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9:16


一种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脂肪酸依据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分为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为2-6的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缩写为SCFA)、中链脂肪酸(碳原子数为8-12的脂肪酸,Medium-chainfatty acids,缩写为MCFA)、长链脂肪酸(碳原子数大于12的脂肪酸,Long-chain fattyacids,缩写为LCFA),依据机体能否自行合成分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缩写为EFA)、非必需脂肪酸(Non-essential fatty acids,缩写为NEFA)。

油脂为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依据油脂甘油骨架分子上连接的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分为长碳链油脂(Long-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LCT)、中长碳链油脂(Medium andLong-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LCT)、中碳链油脂(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短碳链油脂(Short-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SCT)。

油脂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六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油脂的单位产能量(9kcal)是其他两种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4kcal)、蛋白质(4kcal)的2.25倍。因绝大部分油脂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若长期缺食油脂、会导致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

天然食用油脂绝大部分是长碳链脂肪酸含量达95%(w/w)以上的长碳链油脂,如大豆油、棕榈油、花生油、菜籽油、猪油、玉米油、米糠油、茶籽油、橄榄油、可可脂等。中碳链脂肪酸含量达50%以上的中长碳链油脂只有椰子油(约含辛酸7.5%、癸酸7.0%、月桂酸48.0%)、棕榈仁油(约含辛酸3.9%、癸酸5.0%、月桂酸47.5%)、山苍籽核仁油(约含癸酸15.8%、月桂酸71.6%),中碳链脂肪酸含量达95%w/w以上的中碳链油脂只有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的樟树籽仁油(约含辛酸0.4%、癸酸61.2%、月桂酸35.9%),短碳链脂肪酸含量大于1%的油脂只有通过发酵牛乳生产的牛酪脂。

国内外有关长碳链油脂和长碳链脂肪酸的研究报道表明,长碳链油脂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在体内被吸收、转运、存储。长碳链脂肪酸在细胞内的转运和代谢产能需依赖肉毒碱-酰基肉毒碱转移酶系统,其分子量较大、血液中溶解度较小、半衰期较长、代谢和清除较慢而不完全。体内多余的长碳链脂肪酸易于再酯化为长碳链甘油酯而积蓄于血液、肝脏、脂肪等组织内,影响肝、肾、肺等脏器功能,进而引发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长期过量摄入富含长碳链油脂的高能食物是引发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有关中碳链油脂和中碳链脂肪酸的研究报道表明,中碳链油脂所含中碳链脂肪酸有辛酸(Caprylic acid,缩写为C)、癸酸(Capric acid,缩写为Ca)、月桂酸(Lauricacid,缩写为La)三种。中碳链油脂是以游离中碳链脂肪酸的形式在体内被吸收、转运、代谢。中碳链脂肪酸分子量小、血液中溶解度大、半衰期短,体内转运不需依赖肉毒碱-酰基肉毒碱转移酶系统,可直接进入细胞和线粒体进行氧化产能,体内代谢和产能速度快,血液中清除速度也快且完全。中碳链脂肪酸在体内不易再酯化,对肝、肾、肺等脏器影响小,不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不加深黄疸,节省蛋白质(节氮)作用比长碳链脂肪酸更显著。中碳链油脂具有快速补充体内能量、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作用。但中碳链脂肪酸不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也不能在体内转化为功能脂肪酸,无法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必需脂肪酸和功能脂肪酸。

国内外至今还是以辛酸和癸酸含量低于15%(w/w)的椰子油、棕榈仁油为原料,经水解、分离、酯化而生产可快速补充体内能量、的辛酸癸酸类中碳链油脂产品,其所含中碳链脂肪酸只有辛酸(含量约为51%,w/w)和癸酸(含量约为49%,w/w),其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以樟树籽仁油为主要原料、以辛酸为辅助原料,通过二元酯交换、重组樟树籽仁油甘油骨架分子上的脂肪酸,构建一种显著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快速补充体内能量、凝固点低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由樟树籽仁油与辛酸进行二元酯交换而构成。

本发明所述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脂肪酸以质量计,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为0.3~0.6。优选的,所述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为0.5。

本发明所述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脂肪酸以质量计,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辛酸、癸酸、月桂酸含量分别为22.92%~43.29%、50.39%~60.73%、6.32%~16.35%;优选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辛酸、癸酸、月桂酸含量分别为31.90%、57.57%、10.53%。

