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上筑岛环境下围堰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的浪潮在各大城市中掀起,城市发展由陆地逐渐向河流、海洋延伸,出现大量的填河、填海造陆工程,并将各类有地区代表性的建筑工程坐落于人工筑岛上。同时受到风浪、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

现有技术中,利用围堰工程,把难度相对较大的水上施工转变为一般的陆地作业,消除了风浪、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能够简化施工,降低工程费用。

但是,围堰工程采用清理基底淤泥采用的换填石块的方式进行施工难度大且耗时长,隔水措施一般采用加设钢板桩、加设混凝土灌注桩等来提高围堰的隔水效果,p外侧护坡施工需用沙袋装填碎石且外包网绳,以保证碎石不会被水流冲刷而流失,耗时耗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筑岛环境下围堰加固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筑岛环境下围堰加固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块石挤淤施工;

推填土施工;

水泥搅拌桩施工;

第一道土工无纺布铺设;

碎石护坡层施工;

第二道土工布反包;

块石护坡层施工。

优选的,块石挤淤施工时,挤淤块石规格10~100kg,最大粒径不大于40cm,原二级围堰外侧边线处向外侧挤淤,最终形成块石护脚,块石护脚水平方向宽度不应小于8m;

抛石挤淤施工应用挖掘机抛填石块,从围堰向外侧挤淤,严禁沿着围堰轴线向前挤淤;

挤淤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设计断面长为8m。

优选的,若挤淤断面达到设计断面时,堤头下沉严重,则需要继续挤淤;若挤淤超过8m,下沉不能收敛,应报设计确认;

挤淤过程中应加强对围堰的检测,若发现位移较大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设计方;

挤淤完成后需将平台清理完毕,不宜有石块,防止对后期的搅拌桩施工造成影响。

优选的,推填土施工时,填土选用砂性土或粘性土等类型的土,禁止用含淤泥和有机物的土,土体中不得有块状体,控制好含水率,应呈散状,以保证填土的强度、稳定性;

推填土施工过程中不宜用压路机压实,选用挖掘机分层碾压,分层厚度控制在0.5m,推填土最终标高为+3.3m;

每天推填土施工不应超过50m,避免由于加载速度过快,影响基坑支护安全。

优选的,填土前必须通知各方对无纺布施工进行隐蔽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施工填土时,应做好原有围堰检测及基坑监测;

在填土时注意保护原有围堰和土工布,填土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挖掘机应配合;

推填从二级围堰的端部沿轴线方向推进,每天填长不超过50m;

填土在高度方向分层施工,每完成1层填土后应用挖掘机反复碾压,每层0.5m,碾压次数不应小于3次。

优选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时,水泥搅拌桩桩径600mm,每根水泥搅拌桩搭接20cm,两排桩间距450mm,桩长8.8m;

选用单轴搅拌桩机施工,施工工艺:四喷四搅;

搅拌钻杆钻速45转/分,提升及下沉速度0.8m/分钟;

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需进行试桩,试桩数6根,试桩检测完成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

优选的,第一道土工无纺布铺设时,土工布铺设前需要在块石护脚与土工布交界处铺洒碎石,作用是填充块石缝隙,避免土工布被块石破坏;

土工布铺设前应清表,并平整基底,避免无纺布铺设后下方出现空洞;

土工布铺设时应垂直围堰轴线方向整块铺设,土工布接长应采用缝接,不得搭接;

土工布水下施工的纵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m,陆上施工不应小于0.5m。

优选的,第二道土工布反包时,第一道土工布:土工布反包在推填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土工布反包终点不得超过水泥搅拌桩桩位,防止影响水泥搅拌桩施工;

第二道土工布:在碎石护坡层施工完成后,使用双层土工无纺布覆盖。

优选的,所述碎石护坡层施工以及块石护坡层施工时,坡度1:1.5,由于坡度较大,碎石、石块在高度方向应分多次铺设,次数不宜小于2次;

石料在水平方向应分层铺设,碎石层厚度600mm,块石层厚700mm;

碎石采用5~20mm级配碎石,碎石材质坚硬,遇水不软化,不风化崩解,含石粉碎屑量不超过总重量的3%;

