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水污染治理及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

背景技术

云南省某公司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510529513.6的《过鱼式沉淀过滤池》,在河道内建设安装过滤墙和隔墙,过滤墙、隔墙与河岸间形成沉淀区并空出过鱼通道,河水穿过过滤墙进入下游河道,其中固态污染物在被拦截在沉淀区内沉淀或上浮去除,河水中鱼类通过过鱼通道游向下游或洄游到上游。过鱼式沉淀过滤池,直接建设安装在河道内,依靠河水流动运行,可有效去除河道中的固态污染物,解决河道黑臭问题,不影响防洪及鱼类通行,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上述专利中,过滤墙与隔墙、过滤墙与河岸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无法随水流的流速对过滤墙进行调整角度,当上游发生水涝,流向下游的水流速产生剧烈增大时,过滤墙会阻隔水的流动,使水上溢至岸上,有产生水患的风险。

申请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它可以实现使水流可快速通过滤网,防止水位继续上涨,可以实现无漏电的风险,保护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及河道内水生物的生命安全,可以实现滤网的复位功能,可以实现防止水位线未达到警戒线时,水流冲击滤网而翻转的误操作,可以实现减少因水浪冲击一侧浮力球而导致的误操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包括第一滑动连接部、第一固定滑轨、浮力滑动部、滤网和固定连接部。

第一滑动连接部上端开设有T型槽,T型槽贯穿第一滑动连接部前侧,T型槽包括滑槽和限位块。

第一滑动连接部前侧开设有开孔。

第一滑动连接部右侧与滤网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滑动连接部左侧设有转动部,第一滑动连接部通过转动轴与河岸转动连接。

水流的方向为从第一滑动连接部的前侧至后侧。

第一固定滑轨位于第一滑动连接部前侧。

第一固定滑轨上端开设有滑杆孔。

第一固定滑轨左侧与河岸可拆卸连接。

浮力滑动部包括滑块、滑杆、连接块和浮力球。

滑块外周小于开孔开口,滑块密度大于水。

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与滑槽之间具有滑动连接。

滑块前端与连接块后端固定连接。

滑块轴线与转动轴轴线始终不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滑杆下端与连接块前端转动连接。

滑杆上端与浮力球固定连接。

滑杆位于滑杆孔内,滑杆与滑杆孔之间具有滑动连接。

浮力球密度小于水,当水位线没过浮力球时,浮力球受水的浮力带动滑块向上运动。

滤网可过滤河道中固体杂质。

滤网右侧与固定连接部左侧固定连接。

固定连接部右侧与隔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滤网右侧连接有第二滑动连接部,第二滑动连接部与第一滑动连接部为结构相同的部件,第二滑动连接部左侧与滤网固定连接,第二滑动连接部右侧与隔板转动连接,减少不同结构部件的出现,降低开发模具的费用。

进一步的,浮力滑动部的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动连接部的滑槽内,浮力滑动部的滑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固定滑轨,滤网左右两侧均设有浮力滑动部,当滤网需要翻转时,需要两侧的浮力滑动部均没于水面以下,使浮力球受到受到浮力上升,有效防止因水浪的冲击,使单侧浮力球没于水面以下,误触机关使滤网翻转。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滑轨与第一固定滑轨为结构相同的部件,第二固定滑轨右侧与隔板可拆卸连接,减少不同结构部件的出现,降低开发模具的费用。

进一步的,第一滑动连接部的转动轴位于左侧中部,第二滑动连接部的转动轴位于右侧中部,两转动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使滤网可顺利旋转。

进一步的,转动轴水平高度高于开孔水平高度,滑杆与连接块之间为转动连接,转动轴轴线与滑块轴线可保持始终不位于同一高度,有效防止水位未到达警戒线时,水流冲击滤网导致翻转。

进一步的,滤网目数为为目,可过滤各类固体杂质,且有效防止鱼类卡在网眼内。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滑轨后侧面与第一滑动连接部前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滑杆为中空塑料管,增加浮力滑动部的浮力。

