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送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暖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0:48


送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暖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暖器长距离送风风道大多没有分流,导致长距离送风后,出风口风流不均匀,有的区域有风,有的区域没有风,出风均匀性较差。消费者在使用时体验较差;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发热体表面温度不均匀,有风区域温度低,没风区域温度高,导致发热体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送风装置的送风风道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风道部件,风道部件具有送风风道、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送风风道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送风风道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均与送风风道相连通,风道进口设置在送风风道的第一端;至少两个分隔板,设置在送风风道内且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将送风风道在第一预设方向上分隔为多个风道段;风道段的一端与风道进口相连通,风道段的另一端与风道出口相连通;由送风风道的第一端至送风风道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分隔板沿第二预设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大;分隔板为弧形板;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分隔板的凹陷侧朝向送风风道的第一端设置。

进一步地,送风风道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风道出口设置在送风风道的第三端;送风风道的第四端具有第一风道壁;分隔板的第一端设置在风道出口处,分隔板的第二端朝向第一风道壁延伸;分隔板的第二端与第一风道壁之间的间距为X;沿第一预设方向,各个分隔板与风道进口之间的间距为Y;其中,X=m/Y;m为常数。

进一步地,由送风风道的第一端至送风风道的第二端的方向上,至少两个分隔板的板面的半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沿第一预设方向,各个分隔板与风道进口之间的间距为Y;各个分隔板的板面的半径为R;其中,R=Y/n,n为常数。

进一步地,送风装置具有送风口,送风口和风道出口相连通;送风装置还包括:发热体,设置在风道出口和送风口之间,以使由风道出口吹出的气体经过发热体后由送风口送出。

进一步地,送风装置还包括:安装部件,安装部件具有流通通道,安装部件的一端与风道部件连接,流通通道与风道出口相连通;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形成与流通通道相连通的送风口;发热体与安装部件连接且设置在流通通道内;风道出口具有与其垂直的第一垂线,流通通道的至少部分通道与第一垂线相倾斜设置,以使安装部件对风道出口流出的气体进行部分或全部换向。

进一步地,安装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由风道出口延伸至送风口,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弧形板。

进一步地,预设夹角为0度至180度。

进一步地,预设夹角为90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包括送风装置,其中,送风装置为上述的送风装置。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适用于暖风器。该送风装置包括风道部件,风道部件的送风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分隔板,至少两个分隔板在送风风道内且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将送风风道在第一预设方向上分隔为多个风道段;风道段的一端与风道进口相连通,风道段的另一端与风道出口相连通;由送风风道的第一端至送风风道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分隔板沿第二预设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大,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每个风道段内都有风流,将风流均匀分布;并且,分隔板为弧形板,该弧形板起到对风流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确保风流均匀分布;该送风装置使得风道出口均匀出风,进而使得出风均匀分布在暖风器的发热体上,使发热体均匀散热,避免了发热体局部散热不及时影响发热体寿命的问题,提高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送封装置吹出的热风分散均匀性好,消费者在使用时,可以提高消费者感温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风道部件和安装部件的拆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的拆除风道盖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风道部件;11、送风风道;111、风道段;12、风道进口;13、风道出口;14、第一风道壁;15、安装腔;16、风道主体;17、风道盖;20、分隔板;30、送风口;40、发热体;50、安装部件;51、流通通道;52、第一挡板;53、第二挡板;54、第一安装板;55、第二安装板;60、进风口;70、风叶;80、电机;90、防松垫片;10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6,送风装置包括:风道部件10,风道部件10具有送风风道11、风道进口12和风道出口13,送风风道11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送风风道11沿第一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风道进口12和风道出口13均与送风风道11相连通,风道进口12设置在送风风道11的第一端;至少两个分隔板20,设置在送风风道11内且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将送风风道11在第一预设方向上分隔为多个风道段111;风道段111的一端与风道进口12相连通,风道段111的另一端与风道出口13相连通;由送风风道11的第一端至送风风道1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分隔板20沿第二预设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大;分隔板20为弧形板;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适用于暖风器。该送风装置包括风道部件10,风道部件10的送风风道1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分隔板20,至少两个分隔板20在送风风道11内且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将送风风道11在第一预设方向上分隔为多个风道段111;风道段111的一端与风道进口12相连通,风道段111的另一端与风道出口13相连通;由送风风道11的第一端至送风风道1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分隔板20沿第二预设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大,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每个风道段内都有风流,将风流均匀分布;并且,分隔板20为弧形板,该弧形板起到对风流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确保风流均匀分布;该送风装置使得风道出口13均匀出风,进而使得出风均匀分布在暖风器的发热体上,使发热体均匀散热,避免了发热体局部散热不及时影响发热体寿命的问题,提高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送封装置吹出的热风分散均匀性好,消费者在使用时,可以提高消费者感温的舒适性。