本发明所述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凝固点不高于0℃;优选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凝固点不高于-3.2℃。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制备方法,以樟树籽仁油为主要原料、以辛酸为辅助原料,通过二元酯交换重组樟树籽仁油甘油骨架分子上的脂肪酸,得到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适宜温度及搅拌强度下,使樟树籽仁油与辛酸直接进行二元酯交换,重组樟树籽仁油甘油骨架分子上的脂肪酸,测定反应物中月桂酸含量≤20%时,将其作为酯交换反应完成的指标;分离出二元酯交换催化剂、以备重复使用,分离出月桂酸等游离脂肪酸,得到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

所述的脂肪酶为脂肪酶Lipozyme RM IM、脂肪酶Lipozyme TL IM、脂肪酶Novozyme 435或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优选的,脂肪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

所述的脂肪酶的加入量按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为5~25%,二元酯交换反应温度25~45℃,二元酯交换反应时间1~6h。优选的,所述脂肪酶的加入量按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为10%,酯交换反应温度40℃,酯交换反应时间4h。

本发明所述的樟树籽仁油也可以用与樟树籽仁油脂肪酸组成相同的油脂或混合油脂替代。

本发明人团队研究发现:三种中碳链脂肪酸都有改善肥胖大鼠体内脂代谢的作用,但其作用效果上有所差异。在甘油三酯代谢方面,辛酸、癸酸和月桂酸均可抑制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甘油三脂的合成、增加甘油三酯的分解,同时可增加线粒体的生物合成而加速转运脂肪酸至线粒体内、增加线粒体内脂肪酸的β氧化。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中碳链脂肪酸改善甘油三酯代谢的效应越显著。在胆固醇代谢方面,三种中碳链脂肪酸均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提高肝脏中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速率、增加肠道中胆汁酸的分泌,但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其作用效果显著降低。辛酸、癸酸均可增加胆固醇逆转运,而月桂酸则会降低胆固醇逆转运、增加肠道内固醇的重吸收。长时间高剂量摄入月桂酸会加剧肥胖大鼠胆固醇代谢紊乱,导致血浆胆固醇含量升高而造成高胆固醇血症。因此,改变中碳链油脂中辛酸、癸酸和月桂酸的含量和比例,可改变中碳链油脂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的效应。

樟树籽仁油(Cinnamomumcamphora Seed Kernel Oil,缩写为CCSKO)约含辛酸0.32~0.47%、癸酸56.49~61.98%、月桂酸34.18~39.20%,中碳链脂肪酸含量达95%以上,属于天然中碳链油脂。樟树籽仁油食用安全无毒,可通过降低肥胖大鼠体内甘油三酯合成、增加甘油三酯分解和氧化从而减少体内脂肪积蓄、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可通过激活机体抗氧化酶系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等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但樟树籽仁油中月桂酸含量较高、达34%以上,长时间高剂量摄入樟树籽仁油可能会加剧肥胖大鼠胆固醇代谢紊乱、导致血浆胆固醇含量升高、造成高胆固醇血症。因此,通过降低樟树籽仁油中的月桂酸含量、提高樟树籽仁油中的辛酸含量,可构建和生产快速补充体内能量、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效应更好的中碳链油脂。

因此,为了促进樟树籽仁油的高值化利用和种植,结束我国中碳链油脂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消费者、尤其是代谢综合症患者、运动员、长碳链脂肪酸转运代谢障碍患者及危重病人的饮食和营养需求,以及满足功能油脂粉末、功能奶茶、功能代餐粉、保健食品、运动营养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行业的原料需求,利用樟树籽仁油或与樟树籽仁油脂肪酸组成相同的油脂或混合油脂、辛酸构建和生产可快速补充体内能量、显著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凝固点低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产品,显得很迫切、也很有必要。

本发明的利用樟树籽仁油构建快速补充体内能量、显著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产品,对促进中国丰富的樟树籽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及樟树的种植,结束我国中碳链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消费者、尤其是代谢综合症患者、运动员、长碳链脂肪酸转运代谢吸收障碍患者和危重病人的饮食和营养需求,以及满足功能油脂粉末、功能奶茶、功能代餐粉、保健食品、运动营养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行业的原料需求,进一步提高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不同比例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肥胖模型大鼠的各类指标的影响,其中,a为对肥胖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b为对肥胖模型大鼠体内脂肪系数的影响;c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中血清甘油三酯(TG)的影响;d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的影响。

