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1: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中触摸会议一体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用于在会议中进行投影,展示会议内容;另外现如今出现有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将显示屏的液晶玻璃和表层玻璃距离贴近,使反光大幅度减少,显示效果提高。

现有的,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会议室内的会议桌正前方的墙壁上,而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和会议桌之间存在间隙,用于供讲解人员站立,便于讲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由于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与会议桌之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讲解人员在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上操作的过程中,在会议桌上进行产品的展示和讲解等操作时,讲解人员则需要在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与会议桌之间来回移动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了会议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讲解人员在讲解过程中的便利性,进而提升会议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包括本体,还包括调节杆、定位杆、用于预先安装于墙体的固定环和驱动组件,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安装于本体的背面、另一端滑移式安装于预先开设于墙体内的滑移槽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调节杆滑动;所述固定环位于对应滑移槽的位置,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固定环;所述定位杆沿固定环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铰接于固定环、另一端滑移式安装于本体,所述定位杆滑移的一端自靠近调节杆的位置朝靠近本体的边缘位置方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讲解人员需要在会议桌上进行实物展示的同时需要在本体中进行操作时,则启动驱动组件,驱动调节杆在滑移槽内滑动,即带动本体朝会议座的方向移动,从而即可使得讲解人员在会议桌上进行实物展示的过程中,仅需要通过简单的转身即可在本体上就行触屏等操作;另外由于此时仅通过调节杆对本体进行支撑,而讲解人员会实时触碰本体的显示屏,因此为了提高本体的整体稳定性,则可通过定位杆的作用,使得本体无论处于贴近墙体或远离墙体的位置时,均可对本体靠近边缘的位置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和第一驱动件,所述齿条朝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齿条安装于调节杆位于滑移槽内的位置;所述齿轮转动式安装于滑移槽内,所述齿轮和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齿轮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作用,即可带动驱动滑移杆滑动;该驱动结构驱动滑移杆滑动的稳定性高。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设有一对,两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调节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驱动位于调节杆在竖直方向上两侧的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调节杆在滑移槽内滑动更加顺畅,提高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转轴均安装有收卷轴,所述齿轮的转轴轴线与收卷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收卷轴与调节杆之间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收卷于收卷轴、另一端用于穿设出墙体且连接于调节杆靠近本体的位置,所述拉绳位于墙体外的部分自调节杆朝远离调节杆的方向倾斜设置;当驱动所述本体朝远离墙体的移动时,所述收卷轴进行放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齿轮转动驱动调节杆滑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收卷轴转动,使得收卷轴进行放卷,从而当完成对调节杆的调节后,当对本体施加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力时,可通过拉绳的作用对调节杆施加拉力,进而使得整体更加稳定;并且当驱动调节杆朝滑移槽内滑动时,通过收卷轴的同时收卷,也对调节杆施加拉力,降低齿轮齿条啮合处的负荷,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还包括:预先转动式安装于所述拉绳穿设出墙体位置的导向轮,所述拉绳绕设于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拉绳在穿设出墙体的位置处的滑动更加顺畅,并且降低;拉绳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拉绳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还包括:预先滑移式安装于墙体内的限位杆和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滑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本体的背面设有用于卡入预先开设于墙体的插接槽的提手;所述限位杆的其中一端延伸入插接槽且插接于提手的内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手在对本体进行搬运或拆卸时可提供施力点,使得对本体的移动更加便利;当本体移动至靠近墙体的位置时,可使得提手卡入到插接槽内,然后再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限位杆靠近插接槽的一端插入到提手的内圈处,提高本体的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预先转动式安装于墙体内的驱动块和预先安装于墙体内且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块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块与限位杆远离插接槽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驱动块朝向限位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限位杆位于插接槽内的部分且朝向插接槽的槽底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本体朝远离墙体方向移动时,先通过驱动电机驱使驱动块的第一导向面一侧离开限位杆,从而在提手离开插接槽过程中,可通过第二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使得限位杆位于插接槽内的部分离开插接槽,进而即可使提手顺畅地离开插接槽;当提手卡入插接槽内后,通过驱动电机驱使驱动块转动,第一导向面的导向作用,驱使限位杆滑动,使得限位杆的端部卡入到提手的内圈,使提手稳定在插接槽内;该方式限制提手的稳定性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方法,基于所述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到拍摄角度调节指令触发信息时,获取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信息;

根据所述摄像头角度信息,若所述摄像头角度达到或高于预设定角度,则开始计算摄像头的角度调节时长;

