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

背景技术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隔热节能的需求日渐增加。长期暴露在太阳直射下的物体容易产生极大的内外温差,使得物体外表面的温度明显高于内部温度,形成热量的传递,而使内部温度升高。为了减缓上述现象,使物体内部处于一个较为恒定的温度,减少物体内部温度升高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应用于建筑物外层的保温隔热涂料应运而生。

CN113861785A公开了一种保温隔热涂料、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和保温隔热涂层。所述保温隔热涂料包括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40~60份、气凝胶粉5~10份、聚合物微球10~20份;聚合物微球由粒径为50~100μm的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和粒径为0.02~5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按重量比1:(0.1~5)混合组成;所述保温隔热涂层由上述保温隔热涂料制备而成,所述保温隔热涂层的厚度为1~5mm。

CN108976950A公开了一种隔热涂料、隔热涂层和建筑材料。所述隔热涂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陶瓷颗粒20~40份、纳米气凝胶10~30份、粘结剂80~120份和任选的助剂,其中陶瓷颗粒主要由发泡陶瓷废料制成。所述隔热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由于纳米气凝胶和陶瓷颗粒均具有微孔结构,可以改善涂层保温隔热性能,且在涂层中添加固体颗粒物,颗粒物可以填充至待涂覆表面的空洞中,可减少涂层用量,降低成本;隔热涂层和建筑材料主要由上述隔热涂料制成。

除了对建筑外墙进行隔热保温外,太阳光还会穿透玻璃窗进入到室内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如此便需要利用通风或降温装置来减少高温不适感;根据统计结果,在夏天经由玻璃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明显增加了空调的能耗。由此可知,建筑物的玻璃窗的隔热性能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很大。类似地,车用玻璃的隔热性能,也是影响车内温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见的隔热方式,不外乎是在目标物上设置金属红外线反射层或染色层,金属红外线反射层虽然可以将红外线和紫外线反射,但相关产品会产生光害;另外,染色层虽然可以吸收红外线,但其隔热效果不佳且容易褪色。此外,也有一种隔热方式,是利用金属镀层(如银镀层)搭配介电层来形成多层薄膜结构,其可以通过光干涉作用达到选择性让可见光穿透并阻隔红外线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的设备投资大、原料成本高且产品良率偏低。另外,现有的Low-E玻璃的隔热效果仍有改善空间,且不具装饰性;而玻璃制品本身易碎,无法重工,应用上有诸多不便。而随着现代建筑物大量采用玻璃窗和玻璃外观(如玻璃帷幕),以及汽车使用率的快速成长,开发新的隔热节能材料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本发明中通过对基材层和胶黏剂层制备原料的设计,进一步通过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使用,使基材层具有较好的红外反射效果,通过纳米硫化铜的使用,使胶黏剂层具有较好的红外吸收效果。通过基材层和胶黏剂层的配合使用,制备得到的胶布具有较好的红外线阻隔效果,适用作隔热节能材料。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包括相贴合的基材层和胶黏剂层;

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EVA树脂30~45份、、改性纳米氧化锡锑3~5份和纳米氧化钛4~6份;

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预聚物30~40份、固化剂5~10份、纳米氧化钨2~5份和表面活性剂1~3份。

本发明中,通过对基材层和胶黏剂层制备原料的设计,进一步通过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使用,使基材层具有较好的红外反射效果,通过纳米硫化铜的使用,使胶黏剂层具有较好的红外吸收效果。通过基材层和胶黏剂层的配合使用,制备得到的胶布具有较好的红外线阻隔效果。

EVA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光透性、保温性能和耐候性。本发明中,通过以EVA树脂为聚合物粒子,并通过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配合使用,同时进一步控制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制备红外线阻隔胶布具有较好的红外线阻隔效果和保温效果。

纳米硫化铜作为一种P型半导体,对近红外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本发明通过纳米硫化铜的使用,并控制其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制备得到的胶黏剂层具有较好的红外吸收效果。若纳米硫化铜的含量过少,则其对红外线的吸收效果较差,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的红外阻隔效果较差;若纳米硫化铜的含量过多,容易导致胶黏剂层产生裂缝,进而导致其红外阻隔效果较差。

本发明中,通过具有较好红外反射效果的基层和红外吸收效果的胶黏剂层的配合,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具有较好的红外阻隔效果和较好的保温效果。

