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0:31


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6公开了所谓的IPM马达(内置永磁体马达;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6公开了将磁铁配置于转子的各种结构。

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在是磁轭的插槽插入磁场用永久磁铁。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是在永久磁铁与磁轭之间填充有聚酯制系树脂。专利文献2公开了优选将埋设于旋转件主体的磁铁按压旋转件主体的力均匀化这点。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转子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在磁铁与埋设磁铁的孔部的壁面之间均匀地填充填充材料。专利文献3公开了马达的旋转件。该旋转件将旋转件的铁芯、永久磁铁以及框架牢固地一体化。专利文献4公开了旋转件。该旋转件具有在固定件的外周围将多个磁铁排列为环状的框架。专利文献5公开的结构是在旋转件主体的收容孔配置永久磁铁。此外,专利文献5公开的结构是在形成于磁铁与旋转件主体之间的狭缝配置树脂和螺旋弹簧。专利文献6公开转子。该转子缓和在转子插槽的角部产生的离心力引起的应力集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38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385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397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47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359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136008号公报

在埋入有磁铁的旋转件旋转时,磁铁受到向从旋转轴线分离的方向作用的离心力的影响。离心力作用的磁铁由旋转件支承。因此在旋转件产生与离心力对应的负荷。若马达的输出变大,则离心力也变大。其结果,由旋转件的机械强度来决定旋转件能够负担的离心力的大小。即,由旋转件的机械强度来决定马达输出的上限。

发明内容

本公开说明能够实现提高马达输出的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埋入永久磁铁型的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具备:旋转轴;旋转件,其与旋转轴一起旋转;以及固定件,其包括以包围旋转件的方式配置的导线。旋转件具有:旋转件主体,其固定于旋转轴;磁铁,其包括与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交叉的磁铁主面和磁铁背面、将磁铁主面以及磁铁背面连结的磁铁侧面,且安装于旋转件主体;树脂件,其填充于磁铁与旋转件主体之间。旋转件主体具有与磁铁侧面相面对的主体侧面。主体侧面包括:第一主体侧面部,其与磁铁侧面的距离恒定;和第二主体侧面部,其包括与磁铁侧面的距离增大的部分。树脂件包括:填充于磁铁侧面与第一主体侧面部之间的第一树脂部、和填充于磁铁侧面与第二主体侧面部之间的第二树脂部。

根据本公开,提供能够实现提高马达输出的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IPM马达的电动增压器的剖视图。

图2是将转子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将转子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4是将插槽侧面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图5的(a)部是表示插槽背面的位置的立体图。图5的(b)部是将插槽背面的表面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的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埋入永久磁铁型的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具备:旋转轴;旋转件,其与旋转轴一起旋转;以及固定件,其包括以包围旋转件的方式配置的导线。旋转件具有:旋转件主体,其固定于旋转轴;磁铁,其包括与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交叉的磁铁主面和磁铁背面、将磁铁主面以及磁铁背面连结的磁铁侧面,且安装于旋转件主体;树脂件,其填充于磁铁与旋转件主体之间。旋转件主体具有与磁铁侧面相面对的主体侧面。主体侧面包括:第一主体侧面部,其与磁铁侧面的距离恒定;和第二主体侧面部,其包括与磁铁侧面的距离增大的部分。树脂件包括:填充于磁铁侧面与第一主体侧面部之间的第一树脂部、和填充于磁铁侧面与第二主体侧面部之间的第二树脂部。

