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榨油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榨油机属于食用油制备设备,用物理的方法通过榨油结构对油作物进行挤压,以使油脂从油作物中分离出来,螺旋轴在旋转过程中使螺旋叶片推进油作物向前移动,螺旋轴的直径由前至后逐渐增大,油作物在向前移动过程中,在螺旋轴与环绕螺旋轴设置的榨条之间被挤压,油脂由各榨条之间的缝隙中被榨出。

目前所采用的螺旋轴由一个螺旋叶片由前至后环轴螺旋状绕制形成,在榨油过程中,由于螺旋叶片的螺旋角度变化不大,在螺旋轴的各部分对油作物产生的挤压力度基本相同,然而,不难理解,随着油作物被连续挤压油脂不断溢出,越处于螺旋轴后方的油作物含油量越少,同样的挤压力度榨油效果将会越来越差,对榨油的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处于螺旋轴后方的油作物因达不倒所需挤压力度,还会造成动力空耗,对能源造成浪费,为了保障饼粕松散含油率,势必要增加螺旋轴的长度,这样就会使榨油机的体积增大,动力消耗也会随之增大。过大的榨油机尺寸也会给后期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带来困难,如果通过改变螺旋叶片螺旋角度使其适应处于螺旋轴后方的油作物所需挤压力度,处于螺旋轴前方的油作物所受挤压力度太大,也会造成能源浪费,总之,在榨油过程中,油作物在螺旋轴较前和较后位置所需挤压力度是不同的,需要进行合理匹配,以在保障饼粕松散含油率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并使设备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榨油机用榨油装置,它具有榨油效率高,体积小,便于拆卸维修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榨油机用榨油装置,包括榨螺轴和榨膛,榨膛包括榨笼和榨条,榨条通过榨笼支撑排列并固定形成榨螺轴适配腔,榨笼用于与机架固定在一起;榨螺轴用于与机架转动连接,榨螺轴位于榨螺轴适配腔部分的轴身与榨螺轴适配腔形成榨油结构:榨螺轴的相邻螺旋片之间形成的螺旋型凹槽与榨螺轴适配腔的内壁组合形成螺旋型榨油通道,螺旋型榨油通道由前至后截面积逐次渐小,榨螺轴适配腔中各榨条之间的缝隙形成榨油出孔,螺旋型榨油通道末端设有出渣口;当榨螺轴旋转时,螺旋片推动油作物在榨油通道内由前至后运动,逐渐变小的榨油通道对油作物产生压榨作用,从而使油作物中的作物油成分被压榨出来并由榨油出孔挤出,挤压后的作物残渣由螺旋型榨油通道末端的出渣口排出,在榨油结构中,榨螺轴为冲压式榨螺轴,其包括前段榨螺轴,二次冲压装置和后段榨螺轴,前段榨螺轴与后段榨螺轴由榨螺轴径向分割形成,分割后榨螺轴前段部分为前段榨螺轴,分割后榨螺轴后段部分为后段榨螺轴,位于前段榨螺轴的螺旋型榨油通道为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位于后段榨螺轴的螺旋型榨油通道为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二次冲压装置固定在前段榨螺轴和后段榨螺轴之间,二次冲压装置设有两个以上螺旋型二次冲压通道,具体结构为:二次冲压装置设有多个与榨螺轴同轴心的螺旋型二次冲压通道侧壁,相邻的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二次冲压通道底壁与榨螺轴适配腔内壁之间形成的螺旋型通道为二次冲压通道,各二次冲压通道前端口与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的后端口连通,各二次冲压通道后端口与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的前端口连通;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的螺旋角小于榨螺轴螺旋角,以在同样的转速下使二次冲压通道提高油作物的推进速度,当油作物由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的后端口进入各二次冲压通道后,各二次冲压通道将其快速推进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从而使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提高对油作物的压榨力,以提高榨油率。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二次冲压装置设有3~8个二次冲压通道,各二次冲压通道的螺旋角小于榨螺轴螺旋角8°~30°。

