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开发越来越多,对上下出风柜机的结构简化并提升其舒适性成为技术突破的主要发展方向,上下出风的风道使用离心风叶可形成上下出风的主、副风道保证出风风量,这类上下出风的柜机在现在空调市场上属于中高档产品,其吹风感较传统正面送风的柜机差、送风距离短特别是下出风口贴近地面对风的阻滞更大,使得上下出风柜机的下出风口风量低、风速低,无法将热量、冷量快速扩散到距空调较远的用户使用空间区域,不利于空调舒适性体验,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的吹风感较传统正面送风的柜机差、送风距离短特别是下出风口贴近地面对风的阻滞更大,使得上下出风柜机的下出风口风量低、风速低,无法将热量、冷量快速扩散到距空调较远的用户使用空间区域,不利于空调舒适性体验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公开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的吹风感较传统正面送风的柜机差、送风距离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风道、出风口和导风机构,所述出风口包括相对的第一风口端和第二风口端,气流在所述风道中流动并从所述第一风口端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所述导风机构能够运动至所述出风口中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口端和所述第二风口端之间的位置,以能够将所述风道中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的部分气流通过所述导风机构导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机构能够运动至第一位置范围、以使得所述导风机构对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的部分气流进行导向,所述导风机构还能够运动至第二位置范围、以使得所述导风机构不对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的部分气流进行阻挡和导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包括主风道和副风道,所述主风道和所述副风道均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副风道相对于所述主风道远离空调安装的墙壁,所述导风机构的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位于所述副风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所述副风道相对于所述主风道靠近所述面板设置;和/或,所述副风道包括副风道接口,以使得气流能从所述副风道接口进入所述副风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口端位于所述第二风口端的上方,气流在所述风道中的流动方向为从上至下,所述导风机构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范围时、能够使得所述导风机构对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的部分气流朝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前方导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转轴和驱动电机,所述导风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以通过所述转轴驱动所述导风机构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机构为吊挂式导风机构,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固定穿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部也固定穿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三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所述第三部具有导风面,能够将朝向所述导风面吹的气流呈角度偏转导向吹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蜗壳和蜗壳下板,所述蜗壳形成所述风道和所述出风口,所述蜗壳下板位于所述蜗壳的下端且与所述蜗壳连接,使得从所述风道出来的气流经过所述蜗壳下板而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后方至前方的方向,所述蜗壳下板上的气流流经面的水平截面的宽度逐渐增大;和/或,所述蜗壳下板的气流流经面为弧形面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风道包括主风道和副风道时,所述蜗壳包括第一蜗壳、第二蜗壳和底壳,所述第一蜗壳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二蜗壳也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蜗壳的内部形成所述主风道,所述第二蜗壳的内部形成所述副风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蜗壳下板同时位于所述主风道和所述副风道的下端,从所述主风道出来的气流经过所述蜗壳下板而从所述出风口吹出,从所述副风道出来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导风机构导出、或者经过所述蜗壳下板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当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人体位置检测器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室内人员距离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之间的距离L;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L与第一预设距离L1之间的关系;

控制步骤,用于当L≤L1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收起,不对风道中的风进行导向;当L>L1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至所述出风口中,以对风道中的风进行导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步骤,用于在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段t1检测人员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间t2,检测人员距离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室内有多个人员时:

检测步骤,还用于检测室内所有人员距离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L;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所有的L与第一预设距离L1之间的关系;

控制步骤,用于当所有的L均≤L1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收起,不对风道中的风进行导向;当至少一个L>L1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至所述出风口中,以对风道中的风进行导向。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机构,且导风机构能够运动到出风口的中间(即第一风口端和第二风口端之间的位置),能够有效地将原本应该流向第二风口端的气流朝前方导出,有效减小气流向下流动的距离,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朝前方吹出的距离,可实现远距离送风;同时还由于将部分气流朝前方导出,还能有效减小该部分气流与流至第二风口端的气流之间的气流扰动,使得从所述导风机构吹出的气流和从第二风口端吹出的气流均更为顺畅,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送风距离,最终提高整机的送风距离,提高正面吹风感,提高用户舒适度;

2.本公开还通过在风道下端设置的蜗壳下板,且蜗壳下板上的气流流经面的水平截面的宽度从后至前的方向逐渐增大,能够使得垂直蜗壳下板上的气流形成超前方向的广角扩散式的送风,增大出风范围,提高室内舒适度;并且结合主风道和副风道,本公开的空调柜内机具有的下出风口连接风道的主、副两风道进行导风,使用一个可旋转进行导风的吊挂式导风机构,可实现2种导风模式,打开导风机构可远距离送风,收起导风机构可实现短距大广角扩散式送风,两种模式可提高用户在不同使用情景的舒适性体验;本公开还提供了实现2种导风机构的智能控制方法,可实现下风口2种导风模式自动智能切换,使得用户的操作性提升,也可提升空调使用的舒适性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空调室内机(柜机)的下出风口处的正面结构图(导风机构打开状态);