若所述角度调节时长达到预定时长时,则获取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距离信息,触发本体位置调节指令,以启动驱动组件,驱动本体移动相应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获取到拍摄角度调节指令触发信息时,即调节位于本体的摄像头拍摄角度,保持摄像头始终拍摄讲解人员同一位置;然后得到摄像头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信息,再将该摄像头角度与预先模拟得出的讲解人员站在桌前位置时摄像头的角度进行对比,若得出该摄像头角度达到或高于预设定角度时,则说明讲解人员到达会议桌前的位置;接着计算出摄像头的角度调节时长,当达到预定时长时,则说明讲解人员正处于会议桌前进行产品的展示和讲解;因此根据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触发本体位置调节指令,驱动本体移动至靠近讲解人员的位置,使得讲解人员在进行产品的展示和讲解同时,可在本体中操作,提高便利性;通过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判断讲解人员是否站立在会议桌前的方式效率高。

优选的,触发所述拍摄角度调节指令的时机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初始图像信息,从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确定基准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图像信息和基准特征信息,标记所述基准特征信息在所述初始图像信息中的基准纵向高度;

实时获取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实际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基准特征信息和所述实际图像信息,标记所述基准特征信息在所述实际图像信息中的实际纵向高度;

若实际纵向高度大于基准纵向高度时,则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讲解人员开启本体时,摄像头先拍摄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初始图像信息,然后从初始图像中确定出基础特征,接着将基准特征信息在初始图像中的基准纵向高度进行标记;实时获取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实际图像信息,再标记出基准特征在实际图像中的实际纵向高度,若标记的实际纵向高度大于标记的基准纵向高度时,即说明讲解人员远离本体,因此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调节拍摄角度,使得摄像头的拍摄角度随讲解人员的移动而转动;该过程中对是否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的判断方式更加高效。

优选的,所述获取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图像信息,获取讲解人员的头顶至摄像头之间的高度信息;

获取摄像头的初始角度信息,根据所述高度信息和所述初始角度信息,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初始距离;

根据所述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信息和所述高度信息,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所述实际距离计算出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从初始图像中,识别并计算出讲解人员的头顶至摄像头之间的高度,然后通过初始角度和该高度配合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初始距离;接着通过摄像头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和该高度,再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而即可计算出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该方式计算简单,对移动距离的计算效率高,可针对不同身高的讲解人员进行移动距离的计算。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讲解人员需要在会议桌上进行实物展示的同时需要在本体中进行操作时,则启动驱动组件,驱动调节杆在滑移槽内滑动,即带动本体朝会议座的方向移动,从而即可使得讲解人员在会议桌上进行实物展示的过程中,仅需要通过简单的转身即可在本体上就行触屏等操作;另外由于此时仅通过调节杆对本体进行支撑,而讲解人员会实时触碰本体的显示屏,因此为了提高本体的整体稳定性,则可通过定位杆的作用,使得本体无论处于贴近墙体或远离墙体的位置时,均可对本体靠近边缘的位置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2.在齿轮转动驱动调节杆滑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收卷轴转动,使得收卷轴进行放卷,从而当完成对调节杆的调节后,当对本体施加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力时,可通过拉绳的作用对调节杆施加拉力,进而使得整体更加稳定;并且当驱动调节杆朝滑移槽内滑动时,通过收卷轴的同时收卷,也对调节杆施加拉力,降低齿轮齿条啮合处的负荷,提高使用寿命;

3.通过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判断讲解人员是否站立在会议桌前的方式效率高;

4. 先从初始图像中,识别并计算出讲解人员的头顶至摄像头之间的高度,然后通过初始角度和该高度配合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初始距离;接着通过摄像头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和该高度,再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而即可计算出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该方式计算简单,对移动距离的计算效率高,可针对不同身高的讲解人员进行移动距离的计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本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提手限位结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使用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的时机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获取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11、摄像头;12、滑动槽;13、导向块;14、提手;2、调节杆;3、墙体;31、滑移槽;32、导向轮;33、固定环;34、定位杆;35、插接槽;36、导向槽;37、限位杆;371、第二导向面;38、驱动块;381、第一导向面;39、驱动电机;4、驱动组件;41、齿轮;42、齿条;43、第一驱动件;44、收卷轴;45、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参照图1和图2,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包括本体1和调节杆2,本体1为零贴合触摸会议显示器,本体1呈矩形状,本体1朝前一侧的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摄像头11;墙体3对应本体1朝后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滑移槽31,滑移槽31朝垂直于本体1的方向水平延伸,调节杆2朝滑移槽31的长度方向滑移式安装在滑移槽31内,调节杆2远离滑移槽31的槽底一端固定安装在本体1朝后一侧的中间位置;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还包括预先安装在墙体3内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调节杆2滑动,即驱动本体1朝靠近或远离墙体3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3和图4,驱动组件4设有一对,两个驱动组件4分别设置在调节杆2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处,每个驱动组件4均包括齿轮41、齿条42和第一驱动件43,齿轮41转动式安装在滑移槽31内;齿条42朝调节杆2的长度方向延伸,齿条42固定安装在调节杆2位于滑移槽31内部分的侧壁,齿轮41和齿条42相啮合;第一驱动件43为电机,第一驱动件43固定安装在滑移槽31内,第一驱动件4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在齿轮41的转轴,从而即可驱动调节杆2在滑移槽31内滑动。

