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酒领域,尤其涉及酱香酒工系。

背景技术

酱香型亦称茅香型,以茅台、蜚声中外的美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酒文化一直萦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白酒中以酱香型白酒最为畅销,然而现有的酱香酒生产工艺流程大多是九次蒸粮、八次加曲以及七次取酒,且单次进窖时间为30天,大大提高了酱香酒的制备成本,且酿造的次数过多对粮食的产地要求和品种要求过高,直接提高了酱香酒原料环节的采购成本,同时酿造的次数过多,也会造成后面酿酒过程中的杂菌过多,影响酱香酒的整体口感和销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酱香酒工系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酱香酒工系,解决了现有的酱香酒生产工艺流程大多是九次蒸粮、八次加曲以及七次取酒,且单次进窖时间为30天,大大提高了酱香酒的制备成本,也会造成后面酿酒过程中的杂菌过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酱香酒工系,包括如下主料和辅料:

主料:高粱;

辅料:小麦和熟料白酒曲药;

A、泡料粉碎:使用者预先将高粱置入容器内,并向容器内部注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硬范围介于8-14°,使去离子水没过粮食原料;

使用者将泡水完成的粮食原料中的水放干,然后再将粮食原料置入粉碎搅拌器内进行粉碎搅拌,主要对玉米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完成后粮食原料碎末置入筛网内进行过筛处理;

B、蒸粮:使用者预先在甑粮器中注入底锅水,再将粮食原料置入蒸屉上,前后分为六次蒸粮作业,且蒸粮结束后,将粮食原料平摊至阴凉处进行物理降温,且蒸粮后的粮食原料平摊厚度范围介于1-2cm;

C、加曲:在甑粮器内均匀铺设粮食原料总重2%~5%的小麦小麦上均匀铺设丢糟层,丢糟用量为原料粮食总重6%~12%,接着使用者再将步骤B中蒸过的原料粮食置于丢糟层上,当原料粮食温度降至50℃~55℃时,加入原料粮食总重量0.15%的熟料白酒曲药,将粮食原料与白酒曲药迅速混匀,并尽量避免混入小麦或丢糟,且前后加曲共五次;

D、进窖发酵:然后使用者再将制备完成的粮食原料和酒曲组成混合物置入发酵窖中,接着使用者再使用冷却至室温的底锅水和窖皮泥进行拌和,然后再将拌和完成的窖皮泥对发酵窖进行封窖密封处理,且前后分为四次进窖发酵;

E、蒸馏取酒:发酵结束后得到酒醅,且酒醅内范围介于51-61%,接着使用者再将酒醅转移至蒸馏容器中进行蒸馏取酒,且蒸酒前期,舍去酿造原料质量约0.6%的酒头,蒸酒后期,舍去颜色浑浊的酒尾,前后分为四次取酒,且整个取酒过程车间易保持干燥、无尘、无菌环境,

F、检验下线:经过检验制得的白酒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固液法白酒标准(GB/T 20822-2007)的相关要求后,对检验合格的白酒进行包装下线,对于不合格的白酒则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对其进行采取相应措施。

优选的,所述高粱内部含水率范围介于11-12%吗,最高不超过13%,且高粱内部各成分要求为:淀粉大于65%,脂肪小于3%,单宁要求小于0.3-2.2%,小麦要求外观为金黄色、无霉变、杂质少以及含果胶少,瓣数个数介于2-4瓣。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A过程中,去离子水没过粮食原料高度范围介于15-30cm,且粮食原料浸泡时间范围介于8-10h,且粮食内部含水率范围介于90-95%。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A过程中,筛网的网眼密度范围介于150-200目,且通过率范围介于70-80%,冬天要比夏天细。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B过程中,且使用者将粮食原料平摊在蒸屉表面,且粮食原料平摊的厚度范围介于2-5cm,且六次蒸粮时间均不超过30min。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D过程中,且四次进窖时间分别为30天、90天、90天、30天,发酵窖内部温度最高不超过37℃,冬季温度范围介于20-25℃,夏季温度范围介于18-21℃。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E过程中,使用者将酒醅在蒸馏容器中上甑时,应做到疏松均匀、不压汽、不跑汽,且甑内酒醅呈中间低,四周略高状态摊置,且四周酒醅与中间酒醅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介于2-5cm,且酒醅蒸馏过程中,蒸馏容器中进汽压力范围介于0.06-0.09MPa,且馏酒速度范围介于1.2-2.2kg/min。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酱香酒工系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酱香酒工系,

1、本发明通过泡料粉碎、蒸粮、加曲、进窖发酵、蒸馏取酒以及检验下线的流程配合,并采用六次蒸粮、五次加曲、四次取酒以及四次进窖时间分别为30天、90天、90天和30天酿造手法,降低对粮食的产地要求和品种要求,直接降低了酱香酒原料环节的采购成本,且在不影响酱香酒香醇口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降低酱香酒的制备成本,同时酱香酒后期制备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杂菌,提高酱香酒的整体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酱香酒工系的较佳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酱香酒工系,包括如下主料和辅料:

