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文印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的图文拉线。

背景技术

市面上亮银色图文产品,基本上是通过在薄膜上进行镀铝,在铝层上印刷所需图文,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去除图文之外的铝层,仅保留所需图文的铝层,得到亮银色图文的效果。

生产亮银色图文产品的工序复杂,需要经过真空镀铝来反射出产品的亮度和效果,然后印刷图文和化学腐蚀工艺,镀铝时只能满幅面镀铝,通过印刷所需图文后、去铝后才能得到所需的银色图文,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化学腐蚀时产生的废水需经过特殊处理,检测合格后才可以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的图文拉线。本发明的亮银色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薄膜上,实现亮银色图文,工艺流程简单,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氨酯树脂25-30份;银浆15-20份;助剂0.2-8份;

所述助剂包括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12):(4-5):(1-3):(1-2)。

本发明中,聚氨酯树脂是主链含有-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其具有很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型和粘合性,并且在油墨体系中有优异的耐黄变性能,对薄膜基材有优异的附着牢度,与银浆有良好的亲和性和润湿性。氟碳化合物具有高效的流平效果,聚乙烯醇和聚酰胺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具有优异的乳化、润湿、渗透性能,具有自消泡功能。本发明采用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乙烯醚以特定的比例相互配合,使得油墨呈现亮银色,并且还使得油墨具有优异的附着牢度。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和银浆的重量比为(2-3):(1-2)。

本发明采用聚氨酯树脂和银浆以特定的比例复配,使得亮银色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热性,使得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不容易出现糊版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亮银色油墨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乙酸正丙酯20-30份;异丙醇13-15份;丙二醇甲醚8-10份。

优选地,所述氟碳化合物为含氟聚合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亮银色油墨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亮银色油墨。

优选地,所述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乙酸正丙酯、异丙醇、丙二醇甲醚混合均匀,得到预混合料;

(2)然后将银浆加入步骤(1)中所述预混合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3)最后往混合料中加入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亮银色油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亮银色油墨获得的图文拉线,所述图文拉线包括基底膜层、亮银图文层、防粘层以及不干胶层。

优选地,所述基底膜层的厚度为20-100μm。

本发明通过限定基底膜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基底膜层与包装物贴合的平整性。

优选地,所述基底膜层的电晕值≥38达因。

优选地,所述不干胶层的厚度为3-10μm。

本发明通过限定不干胶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使得不干胶层不容易出现溢胶情况,有利于提升不干胶层的粘性。

优选地,所述基底膜层为聚丙烯、聚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亮银色油墨印刷在基底膜层的一侧,构建亮银图文层;

(2)将防粘剂涂布于基底膜层的另一侧,构建防粘层;

(3)再将不干胶涂布在亮银图文层上,构建不干胶层;

(4)经切丝后得到图文拉线;

所述步骤(1)中亮银色油墨的上墨量为1-3g/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粘层的涂布量为0.1-0.3g/m

本发明通过限定防粘层的涂布量在上述范围内,使得防粘层不容易出现转移和起粉情况,有利于提高防粘效果,从而使得解卷更加顺畅。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粘剂为硅油,烘干温度为6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亮银色油墨具有优异的良好的附着力和耐热性。

(2)本发明的亮银色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薄膜上,实现亮银色图文,工艺流程简单,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并且,还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图文拉线的结构示意图,1为防粘层;2为基底膜层;3为亮银图文层;4为不干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获得的试剂和材料。

聚氨酯树脂为热固性聚氨酯树脂,分子量为88-89;氟碳化合物为全氟碳化合物,分子量为100-166;聚酰铵为脂肪族聚酰铵,分子量为492-679;银浆颗粒的粒径为≤5μm。

实施例1

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氨酯树脂28份;银浆16份;乙酸正丙酯25份;异丙醇14份;丙二醇甲醚9份;氟碳化合物1份;聚乙烯醇0.5份;聚酰胺0.3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0.1份。

本实施例中,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5:3:1。

一种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树脂、乙酸正丙酯、异丙醇、丙二醇甲醚混合后,用搅拌器充分搅拌10min,得到预混合料;

(2)将银浆加入到步骤(1)所述预混合料中,一边加一边搅拌,全部加完后搅拌15min,得到混合料;

(3)再往混合料中加入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一边加一边搅拌,全部加完后搅拌10min,得到亮银色油墨。

一种图文拉线,如图1所示,图文拉线包括基底膜层2、亮银图文层3、防粘层1以及不干胶层4。

一种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凹版印刷工艺,将亮银色油墨印刷在基底膜层2的一侧,构建亮银图文层3,基底膜层2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基底膜层2的厚度为33μm,上墨量为1g/m