当离心力造成的载荷作用于旋转件主体时,在主体背面与主体侧面之间的角部产生弯曲引起的应力升高的部分。此时,使磁铁的离心载荷作用于比角部靠内侧处。其结果,能够减少在主体背面与主体侧面之间的角部产生的应力。因此,上述马达将磁铁侧面经由第一树脂部固定于第一主体侧面。此外,上述马达将磁铁侧面经由第二树脂部固定于第二主体侧面。根据该结构,形成有将角部所负担的载荷向主体侧面传递的路径(负载通路)。因此减少主体背面与主体侧面之间的角部所负担的载荷。其结果,能够提高旋转件主体能够允许的离心力的极限值。因此也能够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在一个方式中,可以是磁铁背面比磁铁主面从旋转轴线分离。旋转件主体可以包括:主体主面,其与磁铁主面相面对;和主体背面,其与磁铁背面相面对。第一主体侧面部也可以与主体主面连续。第二主体侧面部也可以与主体背面连续。根据该结构,能够相对于主体侧面更适宜地传递载荷。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件主体能够允许的离心力的极限值。其结果,也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在一个方式中,树脂件也可以包括填充于磁铁背面与主体背面之间的第三树脂部。根据该结构,磁铁背面不相对于主体背面直接相接。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于主体背面所具有的凹凸,造成载荷相对于磁铁背面集中地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离心力的极限值。其结果,也进一步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在一个方式中,旋转件主体也可以包括将主体背面连结于第二主体侧面部的曲面部。根据该结构,在容易产生应力升高的部分的主体背面与第二主体侧面部之间的角部设置曲面部。根据该曲面部,减少应力集中的程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在一个方式中,磁铁主面也可以与主体主面接触。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磁铁在进行了磁化的状态下,安装于旋转件主体。

在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在磁铁侧面的法线的方向上,从第一主体侧面部至旋转件主体的外周面的长度比从第二主体侧面部至旋转件主体的外周面的长度长。根据该结构,在第一主体侧面部处能够负担的载荷变大。因此进一步提高离心力的极限值。其结果,也进一步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在一个方式中,磁铁也可以围绕旋转轴线以等间隔配置。根据该结构,也能够适宜地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以下称为“IPM马达1”)应用于电动增压器100。IPM马达1不在增压器中的所谓的涡轮增压器中使用。IPM马达1应用于机械增压器。电动增压器100例如应用于车辆和船舶的内燃机。电动增压器100具备压缩机7。电动增压器100通过转子13(旋转件)与定子14(固定件)的相互作用而使压缩机叶轮8旋转。其结果,电动增压器100通过压缩空气等流体而产生压缩空气。

电动增压器100具备旋转轴12和压缩机叶轮8。旋转轴12在壳体2的内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旋转轴12设置于壳体2的内部。旋转轴12的两端被两个轴承15支承。轴承15压入于旋转轴12。轴承15将旋转轴1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壳体2旋转。轴承15分别设置于旋转轴12的前端部12a的附近和基端部的附近。根据该结构,旋转轴12被轴承15双支承。轴承15例如是润滑脂润滑式的径向球轴承。轴承15也可以是深沟球轴承。另外,轴承15也可以是止推球轴承。旋转轴12能够以直线状的旋转轴线A为中心旋转。压缩机叶轮8安装于旋转轴12的前端部12a。

壳体2具备马达壳体3和基座壳体4。马达壳体3收纳转子13和定子14。基座壳体4将马达壳体3的另一端侧(图示右侧)的开口封闭。压缩机壳体6包括吸入口9、涡旋部10以及排出口11。

转子13固定于旋转轴12的轴向的中央部。转子13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磁石22。定子14以包围转子13的方式固定于马达壳体3的内表面。定子14包括卷绕的导线部14a(导线)。

交流电流通过导线部14a在定子14流动。其结果,产生转子13与定子14的相互作用。通过该相互作用,旋转轴12与压缩机叶轮8成为一体并旋转。若压缩机叶轮8旋转,则压缩机叶轮8通过吸入口9吸入外部的空气。吸入的空气通过涡旋部10被压缩。之后,压缩后的空气从排出口11排出。从排出口11排出的压缩空气向内燃机供给。

压缩机叶轮8包括凸起部8a、轮毂8b以及叶片8c。圆筒状的凸起部8a围绕旋转轴12的旋转轴线A配置。凸起部8a供旋转轴12贯通。轮毂8b与凸起部8a连接。轮毂8b沿旋转轴12(旋转轴线A)的径向延伸。叶片8c从凸起部8a和轮毂8b沿径向和旋转轴线A方向的一端侧(图示左侧)突出。

