印单元3的第一阶段331排放。打印介质P通过排放的空气快速冷却,并且调色剂图像T与带330的外表面之间的粘附力可能弱化。当打印介质P到达第一阶段331的端部时,例如当打印介质P到达支撑辊341时,打印介质P可以由打印介质P的刚性而与带330分离。

图3是根据示例的冲印单元的示意图。

参见图3,冲印单元3与图2中示出的冲印单元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散热器380。散热器380可以接触带330的内表面以冷却打印介质P。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散热器380的一端或两端可以通过由鼓风机供应的空气冷却。此外,散热器380可以被容纳在导管中,并且由鼓风机供应到导管中的空气可以冷却散热器380。

如上所描述的,当调色剂图像T形成在其上的打印介质P被加热并被挤压在带330上,然后被冷却时,打印图像的光泽度增加。因此,可以获得与摄影图像类似的效果。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的打印图像在冲印处理之前和之后的光泽度变化的图。

参见图4,PF1表示打印图像在冲印处理之前的光泽度,并且PF2表示打印图像在冲印处理之后的光泽度。如图4中所例示的,打印图像的光泽度在冲印处理之后增加。在图4的示例中,打印图像的光泽度由质量图像产品(Quality Image products)制造的光泽度测量装置(型号名称:GlossMaster/Gloss Mate75°)测量。

当具有高光泽度的纸张(诸如照片纸)被用作打印介质P时,形成打印图像的部分与未形成打印图像的部分之间在光泽度方面的差别是小的。当具有低光泽度的普通纸张被用作打印介质P时,根据打印图像的密度,可能出现光泽度不均匀。例如,打印介质P的表面未被暴露在打印图像的高图像密度部分中,这是因为大量的调色剂被转印到高图像密度部分。打印介质P的表面可以被部分地暴露在打印图像的低图像密度部分中,这是因为小量的调色剂被转印到低图像密度部分。当冲印处理在这种打印图像上执行时,低图像密度部分的光泽度低于高图像密度部分的光泽度,这导致打印图像的光泽度不均匀。如图4的示例中示出的,图像密度越高,打印图像的光泽度在冲印处理之后越高。换句话说,打印图像的高图像密度部分中的光泽度在冲印处理之后极大地增加。然而,打印图像的低图像密度部分中的光泽度即使在冲印处理之后几乎也不增加。因此,在冲印处理之后,高光泽部分和低光泽部分可以混合以使得光泽度不均匀。

再次参见图1,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在冲印之前使用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将透明调色剂(例如,明澈调色剂)施加到打印介质P。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位于定影单元2与冲印单元3之间。

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将透明调色剂施加到打印介质P的整个图像平面P1、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的未形成调色剂图像的部分、或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的未形成调色剂图像的部分和调色剂图像具有低密度的部分。在示例中,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将透明调色剂施加到打印介质P的整个图像平面P1。在这种情况下,在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中可以采用非曝光型电子照相方法。

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包括容纳透明调色剂的容纳单元415、电荷接收构件411、电荷供应构件412、显影构件413和转印构件414,该电荷供应构件412用于将与透明调色剂的电荷极性相反极性的电荷供应到电荷接收构件411,该显影构件413接收用于将透明调色剂供应(例如,转印)到电荷接收构件411的显影偏压的施加并将容纳单元415中容纳的透明调色剂附接到电荷接收构件411,与透明调色剂的电荷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被施加到该转印构件414,该转印构件414与电荷接收构件411相对,其中打印介质P在转印构件414与电荷接收构件411之间,该转印构件414用于将附接到电荷容纳构件411的透明调色剂转印到打印介质P。透明调色剂可以从透明调色剂容器440被供应到容纳单元415。

根据以上描述的示例,采用简单结构可以将透明调色剂施加到打印介质P的整个图像平面P1。当透明调色剂被施加时,打印介质P的表面并未暴露在图像平面P1上,并且因此可以在冲印处理之后提高光泽度和光泽度均匀性。

光泽度的均匀性可以取决于图像密度和被施加到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的透明调色剂量。因为获得光泽度的均匀性是困难的,所以可以确定透明调色剂的合适施加量。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的在改变透明调色剂单位面积质量时测量根据图像密度的光泽度变化的结果的图。

参见图5,根据图像密度的光泽度在0.1mg/cm

在示例中,考虑到图像的可见度和质量,光泽度偏差可以被控制在30%内。参见图5中示出的图,当施加0.3mg/cm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的当施加0.3mg/cm

参见图6,冲印处理速度是30mm/sec,并且冲印单元3的加热温度是170℃。在图6的示例中,可以看出,与冲印处理PF3之前的光泽度相比,在冲印处理PF4之后的光泽度提高。此外,可以看出,高图像密度的部分和低图像密度的部分中的光泽度偏差在30%内。因此,提高光泽度均匀性。

通过施加0.3mg/cm

在示例中,基于施加到显影构件413的显影偏压的大小可以调整透明调色剂质量。作为示例,通过使用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在打印介质P上形成用于质量测量的补丁以及通过使用传感器检测该补丁可以检测透明调色剂质量。传感器可以是,例如光学传感器。由光学传感器反射的光量取决于透明调色剂质量,并且因此,透明调色剂质量可以根据反射光量来检测。显影偏压的大小可以相对于检测的质量被调整,使得TMA为0.3mg/cm

在示例中,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将透明调色剂施加到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的结构可以类似于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方法在打印介质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的结构。例如,在图1中,电荷接收构件411、电荷供应构件412、显影构件413和转印构件414可以分别是感光鼓、充电辊、显影辊和转印辊,并且如虚线所示出的,可以进一步采用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420。充电偏压可以被施加到充电辊以将感光鼓的表面充电为均匀电势并且对应于透明调色剂图像的静电潜像可以通过使用曝光装置420将光照射到感光鼓的充电表面上来形成。显影偏压可以被施加到与感光鼓相对的显影辊以将透明调色剂供应到静电潜像,从而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并且转印偏压可以被施加到与感光鼓相对并形成转印夹持部的转印辊以将透明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