图2是本公开的空调室内机(柜机)的下出风口处的侧视内部结构图(导风机构打开状态);

图3是本公开的空调室内机(柜机)的下出风口处的正面结构图(导风机构收起状态);

图4是本公开的空调室内机(柜机)的下出风口处的侧视内部结构图(导风机构收起状态);

图5是本公开的空调室内机(柜机)的下出风口的正面导风结构示意图(示出蜗壳下板);

图6是本公开的下出风口处的主、副风道和蜗壳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的下出风口处的主、副风道和蜗壳下板、吊挂式导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的吊挂式导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风道;11、主风道;12、副风道;121、副风道接口;2、出风口;21、第一风口端;22、第二风口端;3、导风机构;31、第一部;32、第二部;33、第三部;331、导风面;4、面板;5、转轴;51、导风机构安装孔;52、电机安装孔;6、驱动电机;7、蜗壳;71、第一蜗壳;72、第二蜗壳;73、底壳;8、蜗壳下板;9、人体位置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风道1、出风口2和导风机构3,所述出风口2包括第一风口端21和第二风口端22,气流在所述风道1中流动并从所述第一风口端21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22,所述导风机构3能够运动至所述出风口2中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口端21和所述第二风口端22之间的位置,以能够将所述风道1中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22的部分气流通过所述导风机构3导出(即朝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前方吹出,前方为面朝用户的一方,后方为靠近安装空调的墙壁的一方)。

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机构,且导风机构能够运动到出风口的中间(即第一风口端和第二风口端之间的位置),能够有效地将原本应该流向第二风口端的气流朝前方导出,有效减小气流向下流动的距离,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朝前方吹出的距离,可实现远距离送风;同时还由于将部分气流朝前方导出,还能有效减小该部分气流与流至第二风口端的气流之间的气流扰动,使得从所述导风机构吹出的气流和从第二风口端吹出的气流均更为顺畅,从而进一步能够提高送风距离,最终提高整机的送风距离,提高正面吹风感,提高用户舒适度。

如图1所示,具有下出风的柜式空调器其下出风口一般设计在装饰面板最下方,其出风口一般需要与装饰面板外观相配,避免下出风口部位破坏柜机的整体外观效果。

本公开设计了一种用于柜式空调器双风道开放式下出风口的吊挂式导风机构,导风机构有两种状态可实现下出风口的两种导风模式,在吊挂式导风机构打开状态位置会将主、副风道气流分离使位于前部的副风道气流无法干扰主风道气流,提升了主风道的送风距离,并将副风道气流在副风道出口位置就向柜机正前方导引,使副风道出风直接向前吹,也提升了副风道的送风距离,两者结合可使下出风口送风距离,提高整机舒适性;

当导风机构在收起状态时,减少导风机构对风道气流的阻碍,风经过蜗壳下板形成扩散式送风状态,可明显提升柜机正前方较近区域制冷、制热速率,提高舒适性。

在柜机正前方还设置人体位置检测器,包括但不限于搭载红外线、声波、图像传感器反馈人体位置的检测装置,其安装位置在柜机正前部面板上包括上、中、下任意不阻挡检测器检测位置的区域;检测器实时反馈用户位置,下风口将按反馈实时调整导风机构导风状态调整送风模式提升用户使用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机构3能够运动至第一位置范围、以使得所述导风机构3对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22的部分气流进行导向,所述导风机构3还能够运动至第二位置范围、以使得所述导风机构3不对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22的部分气流进行阻挡和导向。这是本公开的导风机构的优选结构形式和运动方式,即导风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范围时能够对气流进行遮挡和导流,起到有效朝前导风的作用,第一位置范围优选为导风机构转动至下方的位置,如图2所示,导风机构运动至第二位置范围时能够取消对气流的遮挡和导流,第二位置范围优选为导风机构向上转动收起的位置,如图4所示,从而使得气流从出风口底部的蜗壳下板被导流吹出,形成两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即朝前远距离出风和朝前宽度扩散出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1包括主风道11和副风道12,所述主风道11和所述副风道12均与所述出风口2连通,所述副风道12相对于所述主风道11远离空调安装的墙壁,所述导风机构3的所述第一位置范围位于所述副风道12中。这是本公开的风道的优选结构形式,即包括主风道能够从主风道优选从底部的蜗壳下板吹出,实现大宽度的扩散出风,通过副风道能够引入气流并通过导风机构朝前方向导向并吹出,实现朝前远距离的出风模式。