以下,对本公开的IPM马达1进行详细地说明。IPM马达1(内置永磁体马达:IPM马达)是旋转磁场型的同步马达。IPM马达1构成为具备上述的旋转轴12、转子13以及定子14。

图2是转子13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转子13具有转子主体21(旋转件主体)、四个磁石22(磁铁)、以及四个树脂件23。即,IPM马达1是四极。在转子主体21通过树脂件23固定有磁石22。因此,树脂件23是粘接剂。作为树脂件23,例如也可以使用环氧类或者酚醛系的成型树脂。磁石22呈沿旋转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磁石22的沿着径轴线R的长度相对于沿着旋转轴线A的长度而言较短。磁石22的沿着径轴线R的长度是指磁石22的厚度。径轴线R是指与旋转轴线A正交的轴线。即,径轴线R与直径(或者半径)一致。

转子主体21呈沿旋转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圆柱状。转子主体21构成为在其厚度方向层叠有多个磁芯24。磁芯24例如由电磁钢板构成。

图3是转子13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转子主体21具有一个旋转轴孔26和四个插槽27。在旋转轴孔26固定有旋转轴12。插槽27绕旋转轴线A以等间隔(90°)设置。例如,也可以说插槽27以包围旋转轴12的方式配置为正方形。在作为贯通孔的插槽27埋入有磁石22。若从旋转轴线A的方向俯视观察转子主体21,则插槽27呈矩形状。可以说插槽27的形状与磁石22的外形形状大体对应。但是插槽27的形状严格来说与磁石22的外形形状不一致。即,在插槽27的壁面与磁石22的表面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该间隙根据后述的理由而有意地设置。

矩形状的孔亦即插槽27被四个面包围。插槽27是由插槽主面28(主体主面)、插槽背面29(主体背面)、以及一对插槽侧面31(主体侧面)规定的空间。插槽主面28相对于径轴线R交叉。插槽主面28的法线与径轴线R一致。插槽主面28的法线朝向转子主体21的外周面21a。插槽背面29与插槽主面28相同地相对于径轴线R交叉。插槽主面28的法线沿着径轴线R。插槽背面29的法线朝向旋转轴12。插槽背面29相对于插槽主面28平行。插槽背面29是与插槽主面28相反侧的面。插槽背面29相对于插槽主面28相面对。插槽背面29并非单纯的平面。插槽背面29的更详细的形状详见后述。

插槽侧面31将插槽主面28连结于插槽背面29。一对插槽侧面31相互面对。插槽侧面31与插槽主面28正交。插槽侧面31与插槽背面29也正交。插槽侧面31与插槽背面29相同地并非单纯的平面。插槽侧面31的更详细的形状详见后述。

磁石22具有:磁石主面32(磁铁主面)、磁石背面33(磁铁背面)、以及一对磁石侧面34(磁铁侧面)。磁石主面32相对于径轴线R交叉。磁石主面32的法线沿着径轴线R。磁石主面32的法线朝向旋转轴12。因此磁石主面32与插槽主面28相面对。

磁石背面33与磁石主面32相同地相对于径轴线R交叉。磁石主面32的法线与径轴线R一致。磁石背面33的法线朝向转子主体21的外周面21a。因此,磁石背面33与插槽背面29相面对。磁石背面33相对于磁石主面32平行。磁石背面33是与磁石主面32相反侧的面。换而言之,从旋转轴12到磁石背面33的距离大于从旋转轴12到磁石主面32的距离。

磁石侧面34将磁石主面32连结于磁石背面33。磁石侧面34与磁石主面32正交。磁石侧面34与磁石背面33也正交。磁石侧面34与插槽侧面31相面对。磁石侧面34的沿着径轴线R的长度是磁石22的厚度。磁石22的厚度小于磁石22的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的长度。