各螺旋型二次冲压通道具体结构为:二次冲压通道侧壁为直径相等的柱面螺旋体,用于与榨螺轴适配腔内壁配合使相邻的各二次冲压通道之间相对封闭,二次冲压通道底壁包括油作物推动面和油作物研磨面,油作物推动面和油作物研磨面均为螺旋型面,油作物推动面的前端沿与二次冲压通道的前端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的后端沿衔接,油作物推动面的后端沿与油作物研磨面的前端沿衔接,油作物研磨面的后端沿与二次冲压通道的后端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的前端沿衔接,油作物推动面的后端沿与油作物研磨面的前端沿衔接处为二次冲压通道底壁的最低处,油作物推动面坡度比油作物研磨面的坡度陡峭,以使在榨螺轴旋转的过程中,坡度较陡的油作物推动面便于推动油作物向前运动。而坡度较缓的油作物研磨面由于与榨螺轴适配腔内壁之间的空隙由前至后逐渐变小,对油作物起到较好的碾磨挤压作用,以提高榨油率。

冲压式榨螺轴结构为: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轴承座安装部,榨螺安装部和用于与变速箱传动连接的花键槽;轴承座安装部用于安装轴承座,以便于与机架固定连接,其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轴承套固定螺纹,轴承内圈装配轴和轴承套定位轴肩;榨螺安装部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榨螺固定螺纹,榨螺装配轴和榨螺定位轴肩,在榨螺装配轴上设有键槽,前段榨螺轴,二次冲压装置和后段榨螺轴均设有与榨螺装配轴相适配的轴孔和键槽,通过键槽连接将前段榨螺轴,二次冲压装置和后段榨螺轴与榨螺装配轴周向固定,通过榨螺固定螺母旋进榨螺固定螺纹,将前段榨螺轴,二次冲压装置和后段榨螺轴固定在榨螺固定螺母与榨螺定位轴肩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将榨螺轴改进为冲压式榨螺轴,其中二次冲压装置设有两个以上螺旋型二次冲压通道,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的螺旋角小于榨螺轴螺旋角,以在同样的转速下使二次冲压通道提高油作物的推进速度,当油作物由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的后端口进入各二次冲压通道后,各二次冲压通道将其快速推进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从而使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提高对油作物的压榨力,以提高榨油率。

它具有榨油效率高,体积小,便于拆卸维修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二次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榨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机架;2.榨笼;3.榨条;4.螺旋片;5.前段榨螺轴;6.二次冲压装置;7.后段榨螺轴;8.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9.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10.二次冲压通道侧壁;11.二次冲压通道;12.油作物推动面;13.油作物研磨面;14.榨螺装配轴;15.花键槽;16.轴承内圈装配轴;17.榨螺固定螺母;18.轴承套固定螺母;19.轴承座;20.花生入口;21.花生渣出口;2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说明,将榨油机作为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由图1~7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榨油装置,榨油装置包括榨螺轴和榨膛,榨膛包括榨笼2和榨条3,榨条3通过榨笼2支撑排列并固定形成榨螺轴适配腔,榨笼2与机架1固定在一起;榨螺轴与机架1转动连接,榨螺轴位于榨螺轴适配腔部分的轴身与榨螺轴适配腔形成榨油结构:榨螺轴的相邻螺旋片4之间形成的螺旋型凹槽与榨螺轴适配腔的内壁组合形成螺旋型榨油通道,螺旋型榨油通道由前至后截面积逐次渐小,榨螺轴适配腔中各榨条3之间的缝隙形成榨油出孔,螺旋型榨油通道末端设有与榨螺轴同轴心的环形出渣口;当榨螺轴旋转时,螺旋片4推动油作物在榨油通道内由前至后运动,逐渐变小的榨油通道对油作物产生压榨作用,从而使油作物中的作物油成分被压榨出来并由榨油出孔挤出,挤压后的作物残渣由螺旋型榨油通道末端的出渣口排出,在榨油结构中,榨螺轴为冲压式榨螺轴,其包括前段榨螺轴5,二次冲压装置6和后段榨螺轴7,前段榨螺轴5与后段榨螺轴7由榨螺轴径向分割形成,分割后榨螺轴前段部分为前段榨螺轴5,分割后榨螺轴后段部分为后段榨螺轴7,位于前段榨螺轴5的螺旋型榨油通道为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8,位于后段榨螺轴7的螺旋型榨油通道为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9;二次冲压装置6固定在前段榨螺轴5和后段榨螺轴7之间,二次冲压装置6设有六个螺旋型二次冲压通道11,具体结构为:二次冲压装置6设有多个与榨螺轴同轴心的螺旋型二次冲压通道侧壁10,相邻的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10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二次冲压通道底壁与榨螺轴适配腔内壁之间形成的螺旋型通道为二次冲压通道11,各二次冲压通道11前端口与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8的后端口连通,各二次冲压通道11后端口与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9的前端口连通;二次冲压通道底壁的直径平均值与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8的后端口底壁及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9的前端口底壁平均直径相同,且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10的螺旋角小于榨螺轴螺旋角,以在同样的转速下使二次冲压通道11提高油作物的推进速度,当油作物由前段螺旋型榨油通道8的后端口进入各二次冲压通道11后,各二次冲压通道11将其快速推进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9,从而使后段螺旋型榨油通道9提高对油作物的压榨力,以提高榨油率。