本发明中,所述EVA树脂的重量份数可以是30份、32份、34份、36份、38份、40份、42份、44份或45份等。

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锡锑的重量份数可以是3份、3.2份、3.4份、3.6份、3.8份、4份、4.2份、4.4份、4.6份、4.8份或5份等。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重量份数可以是4份、4.2份、4.4份、4.6份、4.8份、5份、5.2份、5.4份、5.6份、5.8份或6份等。

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重量份数可以是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35份、36份、37份、38份、39份或40份等。

所述固化剂的重量份数可以是5份、5.5份、6份、6.5份、7份、7.5份、8份、8.5份、9份、9.5份或10份等。

所述纳米硫化铜的重量份数可以是2份、2.2份、2.5份、2.7份、3份、3.3份、3.6份、4份、4.2份、4.6份或5份等。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EVA树脂的熔融指数为3~10g/min,例如可以是3g/min、4g/min、5g/min、6g/min、7g/min、8g/min、9g/min或10g/min等。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锡锑的D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锡锑的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本发明中,通过改性纳米氧化锡锑的使用,可提高纳米氧化锡锑在EVA树脂中的相容性。

本发明中,对改性纳米氧化锡锑的制备方法不做任何特殊的限定,示例性的包括但不限于:将纳米氧化锡锑和甲苯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洗涤、干燥、研磨,得到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锡锑。

优选地,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D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抗氧剂1~3份,例如可以是1份、1.2份、1.4份、1.6份、1.8份、2份、2.2份、2.4份、2.6份、2.8份或3份等。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氧剂lU1U、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异癸基脂、亚磷酸苯二异癸酯或亚磷酸二辛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纳米硫化铜的D

优选地,所述纳米硫化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向其中加入复合硫源,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

(2)将前驱体溶液置于对位聚苯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纳米硫化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150),例如可以是1:100、1:110、1:120、1:130、1:140或1:150等。

优选地,所述复合硫源为包括L-半胱氨酸和硫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L-半胱氨酸与硫脲摩尔比为(2~4):1,例如可以是2:1、2.5:1、3:1、3.5:1或4:1等。

优选地,所述二水合氯化铜和复合硫源的质量比为1:(1~3),例如可以是1:1、1:1.2、1:1.4、1:1.6、1:1.8、1:2、1:2.2、1:2.4、1:2.6、1:2.8或1:3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例如可以是15min、16min、18min、20min、22min、24min、26min、28min或30min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温度为130~150℃(例如可以是130℃、132℃、134℃、136℃、138℃、140℃、142℃、144℃、146℃、148℃或150℃等),反应时间为7~10h(例如可以是7h、7.5h、8h、8.5h、9h、9.5h或10h等)。

优选地,步骤(2)反应后还包括后处理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后处理的方法包括冷却、离心、洗涤、干燥、研磨。

本发明中,步骤(1)中混合的方法为超声。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硫化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超声混合,向其中加入复合硫源(L-半胱氨酸与硫脲摩尔比为(2~4):1的混合物),搅拌15~30min后,得到前驱体溶液;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150),二水合氯化铜和复合硫源的质量比为1:(1~3);

(2)将前驱体溶液置于对位聚苯反应釜中,在130~150℃下反应7~10h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三次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6h,研磨后得到所述纳米硫化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粘度为3000~6000cps,例如可以是3000cps、3300cps、3600cps、4000cps、4200cps、4600cps、5000cps、5200cps、5500cps、5700cps或6000cps等。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7万~10万,例如可以是7万、7.2万、7.5万、7.7万、8万、8.3万、8.6万、9万、9.2万、9.5万或10万等。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90份、聚酯多元醇1~20份、二异氰酸酯10~20份和催化剂A0.1~0.3份。

本发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的重量份数为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65份、70份、75份、80份、85份或90份等。

所述聚酯多元醇的重量份数为1份、2份、4份、6份、8份、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或20份等。

所述二异氰酸酯的重量份数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份等。

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份数为0.1份、0.15份、0.2份、0.25份或0.3份等。

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400~4000,例如可以是4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或4000等。

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26~88mg KOH/g,例如可以是26mg KOH/g、30mgKOH/g、40mg KOH/g、50mg KOH/g、60mg KOH/g、70mg KOH/g、80mg KOH/g或88mg KOH/g等。

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300~4000,例如可以是3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或4000等。

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的羟基含量为34~88mg KOH/g,例如可以是34mg KOH/g、40mg KOH/g、50mg KOH/g、60mg KOH/g、70mg KOH/g、80mg KOH/g或88mg KOH/g等。

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进一步优选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A为有机锡催化剂。