磁石22在插入插槽27时是已经被磁化的状态。磁石22在埋入到插槽27的状态下,沿着与旋转轴线A正交的方向形成有磁极。第一磁石22的磁石主面32是N极。第一磁石22的磁石背面33是S极。与第一磁石22相邻的第二磁石22的磁石主面32是S极。第二磁石22的磁石背面33是N极。

根据这样的配置,由相互相邻的磁石22形成封闭的磁通。其结果,磁石22彼此相互吸引。通过该相互吸引的力,将磁石主面32相对于插槽主面28挤压。其结果,若将磁化完毕的磁石22插入插槽27,则磁石主面32与插槽主面28直接接触。其结果,在磁石主面32与插槽主面28之间不形成实质的间隙。在磁石主面32与插槽主面28的接触中,不将由于磁石主面32和插槽主面28的表面粗糙度而产生的微小的空间作为间隙看待。在磁石22与转子主体21之间产生的间隙产生于磁石背面33与插槽背面29之间、和磁石侧面34与插槽侧面31之间。

一边参照图4、一边对插槽27的形状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4是图3的S部的放大图。

插槽27具有四个角部。四个角部中的两个角部C1构成用于提高IPM马达1的输出的形状。具体而言,在插槽背面29与插槽侧面31之间的角部C1设置有用于使输出提高的形状。另外,在插槽主面28与插槽侧面31之间的角部C2设置有所谓的圆角。

如上述的那样,插槽侧面31与磁石侧面34相面对。在插槽侧面31与磁石侧面34之间填充有树脂件23。磁石侧面34是大致平坦的平面。插槽侧面31具有第一平面部31a(第一主体侧面部)、斜面部31b(第二主体侧面部)、以及第一连结面部31c。第一平面部31a与插槽主面28连续。第一连结面部31c与插槽背面29连续。斜面部31b设置于第一平面部31a与第一连结面部31c之间。

平面状的第一平面部31a相对于径轴线R平行。从一方的第一平面部31a到另一方的第一平面部31a的距离比从一方磁石侧面34到另一方的磁石侧面34的长度略长。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磁石侧面34与第一平面部31a之间设置间隙。一对第一平面部31a也可以作为在将磁石22插入插槽27时的定位件而发挥功能。平坦的磁石侧面34与平坦的第一平面部31a之间的距离恒定。其结果,填充于磁石侧面34与第一平面部31a之间的第一侧面树脂部23a(第一树脂部)具有恒定的厚度。第一平面部31a的长度例如是磁石22的厚度的一半(1/2)左右。

斜面部31b相对于径轴线R倾斜。具体而言,沿着从插槽主面28朝向插槽背面29的方向,从磁石侧面34到斜面部31b的距离增大。斜面部31b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即,只要从磁石侧面34到斜面部31b的距离增大即可。其结果,填充于磁石侧面34与斜面部31b之间的第二侧面树脂部23b(第二树脂部)的厚度沿着从插槽主面28朝向插槽背面29的方向变化。具体而言,第二侧面树脂部23b其厚度沿着从插槽主面28朝向插槽背面29的方向增加。

第一连结面部31c可以从在斜面部31b中与磁石侧面34的距离最大的位置开始。第一连结面部31c与斜面部31b相同地相对于径轴线R倾斜。但是对于第一连结面部31c而言,与斜面部31b相反地沿着从插槽主面28朝向插槽背面29的方向,从磁石侧面34到斜面部31b的距离减小。其结果,填充于磁石侧面34与第一连结面部31c之间的第三侧面树脂部23c的厚度沿着从插槽主面28朝向插槽背面29的方向而变化。具体而言,对于第三侧面树脂部23c而言,沿着从插槽主面28朝向插槽背面29的方向,其厚度减小。另外第一连结面部31c也可以代替曲面而为平面。