吊挂式导风机构颜色选用透明或与装饰板、蜗壳下板颜色一致的,保证外观颜色上的一致,导风机构有两种状态,如图2所示,导风机构打开状态下副风道出风的气流会全部打到吊挂式导风机构导风面上,使副风道气流不会再向下流动干扰主风道的气流,直接向前流动,减短副风道风向下方流动距离(减小向地面流动的风量,从而提高向前出风的距离),提升向前送风距离,同时使主风道气流可沿蜗壳下板导风面流动更顺畅,使其送风距离增加,从而提升整机送风距离,提高舒适性,从其速度云图与实际测试情况来看,此时下风口送风是汇聚向前的,风速快,可将冷、热量送至空调前方较远的区域;如图4所示导风机构处于收起状态时,减少导风机构对风道气流的阻碍,使得风道出风量明显提升,此时蜗壳下板弧面作为唯一导风结构,可形成扩散式送风模式,可迅速对柜机前方较近区域进行制冷、制热,提高局部区域舒适性,从其速度云图与实际测试情况来看,此时下风口送风是扩散向前的,送风角度大,可将冷、热量迅速辐射至空调前方较近较宽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4,所述面板4位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正前方,所述副风道12相对于所述主风道11靠近所述面板4设置;和/或,所述副风道12包括副风道接口121,以使得气流能从所述副风道接口121进入所述副风道12中。这是本公开的优选结构形式,副风道位于主风道的前方,即副风道靠近位于前方的面板而设置,主风道靠近墙壁而设置;副风道接口用于对副风道进风作用。正前方即空调室内机的面朝用户的一方,后方为靠近安装空调的墙壁的一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人体位置检测器9,所述人体位置检测器9设置于所述面板4上,所述人体位置检测器9能够检测人体距离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本公开还通过人体位置检测器能够有效监测人体与空调的面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人体距离空调面板之间的距离而控制导风机构是否运动而导流气流,从而选择哪种模式来控制出风(朝前远距离出风还是朝前宽度扩散方式出风)。

如图9所示,使用上述下风口导风技术方案的柜机安装有人体位置检测器,包括但不限于红外、声波、图像等定位检测方式,检测器按图9所示检测方式,反馈使用者位置信息通过空调主控芯片控制驱动吊挂式导风机构的驱动电机正反转及步进角,来控制导风机构处于收起、打开状态,实现柜式空调器下出风口的智能送风,提升用户体验舒适性,提高产品档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口端21位于所述第二风口端22的上方,气流在所述风道1中的流动方向为从上至下,所述导风机构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范围时、能够使得所述导风机构3对流向所述第二风口端22的部分气流朝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前方导出。这是本公开的出风口的优选结构形式,即第一风口端位于第二风口端的上方,出风口为下风口,气流从上之下从风道流向出风口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转轴5和驱动电机6,所述导风机构3与所述转轴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与所述转轴5连接,以通过所述转轴5驱动所述导风机构3转动。这是本公开的导风机构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驱动电机、转轴的方式驱动导风机构转动,通过转动进而实现导风机构的运动,达到转动至副风道中而对气流朝前导向出风,以及转动至副风道外部而取消导向,完成出风的模式转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机构3为吊挂式导风机构,包括第一部31、第二部32和第三部33,所述第一部31固定穿设于所述转轴5上,所述第二部32也固定穿设于所述转轴5上,所述第三部33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部31和第二部32之间,所述第三部33具有导风面331,能够将朝向所述导风面吹的气流呈角度偏转导向吹出。所述导风面优选为弧面。这是本公开的导风机构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第一部和第二部连接到转轴上,而通过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第三部能够被带动转动进而形成导风作用。第三部上的导风面能够起到有效导风的作用,能够将向下吹下的气流朝前方导流吹出。

如图6、7、8所示吊挂式导风机构安装在蜗壳下板上,导风机构上有安装轴安装在蜗壳下板上安装孔内,蜗壳下板安装轴一端有电机轴安装孔可安装驱动电机,可驱动导风机构转动;蜗壳下板与主风道相连,且带有副风道接口可与副风道相连,可将主、副风道气流都引导到蜗壳下板导风弧面上,向柜机前方送风;蜗壳下板导风具有弧面导风可将风道内气流方向改变向空调前方流动,吊挂式导风机构打开时导风面与副风道气流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蜗壳7和蜗壳下板8,所述蜗壳7形成所述风道1和所述出风口2,所述蜗壳下板8位于所述蜗壳7的下端且与所述蜗壳7连接,使得从所述风道1出来的气流经过所述蜗壳下板8而从所述出风口2吹出。本公开通过蜗壳能够有效形成风道和出风口,而通过蜗壳下板的结构能够对吹向下端的气流起到朝前方导流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后方至前方的方向,所述蜗壳下板8的气流流经面的水平截面的宽度逐渐增大;和/或,所述蜗壳下板8的气流流经面为弧形面结构。这是本公开的蜗壳下板的优选结构形式,即从后方至前方的方向,蜗壳下板的气流流经面的水平截面的宽度逐渐增大,即在竖直平面的投影,蜗壳下板沿着后方到前方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能够逐渐增大出风口的宽度,形成宽度增大的扩散式出风;弧形面结构的蜗壳下板有效起到扩散导风的作用。