二次冲压装置6设有3~8个二次冲压通道11,各二次冲压通道11的螺旋角为64.01°,榨螺轴螺旋角为77°。

各螺旋型二次冲压通道11具体结构为:二次冲压通道侧壁10为直径相等的柱面螺旋体,用于与榨螺轴适配腔内壁配合使相邻的各二次冲压通道11之间相对封闭,二次冲压通道底壁包括油作物推动面12和油作物研磨面13,油作物推动面12和油作物研磨面13均为螺旋型面,油作物推动面12的前端沿与二次冲压通道11的前端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10的后端沿衔接,油作物推动面12的后端沿与油作物研磨面13的前端沿衔接,油作物研磨面13的后端沿与二次冲压通道11的后端的二次冲压通道侧壁10的前端沿衔接,油作物推动面12的后端沿与油作物研磨面13的前端沿衔接处为二次冲压通道11底壁的最低处,油作物推动面12坡度比油作物研磨面13的坡度陡峭,以使在榨螺轴旋转的过程中,坡度较陡的油作物推动面12便于推动油作物向前运动。而坡度较缓的油作物研磨面13由于与榨螺轴适配腔内壁之间的空隙由前至后逐渐变小,对油作物起到较好的碾磨挤压作用,以提高榨油率。

冲压式榨螺轴结构为: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轴承座安装部,榨螺安装部和用于与变速箱传动连接的花键槽15;轴承座安装部用于安装轴承座19,以便于与机架1固定连接,其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轴承套固定螺纹,轴承内圈装配轴16和轴承套定位轴肩,轴承的内圈装配在轴承内圈装配轴16上,轴承套固定螺母18旋进轴承套固定螺纹将轴承座19固定在轴承套固定螺母18与轴承套定位轴肩之间;榨螺安装部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榨螺固定螺纹,榨螺装配轴14和榨螺定位轴肩,在榨螺装配轴14上设有键槽,前段榨螺轴5,二次冲压装置6和后段榨螺轴7均设有与榨螺装配轴14相适配的轴孔和键槽,通过键槽连接将前段榨螺轴5,二次冲压装置6和后段榨螺轴7与榨螺装配轴14周向固定,通过榨螺固定螺母17旋进榨螺固定螺纹,将前段榨螺轴5,二次冲压装置6和后段榨螺轴7固定在榨螺固定螺母17与榨螺定位轴肩之间。

相关技术
  • 一种榨油机的榨油机构和榨油机
  • 一种榨油机的油沉淀装置及设有该油沉淀装置的榨油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92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