插槽背面29包括第二连结面部29a和第二平面部29b。第二连结面部29a与插槽侧面31连续。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面部29a与第一连结面部31c连续。因此,角部C1也可以由第一连结面部31c和第二连结面部29a形成。在角部C1除了第一连结面部31c和第二连结面部29a以外,也可以包括斜面部31b。第二连结面部29a是曲面。第二连结面部29a将第一连结面部31c与第二平面部29b连结。其结果,填充于磁石背面33与第二连结面部29a之间的第一背面树脂部23d的厚度变化。具体而言,第一背面树脂部23d的厚度减小。

平面状的第二平面部29b相对于径轴线R正交。从第二平面部29b到插槽主面28的距离比磁石22的厚度略长。磁石22的厚度是从磁石主面32到磁石背面33的长度。其结果,能够在磁石背面33与第二平面部29b之间设置间隙。从平坦的第二平面部29b至平坦的磁石背面33的距离大致恒定。其结果,填充于磁石侧面34与第二平面部29b之间的第二背面树脂部23e(第三树脂部)具有恒定的厚度。

如上述的那样,树脂件23具有第一侧面树脂部23a、第二侧面树脂部23b、第三侧面树脂部23c、第一背面树脂部23d以及第二背面树脂部23e。这些树脂部成为一体而构成树脂件23。而且,第一侧面树脂部23a、第二侧面树脂部23b、第三侧面树脂部23c、第一背面树脂部23d、第二背面树脂部23e相对于各自相接的面粘接。例如,第一侧面树脂部23a相对于磁石侧面34不滑动。同样第一侧面树脂部23a相对于第一平面部31a不滑动。

对由IPM马达1起到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IPM马达1通过以下说明的三个作用,使马达的输出(例如转速)提高。另外,IPM马达1所起到的效果并非需要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作用的全部。IPM马达1所起到的效果只要至少起到第一作用即实现。在起到第一作用的基础上,起到第二作用和第三作用,由此能够进一步使马达的输出提高。

〔第一作用〕

若转子13旋转,则对磁石22作用离心力F1。离心力F1将磁石22朝插槽背面29的方向挤压。在此,本公开的转子主体21使对抗该离心力F1的反作用力F2产生。例如,若假定磁石22向插槽背面29被挤压,则对抗该挤压的反作用力F2在桥36产生。桥36是插槽侧面31与转子主体21的外周面21a之间的区域。若在该区域配置有磁性材料,则容易形成磁路。因此,会在磁石背面33与磁石主面32之间形成磁路。其结果,到达定子14的磁通减少,因而降低马达的效率。因此减小桥36的面积(或者宽度)而难以形成磁路。其结果,使更多的磁通到达定子14。即,桥36是磁通屏障。另一方面,若桥36的面积(或者宽度)减小,则存在机械强度降低的趋势。因此,若借助桥36成为负担离心力的结构,则会抑制能够负担的力的极限值。其结果,难以使马达的输出(例如转速)提高。

因此,本公开的转子13具有使比桥36壁厚的部分负担与离心力F1对置的力的结构。具体而言,转子13具有在比桥36靠近旋转轴线A的区域负担与离心力F1对置的力F4的结构。具体而言,比桥36靠近旋转轴线A的区域是指第一平面部31a与外周面21a之间的区域。

在此,假定对磁石22作用了离心力F1的状态。磁石22的磁石背面33和磁石侧面34被树脂件23束缚。另一方面,磁石主面32仅因磁石22彼此的磁力而与插槽主面28相接。因此磁石主面32相对于插槽主面28不被束缚。

若作用离心力F1,则在插槽背面29产生反作用力F2。若假定插槽侧面31为固定端,则假定以插槽27的角部C1为中央的弯曲梁。其结果,产生弯曲应力F3。因此在插槽27中的曲面部25的附近产生猛烈的应力的峰值。