图7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参见图7,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1000和后处理单元1001,该主体100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和定影单元2,该后处理单元1001包括冲印单元3和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后处理单元1001可附接到主体1000并可从主体1000分离。

当未提供后处理单元1001时,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通过排放辊62从主体1000被排放。当后处理单元1001被安装在主体1000上时,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被供应到后处理单元1001,并且在施加透明调色剂和冲印处理之后,打印介质P从后处理单元1001被排放。

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路径选择构件1002,该路径选择构件1002位于定影单元2的出口处以选择性地将打印介质P引导到后处理单元1001。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在第一位置(即,实线中示出的位置)与第二位置(即,虚线中示出的位置)之间转换,该第一位置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从主体1000直接排放而不在打印介质P上执行光泽处理,该第二位置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引导到后处理单元1001。在示例中,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通过诸如螺线管的驱动装置转换。根据以上描述的示例,选择性的光泽处理是可能的。换句话说,当具有高光泽度的纸张被用作打印介质P时,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被定位在第一位置以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从主体1000直接排放而不在打印介质P上执行光泽处理。当具有低光泽度的普通纸张被用作打印介质P时,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在必要时被定位在第二位置以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引导到后处理单元1001。

图8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参见图8,图像形成单元1、定影单元2、冲印单元3和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与参见图1至图7描述的相同。因此,省略冗余的描述,并且主要描述与图1到图7示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不同之处。

在图8的示例中,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位于定影单元2相对于打印介质P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透明调色剂经由中间转印带30被转印到打印介质P。例如,图像形成单元1可以包括用于在感光鼓2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例如,彩色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20、用于暂时地容纳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30和转印辊50,该转印辊50与中间转印带30相对以形成转印夹持部,其中打印介质P在转印辊50与中间转印带30之间,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P。

当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P时,透明调色剂图像可以是最外层或最内层。为此,在中间转移带30中,透明调色剂图像需要作为最内层或最外层。因此,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基于中间转印带30的行进方向在显影装置20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将透明调色剂施加到中间转印带30。

例如,如图8中示出的,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相对于四个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中的基于中间转印带30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最下游侧的显影装置20K被设置在下游侧处。在这种情况下,在打印介质P上的透明调色剂成为最内层。

相反地,尽管图中未示出,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相对于四个显影装置20C、20M、20Y和20K中的基于中间转印带30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最上游侧的显影装置20C被设置在上游侧处。在这种情况下,在打印介质P上的透明调色剂成为最外层。

根据以上描述的示例,在调色剂图像(例如,彩色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打印介质P的图像平面P1上并且透明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整个图像平面P1上的状态下,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单元2被主要定影在打印介质P上。在通过冲印单元3时,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被加热、被挤压以及被冷却。因此,可以提高打印图像的光泽度,并可以提高光泽度均匀性。

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通过使用如上描述的电子照相方法将透明调试节施加到中间转印带30,并通过使用非曝光型电子照相方法将透明调色剂施加到中间转印带30。

基于施加到显影构件413的显影偏压的大小可以调整透明调色剂的质量。使用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在中间转印带30上形成用于质量测量的补丁并使用传感器检测该补丁。因此,可以检测透明调色剂的质量。传感器可以是,例如光学传感器。由光学传感器反射的光量取决于透明调色剂质量,并且因此,透明调色剂质量可以根据反射光量来检测。施加到显影构件413的显影偏压的大小可以相对于检测的质量被调整,使得TMA为0.3mg/cm

图9是根据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参见图9,示出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定影单元2和冲印单元3的主体1003。冲印单元3可附接到主体1003并可从主体1003分离。

当未提供冲印单元3时,在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打印介质P在通过定影单元2之后通过排放辊63从主体1003排放,而不在打印介质P上执行光泽处理。此时,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不工作。在示例中,通过使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工作在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打印介质P可以在通过定影单元2之后通过排放辊62从主体1003排放。这也可以导致获得提高光泽度的效果。

当冲印单元3被安装在主体1003上时,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在打印工艺中工作。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基于打印介质P的种类或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工作。例如,当打印介质P是具有高光泽度的纸张(例如,照片纸)时,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不工作。当打印介质是具有低光泽度的纸张(例如,普通纸张)时,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可以自动地或通过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工作。

通过图像形成单元1和透明调色剂施加单元4在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打印介质P可以在通过定影单元2之后被供应到冲印单元3,并且可以在冲印之后从冲印单元3被排放。

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路径选择构件1002,该路径选择构件1002位于定影单元2的出口处以选择性地将打印介质P引导到冲印单元3。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在第一位置(即,实线中示出的位置)与第二位置(即,虚线中示出的位置)之间转换,该第一位置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从主体1003排放,该第二位置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引导到冲印单元3。在示例中,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通过诸如螺线管的驱动装置转换。根据以上描述的示例,选择地的光泽处理是可能的。换句话说,当具有高光泽度的纸张被用作打印介质P时,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被定位在第一位置以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从主体1003排放。当具有低光泽度的普通纸张被用作打印介质P时,路径选择构件1002可以在必要时被定位在第二位置以将通过定影单元2的打印介质P引导到冲印单元3。

本文描述的示例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意义,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每个示例内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视为可用于其他示例中的其他类似特征或方面。尽管已经参见附图描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脱离由随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和范围。

相关技术
  • 基于透明调色剂的冲印设备
  • 具有透明调色剂和白色调色剂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89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