主料:高粱;

辅料:小麦和熟料白酒曲药;

A、泡料粉碎:使用者预先将高粱置入容器内,并向容器内部注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硬范围介于8-14°,使去离子水没过粮食原料;

使用者将泡水完成的粮食原料中的水放干,然后再将粮食原料置入粉碎搅拌器内进行粉碎搅拌,主要对玉米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完成后粮食原料碎末置入筛网内进行过筛处理;

B、蒸粮:使用者预先在甑粮器中注入底锅水,再将粮食原料置入蒸屉上,前后分为六次蒸粮作业,且蒸粮结束后,将粮食原料平摊至阴凉处进行物理降温,且蒸粮后的粮食原料平摊厚度范围介于1-2cm;

C、加曲:在甑粮器内均匀铺设粮食原料总重2%~5%的小麦小麦上均匀铺设丢糟层,丢糟用量为原料粮食总重6%~12%,接着使用者再将步骤B中蒸过的原料粮食置于丢糟层上,当原料粮食温度降至50℃~55℃时,加入原料粮食总重量0.15%的熟料白酒曲药,将粮食原料与白酒曲药迅速混匀,并尽量避免混入小麦或丢糟,且前后加曲共五次;

D、进窖发酵:然后使用者再将制备完成的粮食原料和酒曲组成混合物置入发酵窖中,接着使用者再使用冷却至室温的底锅水和窖皮泥进行拌和,然后再将拌和完成的窖皮泥对发酵窖进行封窖密封处理,且前后分为四次进窖发酵;

E、蒸馏取酒:发酵结束后得到酒醅,且酒醅内范围介于51-61%,接着使用者再将酒醅转移至蒸馏容器中进行蒸馏取酒,且蒸酒前期,舍去酿造原料质量约0.6%的酒头,蒸酒后期,舍去颜色浑浊的酒尾,前后分为四次取酒,且整个取酒过程车间易保持干燥、无尘、无菌环境,

F、检验下线:经过检验制得的白酒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固液法白酒标准(GB/T 20822-2007)的相关要求后,对检验合格的白酒进行包装下线,对于不合格的白酒则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对其进行采取相应措施。

所述高粱内部含水率范围介于11-12%吗,最高不超过13%,且高粱内部各成分要求为:淀粉大于65%,脂肪小于3%,单宁要求小于0.3-2.2%,小麦要求外观为金黄色、无霉变、杂质少以及含果胶少,瓣数个数介于2-4瓣,从原料质地上进行择优挑选,提高酱香酒原料的优质性,从而直接提高酱香酒的整体酿造口感。

所述在步骤A过程中,去离子水没过粮食原料高度范围介于15-30cm,且粮食原料浸泡时间范围介于8-10h,且粮食内部含水率范围介于90-95%,防止粮食内部因水分较多发生呼吸作用,使得粮食内有机成分被消耗引发霉变,避免粮食原料出现臭味和变质。

所述在步骤A过程中,筛网的网眼密度范围介于150-200目,且通过率范围介于70-80%,冬天要比夏天细,在蒸粮过程中,不可对多种粮食原料在同一时间内蒸熟,不会存在时间差,从而避免粮食原料蒸粮时间差异过大,导致酱香酒口感不纯的情况。

所述在步骤B过程中,且使用者将粮食原料平摊在蒸屉表面,且粮食原料平摊的厚度范围介于2-5cm,且六次蒸粮时间均不超过30min,可充分去除粮食原料中的生酸,利于粮食原料的后期发酵处理。

所述在步骤D过程中,且四次进窖时间分别为30天、90天、90天、30天,发酵窖内部温度最高不超过37℃,冬季温度范围介于20-25℃,夏季温度范围介于18-21℃,避免外界环境温度对粮食发酵造成影响,影响粮食发酵的整体充分度。

所述在步骤E过程中,使用者将酒醅在蒸馏容器中上甑时,应做到疏松均匀、不压汽、不跑汽,且甑内酒醅呈中间低,四周略高状态摊置,且四周酒醅与中间酒醅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介于2-5cm,可对酒醅进行充分蒸馏,避免酒精从甑边上升造成蒸馏时蒸汽沾边,且酒醅蒸馏过程中,蒸馏容器中进汽压力范围介于0.06-0.09MPa,且馏酒速度范围介于1.2-2.2kg/min,避免蒸馏容器中气压过大,对酒醅的蒸馏作业造成影响,同时也提高酒醅的蒸馏效率。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酱香酒工系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泡料粉碎、蒸粮、加曲、进窖发酵、蒸馏取酒以及检验下线的流程配合,并采用六次蒸粮、五次加曲、四次取酒以及四次进窖时间分别为30天、90天、90天和30天酿造手法,降低对粮食的产地要求和品种要求,直接降低了酱香酒原料环节的采购成本,且在不影响酱香酒香醇口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降低酱香酒的制备成本,同时酱香酒后期制备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杂菌,提高酱香酒的整体口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7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