具体地,第一预设方向为图6中的a方向,第二预设方向为图6中的b方向。

具体地,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夹角为0度至18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预设夹角可以为90度。这样的设置实现了送风风道均匀送风。

具体地,预设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如60度至90度中的任意一个角度。这样的设置较好的保证了送风风道出风的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20的凹陷侧朝向送风风道11的第一端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将由风道进口进入的气体导流至风道出口。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送风风道11沿第二预设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风道出口13设置在送风风道11的第三端;送风风道11的第四端具有第一风道壁14;分隔板20的第一端设置在风道出口13处,分隔板20的第二端朝向第一风道壁14延伸;分隔板20的第二端与第一风道壁14之间的间距为X;沿第一预设方向,各个分隔板20与风道进口12之间的间距为Y;其中,X=m/Y;m为常数。具体地,X和Y成反比,Y值越小,X越大;Y值越大,X越小。这样的设置便于确保每个风道段内都有风流,将风流均匀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分隔板20的第二端与第一风道壁14之间的间距为X是指分隔板20的第二端与第一风道壁14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各个分隔板20与风道进口12之间的间距Y可以为分隔板20的任意位置与风道进口12之间的间距,但需要保证每一个分隔板20选取的位置是相同的,以保证在同一个基准下测量Y值;例如,测量每一个分隔板20的第一端与风道进口12之间的间距,以得到Y值,或者,测量每一个分隔板20的第二端与风道进口12之间的间距,以得到Y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送风风道11的第一端至送风风道1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至少两个分隔板20的板面的半径逐渐增大。这样的设置起到导流作用,且确保风道出口的风流均匀分布。其中,分隔板20的板面的半径也为分隔板20的弧形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预设方向,各个分隔板20与风道进口12之间的间距为Y;各个分隔板20的板面的半径为R;其中,R=Y/n,n为常数。具体地,Y和R成正比,Y越大,R值越大;Y越小,R值越小。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具有送风口30,送风口30和风道出口13相连通;送风装置还包括:发热体40,设置在风道出口13和送风口30之间,以使由风道出口13吹出的气体经过发热体40后由送风口30送出。这样的设置可以对由风道出口13吹出的气体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还包括:安装部件50,安装部件50具有流通通道51,安装部件50的一端与风道部件10连接,流通通道51与风道出口13相连通;安装部件50的另一端形成与流通通道51相连通的送风口30;发热体40与安装部件50连接且设置在流通通道51内;风道出口13具有与其垂直的第一垂线,流通通道51的至少部分通道与第一垂线相倾斜设置,以使安装部件50对风道出口13流出的气体进行部分或全部换向。具体地,风流经过风叶甩出后,经过多个风道段换向,再经过流通通道51进行第二次换向。其中,送风口30靠近地面,二次换向使得从脚往上取暖送风,达到全身取暖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口30具有与其垂直的第二垂线,第一垂线与第二垂线相倾斜设置。具体地,第一垂线与第二垂线相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件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53,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53均由风道出口13延伸至送风口30,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53均为弧形板。这样的设置起到了对风流的导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件5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54和第二安装板55,第一安装板54、第二安装板55、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53共同围成流通通道51;第一安装板54的一端与第一挡板52连接,第一安装板54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53连接;第二安装板55的一端与第一挡板52连接,第二安装板55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53连接;其中,发热体40与第一安装板54连接;或者,发热体40与第二安装板55连接;或者,发热体40与第一安装板54和第二安装板55均连接。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发热体40的安装固定。