本发明中,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混合后,在75℃下,进行预聚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化剂选自二羟甲基丙酸、三羟甲基丙烷或1,6-己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氟素添加剂、聚酯改性含羟基官能团聚二甲基硅氧烷或有机硅流平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红外吸收剂1~3份,例如可以是1份、1.2份、1.4份、1.6份、1.8份、2份、2.2份、2.4份、2.6份、2.8份或3份等。

优选地,所述红外吸收剂选自红外吸收剂761和/或红外吸收剂997。

纳米硫化铜作为一种P型半导体,对近红外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对1000~1500nm波段的红外线具有加好的吸收能力,但是对1500nm以上的红外线吸收能力较差。本发明中,通过纳米硫化铜和吸收剂的配合使用,可对1500nm以上的红外线也有较好的吸收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红外线阻隔胶布的红外阻隔效果。

优选地,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中还包括催化剂B 0.1~1份,例如可以是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或1份等。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B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异辛酸亚锡和三乙烯二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3mm,例如可以是1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2.8mm或3mm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胶黏剂层的厚度为0.5~2mm,例如可以是0.5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2.8mm或3mm等。

本发明中,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基材层的制备原料通过密炼机共混,在140~160℃下混合10~20min后,在150~160℃下经平板硫化机得到基材层;

(2)将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后,将其涂覆与基材层的任一侧,在80~100℃下烘干,然后与离型膜复合,收卷,在40~50℃下,熟化40~72h,得到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对基材层和胶黏剂层制备原料的设计,进一步通过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配合使用,并控制二者的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同时通过纳米硫化铜的使用,并控制其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具有较好的红外线阻隔效果,其红外光阻隔率为91~98%,经隔热性能测试后,△T为8.7~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部分组分来源如下:

EVA树脂: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VA-18;

纳米氧化锡锑:上海沪正纳米有限公司;

纳米二氧化钛:武汉兴众诚科技有限公司;

聚醚多元醇:国都化工有限公司,DOW-2120P,重均分子量为2000,羟值53-58mgKOH/g;

聚酯多元醇: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PCL220AL,重均分子量为2000,羟值为53-59mg KOH/g;

有机锡催化剂:杭州硅宝化工有限公司,HG-0111

氟素添加剂:日本DIC株式会社,F477,F553;

有机硅流平剂:德国毕克化学公司,BYK-333;

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改性纳米氧化锡锑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纳米氧化锡锑(4g)和甲苯(40g)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2g),在45℃下进行改性反应2h后进行离心,并用甲苯洗涤3次,在50℃下干燥12h,然后进行研磨,得到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锡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包括相贴合的基材层和胶黏剂层;

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EVA树脂40份、改性纳米氧化锡锑4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和抗氧剂lU1U 2份;

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预聚物35份、三羟甲基丙烷7份、纳米硫化铜4份、有机硅流平剂2份、红外吸收剂997 1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份。

其中,纳米硫化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溶解,向其中加入复合硫源(L-半胱氨酸与硫脲摩尔比为3:1的混合物),搅拌20min后,得到前驱体溶液;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0,二水合氯化铜和复合硫源的质量比为1:3;

(2)将前驱体溶液置于对位聚苯反应釜中,在140℃下反应8h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三次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6h,研磨后得到所述纳米硫化铜。

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60份、聚酯多元醇1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2份和有机锡催化剂0.2份;

上述红外线阻隔胶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基材层的制备原料通过密炼机共混,在150℃下混合15min后,在150℃下经平板硫化机得到厚度为2mm的基材层;

(2)将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后,将其涂覆与基材层的任一侧,在90℃下烘干,然后与离型膜复合,收卷,在40℃下,熟化72h,得到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其中胶黏剂层的厚度为1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包括相贴合的基材层和胶黏剂层;

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EVA树脂45份、改性纳米氧化锡锑5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和亚磷酸三苯酯1份;

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预聚物30份、1,6-己二醇5份、纳米硫化铜5份、氟素添加剂1份、红外吸收剂761 1份和异辛酸亚锡0.1份。

其中,纳米硫化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溶解,向其中加入复合硫源(L-半胱氨酸与硫脲摩尔比为2:1的混合物),搅拌15min后,得到前驱体溶液;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二水合氯化铜和复合硫源的质量比为1:3;

(2)将前驱体溶液置于对位聚苯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7h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三次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6h,研磨后得到所述纳米硫化铜。

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90份、聚酯多元醇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20份和有机锡催化剂0.3份;