参照图3和图4,每个齿轮41的转轴且远离第一驱动件43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收卷轴44,收卷轴44的轴线和齿轮41的转轴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收卷轴44与调节杆2之间设置有拉绳45,拉绳45的一端绕设于收卷轴44、另一端穿设出墙体3外且固定连接在调节杆2靠近本体1的位置处,位于调节杆2在竖直方向上的顶部位置的拉绳45且位于墙体3外的部分自调节杆2朝墙体3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位于调节杆2在竖直方向上的底部位置的拉绳45且位于墙体3外的部分自调节杆2朝墙体3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当驱动本体1朝远离墙体3的移动时,两根收卷轴44均进行放卷,提高调节杆2伸出后的稳定性。

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还包括一对导向轮32,两个导向轮32分别转动式安装在拉绳45穿设出墙体3外的位置处,拉绳45绕设于导向轮32,从而提高拉绳45的传送顺畅度。

参照图2,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还包括固定环33和定位杆34,固定环33固定安装在墙体3对应滑移槽31的槽口,固定环33沿滑移槽31的槽口周向延伸,调节杆2穿设于固定环33的内圈;定位杆34设置有四根,四根定位杆34沿固定环33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本体1朝后一侧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滑动槽12,四个滑动槽12均自边角处朝本体1的中间位置延伸;本体1位于每个滑动槽12内均滑移式安装有导向块13;定位杆34的一端铰接于导向块13、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导向块13,从而可提升本体1的边角处的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6,本体1朝后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对提手14,两个提手14分别位于本体1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墙体3对应提手14的位置开设有插接槽35,提手14插接在插接槽35内;墙体3内位于两个插接槽35之间位置开设有导向槽36,导向槽36朝水平方向延伸,导向槽36均连通于两个插接槽35;导向槽36内滑移式安装有限位杆37,两根限位杆37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延伸入插接槽35且插接于提手14的内圈,从而限定提手14在插接槽35内。

导向槽36内且位于两根限位杆37之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块38和驱动电机39,驱动块38转动式安装在墙体3内且位于两根限位杆37之间,驱动块38靠近限位杆37的侧面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导向面381,两个第一导向面381相互平行;驱动电机39固定安装在墙体3内,驱动电机39的输出轴与驱动块38的转轴固定连接,从而即可驱动驱动块38转动;当驱动块38转动至第一导向面381离开限位杆37位置时,限位杆37与驱动块38之间存在间隙;限位杆37位于插接槽35内的一端且朝向插接槽35的槽底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面371,从而当本体1朝远离墙体3的方向移动时,可通过第二导向面371的作用使得限位杆37朝导向槽36内滑动,由于驱动块38转动后,限位杆37与驱动块38中间的间隙,使限位杆37位于插接槽35内的部分缩入到导向槽36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的实施原理为:当讲解人员需要在会议桌上进行实物展示的同时需要在本体1中进行操作时,启动第一驱动件43,驱动齿轮41转动,进而通过齿轮41和齿条42的配合带动调节杆2滑动,即驱动本体1朝远离墙体3的方向移动;同时收卷轴44进行放卷,使得拉绳45拉长,当本体1移动完毕后,可通过拉绳45的作用提高稳定性;当讲解人员完成操作后,则启动齿轮41反向转动,即使得本体1朝靠近墙体3的方向移动,直至提手14插入到插接槽35内后,再启动驱动电机39,使得驱动块38转动,通过第一导向面381的导向作用,使得限位杆37伸入插接槽35且插至提手14的内圈。

在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使用方法,参照图7,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到拍摄角度调节指令触发信息时,获取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角度是指摄像头的镜头朝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

具体的,当讲解人员离本体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则会触发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调节指令,使摄像头的拍摄角度随着讲解人员的位置变换而调节;然后获取摄像头完成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当摄像头角度的度数越大时,则说明讲解人员离本体越远,即离会议桌更近。

S20:根据摄像头角度信息,若摄像头角度达到或高于预设定角度,则开始计算摄像头的角度调节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定角度是指讲解人员站在会议桌前时,摄像头的角度。

具体的,获取到摄像头角度后,将摄像头角度和预设定角度进行对比,只有在摄像头角度达到或高于预设定角度时,则说明讲解人员已移动至会议桌前的位置,初步判定讲解人员准备在会议桌前进行产品的展示或讲解;为了提高讲解人员是否准备在会议桌前进行产品的展示或讲解的判断准确性,则从判定摄像头角度达到或高于预设定角度时开始计算摄像头的角度调节时长,即讲解人员在会议桌前停留的时间,以通过判断讲解人员是否在会议桌前仅是短暂停留,进而提高准确性。