发明人们专心研究,结果获得只要减少该弯曲变形,即能够减少在插槽背面29与插槽侧面31之间的角部C1产生的反作用力F2的设想。因此,为了减少弯曲变形,将磁石侧面34经由第一侧面树脂部23a固定于第一平面部31a,并且将磁石侧面34经由第二侧面树脂部23b固定于斜面部31b。根据该结构,形成将载荷向插槽侧面31传递的路径。换而言之,形成将载荷向第一平面部31a和斜面部31b传递的负载通路。具体而言,磁石22在欲弯曲变形时,在磁石侧面34产生朝向从插槽侧面31分离的方向的移动。妨碍磁石侧面34的分离的力F4在转子主体21产生。因此,在插槽背面29与插槽侧面31之间的角部C1处负担的载荷减少。能够提高转子主体21能够允许的离心力F1的极限值。其结果,也能够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换而言之,IPM马达1的转子主体21通过不使磁石22的离心载荷作用于转子主体21的外周侧的效果、和将磁石22作为刚性构件并限制其弯曲变形的效果,来提高转子主体21能够允许的离心力F1的极限值。

〔第二作用〕

然而,如图5的(a)部和图5的(b)部所示,存在在将插槽背面29放大观察时,再插槽背面29存在微小的凹凸的情况。转子主体21层叠多个磁芯24。因此存在由于磁芯24的尺寸误差和组装误差,造成在插槽背面29产生微小的凹凸的可能性。假设离心力作用于磁石22,磁石22直接被挤压到插槽背面29。由此磁石背面33产生磁芯24抵接的部位和不抵接的部位。其结果,应力集中在磁芯24抵接的部位。存在由于应力相对于磁石22集中地作用而造成限制马达的输出的可能性。

因此,树脂件23包括填充于磁石背面33与插槽背面29之间的第二背面树脂部23e。根据该结构,磁石背面33不会相对于插槽背面29直接相接。具体而言,插槽背面29的凹凸由第三侧面树脂部23c吸收。其结果,在对磁石22作用了离心力时,磁石背面33朝向第三侧面树脂部23c均衡地挤压。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插槽背面29中的第二平面部29b的表面粗糙度,造成载荷相对于磁石背面33集中地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离心力的极限值,因此也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第三作用〕

在第一作用的说明中,对能够在磁石背面33与磁石侧面34的角部C1产生反作用力F2进行了叙述。因此IPM马达1的转子主体21包括设置于该角部C1的曲面部25(参照图4)。该曲面部25由第一连结面部31c和第二连结面部29a构成。根据该结构,在容易产生应力提高的部分的插槽背面29与插槽侧面31之间的角部C1设置曲面部25。根据曲面部25,减少应力集中的程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马达输出的极限值。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IPM马达1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IPM马达(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2…壳体;3…马达壳体;4…基座壳体;6…压缩机壳体;7…压缩机;8…压缩机叶轮;8a…凸起部;8b…轮毂;8c…叶片;9…吸入口;10…涡旋部;11…排出口;12…旋转轴;12a…前端部;13…转子(旋转件);14…定子(固定件);14a…导线部(导线);15…轴承;21…转子主体(旋转件主体);21a…外周面;22…磁石(磁铁);23…树脂件;23a…第一侧面树脂部(第一树脂部);23b…第二侧面树脂部(第二树脂部);23c…第三侧面树脂部;23d…第一背面树脂部;23e…第二背面树脂部(第三树脂部);24…磁芯;25…曲面部;26…旋转轴孔;27…插槽;28…插槽主面(主体主面);29…插槽背面(主体背面);29a…第二连结面部;29b…第二平面部;31…插槽侧面(主体侧面);31a…第一平面部(第一主体侧面部);31b…斜面部(第二主体侧面部);31c…第一连结面部;32…磁石主面(磁铁主面);33…磁石背面(磁铁背面);34…磁石侧面(磁铁侧面);36…桥;100…电动增压器;A…旋转轴线;C1…角部;C2…角部;F1…离心力;F2…反作用力;F3…弯曲应力;F4…力;R…径轴线。

相关技术
  • 增压器用埋入永久磁铁型马达
  • 永久磁铁埋入型马达的转子及鼓风机和压缩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38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