图2为实施例1中不同比例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肥胖模型大鼠的各类指标的影响,其中,a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b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响;c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的影响;d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的影响。

图3为实施例1中不同比例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肥胖模型大鼠的各类指标的影响,其中,a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系数(HOMA-IR)的影响;b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影响;c为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例、比率、或百分数按照质量计算。

除非特别说明,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用于本发明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做示范之用。

在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

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参考GB 5009.168-2016。

Sn-2位脂肪酸含量测定方法参考国标GB/T 24894-2010、GB 5009.168-2016。

凝固点测定方法参考SN/T0801.17—2010。

GC型号:Agilent7890B色谱柱:DB-23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HPLC型号:Agilent1260色谱柱:C18柱(5μm*4.6mm*200mm)。

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樟树籽仁油为自制,使用的辛酸购自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脂肪酶Lipozyme RM IM购自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肪酶Lipozyme TL IM购自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肪酶Novozyme 435购自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自制。

实施例1。

采用的樟树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分布详见表1。按照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为0.3、0.4、0.5、0.6,分别称取适量的辛酸、樟树籽仁油于不同酯化反应器中,并按混合油质量的10%(w/w)加入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磁力搅拌,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二元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分离出脂肪酶、以备重复使用,分离出月桂酸等游离脂肪酸,得到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系列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凝固点。比例为0.3、0.4、0.5、0.6的系列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凝固点分别为-0.2℃、-1.7℃、-3.2℃和-5.0℃,不同比例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脂肪酸组成与分布详见表2。

表1樟树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

表2不同比例辛酸与樟树籽仁油酯交换反应后脂肪酸组成

实验选用3-4周龄的SD雄性大鼠,体重13-16g。实验期间,大鼠饲喂于标准饲养笼里,自由采食和饮水,12h/12h昼夜循环光照,饲养温度为23±2℃,湿度为40%-60%。经一周的适应性饲喂后,随机将大鼠分为两组,10只大鼠作为基础饲料组(Normal Chow,NC组)、饲喂基础饲料AIN-93M,60只大鼠作为高脂饲料组(High Fat Diet,HFD组)、饲喂高脂饲料D12451,饲喂8周后称量并记录大鼠体重。将HFD组中体重比NC组大鼠平均体重重15%及以上的大鼠选定为营养型肥胖模型大鼠并用于后续的实验。

造模完成后,按体重将营养型肥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HFD组、恢复组(NR组)及4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组(MCT01组、MCT02组、MCT03组、MCT04组),继续喂养10周。HFD组大鼠继续饲喂高脂饲料,NR组饲喂基础饲料,MCT01组、MCT02组、MCT03组、MCT04组大鼠分别饲喂高脂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饲料(H-MCT)。NC组大鼠继续饲喂基础饲料AIN-93M至实验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动物试验中使用的饲料为油脂含量为4%(w/w)的基础饲料(AIN-93M)、油脂含量为24%(w/w)的高脂饲料(D12451)、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含量为20%(w/w)的高脂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饲料(H-MCT),其配方及产能占比列于表3、表4中。

在本实例中,与高脂饲料组肥胖模型大鼠相比较,所述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改善肥胖模型大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程度达20%及以上,即肥胖模型大鼠的脂肪系数、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系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水平的降低或增高率达20%及以上,所述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具有显著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作用。

表3动物实验中的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配方

表4动物实验中的高脂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饲料配方

实验终点时称量并记录了大鼠终体重,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谷丙转氨酶(也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也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水平。分离、称量大鼠睾周脂肪、肾周脂肪,将睾周脂肪和肾周脂肪总和作为腹部脂肪质量。计算脂肪系数(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SPSS Inc.,Chicago,IL,USA)进行数据处理。动物实验结果如表5、表6和图1~图3所示。

表5NC、NR、HFD组小鼠的血清脂肪酸组成

表6不同比例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肥胖模型小鼠血清中脂肪酸的影响

由图1-a~图1-b可以看出:基础饲料组(NC组)、恢复组(NR组)及MCT01组、MCT02组、MCT03组、MCT04组大鼠的脂肪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且MCT01组大鼠的脂肪系数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大鼠低25.79%、MCT02组大鼠的脂肪系数比高脂饲料组(HFD组)低25.99%、MCT03组大鼠的脂肪系数比高脂饲料组(HFD组)低28.91%、MCT04组大鼠的脂肪系数比高脂饲料组(HFD组)低33.73%;说明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具有显著减少大鼠体内脂肪作用。