上述红外线阻隔胶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基材层的制备原料通过密炼机共混,在160℃下混合10min后,在150℃下经平板硫化机得到厚度为1mm的基材层;

(2)将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后,将其涂覆与基材层的任一侧,在80℃下烘干,然后与离型膜复合,收卷,在45℃下,熟化60h,得到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其中胶黏剂层的厚度为0.5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包括相贴合的基材层和胶黏剂层;

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EVA树脂30份、改性纳米氧化锡锑3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份;

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预聚物40份、二羟甲基丙酸10份、纳米硫化铜2份、有机硅流平剂3份、红外吸收剂761 3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份。

其中,纳米硫化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溶解,向其中加入复合硫源(L-半胱氨酸与硫脲摩尔比为4:1的混合物),搅拌15~30min后,得到前驱体溶液;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0,二水合氯化铜和复合硫源的质量比为1:1;

(2)将前驱体溶液置于对位聚苯反应釜中,在130℃下反应10h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三次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6h,研磨后得到所述纳米硫化铜。

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40份、聚酯多元醇2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0份和有机锡催化剂0.1份;

上述红外线阻隔胶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基材层的制备原料通过密炼机共混,在140℃下混合20min后,在160℃下经平板硫化机得到厚度为3mm的基材层;

(2)将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混合后,将其涂覆与基材层的任一侧,在100℃下烘干,然后与离型膜复合,收卷,在50℃下,熟化40h,得到所述红外线阻隔胶布,其中胶黏剂层的厚度为2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EVA树脂42份、改性纳米氧化锡锑3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和抗氧剂lU1U 2份;

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氨酯预聚物36份、三羟甲基丙烷6份、纳米硫化铜4份、有机硅流平剂2份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份。

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改性纳米氧化锡锑3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改性纳米氧化锡锑5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中纳米硫化铜2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中纳米硫化铜5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改性纳米氧化锡锑1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改性纳米氧化锡锑7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改性纳米氧化锡锑的重量份数为9份,且不含纳米二氧化钛,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纳米二氧化钛的重量份数为9份,且不含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中纳米硫化铜1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阻隔胶布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胶黏剂层的制备原料中纳米硫化铜8份,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红外线阻隔胶布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红外光阻隔率:采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红外线阻隔胶布进行透过率测试,并通过下式得到红外光阻隔率(R

其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单位为nm,T(λ)为光度计所测得的透射光谱中波长λ处的透过率,i(λ)为太阳光辐射中在波长λ处的辐射强度,单位Wm

隔热性能:用聚苯乙烯泡沫板粘接成20×20×20cm立方保温箱,在箱体的顶端切割出一个10×10cm的开口,将上述实施和对比例提供红外线阻隔胶布裁剪为12×12cm的样品,并将样品粘贴于透明玻璃上,将透明玻璃置于开口处(样品的基材层远离保温箱),且使红外线阻隔胶布样品完全覆盖开口。采用100W的红外灯作为光源,红外灯的下表面距离保温箱的上表面中心距离为40cm。当室温稳定在设定值后,打开红外灯的同时开始计时,60min后对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测试,测试温度记为T

另外设置一个空白对照实验,与上述测试的区别仅在于,玻璃远离保温箱的一侧未设置红外线阻隔胶布,其他测试条件与上述测试过程相同,打开红外灯的同时开始计时,60min后对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测试,测试温度记为T

隔热性能(△T)=T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红外线阻隔胶布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表1的内容可知,本发明中通过对基材层和胶黏剂层制备原料的设计,进一步通过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配合使用,并控制二者的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同时通过纳米硫化铜的使用,并控制其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具有较好的红外线阻隔效果,其红外光阻隔率为91~98%,经隔热性能测试后,△T为8.7~10.5℃。

与实施例1相比,若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不在特定范围内(对比例1-2)或者基材层的制备原料中不含改性纳米氧化锡锑或纳米二氧化钛(对比例3-4),则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的红外线阻隔效果较差。

与实施例1相比,若纳米硫化铜的用量过少(对比例5),则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的红外线阻隔效果较差;若纳米硫化铜的用量过多(对比例6),则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的胶黏剂层容易产生裂缝,导致其红外线阻隔效果也较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通过对基材层和胶黏剂层制备原料的设计,进一步通过改性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配合使用,并控制二者的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同时通过纳米硫化铜的使用,并控制其含量在特定的范围内,制备得到的红外线阻隔胶布具有较好的红外线阻隔效果。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2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