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常见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换热,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其在密闭的房间内长期运行时,室内循环流动的空气的湿度会逐渐下降,这会导致皮肤紧绷、口干舌燥等空调病的滋生,严重影响用户的舒适和健康,长此以往,也会加速机体的衰老。

为解决空调器使用时室内空气干燥的问题,业界对空调做了一些改进,其改进点在于在空调的导风板上设置加湿机构以增加房间内的空气湿度,使房间内的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但是,对于现有空调器来说,传统的加湿机构容易造成出风口处凝露、积水等现象的产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及应用其的空调器,解决传统的加湿机构容易造成出风口产生凝露和积水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雾化器以及出雾管,所述出雾管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连接,所述出雾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导风板的内腔连通;所述导风板具有出风开始端和出风结束端,所述出风结束端上开设有出雾孔单元,所述出雾孔单元与所述导风板的内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雾化器连通用于为所述雾化器提供水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扫风支架,所述储水箱固定在所述扫风支架的侧面,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扫风支架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单元包括出雾孔,所述出雾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出雾孔均匀开设在所述出风结束端上,且所述出雾孔与所述出风结束端的边缘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包括沿着所述出风结束端向外延伸的第一出雾段,所述第一出雾段上延伸有第二出雾段;所述第一出雾段为直筒段,沿着从靠近所述第一出雾段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雾段的方向,所述第二出雾段的直径逐渐收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雾段包括至少两段收缩管,相邻的所述收缩管之间的倾斜角度相差1°-3°,且远离所述第一出雾段的收缩管的倾斜角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一出雾段的收缩管的倾斜角度;其中,每个所述收缩管的轴向长度为70mm-8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包括外壳和盖体,所述外壳与所述盖体配合后形成空腔,所述出雾管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且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空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一端为平端,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为尖端,且所述尖端朝向出风口,所述出雾孔单元设置在所述平端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导风结构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雾化器以及出雾管,出雾管的一端与雾化器连接,出雾管的另一端与导风板的内腔连通;导风板具有出风开始端和出风结束端,出风结束端上开设有出雾孔单元,出雾孔单元与导风板的内腔连通。

当本发明提供的导风结构工作时,雾化器将水进行雾化后通过出雾管传递至导风板的内腔中,进而通过导风板上的出雾孔单元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导风板一方面实现导风作用,另一方面其上设置的出雾孔单元可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增加房间内的空气湿度,使房间内的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值得说明的是,导风板上的风的流向是从出风开始端至出风结束端,本发明将出雾孔单元设置在出风结束端,即设置在导风板出风结束的位置,这样出雾孔单元排出的雾气不会聚集在导风板的表面,可以有效减少凝露积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法是基于上述导风结构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导风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当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当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当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当导风板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当导风板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当导风板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出雾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导风板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结构中导风板的侧视图。

其中:

1、导风板;11、出风开始端;12、出风结束端;13、出雾孔单元;14、外壳;15、盖体;131、出雾孔;1311、第一出雾段;1312、第二出雾段;

2、雾化器;

3、出雾管;

4、储水箱;

5、驱动组件;

6、扫风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如图1-14所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1、雾化器2以及出雾管3,所述出雾管3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2连接,所述出雾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导风板1的内腔连通;所述导风板1具有出风开始端11和出风结束端12,所述出风结束端12上开设有出雾孔单元13,所述出雾孔单元13与所述导风板1的内腔连通。

具体地,沿着出风方向,导风板1的截面的大体轮廓为长方体结构,其具有两条长边,其中一条长边为上述的出风开始端11,另外一条长边为上述的出风结束端12,风沿着出风开始端11朝出风结束端12的方向吹出。

雾化器2设置在导风板1的其中一条短边的一侧,用于将液体转化为雾滴;出雾管3的一端与雾化器2连接,另一端与导风板1的内腔连通,用于将雾化器2产生的雾滴传递至导风板1的内腔中。当导风板1的内腔中的雾滴足够多时,其会通过出雾孔单元13排出。

当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结构工作时,雾化器2将水进行雾化后通过出雾管3传递至导风板1的内腔中,进而通过导风板1上的出雾孔单元13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导风板1一方面实现导风作用,另一方面其上设置的出雾孔单元13可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增加房间内的空气湿度,使房间内的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值得说明的是,导风板1上的风的流向是从出风开始端11至出风结束端12,本实施例将出雾孔单元13设置在出风结束端12,即设置在导风板1出风结束的位置,这样出雾孔单元13排出的雾气不会聚集在导风板1的表面,可以有效减少凝露积水的问题。

另外,与传统的导风结构不同的是:传统的导风结构中的导风板一般为片状结构,而本实施例中的导风板具有内腔,其类似于盒状结构,出雾管3的端部可以隐藏在盒状结构内,进而使得该导风结构具有较好外观。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与所述雾化器2连通用于为所述雾化器2提供水源。

具体地,储水箱4用于存储水,提供雾化用水源;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驱动结构,驱动机构使得储水箱4中的水进入雾化器2中,在雾化器2的作用下将液体水转化为雾滴,进而通过雾滴改善室内空气的湿度。

本实施例中储水箱4的具体位置和形状不做限定,但储水箱4优选长方体结构,优选设置在导风板1的背面。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与所述导风板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1转动。具体地,驱动组件5用于为导风板提供动力,使其可以转动,通过驱动组件5可以控制导风板的工作状态。