由图1-c~图2-b可知: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大鼠血清TG水平影响较大。基础饲料组(NC组)、恢复组(NR组)及MCT03组、MCT04组大鼠的TG均处于较低水平,且MCT03组大鼠的TG水平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大鼠低22.78%,MCT04组大鼠的TG水平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大鼠低22.65%,说明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具有显著降低大鼠血脂作用。而高脂饲料组(HFD组)及MCT01组、MCT02组大鼠的TG、TC及LDL-C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且与高脂饲料组(HFD组)相比,MCT01组大鼠的TG、TC及LDL-C水平的降幅低于20.0%;说明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降低大鼠血脂作用不显著。

糖脂代谢密切相关,脂代谢紊乱易引起糖代谢紊乱。从图2-c~图3-a可以看出:基础饲料组(NC)、恢复组(NR)及MCT01组、MCT02组、MCT03组、MCT04组大鼠血清中的FBG水平及HOMA-IR指数都处于正常较低水平,且MCT01组大鼠的FBG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大鼠低21.06%、29.45%,MCT02组大鼠的FBG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大鼠低23.53%、34.57%,MCT03组大鼠的FBG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大鼠低27.08%、42.33%,MCT04组大鼠的FBG水平及HOMA-IR指数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大鼠低21.84%、39.74%;说明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具有显著改善大鼠体内糖代谢作用。然而,高脂饲料组(HFD)及MCT01组大鼠的FINs水平都处于较高水平,且与高脂饲料组(HFD)相比,MCT01组、MCT02组、MCT03组、MCT04组大鼠的FINs水平降幅低于20.0%;说明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大鼠血清空腹胰岛素作用不显著。

由图3-b、图3-c可知: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影响较大。基础饲料组(NC组)、恢复组(NR组)及MCT01组、MCT02组、MCT03组、MCT04组大鼠的ALT、AST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且MCT01组大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大鼠低39.55%、26.50%,MCT02组大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大鼠低40.67%、20.79%,MCT03组大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大鼠低43.09%、29.52%,MCT04组大鼠的ALT、AST水平分别比高脂饲料组(HFD组)大鼠低41.89%、27.03%,说明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具有显著修复大鼠肝损伤的作用。

综合分析图1~图3可以断定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具有显著改善大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作用,其中,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改善大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效果最显著。

由表5和表6可知: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对肥胖模型大鼠血清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大。

与NC、HFD组相比,MCT01组、MCT02组、MCT03组、MCT04组肥胖模型大鼠血清中的辛酸含量增高13.59%~27.25%、癸酸含量增高29.59%~38.30%、月桂酸含量增高3.16%~8.12%。

以上说明,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可快速补充体内能量。

综上所述,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3、0.4、0.5、0.6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不仅可快速补充体内能量、还可显著改善大鼠体内脂肪代谢紊乱。

实施例2。

按照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5,分别称取4份由100g的樟树籽仁油和50g辛酸组成的混合油脂于4个相同规格的反应器中,并分别按混合油质量的10%(w/w)加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固定化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于4个反应器中。二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选取各脂肪酶推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60℃、(固定化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40℃,反应时间为4h。

二元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分离出二元酯交换催化剂、以备重复使用,分离出月桂酸等游离脂肪酸,得到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为0.5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测定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的脂肪酸中和分布。比较分析脂肪酶种类对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的影响,选定脂肪酶种类。由表7可知,采用脂肪酶Staphylococcuscaprae lipase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最佳(10.46%,w/w),最佳催化樟树籽仁油与辛酸二元酯交换反应的脂肪酶为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

表7催化剂种类对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的影响

实施例3。

按照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5,称取100g的樟树籽仁油和50g辛酸组成的混合油脂于反应器中,并分别按混合油质量的5%、10%、15%、20%、25%加入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二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

二元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分离出二元酯交换催化剂、以备重复使用,分离出月桂酸等游离脂肪酸,得到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为0.5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测定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的脂肪酸中和分布。比较分析加酶量对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的影响,确定加酶量。由表8可知,加酶量为10%时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最佳(10.55%,w/w),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的最佳加酶量为10%。

表8加酶量对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月桂酸含量的影响

实施例4。

按照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5,称取100g的樟树籽仁油和50g辛酸组成的混合油脂于反应器中。二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10%(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为25、30、35、40、45℃,反应时间为4h。