块石采用50~100kg石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

优选的,所述土工布包括土工布本体,土工布本体的一端顶面开设有拼装槽一,土工布本体的另一端底面开设有拼装槽二,拼装槽一和拼装槽二尺寸匹配,拼装槽一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卡槽呈“十”字形槽,拼装槽二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卡片,卡片和卡槽一一对应,卡片呈“十”字形片,两组土工布本体通过拼装槽一和拼装槽二搭接后,卡片插入对应的卡槽中,然后将两组土工布本体的对接处缝接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水上筑岛环境下围堰加固施工方法采用围堰外侧护脚处淤泥清理采用块石挤淤技术、围堰上加设直径600mm间距450mm双排水泥搅拌桩、使用内、外两道土工无纺布包裹碎石护坡层,防止碎石在河水冲刷下流失和起到阻隔河水作用;解决传统围堰加固技术的不足,改善隔水及放冲刷效果,加强围堰结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阻止管涌、渗水问题,并能够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块石挤淤施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排水泥搅拌站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土工布反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止水帷幕施工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土工布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覆盖罩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土工布本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土工布本体1、拼装槽一2、拼装槽二3、卡槽4、卡片5、覆盖罩6、松紧带片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上筑岛环境下围堰加固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块石挤淤施工;挤淤块石规格10~100kg,最大粒径不大于40cm,原二级围堰外侧边线处向外侧挤淤,最终形成块石护脚,块石护脚水平方向宽度不应小于8m;抛石挤淤施工应用挖掘机抛填石块,从围堰向外侧挤淤,严禁沿着围堰轴线向前挤淤;挤淤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设计断面长为8m;若挤淤断面达到设计断面时,堤头下沉严重,则需要继续挤淤;若挤淤超过8m,下沉不能收敛,应报设计确认;挤淤过程中应加强对围堰的检测,若发现位移较大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设计方;挤淤完成后需将平台清理完毕,不宜有石块,防止对后期的搅拌桩施工造成影响;

推填土施工;填土选用砂性土或粘性土等类型的土,禁止用含淤泥和有机物的土,土体中不得有块状体,控制好含水率,应呈散状,以保证填土的强度、稳定性;推填土施工过程中不宜用压路机压实,选用挖掘机分层碾压,分层厚度控制在0.5m,推填土最终标高为+3.3m;每天推填土施工不应超过50m,避免由于加载速度过快,影响基坑支护安全;填土前必须通知各方对无纺布施工进行隐蔽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施工填土时,应做好原有围堰检测及基坑监测;在填土时注意保护原有围堰和土工布,填土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挖掘机应配合;推填从二级围堰的端部沿轴线方向推进,每天填长不超过50m;填土在高度方向分层施工,每完成1层填土后应用挖掘机反复碾压,每层0.5m,碾压次数不应小于3次;

水泥搅拌桩施工;水泥搅拌桩桩径600mm,每根水泥搅拌桩搭接20cm,两排桩间距450mm,桩长8.8m;选用单轴搅拌桩机施工,施工工艺:四喷四搅;搅拌钻杆钻速45转/分,提升及下沉速度0.8m/分钟;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搅拌桩施工前需进行试桩,试桩数6根,试桩检测完成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

第一道土工无纺布铺设;土工布铺设前需要在块石护脚与土工布交界处铺洒碎石,作用是填充块石缝隙,避免土工布被块石破坏;土工布铺设前应清表,并平整基底,避免无纺布铺设后下方出现空洞;土工布铺设时应垂直围堰轴线方向整块铺设,土工布接长应采用缝接,不得搭接;土工布水下施工的纵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m,陆上施工不应小于0.5m;

第二道土工布反,第一道土工布:土工布反包在推填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土工布反包终点不得超过水泥搅拌桩桩位,防止影响水泥搅拌桩施工;第二道土工布:在碎石护坡层施工完成后,使用双层土工无纺布覆盖;

碎石护坡层施工以及块石护坡层施工时,坡度1:1.5,由于坡度较大,碎石、石块在高度方向应分多次铺设,次数不宜小于2次;

石料在水平方向应分层铺设,碎石层厚度600mm,块石层厚700mm;

碎石采用5~20mm级配碎石,碎石材质坚硬,遇水不软化,不风化崩解,含石粉碎屑量不超过总重量的3%;

块石采用50~100kg石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

参照附图6至图9,所述土工布包括土工布本体1,土工布本体1的一端顶面开设有拼装槽一2,土工布本体1的另一端底面开设有拼装槽二3,拼装槽一2和拼装槽二3尺寸匹配,拼装槽一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4,卡槽4呈“十”字形槽,拼装槽二3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卡片5,卡片5和卡槽4一一对应,卡片5呈“十”字形片,两组土工布本体1通过拼装槽一2和拼装槽二3搭接后,卡片5插入对应的卡槽4中,然后将两组土工布本体1的对接处缝接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水上承台围堰锁口钢管桩垂直度控制的施工方法及限位装置
  • 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一种大直径圆环桁架支撑环境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 急流、大变幅水位环境下的承台筑岛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一种便道、便桥和承台筑岛围堰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79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