进一步的,浮力球为中空塑料球,增加浮力滑动部的浮力。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在水位过高时,使滤网实现翻转,使水流可快速通过滤网,防止水位继续上涨。

(2)本方案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操作,无漏电的风险,保护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及河道内水生物的生命安全。

(3)本方案滑杆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滤网翻转在水底时,滑块可从开孔处嵌入T型槽内,拉动滑杆可将滤网拉回至水面,实现滤网的复位功能。

(4)本方案转动轴水平高度高于开孔水平高度,在水位未到达警戒线时,滤网卡死无法翻转,防止水位线未达到警戒线时,水流冲击滤网而翻转的误操作。

(5)本方案滤网两侧连接有第一滑动连接部和第二滑动连接部,第一滑动连接部和第二滑动连接部均连接有浮力滑动部,滤网需要翻转需要水位线同时漫过两侧浮力球,减少因水浪冲击一侧浮力球而导致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第一滑动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浮力滑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滑块位于开孔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滤网翻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水位低于浮力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水位高于浮力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三的浮力球浮上水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第一滑动连接部1、转动轴101、滑槽102、限位块103、开孔104、第一固定滑轨2、浮力滑动部3、滑块301、滑杆302、连接块303、浮力球304、滤网4、固定连接部5、第二滑动连接部6、第二固定滑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的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它包括第一滑动连接部1、第一固定滑轨2、浮力滑动部3、滤网4和固定连接部5。

第一滑动连接部1上端开设有T型槽,T型槽贯穿第一滑动连接部1前侧,T型槽包括滑槽102和限位块103。

第一滑动连接部1前侧开设有开孔104。

第一滑动连接部1右侧与滤网4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滑动连接部1左侧设有转动部101,第一滑动连接部1通过转动轴101与河岸转动连接。

水流的方向为从第一滑动连接部1的前侧至后侧。

第一固定滑轨2位于第一滑动连接部1前侧。

第一固定滑轨2上端开设有滑杆孔。

第一固定滑轨2左侧与河岸可拆卸连接。

第一固定滑轨2后侧面与第一滑动连接部1前侧面接触,使滤网4只能沿水流方向翻转。

浮力滑动部3包括滑块301、滑杆302、连接块303和浮力球304。

滑块301外周小于开孔104开口,滑块301运动至开孔104内时可沿开孔104滑出T型槽,滑块301密度大于水。

滑块301位于滑槽102内滑块301与滑槽102之间具有滑动连接。

滑块301前端与连接块303后端固定连接。

滑块301轴线与转动轴101轴线始终不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滑杆302下端与连接块303前端转动连接。

滑杆302上端与浮力球固定连接。

滑杆302位于滑杆孔内,滑杆302与滑杆孔之间具有滑动连接。

浮力球304密度小于水,当水位线没过浮力球304时,浮力球304受水的浮力带动滑块301向上运动。

当水位线在浮力球304下方时,滑块301位于滑槽102底部,当爆发洪水,水位线没过浮力球304时,浮力球304受到浮力带动滑块301上升,当滑块301上升至开孔104位置时,第一滑动连接部1与浮力滑动部3之间无运动副限制,滤网4受水流冲击绕转动轴101翻转,使水流可快速流过滤网4所在位置,同时保护滤网4不受水流冲击而损坏。

滤网4可过滤河道中固体杂质。

滤网4右侧与固定连接部5左侧固定连接。

滤网4目数为为250目,可过滤各类固体杂质,且有效防止鱼类卡在网眼内。

固定连接部5右侧与隔板转动连接,连接处于转动轴101同轴。

当洪水退去后,滤网4沉没在河道底部,找到浮力球304所在位置,拆卸固定滑轨2与河岸的连接,将滑杆302径直往下探,将滑块301卡入开孔104内,移动滑杆302,使滑块301嵌入T型槽内,此时拉动滑杆302,可将滤网4、第一滑动连接部1和固定连接部5拉回原位,重新将固定滑轨2与河岸连接,整体装置复位。