具体地,第一安装板54、第二安装板55、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53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这样的设置安装可靠,便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具有进风口60,风道部件10还具有安装腔15,风道进口12通过安装腔15与进风口60相连通;送风装置还包括:风叶70,风叶70与风道部件10连接且设置在安装腔15内。这样的设置可以将外部的气体送至送风风道内。

具体地,风叶70为离心风叶或者贯流风叶。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还包括电机80,电机80设置于风道部件10,电机80与风叶70连接,以带动风叶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部件10包括风道主体16和风道盖17,风道主体16具有送风风道11和安装腔15,风道盖17盖设在风道主体16上。

具体装配时,放置风道主体16,将电机80装配在风道主体16内对应的位置,用4颗螺钉将电机固定在风道主体16上;将风叶70固定在电机80的电机轴上,用防松垫片90和螺母100将风叶70固定在电机轴上;将风道盖17扣合在风道主体16上,用2颗螺钉固定在风道主体16上;风道部件组装完成。放置第一挡板52;将第一安装板54固定在第一挡板52上,用2颗螺钉固定;将发热体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板54,取第二安装板55,将发热体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安装板55;将第二安装板55固定在第一挡板52上,用2颗螺钉固定;取第二挡板53,将第二挡板53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板54和第二安装板55上,用4颗螺钉固定;发热体和安装部件50组装完成。将安装部件50和风道部件10对接组装,用6颗螺钉固定,整个送风装置组装完毕。

具体地,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冷风从进风口60进入,风叶70在电机80的带动下,冷风被风叶70摔进带入送风风道11,风流被若干风道段分割成若干股小的风流,这里风流被送风风道11第一次换向,确保每个风道段内都有风流,将风流均匀分布。被分割成若干股细小的风流通过送风风道11后,进入流通通道51,这里风流被第二次换向,当冷风穿过发热体后,冷风被加热后,从出风口流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包括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送风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阶梯状多风道段的送风装置,根据风叶的吹风的风流特征,将送风风道分成若干个阶梯状不均匀的风道段,这样就能将风叶吹出的风均匀分布,作用在发热体上,使发热体均匀散热,避免了发热体局部散热不及时影响发热体寿命,提高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本申请吹出的热风,分散均匀性好,消费者在使用时,可以提高消费者感温的舒适性。

本申请解决了如下的问题:通过阶梯状的风道段,将风叶吹出的集中风流,分散成若干股均匀的风流,解决了由于风流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发热体寿命短的问题,提升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还解决了由于风流的不均匀性引起的送风口吹出的热风不均匀性,消费者使用时感觉不舒适的问题,提高消费者感温的舒适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适用于暖风器。该送风装置包括风道部件10,风道部件10的送风风道1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分隔板20,至少两个分隔板20在送风风道11内且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将送风风道11在第一预设方向上分隔为多个风道段111;风道段111的一端与风道进口12相连通,风道段111的另一端与风道出口13相连通;由送风风道11的第一端至送风风道1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分隔板20沿第二预设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大,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每个风道段内都有风流,将风流均匀分布;并且,分隔板20为弧形板,该弧形板起到对风流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确保风流均匀分布;该送风装置使得风道出口13均匀出风,进而使得出风均匀分布在暖风器的发热体上,使发热体均匀散热,避免了发热体局部散热不及时影响发热体寿命的问题,提高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送封装置吹出的热风分散均匀性好,消费者在使用时,可以提高消费者感温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送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暖器
  • 送风装置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