驱动组件5可以是电机;当电机沿着第一方向转动时,导风板1顺时针旋转,使得出风口被打开,此时导风结构具有导风功能,通过出雾孔单元13漏出,可以进行喷雾,电机转动的角度可以实现对出风口的大小以及角度的调节。当电机沿着第二方向转动时,导风板1逆时针旋转,出风口关闭,此时出雾孔单元13也被收在空调器内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两个相反的方向。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扫风支架6,所述储水箱4固定在所述扫风支架6的侧面,所述驱动组件5固定在所述扫风支架6的端部。

具体地,扫风支架6用于固定导风板1,其大体轮廓与导风板1的形状接近;储水箱4固定在扫风支架6的侧面,此处的侧面指的是后端,可以将储水箱4进行隐藏。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单元13包括出雾孔131,所述出雾孔131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出雾孔131均匀开设在所述出风结束端12上,且所述出雾孔131与所述出风结束端12的边缘齐平。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导风板内部设计出雾管,出雾管上设置有多个出雾孔131,通过出雾管的引导,雾化后的水汽从出雾孔131排出;出雾孔131的数量优选设置六个。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131包括沿着所述出风结束端12向外延伸的第一出雾段1311,所述第一出雾段1311上延伸有第二出雾段1312;所述第一出雾段1311为直筒段,沿着从靠近所述第一出雾段1311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雾段1311的方向,所述第二出雾段1312的直径逐渐收缩。

为了更好的进行解释说明,对出雾孔131进行如下细化,出雾孔131其实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上端开口,也就是说,管状结构与其上端的开口共同形成了出雾孔131。

一般情况下,雾化器2与空调器的风机功率不大,水雾在上述管状结构中流动,会随着距离增大使得流动速度衰减,导致靠近风机的管状结构的部分段(即第一出雾段1311)水雾大,而远离风机的管状结构的部分段(即第二出雾段1312)水雾小。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结构的出雾孔131的第二出雾段1312采用收缩的结构,使得远离风机的地方出雾孔的口较小,这样,由于此处风机功率不大,压力对水雾的影响较小,出雾效果基本上只受出雾孔的大小影响,靠近风机的出雾孔较小,远离风机的出雾孔较大,在使得水雾可以均匀排出。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雾段1312包括至少两段收缩管,相邻的所述收缩管之间的倾斜角度相差1°-3°,且远离所述第一出雾段1311的收缩管的倾斜角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一出雾段1311的收缩管的倾斜角度;其中,每个所述收缩管的轴向长度为70mm-80mm。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出雾段1312包括两段收缩管,分别为第一收缩管和第二收缩管,其中,第一收缩管与第一出雾段1311连接,假设第一收缩管的倾斜角度为α,那么第二收缩管的倾斜角度为:α-Δα;其中:Δα为1°-3°,优选2°;也就是说,无论第一收缩管还第二收缩管均为类似于圆台的结构,倾斜角度为圆台的斜面与圆台底面的夹角。另外,第一收缩管还第二收缩管的长度为70mm-80mm,优选78mm。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出雾段1312也可以包括三段收缩管,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三收缩管、第四收缩管和第五收缩管,其中,第三收缩管与第一出雾段1311连接,即第三收缩管是靠近第一出雾段1311的收缩管,第五收缩管是远离第一出雾段1311的收缩管,假设第三收缩管的倾斜角度为β,那么第四收缩管的倾斜角度为:β-Δβ,第五收缩管的倾斜角度为:β-Δβ-Δβ。其中:Δβ为1°-3°,优选2°。另外,第三收缩管、第四收缩管和第五收缩管的长度为70mm-80mm,优选78mm。另外,无论是第二出雾段1312包括几段收缩管,与第一出雾段1311连接的收缩管的倾斜角度为86°,即上述的α和β均优选为86°。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1包括外壳14和盖体15,所述外壳14与所述盖体15配合后形成空腔,所述出雾管3设置在所述外壳14上且穿过所述外壳14与所述空腔连通。具体地,盖体15通过螺钉或者扣设在外壳14上,两者之间形成导风板1的内腔,所述出雾管3的一端与雾化器2连接,所述出雾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空腔内部,使得这个导风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外观整齐。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4的一端为平端,所述外壳14的另一端为尖端,且所述尖端朝向出风口,所述出雾孔单元13设置在所述平端处。

导风板1的外壳14设计为一边尖端,一边为平端,尖端面向出风口,空调器出风时,靠尖端将风引导至导风板1的表面,最后从平端吹出,减少出风衰减。平端处也是出雾处,由于出雾管的端部置于导风板1的内部,需要保证一定宽度,同时针对具体实施例,导风板1闭合时与扫风支架6平面互相配合,故设置平端,此设计可根据不同空调器进行调整,但由于出雾管的存在,基本上还是会出现尖端和平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结构的工作过程为:

电机运转,导风板1转动,如图7、图8以及图9所示,此时出雾孔131面对斜上方,雾气从出雾孔131喷出,通过空调器内部的贯流风叶同步运转,顺着导风板1的外壳14,从尖端往出雾孔端送风,完成加湿。当需要导风板1关闭时,电机反向运转,导风板1转动,此时出雾孔131平行于扫风支架6的平面,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导风板1与扫风支架6配合,保证空调器外表面美观,且具有防虫防鼠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导风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实施例1中的导风结构,因此其具有该导风结构所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一种空调器、用于控制空调器导风的方法
  • 一种嵌入式空调器导风叶片及应用该导风叶片的嵌入式空调器
  • 空调器导风板结构及具有该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50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