本公开还通过在风道下端设置的蜗壳下板,且蜗壳下板上的气流流经面的水平截面的宽度从后至前的方向逐渐增大,能够使得垂直蜗壳下板上的气流形成超前方向的广角扩散式的送风,增大出风范围,提高室内舒适度;并且结合主风道和副风道,本公开的空调柜内机具有的下出风口连接风道的主、副两风道进行导风,使用一个可旋转进行导风的吊挂式导风机构,可实现2种导风模式,打开导风机构可远距离送风,收起导风机构可实现短距大广角扩散式送风,两种模式可提高用户在不同使用情景的舒适性体验;本公开还提供了实现2种导风机构的智能控制方法,可实现下风口2种导风模式自动智能切换,使得用户的操作性提升,也可提升空调使用的舒适性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风道1包括主风道11和副风道12时,所述蜗壳7包括第一蜗壳71、第二蜗壳72和底壳73,所述第一蜗壳71设置于所述底壳73上,所述第二蜗壳72也设置于所述底壳73上,所述第一蜗壳71的内部形成所述主风道11,所述第二蜗壳72的内部形成所述副风道12。这是本公开的蜗壳的优选结构形式,即第一蜗壳用以形成主风道,第二蜗壳用以形成副风道,底壳用以形成出风口,蜗壳下板与底壳连接,起到将向下的气流朝前导流的扩散式导流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蜗壳下板8同时位于所述主风道11和所述副风道12的下端,从所述主风道11出来的气流经过所述蜗壳下板8而从所述出风口2吹出,从所述副风道12出来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导风机构3导出、或者经过所述蜗壳下板8并从所述出风口2吹出。这是本公开的蜗壳下板的优选结构形式,即蜗壳下板能够对主风道流下的气流朝前导流,也能够对副风道流下的气流朝前导流,在导风机构转至下方时将气流朝前方导出,使得副风道中的气流不会流至下方的蜗壳下板上。

如图9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当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人体位置检测器9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室内人员距离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之间的距离L;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L与第一预设距离L1之间的关系;

控制步骤,用于当L≤L1(L1优选为4m,为常数)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收起,不对风道1中的风进行导向;当L>L1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至所述出风口中,以对风道1中的风进行导向。第二预设距离L2为8m。

这是本公开的优选控制方法,即当人员距离空调较远时控制空调以第一出风模式出风(即导风机构转动至下方以将风朝前远距离送出),以提高对人员的吹风舒适度,而在人员距离空调较近时控制空调以第二出风模式出风(导风机构转动至收起不对气流进行遮挡和引导),从而将气流全部沿着底部的蜗壳下板以宽度方向扩散的方式出风,提高送风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步骤,用于在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段t1(优选为30分钟)检测人员状态持续第二预设时间t2(优选为1分钟),检测人员距离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L。这是本公开的控制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控制形式,即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段t1便检测一次人员的位置,且每次检测时间持续t2,能够有效地提高人员的检测精度,提高出风的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人员送风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室内有多个人员时:

检测步骤,还用于检测室内所有人员距离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L;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所有的L与第一预设距离L1之间的关系;

控制步骤,用于当所有的L均≤L1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收起,不对风道1中的风进行导向;当至少一个L>L1时,控制所述导风机构运动至所述出风口中,以对风道1中的风进行导向。

这是本公开的控制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控制形式,即多个人员在室内时,通过检测并判断所有的人员距离空调的距离均小于L1时才控制导风机构收起以宽度扩散的方式送风,能够保证所有人员均能被送到冷风,提高所有人员的送风舒适度,至少一个人员的L>L1时控制远距离送风,能够提高所有人员的送风舒适性。

如图9所示,使用上述下风口导风技术方案的柜机安装有人体位置检测器,包括但不限于红外、声波、图像等定位检测方式,检测器按图9所示检测方式,反馈使用者位置信息通过空调主控芯片控制驱动吊挂式导风机构的驱动电机正反转及步进角,来控制导风机构处于收起、打开状态,实现柜式空调器下出风口的智能送风,提升用户体验舒适性,提高产品档次。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分类

0612011301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