(2)然后采用涂布工艺将防粘剂涂布于基底膜层2的另一侧,构建防粘层1,防粘剂为硅油,烘干温度为100℃,涂布量0.1g/m

(3)再采用涂胶工艺将水性压敏不干胶涂布在亮银图文层3上,构建不干胶层4,烘干温度为75℃,不干胶层4的厚度为10μm;

(4)最后经切丝后得到图文拉线。

实施例2

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氨酯树脂30份;银浆20份;乙酸正丙酯30份;异丙醇15份;丙二醇甲醚10份;氟碳化合物2.4份;聚乙烯醇1份;聚酰胺0.6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0.2份。

本实施例中,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2:5:3:1。

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图文拉线,如图1所示,图文拉线包括基底膜层2、亮银图文层3、防粘层1以及不干胶层4。

一种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凹版印刷工艺,将亮银色油墨印刷在基底膜层2的一侧,构建亮银图文层3,基底膜层2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基底膜层2的厚度为20μm,上墨量为3g/m

(2)然后采用涂布工艺将防粘剂涂布于基底膜层2的另一侧,构建防粘层1,防粘剂为硅油,烘干温度为100℃,涂布量0.3g/m

(3)再采用涂胶工艺将水性压敏不干胶涂布在亮银图文层3上,构建不干胶层4,烘干温度为75℃,不干胶层4的厚度为3μm;

(4)最后经切丝后得到图文拉线。

实施例3

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氨酯树脂25份;银浆15份;乙酸正丙酯20份;异丙醇13份;丙二醇甲醚8份;氟碳化合物1份;聚乙烯醇0.4份;聚酰胺0.1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0.2份。

本实施例中,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4:1:2。

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图文拉线的结构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氨酯树脂30份;银浆20份;乙酸正丙酯25份;异丙醇14份;丙二醇甲醚9份;氟碳化合物1份;聚乙烯醇0.5份;聚酰胺0.3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0.1份。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中聚氨酯树脂和银浆的重量比为3:2。

实施例5

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氨酯树脂30份;银浆15份;乙酸正丙酯25份;异丙醇14份;丙二醇甲醚9份;氟碳化合物1份;聚乙烯醇0.5份;聚酰胺0.3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0.1份。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5中聚氨酯树脂和银浆的重量比为2:1。

对比例1

一种亮银色油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采用等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替代氟碳化合物,其他组分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亮银色油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采用等量的聚丙烯酰胺替代聚乙烯醇,其他组分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一种亮银色油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中所述亮银色油墨没有加入聚酰胺,其他组分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一种亮银色油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中所述亮银色油墨没有加入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其他组分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一种亮银色油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9:3:1:3,其他组分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一种亮银色油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5:6:4:1,其他组分及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7

一种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亮银色油墨的上墨量为0.5g/m

对比例8

一种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亮银色油墨的上墨量为5g/m

实验

分别对上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所制备得到的亮银色油墨进行以下性能检测:

1、外观:目测,与标准样进行对比是否存在色差。标准样:颜色均匀,表面平整,亮度基本一致。

2、附着力性能检测:采胶带测试法,印刷干燥后用胶带测试,观测掉墨情况,并测其附着力。

3、耐热性:将试样用玻璃棒均匀地刮在PET膜上,置于120℃的烘箱中,烘2分钟,与烘前作比较,观察烘前和烘后的变化情况。

4、透光率:将油墨涂布在试样片上,然后将试样片放置在仪器设备的测试位置上,用透光率计进行测量。

5、光泽:将试样用丝棒刮在铜版纸上,然后用45°角光泽度仪进行检测,测上、中、下三个点,取其平均值。

上述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根据表1中对比例1-6分别与实施例1对比可得,本发明采用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乙烯醚以特定的比例相互配合,使得油墨呈现亮银色,并且还使得油墨具有优异的附着牢度和耐热性。

根据表1中对比例7-8分别与实施例1对比可得,若亮银色油墨的上墨量过多,容易导致附着牢度变差,存在掉墨的情况;若亮银色油墨的上墨量过少,则油墨不能达到亮银色的效果。因此,本发明通过限定亮银色油墨的上墨量在本申请的范围内,使得油墨能够达到亮银色的要求,并且,还使得油墨具有优异的附着牢度。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及高附着力印刷油墨制备方法
  • 一种石墨烯油墨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 一种微片石墨烯电热油墨的制备方法、电热墙布的制备方法及电热墙布的应用
  • 一种柔印图文卷烟纸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水性高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高亮银色多介质薄膜真空磁控溅射制备工艺
技术分类

0612011649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