二元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分离出二元酯交换催化剂、以备重复使用,分离出月桂酸等游离脂肪酸,得到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为0.5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测定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的脂肪酸中和分布。比较分析反应温度对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的影响,确定反应温度。由表9可知,反应温度为40℃时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最佳(10.53%w/w),最佳二元酯交换反应温度为40℃。

表9酯交换反应温度对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的月桂酸含量的影响

实施例5。

按照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分别为0.5,称取100g的樟树籽仁油和50g辛酸组成的混合油脂于反应器中,二元酯交换反应条件为:脂肪酶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为10%(混合油质量的百分比),磁力搅拌(搅拌子30mm×10mm、转速100rpm),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分别为1~6h。

二元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分离出二元酯交换催化剂、以备重复使用,分离出月桂酸等游离脂肪酸,得到辛酸与樟树籽仁油质量比为0.5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测定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的脂肪酸中和分布。比较分析反应时间对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的影响,确定反应时间。由表10可知,反应时间为4h时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中月桂酸含量最佳(10.61%,w/w),最佳反应时间为4h。

表10Staphylococcus caprae lipase脂肪酶催化低月桂酸樟树籽仁油、大豆油和亚麻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月桂酸含量

实施例6。

利用各实施例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与其他配料制备植脂末,其制备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料液:按照植脂末配方表11,称取相应质量的水溶性物质于63~67℃热水中,待水溶性物质全部溶解后,称取相应质量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和单双脂肪酸甘油酯于水溶液中,60~90rpm转速下搅拌25~30min;

(2)剪切乳化:使用剪切机剪切料液1~2min左右;

(3)均质乳化:使用加已杀菌均质机于25~30Mpa压力下均质料液2次;

(4)干燥造粒:使用压力喷雾机和流化床进行干燥造粒,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100℃。

表11植脂末配方表

实施例7。

利用各实施例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产品与其他配料制备代餐粉,其制备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料液:按照代餐粉配方表12,称取相应质量的水溶性物质于63~67℃热水中,待水溶性物质全部溶解后,称取相应质量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和单双脂肪酸甘油酯于水溶液中,60~90rpm转速下搅拌25~30min;

(2)剪切乳化:使用剪切机剪切料液1~2min左右;

(3)均质乳化:使用加已杀菌均质机于25~30Mpa压力下均质料液2次;

(4)干燥造粒:使用压力喷雾机和流化床进行干燥造粒,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100℃。

表12代餐粉配方表

实施例8。

利用各实施例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产品与其他配料制备奶茶粉,其制备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料液:按照奶茶粉配方表13,称取相应质量的水溶性物质于63~67℃热水中,待水溶性物质全部溶解后,称取相应质量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和单双脂肪酸甘油酯于水溶液中,60~90rpm转速下搅拌25~30min;

(2)剪切乳化:使用剪切机剪切料液1~2min左右;

(3)均质乳化:使用加已杀菌均质机于25~30Mpa压力下均质料液2次;

(4)干燥造粒:使用压力喷雾机和流化床进行干燥造粒,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100℃。

表13奶茶粉配方表

实施例9。

利用各实施例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产品与其他配料制备注射营养脂肪乳,其制备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取注射用水,加热到65℃,按表14中的配料质量比,相应加入药用甘油搅拌溶解,制备为水相。

(2)将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和亚麻籽油加热到65℃,加入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肌醇,搅拌溶解制备为油相。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10000rpm高速剪切10min,制备初乳。

(4)调节初乳PH值为7,加注射用水到每135g配料制备1000ml初乳。

(5)均质压力1000bar高压乳化3个循环,制备精乳。

(6)将精乳过0.45μm微孔滤膜,灭菌灌封。

表14注射营养脂肪乳

实施例10。

利用各实施例制备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产品与其他配料制备口服营养脂肪乳,其制备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表15中的配料比,将卵磷脂、药用甘油和纯化水(每205g配料制备1000ml脂肪乳)加热到60℃后置于真空均值乳化机中,10000rpm高速搅拌后,加入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和亚麻籽油制备成初乳。

(2)将初乳迅速转移到高压均质机中,低压阀压力为150kg·cm

(3)调节pH至7,过0.45μm微孔滤膜,灭菌后灌装。

表15口服营养脂肪乳

相关技术
  • 一种辛酸癸酸月桂酸类中碳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中链甘油三酯中辛酸甘油二酯和癸酸甘油二酯的含量检测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88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