具体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6的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与具体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滤网4右侧连接有第二滑动连接部6,第二滑动连接部6与第一滑动连接部1为结构相同的部件,第二滑动连接部6左侧与滤网4固定连接,第二滑动连接部6右侧与隔板转动连接,减少不同结构部件的出现,降低开发模具的费用。

浮力滑动部3的滑块301滑动连接于第二滑动连接部6的滑槽102内,浮力滑动部3的滑杆302外侧套设有第二固定滑轨7,滤网4左右两侧均设有浮力滑动部3,当滤网4需要翻转时,需要两侧的浮力滑动部3均没于水面以下,使浮力球304受到受到浮力上升,有效防止因水浪的冲击,使单侧浮力球304没于水面以下,误触机关使滤网4翻转。

第二固定滑轨7与第一固定滑轨2为结构相同的部件,第二固定滑轨7右侧与隔板可拆卸连接,减少不同结构部件的出现,降低开发模具的费用。

具体实施例三:请参阅图7-10的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与具体实施例二不同的是,第一滑动连接部1的转动轴101位于左侧中部,第二滑动连接部6的转动轴101位于右侧中部,两转动轴10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使滤网4可顺利旋转。

转动轴101水平高度高于开孔104水平高度,滑杆302与连接块303之间为转动连接,转动轴101轴线与滑块301轴线可保持始终不位于同一高度,有效防止水位未到达警戒线时,水流冲击滤网4导致翻转。

洪水来临时,滤网4绕转动轴101翻转,滤网4不会沉在河道底部,有效防止上游洪水带来的垃圾及淤泥沉积在滤网4上,导致滤网4复位难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四:请参阅图7-10的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与具体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滑杆302为中空塑料管,增加浮力滑动部3的浮力。

具体实施例五:请参阅图7-10的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与具体实施例四不同的是,浮力球304为中空塑料球,增加浮力滑动部3的浮力。

工作原理:当水位线位于浮力球304下侧时,滑块301位于滑槽102内,滑块301轴线与转动轴101轴线始终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第一滑动连接部1受到固定滑轨2和滑块301的限制,无法随水流而翻转,实现截流防污的功能。

当洪水来临,水位线没过浮力球304时,浮力球304受到浮力的作用,带动滑块301上升,当滑块301上升至开孔104位置时,第一滑动连接部1与浮力滑动部3之间无运动副限制,滤网4受水流冲击绕转动轴101翻转,使水流可快速流过滤网4所在位置,同时保护滤网4不受水流冲击而损坏。

当洪水退去后,滤网4沉没在河道底部,找到浮力球304所在位置,拆卸固定滑轨2与河岸的连接,将滑杆302径直往下探,将滑块301卡入开孔104内,移动滑杆302,使滑块301嵌入T型槽内,此时拉动滑杆302,可将滤网4、第一滑动连接部1和固定连接部5拉回原位,重新将固定滑轨2与河岸连接,整体装置复位。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在水位过高时,使滤网4实现翻转,使水流可快速通过滤网4,防止水位继续上涨。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操作,无漏电的风险,保护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及河道内水生物的生命安全。滑杆302与连接块303转动连接,滤网4翻转在水底时,滑块301可从开孔104处嵌入T型槽内,拉动滑杆302可将滤网4拉回至水面,实现滤网4的复位功能。转动轴101水平高度高于于开孔104水平高度,在水位未到达警戒线时,滤网4卡死无法翻转,防止水位线未达到警戒线时,水流冲击滤网4而翻转的误操作。滤网4两侧连接有第一滑动连接部1和第二滑动连接部6,第一滑动连接部1和第二滑动连接部6均有连接有浮力滑动部3,滤网4需要翻转需要水位线同时漫过两侧浮力球304,减少因水浪冲击一侧浮力球304而导致的误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
  • 一种可泄洪的净污滤网
技术分类

06120112186974