S30:若角度调节时长达到预定时长时,则获取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时长是指用于判断讲解人员在会议桌前停留的时间是否足以判定讲解人员准备在会议桌前进行产品的展示或讲解的时间;移动距离信息是指以讲解人员刚开始使用本体时所站位置为起点,讲解人员停留在会议桌前时所移动的直线距离。

具体的,当判定角度调节时长达到预定时长时,即最终判定讲解人员准备在会议桌前进行产品的展示或讲解,为了提高本体朝靠近讲解人员的方向移动的准确性,从而获取到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根据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得出本体的移动距离。

S40:根据移动距离信息,触发本体位置调节指令,以启动驱动组件,驱动本体移动相应的距离。

具体的,当获取到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后,触发本体位置调节指令,以启动驱动组件,驱动本体移动相应的距离,其中驱动本体移动的距离可以与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一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量调整,提高讲解人员的使用顺畅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的时机确定方法包括:

S11:获取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初始图像信息,从初始图像信息中确定基准特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图像是指讲解人员未移动时,通过本体中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基准特征是指用于判断讲解人员在图像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特征。

具体的,当讲解人员站在本体前位置不动时,本体中的摄像头对讲解人员进行拍摄,获得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初始图像,然后从初始图像中识别并且确定一个特征作为基础特征,例如讲解人员的头顶等。

S12:根据初始图像信息和基准特征信息,标记基准特征信息在初始图像信息中的基准纵向高度。

具体的,从初始图像中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基准特征所在位置,然后对基准特征在初始图像中的基准纵向高度进行标记,用于判断讲解人员相对于初始图像中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判断的效率高。

S13:实时获取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实际图像信息,根据基准特征信息和实际图像信息,标记基准特征信息在实际图像信息中的实际纵向高度。

具体的,实时获取到讲解人员在本体前的实际图像,从实际图像中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基准特征在实际图像中所处的位置,接着对基准特征在实际图像中的实际纵向高度进行标记,以将初始图像中标记的基准纵向高度与实际图像中标记的实际纵向高度进行对比,以判断实际中讲解人员是否出现移动,该判断方式直接,判断效率高。

S14:若实际纵向高度大于基准纵向高度时,则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

具体的,当判定标记的实际纵向高度大于基准纵向高度时,则说明讲解人员朝靠近会议桌的方向移动,因此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驱使本体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进行调整,直至拍摄出的图像中,基准特征在图像中纵向高度与基准纵向高度一致。

当判定标记的实际纵向高度小于基准纵向高度时,则说明讲解人员朝远离会议桌的方向移动,因此为了降低摄像头的调节频率,则无需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提高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若讲解人员再次出现移动时,则将上一次摄像头进行角度调节后,所拍摄的图像作为初始图像,然后再通过上述的步骤S12-S14对是否触发拍摄角度调节指令进行判断。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获取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信息的方法包括:

S31:根据初始图像信息,获取讲解人员的头顶至摄像头之间的高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图像是指讲解人员站在本体前的指定位置时,对讲解人员进行拍摄的图像。

具体的,从初始图像中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讲解人员的头顶位置,然后计算头顶位置与初始图像在纵向上的比例,根据初始图像在纵向上所指代的实际高度和该比例,通过像素计算出讲解人员的实际身高,例如:初始图像在纵向上所指代的实际高度为2m,头顶位置与初始图像在纵向上的比例为4:5(例如初始图像上总的像素点有900个,头顶位置在初始图像中的纵向上的位置的像素点和初始图像上最低位置的像素点之间有720个像素点,因此,比例为4:5),最终计算出讲解人员的实际身高为1.6m;接着通过预设定的本体摄像头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即可计算出讲解人员的头顶至摄像头之间的高度,计算效率高。

S32:获取摄像头的初始角度信息,根据高度信息和初始角度信息,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初始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角度是指讲解人员站在本体前的指定位置时,本体的摄像头的镜头朝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

具体的,先获取到摄像头的初始角度,然后通过讲解人员的头顶至摄像头之间的高度和初始角度,根据三角函数即可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初始距离,计算方法简便。

S33:根据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信息和高度信息,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实际距离计算出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

具体的,通过调节后的摄像头角度和讲解人员的头顶至摄像头之间的高度,根据三角函数即可计算出讲解人员与本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再将实际距离减去初始距离即可计算得到讲解人员的移动距离,该计算方式简单,计算效率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零贴合触摸会议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 会议一体机防触摸数据透传方法、系统及会议一体机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47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